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强王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海天升明月
“施主的武功在贫僧看来已经足够让人惊叹了,但是对贫僧还是不足的,施主还是请回吧。”玛尔巴刚才接了赵承琰一下,他以为对方至少用了七成的功力,这样感觉自己还有余力能够对付他。
“什么”赵承琰听了玛尔巴的话有点哭笑不得,自己的武功不及他刚才自己只是随手一下竟然被人认为是武功太低,赵承琰摇了摇头,心中暗怒,准备给玛尔巴点颜色看看。
运起真元赵承琰一掌对着玛尔巴拍出,掌风带起一阵涟漪,直奔玛尔巴胸口而来,玛尔巴本来低垂的双目,骤然睁开。同时口中低沉的说了一个字“唵”,密宗六字真言术发出,只见他身体表面真气流转,周身劲气激荡,僧袍被身体内发出的真气吹的鼓胀起来。
赵承琰的一掌正中玛尔巴的胸口,“嘭”只听的一声沉闷的如中败革的声响,玛尔巴胸口的僧袍被打出了一个手掌印,玛尔巴脸色微变,身形晃了一下,脚下稍微动了动,但是最后还是站稳了身体。
赵承琰并没有继续打,而是饶有兴致的看着玛尔巴说道:“怎么样我这一下感觉如何”玛尔巴口念佛号,“施主的功夫实在超出贫僧的预料,以施主的武功修为与贫僧不相上下,不知施主师承何人也许贫僧与令师还有几分情谊。”
“哈哈哈”赵承琰大笑“玛尔巴,不用攀交情了,我们是敌非友,今天跟你说了这么多只是想看看你的有何神奇的地方。”
玛尔巴叹了口气,说道:“施主既然已经如此说了,那贫僧就要领教了。”话音刚落,就见玛尔巴双掌一错,身形一晃,身影闪烁了一下已经欺近赵承琰的身前,一掌直击赵承琰的胸口。
赵承琰右掌一立“啪”的一声,二掌相击,只见玛尔巴以比来时更快的速度飞了回去,倒飞出两三丈远的距离,玛尔巴才堪堪站稳身形,此时他的脸上再也没有那副淡然,古井无波的神情,脸上俱是惊骇的神色。
只见他身体摇晃了几下,用不可思议的语气说道:“你你究竟是谁为何来我大昭寺”赵承琰背负双手站在那里,看着玛尔巴说道:“你不必猜测,我们从未见过,今天来找你就是为了领教一下你的功夫,看看威震北疆草原,大名鼎鼎的“金刚活佛”究竟有什么能耐,现在看来好像也不怎么样呀。”赵承琰一边说一边用戏
第九十二章 回归
看着玛尔巴已经咽气,赵承琰轻叹了一声,抛开双方立场不谈,他非常佩服玛尔巴,百年时间潜心佛法和武功,是个人才,如果不是双方的立场天生对立,他很愿意和他交个朋友。
从玛尔巴的僧袍中找出一本书,正是“三脉九轮金刚神功”的手抄本,这部神功本就是玛尔巴所创,所以他身上的这本就是他精心保留的原作。赵承琰之所以拿这本书就是因为这部神功还是非常厉害的,虽然对上赵承琰不算什么,但是在江湖中绝对是一等一的绝世神功。
他打算用这部神功在适当的时候当个诱饵,也许会有不错的效果。来到八宝如意塔的塔顶,赵承琰坐在塔顶上向四周观看,只见四周黑压压的建筑群一座挨着一座,连绵不绝。在前山有一处特别巨大的建筑,那里是大经堂,是整个托克托大昭寺僧人日常诵经朝拜的地方,而且里面还有一个巨大的藏经楼。
赵承琰将下个目标定在那里,身影闪动,如同一只狸猫轻快的在屋顶上穿梭,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大经堂的上方,四处观瞧,大经堂是土木结构的藏式平顶建筑,是托克托大昭寺建筑中规模最大的。拥有168根大柱的大型经堂,它是寺院喇嘛集中诵经的地方,堂内设有佛团垫,可供千馀喇嘛集体打座诵经。
内部陈设非常考究,饰有黄、红、绿、蓝、白五色的幡、帏和各式天花藻井,满堂林立;还有珍贵的大型堆绣挂佛、刺绣佛;梁檐上绘有藏式风格的图案花纹,彩画细腻生动。殿内大柱都由龙凤彩云的藏毯包裹,整个经堂五彩缤纷,富丽堂皇。
