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夫夫孩子热炕头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初吻江湖
“我想结契的话,你得去接我回来才行,但是我在哪儿等你啊?”
“啊?”结契可不是他们一起吃顿饭就完事的,还有相应的过程,只是比起男女成婚要简单多了。
“到时候做两身喜服是必须的,我觉得要是天气好的话,我去给你打两张好皮子。”
“好皮子?”
“老虎,豹子,不拘是什么,给你打两张来。”那个威风,还能显示勇武。
“打住!”这一张嘴,就是国家级的野生保护动物,于良吉可受不了:“你给我打点儿兔子皮、貉子毛儿就行了。”
“还是你心疼我!”石宏大以为小于举人不想让他去冒险,实际上他都打习惯了,行军的时候,还有专门清理行军路线上的野物的人呢!
总不能行军的时候,倒霉的遇上啥狼群啦,野猪群吧?
“我只是爱护野生动物。”小于举人很淡然的道。
石宏大好笑的亲了亲他,怎么这么招人疼呢?
老村长让人清理了道上的积雪,还煮了羊肉汤给大家伙儿吃,随后的几日,又有人家在杀年猪了。
只是于家一直没人去,石宏大去了打声招呼喝两杯酒吃点菜就回来了,大家伙儿都知道小于举人病了,他这一病不要紧,那些得了干姜的人病好了,就让家里人给送点什么过去,看看病。
这家送点黄豆,那家送点绿豆的,都是自家的特产,没办法,小于举人家人多地少大家都知道,种的东西不够吃,每年还要一些回去,大家就想着,给他点自家有的而他家没有的,这样显得亲近。
乔大娘一开始是被瞒着的,怕她年岁大了着急上火,而且那个时候乔大娘也有点发热,乔小五不敢让她知道。
后来老太太喝了姜糖水,发了点汗出来,这病就好了,等病好了,来看她的大儿媳妇就委婉的说了,老太太这才知道。
知道之后,老太太就坐不住了,大冷天儿的就过来了,吓坏了石宏大他们。
“你看看你,天冷就别总是往外跑,你要是再有个好歹,你让宝宝怎么办?”乔大娘看到小于举人还躺在炕上,这心哪,当时就不好受了。
“就是,这样了还想往大棚里钻呢!”石宏大在一边告状。
今年腊月里杀猪,小于举人也是回回都到,自家大棚虽然出产少,但是每次去别人家吃肉,他都带上点什么,例如一把尖椒,两根黄瓜之类的,从不失礼数,哪怕人不去,石宏大去了,也要带上,他跟十八里铺的乡亲们关系可好了。
“我那不是想看看菜怎么样么?不是还没看成么。”小于举人嘟嘟嚷嚷,他都在屋里圈着不让出门了。
“不出去才好,外头太冷了,我这出门你小五兄弟也不放心,就在隔壁又不是多远,还不是跟着过来了?”乔大娘指了指地上站着的乔小五。
乔小五只是傻笑了一下,并不反驳。
说是隔壁,其实离着还挺远,乔家在村子最西边,那边过后是一片荒地,过了荒地是打谷场,打谷场再外边就是围墙了。
而农家的菜园子也大,占得地方就多,两家人真说起来,也的确有点距离,平时走一走无所谓,这冬天,天冷路滑的就不容易了,尤其乔大娘也是病了一场的时候。
“那您老还出来?我这儿没事,您老别担心。”于良吉是怕老太太担心,赶紧宽慰她:“这歇着也是因为我要睡午觉,不是真的起不来炕。”
老太太是趁着中午天气好,被儿子扶着走过来的,彼时小于举人正在睡午觉,躺在炕上,老太太就误会了,差点没哭出来!
好说歹说把老太太说通了,还喝了一碗姜糖水才给送走,但是到门口就止步了,老太太不让他出去!
