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人生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刀一耕
看见袋子就在茶几上丢着,她下地,俯身过去把袋子打开,一看,“啊?你不是说给我带饭过来吗?这就是你买的饭啊?”
廖敏鼻孔出气,“知足吧我的影后大人,这很有可能是你这辈子最后两袋方便面了!”
这话有点灭口的感觉,秦晶晶后仰,看着她。
廖敏耸耸肩,“老邹亲口给我下的指示啊,明天你得亲自去一趟公司,全面体检,然后,公司那边的专业人员会给你制定专门的菜谱和食谱!从明天开始,你必须按照公司的要求,把体重和身形维持在一个十分标准的范围内!用老邹的话来说,接下来的五年,你会大红大紫的,绝对不允许身材走形!”
秦晶晶一脸懵逼据说音乐部那边对于一些歌手的确是有这样的硬性要求的,而影视部这边,据说何颖玉啊、刘燕她们几个当红的小花旦,公司也有这样的硬性规定,但她签入明湖文化也两年了,却一直都没人跟她提过这事儿,她原本还以为自己是走青衣路线的,所以不需要这样呢!
没想到……其实只是自己以前还不够格而已!
哀叹一声。
不得不说,虽然身上多了一道枷锁,但在很明白公司是在为自己的前途考虑的前提下,她内心倒并不怎么晦暗,反倒有一点小窃喜和小成就感柏林电影节影后了哦,果然在公司内部就升级了!待遇都不一样了!
刚得意了没两秒钟,她一下子就想到了更重要的事情,扭头看着廖敏,问:“事情谈下来没?邹总同意了吗?”
廖敏眉毛一挑,“那当然!你也不看是谁出马!”
顿了顿,她笑笑,一脸谄媚,“当然,主要是你的功劳!影后了嘛!”
说到这里,她走过来,一屁股歪到秦晶晶身边,一条胳膊就搭了过来,另一条胳膊则张牙舞爪的,“从明天开始,添一个助理,公司报销一切开支,添一部专车,配一个专门的司机兼保镖,以后不管去哪儿,飞机票直接升成头等舱,酒店是五星级,没有五星级的话,拣最好的住!”
秦晶晶笑了笑。
其实心里是很想高兴起来的,毕竟她的待遇是真的大幅度提升了,但不知为何,这时候却是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这个时候,电视里的广告已经结束了,又放起了《烂命一条》的预告片。
6平去上节目,目的就是要宣传他的新电影嘛!
预告片大概一分半钟,看完了,廖敏又是“啧啧”有声,点评道:“还不错哦,就是不知道精华是不是都被剪到预告片里了!”
秦晶晶忍不住替6平说了一句,“也不是吧?他这部电影,据说投资了快五千万呢!算是大制作了!而且,他也是一个挺有才华的导演的!”
廖敏闻言,斜着眼儿乜她。
秦晶晶低下头,不说话了。
过了片刻,她幽幽地道:“他昨天给我打电话了。”
“呦!”
廖敏一下子惊奇了,搂着秦晶晶的那条胳膊也放开了,在沙上盘起腿坐着,两眼之中,八卦之魂大放,“说说,说说!你们得有两年多没联系了吧?我还记得你最后一回给他打电话,打了好多次,他都不接的!”
秦晶晶点了点头。
“那这回他怎么还主动给你打电话了?都说什么了?”
秦晶晶有些不自然地笑了笑,然后叹了口气,道:“我总觉得……他好像……好像是变了!而且变化很大!”
廖敏一下子更是兴致浓厚了,追问道:“怎么说?”
秦晶晶继续低着头,道:“没有怎么说!其实我们就简单聊了几句,他说知道我已经回到顺天府了,所以想请我吃饭。他还说……以前是他太傻,太幼稚了,完全不懂得什么叫做珍惜……”
“呦!这是想追求你呀!”
廖敏一副幸灾乐祸的模样,笑道:“过去两年都没联系,主动打电话给他他都不接,你这边刚一拿了银熊奖成了柏林影后,他这边电话就过来了,就后悔了!这反应,这后悔的度……简直神呀!”
