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老夫少年狂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暴风猎人

    本小海摇摇头,劝自己不要再想关于戴月的事情了。

    虽然她和自己是同类人,但是现在和将来,都不会有太多的交集,各自将来的命运也都不知道如何发展呢。

    虽然本小海不想再去想戴月了,但严青霞却好奇地拉住了他,不断地问关于戴月的事情。

    “这个漂亮的姐姐出国怎么还来告诉你一声?”

    “我怎么知道啊。”本小海没好气地说。

    “那她怎么不告诉我?”严青霞对本小海的态度很不满,“你俩肯定有秘密。”

    “想什么呢?我俩能有什么秘密?”本小海反问道。

    “谁知道你俩有什么秘密?反正不正常。”严青霞的小脑袋瓜自行补脑着。

    “实话告诉你吧,她在这里就认识我一个人,所以来找我分享她的快乐啊。”本小海终于想出了一个糟糕的理由。

    “这怎么可能?”严青霞当然不相信。

    “你想想,她在外面上了七年学了,原来的朋友还能有几个联系的?”本小海觉得这个理由应该可以了。

    “那她怎么认识你呢?”严青霞又绕回了老问题。

    “算了,不给你说了。”本小海赌气地说。

    严青霞狠狠地瞪着本小海,觉得他今天对自己也太没有耐性了。

    本小海无奈地又继续解释,“上次不是去帮她抄写文件了么,她要给钱,我没要,就算是交了个朋友。人家这是把我当朋友了。”

    “好吧,你的朋友遍天下,以后连米国都有朋友了。”严青霞说完就不理他了。

    让严青霞心情不好的其实并不是戴月来店里找本小海,而是他连白宇博和彭秋秋都不送,单单把丁晓燕送去了汽车站。

    但是她又明白自己并没有资格生他的气,也只能故意找些茬罢了。

    林晓涵却很羡慕他们两人像吵架一样的说话方式,能这么说话而不翻脸的人,应该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了吧。

    自己为什么就没有这种能自自然然毫不顾忌地说话的朋友呢,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

    林晓涵和本小海的座位挨着,平时却很少和他交流。两个人都属于学霸级别的学生,学习上都很少遇到难题,学习交流根本用不着。

    至于周日,林晓涵在服装店里兼职,本小海却常带着他父亲出去玩耍,其实也说不了多少话的。

    当李文彬和严青霞回老家或者去进货的时候,周日的店铺里往往会只剩下她和本冬梅两个人。

    然而本冬梅比林晓涵还不爱说话,如果没有客人的时候,店里经常会变得非常安静,这让林晓涵觉得很寂寞。




286.拜访村长
    “瑞华没说什么时候修路,只说已经列入了计划,就等顶上批了。”本冬梅面无表情地说,在父母的坟前,她心情也很沉重。

    本小海在姐姐的陪伴下,又沉默了一阵子才跨越沟渠回到车上。

    “舅舅,咱们再去哪里?”见一车人都沉默不语,建华问道。

    “姐,要不咱俩到瑞华家去问问情况?”本小海想了想,征求姐姐的意见。

    知道什么时候修路,也好确定迁坟的时间啊。而且关于迁到什么地方去合适,也能询问下瑞华这个村长啊。

    “老爸,天不早了,再去的话咱就没法回家了。”本源看看手机上的时间提醒道,“现在已经三点半了。”

    “今天走不了就明天走呗。”婉君抢着说。她知道舅舅很久不来了,还没机会单独和妈妈说话呢。

    更重要的是,不定下来修路迁坟的事情,到时候她和妈妈可拿不了主意。

    “要不就住下吧?”本小海转头问丁晓燕。

    “店里这么忙,要不你和儿子住下,我自己坐车回去?”丁晓燕也以商量的口气说,她今天已经让于美丽打连班了。明天再如此的话,她们三个人会有意见的。

    她不想留下来,但又不好耽误本小海的正事,毕竟迁坟这件事情很重要。

    “妈,你一个人走我不放心,要不我陪你回去?”本源体贴地说。谁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儿子还是妈妈的羽绒服呢。