第200章第三个年
这腊月里虽然一开始阴沉,且下了大雪,不过随后晴天了,这一晴就晴到了腊月二十三。
日子过得真快,过了这一天就可以正式办置年货了。
二十三祭灶天,小年当天,虽然是冬天,却依然晴空万里,于良吉跟石宏大他们一帮老爷们儿祭了祭灶王爷,于宝宝等几个孩子拿了灶糖给灶王爷的画像上抹塘渣。
不懂





夫夫孩子热炕头 分卷阅读188
的还问了大人,小于举人就告诉他们,灶王爷要上天言好事,给他甜甜嘴儿。
剩下的灶糖,小于举人一人给了一块:“你们都要换牙了,这两年都不能多吃糖,要是吃多了,该牙牙疼了。”
几个小的明显不满意,但是牙疼什么的,还是能糊弄住他们的。
“要是换完了牙,就能多吃了吗?”巴甲捏着灶糖舔了舔,真甜,他在草原上都没吃过,到了这里年年都有灶糖。
“等你换完了牙,也不能随便吃。”小于举人笑呵呵的打击一群小娃娃,“什么事情都过犹不及,就是多了也不好的意思。”
带着一群小娃娃,给他们讲道理,勉强讲通了,就放他们回屋里玩儿去了。
“明儿给你准备点笔墨纸砚。”石宏大也拿了块灶糖,丢进嘴里嚼的嘎嘣响。
“要笔墨纸砚干什么?”于良吉干脆将灶糖的盘子端过来,自己也挑了一个小块的灶糖吃。
“明天你好写对联啊!”石宏大抢了小于举人的糖盘子:“你不是说,吃多了蛀牙吗?这个就别吃了!”
于良吉双颊气鼓鼓:“……!”
二十四写联对,这一天,于良吉就坐在书房那里,一大早来的是老村长。
“头两年你家里有事儿,我也不便登门拜访,今年好不容易你家里除了孝,可得给我写一对好点儿的对联!”老村长摇晃着旱烟袋,大有不给写就不走的架势。
他知道小于举人不喜欢旱烟的味道,所以来于家的时候,老村长从来不抽烟!
尤其现在在书房里,书架子上都是各种典籍,要真敢弄点火星出来,有啥事他可赔不起。
“就一对够用吗?”小于举人笑呵呵的打趣老村长,老村长别看岁数大了,可越老人越小,一副对联恐怕不够用吧?
“这个不用担心,大门上贴你写的,房门上贴林先生写的,福字请洪先生写,剩下的五谷丰登,抬头见喜的都我来写!”老村长可有底气了,他都安排好了,大家都准备了三份礼物,分别给这三位先生做润笔之用。
于良吉只好念了几副对子,让老村长选个喜欢的,他就铺了红纸,写了一副出来。
老村长奉上润笔的礼物,卷着对联就去了前头学堂,找林、洪两位先生求对联和福字去了。
于良吉想了想,叫来于宝宝,交代了几句,让他和小孩们儿跑过去跟前头那俩打一声招呼。
送走了于宝宝,石宏大进来了:“让孩子出去干什么?”
最近几日,天气一直放晴的关系,这温度上来了些,虽然还是很冷,但不再冷的过分了。
“让他们去跟前头那俩通个气,这写对联可别写重了,多不好看!”于良吉放下手里头的书:“我专写吉祥用语,林先生就写各种比喻,洪先生好办,是只写福字儿,他倒是比我们俩省事儿了。”
“这倒也是,要是我跟邻居用同样的对联,多闹笑话啊!”石宏大一想可不是?万一在小于举人这里求了一副对联,到了林杰那里也给了一副一模一样的,这话可怎么说是好呢?
第二个来的就是邻居家张二婶子了。
“我家大儿媳妇肚子大了,给写个特别吉利的对联!”张家二婶子毫不客气:“我就想抱大孙子!”
于良吉只好挥毫写下了一对十分吉利的对联给张家二婶子,得了张家二婶子给带来的一筐豆角干做润笔礼物。
其实说是礼物,就是自家的一点东西,孙大爷家的都是一人一斤五香豆干;邵铁匠还一人给了一个土豆挠呢!
