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完美人生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刀一耕
虽然只是从93.4%提升到了94.1%,升幅极其有限,但升了,就是升了!
尤其是在本就已经异常之高的93.4%的基础上,在昨天的票房已经惊人大爆的基础上,上座率居然还能再奋力地上升o.7%,就更显得这o.7%的微不足道的上升,显得极其的难能可贵!
于是最终,整整一天的时间,231oo场的放映,迎来的是高达224万多的观影人次,而当午夜场结束,它的单日全国票房被统计出来,就连负责统计数据的工作人员看到那个数字,都被吓了一跳!
三月十八日,周日,《红高粱》单日票房4622万!
周票房13465万!
次日,消息一出,举国震惊!
***
刀一耕诚恳地向您求几张月票!助我继续大步前行!





完美人生 第一八一章 它怎么就破亿了呢?
说全国震惊,是真的全国震惊
消息灵通的各路媒体,一直都在关注着红高粱的周日票房,半夜的时候,票房在这边一统计出来,不到半个小时,各路媒体就都已经掌握了票房的信息。
大吃一惊之后,一边抓紧时间把给他预留的排版级别往上调整,一边抓紧时间写稿子,同时呢,各路媒体,尤其是各家报纸,都不会忘了抓紧时间连夜通知与自己合作密切的影评人和专栏撰稿人们。
作为新闻媒体,当然会选择在第一时间报道红高粱票房大爆这个新闻事件本身,但与此同时,仅仅只是报道新闻本身,再加上吹嘘吹嘘,能占多少版面
说到底,从新闻里挖出话题来,才是提升报纸关注度和销量的不二法门。
至于这一次的话题,很好挖
因为红高粱的票房突然大爆这件事本身,就已经话题度十足了
在各路媒体收到消息不过半个多小时之后,红高粱首周票房高达13465万的消息,就已经被消息灵通者发布到了网络上。
然后,各大论坛飞速地就传开了。
李谦的粉丝和影迷们,固然是鼓掌叫好,大声称赞,但各路媒体的编辑和撰稿人们,却在第一时间就把目光落到了另外的一些帖子上。
身为一部文艺片,红高粱怎么可能有那么高的票房
这个问题,一下子问到了很多人的心里
尤其是在很多多年从事报道电影文娱类新闻的记者和编辑那里,也是第一时间就被网络上的这部分讨论,给吸引了目光。
是的,一部文艺电影而已,它怎么可能票房爆发到这种程度
所以话题来了
第二天,三月十九日,一大早,各家报纸纷纷出炉。
红高粱的票房爆发,13465万的首周票房,毫无争议地成为了今天各大报纸或头版头条或文化娱乐版的头条。
而在报道的稿件里,几乎所有的报纸,要么惊叹连连,极力地称赞红高粱作为一部文艺电影所取得的历史性的票房成绩,要么就是纷纷发出质问:作为一部文艺电影,红高粱怎么可能、是怎么做到票房高到这个程度的呢
然后,优势被一一列举,又被一一推翻。
柏林电影节的三座银熊奖和一座金熊奖
是的,这个肯定有加成,而且加成明显
但光靠这个,别说首周13465万的惊人票房了,能过五千万,就已经是很了不起了还是那句话,这是一部注定了不会太大众化的文艺电影
而且,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柏林电影节也好,戛纳电影节也好,还是威尼斯电影节也好,因为多年来国内的媒体并不太怎么报道,所以,虽然作为最著名的欧洲三大电影节,他们的逼格高高在上,但其实呢,国内的老百姓和电影观众们,对这逼格很高的三大电影节,都并不怎么熟悉。
秦渭在威尼斯拿奖了,国内当然赶着报道一波,一下子把秦渭给捧上了至高无上的大师宝座,李谦得奖了,大家又赶紧科普一下柏林电影节是怎么回事,科普一下什么叫金熊奖,什么叫银熊奖,还有这两个奖过去到底都是怎么发的,发给谁了,以此来印证和说明,红高粱的这次获奖,是多么的牛,多么的了不起但说到底,只是临阵磨枪而已
之所以还需要这么介绍、这么科普,正是因为你不科普一下,大家压根儿就不明白兴奋点在哪里
这种情况下,单纯就吹牛逼说某部电影拿了国际大奖,回国来老百姓就一定会跑去电影院买票
别逗了
然后,李谦的票房号召力惊人
这个肯定是有道理的。
李谦自身的人气就不用说了,国内娱乐圈、演艺圈无人可比,而且国内的第一位国际电影节影帝哦
这个逼格,等于是在李谦本就已经无人可比的强大人气上,又给镀上了一层金光闪闪的外壳,看上去简直金光四射,无人能比
