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老夫少年狂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暴风猎人

    不是说小孩子最好骗的么?怎么这个小孩子不轻易上当呢?

    难道真是一个穷光蛋?穷得把金钱看得比病人生命都重要?

    可是,已经在这个小孩身上花费了这么长的时间,就此罢手却又有些心有不甘。再找一个人又要花费一些时间。

    疙瘩男人想了想,又面带微笑向本小海走去。

    本小海用眼睛的余光看到了疙瘩男人的到来,但是他依然装作没有看到一样,面色凝重地盯着前面那人的后脑勺。

    “小老弟,再商量一下可好?”疙瘩男人这次笑得更加灿烂,又去伸手拉本小海的胳膊。

    这次本小海没有躲避,装作很勉强的样子跟他离开了挂号的队伍。

    “八十,行不行。”这次疙瘩男人不再迂回曲折,直接主动降价了。

    “太高,最多三十。”本小海装作很为难的样子,“再多就不够检查费了,家穷,钱少。”

    “开啥玩笑啊,我们三更半夜那么冷来排队,还不够吃感冒药的钱呢。”疙瘩男人虽然这么说着,但他的表情依然是笑着的。他可不想和客户的关系搞僵。

    “那你们挂号票的成本几乎为零啊,也就是你们卖出来多少钱就都是你们的辛苦费了。”本小海也不着急,以极其平淡的语气说。

    “才三十块钱的辛苦费?让你你来干,你干嘛?”疙瘩男人装作很委屈的男人。

    “三十块钱一张票,你一天转出去二十张,就是六百块钱了。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多少?”本小海一本正经地给他算经济账。

    “二十张?”疙瘩男人被本小海的算数逗得从微笑变成了呵呵呵地笑,“你看看我这么大半天连一张都没转出去呢。”

    “那么大哥,你说个实在价,我觉得合适就要,不合适就当咱俩没谈过。”本小海当然知道他不可能一天转出去二十张,这个时代,看病的有钱人太少了。

    “五十块。”疙瘩男人咬牙切齿地说。

    “成交。”本小海突然很干脆地说,他也不想反复折腾了,老爸还在那边等着呢,早确诊了,早想办法。

    说不定省里医院有技术高超的医生,能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呢。




253.绝世好医生
    本小海拿着从黄牛那里买来的50元的挂号单,朝父亲所在的位置走去。

    没想到,父亲竟然在这喧嚣的大厅里的联椅上睡着了。

    本小海紧走几步,轻轻地将父亲摇醒。在这样的大冷天,千万不要再感冒了啊。

    “挂好号了?”本光明睡眼朦胧地问。

    “挂好了,咱们快点去吧,这就快上午了。”本小海看看大厅墙上的钟表,发现已经快十一点半了,心想,上午能够见到大夫就不错了。

    爷俩急匆匆地找到了呼吸内科门诊。果真如那疙瘩男人所说,不只是挂号需要排队,在门诊看病更需要排队,现在在他们前面还有十几个人呢。

    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前面的人有病人也有家属。如果本小海的判断准确的话,那就是前面还有五个病人。

    但愿上午能轮到我们吧,本小海将双手合起来,在心里默默地念叨着。

    省立医院的门诊大夫看病很快,本小海看到先前进去的两伙人,都是只用了三五分钟的时间就出来了。

    不知道是这里的大夫医技高超,能够很快地判断出病症。还是因为利益的驱使,萝卜快了不洗泥。

    外面等着好多人啊,多看一个病人,就能多赚一份钱啊。

    本小海宁愿相信是前者,他总是用最善良的心去揣摩别人。

    本小海和父亲进入门诊室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一点五十了,快到下班时间了。本小海很担心大夫失去了耐心。

    门诊大夫很年轻,看样子也就是三十出头的样子。不像县医院那样大都是年龄大的。

    也许这里的年轻大夫也非常厉害吧,至少学历会比县医院大夫高很多。

    而且这里的管理看起来正规多了,年轻大夫的衣服板板正正的,还佩戴着工作牌。

    本小海轻轻地瞄了一眼,看请了年轻大夫的名字叫魏刚,非常普通的名字。但愿他的医术不会也这么普通吧。

    没等大夫问话,本小海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了县医院拍的X片子。

    魏刚接过片子,站起来按了下墙上的一个开关,墙上的一块屏幕便亮了起来。

    他拿片子对着光屏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反反复复地看了几遍,才又坐回到凳子上。

    但是魏刚大夫没有就片子的问题进行直接分析,而是问起了本光明的身体症状以及过往疾病史。

    在本光明父子回答问题的时候,魏刚刷刷地在病例上书写着。他写得很快,几乎是和本小海他们的语速同步。

    但当本小海看向病历时,却几乎一个字也看不懂,简直就像天书一样啊。

    记录完他们的自我叙述后,魏刚大夫拿起听诊器,反反复复地听了听本光明的胸部,又详细地记录起来。

    这次记录的时候,他同时说了出来,以方便本小孩他们理解。

    但是本小海和本光明依旧听得稀里糊涂,因为那些医学术语他们根本就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其实对于这些症状的描述,即便是本小海不明白那些专业术语,他也知道大夫说的就是呼吸时肺部的声音,咳嗽时的震动部位及震动力度等。