以此类推,你家的一袋黄豆,他家的一袋黏米,还有人拿了自家蒸的发糕过来,那发糕是用五谷米蒸出来的,连黄厨娘都觉得不错。
十八里铺人家就那么些,写了快三十副的对联,其实就那么点字儿,还不如一篇八股文解题破题用字数多呢。
而前头林杰也差不多,他也写了不少对联,只是他是以物比拟,小于举人则是四时搭调写吉利话。
就洪泽涛最省事,这家伙光写福字儿,顺便还让于宝宝他们带回了不少,于家的福字儿都不用小于举人写了。
二十五做豆腐,孙家又开始忙乎上了,幸好早就有所准备,十八里铺人也少,于家定了两板水豆腐,十斤干豆腐,十斤五香豆干。
孙大爷家往年会给于家送上几斤豆芽做搭头,不过从去年开始就没有了,皆因为于家有人张罗,他们就不画蛇添足了。
二十六割年肉,有人家没有杀年猪,只好去卖肉的地方割年肉,十八里铺没有屠夫,这割年肉几乎都是自己家的猪肉切一切,鸡鸭鹅的宰一宰,肉类的食物开始做准备。
二十七赶大集。
“官道已经通了,我们去两天一夜,晚上就在县城里住一晚,不用担心,要不是天气冷,就带你跟孩子了。”石宏大由着于良吉在他怀里滚来滚去,明天就是二十七了,他们要去县城采购年货。
“本来以为今年可以跟着去的,结果还是不行!”于良吉噘嘴不高兴。
他本来打算带着宝宝和几个孩子一起去县城,从打头一年知道石宏大不喜张家村,他家的年货就从来不去张家村的大集买了,直接去县城采购,十八里铺的人组成个车队,买什么都团购,刘文喜负责出面砍价,每年都能省下不少钱。
两年下来,大家都习惯了。
今年于宝宝出孝,于良吉早就想好了,要带孩子出去走走,这一憋就是两年多,过了这年就三年了。
孩子好像都没怎么出过门,一直在守孝来着!
“太冷了,你俩都去我还能安心采办东西吗?”石宏大抱着怀里的人给他顺毛,“我还要去给上头一封总折,顺便问一问,你那个事儿,到底咋个意思?可别是被人给贪了。”
“你这么问恐怕不太好吧?”于良吉没进过官场,现代也都是透明化办公,还真不知道这古代是咋个情形,但是看过不少古装剧,里头的官场可黑着呢。
“有什么不好的?总不能装聋作哑吧?”石宏大不服气:“那可是多大的功劳啊!”
说句大不敬的话,换个官当当都使得了。
石宏大可不想小于举人辛苦的种了果树,让别人摘了果子。
“你这样直挺挺的问不好,万一上头那啥一多想了,可咋办?”于良吉想了想:“要不就别提这事儿了,上头什么时候给,咱们就什么时候接,反正咱们也不着急。”
于良吉拍了拍他:“我有很多比尿素更重要的东西,要是上头真不讲究,也别怪我奋起反击。”
“你要怎么反击?”石宏大很紧张,要是威胁到朝廷,可就难办了,虽然说现今这位天子是个心宽的,但是绝对不是心大的,那心眼儿小的比圣太祖还厉害。
就看前些年敢趁着圣太祖




夫夫孩子热炕头 分卷阅读189
过世之时,政权交叠之际,蠢蠢欲动的高丽,直接让那位派人给灭国了,就知道那位可是个记仇的,当时他可是才登基。
这是他的上司曾经喝多了,跟他说的那两句醉言。
“我还有很多跟尿素差不多的配方,要是有人敢假冒,保证让他吃不了兜着走!”于良吉气哼哼,要不是冬月太冷,腊月事情越来越多,东西也还没到,他早就研究上了。
这地方啥都没有,光靠老天爷赏脸吃饭,真是没有安全感。
第二天,石宏大他们起早走了,幸好官道已经打扫完了,十八里铺的人这次车队里头,有了付二柱子。
大家一起去了县城采购。
于良吉趁机穿了一身短打扮,跑去了大棚,石宏大不在家,带走了巴家父子和刘文喜,剩下的人,都管不住他。
大棚里的东西都长势不错,虽然损失了一些青菜,但是菜椒、黄瓜和柿子这样的东西还好,这一冬因为天气的原因,生长缓慢,不过现在好歹也都结了果子,可以在过年的时候吃上了。
于良吉给它们追了一次肥,这两天柿子就可以红了,到时候无论是自家吃,还是送礼,都够了。
刘宋氏看着于良吉干着急,没办法,大老爷可是说了,小老爷不能再生病了。
“放心放心,我心里有数,就这么一会儿,没事儿的!”于良吉给大棚里追了肥,还去看了看各家的木头箱子,每年冬天都有这么些木头箱子种植青菜,不求产量多,但求样数多。
从生菜香菜到油菜菠菜,还有一箱的油麦菜,因为于良吉喜欢吃清炒油麦菜。
“您弄完了快回去吧,小少爷一会儿该找您了。”劝不住,只好让于宝宝看着点他,他不听别人的,总会顾念于宝宝一二。
“好吧,我这就回去。”于良吉只好放下手里头的水瓢,披上了衣服,回了书房。
不一会儿,于宝宝就带着家里的孩子们找来了,中午他们的点心和汤都在这边用,然后于良吉考校一番寒假作业里的内容,接着便会睡午觉。
到下午一点半起来,看着孩子们做寒假作业,顺便点一下晚上吃什么,若是要洗澡,也是这个时候洗,不然晚上太冷,洗完澡怕着凉。
晚饭吃的是大碴粥,素油炒咸菜,还有一盘白切肉,蘸着蒜酱吃,一来,这个不油腻,二来,葱蒜不离口,百病绕道走。
第二天,下午三点不到,石宏大他们就回来了。
这次去县城,大家都买了不少东西。
“这么这么多?”以往过年买东西,没这么多的啊!
