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夫夫孩子热炕头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初吻江湖
乔大娘好笑的瞪了一眼大儿子杨达,都是他挑起来的,这叫什么事儿啊!
杨达摸了摸鼻子,他也没想到,付二柱子这么牲口,直接揍了付大柱子!
付二柱子比付大柱子小两岁,而且常年干活的农家汉子,身强体壮,付大柱子则是因为做的文职工作,在家里看看病抓抓药,虽然也做农活,但是毕竟少动,而且身体不是很胖,个头也不是很高。
“都散了吧,都散了!大过节的都回去睡觉!”老村长说完,自己先带着妻儿老小回去了。
村里的人都一哄而散,但是从此对付家兄弟又有了新的认识,真是认钱不认人啊!
而两位先生目睹了整件事情的过程,对小于举人更加佩服了。
“当时要是小于举人将钱自己留下,不分下去,现在失去人心的就是他了。”不论文武,要是名声不好了,也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
“他是很有魄力。”洪泽涛不得不承认,这个小于举人别看文文弱弱的架势,事儿上是真不差啥。
第153章张家探望
晚上睡觉的时候,哄睡了孩子,于良吉还得意洋洋。
幸好他见识长远,将卖猪肚的钱,分给了全村的人!
不然今天八月节,于家可就要丢人了,村里不怕你有钱,就怕你这钱来历不正!
“是,你最聪明了!”石宏大苦笑不得的哄着某个兴奋的小举人。
过完八月节,十八学堂就开学了,于良吉一口气将家里六个孩子都送去了,包括巴穆这个半大的孩子都没能幸。
而拾秋也到了尾声,石宏大带着巴家父子去了山里,这三个人都是全幅武装,刘文喜赶着马车在山脚那里等他们,三天时间,每一天都能弄到一到两颗干枯的树木下山。
后来村里人知道了,就问石宏大哪儿弄来的?
“深山里头,往里走就能时不时碰到干枯的树木。”石宏大如实回答。
“要过石头滩吗?”村里人一直将石头滩视为和野兽划分的界限。
“过,要过很远。”石宏大顺手抬了抬自己手里头打到的狍子:“不进深山也搂不到这东西。”
村里





夫夫孩子热炕头 分卷阅读115
人一想也是!
外围的柴,该打的都打没了,要想好柴就得往里头去,但是谁家的男人武力值也没有石宏大和巴家父子这么高,成群结队进去,也是不敢深入的,生怕遇到什么对付不了的野兽,没木柴可以烧一些家里的秸秆,也能对付过去,大不了捡些树枝树杈回来凑合着烧呗。
于是所有人都死了去深山的心思,石宏大倒是趁机打了好几个子回来,让家里的妇人们给小于举人还有于宝宝做了两套大毛衣服,这东西保暖,冬天的时候穿着最好三天之后,县里给送蜂窝煤的人到了,蜂窝煤一块的标准是二斤,但是因为是石宏大定制的,给的是大块的那种,二斤半,个头很大,一共四百块,码的整整齐齐放到了锅炉房那里。
然后就是石宏大他们开始在家劈木柴,弄回来的枯树枝子都被折成了小段小段的样子,粗壮的枝干都被劈成了一块一块的码好。
家里暂时烧的是秋天时候回来的花生秧子,犯青的都被拿去变成青饲料,干透了的都被打成一捆一捆的当柴烧了。
同时,家里的女人们要么晒干柴,要么就加紧做衣服,做鞋子,因为人多,大人孩子十八口子人呢。
于良吉的大棚终于可以开始整理了,他自己亲自指挥,首先就是撒了一层草木灰,然后第一茬种植的东西,他看好了两样结果类的蔬菜,一样是黄瓜,一样是西红柿!
这两样东西,既可以炒菜吃,也可以生着吃。
到了冬天,一斤黄瓜五个大钱呢,西红柿一斤也要四个大钱那么多!