但是,一部文艺电影,仅凭一个明星,就能挑起首周破亿的惊人票房
别说中国了,就算是在美国,在好莱坞,你让杰里卡伦去主演一部电影,他也没那么牛压根儿没有过先例
至于女主角秦晶晶本人,倒是以她出众的、罕有匹敌的美貌,在中国的影视圈和娱乐圈有那么小小的一席之地。
毕竟,人家可是演三国演义里的貂蝉出道的
但是你指望她这么一个过去多少年了都没拍过什么正经好作品,甚至连电影女主角都没演过的三线女演员担纲票房,拉观众
玩笑开大了
然后,说电影本身。
故事么倒是不难看,跟其它那些文艺电影动辄故事晦涩到让人看得昏昏欲睡相比,红高粱基本上算是比较漂亮地讲了一个很棒的故事。
但问题是,文艺片导演会讲故事的,不乏其人啊
别的不说,章子芳章导演,那就是一个典型的会讲故事的小众文艺片导演。可结果呢,她这么多年拍了那么多部电影,还没有任何一部电影的票房达到过一个亿的
所以,它怎么可能就这么首周破亿了呢
简直没有道理
然而,不管这帮撰稿人们怎么分析,到最后,他们却还是不得不承认:现实就是,红高粱首周票房13465万
它真的历史性地破了亿
“啧啧厉害呀”
三月十九日,周一,上午十时许。
东方传媒集团,董事长办公室。
周阳华在办公桌上认真地看着文件,而杜维运则坐在沙发上,惬意地翘起二郎腿,茶几上咖啡飘香,他手里捧着报纸,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啧啧有声地惊叹。
能够在周阳华的办公室里待的那么自在的,整个东方传媒集团上上下下几百号人加一起,也就一个杜维运。
和秦渭之与胡斐的关系差不多,谁让杜维运是东方传媒集团的招牌呢。
周阳华不时地抬头看他一眼,然后又收回目光。
他知道杜维运在看什么红高粱的票房今天一大早,就攻陷了几乎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
毕竟,文艺电影不算什么,文艺电影拍得好也不算什么,但文艺电影拿了柏林电影节的四项大奖,就是根菜了,现在这部拿了大奖的文艺电影,居然上映首周就斩获一亿三千多万的票房,荣登票房榜冠军,这就更是容不得任何相关媒体不重视的超级大新闻了。
如果再算上明湖文化那边透露给媒体的消息,这部电影在全球各电影市场发行权买断授权的销售额,也已经超过四千七百万美元,且还在不断地增加之中,毫无疑问,红高粱如此程度的热卖,已经超过了某种阈值
任何一个单独的事件,它一旦超越了局限自身的那种阈值,其影响力,就必将远远超出事件本身该有的正常范围,甚至会达到一种令人目瞪口呆的程度
所以,红高粱这样一部近期本就热度热度极高,现在又一举拿下了13465万的首周票房,哪家报纸要是不报道,那肯定就落伍了
这显然让看报纸的杜维运非常眼馋。
秦渭也好,杜维运也罢,当年都是从艺术电影起家的,在国际上来讲,杜维运的名声和影响力,远远不如秦渭,在国内,则只能算是稍逊半筹,两人都同样被奉为国内电影的大师级导演,而事实上,杜维运早些年拍出的一系列历史题材和武侠题材的电影,虽然没能在国际上拿过奖,但是在国内却收获奖杯和好评无数,那些电影,也早都已经被奉为商业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杰作
可即便是他,在国内电影圈叱咤风云多年,也还从来都没有拿过哪怕一次的首周票房破亿
而现在,红高粱这么一部小投资的文艺电影,居然首周破亿了
他怎么可能不羡慕
办公桌里头,周阳华听杜维运老是在那里嘀嘀咕咕的,终于忍不住放下文件,道:“行啦,老杜,眼馋的话,接下来就好好的搞宣传,等这部大漠孤烟上映了,超过他”
杜维运抬起头来笑笑,神态自如,一副轻松惬意的模样,拽着奇异的湖南腔普通话,道:“超过他,那是必须哩”
顿了顿,又道:“要是首周破不了亿,我老板就要赔掉内裤喽”
周阳华哭笑不得。
本来他今天早上来到办公室,看到报纸,心情真的是查到了极点,但这个时候被杜维运这么插科打诨一阵子,倒是觉得心里没那么窝囊了。
于是他干脆丢下材料,起身过来,边走边道:“我看你是剪完了片子,闲的是吧”
杜维运哈哈一笑,正要说话,办公室里忽然想起了敲门声。
周阳华过去坐下,喊了声,“进来”
门被推开,熊成朝快步走进来,道:“董事长,院线这边的上周一周票房统计已经做出来了,您,看看”
稍等有第二章




完美人生 第一八二章 顺手的事!
