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夫孩子热炕头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初吻江湖
此时的于良吉,身上穿着深青色的素锦所制的广袖长袍,领口和袖口那里都绣着致的祥云回纹,外面穿着浅青色的锦缎制成的对襟绣祥云纹大褂,脚踏白底黑面的小靴。
头上冠着和广袖长袍一个颜色质地的仆头,腰间一掌宽的腰带上绣着卷云纹,缀着一个玉佩,一个荷包,要不是于良吉极力反对,甚至还会有一个扇套,里面装着扇子!
这都是什么时候了,他还用扇子?
太傻了!
坚决不同意自己犯傻!
而这个时代的仆头也延续了明代的规矩,外涂黑漆,较短而阔,名乌纱帽,无官职的平民是不的穿戴的。
于良吉是个举人,已经进入了士大夫的阶层,所以可以穿戴这玩意儿。
他看见付大柱子进了门,坐着没动弹,就只是一拱手:“付村医,请坐。”
付大柱子见到这样的于良吉,突然有那么些心虚,而跟他一起进来的妇人,就停在门口那里,侧着站着,连门槛都没迈进!
“举人好,举人好。”付大柱子点头哈腰的,比刚才黄大厨的态度更是有过这而无不及。
于良吉有些楞,随后笑道:“来人,上茶!”
“是。”一个轻轻脆脆的声音应了一声,不一会儿,就来了个小姑娘。
这个小姑娘也就十三四岁的年纪,身量刚刚张开的样子,穿着秋香色的交领襦裙,枫叶黄的长衫子,系着淡黄色的长腰带,露着白色的袖挽,带着秋香色的绣着花朵的荷包,梳着双丫发髻,发根处围着一圈珍珠链子和一朵淡黄色的纱花。
上茶的时候,他看到了那丫鬟竟然还戴着一副银色的缀着珍珠的耳坠子!
伸出来的手腕上,一只玉镯子露了出来!
付大柱子不懂玉,但是他听说过,知道一句话:黄金有价玉无价!
顿时付大柱子觉得不自在了。
他不自在,于良吉也不自在!
小于举人虽然知道有这么一身衣服,但是除了做出来的那天试穿了之后,就没怎么穿戴过了。
自己家里他更喜欢棉线的东西,那个也自在些。
而且他从来没有仔细看过黄大厨家的闺女,这些小女孩子们,也一样都比避着大老爷和小老爷。
尤其是宋氏母女俩,简直是足不出户!都这么长时间了,这娘俩儿在家过的跟隐形人似得!
都这个时候了,也不往前凑,但是给大家分配的衣服还不错,而且宋氏母女会打扮人,看着黄姑娘一出来,就把人给吓得连喝茶都不敢了。
“请喝茶。”于良吉段得住,装模作样的一摆手,黄姑娘给他换了一杯热茶。
第147章逢节走礼
换了热茶之后,黄姑娘就端着托盘站在了他的身后,一个是给小老爷壮声势,另一个是怕这个付村医有个啥冲动的,别小看了黄姑娘,有时候她还会帮黄大厨宰鸡杀鸭子呢,别看不吭声的,可他厉害着呢,现在手里头就握着个小刀子,平时都是用来剃骨头的,现在用来防身。
“不知付村医前来,是有什么事?”于良吉端着架子跟人说话,打起官腔嘛,这种情况他以前在大学的时候,看过话剧社表演,学的没有五分像,起码三分像。
付大柱子紧张的喝了一口茶,还被烫了舌头,但是这个时候他没有办法也没有心情等茶水凉一凉再喝,更没那个心情品茶。
听于良吉这么问,立刻就想到了自己的来意。
“呃,不知道您家那两幅猪下水,是怎么处理的?”付大柱子犹犹豫豫的开了口。
说话的底气,很是不足啊!
于良吉松了一口气,原来是因为这件事!
“怎么处理的?当然是交给厨子处理了,难道我堂堂一个举人要去亲自处理?”于良吉反将他一军,脸上神情淡漠,说话口气不悦、
“给厨子了!”付大柱子倒吸一口凉气,野猪肚子据说是越新鲜越好,给厨子了可千万被糟蹋了:“那野猪肚子呢?”
“肚子?应该是吃了吧?”于良吉不确定的说道:“昨天吃的菜挺多的,我也没去记啊!”
说得好像自己家里生活多么奢侈一样,其实每天吃饭最多四菜一汤,平时都是两菜一汤。
这汤还是他来之后,强制要求的,根据原主的记忆,家里汤很少吃。
付大柱子不信!