其他的青菜,一小把也要两到三个大钱那么贵,而且一小把只能炒一碟出来,但是冬天在南方可能有菜吃,在北方见到点儿绿色都不容易。
大棚大概只有两亩地那样,种植点东西的地方不多,于是只种了半亩地黄瓜半亩地西红柿,剩下的半亩地,就种了点角瓜和青椒。
又弄了不少大木箱子放到各家的屋子里,巴家两个大木箱子,里头种的是香菜;刘家一个大木箱子,里头种的是韭菜;宋氏母女屋子里的是蒜苗;黄家的屋子里两个大木箱子,种的是油菜;于家的屋子里放的箱子种的是菠菜。
屋子里的温度在那儿呢,外头都冷飕飕的,屋里却很热乎,所以七八天之后,就都发芽了。
他忙忙碌碌到九月,外头已经开始下霜了,他的大棚也烧上火了,家里如今每天晚上都要烧炕,取暖还没上来,因为烧炕取暖就够了。
九月的时候,大家该猫冬的都准备猫冬了,此时是猫冬的开始,有些人还趁机赶紧走走亲戚,到了冬天冒烟大雪的,谁还出门啊!
张家就是这个时候,来探望于宝宝的,来的还是老两口和三个舅舅,三个舅妈留守在家。
快到中午的时候,张家的马车到了门口,敲门之后,打开门的是刘文喜,他认识张家人,立刻热情的开门,顺便请人进来:“快进来!这可真是,一大早就听见喜鹊喳喳的在叫呢!”
“刘管家。”张家大舅子打声招呼,就赶着马车进来了。
如今的于家大变样,比当初搬进去的时候还要规整一些,张家老二刚下车,听到动静出来的于良吉就到了。
“大爷,大娘!”于良吉笑容满面地拱手作揖:“您二老怎么来了?这大冷天儿的。”
于良吉虽然心里有疙瘩,但是还热情接待他们,起码这是实在亲戚,说句不好听的,只要有于宝宝在,哪怕没了张家二老,这舅舅家也是要走动的,所谓“娘亲舅大”,就是这么回事。
“趁着现在还没有封冻,过来看看孩子。”张老爷子看到是于良子亲自迎到了门口,心里舒坦的不行。
八月节的时候,于家送了重礼到家,全村的人都知道了,以前那些说酸话的人也闭嘴了,自从女儿去世之后,女婿虽然也来往,但是因为有个弟弟要科举,这日子过得也紧巴巴,如今女婿都去了,他们家总是往十八里铺跑,没见于家怎么着,就过年的时候托付石宏大送来了年礼,而且因为守孝的关系,这年礼准备的也是中规中矩。
让张家村很多人都笑话他们家死了闺女就没来亲家了。
不过这次送礼,可是打了不少人的脸,尤其是来的刘文喜,那叫一个会说话啊!
是管家呢!
其实他们是没分清楚账房和管家是不一样的,在他们眼里,能管着一家账本的,那就是管家嘛!
这次来的时候,三个儿媳妇也想跟着来,不过他和老伴都不同意,三个儿子也不喜欢出门带媳妇儿,带她们走了,孩子们怎么办?
于是还是他们哥三儿陪着爹娘来看外甥最合适。
“你来的可早了,他还没放学,中午吃饭的时候才能回来,快进来上炕坐着歇会儿!”于良吉亲自扶着张老爷子。
刘宋氏也赶了过来,伸手帮忙扶着张老太太:“亲家老太太可慢着点,这早上刚下了霜,路滑。”
“你是?”看着这么个干净利落的妇人,张家人有点懵圈。
“这是我的媳妇儿。”刘文喜在一边赶紧说明一下,因为张家人看刘宋氏的眼神有那么一瞬间,带着警惕。
“哦哦,管家娘子啊!”张老太太一脸恍然大悟。
于良吉听了,干脆接口道:“是管家娘子,家里的一些事情都是刘嫂子帮忙管着,刘大哥就帮我跟石大哥管管外头的事儿。”
刘文喜听了激动了一下下,小老爷这么说,是要升他做管家啊!
这管家可是心腹中的心腹,跟主家的关系,要是不到位都不可能当上管家。
“不错不错!”张老太太笑呵呵的任人搀扶着献殷勤。
到了正厅落座之后,刘氏夫妻俩就退了出去,也就一会的功夫,众人才说了两句话,黄姑娘就端着六杯盖碗茶进来了。
于良吉看到她之后,也有点无语了,这次来的不是付大柱子那种人,所以这孩子如今朴素的不行,就带个银耳环,穿着个八成新的衣服,梳着个双环髻,带着两朵素净的小花儿。
最主要的是,还带着个围裙在身上!
“这?”突然冒出个小姑娘,张老太太看人端茶倒水后就一屈膝出去了,她还什么表示都没有呢,不禁有点不解的问于良吉:“这是你的童养媳?”
