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还珠之穿成乾隆的强国路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妍中意
当晚,乾隆召开了无比盛大的庆功宴。封永璜为和硕定亲王,享双亲王俸禄,世袭罔替。封兆惠为一等武毅谋勇公,其妻为一等诰命夫人。余下的诸位将领皆有封赏。
宴会后两天乾隆继续与军机处的大臣们商量赋税之事。大家畅所欲言,提出了不少建议,乾隆让永璋把大臣们提到的点子全部记录下来。
朝会时乾隆也提起了自己要改革赋税的事情,让全部官员,每人写一份有建议性和实用价值的奏章交上来,集思广益。
照乾隆的意思来就是很多巧立名目的杂税全部废除,这些杂税是谁提出要的,就将这些官员革职查办。还有一些不必要的税也可以除。像什么牲畜税、车税、花捐、灯捐这些





还珠之穿成乾隆的强国路 分卷阅读43
就可以除。
不过乾隆也不会乾纲独断,根据大臣们交上来的奏章,他发现了不少很有建议性的内容。在接下来的朝会中,乾隆和诸位大臣们反复推敲,最终才确立下新版税制度。
新版税制度下发到各省各县,百姓们都纷纷称赞当今皇帝为圣明之君。
解决了赋税制度,乾隆只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他对权利看得不重,这些年在确立自己至高无上统治权的同时也渐渐的将自己手里的权利下放到军机处和六部,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永璜的回归也意味着移民的开始,乾隆需要将中国本土的一部分住民迁移到南美洲。这件大事乾隆就只是把握一个大方向,底下的枝节就交给永璜、兆惠还有六部来商量处理。
迁的是哪个地方的百姓,如何与百姓沟通,最后怎么去到南美洲,这些都是他们要解决的问题。
烈士陵园的修建乾隆就交给工部来处理,他也是时候偷懒那么一下了,他可不想和雍正一样累死在批改奏章的案几上。现在六部里边的官员都是一些有才干有能力的人,事情交给他们来办,乾隆也放心。
闲下来的乾隆更多的是把力放在教养永瑜之上。永瑜是他看好的下一任继承者,但是永瑜还小呢,交他帝王心术他也不懂,乾隆自然不会揠苗助长,只是经常和他聊聊最近国家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家是怎么解决的,为什么会这么做。让永瑜说一下自己的看法,也不评价他说得对不对,这只是在培养他对政治的敏感度。
等到永瑜九岁的时候,乾隆把永瑜安置在养心殿偏殿,每天给他看一些奏章,让他写写自己的想法。一个是通过奏章让永瑜对大臣们有一个粗浅的了解,知道有这么一个大臣,他的想法是怎么样的。二个是通过永瑜自己对奏章的理解,看他自己的想法是怎么样的,知道永瑜的方法手段是否正确,在哪方面有欠缺。以此来查漏补缺。
永瑜一直是由乾隆教养长大,行为处事很多都有乾隆的影子在里边。他也很努力,知道阿玛对自己抱有重望,不管学什么都很用心。
先前大臣们也看不懂皇上是个什么想法了。要说三阿哥比较有可能继位吧,也是事实,毕竟皇上为了三阿哥还给纯贵妃一脉抬了旗,抬进满洲镶黄旗。但是大臣们奏请立三阿哥为太子的时候皇上却拒绝了,说自己不急。
现在大臣们有些猜到皇上的意思了。或许永瑜阿哥才是皇上心目中的最佳继承人。没见皇上都把永瑜阿哥接进养心殿住了么。在这之前只有三阿哥有这个待遇。
不过永瑜阿哥也不错,还是有不少大臣倾向于嫡子继位的。在乾隆下令实行一夫一妻制之后,就更多大臣支持嫡子继位了。
说起来清朝还真没有哪位皇帝是嫡子继位的,或许这个美好想法能在乾隆朝实现呢。
乾隆才不理大臣们内心的汹涌澎湃,这些年中国的发展一直蒸蒸日上,经济、科技、军事等等方面蓬勃发展,与他初来时那个矛盾重重的清朝相比已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他在大方向上把控好就行了,其余的细枝末节由众大臣来具体实施,没必要事必躬亲,在朝的官员都是他一手提拔的能力出众之辈,不让他们干多点活,难道留着过年么。
这几年里,永璜携家带口跑去南美了,那边建立了中国的同盟国华夏国,政体是君主立宪制,君主当然就是永璜了。可惜永璜不爱和官员唧唧歪歪,只热爱打仗,这几年结实的和英法西这几个国家打了几架,占了更多地盘。
南美地方太大,永璜也没有全占的心思,就当为这些国家的人民赶跑了侵略者,让他们独立了。这些国家独立后,感念华夏国的仁慈与华夏国建立了邦交,成为华夏国的忠实盟友。
而大清本部这边,乾隆剑指中东。
