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命当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半亩南山
当初SpaceX的猎鹰除此发射成功,马斯克融资融了不少。但那些精明的家伙,也给资金的到位设定了不少里程碑目标的门槛。
虽然因为燧石航天的不断成功,航天领域的投资热度增长了。但是令人沮丧的是,SpaceX和燧石航天的差距却在不断拉大,投资人反而越来越谨慎了。
毕竟相对落后的技术,投资的价值就大打折扣。哪怕有ESG的支撑,SpaceX看似有光明的未来,但谁知道乌拉诺斯的计划会进行到什么程度?
这种谨慎让马斯克有些恼火。
实际上这种谨慎哪里只是在航天领域?
要不是去年刚刚获得了近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他的特斯拉现在都会很艰难。
距离全固态电池技术突破的正式宣布已经有大半年了,想必等到秋季,就会有第一批基于全固态电池的创新产品出现。
有太多欣欣向荣的新领域,投资人的眼光,又怎么会一直停留在相对落后的技术路线里?
……
马斯克这一段施加以来的憋屈,只是因为自己的产业,遇到了更高技术水平的竞争对手。
凯文则是因为过去三年里,调度了大批资金进行的ICT产业升级投资,现在已经被大幅度调低预期,估计最终仅仅能保住不亏损罢了。
所以身为投资人的他,过得也很艰难。
和顾松的地位已经不对等了,想再像过去一样轻松见到他,已经不可能。
但这次,一定要再次去见他。现在,就是讨论过去见他要谈的内容。
但话题一下子就跑偏了。
有些人怀疑,从某种程度来说,也许凯文是被顾松耍了。因为技术迭代的时间太快,证明顾松也许早就有了新技术的储备。用旧技术向凯文套现的同时,还把光明会的资金陷入了未来不久就会被淘汰的老产品和老的产能里。
不管是出于面子,还是出于切实利益的维护,凯文都不能承认这一点。
“我们只是恰好站到了历史和科技发展的一个关键时代里!在这样的时代,只能说我们的惯有思维出现了不适应。事实上,变化还在加速,技术突破才刚刚开始。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立刻完成短期的利益套现,而是需要收缩回来,观察时代的走向,寻找下一个稳定的周期里会赚钱的东西,并且为之做好准备。这就是为什么我坚持要向燧石宇航大学进行捐助,进入到董事会的原因!”
这群人难得严肃地坐在一起,讨论问题。
哈罗德附和道:“光明会存在了这么久,我们最宝贵的经验不是在五年十年的周期里断定成败。现在这样的时代,拥有比别人更雄厚的实力可以观察世界的走向,能熬得下去,才是我们的优势。我比你们更加悲观一点,不要低估技术跨越式发展对世界格局带来的冲击,不要高估ESG的能力和潜力。这种时候,我们需要在最坏的打算下来计划未来的事情!”
另一个老态龙钟的家伙说道:“哈罗德,你认为,都到这种程度了?”
哈罗德耸了耸肩:“老朋友,看看天上那个空间站,半年的时间里又已经到什么程度了。我老了,喜欢多想,那家伙的电影我看了很多遍,那本《文明的黒匣》一直放在我的桌子上。我提议,除了你们设想的HSDA和ESG长期对峙下的战略,我们还需要设想一个外星文明真实存在的战略。”
房间里一片沉默,过了良久,有人忍不住笑着说:“尊敬的哈罗德先生,您是认真的吗?”
哈罗德笑着说:“只是花费一些时间和智力资源设想一下、计划一下,会造成什么损失吗?重点是,如果是真的呢?如果顾松就是因为超时空见证者的身份,才有这么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呢?如果华国已经在默默为此做着准备呢?如果这一切是真的,到了有一天世界秩序完全改变,我们所依赖的一切基础都不存在了,而我们却没有针对这种情况有任何准备和计划,你们不会担忧这种情况吗?我老了,喜欢在最坏的打算下考虑事情,这样惊喜会多一点。”
凯文叹了口气,怎么议题又偏了?不是要讨论基于燧石宇航大学董事的身份,选择哪些方向去和燧石宇航大学合作研究吗?
……
“抱歉,先生,我们只得到了这么多信息。”
开始说的四个月,后来正儿八经延长到了半年,结果拖到了今天,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主管才彻底完成了这个“破解”项目。
结果破解个鬼。
看着他内疚的表情,霍华德问道:“量子计算核心自毁得这么彻底?”
