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老夫少年狂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暴风猎人

    说到底,本源还是对秦可可的体型不自信,虽然自己没有嫌弃她体型的意思,可是对比老妈的体型,他还是害怕老爸或者老妈提出反对的意见。

    至少是现在,在没有完全的把握下,本源不想将自己和秦可可要谈恋爱的事情告诉老爸老妈。

    他不知道的是,老爸老妈早就看到了他和秦可可一起吃烧烤的情形。

    而且秦可可中午在家包水饺吃饭的事情,老爸也早就告诉了老妈。他们两个人早就把秦可可当成他的女朋友了。

    本小海和丁晓燕见儿子并不承认他们的恋爱关系,也不跟他计较,反正离结婚还早着呢。

    多给他们一些自由恋爱的时间,彼此了解多了,才知道对方是不是自己想找的人。




261.错乱的回忆
    “儿子,看看你爸这样穿好看不?”丁晓燕咨询儿子的意见。

    本源仔细打量了本小海的衣服一眼,发现也不是什么新衣服啊。

    他们这样兴师动众地试穿旧衣服,难道有什么重要的活动?

    “很帅,很帅。”本源连连点赞,“其实我老爸长得帅,穿什么衣服都帅。”

    “这也太虚假了吧。”听见儿子的夸奖,本小海的嘴咧得大大的,虽然知道不是真话,但他心里还是很舒适。

    谁说胖子就不能帅了?这不,本大叔就是一个典型的胖子帅大叔。

    “那好,明天就穿这身吧。”丁晓燕下了最后的结论。

    “老爸,你们要参加什么活动啊?”本源好奇地问。

    “你还记得前两天我给你说的那个白宇博不?”本小海把衣服又脱了下来,还是放起来明天再穿吧,今晚弄皱了就不好了。

    “嘿嘿,就是梦里梦见的那个?”本源问道,说话间还专门瞅了一眼老妈。

    “是我初中同学!”本小海一字一顿地强调说。

    自己都不记得的梦境,儿子怎么能瞎说呢,虽然他听见了自己喊白宇博,可当时具体情况是什么谁又知道呢。

    “什么梦啊?”丁晓燕抓住了儿子问话里的重点,“是不是梦见了初中的那些同学?”

    “我不记得了。”本小海解释说,他是真的不记得当时的梦境,但是既然儿子听见了白宇博这个名字,分析起来就应该是梦见了初中的同学。

    “你害怕啥啊?谁还不做梦了?”丁晓燕见本小海否认,更加认定了他梦见了初中同学,说不定还梦见了女同学。

    但是,梦见就梦见吧,丁晓燕怎么可能因为他梦见同学而计较。

    自己也总做乱七八糟的梦呢,梦里出现的也不都是女人啊。

    “这个白宇博,现在可是米国某个名牌大学的教授呢,这次是到京都的某个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的。”本小海也赶紧转移话题。

    “哦,哦。”本源点点头,他对老爸的老同学并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老爸要去哪里,“那你要去京都见他们?”

    简直没法聊天了。

    本小海无语地看看本源,又看看丁晓燕,一个是搞不清地点,另一个是啥都往女同学身上想。

    “白宇博他们现在在鲁梁县城,明天我去鲁梁见他们。”本小海还是给儿子进行了详尽的解释。

    “见个老同学就这样隆重啊?”本源很不解,他又想起什么似的问,“是不是还有女同学啊?”

    “看吧,连儿子都这样想呢。”丁晓燕幸灾乐祸地说。

    “确实有女同学啊,我也没说没女同学啊。”本小海辩解道,真搞不明白他们两个人。

    不管老的少的,不管男的女的,怎么都往那些不正常的关系上面想呢?

    老婆儿子尚且如此,不明白真相的其它吃瓜群众,是不是也要这么想了?

    幸亏,家里没有其它吃瓜群众,连打酱油的都没有。

    虽然只是要去见初中同学,本小海还真的激动得失眠了。

    这不是因为丁晓燕提起的初恋情人话题,也不是因为儿子说的有女同学的兴奋。

    本小海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他突然想起了初中时候的许多事情,那些平时想都想不起来的片段,竟然缓缓地在他脑海中浮现出来。

    脑海中的那些画面,不知道是当时的情景,还是被他进行了记忆翻新,一帧帧地清晰起来。

    中考预选考试那天,他和彭秋秋在树林里遇到装神弄鬼的白宇博;预选时同桌严青霞弄丢了准考证;暑假时跟着人家敷设电缆......