“这么和您说吧,野猪肚子是一味药,价格昂贵,我今天来就是想和您合作,我找人,您卖野猪肚子,刚到时候咱俩五五分账,如何?”付大柱子想了想于家如今的架势,狠狠心,报价说:“这野猪肚子,起码能值个百八十两的银子呢!”
他就不信了,在清高的人还能不喜欢银子?
而且他理由都想好了!
“而且这猪肚子是味难的的药材,您若是卖了出去,也算是积德行善,治病救人啊!”这名声有了,前也有了,还有缺啥?就缺拿出来卖了。
“我对这些个事情不感兴趣。”于良吉稳稳地气他:“您还有别的事情么?”
不感兴趣?
怎么能不感兴趣呢?
要知道他可感兴趣了!
“您不再考虑考虑?”付大柱子不放弃,那可是真金白银啊!
“不了,家里不差那两个钱儿,折腾什么?吃了就吃了,不吃就让人拿出去买了吧,我是不管这些事情的。”于良吉就跟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一样,一副啥都不放在心上的表情。
那您可以卖给我啊!”付大柱子一听,有机会,立刻就说道:“我出一百两银子购,怎么样?”
这是他们家全部的存款了,一百两相当于一万到两万块钱的
夫夫孩子热炕头 分卷阅读106
购买力,本来是打算准备给两个孩子娶媳妇用的,现在挪用一下也没什么。
“不用了,我让人直接拿去县城卖也一样,咱们村里也没有胃病的人,更没用得上这个药的人。”于良吉华硕的很肯定。
的确是没有得了非要用这野猪肚子的胃病的人,再一个就是这东西那么贵,全村人能吃得起的,除了于良吉,好像没别人了。
但是于良吉只是身体有些亚健康,胃病什么的,根本就没有过。
付大柱子一听没自己什么事儿了,当然不愿意了,东西送到县城,任何一家药房给的价格也得翻好几番。
“送去县城还要再跑一趟,您看现在都要过节了,就不麻烦了吧?”付大柱子极力掩饰自己的焦急,但是根本没有用,他眼中的焦急都快要透出来了。
于良吉觉得很好笑,这是把他当冤大头了吗?
石宏大可是说了,能值不少钱,就给他一百两?
还不如外头去捡一把呢!
“不麻烦,我在县城也有些事情要办,去年过年我病着,又在守孝期间,不方便走动,如今我除了孝,县城学堂的山长,是我的长辈,还有县令大人那里也有礼节要送,我明天正好派人送礼,既然野猪肚难的,就送一个过去如何?听说县尊大人的胃也不是很好。”于良吉扯着虎皮拉大旗,原主的朋友没多少,同窗更是不用提,在张家村那里读书的根本就不算是同窗,因为没有少欺负原主。
原主的朋友也就是家在县城,去了府城读书的两个好友,还有就是县里书院的山长,县令大人是因为两次获得朝廷的嘉奖,都有随着嘉奖而来的礼物。
他没出孝的时候没办法,现在除了孝,可得把关系都维护到了,人家已经递了橄榄枝,没道理自己不接着。
而且县官不如现管啊!
在这里,县太爷就是最大的官,跟他打好交道,很多事情都会好办一些。
付大柱子没想到于良吉和县太爷还有交情!
当时就吓蒙了!
“哦哦,那好,那好,我还有事儿,就先告辞了,告辞了!”一时之间心绪絮乱,赶紧起身告辞,走出去的后海还直踉跄,明显是到了惊吓和打击。
等人走了,于良吉也不装了,拍着桌子哈哈大笑!
不一会儿外头的黄大厨和黄厨娘也进来了,俩人看见小老爷笑的那么大声,自己也跟着笑了起来。
于良吉终于知道为什么黄厨娘跟黄大厨非要她这么做了,这一身穿起来,在装一装,还真能哄人!
而且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黄大厨和黄厨娘还有黄姑娘!
黄厨娘打扮的太像一个大户人家的仆妇了,黄厨娘也很有一个狗腿子下人的架势,而黄姑娘,他从来没有仔细看过这孩子,就知道手艺不错,会做很多菜和小点心,不是黄厨娘拿证可以用来招呼客人或者喝茶时候配的点心,是做一些小兔子,小猪等趣味十足的小点心,给孩子们吃的那种。
这小姑娘平时也是低着头,话也不说一句,而且还会杀鸡宰鸭子,小片刀用的可利索了。
现在一打扮,明晃晃一个小美人的架势!