“噗!”于良吉喷了!
“瞎说什么呢?小于举人要媳妇儿的话,还能要童养媳?多少好闺女娶不到?”张老爷子想得就比较通透,脑洞大开的猜测:“难道是小妾吗?”
只是有点太小了吧?看起来不到十八岁呢!
“你二老可别打趣我了,这是我们家黄大厨家的闺女,小姑娘才十三岁的年纪,平时都是在厨房帮忙,我这儿也需要人伺候,就是看你们来了,我需要陪客,她才给上杯热茶。”于良吉




夫夫孩子热炕头 分卷阅读116
哭笑不得的解释:“可不是什么童养媳妇啊!”
三个舅大舅兄都呵呵的笑着看热闹。
“外头的车子都安置好了。”刘文喜进来后一拱手:“车上的东西?”
“对,车上的东西!”张老爷子一指三个儿子:“跟着去,该放哪儿的东西都给放哪儿。”
三个大舅兄就乖乖的起来跟刘文喜走了。
“您二老身体还好吧?家里走不开,宝宝也……,所以我就没过去,您二老别介意啊!”于良吉目露关心的看着二老。
好歹是家里现在能算长辈的人,但是想到他们家那三个儿媳妇,就还是有点生气。
“好着呢,家里今年的成也不错,你这里呢?我可是听说了,你种的花生,那东西能值钱吗?”五个铜板买一兜带壳儿的,一个大子能买一盘油炸的,老爷子对花生不怎么看好。
于良吉干脆告诉二老,花生卖了三千两银子,就算他跟石宏大分,他还有一千八百两的成呢!
“这么多?”他们家种苞米,累死累活也才赚八百多两。
“我税啊!买卖和种地都税。”于良吉提醒他们,地税是除的,买卖的话,他又不是行商,要交商业税,他直接卖给了粮站,是一首买卖,根本不用交税。
“可不是,我给忘了!”张老爷子一想,可不是么!
正说着,三个大舅兄进来了,刘文喜跟在身后。
张家这次过来,给带了些黄米面和黄米,于家今年没有种植多少杂粮,都是在村子里的,还带了食用的花坛豆,煮大碴子用的红大豆,各二十斤,还有一筐的蘑菇干,一筐木耳。
给宝宝带的两身丛里到外从头到脚的冬衣,一个布老虎的抱枕,还有三个舅妈给做的棉帽子和手套。
给于良吉的一身棉袍子,和一个手筒,是老太太亲手做的。
今年的东西没有去年的多,但是他们知道,于家已经不需要送那么多东西,主要是送个心意。
石宏大回来了,他本来是去杂货铺子买个磨刀石的,回来发现自家来了客人,是张家的人来了。
石宏大进来落座之后,干脆的跟二老和三个舅兄聊天,说的最多的是地里的成,以及想想明年要种什么。
因为他的地是开荒的,头三年是不用税的,占便宜了。
聊了一会儿,于宝宝就放学了,孩子一进来,看到人的时候,很高兴,想要扑上来,于良吉立刻轻咳一声。
“兴怀见过外祖父,外祖母,见过大舅舅,二舅舅,三舅舅。”小小的孩童才想起来,他已经是大孩子了,要有礼貌,于是小大人一样的给五个人见了礼。
第154章因材施教
“好,好,乖啊!”张老家老太太笑眯了眼睛,外孙子真是乖啊。
张家老爷子也高兴的眯起了眼睛,乖巧的小外孙,穿这学堂统一的衣服,带着小小的书生帽子,真跟小书生似的。
张家三位舅舅就心里不是滋味儿了,因为他们想起了自己的孩子!
同样是在上学堂,他们还花了不少钱,私下送了点东西,孩子在学堂学得也不怎么样,回来更是没有这么礼貌,整天滚得跟个泥猴儿似的,他们想打的时候,当娘的又是拦着又是挡着的,真是慈母多败儿啊!
“今天上午学了什么?”于良吉开始照例问话。
“学了声律启蒙。”于宝宝乖乖回答。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于良吉一张口就来:“往下对出来。”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于宝宝站在那里,背着小手,童声朗朗,尤其是最后一句“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声音特别大,小胸脯挺的可直了。
“嗯,不错,但不可自满。”于良吉这才点头:“可以玩儿了。”
“谢谢小叔,外公,外婆!”这回可以往外婆怀里扑了,他还记得这慈祥的外婆,会给他做布老虎的外婆。
这回张家三位舅舅更是看的郁闷,自己家的崽子,真的不如小外甥乖巧,从学堂回来从没见他们背过书!
