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生之当个小农民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紫色木屋
寡妇带着一个七八岁大的孩子:“请问,这是李净浩的家吗?”
“是是,快进来坐。”李大妈赶忙招呼。
“我是李净浩,你们找我有事情吗?”
“我听说你们家开了家教补习,5块钱一小时是吗?我儿子成绩不好,我这当妈的也不知道怎么教,就想着来你们这试试,李净浩成绩那么好,总有自己特别的学习办法吧。”
寡妇的儿子是个很内向很腼腆的一年级生,而且又留了一级,寡妇实在没有办法,听到村民在说李津浩发传单说什么家教补习的事情,所以才想着来试试看。
于是,李津浩补习班的第一个学生,就这么来了。
这个学期,李津浩只





重生之当个小农民 分卷阅读20
到这么一个补习生,但寡妇儿子成绩的提高,和寡妇在村里做的宣传,却为李津浩在初一那年的寒假,招了5个学生。
李家三楼只有李津浩一个人住,整个大厅有30来个平方,所以利用这30来个平方,李大妈又给李津浩添置了不少的折叠书桌。
新的5个孩子加上寡妇儿子,一共6个。寒假只开课15天,每天4个小时,按照5块钱一个小时来算,也就是每人教300块钱,6个人就是1800。
当李大妈拿着1800块钱的时候,她都激动的哭了,这钱,比老李一个月的打工工资还高。
寒假过后,2000年3月,李津浩初一下学期开学了,开学才1个月,来报名的学生竟然有12个。
到最后,学生扩展到30人,怎么也坐不下了。但是问题也来了,因为随着补习学生人数的增加,每个学生的年级不同,他们需要补习的内容也不同,也因此,他们需要安排在不同的房间里。
想到了这个问题,李津浩跟李大妈商量,他们家的老房子还有三间瓦片房,把三间瓦片房里面刷白一下,然后改装成教室,不需要多少的成本,却能增加学生的人数,而且也解决了学生年级问题。
李大妈现在,对李津浩的话是言听计从,她马上找了装修工,把三间瓦片房隔离成独立的三间教室,又朝南开了门也窗户,把整个房间都刷白,还弄了用荧光笔可以写的黑板。
李津浩补习班,就这样正式成立了。
第36章初中毕业了
2002年,7月。
“班长……班长……”
“干嘛?”李津浩从三楼的阳台伸出一颗头,“你不怕大嗓门把我爸妈吵醒啊?”爸妈在午睡呢。
楼下的胖子嘿嘿的笑,黝黑的皮肤看上去非常的憨厚:“班长,你9月就要去一中了吧?咱们想给你开个送别会,以后再见面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一中在夏江市,李津浩是保送生。李津浩选择一中,一则是一中有优秀的教学传统,李净浩受邀,一切学全,而且学校专门为他设立了奖学金机构。二则是一中保送夏大(并非现实生活中的厦门大学),厦大有全国最好的医学院,那是李津浩这辈子,最想去的地方。
从2000年3月初,李津浩的补习班正式成立,到现在两年半了。
这两年半,李家的三间老房子,一共了六十来个学生。
每个学生的学为:双休日20块钱一天,一个月160块,学期6个月共960。假期20块钱一天,一个月20天,一共3个月,学1200。一年960+1200=2160
60个学生,一年的学:2160*60=13万这样。
两年半下来,李家赚了35万这样。
老李也因此辞去了工作,专心在家里跟着李大妈一起负责孩子的午餐问题。毕竟60多个学生,李大妈一个人忙不过来。
而这两年下来,60来个学生。全是李津浩一个人教的,更重要的是,这60个学生成绩的提高非常的明显。
李津浩其实有自己的打算,教小学生没有成绩上的压力,所以补习班只小学生。
“咱明天去吧,去县城唱k吧,我请客,你跟大伙儿说一下。”
“ok。”
胖子叫林永,是李津浩的初中同学。李津浩成绩好,所以同学们都习惯叫他班长。
这天晚上吃晚饭的时候,李津浩突然提起了一件事。
“爸,妈,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件事。”
“什么事情?”