“可别笑了,快去换身衣服吧,这么穿着也真别扭,不自在呢!”于良吉伸了伸自己的宽袖子。
感觉甩一下袖子,跟唱戏的一样。
“是是是,小老爷也换了吧,不过这一身小老爷穿着还是很好看的!”黄厨娘一边笑着一边拉了自己的闺女过来。
今天他们家算是毛了一次险,自家闺女长相是越来越好看了,现在虽然小点,但是大了肯定是个美人。
而且在于家吃得好睡得好,身上都涨了肉肉,脸色也越来越好,身量也抽条了一大截。
若是小老爷有那个心,他们家就糟了。
索性小老爷只是哈哈一笑,并没有盯着闺女看,眼中一直清澈而灿烂的带着笑意,还有些惊讶和顽皮的意思,就是没有贪婪和好色。
这一家子可是放心了。
而负责给他们打扮的宋氏母女俩,其实也存了试探的心思,要是于良吉有一点好色的表现,母女俩凭着赔钱也要自赎其身离开这里,但是于良吉没有!
黄姑娘算是个小美人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年纪,于良吉岁数也不大,因为身体不好的缘故,他的身高都没有别人高。
都换好了衣服,又聚到一起叽叽喳喳起来,主要是嘲笑付大柱子异想天开,还有他的不自量力。
早在他在门口等待的时候,黄家人就火急火燎的给于良吉换了衣服梳了头,好一番折腾,把个付大柱子给虎的一愣一愣的!
进了门之后,茶都不敢喝,说话都打着哆嗦。
此事过后,黄大厨一家安心了,宋氏母女俩也安心了,于良吉却觉得,付大柱子那种人,不是一次失败就能摆平的,他以后肯定会有别的手段,这种人就是他得不到的也要折腾折腾。
傍晚时分,还不见石宏大他们回来,于良吉有些担心,毕竟这个时候野外会有很多野兽,天黑了就会出来觅食的不少。
“您先不要着急,那么多人不会有事情的,可能是回来的晚了些,牛车走得。”黄大厨宽慰小于举人。
“但愿吧。”于良吉坐不住,就在院子里转圈圈。
黄大厨干脆守在大门口,听到动静就要竖起耳朵。
到了天色已经很黑的六点,终于听到了动静,马车轱辘的声音,和人声马嘶牛叫。
于家养的两只看门狗狗旺旺的叫唤起来,于良吉赶紧从堂屋里跑了出来二门,出了宅门,四周已经点上了灯笼,给回来的人照路。
大门口进了车子,还有他熟悉的人。
“怎么这么晚回来啊?”于良吉上去给石宏大拿着他外头披着的大衣服,顺便抱怨了一句。
他都着急了。
“事情有点多,明天我还得去一趟县城,先进去再说。”石宏大让巴图安置马车,回到这里都是他们家的人,跟去的张家杨家的人早就回了自己的家里了。
这些人回来了,洗漱的热水一直烧着,洗漱的时候,黄大厨就开始煎炒烹炸,饭是早就焖好了的高粱米饭。
倭瓜炖野鸡,清炒土豆丝,和最近很受于良吉喜欢的瓜菜汤。
因为回来的本来就晚,吃饭的时候大家都没怎么说话,就一个劲儿的吃饭了,吃完啦了之后,歇了一会儿,便请来了刘文喜。
不为别的,就为了询问一下张家的情况,毕竟去的人是他啊。
“张家今年成不错,且有十亩地都是税的,涨价的三个儿子都不错,就是他们家的三个妇人不怎么样。”刘文喜道:“我去了说是代外孙来看看外祖父母,二老很高兴,三个儿子从打谷回场来,也挺乐呵呵的,我刚喝了一口茶,三个儿媳妇就带着孩子来了,
夫夫孩子热炕头 分卷阅读107
幸好您早有准备,一人一个小荷包算是给了礼节,三个妇人有当场就打开看的,发现里面是五个大钱,才满意的回去的。”
“二老很不高兴,撵儿媳妇去做饭,我说了不在那里用餐,便起身告辞,可能觉得是丢人了吧?走了不远就听见张家院子里的叫骂声,老太太骂人的起底可真足啊,那么远都听得见!”刘文喜是个见得多了的人,知道张家很可能就是骂给他听的,可惜,他只是个账房,回来后给小老爷问了,该怎么说,他就怎么说,绝对不会隐瞒。
他是于家的人,又不是张家的,他们张家再是小少爷的外祖家,还带着个“外”字呢!