在1千多平方米的屋面上,按照宗教法制和北疆传统艺术、装有铜制镏金的金鹿、各式金幢、宝瓶、宝塔、宝伞和倒钟等,把一个单调的草泥平顶打扮得绚丽多彩。远眺平顶,金碧辉煌,给人以威严之感。
看了一会儿,赵承琰闪身来到藏经楼上,这是一座五层的建筑,面积之大仅次于大经堂,这里存放着数万册佛经和武学典籍,可以说这里才是北疆武学的核心要地。
赵承琰用神识扫过一遍,僧人们都已经回去就寝,这里现在没有人,可能因为托克托大昭寺自建成之始就从没有人能到寺内捣乱,所以这么重要的地方都没有人守卫。只见他从魂珠空间里拿出大桶的火油,从藏经楼的屋顶开始往下浇,然后来到藏经楼的五层,进入屋内,里面是一排一排的书架,随意的翻了翻几本书,都是一些佛经典籍,赵承琰没什么兴趣,取出火油将楼内到满,然后又来到下面一层。
就这样一层一层的转下来,将还能看上眼的武学秘籍收到自己的空间里,然后把楼内到上火油,就这样足足用了十几大桶的火油才堪堪将楼内到满。
来到院中,取了一个照明的火把,想象着这里的僧人看见藏经楼着火后鬼哭狼嚎的样子,赵承琰的嘴角就泛起来坏笑,然后将火把一扔,顿时火苗顺着火油迅速的燃烧起来,不一会儿一层就被完全点燃了。
赵承琰看见火光已经冲天而起,怕僧人们能扑灭,就又往二楼三楼扔了几个火把,顿时,这两层也开始燃烧起来。这时冲天的火光已经引起了巡夜僧人的注意,远处隐隐约约的传来喊叫
第九十三章 丰州城
赵承琰没有再快马加鞭的进城,而是顺着官道慢慢的来到了城门口,在城门口还有不少军兵在盘查过往行人,一个伍长正站在一边目不转睛的盯着在排队进城的人群。
伍长叫赵六今年二十五岁是个孤儿。十七年前他的全家都被入境劫掠的草原异族杀了,只剩下他自己当时他只有八岁。成为了孤儿的他差点饿死,幸好被当时率军追击异族军队的大魏车骑将军“赤血金刀”周勃救下,周勃看他奄奄一息而且身世可怜动了恻隐之心将他留在了身边的亲兵营中。
在周勃的身边待了八年,在十六岁那年他跟着周勃北击鲜卑阿勒坦部和党项族小斛禄部的联军,因为轻敌冒进被敌人伏击,魏军损失数千人,幸好援军及时赶到才没有全军覆没,周勃因为这次失误被罢官回晋阳受审,他的部下也被打散分散到边军各部。
就这样赵六被分到了丰州城边军中,随后几年在对抗异族的战斗中因为勇敢善战,被提拔成了一个伍长,今天就是他的小队负责城门的值守。
赵六盯着排队的人群,里面有不少异族打扮的牧人,看着这些人赵六的眼中不时闪过冰冷的光芒,他很仇视这些人,希望能从这些人身上找到一些借口来狠狠的修理他们。
正当他不断的来回扫视的时候,突然发现从官道上慢慢悠悠的走来一匹白马,一个年轻人正坐在马背上悠哉的看着四周的景色。就在边地的赵六一眼就被这匹白马所吸引,这匹马比普通的骏马要高大不少,高昂的脖颈显示着它的高傲,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顶梁门上那冲天的独角,实在太独特了,赵六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神俊的马。
见人已经来到面前,赵六连忙上前拦住对方说道:“等一下,你是哪里人为什么来丰州城”赵承琰正在环顾四周,见有人阻拦自己还喊了一句,愣了一下低头一看,一名边军伍长站在马前。
赵承琰看着这名伍长他有点好笑,在自己的国家被人拦下盘问,还挺有意思。
“我是大魏人,我要去晋阳今天是路过这里的。”赵承琰面带微笑的回答。
“噢去晋阳路过这里”赵六有点奇怪,这里是边关,外面是大草原,一个大魏人从草原过来路过这里去晋阳,赵六觉得这事不对。
“你从草原而来路过这里去晋阳,但你又说是大魏人,有路引吗”
“什么路引”在民间每一个魏人如果出远门的话身上必须带着当地官府开出的路引来证明自己的身份。赵承琰有点懵,他出行什么时候需要用路引了,压根就没想到过这事。