    “那我父亲的这个咳嗽的病什么情况?”本小海不愿意当着父亲的面说出肺癌两个字。

    “这个么,也说不准。”既然带着片子来看病,那么魏刚大夫有理由相信本小海他们对病人的病症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到这里来无非就是为了证实罢了。

    见惯了病人及家属的魏刚大夫,又怎能不明白本小海避重就轻的问话的含义呢。

    魏刚就有些对本小海的问话感到不悦了。你老爹就在这里坐着,你含含糊糊地问我,难道也想要我含含糊糊地回答吗?

    含含糊糊回答的话,又何必到这里来证道呢?

    “你们是外地来的吧?”魏刚顾左右而言他,避开了本小海的问话。

    “是的,我们从鲁梁县来。”本小海奇怪大夫怎么问起了这个问题。

    “挺远的,反正你们今天回不去了,不如你们先找个旅馆休息一下,下午再来吧。”魏刚看看了墙上的挂钟,有些歉意地笑笑,“我们到了下班时间了。”

    话题转移得太快,本小海都没反应过来,这是人家大夫下逐客令了。紧赶慢赶,还是赶到了尴尴尬尬的时间点。

    “那我们下午还需要重新挂号吗?”本小海想起大厅里的长队,以及花了五十块钱的黄牛票,有些担忧地问。

    “不用重新挂了。”魏刚把他们的挂号单又递回给本小海,“这个挂号单可以用两天。”

    “那就太好了。”本小海放下心来,又牢骚了一句,“你们医院病人太多了,挂号太难了。”

    “主要是咱们国内的大医院太少了,不能满足需求。”虽然面对的是个小孩,魏刚大夫到也没有应付他,边换衣服边解释说。

    换上黑色呢子大衣,围上长长围巾的魏刚大夫此时像极了一个老电影上的归国知识分子。

    本小海脱口而出道,“魏大夫是留米归来的?”

    已经换好衣服的魏刚愣了一下,一丝得意隐隐闪现在他的脸上,“好小子,你火眼金睛啊,这都能看出来?”

    竟然猜对了啊,本小海暗笑,“魏大夫,国外的医疗水平比咱们高很多吧?国外都使用上了高端的电子检测设备了吧?”

    “你是不是想说外国的月亮比咱们的圆啊?”对于本小海的好奇,魏刚也不见怪。

    “怎么会,怎么会?都是同一个月亮。”本小海赶紧否认,崇洋媚外这个罪名可不好。

    “走吧,我下班了。”魏刚看着一直站在门诊室内不动的两个人,只得开撵了。

    不过他的语气一直很温和,一直微笑得恰如其分。

    他的微笑不会让病人或家属有伤口撒盐的感觉,反而像阳光,会温暖他们因疾病而伤感的心。

    本小海此时就是这样的感觉,他内心的焦急和不安被这微笑弱化了不少。

    “谢谢你了啊,魏大夫。”本小海走出门诊室,和魏大夫礼貌地告别。

    “别慌走啊。”谁知魏刚竟然叫住了他们,“和我宿舍楼挨着的就是招待所,挺干净的。”

    本小海站住,心想这大夫也太热心了吧,连病人的住宿都要操心,真是医者父母心啊。

    “很近的,走路不到十分钟。”魏刚锁好门诊室的门,又补充了一句。



254.品尝美味
    魏刚大夫说的没错,出了医院大门左拐不到一百的地方米就是医院的家属区,在家属区内靠近大门口就是阳光招待所。

    招待所共有三层,应该是由医院的单身宿舍楼改造而成的。

    魏刚不只是把他们带到了招待所门口,而且还进去帮他们安排呢,“陈阿姨啊,这是我的一个病号,从鲁梁县来的,下午还要看病,今天回不去,您给安排个合适的房间吧。”

    “没问题,魏大夫介绍过来的,我们肯定会好好的安排的。”被称作陈阿姨的,客气地送走了魏刚,才笑容可掬地对本小海他们说,“我们这里很卫生很舒适,最关键的是,到医院去方便。”

    招待所和宿舍楼都在一个家属院,大家进进出出的互相认识也并不奇怪。

    但本小海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魏刚是这个招待所里拉皮条的。

    本小海想到拉皮条这个词,心里忍不住乐了。

    陈阿姨热情地带他们到了二楼一间向阳的客房,“这个房间的客人今天早晨刚退房,我们已经打扫出来了,你们住在这里可以吗?”