“没办法,怕天气再变坏,而且大家一冬天都没怎么出门,家里也急需一些生活用品。”石宏大看于良吉出来,赶紧拉着人进屋,外头自有刘文喜去安排。
“多买点也好,过年嘛,松快点。”于良吉想了想,这一冬天,因为一直下雪,还真没人出去过,以往大家就算不去县城,还能去去张家村赶赶集,买点日常用品,今冬不行了,太冷,没人愿意出门。
后来又赶上了冬季冬瘟,几乎各家都有人生病,更是不敢开门。
“嗯。”石宏大看了看于良吉,小声跟他道:“我上了总折,一句没提你的事儿。”
第201章大年初一
没提就对了。
“不过你让大家做的甘草杏,我们统一卖给了县城里的一家大商行,价格特别高!”石宏大想起一件事儿,立刻给于良吉报喜。
“大家都赚了一笔吧?”于良吉想到这个时候,也的确是卖甘草杏的最佳时机。
“可不么!”石宏大乐呵呵的跟他说他们去卖甘草杏的情形,东西是好东西,当然能卖上价格。
晚上吃完饭之后,石宏大给于良吉看了他们采购的东西清单,其中,每年都要采购的调味料少了很多。
“去了县城才知道,这场大雪,阻挠了很多东西,南方过来的海货都没多少,很多人半路被雪隔离,最后都就地处理了海货,回转了老家,这边的海货连价格都上来不少。”石宏大看着清单山的东西叹了口气:“出去了才知道,外头的风雪比咱们这里大多了,咱们这里还有北山和西山挡风,外头的平原上,大雪下的更多,有人担心,外头草原恐怕风雪更大,来年怕是要起兵灾。”
“为什么?”
“草原那边,有朝廷的供给,还能过的下去,那些没投诚朝廷的部落,可就没那么容易过了。”石宏大还是很有大局观的人。
草原当年被圣太祖打下来一半,另一半直接投诚了,不过中原的百姓,是无法适应草原的生活,这草原,还是外族人占据,每一年都给朝廷进贡,朝廷有火器,而草原有马匹。
这些人就跟野草一样,春风吹又生。
不过这样的人毕竟少,草原上最多有两三个部落敢来打秋风,剩下的都特别老实,因为他们都被圣太祖用大炮轰过,知道火器的厉害。
而临盛县,是一个靠近边境的县城,跟边关就隔了一道山岭,山岭那边是边关镇,边关镇外头,就是已经扩建了很大一块地方的新万里长城,旧的是曾经的万里长城,新的是用水泥青砖建起来的,离原来的万里长城相隔甚远,边关两层长城,都是边防重地,屯兵无数。
圣太祖当时设定的双层防线,据说是为了保险。
且两层防线上的人员,不是固定的,是来回调动的,一点一点的调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将兵,保证军队的战力,永远都是充沛的样子。
“所以他们可能会来进攻?”于良吉知道他们这里靠近边关,但是一直挺太平的,根本没有什么一风吹草动就害怕的自觉。
“可能吧,不过放心,最多只是紧张一些而已,外头的人打不过来。”朝廷最重边防,最防范外族。
就是这段时间物资可能会紧缺。
“那就好。”于良吉松了口气,虽然有穿越前辈珠玉在前,可说到底火器是掌握在朝廷手里的,而外族还生活在冷兵器时代,一旦打起来,双方武器就不对等。
但是哪怕是一面倒的战争,也是战争。
若没必要,最好是相安无事,或者小规模冲突,千万别引发什么大战。
石宏大还说,因为大雪封路的关系,南边很多东西都运不过来了,例如冻柿子之类的?