“可还有说什么的么?”于良吉没想到张家有三个糟心的儿媳妇,原主的记忆里,好像也没这三个妇人的印象,看来是没接触过。
第148章节前准备
“问了家里秋的情况如何,我说大丰,还说了打了野猪的事儿,二老还问了您跟小少爷怎么样?我回答一切都好,小少爷现在已经启蒙上学了,他们还问了学堂的事情,知道是自己家开的,就说以后小少爷还是要小老爷来教最好。”刘文喜想了想:“不过看那三个妇人的意思,好像是觉得小老爷您对小少爷不好,他们家想接小少爷过去养活?”
“什么?”于良吉当时就震惊的差点蹦起来!
“你快说说,怎么回事?”石宏大按住他,看向刘文喜。
“只是去厕所的时候,听了那么一耳朵,好像是说要是把小少爷接过去养活的话,小老爷肯定会出赡养,看今天小老爷送来的节礼,若是他们家养着小少爷,肯定会更丰盛。不过张家二老是反对她们这种愚蠢想法的,所以只是三个妇人的小心思而已。”刘文喜实话实说:“小少爷又不是没有亲人了,小老爷可是他亲叔叔,没道理有亲叔叔在世,就把侄子养活在外家,要真是那样了,世人会怎么看小老爷?那三个妇人纯粹是天开!”
“当然是异想天开!”于良吉没想到张家有三个这样的妇人,简直快要气炸肺了:“别说我现在有家有业,就算是吃糠咽菜,也不会将宝宝送走!”
“不错,宝宝绝对不会送走!”石宏大也有些动怒了,他可是看好于宝宝的,等他把小于举人娶了,或者他嫁进来,反正不论是嫁是娶,只要他们俩成了亲,这孩子就是他们俩养老送终的那个,还要负责传宗接代。
“还有什么?”于良吉深吸一口气,知道都是女人之见,但是也够让他郁闷的了。
“张家给您带了四只大公鹅,还有一篮子鸡蛋。是给您和小少爷的节礼,我已经交给了黄大厨。”这是张家的回礼,他给带了回来。
“嗯。”张家那三个女人虽然可恶,但是张家老两口和三个舅舅,还是很不错的人。
有来有往,才是亲戚。
他给了节礼,要是张家啥都没让人带回来,他才真的要仔细考虑了,是不是让孩子继续跟这门外戚联系了。
刘文喜还说了些张家村张家的事情,倒如孩子还不错,没被当娘的娇惯坏,三个舅老爷都很憨厚,张家二老的身体很硬朗,张家今年的成折算成银子的话,也能有个八百来两,这对农家来说是很不错的成了。
等说完话后,刘文喜就退下了,于良吉跟石宏大在院子里溜达消食,石宏大看他还气呼呼的,知道他还在意张家那三个无知妇人的打算,于宝宝现在就是于良吉的命根子,谁都不能碰!
为了孩子他都能开个学堂,更何况从他身边带走孩子了。
不过这么生闷气也不行,气坏了怎么办?于是石宏大就慢慢地转移话题,提起些事情,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不要去想那些有的没有的,平白惹自己生气。
“这次去赶巧了,粮站正好没有花生,咱们家的花生虽然没有去皮,可皮果看着就干净,又个磊,数量也多,一共一万五千八百斤,我给打了个折,算总数,一万五千斤,剩下八百斤算是尘土和杂质,粮站的人就不好跟我多计较了,给了一斤两个铜板的价格,我觉得挺合适,而且这是净价,没有任何用可以扣除,一共卖了三千两银子回来。”石宏大也没有想到,花生这玩意儿这么出息,哪怕两个铜板一斤,架不住量大啊!
他算完账之后也不得不佩服小于举人,太有先见这明了!
因为这东西不是什么主要的农作物,很少有人种植,就算是种植了,也只是小范围的种植,自家吃,很少有人去卖,两个铜板一斤,一家最多能有个百八十斤的,卖也看不出多少钱。
所以购的价格还是挺高的,而且今年花生种植的少,这边的花生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但是他们家种了五十亩地!
还不用交税的五十亩地!
他本以为这么多花生,他们哪怕卖不出去,自己留着榨油也是好的,结果发现,卖的钱还挺多!