中东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其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其三洲具体指亚欧非三大洲,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其中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交通便利,海陆空的路线,可顺利运送石油到各国。位于“五海三洲两洋”之地的中东,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西方和东方的要道,也是欧洲经北非到西亚的枢纽和咽喉。中东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使其成为世界历史上列强逐鹿、兵家必争之地。
中东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乾隆一定要把中东给打下,只是中东地域太广,乾隆主要是想打下波斯湾这片地区。波斯湾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占全世界石油资源的74%)。就冲着这一点波斯湾必须拿下。现今波斯湾还在英国和荷兰的控制下,不过打仗什么的中国是不会怂的,绝对把英国和荷兰打趴下。
永璜去了南美,这次攻打波斯湾的任务乾隆交给了兆惠和海兰察,同时将福康安也一并派去战场。为了锻炼永、永琪,乾隆思前想后还是把他们两兄弟也一并派去战场,没在战场走过一圈是不会有血性的。永知道哥哥可以去战场了也闹着要去,乾隆真想拍他一巴掌,永骑射不是很出众,乾隆怎么放心让他去,后来被永闹得没办法,乾隆才把他派去协理军备一事。
这场战争打了两年多,兆惠他们自然是顺利将波斯湾拿下,大军归来后,乾隆举行盛大的庆功宴,兆惠已经是一等武毅谋勇公了,不能再往上升了,乾隆干脆推恩于他的子嗣,他的爵位三代后始降。海兰察升为头等侍卫,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福康安封了骑都尉,并出任兵部左侍郎。
永和永琪、永三兄弟分别封为端贝勒和荣贝勒与质贝勒,后三兄弟出宫建府。这个时候连最小的永都9岁了。
乾隆虽然容貌没有变老,可是两世为人,他的心已经很老了。乾隆现在所想的事情就是快点把永瑜培养出来,他就可以退休了。
第37章
这天,乾隆正在养心殿教导永瑜批改奏章。永瑜很用心的记下阿玛对自己说的话,时不时向阿玛询问一些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等奏章都改完了,永瑜帮着把奏章叠好。想着还在坤宁宫等着自己好消息的弟弟,永瑜就忍不住对着乾隆说:“阿玛,今天是永的生辰,儿子答应他要带他出宫玩,求阿玛批准。”
嗯?今日是永的生辰?乾隆回想了一下,确实是今日,永也9岁了,时间过得真快。这么一想乾隆也来了兴致,:“朕和你们一起出宫好了。说起来,朕都没怎么和你们一起出去玩。今天就让阿玛带着你们好好的逛一逛京城。”
“太好了!”永瑜听到自己阿玛的话就欢呼起来,他可是知道的,阿玛以前经常和三哥一起出去玩,就是不




还珠之穿成乾隆的强国路 分卷阅读44
带他们去。他暗地里其实可嫉妒三哥了,现在终于轮到他和阿玛一起出去了,好期待啊。
“我们先换上便服。”乾隆见永瑜这么喜形于色,不禁笑着拍了拍他的脑袋瓜子。随即乾隆吩咐高无庸,“你派个人去给永传个消息,叫他换好便服,我们在宫门口会和。”
“”,高无庸应声,转身走到养心殿大门口,叫来自己的徒弟小李子。
“小李子,你警醒点儿,到坤宁宫去,给永阿哥传个话。皇上让他换好便服,到宫门口处会和。怎么来,你懂的。”
“谢谢师傅给我机会。我省得怎么做,一定不给师傅您丢脸。”小李子为人机灵,知道自己师傅是给机会自己露面呢。自然不会把事情给搞砸了。
“嗯,去吧。”高无庸对自己徒弟还是挺看重的,不然也不会给他找机会,让他去传话了。
小李子快步流星的前去坤宁宫,高无庸看着那些个对小李子羡慕嫉妒的小太监,心里叹了口气,宫里能出头的奴才也就那么几个。自己也是走运,被世宗皇帝赐给皇上当贴身小太监,才有的今天。那些想出头的小太监还有的熬呢。
自己也要和皇上一起出宫,哪有那么多时间来感怀从前,高无庸回过神来,忙不迭换便服去也。
乾隆和永瑜的动作要快一些,他们先永一步来到宫门口。等永蹦蹦跳跳到达宫门口的时候,乾隆他们已经等了一阵了。
永见到阿玛和哥哥,立即快步跑上前,额头都出了薄汗。“阿玛,哥哥你们等久了么?”