“是有一个电池供应能量的独立系统,检测到了我们不符合预订程序的拆卸方式。其实这一点是早就有猜测的,所以才用了这么长时间去研究,它的正常拆卸程序。结果只能证明,它的制造和组装工艺,和我们所熟知的有很大不同。更不可思议的是,从核心的破坏程度来看,这个电池的能量非常足。”
“他们应该是早就拥有了全固态电池技术。”
“也许是吧……总之,现在的成果,更多的集中于算法分析方面。在硬件领域,我们也确实分离出了应该是量子门的材料。那确实是一种在液氮环境里就能工作的高温超导材料,已经在交由专门的团队研究制备工艺。”
霍华德看着报告,其他各种各样的成果当然也还有,但最重要的硬件建构,包括量子门的设计方式,逻辑门电路还有量子计算的硬件控制架构,全都在拆卸过程中自毁掉了。
看样子,对量子计算技术的扩散防范,他们不知道花了多少心思。
原本以为一个月就会有收获,现在大半年过去了,却是这样一个结果。
这样一来,其他人岂不是只能购买产品和服务,在华国的技术框架下享受量子计算的能力?
那还有安全可言吗?
第705章 训练航天员
第一批的神威无量,包括后面根据订单逐渐交付的神威无量,其中有不小的比例,都自毁了。
能找漫游者退货吗?
显然是不行的。
不过,倒是可以进行付费的维修,毕竟自毁的仅仅是量子计算核心,如果就此报废,未免太浪费了。
可是,付费维修……真的不便宜啊。
按漫游者的说法,第一代神威无量的量子计算核心已经停止生产制造,所以维修费用很贵。
而且,维修时间也不短,不如等第二代神威无量上市。
毕竟距离漫游者今年的发布会也不远了。
郭跃听顾松对风小龙漫不经心的吩咐,笑着调侃:“这帮人心里得多发苦?”
顾松呵呵地笑了笑:“这可没办法,我做慈善也是分地方的。”
郭跃感慨地摇了摇头,就继续翻自己手上的图纸说:“不关心这些了。趁发动机继续做地面各项测试的时间,空天飞机的机载系统,赶紧把还剩下的问题解决掉。”
一旁的白杨疑惑地问:“空天飞机这么精密,为什么还要在系统里预留这么多的辅助设备和备用设备接口?”
郭跃瞥了一眼自己的另一个学生,说道:“他的心大着呢,这明显是为了空天飞机的民航化做准备。”
“民航化?”白杨无语了,“这不是一上来就给咱们提高难度吗?”
“所以说他心大,有自信能搞定。”
顾松嘿嘿嘿地笑:“咱赶在国产大飞机之前,先把空天大飞机搞出来。燧石空间城那么大,总不能让所有人都挤在飞船里三两个地过去吧,还没个人都得达到专业航天员的身体素质。空天飞机出来后,开始阶段还是专业航天员上去,然后就得开始筹备民航级的空天大飞机了。既然都要搞,就一次搞定。”
现在,做的当然是燧石计划里那个比较小的空天飞机。大的那个,则是适用于天地转运的民航级客机。
顾松心里是有数的,当然得一次搞定。
反正连古韬保家齐都知道,自己确实有特异能力了,那还太藏着掖着干嘛?
……
古韬内心里挺澎湃的。
东辽号建成下水,明年就可以交付给海军。
在自己任上,国家有了这么大的发展,实在是8年前没想到的。
他轻松地问贺挺:“顾松还呆在昌文?”
“是啊,说是空天飞机技术攻关。他那个发动机,真有点吓人。”
古韬看了看他,说道:“刚听过第一阶段测试就把设计方案给了你这边?”
贺挺笑道:“是啊,他说精力上顾不过来,他那边的空天飞机,是民航方向的,主要是运人运货。咱们要是有想法,防务方面的团队还是我们强一些。他说,纪总工程师肯定喜欢。”
古韬露出笑容:“那是肯定,毕竟多了一种解决方案。不过这些项目,暂时就不用在高调了,我们的基调,还是和平发展。当然,万一形势有变,我们的研究速度很快,估计他们也习惯了。”
贺挺见古韬也说起俏皮话,笑容同样很会心。
多少年来,一代代元老,能拥有这样轻松心态的日子,真的不多。
毕竟负重多年,大业未展。
现如今,短短数年之间,总算是厚积薄发一般,开始日新月异了。
谁能想到,他还能有跟元老聊什么空天飞机之类的东西?