“不算多,你有二十亩地,我有三十亩,五十亩,才出三千两,五千两还差不多。”就这样的,于良吉还不满意呢。
不过石宏大很满意。
苞米当年的购价格,才一文钱一斤,还要刨除水分,大概是百分之一的水分;刨除杂质,大概也是百分之一的杂质;还有一个就是损耗了,也是百分之一的分量;最后一个就是要扣除苞米瓤的分量!
这个分量比较重,要扣除百分之二那么多!
算下来的话,种植苞米其实卖不上多少价格,因为扣除的多一些,已经有百分之五的扣除了,不过有了脱粒机之后,就能挽回百分之二!
他们自己脱粒之后拿去卖的话,价格能高很多,因为是脱粒的,卖的都是玉米粒子,且扣除也会少百分之二!
还有一说,就是春天的时候,卖的是陈粮的话,是不会扣除百分之一的水分的,因为过了年的粮食基本上没有水分了,一冬天把干巴了。
这样下来,要是大家一冬天搓下苞米粒,明年春天宰卖的话,就能省下百分之三的扣除份儿,因为苞米一买卖,就是上万斤,都是大宗的买卖,这样的话,算下来能多卖不少钱。
而且官家也省了不少事情,这也是为什么,于良吉那个看着不起眼的手动脱粒机,能受到朝廷嘉奖的原因。
花生不一样,它是可以带壳儿卖的,所以扣除的不是太多,石宏大双已经自己扣掉了八百斤,足够抵消杂质了。
“还有那个东西,也卖了,我亲自去的朝立药堂。”石宏大小声跟于良吉道:“这个晚上再说。”
“嗯。”于良吉点了点头:“明天你还要去一趟县城,帮我给山长带一份节礼,还有县太爷,好歹也算是有了交情,人家都先给我这个小举人送礼了。”
当下跟石宏大说了一番,无非是人家是当官
夫夫孩子热炕头 分卷阅读108
的,而他一个平民老百姓,哪怕有了功名也不能太傲气,没出孝的时候还好说,现在都出孝了,该走动的就要走动起来了,过日子没谁家能过死门子。
“你也别把自己看得那么轻,你发明的那些东西,足够给他好处了,你可是他管辖内的人才,能研究出让朝廷都给发奖励的东西,也算是他的政绩了,要不是你一直守孝,他恐怕都要找上门来,把你供起来了!”石宏大撇嘴,眼中带着大大的嫌弃。
“尽瞎说,人家可是县太爷!”于良吉的印象里,好像古代的县太爷没几个好东西,欺男霸女,为祸一方,成了土皇帝。
“我也没瞎说,我今天去朝立药堂卖东西的时候,正好赶上他也在,哎呦喂!见到我见到他亲哥哥似的!”石宏大逗弄于良吉,给他学那个县太爷的巴结样子:“我当时以为他是我失散多年的兄弟呢!”
“哪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啊?”于良吉抱着肚子笑。
“咱们这个县太爷,可是个厉害的,当年自愿来边疆贫瘠的县城当一任父母官,治理的隔壁县很不错,三年这后,吏部考绩的两个‘优’呢,后来他上书说不希望升官,希望平调,治理临盛县,你知道的,十八里铺在临盛县可是出了名的,现在出了一个你,在他的任期之内,有个少年举人还不算,还出了好多东西,得到朝廷的嘉奖,他以后别说能胜任知府了,恐怕以后官途都是一片平坦了。”石宏大给他普及县太爷的资料:“他是看出来只有贫瘠的地方才能做出政绩,像南方那种富庶的地方,治理不出什么政绩,管好了是本分,一点出点什么事儿,可就是污点了。”
“那他也是个明白了。”于良吉笑完了就很感叹,搞政治的人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所以他说想来拜访你让我给拦住了,我说你虽然出孝了,可孩子还没有,不宜过分张扬,他才没跟着来。”石宏大嗤之以鼻:“你也不用担心,明天我去县城,给他送一份节礼,他就知道了。”
“若是能神交更好,见面难不自在。”于良吉没见过县太爷,不过也不想跟他深交。
“对,就是神交就行了,没必要非要见面不可,他明年就要调任了。”石宏大觉得人都要离任了,能不勾搭就别勾搭了,等新县令到任了,再说吧。
“你呀!”于良吉哭笑不得,同时也纳闷儿,是什么给了石宏大底气,让他一个普通老百姓,对县令都能笑侃,还有胆子拦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