周阳华伸手。
熊成朝快步过去,把材料递给他。
周阳华示意他自己坐下,熊成朝一边坐下,一边冲杜维运点头致意,问好,“杜总好”
杜维运继续笑呵呵,问:“听说这次咱们的院线手里只有不到两百个拷贝估计得把你给急的不轻吧”
熊成朝笑笑,“也没什么。一步差步步差而已。”
杜维运点点头,又问:“红高粱在咱们这边的上座怎么样”
熊成朝脸色僵了一下,还是如实回答道:“周六周日两天,接近百分之百吧根据下面报上来的售票情况,几乎是场场爆满的。”
杜维运点点头,又叹口气,“嗯,可惜了”
熊成朝根本就不敢接茬。
这可是周阳华的伤疤,借他个胆子,他也不敢揭。
不过呢,事实上所有人都明白,这件事于他而言,却反而是又一项光辉的履历他可是提前就判断出红高粱的票房要爆,而且也提前向集团的总经理宗成泽汇报和请示过了的
事实上,如果不是事先周阳华亲自定下策略,决定在红高粱上要稍微的压一压明湖文化,如果红高粱只是一部普通的电影,所有的决策权都在他这个院线总经理的手上的话,现在坐收高票房高营业额的,东方院线可就是其中之一了只要能在周五下午赶过去明湖文化,补签放映协议,熊成朝有信心,凭东方院线的实力和地位,至少再拿三四百个拷贝过来
三四百个拷贝啊,在过去的两天里,那将意味着一千五百万左右的营业收入
一年也碰不到几次的好票房啊
可惜,红高粱的首周拿下了13465万的票房,占上周全国总票房的903,但东方院线作为国内一直以来营收最高、上座率最好、也是规模最大的院线,居然只卖了1064万的红高粱票房,再加上其它所有那些电影的622万,加一起的1686万的单周票房收入,只占了上周全国票房的113
历史最低
要知道,正常情况下,东方院线虽然只有九百多张银幕,占全国可即时统计的银幕数大概16左右,但单周票房的大盘,却是常年占到22到26之间的
只有这一次,红高粱大爆了,最丰美的一口汤,却没轮到东方院线喝
而且,显然,周阳华董事长想要让明湖文化那边明白谁才是国内影坛的真正老大,而现在,估计对方已经明白了他们自己就是老大
甚至于,只要能继续拿出可以票房大爆的电影来,他们就会一直是老大
电影市场,向来都是票房论英雄的
票房统计数据没什么好看的,越看越心烦,周阳华干脆把报表随手丢到茶几上,叹口气,对熊成朝道:“你今天抽时间下去走走,到门店那边转转,看看情况,回来向我汇报”
熊成朝心领神会,赶紧点头答应下来。
按照明湖文化的承诺,大概在本周二周三的时候,那边的新的拷贝就会制作出来了,到时候,只要明湖文化不至于跟钱过不去,肯定还是愿意让东方院线这边补签协议,增加拍片场次的,但问题是对于东方院线这边来说,却是心结已成。
且不说这部电影后续票房走势如何,会不会有票房跳水的风险,哪怕单纯是从心结这一块儿上来说,只要红高粱的票房不再继续那么坚挺了,估计董事长这边都会狠狠心,拒绝跟明湖文化那边补签放映协议的。
所以,熊成朝知道,今天自己的任务就是下去转转,运用自己对票房走势的敏锐嗅觉,去捕捉和分析一下这部电影未来的票房倾向。
任务领到,熊成朝下意识地就想要开口告辞,去办事情,但这个时候,周阳华吩咐完了他,却立刻就扭头看向杜维运,问:“老杜,这部红高粱你看了没你跟我分析分析,它红高粱一部文艺电影,他是怎么就爆发起来的呢”
听到这个问题,熊成朝犹豫了一下,屁股都要抬起来了,又落了回去。
谁知杜维运一推二五六,直接摇头,“没看”
周阳华瞪眼。
杜维运摊手,“我前几天还在泡在洗印厂,等着拷贝出来看效果,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哪里有心思去看电影啊”