但毕竟东辽号也下水了,威龙在天上飞,今时真的不同往日了。
贺挺说到:“我会安排好的。不过,这方面想要有大进展,估计也不是有了他提供的发动机设计方案就行。整个结构和系统,我看啊,他那边进展会快得多。就算明天听到那边有试飞的消息,我都不奇怪。”
古韬笑了一声,然后收起笑容:“之前谈到航天员的训练,他那边的人表现得怎么样?”
“他又有钱又有发展前途,还愁底下没良将?这一批人表现不错。不过,试飞估计还是不行的,空天飞机的复杂性在那里。”
古韬点了点头:“选些好苗子备着吧,总会用上的。回头我问问他,看试飞怎么搞。”
……
位于燕京的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里,赵鸿涛正带着赵野、赵雅和另三人在这里接受训练。
昌文那边,所建设的训练设施还没有完全完工,也并不适用于燧石空间城第一阶段未建成前的阶段。
这是燧石航天和两大航天集团深度战略合作的一部分内容。
赵鸿涛想起老板以前说过的:开飞船。
这世间,有几个人能拥有这样的机会?不消赵鸿涛多说,每个人训练得都很投入。
与中心里其他的预备航天员比起来,赵鸿涛他们当然是基础条件最差的。
其他人,每一个都是资深的飞行员,累计飞行时间没有低于600小时的,每一个都在多种气象条件下执行过飞行任务,每一个都经过了严格的心理、生理、家庭等多钟条件的筛选。
赵鸿涛他们呢?只是顾松一份名单过来就可以了。当然,名单是赵鸿涛初步拟出来的。
不光赵鸿涛,这些人都是经过飞行员训练的。
而为了现在的航天员训练,他们也终于得到了宝贵的真实飞行机会。
两架私人飞机里,一架经过魔改之后,就是敞开了给他们进行训练。
私底下聊起来的时候,预备航天员们只有一个感觉:奢侈!
这些预备航天员,每一个人都得经过几年的封闭训练。赵鸿涛他们,没有选拔压力,只管学习必备的科目,进行必要的训练。
三维滚环、超重、幽闭空间……说实在的,这些训练也挺挑战生理和心理极限。
又一天的训练结束,换好了衣服,同样在训练的王洋和刘亚平问赵雅:“你们以后会在燧石空间城工作?”
赵雅答道:“应该是吧,不然进行这些训练干嘛?哎,压力好大,王姐、刘姐,你们好厉害。我看你们一天训练下来,都面不改色。我现在腿都是软的,肚子里感觉没一个内脏在正确的位置上。”
“你才刚开始,正常,慢慢就适应了。”王洋笑道,然后又问,“我听中心的领导说,你们在昌文建了一个超大的训练中心?”
“我听涛哥说过。他说那个训练中心主要是训练燧石空间城中心舱段里的各种操作,有一比一的模型。”
王洋和刘亚平相视一眼,然后问道:“按燧石空间城的设计……中心舱段应该是失重状态吧?一比一的模型……失重训练?可以造出这么大的中性浮力水槽吗?”
赵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也不懂。”
王洋和刘亚平还在不能相信:“我没记错的话,她们那个空间城,中心舱段直径有100米吧?长度也超过500了。”
“应该不是中性浮力水槽吧?那个大,先不说材料强度了,紊流的问题能解决吗?”
“这个问题可以去问问指导员。我猜可能是什么新方案。”
“这么大的体积,还能用什么新方案?”
“那谁知道?顾松科研天才,说不定就是什么不得了的新技术……”
赵雅跟着王洋和刘亚平走向衣帽间,听她们讨论着老板,嘴里冒着各种自己听不懂的词,不由得有些自卑又有些自豪。
听上去……昌文的训练中心,很厉害的样子?
第706章 太空作业训练中心
赵雅疑惑的这个训练中心,那个一比一的模型,此刻还完全不见踪影。
现场,只是在搭建一个巨大的建筑。
这个建筑的规模,真不是开玩笑的。高度设计超过150米,还没包括地下的高度,长宽更甚。
某种程度来说,这也是一个伟大工程。
因为这个建筑的内部,要留够空间,用以完成未来的太空作业训练模拟。
哪怕只是把地基挖出啦,把四面的墙和穹顶建起来,要的钱和事件也不少。何况,这个空间的力学结构,和未来要承受的压力强度,远比一般建筑要严苛。
但作为一个恢宏的太空作业训练中心,这个建筑何止这么简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