看着永愧疚的小表情,乾隆和永瑜相视而笑,永瑜拉着永的手说:“没事儿。我们也没等多久。”
乾隆则是摸摸他的光脑门,笑着说:“永不用自责,我们上马车吧。先到市集去逛一逛。”
阿玛和哥哥都说不要紧,永才放下心来,回握住哥哥的手。乾隆一行人坐上马车,很快就到达市集。
作为一国之都,京城非常的繁华,红墙绿瓦,雕梁画栋,金璧辉煌,鳞次栉比,车水马龙,四海升平,川流不息,摩肩接踵,穿着时尚,绫罗绸缎,丰衣足食,欣欣向荣,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再加上这些乾隆的励图治,与外国的往来,贸易越来越多,京城里甚至有不少的外国人在这里定居。所以在京城市集上见到外国人,大家都不会像见到外星人一样盯着人家瞧个不停。
永瑜他们出宫少,难得有机会看到宫外的景色,这一下马车就忍不住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市集有很多小吃摊,如炒肝,杏仁茶,焦圈,爆肚,驴打滚,豆汁,涮羊肉,北京烤鸭,豌豆黄,茶汤,水晶门钉,糖火烧,艾窝窝等等。香气扑鼻,永瑜和永闻到香味就走不动道了,乾隆好笑的跟着他们一起行动,想吃什么就给他们买什么。
很快永瑜两兄弟就吃得肚子浑圆。幸好他们还知道要节制,吃了这么多也该停下了。为了消食,乾隆带着他们去了琉璃厂。
清初顺治年间,在京城实行“满汉分城居住”。而琉璃厂恰恰是在外城的西部,当时的汉族官员多数都住在附近,后来全国各地的会馆也都建在附近,官员、赶考的举子也常聚集于此逛书市,使明朝时红火的前门、灯市口和西城的城隍庙书市都逐渐转移到琉璃厂。各地的书商也纷纷在这里设摊、建室、出售大量藏书。繁华的市井,便利的条件,形成了“京都雅游之所”,使琉璃厂逐渐发展成为京城最大的书市,形成了人文荟萃的文化街市,与文化相关的笔墨纸砚,古玩书画等等,也随之发展起来。
乾隆一行人在琉璃厂消磨了一个上午,永瑜永两兄弟买了不少的好东西。他们也懂事,知道要给额娘,玛麽,哥哥姐姐带礼物回去。所以随行出来的侍卫手里都是大包小包的东西。
从琉璃厂出来,乾隆拉着永的手问他:“永饿了么?可要去吃午饭了?”
小孩子要长身体,饭量大而且消化得快,永摸了摸肚子,瘪了。永点点头,诚实的回答:“饿了。”
乾隆看了一圈各大酒楼,带着永他们去了一家名叫“龙源楼”的酒楼。这间酒楼名声不错,若是他没记错的话,这还是弘昼名下的产业呢。
乾隆一行人刚走进酒楼,小二就殷勤的迎了上来,“各位老爷,你们是打尖儿还是住店?”
高无庸一向是负责对外交涉的,自然由他出面回答。“我们来吃饭,给我们安排一间最好的雅间。”
“哎”小二的笑容更大了,“各位老爷,这边请。”说完,恭恭敬敬的在前边带路。一行人随着小二上到了二楼。
乾隆和永瑜两兄弟坐下,高无庸他们不能跟着主人一起坐,便站在一旁。
“这位老爷,您看看您想点些什么菜?”小二拿起菜单双手递给乾隆,他是看出来了,这里边就这位老爷最有气势,说不定是哪个皇亲贵族呢,虽然他没在龙源楼见过这位爷。
乾隆接过菜单,放在永瑜和永的中间,“你们看看想吃些什么?”
永瑜和永两人交头接耳,私语了一番,最后选定了好几个龙源楼的招牌菜,乾隆想了想又加了几个上去,“好了,先上着这些菜,最快什么时候能把菜上齐?”