李津浩看着父母经过这两年的调养,身体看上有些富态了,特别是母亲,脸上也滋润了。
“9月我就要去夏江念一中了,关于补习班的事情,我想跟爸爸妈妈商量一下。”
“这个问题爸爸也想过,从夏江到咱们村里得要3个小时的时间,而且高中学业很重,补习班到暑假为止,就结束吧。”这两年多赚的钱,又在银行里存利息,养几个孩子到大学毕业,已经是足够了。
“我要跟爸爸商量的不是这个。”李津浩开口,“我想说,咱们老房子的教室已经不够大了,要不利用存着的钱,我们新造一处补习班学校吧。”
“新造补习班学校?把你的计划跟爸爸说说?”
“爸爸,其实我很早就在想这个这问题了。咱们这个乡也许没有其他乡那么大,但是咱们乡里就这么一个中学,我算过,每年升初一的有200来个学生,也就是说,整个乡的小学生加起来,每一届都有200个,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那得有1200来个。
可是我们补习班只有60个学生的规模,报名想来的学生远远不止60个,但教室面积有限。
如果我们能造一处能容纳500个学生的补习基地的话,那一年能赚的钱就是现在的8倍。当然,500个学生并不是这么好教的,需要严谨的教学环境,需要聘请老师,而农村里不缺少小学老师,这些小学老师没有城市老师那么高的学历,他们双休日或者假期在家里也是没事情做,如果我们能够聘请他们来教学生,给出足够高的工资,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的话,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可是……可是这些东西操作起来,爸爸不懂啊。”
“我已经规划好了,找爸妈商量,是因为投资造一个补习学校,得把我们这两年的入全赔进去,也许还不够,得向银行贷款。”
“浩浩。”老李抓住儿子的手,“爸爸知道,你跟一般的孩子不一样,你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主意,家里的这些钱原本都是你赚来的,所以不管你想做什么,爸爸都会支持你。这几年,家里再苦的日子都熬过来了,大不了我们从喝白粥,从头开始。”
“爸爸。”李津浩看着自己的老父亲,眼红了。
但不同的是,不像以前,是心酸的眼红,现在是感动,感谢老天,让他重来一次。
第37章苦命的村长
从90年代初,房地产开始崛起,很多农民开始放弃土地,去城市里打工,也因此,外来民工越来越多。
老李曾经也是其中的一员。
也因此,农地越来越不值钱。
李津浩打算造补习家教学校,所以选择了购买不贵的农地作为地皮。
李津浩家门前,原先是条泥泞的石子路,一眼望去的地,只有他们一户人家。而现在,从李津浩四岁到14岁,已经过了十年,旁边的地都变成了小别墅,一户户都有花园。
李家自然也不落后,屋子前后的小树苗、花园,屋子外围的城墙、墙灯,屋子里简约的现代装修。
十年前,李家连孩子们几百块的学都交不起。现在,是整个乡




重生之当个小农民 分卷阅读21
里家喻户晓的人物。
十年的变化,不仅仅是李家,村前的马路宽了,石子路变成了水泥路……
而这些意味着国家在发展,但是国家的发展跟李家没有关系。李家的变化,让李津浩最大的意识到,就是人们对文化的渴望越来越深。父母对孩子希望,越来越大。
这是最大的财富。
所以,李津浩把补习班的地皮,选择在了最便宜的农地上,用最便宜的地方,来创造最富裕的价值。
“浩浩你看,爸爸做了一张图纸,这是我们家的地,以前用来养家禽,后来禽流感之后,这地就一直用来种菜、种番薯了。如果我们把补习班大楼造在这里,既可以省下这亩地的钱,又可以利用旁边荒废的地,这边的地面积大,而且基本上都空着,如果让他们卖给我们的话,价格可以适当的压下来。”老李也是行动派的人,当天晚上,就把图纸画出来了。
更重要的是,从这地到他们家走路也就五分钟的时间,在他们家门口,还能看到那地。
“爸爸,这些地加起来,大概有几亩?”