“我没有路引,从来都不需要。”赵六一听赵承琰没有路引,立即警觉起来,右手握住了腰刀的刀柄,双眼紧盯着他说道:“如果是魏人怎么会没有路引,你到底是什么人”
赵承琰觉得这么说来说去的也根本解释不清楚,就从怀中掏出一块令牌扔给了赵六,对他说道:“把这个交给你的长官他就知道我是谁了,我就在这里等你。”赵六认识的字比较有限,令牌上写了不少字,他只认识一个赵字其他的篆字他就不认识了,但是看牌子不像是假的。
他叫来边上两名士兵,低声嘱咐了几句,叫他们看住赵承琰别让他跑了,两个士兵答应了。赵六跑步上了城楼上,来找今天城门
第九十四章 回到晋阳
赵承琰在丰州住了几天,将几个月来的疲惫一扫而空,直到八百里加急的信使赶到,他才动身回返晋阳。
永康帝接到王沅陵的书信知道赵承琰已经回到大魏国内,非常高兴立刻修书一封派人加急送来,信中永康帝让赵承琰火速返回晋阳不许耽搁。
接到书信赵承琰知道自己老爹的急迫心情,也不耽误时间收拾好了东西当天就踏上返回晋阳的路途。丰州城离晋阳的距离有近二千里左右,以独角万里云的速度只用了五天时间就已经来到了晋阳的郊外。这次的长途奔袭让赵承琰看到了万里云的速度和耐力,在陆地上飞奔犹如闲庭信步,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到了城外的十里亭,只见前面一队黑甲士兵正站在那里,领头一人正是骁骑卫昭武校尉袁成,袁成远远的看见赵承琰骑着马过来,立刻兴奋的催马迎了上来。来到赵承琰面前,袁成立即翻身下马施礼“属下拜见王爷,王爷终于回来了,属下等的望眼欲穿啊。”
赵承琰抬手虚扶让袁成平身,说道:“袁成起来吧,再次见到你我也很高兴,你是专程在此等候本王吗”“是的,前天陛下传来旨意说殿下这几日就会回京城,属下就每日都来此等候,今天终于等到了殿下。”
赵承琰和袁成寒暄了几句,又来到后面的士兵面前,这些士兵都是跟随袁成和赵承琰在草原征战的那批人,在看向赵承琰的目光中充满着狂热,对于赵承琰这位带领他们不断取得胜利的王爷充满着敬意。
在和袁成回城的路上,赵承琰问了下最近京城的情况,袁成说目前看起来风平浪静,陛下也没有将殿下做的事让其他人知道。赵承琰点点头,他虽然回来了,但是事情还没完,那些勾结异族的商人和武林门派都要用雷霆手段清理掉,这些人的身后应该有不少大人物当靠山,如果消息泄露了那么会对清理造成很多的麻烦。
来到长安宫外,袁成到这里就不能进去了,不过他早已经派人飞报皇帝赵承琰回来的消息。宫门外袁成对赵承琰抱拳施礼说道:“殿下,属下只能送到这里了,请殿下有空来骁骑卫看看。”赵承琰哈哈笑了几声点点头说道:“放心,等我的命令吧,还会用到你们的。”袁成答应一声,抱拳施礼随后率领士兵们返回军营。
抬头看了一眼高大的长安宫城门,赵承琰心中欢喜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随后他来到门前,早有眼尖的守卫看见了他,连忙过来帮忙牵马问安。赵承琰应付了几句随后迈步进入了城门。
进入宫内早有机灵的值班太监迎了过来,献媚的请安问好,赵承琰点点头命人在前面领路,另有腿脚快的太监快步跑进宫内给皇帝报信。
穿过重重宫殿,转过层层院落,赵承琰来到了御书房。永康帝早已得知赵承琰回来的消息,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只见赵承琰撩门帘迈步进了御书房看见龙书案后的永康帝正笑吟吟的看着自己,赵承琰躬身施礼说道:“儿臣见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哈哈哈哈”永康帝大笑,脸上全是抑制不住的欣喜。“吾儿,不必多礼,快过来让父皇好好看看。”
赵承琰笑嘻嘻的来到皇帝身边,永康帝不但仔细的打量了一下他,还伸手捏了捏他的肩膀,然后点点头说道:“出去这些时日有些黑了,瘦了,但是身体更结实了,好啊!”