周阳华无奈地叹了口气。
熊成朝一看这样,情知道杜维运不愿意掺和这些事情,自己继续留下也听不到什么专家分析了,就要起身离开。
但是,又一次,没等他抬起屁股来,周阳华突然又问他:“成朝”
“哎”
熊成朝的屁股又落回了沙发上。
周阳华问:“你的意见,你是管院线的,你对票房的走势变化,最敏感,对各家公司的作品,各个导演啊演员什么的,也都有你自己的评判标准,那么你来说说,老杜这部大漠孤烟定在几月比较好”
听到周阳华问这个,杜维运也无比关注地扭头看向熊成朝。
这个倒是提前就绸缪过的,毕竟这是今年公司最大的一部制作了,身为院线经理,提前观察票房市场和各公司的档期安排,为它寻找到一个最容易票房大爆的档期,说起来也是自己的重要职责之一了。
所以,熊成朝坐回去之后,几乎是不假思索,就回答道:“今年的大制作不算多,但也不少,最大头的,除了咱们这边杜总的大漠孤烟之外,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和秦渭的黄金台,肯定是最重要的了。”
顿了顿,他继续分析道:“从目前的情况,和明湖文化那边透露出来的口风来看,黄飞鸿第二部应该是会把档期定在六月末到七月初那一段,暑期档而黄金台根据我收集到的信息,我判断,秦渭很有可能会想要第二次把黄飞鸿踩下去”
“所以如果我的判断不会出现太大的失误的话,这两部电影应该会在今年再大战一场,就像去年的四五月份那样,这一次的时间大约就是在七月初了。除此之外,咱们目前还没有太大的对手。”
听到这里,周阳华关切地问:“我记得明湖文化前段时间给一部电影定了档好像叫什么大腕是冯必成的新电影对吧定在了什么时候”
提到冯必成,熊成朝笑了笑冯必成的电影是拍完了,但他本人,却早就已经成了整个国内电影圈的笑话了。
不过这个时候,一笑而过,熊成朝还是认真地回答道:“董事长说的没错,就是冯必成的大腕明湖文化为他定的档期是4月20号”
说到这里,他忍不住分析道:“那个时间段,在暑期档之前,比较空,按照这部电影此前宣传的,是一部小成本的都市喜剧片的定位来说,这个档期选的挺好,主要是竞争比较小。”
周阳华点头,并当即追问:“对这部电影,你怎么看”
熊成朝迟疑了一下,谨慎地开口回答道:“目前这部片子还没有过任何的试看,所以也没有详细的情况可以分析。只是冯必成现在在业界的名声非常之差,而且他当初顶着巨大的压力留在明湖文化拍片子,所以跟朋友聊到他的时候,大家都是普遍的不太看好他这部大腕。”
顿了顿,又补充道:“对这部电影来说,比较利好的消息就是,这部电影的编剧是李谦,而李谦过去编剧的所有电视剧都大火,所有电影都大卖了另外,这部电影的女主角是白玉京,虽然到目前为止,白玉京都很难说得上有什么票房号召力,她演了几部电影,票房都很一般,所以她目前的定位,应该还得算是电视剧明星,但毕竟,她去演李谦的剧本,算是一个宣传点,应该会有不少白娘子的观众会愿意买账。”
周阳华闻言,频频点头。等听完了,他扭头看着杜维运,“老杜,要不,咱们就定在四月末,五月初”
杜维运闻言失笑。
顿了顿,他笑道:“你就那么耿耿于怀呀那么想踩一部明湖文化的片子”
周阳华闻言,脸上一股暴戾之气一闪而逝,但脸上的阴郁却是驱之不散的,“你不知道,当时那个齐洁说话有多狂”
“她说他们不缺上座率老杜,你想想,有人跟我这么说话呀,多狂”
杜维运闻言想了想,自信地一笑,道:“本来就不是多大事儿行吧,顺手的事儿,那就定这个时间吧我帮你出口气”