“我算算看……20亩不到吧。”
“那爸爸以为,多少钱一亩可以买下?”
“这些地大家都是拿来种菜、土豆之类的,而且我们家这边的地拿来造房子也才万把块一亩,那边三千到五千可以搞定吧。”在农村,农地就是最不值钱的了。
更何况像他们这里发展不起来的农村。
“爸爸我想把这里的地全买下来,你去跟他们谈价格。”
“全买?造补习班要那么大吗?”老李吃了一惊。他以为补习班也就用两三亩或者四五亩,却没想到儿子要全买。
“不光是补习班,如果按照300个学生来算,每个班级20个学生,就需要15个班级了,再聘请老师的话,还需要教师办公室。爸爸,你看,用四角形来画图,我打算一边造补习大楼,一边造培训大楼加办公室,另外一边就是食堂等,最后一边是门卫。爸爸,我说的这些可能你不懂,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上,培训是很重要的,比如各种学生们的兴趣培训。”
“在我们学校就有,比如美术培训,钢琴培训,跳舞培训……等等,浩浩这是迎合国家的发展,我的弟弟怎么这么聪明。”三姐李小小怀疑了,她这个弟弟是不是外星来的。“等我毕业后,可以直接来任职。”幼师毕业,当小学生补习班的班主任,专业对口。
“爸爸,我觉得浩浩的计划很棒。”大姐李玲玲眼里也充满了希望,“正巧我念的是小学教育,也迎合我的专业。”
“计划的确很棒,浩浩是怎么想出来的?”大哥李津龙好奇。
“之前看课外书,看到很多民办的学校,于是就想到这些了。”李津浩回答。
“可是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啊,算20亩地的话,每亩地3000,也需要六万啊。”李津龙算了下,“到时候建造房子钱更加多。”
“买地的钱先不给,给他们打个字条,给他们算利息。爸爸,我们家现在还有多少存款?”
“还有30万整的,去年装修花了不少钱,给韩家还了五万。”老李回答。
“那你明天去银行问问,能贷款多少,让村长给担保。”
“又让村长担保?”上一次担保,是在十年前,他们家要造房子的时候。
“你告诉村长,就说我们家想造一栋补习大楼,到时候大楼造成,每年捐款两万给村里,造福村委的补贴,他保准会担保,如果他还犹豫,你就再说,我大哥跟云菲姐都在拍拖了,也许没过几年就结婚了。到时候韩家也许还能推荐他去当乡里的书记,他都当了十年的村长了,也该升职了。”
李津浩一番话,说的李家人哈哈大笑。
“浩浩,你太狡猾了。”
“浩浩,姐姐挺你。”
李津龙摸摸自家弟弟的头:“你这算什么?不折手段的诱惑?”不过,他跟韩云菲真的在拍拖了,而且很甜蜜。
李津浩排开李津龙的手:“这叫资源利用。”
【ps:2002年,李玲玲:23岁;李小玲:22岁;李小小:20岁;李津龙:17岁;李津浩:14岁;
韩东磊:20岁;韩云菲:17岁。
初岚枫:24岁。】
第38章20岁的韩东磊
村长很倒霉,又被拉去当担保人,但是村长没有拒绝,因为老李的条件很吸引人,而且,县里开展了文明村评选,如果他们的村子能被评为文明村,那么将来政府对村子的各项发展政策都会优先处理。
而老李家要造补习班大楼,对这次的文明村评选,是一项好的措施,所以,这是相互利益。
经过村长的担保,他们向农村信用社贷款了50万。
银行的贷款老李家批不下来,所以只能向农村信用社贷款,但金额就不高了。
不过,只是造补习班大楼的话,80万也够了。
“爸爸,这是我请设计师画的图纸,造房子的时候按照设计图来。”设计师是李津浩从网上直接找的,说了自己的要求,对方画了图纸过来,网上直接转账,非常的方便。“但是补习班大楼的工程不小,跟自己造房子完全不同,爸爸知道现在造房子的工钱是多少一天吗?”