小二见他们点的菜都是酒楼里边最贵的几个,心里高兴,这几位爷一看就不差钱,到时候自己的打赏肯定很多。听完乾隆的话,小二就笑着回答:“老爷您放心,我们龙源楼是京城里最好的酒楼,上菜速度是非常快的,只需一盏茶的时间就能给您把菜上齐喽。”
一盏茶就是十五分钟,乾隆对这个速度还是满意的,“行,你下去吧。”
“哎,好嘞。老爷你们稍等。”小二清脆的应了一声,转身到后厨那儿交菜单去也。
乾隆看了一眼身旁的高无庸和随行的侍卫们,想着这个点大家都饿了,转头对高无庸他们说:“你们也不必在这里候着了,到旁边的雅间去吃饭吧。”
“这怎么行,奴才走了,谁给爷您布菜?”高无庸想也不想就拒绝了乾隆的提议。
“嘿,你个老东西。”乾隆指着高无庸笑了起来,“难道朕离了你,还不会自己夹菜了不成。”
“快去吧,这个时候了大家都饿了,你们也别给朕省钱,这家酒楼是弘昼那个小子的,只管点最贵的,饭前让弘昼来出。”
乾隆说着,想起了弘昼,这些年他们哥俩相处得很不错,弘昼一直是他的左膀右臂。现在自己到了弘昼开的酒楼吃饭,可得把弘昼给叫出来。
“海兰察,你到和亲王府上给朕把和亲王叫出来,就说哥哥我请他吃饭。”
若不是皇上先前说了饭钱让和亲王来出的话,他都要相信皇上是真心实意的要请和亲




还珠之穿成乾隆的强国路 分卷阅读45
王吃饭了。海兰察忍住笑意接下了任务,转身出了龙源楼到和亲王府上去请人。
高无庸他们拗不过乾隆,只好答应。一行人转头出去进了一旁的雅间。
在弘昼得知皇上四哥出宫来玩,还要请自己吃饭的时候,弘昼真的想哭,四哥真的是个好哥哥啊,难得出宫一趟还记得要请自己这个弟弟吃饭,实在是太感动了。被感动得要哭的弘昼忘了问海兰察,皇上在哪里吃的饭。
一旁的海兰察看着和亲王热泪盈眶的模样,也没有解释的意思。他嘴角莫名的邪魅一笑,现在有多感动,得知真相的时候就有多痛苦,和亲王好好享受你最后的“无知”时光吧。
38章
弘昼随着海兰察一同出门,去到龙源楼的时候,弘昼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四哥吃饭怎么到自己名下的产业来了?不过乾隆在他心里的好形象让他没有太过怀疑。
龙源楼掌柜姓赵,给弘昼打工多年了,怎么不知道自己顶头老板的长相,一见到弘昼来了就迎了上来,笑着道:“哎呦,我的主子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弘昼“啪”的一声打开手上名家题词的纸扇,这还是他从自家四哥那儿打劫来的,平日里可宝贝了。
睨了一眼赵掌柜,弘昼笑骂一句:“小兔崽子,还打趣起你主子我了。”
弘昼虽是亲王,实际上对着自己看得过眼的人真没摆过架子,有时候还会和他人玩笑一番,所以赵掌柜还真不怕他,不过赵掌柜还是故意装出一副怕怕的模样,“我的爷,您的威风也太大了,小的都被您吓着了。”
弘昼被他逗得哈哈大笑,轻摇几下纸扇,弘昼指着他道:“老家伙一个,惯会装模作样。不和你贫了,爷今天有要事要做呢。”
说着弘昼用纸扇轻敲了一下身旁海兰察的背,“还不给爷我带路,四哥怕是等急了。”
海兰察瞥了他一眼,任劳任怨的在前边带路。心里却在暗暗嘀咕,和亲王怎么到了这里还猜不出皇上的心思,难道和亲王是个傻白甜?
两人很快进到乾隆所在的雅间。
乾隆见到他们进来了,敲敲身边的座位,让他们坐下。弘昼自然不会和自己四哥客气,大摇大摆的坐在乾隆左手边。
海兰察就没有那么大胆了,他哪敢和皇上坐一起,这可是大不敬。他连连推拒:“奴才何德何能能与皇上还有王爷,阿哥们坐一起?皇上折煞奴才了。”
见海兰察是真的不敢与自己坐一块,乾隆也不勉强他,不是谁都有胆子和皇帝坐一起吃饭的。“那你就去一旁的雅间和高无庸他们一起吃饭吧,你跟着我们一个早上了,可别饿着了。朕可不想落得个连臣子都不能让他吃饱的罪名。”
乾隆语气很温和,海兰察在入军队前就听说过皇上对臣子很好的事情,他一直以为那是大家为了讨好皇上才传出来的话。没想到自己在军队里出头后很快就入了皇上的眼,不仅把自己调到身边当侍卫,还给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如今对自己也很优待,他才明白皇上真的很仁慈,但这种仁慈的前提是官员能干且没有贪赃枉法、为祸百姓。
海兰察躬身说:“奴才谢皇上体恤。”