秦晶晶面露苦笑,还是低着头。
顿了顿,她扭头看向电视机,这一期的《有话要说》应该是已经快要结束了,《烂命一条》剧组一开始出场接受访谈的男女主角和两个配角,也又重新回到了舞台上,跟主持人侃侃而谈。
看了一会儿,呆一会儿,秦晶晶忽然道:“其实他真的是挺有才华的一个人!我以前……我也不知道算不算是真的喜欢他,总之就是觉得对他挺有好感的,特别希望能有一个像他这样的大导演,来保护我,支持我做的事情。”
说到这里,她叹口气,“但是,我不知道是我变得成熟了,还是他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这次打电话,虽然只有声音,但我似乎能听出他说话的声音中的那种虚假。还有刚才……刚才……嗨!就像你说的,他说话开始越来越有技巧了!人似乎变得越来越……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廖敏始终静静地看着她,这个时候突然问:“那你答应了吗?”
秦晶晶茫然抬头,“什么?”
“他不是要约你见面?哦,是请你吃饭。”
秦晶晶摇摇头,“我告诉他,我明天上午的飞机就要走了,要出去做宣传,录节目。然后他说可以等我回来再约。我说……”
说到这里,她又叹了口气,道:“我说到时候看彼此的时间吧!”
廖敏耸耸肩,也叹了口气。
秦晶晶反倒是好奇了,“你叹什么气?”
廖敏道:“无所不用其极啊!”
秦晶晶闻言愣住,蹙眉,“什么意思?”
廖敏笑笑,满脸不屑,“什么意思……你自己猜喽!”
顿了顿又道:“我也没见过他,不过,如果你以前跟我形容的那个他,的确是那样,而不是你看走眼或者纯属臆测的话,我得说,他的确变化很大!”
“或者也可以说,是进步很大!”
…………
“哎呦,我就不看了吧?不就是一段采访嘛!说点怪话,顶天了明捧暗踩一下,又不是多新鲜的事儿!”
“不行,你必须看看!气死我了!”
齐洁拉着李谦,直接把他从录音室里拉出来,一路生拉硬拽的,也不避讳让走廊里的其他工作人员看见,一路拽进了李谦自己的办公室。
李谦无奈,只好被她坐下,看她把墙角的电视机和dvd都打开,然后放了一张白色的拷贝盘进去。
其实,齐洁一说,他就大概能猜到是怎么回事了,所以是真的完全没心思去搭理这些破事儿谁爱说什么说去呗!嘴长在别人脸上,还能不让人说?
再说了,前后两世这么多年的经历早就已经让他明白了一个真理:嘴炮再猛也没用,关键时候,还是看最后的实力!
拿这件事来说,6平的《烂命一条》要踩着《红高粱》的尾巴上映,摆明了是他觉得《烂命一条》是一部投资不小的商业大片,所以想在票房上踩一把《红高粱》嘛,那就让他来!
且不说他拿一部投资五千万的商业大片来跟《红高粱》这种满打满算投资一千来万的文艺片比票房,本身就挺丢份儿的,而且……谁输谁赢还说不定呢!
他在参加节目的时候说点怪话,试图影响一下观众对《红高粱》的观感?
简直笑话!
这么多年一路走来,从当年给廖辽写歌,给当时的五行吾素组合做专辑,再到自己开了音乐工作室,自己单干,一直到开始拍电视剧、拍电影,唱衰自己的人、不看好自己的作品的人,那不多了去了,结果如何?
所以,李谦向来懒得搭理这些!
这一趟出门十几天,回来之后,先关注一下周嫫的新专辑,然后他还要赶紧跑去明湖动画那边去看一下《葫芦娃》的进度,再然后还有《黑客帝国》的筹备要亲自去看一看,再再然后,虽然实在是不想见着冯必成,但据说《大腕》的剪辑已经完成,后期正在紧锣密鼓的做,这成片,自己怎么也得过一眼才行……
总之,要紧的事儿多着呢,都等着他去做!
但是偏偏,这些年随着事业越做越大,齐洁的老总做了这些年,脾气开始越来越大,原来的时候,咱们弱小,就算是被人怼了,齐洁也大多能按捺下脾气,采用最柔和而又不失气度的方式回击一下,但是最近这大半年到一年来,她已经越来越难忍受外界的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
也或者可以说……是明湖文化已经冲到了一定的层次,开始面临某些关口了。
而恰恰,国内影视圈,只要是同行,就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和任何一个人,愿意看到明湖文化顺利地冲过关口的!