    所以在这个炎热夏季的午后,丁晓燕被儿子羽绒服般的体贴弄得满头大汗了。

    “你回去又没事,还是在这里陪着你爸爸吧。”丁晓燕太热了,拒绝着这个羽绒服。

    她担心迁坟这件事情会引起本小海的悲伤,晚上别再喝多了酒出什么岔子,所以儿子留下来可以照看着他。

    “我和同学约好了明天去爬山呢。”本源哪里懂丁晓燕的意思,在这乡下又没有什么好玩的事情。

    “那好,你们都走吧。”本小海觉得迁坟的事情和老婆孩子也没多大关系,很爽快地应允了。

    然后,他又吩咐外甥女道,“婉君,把我和你妈送到瑞华家附近,再把你舅妈和本源送到兴隆车站,回来再接我们。”

    也真是巧啊,本小海和本冬梅从车上下来的时候,正好碰到了站在路边抽烟的瑞华。

    “是冬梅啊,怎么在这里下车了?”瑞华弹弹烟灰,笑着问道。

    “瑞华,我们是来找你问点事的。”毕竟他们是从小就认识的,本冬梅和他说话也没显得拘谨,反而有些高兴地笑着。

    “那赶紧去家里坐。”瑞华很热情地说。

    然后,他又上上下下打量了本小海一番才问,“这位是......?”

    慢了半拍的本小海连忙自我介绍道,“瑞华哥,我是小海啊。”

    “啊?你是小海啊?”瑞华惊讶道,其实他早就认出来了,只是见本小海没有主动和他打招呼,才故意问的。

    本小海小时候又黑又瘦,现在又白又胖,但是他的模样还是小时候的模样啊,五官端正,眼睛明亮。

    只是,这家伙也半大老头子了,怎么还像小时候一样腼腆,不爱说话啊。

    “还是在煤矿上班?”瑞华背着手,腆着肚子,很有当官的做派。

    “嗯。”本小海答应道。他和瑞华村长并肩走着,两个人隆起的肚腩不相上下。

    “工资开多少了,得小一万了吧?”瑞华嘿嘿笑着问道。

    “哪有那么多,才三千多块。”本小海知道村长可能只是随便问问,他还是如实回答了。

    “煤矿现在这么差了吗?”瑞华不相信地扭头看他,心道我又不和你借钱。

    “这几年,一直这么差。”本小海被他看得有点脸热,心里发虚,觉得工资这么少确实很没面子。

    “瑞强家那小子在鲁阳送快餐一个月还五千多呢。”瑞华并没有感觉到本小海的难堪。

    本小海认识瑞华的弟弟瑞强,他们还是小学同学呢,只是瑞强上完小学就辍学了,也不知道现在在干啥。

    他儿子送外卖的话,一定是没上大学吧。本小海悻悻地想,在心里寻找着阿Q似的平衡。

    到家了,瑞华村长招呼着老婆泡茶,这才从烟盒里抽出一棵烟来递给本小海。

    “我不会,我不会。”本小海连连摆手。

    “是不是关于迁坟的事啊?”茶泡好了,瑞华主动地问。

    “瑞华哥,是这事,我姐和我说了。”本小海正愁怎么提这件事呢。

    “你们还真得抓紧办哩。”瑞华把桌上的茶杯朝本小海跟前推推。

    本小海沉默了一下问,“大约什么时候开始修路?”

    “也说不很准,应该秋收完就开始,再过两个月吧。”瑞华吞吞吐吐地说,看来他也不知道详情。

    “朝哪里迁好呢?”本小海叹口气,这才是他发愁的根本。

    当年他考上了中专,户口就从村上迁到学校去了,后来又从学校迁到了齐港煤矿。

    本冬梅出嫁后,也把户口迁到了李家庄。

    父亲本光明去世销户后,本小海家在本家村就没有一个人了。

    所以除了农田外,那片埋葬父母的树林也被村上收了回去,另外分给了别人家。

    “你们本家的坟地都在那一片,朝里面迁十几米就行。”瑞华说。

    “那人家能愿意吗?”本小海担忧地问。

    “没理由不愿意吧?”瑞华被本小海的担忧感染,也有点不自信了。

    “那片林子现在是谁家的啊?”本小海记得上次差点迁坟时问过,只是因为后来不需要迁了,就没往心里去。

    “是海滨家的。”本冬梅说,她记得很清楚呢。

    “对,是海滨家的。”瑞华点点头,“海滨两口子这几年都不在家,一直在他闺女家住着看孩子呢,对那片树林子也不上心。”

    本小海知道海滨这个人,应该比姐姐他们还要大一些,但是他的辈分相对小些,所以他们还是直呼其名。

    “那怎么和他们商量迁坟的事情啊。”本小海觉得很为难。

    “打电话问问不就行了。”瑞华从桌子上拿起手机,直接就找到号码拨了过去。

    “海滨啊,我是瑞华。”瑞华打电话的声音又尖又细又高。

    本小海很奇怪地看着他,因为他刚才说话的时候声音很浑厚,不是这个味道啊。



287.精神损失费
    瑞华已经将声音打到了免提,所以大家都能听得见电话那端海滨瓮声瓮气的声音,“瑞华叔啊,找我有事?”