“50一天,我去找人。”村里的一些男人每天没事情干,如果有这种工作,他们很愿意干的。
“恩。”
地皮的事情解决了,贷款的事情也解决了。
接下来就是开工的事情了。
开工前,李大妈去庙里拜了菩萨,求这件事能顺顺利利。
余家村老李家造补习班大楼的事情,再一次轰动了整个乡。农民书读的少,没有民校的概念,也没有培训学校的概念,在他们的想法里,老李家那是要造学校啊。
乡政府知道之后,政府领导莅临建筑地,当天在老李家吃晚饭的时候,政府领导表扬了老李。
老李老实的脸上,别提那表情是多么高兴。
只是,造大楼的过程李津浩看不到了。
因为9月来临了,他和李津浩踏上了去夏江市的客车。
“浩浩,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你要自己照顾自己。”李大妈舍不得儿子,从小儿子都没离开过她,除了小学时的奥数夏令营和中学时青少年杯数学赛。
“妈,浩浩跟我一个学校呢。”李津龙拎起弟弟的行李箱,“好了妈,我们要上车了,再见。”
17岁的李津龙,已然成熟,念夏江一中高三,又因为经常运动,体格锻炼的非常高大。178公分的身材,李津浩这个小屁孩在他面前,就像个小朋友。
李津浩瘪瘪嘴,他今年14岁,163公分,也不算矮啊。
“爸爸妈妈再见。”李




重生之当个小农民 分卷阅读22
津浩穿着灰色的短袖t恤,黑色的棉质休闲裤,加上运动鞋,双肩包单肩背在右肩上,一身都是耐克,看上去丰神俊秀。
夏江市客车站。
韩东磊就是看着这样的李津浩,一时失神了。
浩浩年纪虽小,却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
而且李家早些年虽然穷,但浩浩却养的好,后来这孩子懂得自己赚钱,更是养的娇贵了。韩东磊忘记有几年没见他了,是从高中自己出国留学之后,四年还是五年了……
“哥,他怎么来了?”李津浩皱起好看的眉,有些不悦。
重生到这辈子,已经过了14年了,对韩东磊没有爱,也无所谓恨了。可是看到这个人,李津浩还是抵触。
“东磊哥回国了啊。”李津龙解释,“今天去一中报道,我和云菲都去,东磊哥送我们啊。”
“津龙,浩浩。”韩云菲在不远处的车内,摇下车窗喊。
“你没告诉我啊?”
“忘记了。”李津龙笑的无辜。
“上车吧,这里热。”20岁的韩东磊,已经足够成熟,不像小时候那样会缠着李津浩追,他回神,面带微笑的走到李津浩旁边,“浩浩认得出我吗?”声音很磁性,却不低沉。英俊的脸上带着温柔的笑,这个男人,再过几年会更加迷人。
李津浩知道。
“不认识。”李津浩拽拽的丢下三个字,上了后座按着韩云菲坐。
“东磊哥,浩浩他……”
“浩浩还是一样可爱啊。”韩东磊倒是不在意。
只是,他眼神中的宠溺,李津龙看不懂,只是说:“东磊哥从小就疼浩浩。”
韩东磊对李津浩的喜欢,是命中注定的。
上辈子,他也曾那么喜欢过李津浩。
第39章青涩待成长
夏江市是国内闻名的文明城市,经济的发展非常快,而且市民的生活水平随着城市的发展,非常的繁荣。就目前而言,消水平更是高。
夏江市的高校有两个校区非常的有名。东校区和西校区,分别在夏江市的东西两块,遥遥相隔。
两个校区都是高中和大学的集中地。
一中在西校区,夏大作为一中的保送大学,自然也是在西校区。
李津龙和韩云菲同年同校,但不同班。韩云菲选的是文科班,李津龙选的是理科班,但在学校里,他们是公认的情侣。
韩家在夏江市的地位显赫,韩云菲作为韩家小姐,长的漂亮性格又温和,在学校里自然是风云人物。
李津龙住在韩家,在大家的谣传里,他和韩云菲青梅竹马一起长大,而且听说两人从小就订婚,加上李津龙成绩好,长的也高大帅气,俊男和美女,当然别人津津乐道。
一中的校门口,停着很多车。
一眼望去桑塔纳、别克占了多数,按照当时的生活水平,车是代表一个家庭能被贴上富裕的标帜。