所以,争执越来越多,争执的层面和层级,也越来越高!
于是,齐洁有些无法淡定了。
那就看吧!
等到无广告版的6平接受采访这一段看完了,齐洁侧过身来,看着李谦,问:“你怎么看?”
李谦捉着下巴,道:“不怎么看!让他跳呗!票房说明一切!”
听到这句话,齐洁一下子凑过来,俩人的眼睛相距顶多不过十公分,简直呼吸可闻她道:“我通过关系,问过不少院线的人了,院线方的看片专员,对他那部片子,都还挺看好的,说是故事、人物、画面,还有一些特技,和大场面,做的都挺精致讲究。所以他们纷纷预测,在当下这个票房环境下,那部片子过一亿毫无困难,一亿五也问题不大,甚至很有可能过两亿!”
“那么,咱们呢?你觉得《红高粱》能卖出去多少?尤其是他在咱们的第二周上映,你觉得,咱们能抗住他那部《烂》片吗?”
李谦想了想,先猝不及防地凑上去亲了一下,齐洁愣了愣,伸手在他肩膀上不轻不重地拍了一下,似嗔似怨,“别捣乱,说!”
“票房的话……咱们在国外的行权,已经是五千多万美元入账了,这个可不可以算进去?”
“不算!只算国内的!”
李谦点点头,“我觉得,我第一部主演的电影,柏林电影节的四个大奖在手,这段时间你的宣传和造势又做的不错,怎么也不可能低于两亿吧?”
齐洁看着他、看着他,然后面无表情地回去坐下。
顿了顿,她道:“但是,那些院线的看片专员给出的票房预期,是八千万!”
李谦愣了一下,“什么时候的事儿?”
“昨天下午。”
李谦蹙眉,“八千万?是不是低了点儿?”
齐洁深吸一口气,苦笑道:“当然,八千万是他们估算的保底票房!他们说,你主演,值五千万,柏林电影节大奖,值三千万,至于其他的,要看观众的反应了,因为这部片子,太……太陈旧了!”
“现在的观众,都特别喜欢看那些很刺激的片子,大战,特效,功夫,等等。所以,像《红高粱》这样的艺术片……据他们说,如果不是因为是你主演,而且又在柏林拿了奖,他们将会完全不看好这部片子!”
李谦缓缓点头,顿了顿,道:“所以……这才是你生气的原因,对吧?”
齐洁看着他,不说话。
“如果有把握让对方说的话自己吞回去,有把握打他的脸,你也会是不屑一顾的,但现在,你开始担心了,对吧?担心了,所以就特别生气,因为你害怕真的被对方给说中了,或者真的让6平这番话产生了什么很不好的影响,对吧?”
齐洁终于点了点头。
李谦笑笑,摆手,“完全不必!”
顿了顿,他道:“这部片子,我当初拍它的初衷就是为了练手,这你又不是不知道!再说了,咱就只投资了一千多万,现在已经卖出去全球行权五千多万了,约翰还在继续卖,国内票房怎么差,还能差到哪儿去?就算是只有那帮看片专员预测的八千万,咱们也已经是大赚了呀!”
说到这里,他有些苦口婆心的样子,安抚道:“咱们就一步步做好自己的事情,何必非要每一步都跟别人比?只要到最后,咱们这一步步的计划都得到了实现,那么放眼国内,他们谁都得服气!你现在跟他们计较这些,乱了自己的阵脚,就实在是太傻了!对不对?”
齐洁瞥了他一眼,气乎乎地道:“可我就是不服气!”
李谦笑笑,正想再说,却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李谦喊了声“进”,秦诺推门,探了半边肩膀进来,看见齐洁,道:“齐总,行部徐经理找您!”
齐洁抬头,“让他进来吧!”
秦诺点点头,顺势推开房门,随后行部经理徐兵一步迈进来,等秦诺在身后关了门,他冲李谦点点头,然后看着齐洁,道:“李总,齐总,我跟东方院线那边联系过了,他们还是坚持,只能给那些画布,说咱们是文艺电影,怕画布给多了,撑不起来,会浪费排片!”