“父皇您日夜操劳,
第九十五章 父子密议
赵承琰接着说:“就算那些中小部落联合起来,但到时候已经是大雪纷飞的冬季,本就缺衣少食的他们能有几分战斗力都不好说,况且我大魏军队也不是摆设,看准机会灭掉几个部落也省的我们日后再担心他们的反扑了。”
永康帝手捻须髯边听边缓缓点头,沉吟了一下,说道:“对付这些异族用军队就行了,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大,但是对付那些商人和武林门派又该如何不留隐患呢”
赵承琰笑了笑说道:“拱卫司已经开始调查了,等到证据充足,我会从京城调派骁骑卫和神武军以支援边疆的名义到涿郡,然后将这些蛀虫一网打尽,等拿到证据再将他们的靠山拿下,就算没证据我也可以派拱卫司去监视,狐狸尾巴总会有露出来的一天。”
永康帝沉默了些许时候,对赵承琰说道:“琰儿,你可有把握那些商人,武夫翻不起大浪来,但是这些靠山应该都是根深蒂固的豪门大阀,你可有把握”
“父皇放心,不论什么豪门大族只要里通外国,就是谋反,看谁敢跟他们一条心,帮助他们。”
永康帝知道底下的这些豪门勋贵是什么德行,平常的强取豪夺,欺男霸女不说比比皆是,但是也绝对不少,走私牟利这件事肯定有他们的影子,只不过很多事都被这些人的势力给掩盖下去,但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早晚有一天会暴发出来。如果能借着赵承琰这件事将其中的首恶惩戒,也许这些人能消停些时候。
赵承琰看见永康帝的神色知道他的心思,就安慰他说:“父皇放心,儿臣只诛首恶,其余的让他们把违法所得吐出来再交点罚金就行了。能保住性命这些家伙肯定会对父皇歌功颂德,心甘情愿的认罚。”
永康帝听着有点不对劲,认罚难道这小子本身就是冲着钱去的永康帝抬头看着赵承琰,只见他的脸上泛着坏笑,就知道自己猜对了,但是他也放下了心,知道赵承琰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便不再多想。
手指轻点他的额头说道:“你这个机灵鬼,是不是就是冲着这些人的钱去的花钱保命,亏你想的出来。”赵承琰笑嘻嘻的说道:“如果他们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我也没机会下手啊,等拿下草场,驯养马匹,训练骑兵,都是要花大笔的银子的,不让这些人出钱,朝廷哪有啊。”
看赵承琰说的理所当然,永康帝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好吧,这些事你看着办吧,朕不管了,只要你能训练出大批的精锐骑兵,这些朝廷上的压力朕给你担着。”
赵承琰等的就是永康帝这句话,朝堂上的这些大佬他可不想跟这些人扯皮,把皇帝抬出来当挡箭牌是最理想的。
父子二人商议了两个时辰,直到月上柳梢头永康帝才和赵承琰一起返回坤宁宫,毕竟赵承琰刚回来不见见王皇后说不过去,等到了坤宁宫,王皇后早就等的望眼欲穿了,看见赵承琰这会儿才来,气的一边掉眼泪一边打了赵承琰几下,嘴里说着不孝子,但是眼中的泪水和紧紧攥着他手臂的手,都能显示出她有多担心这个儿子。
赵承琰也紧紧的抱着自己的母亲,离家数月见到母亲也是异常的激动。王皇后见天色
第九十六章 涿郡攻略
赵承琰率领大军顺着官道直奔涿郡而来,一路上晓行夜宿大军不敢有丝毫停歇,走了将近二十天时间,终于来到涿郡境内怀仁县,此地距大同不过百里之遥。
涿郡总兵公孙阳早已得到消息,两日前率领士兵到达怀仁县,今天终于等到了赵承琰的大军。公孙阳见大军已经安营扎寨连忙赶到中央帅帐拜见赵承琰。
进入大帐只见赵承琰居中而坐,两边分别站立着几名将军,公孙阳连忙施礼:“臣涿郡总兵公孙阳拜见安平郡王殿下。”
“哈哈哈,公孙将军快快请起,这些日子辛苦将军了。”赵承琰笑着来到公孙阳面前将他扶起。
“臣的职责就是戍边护我大魏,不敢当辛苦二字。”公孙阳站起身笑着说。赵承琰让众位将官都坐下,然后回身坐回自己的帅位。
“公孙将军,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涿郡可还好”
“回殿下的话,在殿下离开的日子里,臣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目前边关尚且算是平静,只是偶尔有小股草原部落的骑兵来骚扰,但是都被臣消灭了。”
赵承琰听了满意的点点头,说道:“不错,如此甚好,这次我带领援军而来,趁着这千载难逢的良机将这些部落都消灭掉。”
公孙阳听了也是满脸欢喜,“殿下英明,这些疥癣之疾早该清除掉了。”
赵承琰又勉励了公孙阳几句,随后吩咐大军明日一早启程,争取早点到达大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