    还有自己竟然被鲁梁一中录取了,成了一名重点中学的高中生......

    不对,不对,自己明明只是一个中专毕业生,什么时候上高中了?自己根本没有上过高中好不好。

    本小海躺在床上,激灵一下子睁开了眼睛,又用手掐了掐自己的脸颊。

    有疼痛的感觉啊,也没睡着啊,怎么回忆起来的画面和事实差那么远呢。

    也许是自己半睡半醒之间思维混乱了吧。本小海这样安慰着自己,重新闭上了眼睛。

    干脆不计较想起来的是真实过往还是被加工的记忆图像了吧。反正是要睡觉了,许多事情就当一场梦吧。

    明天见到的,就是真真实实的初中老同学了。

    那两个最优秀的初中同学,男的叫白宇博,女的叫彭秋秋。

    只要他们两个人的名字记不错,他们两个人的模样能认出来,就不算失礼吧。

    不再纠结记忆的真伪,本小海很快就真的进入了梦乡。不,进入了无梦的睡眠状态。

    没定闹钟,生物钟也没起作用,本小海一觉睡到八点半。

    起床以后,发现老婆和儿子都已经不在家了。

    丁晓燕要去上班,她走了无可厚非。

    本源这么早去了哪里?他可是几乎每天都要睡懒觉的。

    睡觉情有可原,可以养足精神专心学习。可是这么早跑出去,还不知道几点回来学习呢。

    难道不想考研了吗?如此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习作风,怎么可能考上研究生啊。

    本小海对儿子的学习态度产生了怀疑。这小子和自己一样没有毅力?

    也怪自己从小没有给他树立一个好好学习的榜样啊。

    本小海瞎操着儿子的心,洗刷完毕,开始吃儿子给他备好的火烧夹鸡蛋饼。

    之所以说是儿子准备的,因为他知道老婆做不出这种半洋半中的饼来。

    本小海吃着早餐又百无聊赖地打开了电视来看,演的竟然古今大战秦俑情,很老的电影片子了,还是明星巩莉年轻时演的呢。

    本小海记得当时就对里面的故事产生了很大的兴趣,那也许是最早的穿越电影了吧?

    从秦朝穿越到现代,跨越千年的爱情,令人唏嘘不已。

    本小海再一次看到这部电影,心中竟然有种澎湃的感觉。

    不知道为什么,他越来越觉得穿越重生这种小说电影中的桥段,说不定在现实中真正存在呢。

    也许自己就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或者是由未来穿越回来的,又或者是某一个平行空间的人的另一个灵魂。

    反正,本小海边看电影,边天马行空地想象着。也许今天,和白宇博及彭秋秋这两初中老同学见面时,说不定就一下子穿越回初中时代呢。

    按照昨天的约定,白宇博他们要等十点左右才去订约饭店,所以本小海觉得九点半再走也不迟。



262.别人的人生
    但是本小海又害怕自己路上耽搁而去晚了。

    到鲁梁县城一般需要坐半个小时的公交车,但不知道白宇博会定在哪里,说不定到县城后还要换成其它公交车,于是他又决定提前出发。

    如果早到了,可以在县城随便找个地方等着呢,总比约会迟到的好些。

    所以,尽管他喜欢的电影还没有看完,本小海就毅然决然地关掉了电视机。

    反正,他可以在路上用手机搜索了来看,也可以用来打发坐车的时间。毕竟包月的无限流量包怎么都用不完。

    而路上,却出奇地顺利,所以不到九点半的时候,公交车就到达了鲁梁县城。

    本小海一时拿不准到什么地点下车,就干脆坐车到了公交终点站-鲁梁火车站。

    到彭秋香的冷饮亭那边等着也好。既然彭秋香昨天和彭秋秋他们见过了,提前了解一些情况也未尝不可。

    本小海的古今大战秦俑情看完了,公交车也到了终点站。

    本小海迈下公交车的第一眼,就看到了初中同学王春生站在冷饮亭里摆放着饮料。

    “春生。”本小海走到了冷饮亭跟前喊道。

    王春生背对着外面,所以他根本没看到本小海地到来。

    听见本小海的声音,王春生直接端着装饮料的箱子转过身来,“笨小孩啊,快到里面坐。”

    本小海看看里面狭小的空间,摇了摇头,“我在外面站会儿吧。”