齐洁闻言深吸一口气,点点头,道:“我知道了。不用再联系了!他们说多少,那就按照多少给拷贝就是了!”
徐兵闻言犹豫一下,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齐总!”然后关门出去了。
等他走了,李谦叹了口气。
齐洁扭头看着他,冷笑了一下,道:“这就是周阳华!”
李谦也笑笑,目光有些冷。
是的,这就是周阳华。
如果你只是一个有才华的导演,他拉拢你的手腕,绝对会让你如沐春风,如果你只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小电影公司,有几个签约演员,每年也拍个一两部片子,那么他拉拢你的手段,同样会让你心甘情愿倚之为靠山。
哪怕是彼此曾经闹过不愉快,以周阳华的城府和胸襟,也绝对不会因此就把你往外推因为那会把你推到别人怀里!
但如果你自身拥有签约演员好几十,且当红的一线二线和一线就十几人,签约导演七八人,每年在产出三到四部电视剧、捧红大量新人的基础上,还开始一跃上升到每年都能产出三部左右的电影,而且商业片必大卖,文艺片就拿奖……那么,他的刀子就会亮出来了!
如果是《黄飞鸿》第二部上映,估计他还不敢这么玩,主要是不舍得这么玩,因为不给《黄飞鸿》排片的话,那就等于是把钱往门外推他周阳华虽然忌惮明湖,但是像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数,估计还是会慎用的。
但是现在……《红高粱》嘛,文艺片嘛!
势头再好,奖杯再牛,文艺片就是文艺片!
大家都爱看商业片!爱看大制作!
…………
足足两三分钟的沉闷。
李谦忽然问:“咱们的院线,走到哪一步了?”
齐洁摇头,“谈下来不少家了,但目前还不方便暴露,一旦暴露,后续的就要面临周阳华他们那几大院线的狙击,估计就不好谈了!”
顿了顿,她又道:“咱们自己买房和自己建的那些家,都还没弄利索,开业估计得到夏天甚至秋天了,现在根本就指望不上!而且,就七家影院,就算是现在开业了,也影响不了大局的!”
李谦闻言点了点头,然后又问:“主题歌放出去了吗?”
齐洁闻言愣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想想日子,道:“今天,就今天下午三点我记得!怎么了?”
李谦笑笑,停顿了一下,他道:“这《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应该是有不小的宣传效果的!然后么……我跟小露打个电话,让她把那个胖子,就是古天乐,呃……古乐天?让她把他给我派过来!”
齐洁讶然,“就那个抢了你头条的家伙?叫他来干嘛?”
李谦笑,“还能干嘛……叫他来写稿子!”
***
八千多字大章,直接累晕了!现在我的手一个劲儿的在哆嗦,随时可能抽筋儿,整个人头晕眼花……
这个够诚意不?能给几张月票鼓励下不?
完美人生 第一七四章 19%与61%!
在李谦曾经经历过的那个时空,有著名的所谓“人生三大错觉”,其中第一条就是:我这本书(或电影)要火!
正确率99.99%!简直正确得一塌糊涂!
换句话来说,觉得自己要火的,99.99%,都会扑!
搁在电影市场来说,票房没出来之前,谁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扑街!
电影立项之前,这个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电影项目,通过各种复杂的计算和调查,得出结果,我这部电影、这个项目,将来拍出来,肯定赚!
不然它压根儿也立不了项!
编剧会觉得,我写的这个本子级牛逼,大家怎么可能领会不到其中的牛逼之处呢?它肯定特别好看,大家一准儿愿意买票去看!