转身出去的时候,海兰察想皇上这般优待我,我一定要好好努力,替皇上办好事,不能像以前那些被皇上抄家问斩诛族的官员一样,贪污受贿,辜负了皇上对自己的期望。
叮!恭喜乾隆获小迷弟一枚。
弘昼来得快,菜还热着,乾隆给永瑜和永分别夹了一筷子的菜,通知他们可以开吃了。永瑜和永孝顺,一人给乾隆夹了一块鱼肉,一人夹了一块鸡肉放到乾隆碗里,附带一个乖巧的笑容,“阿玛,您也吃。”
弘昼在一旁看得眼热,既眼热自己四哥给俩侄子夹了菜,又眼热俩侄子这么懂事,他家的永壁和永几个就不懂给自己这个老父亲夹个菜。真是不孝顺。哼。
乾隆被弘昼火辣辣的眼神看得都要融了,好笑的夹了一筷他喜欢吃的京酱肉丝给他,“好了,老实的吃饭吧,在自己的侄子面前还像个小孩一样,也不觉得羞。”
旁边的永瑜、永低头偷笑。
弘昼听了自己四哥的话就笑了,他想起了他们无忧无虑的小时候。他和四哥年龄只差一岁,因着他们是皇子不能养在自己额娘的膝下,四哥就由他额娘耿氏抚养,而他就由四哥的额娘钮祜禄氏抚养。也是因此他和四哥玩得最好,从小就聚在一起玩笑打闹。一起爬树捉鸟,然后被闻讯赶来的汗阿玛罚抄经文;一起捉弄尚书房里的堂哥堂弟,被那些小混蛋向汗阿玛告状,然后两个人被罚跪佛堂,抄写《孝经》十遍。
他们两兄弟说好要当一辈子的好兄弟,可是从什么时候四哥开始变了呢?是在三哥弘时去世之后吧。
他一向是向着四哥的,早早的就向汗阿玛和四哥说过自己没有争位的心思。四哥是汗阿玛所有儿子里边唯一一个满姓妃嫔所出,汗阿玛对四哥很是器重,但是三哥弘时胜在年长,比他们早7年参政,而且和汗阿玛父子情深。
若不是后来三哥与八叔交往过甚,再加上三哥的身份(弘时的额娘李氏为汉军旗)不合适成为下一任皇帝,汗阿玛也不会出于失望把三哥过继给八叔。三哥也因此抑郁离世,年仅23岁。
而汗阿玛为了给四哥扫清障碍而无视其他儿子的做法,不仅三哥惊讶绝望,就连四哥这个既得利益者和自己一个旁观者都惊讶心寒。虽然知道汗阿玛这么做是为了四哥,但是他和四哥都高兴不起来,若是汗阿玛还有别的选择,他会不会牺牲四哥或者自己成全他人。这样的猜测让他们痛苦无比,有一晚四哥喝醉了,哭着对自己说,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他就知道四哥对三哥的死耿耿于怀,或许他永远不会对这件事情释怀。
四哥很快被确立为下一任皇位继承人,于此同时四哥快速的抛却了自己内心最后一点天真,变得和汗阿玛一样冷酷无比,杀伐果断。四哥以前是多么爱笑的人啊,他总是说对任何事情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因着四哥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别人还给四哥起了笑面虎的别号。四哥知道后还对着自己委屈的述说冤屈,他真的是很友善的笑啊,为什么别人会认为他笑里藏刀呢。而自己在一旁笑歪了身体,引得四哥张牙舞爪的要教训自己。后来四哥虽然还是一样的笑着,而自己却再也感受不到他笑容里面的真心了。
四哥登基之后,他为了自保装疯卖傻,四哥也乐得自己如此作为,只给自己安排了一些闲职。他平静的接受了,他知道四哥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对自己说要和自己当一辈子好兄弟的人了。没想到皇嫂死后,四哥又变回来了,他拉着自己在养心殿里一起追忆从前




还珠之穿成乾隆的强国路 分卷阅读46
,最后说小五,哥哥对不起你。自己那个时候真的是悲喜交加,十几年了,四哥终于肯再叫自己一声小五了。
后来四哥给他安排了不少的职务,连内务府都交到他手上。四哥是在用行动告诉自己,他不再会忌惮自己了,他说我们是一辈子好兄弟是认真地。
弘昼想到这里笑着一口吃下四哥给自己夹的菜,虽然过程曲折了一些,但是结局是好的,不是么。
乾隆不知道弘昼的思维散发得那么远,认真的品尝了一番龙源楼的菜色,觉得虽比不上御膳房,但还是别有一番滋味的。看来龙源楼生意这么好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永瑜和永两兄弟互相给对方夹菜,他们没有食不言的习惯,咽下嘴里的菜就要评价一番,两人你来我往的,吃得甚是欢喜。
1...1213141516...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