    “那你稍微等一会儿,我让秋香过来看着,咱们到那边去。”王春生说着就放下箱子,掏出手机来打。

    本小海知道王春生所说的那边就是公厕旁的房间。

    那边虽然也很狭小,却也比站在公交车站这里强些,这里说话都不方便。

    于是,不一会儿,本小海就就又见到了那个娃娃脸,一笑有酒窝的中年妇女,彭秋秋的堂妹彭秋香。

    彭秋香说话依旧一惊一乍的,但这次没有激动得哭泣,而且说话也很条理,“小海哥啊,我们昨天还提起你呢,我把你的手机号码告诉了秋秋姐。”

    “谢谢你了,秋香。”本小海朝她笑笑,“我今天就是来见你姐姐和你姐夫他们的。”

    “是啊,姐姐姐夫说今天约几个老同学一起聚聚呢。”王春生说。

    虽然是老同学,他也跟着她媳妇彭秋香喊彭秋秋他们姐姐姐夫。

    还真不是只见自己呢,本小海不禁佩服起丁晓燕的先见之明。

    她昨晚猜的没错,这真的就是一场初中同学聚会。

    不管规模大小,都算是老同学聚会。

    “都邀请的谁?”到了公厕旁王春生夫妻俩的住所,本小海终于忍不住问道。

    “也没几个人,就是以前你们玩得比较好的几个。”王春生嘿嘿笑着,“本来我不属于你们的圈子,沾了秋香的光,今天中午我还去。”

    “大家都是同学,什么圈子不圈子的。”本小海也是笑着说。

    “有严青霞,记得吧,可是咱们镇上的企业家呢,开塑料制品厂的。”王春生感慨地说,“真想不到呢,当时也不怎么活跃的一个人,竟然成了企业家。”

    “记得,记得,是我同桌呢。”本小海连忙说,“也是不久前刚见过面的。”

    他所谓的记得,也是记得上次见面的情形。而对于初中时代的严青霞,他确确实实记得的不多。

    “还有赵国栋,刘俊贤,另外,白宇博也让他们再叫叫他它在鲁梁的同学,不知道他们还会叫上谁。”王春生边给本小海端茶倒水边说。

    怎么没让自己叫别人呢?难道他们知道自己和其他同学没什么联系?本小海又忍不住地多想了。

    两个人坐着就聊起原来同学的近况来。

    对于白宇博和彭秋秋,王春生了解的也不是很多,只知道他们都在米国的大学里当教授,至于什么行业的却并不清楚。

    好像王春生还不如本小海了解的多呢。

    本小海也忘了到底从什么渠道获得的信息。

    在他的记忆里,好像白宇博是搞大数据云计算方面的研究,而彭秋秋却是搞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

    当本小海说出这些时,王春生连连点头,“他们就是干这个的,我听不懂,也就记不住,你说出来,我就觉得耳熟了。”

    对于赵国栋和刘俊贤,王春生就了解得比较清楚了。

    “赵国栋目前在城建局上班,还是个公务员呢。当初他家花了两千块钱给他买了个城镇户口,第二年就考上了技校,学的是泥瓦专业。”

    本小海也是了解当时的升学政策的,那个时候的技校和现在的技术学校绝对不是一个概念。

    那时的技校只有城镇户口的学生才能考,而且考上以后也是和正规大学一样,包分配工作的。

    所以谁能考上技校说明了两个事实:一是他的出为是城镇户口的,要么父亲有工作要么母亲有工作;二是毕业后就会有正式工作了。

    因此,那个时候出现了很多不公平的现象,有些本来农村户口的学生通过关系花钱将户口转成了城镇户口,从而获得了考技校的资格。

    因为只有那些具有资格的人才能报考技校,因此考试本身是非常的容易的,只要不是那种啥也不会的学生,只要报了名基本就能考上。

    但是在很多年后,这些人却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在一些企业中走上了管理岗位,走上了领导岗位。

    甚至有些人还在政府谋了职,当了官员。

    当然,这些人凭借强大的学习力和人际关系,后来都通过自学或函授等方式获得了大专文凭、大学文凭、甚至在职研究生文凭。

    而本小海也明白,自己正儿八经取得的中专文凭,其实是和他们的技校文凭属于同一级别的,更确切地说,都属于高中同等学力。

    “想要在县城买房,可以找他了解情况,哪里的房子质量好,哪里的房子有问题他都知道。”王春生说着叹口气,“可惜我没钱在县城买房子。”
1...112113114115116...2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