周阳华闻言,脸上的表情顿时阴转晴,甚至忍不住哈哈地笑了两声,激动地在杜维运肩膀上拍了两下,然后就扭头看向熊成朝,雷厉风行地道:“成朝,你现在就下去转转,看情况怎么样要是感觉红高粱后续已经没有多大力道的话,等明湖文化那边的拷贝做出来了,咱们也不要了”
熊成朝闻言答应一声,起身离开。
等他走了,周阳华又是哈哈大笑几声,对杜维运道:“明湖文化起来的太快了,现在居然连红高粱这种文艺电影都首周破亿也该有个人站出来踩他们一下,让他们明白明白,中国电影,还不是它明湖文化的天下”
顿了顿,他得意地道:“这样很好,这样很好,你跟秦渭也算是携起手来了他牛逼,他负责去碰黄飞鸿,咱们不装逼,咱们先拣软柿子捏一个把那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冯必成那部大腕,给他干掉”
本章加更,为盟主“00老刘00”兄贺
ps:记不清到底没有给哪位盟主加更了,肯定是我的问题,所以,17年以来新增的几位盟主,就挨个儿来吧有错给没错过,不至于让哪位盟主给了一千大洋还得不到加更
这一章是给老刘兄的,后续还会有陆续的为“小菊初绽”兄、“紫紫薇薇”妹、“菜神小强”、“頽廢の疯峰々”和“len”兄的五章加更
但是,大家别急哈,容我慢慢来
求月票




完美人生 第一八三章 《红高粱》气势已尽?
同是三月十九日,上午。
天艺影视文化公司,总经理办公室。
沙发上,天艺影视的总经理周正旸,艺术总监陆平,与陆平的经纪人高兰兰成品字形对坐。
茶几上秘书冲的茶已经基本上凉透了,但每一个人喝。
周正旸一根接一根的抽烟,陆平低头一份接一份的看报纸。
高兰兰则低头不语,假装自己不存在。
周正旸好几次递过眼色来,她都轻轻地摇头。
眼看已经十点半,陆平终于大概地翻完了茶几上的十几份报纸,把报纸放下,抬起头来,先是冲高兰兰笑了笑,然后扭头,对周正旸道:“周总,别担心”
周正旸皱眉,虽然努力地压制自己,但声音还是不由得有些高,“我怎么可能不担心嘛事先谁都没想到,它一部文艺电影而已,居然首周破亿这简直就是闻所未闻,匪夷所思啊”
说到这里,他一脸的苦闷,道:“你要知道啊我的陆大导演,首周破亿是什么概念啊而咱们的电影,可是还有两三天就要上映了”
陆平笑笑,不以为然地道:“它的首周票房越高越好”
周正旸闻言一愣,眉头大皱,“这个话怎么说”
陆平平静地笑道:“这部电影吃的是什么呀第一,柏林电影节,第二,李谦主演它就吃这两点但电影本身呢我就不信在当下这个时候,一旦当冲着这两点去看电影的那部分观众被消耗完了,还会有人单纯是冲着这部电影本身的故事去看的所以它首周票房越高,对那部分特定观众的消耗就越厉害”
说到这里,他笑笑,“周总,你不会认为,会有观众为了这部电影,而去第二次买票进场吧”
周正旸闻言微微地皱起眉头。
不过仔细想想,陆平这番说辞,倒也是不无道理。
“但是”
他还想说什么,陆平却已经伸手拍拍他的大腿,笑着安抚道:“行啦周总,都到这个时候了,就算再担心,难道咱们还能临时改档期”
周正旸已经到了嘴边的话,顿时又咽了回去。
是啊,还有三天就要上映的电影,所有的宣传都已经启动,钱哗哗地撒出去了,这个时候调整档期,档期后延,不要说是不是会惹来圈内耻笑了,光是浪费的宣传费,就让人心里霍霍地疼啊
1...500501502503504...6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