“在学堂好不好?有没有人欺负你?”老太太抱着小外孙可稀罕了,但是看孩子这么小,怕被人欺负,她还记得自家的几个小孙子,每天去学堂也有时候是打架的,小孩子多了,打架是常有的事儿。
她家的孙子多,打架的时候完全可以一拥而上,但是外孙就一个,生怕被人欺负了。
“不会有人欺负,洪先生下午还要让我们习武呢,没人敢浪体力打架!“于宝宝可乖巧的回答了。
洪先生下午的武术课格外严格的很,要是上午打架了,下午保证没有力气过去洪先生的武术课,然后就会被罚。
这些孩子可着呢。
“这还习武?”张老爷子惊讶了,张家村的学堂可是只教认字读书的,没听说教武艺。
“学问习武,启智强生。”于良吉解释:“这孩子有的是读书的好苗子,也要习武的好材料,因材施教。”
“说得也有道理,这些皮小子能安心读书的少,多半都喜欢动弹,与其让他们上山爬树下河摸鱼,不如跟着先生好好学学武功,以后也能考个武科举,当个保家卫国的人。”张老爷子瞬间就想通了。
张老太太对于宝宝很关心,问他学堂学的都能记住吗?理解吗?先生严厉吗?等等,等等!
一直问到吃午饭。
刘文喜八月节去送礼,回来之后也跟黄大厨他们说过了张家的事情,他们知道张家二老是好的,三个儿子也老实,就是三个儿媳妇不怎么样。
不过他们要在这里吃午饭,黄大厨二话不说,杀鸡宰鸭子,十八般武器都用上了!
介于于家目前还有宝宝在守孝,哪怕是吃肉,也是吃一些颜色淡的菜色,尤其是来的是张家人。
刘文喜跑出去赶紧看谁家有在河里撒网搂鱼了?
买了一大条草鱼和两条鲶鱼回来加菜,这突然来了,家里就剩下点猪肉了。
家里有大棚,不缺青菜,又想帮小老爷证明,他们能好好养活小少爷,于是就给做了一桌十分好看的菜品!
白菜就用根上那一点,放上他自己带来的豆豉,做成了豆豉莲花白菜,底儿用一片生菜叶子做衬托,乍一看好像一朵盛开的莲花!
草鱼直接片了,做成了贵妃牡丹草鱼片,菜一端上来,一




夫夫孩子热炕头 分卷阅读117
瞅就是一朵怒放的牡丹花儿!
油菜直接去了叶子,也要一点点菜心,做成了翡翠菜心,看起来像是一盘绿色的盛开鲜花!
芙蓉鸡片,做的滑润爽口;还有老鸭粉丝汤,味道鲜美异常。
凉菜则是翡翠太极菠菜,其实就是豆腐打碎了,和菠菜泥放到一起,做成太极的模样,四周浇上调好的香汁儿。
张家人只认识一样,就是三丝一果这道菜!
主食是柳叶蒸饺,一人一盘,一盘六个。
这一桌六菜一汤,都让于良吉震惊了!
因为黄大厨来了之后,做得最多的就是东北菜,炖炒的多,煎炸的也有,可从来没弄成这个样子!
细致的摆盘,致的菜品!
这一桌菜根本就不是东北风格,瞬间震慑住了所有的人!
石宏大在一旁憋笑,真是自家人向着自家人,刘文喜这家伙恐怕没少跟他们说张家那三位媳妇人的事儿。
“我当家的说了,难道小少爷的外祖家来一趟,他给做些不一样的菜品,让您们尝一尝!”黄厨娘端着柳叶饺子上来的时候,这么说的。
“大家都落座了吧!”于良吉请二老先入座,然后是张家三位舅舅,石宏大是作陪的,于良吉才带着于宝宝坐下。
吃饭的时候,很明显的,张家老口子越来越高兴。
于家过得好,他们的小外孙就过得好,看看这吃的,就能看出来!