    “是有事找你啊。”瑞华看了本小海一眼,才又问道,“你记得咱们村的本小海吗?”

    “本小海?”那边沉吟了一会儿才说,“就是咱村那个最早的大学生吧?”

    虽然本小海只是一个中专生,但他是本家庄考出去的第一个人,当时村民们并不知道大学生和中专生的区别,都认为他是村上的第一个大学生。

    这也是让本小海曾经感到骄傲的地方。后来彭秋秋成为了村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大学生,但是村民们说起第一个大学生时,最先想到的还是本小海。

    所以尽管本小海十五岁就离家读中专,而海滨又比本小海大了快十岁左右,他还是能记起来本小海的。

    “是啊,海滨,就是他。有件事情需要和你商量啊。”瑞华听他说知道本小海,便直奔主题道,“他爹娘的坟在你家树林子里,现在咱们村上的路需要加宽了。”

    “我听说要加宽路了。”海滨回答道。本小海听着心里一咯噔,这不是故意岔开话题么。

    “他爹娘的坟离路太近了,需要迁坟。”瑞华强调道。

    “要把坟迁走啊?迁走就迁走吧。”海滨说着,还咳嗽了一声,听得出那声咳嗽很假。

    这话说的,让人不得不怀疑他是故意的。本小海和本冬梅听着就有些着急了。

    瑞华见本小海想要说话,连忙摆手制止了他,示意他不要出声,接着说,“是这样的,小海家现在在村上也没地了。我的意思是还是在你们树林子,就朝里挪几米。”

    “这样不好吧。树林里有两个坟头多别扭啊。”海滨说话的声音低了下来,但却比刚才更清楚了。

    “有什么不好?原来就在你们树林子里啊。”瑞华的声音陡然严肃起来,他的两条眉毛快皱到一起了。

    “分给我那块地的时候就在那里,当时没办法啊。”海滨的话有些吞吞吐吐了。

    “那你现在有办法了?既然一直就在这片树林里,那还是得迁到这片树林里。”瑞华板着脸,看出来很生气了。

    可惜电话那头的海滨看不到他的表情。

    本小海见瑞华一心为自己据理力争,心里很感动。电话还通着,本小海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激,只有默默地看着瑞华那板着的脸。此时他觉得瑞华严肃的模样竟也如此亲切。

    “那我和小玲她妈商量商量。”海滨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这家伙!”瑞华愤愤地说,又对本冬梅和本小海苦笑一下。

    “瑞华哥,如果他实在不同意,就再想想其它办法?”本小海见瑞华为难,犹豫着说。

    “其它办法?”瑞华摇摇头,“其他人更不会愿意的。原来就在海滨家树林里,也只能还是在这片林子里。”

    “那他不同意怎么办?”本小海用恳求的目光看着瑞华。他现在也只能依赖这个村长了。

    “他不会不同意,他可能只是跟他媳妇商量一下。”瑞华将刚才海滨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这难道不是借口吗?愚钝如本小海都听出来了,瑞华难道听不出来。

    但本小海也没别的办法,只得沉默着。

    “海滨是个财迷,肯定是想要点钱。”瑞华的媳妇插话道。

    “如果真是想要的钱的话,那就好办了。”本小海认为只要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算难事,尽管他并没有钱。

    “等等看吧。”瑞华笑呵呵地说,看来他也同意他媳妇的观点。

    在等待海滨回话的时候,四个人就闲聊了起来。

    瑞华问了一些本小海工作生活上的事情后,便开启了自我叙述模式。

    “新农村建设在本家庄开展得非常好,虽然年轻人出去打工的多,但是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在家进行大棚养殖,养鸡养鸭的也很多。”

    “这次要加宽各个村庄之间的路,以后跑起车来就不用了那么小心了。”

    “还有,你看见兴隆镇附近大片的楼房了吗?以后咱村的人也都要搬过去,以后就叫社区化管理。”

    “还有,现在正在进行不动产登记呢,你们家的老房子也要进行登记呢。”

    “不过,那老房子虽然是你的,但是没法登记在你的名下,只能登记在你姐姐的名下。”
1...124125126127128...2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