但呼啸而至的宝马,却是众人眼中奢华和有钱人的豪门。
车门打开,李津龙和韩云菲先下了车,接着韩云菲身后的是李津浩。
“东磊哥,谢谢你。”李津龙对韩东磊还是比较尊敬的。
“妹夫,你这话客气了。”韩东磊爽朗的笑道,“我去夏大,等浩浩报道完之后来接你们,一起去吃晚饭。”
“哥再见。”韩云菲挥手告别。
韩东磊转过头,看向李津浩,发现少年低着头,正拉着自己的行李箱。“浩浩晚上想吃什么?我待会儿先去定位置。”
“随便,我不偏食。”李津浩其实不想去,但他听到李津龙对韩东磊那么客气,他不想让哥哥难堪。
“ok。”韩东磊上了车,扬长而去。
“云菲,你先去忙自己的事情,我先带浩浩去高一(1)班的教室。”李津龙从弟弟手中接过行李箱,还有笔记本电脑。
“我自己也没什么事情,跟你们一起去吧,高一新生报道事情多。”韩云菲其实不想和李津龙分开。
她很粘自己的男朋友。
李津龙笑而不语。
李津浩心中有股淡淡的复杂,他是好大一只电灯泡。
到了教务处,排队报道的学生很多,不过里面的老师认识李津龙:“李同学,你什么事情?”
“老师好,给我弟弟来报道,老家远,所以来晚了。”李津龙回答。
“你弟弟?叫什么名儿?过来这边。”
李津龙也不拒绝,从队伍中出来,把李津浩的入取通知书交给那位老师:“高一(1)班李津浩。”
“李津浩?”排队报道的其他新生或许不知道李津浩,但作为教务处的老师,当然知道李津浩,一中学全的保送生,而且才十四岁,是这届一种年纪最小的高一新生。
“老师您好,我是李津浩。”李津浩礼貌的朝老师问好。
“你们兄弟俩长得一点都不像啊。”不过,这孩子长得真标志。
李津浩确实生得好,跟男性的英俊不同,又不似女生的柔美,这孩子身上有种静雅的气质,这是经历两辈子所沉淀出来的豁达,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气质。
而且他长得漂亮,少年的青涩中又略带几分风流的姿态,高挺的鼻梁为他玉一般的脸带上了阳刚的味道。
声音非常的干净,足见他良好的教养。
十四岁的李津浩,青涩待成长。
第40章六人寝室
从教务处出来,李津龙把领到的学生证交给李津浩:“云菲,你带浩浩先去教室,我去生活部领浩浩的生活用品,顺便把他的行礼拿到寝室,有事情电话联系。”
“好。”
一中学生每个年级的教学楼都是独立的。
“浩浩,这间就是高一(1)班的教室,我在外面等你。”
“云菲姐,我估计一时半会儿没那么快,你先去忙你的,到时候我电话你跟哥哥。”
“也行,那待会儿见。”
“待会儿见。”
一中的班级分配,每个年级都是8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是40个学生。
李津浩报道的时候,基本上的同学都在了,班主任姓张,叫张芳,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带着一副眼镜,看上去很清秀。
她讲了一些高中生活的辛苦和大学生活的完美,简单来说,高中的付出和大学的货,是成正比的。
40名学生全到的时候,安排了作为。
一中的课桌非常好,虽然是两人一桌,但其实是两张独立的桌子拼在一起,桌子下是独立的柜子,有锁。
李津浩只有163的身高,在男生中,高一男生163左右的身高算矮的了,按照正常来说,男生是在初三到高三这段时间身高长的特别猛。
不过女生155左右的很普遍。
座位分为四排,每排5桌,李




重生之当个小农民 分卷阅读23
津浩坐在靠门口的第二桌。同桌跟他个子差不多高,倒是个很外向的男生:“我叫叶荣,17岁,住308寝室,是夏江本市人,你呢?”
1...56789...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