虽然也有酒,但是上的米酒,根本没让人往醉了喝,吃完了午饭歇了一会儿,于宝宝就跟着外公外婆在院子里转圈消食了一炷香时间,然后洗漱上炕睡午觉。
石宏大陪着三个舅舅将家里逛了逛,主要是去看一看大棚。
到点了,于良吉将宝宝唤醒,这回是宋家姑娘过来的,这姑娘长得好看啊!
亲自带着新的衣服给宝宝换上,走了已经穿了一上午的衣服,这身衣服是专门习武的时候穿戴的,让小小的宝宝看起来英姿飒爽。
然后给重新梳了头,又一个绣了致花纹的头带固定,这才将宝宝交给于良吉带走。
整个过程弄得宝宝跟大家的小公子似的,于良吉眼角直抽抽,每天都是自己伺候宝宝的,今天换人了?
“这是大丫鬟?”张老太太爱看戏,觉得宋姑娘就是那大户人家的大丫头一样,一样,一样一样的!
等送走了于宝宝,于良吉还带他们看了家里准备好的草垛和买回来的蜂窝煤,表示冬天冻不到宝宝,以及家里那一排子牲口棚子。
石宏大趁着他们出去了,找了刘文喜,告诉他,让大家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别弄得太明显,好像欺负人似的,要小于举人比较难做。
春天还是小小的各种家禽,如今都已经长大,甚至因为家禽屋子里缓和,还在下蛋,每天都有新鲜的蛋类货。
怕家禽缺钙,他让刘文喜了一些河蚌和蛤子,合着花生壳一起碾成粉,拌在米糠里喂这些家禽。
家里粮仓也满满的,听于良吉说一粒苞米都没卖,张家二老点头说不错,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虽然不知道于良吉有多少存款,但是这么大的家业,比他们张家村的首富家看着都要好,张家二老想着自家三个儿媳妇说的话,就觉得丢人!
幸好小于举人不知道儿媳妇们的打算!
于良吉还带他们去看了看学堂,当然没进去,因为里头正在练武,孩子们站在梅花桩上,有的孩子站不稳,但是他们的先生,洪泽涛能在梅花桩上打好几套拳法!
还带着人去看了打谷场,说了说秋猎的事情,当然,也有野猪肚子的事儿,二老觉得小于举人不愧是聪明的能考上举人的孩子,看人家这份心胸!
而张家三位舅舅则是咋舌不已,两千多两的银子,就这么给了外人!
还是说,于家已经富裕到了,看不上这两千多两银子的地步?
傍晚的时候,于宝宝回来了,回来之后就去洗澡,然后换了一身轻便的小衣服跑了出来,跟张老太太黏糊到了吃晚饭的时间。
这回晚饭吃的就比较正常了,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大酱炖豆腐,鲶鱼炖茄子。
炒菜则是香菇油菜,清炒土豆丝。
打了一个菠菜鸡蛋汤。
同样是六菜一汤,份大量大,主食变成了白米饭。
中午吃的巧,晚上吃的实惠,这就是黄大厨的打算,而且这家伙头一次贯彻了小老爷的嘱咐,炒菜里头都放了肉丝和肉丁。
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妥妥的!
做完饭歇了气儿后溜溜弯儿消消食,于良吉给安排的二老住东厢房,三个舅舅住在西厢房。
张家人带了换洗的衣服,倒是没想过洗澡,因为天气太冷了,可是于良吉给准备的都是新被新褥新枕头,连房子都是新的!
不洗澡的话,好像有点不太适合。
还是刘文喜能说会道:“洗个澡去乏,躺炕上睡一宿,明天早上起来可轻松了!”
就带着三个舅舅和张老爷子,拉着石宏大一起去了大浴室里洗澡去了,张老太太是在东厢房洗的,两间厢房也有浴间,就是没有余良吉正房的大。
老太太洗了澡之后,看到小外孙就舍不得了,在正房西屋里,看到于良吉的铺盖卷就在小外孙旁边,立刻就道:“今晚让孩子跟我睡一夜吧,我怪想孩子的,都没稀罕够呢!”
于良吉第一反应当然是不同意!
但是老太太一直看着他的盖头卷,意思很明显,你能跟着小侄子一个炕上,为什么我不能跟我外孙子一个炕?
“好啊!”于良吉只好将孩子的铺盖卷让石宏大挪到了东厢房。
老太太满意了,老爷子也高兴了,于宝宝跟他道了晚安,就跟着外公外婆去了东厢房。
1...3536373839...1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