导演会觉得,我这个故事处理的那么牛逼……
好了,电影制作完成了,终剪版出来之前,电影公司就会先找一批绝对靠谱的内行帮忙看一看,提提意见,然后,按照制片人和电影公司的要求,最终终剪版,也即上映版本,就算是彻底定型。
但这并不是结束,绝大部分电影公司,在电影正式上市之前,还会把各大院线的看片专员们请来,让他们来看,来提意见。
因为这批看片专员每年都要看几百部电影,他们的目光,他们的判断,道理上来讲是最接近市场普罗大众的眼光的,而且他们看完了片子,给出的评价,也将直接决定院线方对这部电影的上映等级即给出的排片数量。
那么好了,他们看完了电影,有的给好评,有的给差评,甚至有些电影可能会拿到一致的好评或一致的差评,然后,提出个别的修改意见,这些意见经汇总之后,交给制片人定夺,到底还要不要修改一下结果么,如果不是普遍性的意见,或者比较重大的问题,制片人一般都顶天了微调一下。
然后,ok……一部电影,终于要走向市场了。
导演也好,演员也好,各种制造新闻,各种宣传,甚至很多电影为了宣传,不惜制造假新闻最省钱省事儿又惹眼球拉关注的,当然就是男女绯闻。
这个时候,外界已经是各种看好、各种期待了。
什么投资很大啦,什么特效一级棒啦,什么级烧脑啦,什么镜头特别美啦,当然还少不了导演是谁谁谁,此前曾有什么著名作品,男主角女主角是谁,怎么怎么牛,为了去看某某都值得一张电影票,还有什么某某大咖不惜自降片酬出演配角,什么某某大咖零片酬加盟,还有某某、某某和某某友情客串……
总之,各种诱惑,各种美好。
院线方看好,给个不低的排片比,乃至于电影初初上映,影评人或者接了红包、礼品了,或者纯粹就是喜欢,纷纷大肆叫好,号召大家进电影院去看。
然而,就是这样投资浩大,经过系统性的,每一个步骤都由最专业的人士进行把关,而被拍摄和制作出来的电影,这样一部很可能是从制片人、编剧、导演、演员,到看片专员和影评人,都觉得不错的片子……扑街了!
是的,说扑就扑,毫无征兆!
而与此同时,也会有那么一些事先根本就不被看好,被各种不屑、各种小瞧,甚至有时候你大口喝酒、陪院线经理喝酒喝到吐血,甚至不惜跪下哀求都拿不到排片的电影,莫名其妙就突然火了同样毫无征兆!
谁会火?谁会扑?
即便是再专业的人,也只敢说自己能估个七八成准确,想要出手必中除非你是穿越者!
归根到底,电影身上固然贴着商业的标签,但说到底,它却绝不是你按照规定的流程去做就一定能做好的,因为它还有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属性电影,还是一件艺术品。
数百万、数千万乃至上亿的观众们的普遍选择,其实充满理性和规律,非常之客观,但艺术品的创作,从来都是主观的。
以主观,去对上客观,从来都没有百分之百的准确率!
…………
2oo3年3月13日,上午。
因为此前在柏林电影节上已经映过了,而且最近这一段时间,《红高粱》这部电影的热度,也已经被刷得足够的高了,所以,明湖文化最终还是选择了不再举办映典礼,直接上映。
截止到2oo2年年底,国内的银幕数量,已经突破一万块,根据国家电影行业协会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官方数据,是1o126块。
当然,即便是官方的数据也要承认,在这一万多块银幕之中,其中仍保留着大概将近四千块银幕,是低端的、急需改造的,也即观影体验非常差的老旧式单银幕影厅,有很多甚至是以前的老式戏院改装而来的。
这样的电影院,绝大多数都根本就不跟着市场大潮去走。往往都是外面的电影院在放什么,他们等最热的那几天刚一过,就去偷偷租个拷贝拿回去,白天不敢放,怕相关执法部门查出来,就晚上偷偷的放。然后,等到各大一线城市的观影热潮过了,他们再去正式的拿拷贝开始放映那可想而知,这些院线的售票情况是根本就不可能完全的公开透明的!
所以在很多的电影公司、行公司那里,都把这高达四千块银幕数,占到了全国银幕数高达4o%的市场,当成鸡肋市场很大,但你就是赚不到钱!
也因此呢,真正被各大电影公司内部公认的,是整个市场的一部分的银幕数,其实全国范围内只有大概六千块左右这个数量,比之九七九八年市场断崖式雪崩之前,已经是增长了很多了,主要是很多的老旧电影院没撑过去当时市场几近崩溃那一场,要么被收购了,要么主动改造过了。
当然,这个数量跟美国,以及包括加拿大在内的整个北美地区,还是不太好比的,在2oo2年年底,整个北美区的银幕数,以及高达三万多块!而且人家那边的银幕,大多都是规范化的、数据统一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