于是甘草杏的价格才会卖的那么高!
没办法,北方不产水果,也没什么制成的果干,南方的运不过来,不吃甘草杏,还能吃什么?
总不能过年的时候,连点像样的东西都端不出来吧?那些大户人家讲究着呢!
听得于良吉哈哈大笑,他真的只是不想浪而已,没想到头一年就让大家伙儿很赚了一笔。
二十八贴窗花。
今年,于家可以贴窗花,贴对联,贴福




夫夫孩子热炕头 分卷阅读190
字儿了。
于良吉穿戴的厚实无比,带着于宝宝和一群孩子们,端着浆糊贴对联,黄厨娘她们剪窗花。
时隔二十七个月,于家再次有正红的颜色出现了。
其实早在猫冬的时候,宋氏母女俩就已经做了很多大红颜色的衣服,于宝宝的新年装于良吉看过,看到的时候没觉得,等宝宝试穿之后,他就笑趴下了。
因为于宝宝穿起来好像人形红包!
“真不愧是学武的,看看这福字儿写的,有一种金戈铁马的气势!”于良吉贴了个福字儿在大门上。
石宏大眯着眼睛看他赞赏的盯着福字儿,回头他就写了好几个福字儿,连菜园门口都贴上了。
于良吉撇嘴,小心眼!
水井上,让小黄贴了写的“细水长流”的红纸黑字,平时打水都是他跟巴多或者巴图、老黄他们做;仓房贴了刘文喜的“五谷丰登”,他就喜欢家里有余粮,挤得仓满房的架势;巴多则是在猪圈贴了“肥猪满园”;阿雅在鸡窝贴了“金鸡满架”,虽然里头还有大鹅和鸭子在;黄大厨在厨房的四个大水缸上头,都贴满了“年年有余”的红纸;巴图最虔诚,他让于良吉亲笔写了“六畜平安”的字,贴在了牲口槽子上!
于宝宝带着几个孩子在屋里的墙上贴了他们自己写的四字吉言,像什么“抬头见喜”、“万事如意”、“事事顺心”等等,虽然字体很幼稚,但是六七岁的小娃娃,能写这么一手毛笔字,反正于良吉很是高兴自豪。
二十八这天还有人给他送年礼,都是村里的人,因为他们初一初二是要走亲戚的,怕没时间。
其实年礼也不是什么贵重物品,甚至还有两家送的是自己家织的土布,北方织布用的是棉线,织出来那叫一个厚实!
还没经过蜡染,不过十分柔软,于良吉特别喜欢。
送的年礼依然是自家大棚出产的东西,西红柿都粉红粉红的,放个十天八天更熟透了。
不过今年因为天气的关系,产出略少,于良吉一样减了一点,添上了两包调料,今年因为大雪的关系,很多物资都没及时过来,导致调料这种基本上都是南方产物的东西,价格上涨十分迅速,大家买的都少,就于家买的多一些,因为他们家不差钱。
二十九上大供。
这一天,一早起来就放了一挂鞭,充分满足了于宝宝想放鞭炮的心思。
吃完早饭后,于良吉带着于宝宝给祠堂的牌位上供,今年因为有上头赏赐的东西,还是三牲,牛头,羊头和猪头。
下边儿一溜儿四种糖果四个干果,第三层则是十六种点心!
俩人上香磕头烧纸钱,前两年都是这么过的,于宝宝都记住程序了。
不过今年好一些,这点心也终于见了点儿荤腥,起码不再是素点心了。
祭祀过后,在祠堂门口,石宏大挂上了红灯笼,今年不用再挂白灯笼了。
过年的东西都是早就准备齐全的,于良吉照旧准备了青菜,石宏大赶着驴车,俩人在村里转了一圈,给送了一圈年礼。
大家无事可做就玩起了牌,等到了天黑的时候,才用了晚饭,今年天气太冷,冬捕就进行了一次,大家伙儿都捞到了好多大鱼,正好做年夜饭用。
“清一色啊!”于良吉一推麻将,他胡了!
几个人都给他铜板,于良吉乐呵呵的全了。
“包夹,胡了!”第二局就是刘文喜胡了。
“包边儿,胡了!”第三局是巴图这个壮汉赢了。
第四局还是刘文喜,第五局……
结果一直到晚上八点,于良吉也没赢过!
“我就赢了一把!”于良吉输红了眼,他二百个新铜板,都没了!
1...5859606162...1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