    房间虽然很小,但正如陈阿姨所说,里面打扫得非常干净。两张床铺并排放着,被子叠得整整齐齐的。

    只是让人感觉有些不舒服的是,床单、被褥、墙壁都是白色的,就和医院里的病房布置得差不多。

    两张床中间有一个床头柜,上面放着茶杯暖水瓶等物件儿。

    靠近门的地方有一个大大的木质橱柜,里头还有两床被子,陈阿姨介绍说,“晚上冷的话,可以把这被子也盖上。”

    这样看来,招待所为客户考虑得还算比较全面的。

    “开水要到一楼锅炉房去打。”陈阿姨很热心地将一些注意事项又说给他们听,“晚上一定要关好门。”

    陈阿姨走后,本小海打开了窗户,让外面的新鲜空气进来一些,屋里的空气顿时清新了很多。

    正对着窗户的是另一座与本楼一模一样的楼房,只是里面进进出出的,多是年轻的男男女女,应该都是省立医院的医生护士或工作人员吧。

    只见他们拿着饭盒进进出出的,应该是去某个地方吃饭或者打饭了。

    看到那些人手里不同形状的饭盒,本小海的肚子很配合地叫了一声。

    既然是到了饭点儿,他们爷俩也该吃中午饭了。家属院里应该有个食堂,否则对面楼上那些人怎么不出家属院呢。

    “陈阿姨,附近有饭店吧?”其实本小海这句问话有些多余,医院附近怎么可能没有饭店呢?

    但是陈阿姨依然很热情地回答了他,“你们想吃些好的呢,就去外面饭店里吃。如果只是想填饱肚子,就去里边家属院的食堂。”

    既然陈阿姨这么说,那么食堂里的饭菜质量可想而知,只是用来填饱肚子的。

    本小海知道“穷家富路”这个道理。既然出来了,就要吃得好一些,吃得舒适一些,否则影响了身体麻烦就大了。

    所以本小海放弃了去食堂吃饭的打算,就直接带着父亲向外面大街上走。

    既然招待所的右边就是医院,那么他们应该继续向左走。

    本小海的判断很正确,向左走了四五十米就有一条热闹的街道。这条街道很窄,两边都是大大小小的店铺,有卖生活用品的,有卖吃的穿的,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

    毕竟是省城,毕竟是医院附近的街道,尽管街道很小,但是里面的人却很多,熙熙攘攘的,简直到了人挤人的地步。

    “爹,你想吃什么?”看着各种面条,各种水饺,各种油炸,各种烧烤,各种叫不上名来的小吃,本小海舔了舔嘴唇。

    本光明左右看着,竟然没对这拥挤的街道感到不适应。

    在老家他也经常去集市,对这种人挤人的场面也算见识过不少。

    吆喝声,喇叭声,各种噪杂的声音传来,这不就是农村集市的风格么?

    “我随便吃什么都行,你看看你喜欢吃什么咱就吃什么。”本光明看着各种各样的食物,觉得无论吃什么,都不是自己平时吃的那种,味道都应该不错吧。

    本小海带着父亲进入一家鸭血粉丝店,找了个座位坐下后,点了两碗鸭舌粉丝汤。

    嘱咐父亲不要乱动后,本小海又出了鸭血粉丝店,到隔壁店铺买了两串烤肉,又去隔壁的隔壁买了两个包子,两个茶叶蛋。

    本小海觉得差不多了,才回到了鸭血粉丝汤店。此时,鸭血粉丝汤已经被端到了他们的桌子上。

    本小海朝自己的碗里放了一点辣椒油后,用勺子搅匀。

    舀了一勺喝进嘴里,本小海感觉一阵酸爽,是的,又酸又辣的爽。

    “爹,你赶紧尝尝,很好喝。”本小海看到父亲依旧端坐着没动,催促道。

    本光明这才拿起勺子,舀了浅浅的一勺,轻轻地尝了一口说,“不错,确实挺好。”

    本小海又将一串肉递给父亲,却被拒绝了,“你吃肉就行,我吃包子。”

    本小海不知道老爹是想将肉串省给自己吃,还是他根本不喜欢吃。

    他坚持着将肉串举在父亲面前,“尝尝吧,很香的。”
1...108109110111112...2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