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承包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南希北庆
而就政治而言,之前出兵朝鲜,只是统治层面的决定,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与自己无关,是别人家得事,但如今这么一弄,这抗倭援朝,马上就成为国家的核心利益。
其实不管你是否承认,这儒家思想就是大明的核心利益,这可是根基所在,如果将日本进攻朝鲜,定义为破坏儒家思想,妄图以霸道战胜王道,那必然就会遭到大明内部的口诛笔伐。
而最早决定抗倭援朝的可就是肥宅万历,同时郭淡又派人散播当年征服吕宋各种内幕,什么皇帝自己掏腰包,击败茹毛饮血的弗朗机人,拯救海外了的无数生命,仁义无双不过如此啊。
肥宅的名望自然也是腾腾地往上涨啊!
乾清宫。
“哈哈!郭淡,你果真不会令朕失望。”
万历坐在塌上,看着面前好几份有关于夸赞他的文章,真是笑得嘴都合不拢,吐词不清夸赞着郭淡。
开心!
真的开心极了!
以前老是被骂,那些恭维他的人,反而得偷偷摸摸,这可能是头一回,从上至下,都在歌颂他。
而且是发自肺腑。
这是肥宅从未有过的快乐。
肥宅感觉自己离千古一帝,就只是一步之遥。
郭淡一本正经道:“陛下,这跟卑职其实没多大关系,卑职只不过是把事实说出来,就连举手之劳都谈不上,在卑职看来,再多赞美之言,用于陛下身上,那都毫不为过的。”
“哈哈哈!”
肥宅听得又是抑制不住,仰面大笑,过得一会儿,他才勉强抑制住内心的激动,道:“朕决定立刻拨十万两给予前线立下战功的将士,激励我军士气。”
一旁的李贵听得心中一惊,陛下竟然主动拨钱?这.......!念及至此,他又觉得一阵后怕,幸亏当初这小子没有净身入宫,否则的话,还有我们的立足之地吗?申时行他们其实也要感激这小子当初没有入朝为官。
郭淡忙道:“陛下圣明!卑职也渴望追随陛下的脚步,捐个几万两出来,还望陛下允许。”
“准了!”
万历大手一挥,哈哈笑道。
可真是千金难买我肥宅开心啊!
郭淡又道:“陛下,待我军他日凯旋归来,卑职就打算发行印有陛下头像得货币,不知可否?”
万历听得不禁眼中一亮,当即是心花怒放道:“准准准......你还有什么想法,统统都说出来。哈哈......!”
虽然此前都谈过此事,但如今真的要执行,肥宅还是非常激动啊!
郭淡沉吟少许,道:“其实...其实卑职还真有一些想法。”
“说!你尽管说!”万历是挥着手催促道。
就这种事,你说再多,朕也不嫌闷。
郭淡道:“如今我大明已经决定全面介入周边事务,以及大规模对外通商,这出门在外,故乡就变得尤为重要,以前只是离开家乡,而如今是离开国家,卑职认为应该赋予大明更多的象征,比如说设计一面国旗。”
“国旗?”
万历眨了眨眼。
郭淡点点头,道:“卑职听闻自隆庆开关之后,但凡我大明船只,都会悬挂一面旗帜,来区别与弗朗机的商船。”
万历若有所思道:“关于此事朕也知道。”
“可见这是对外的一种需求。”
郭淡道:“故此卑职认为,如今大明需要一面象征我大明的旗帜,但凡飘扬我大明国旗的地方,皆属我大明领土,在汪洋上但凡悬挂我大明国旗的商船,皆属我大明商船。
而国旗之下,皆是我大明百姓。
国旗是能够很好的凝聚人心,即是远在万里之外,大家只要仰头看着上方飘扬得国旗,自然就会铭记自己是大明的百姓。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皇城之前,学院里面,举行升旗仪式,让每个人就具有国家意识,或者说更加的忠君爱国。”
“妙哉!妙哉!这主意可真是妙啊!”
万历目光急闪,手不听使唤地只拍桌子,又指着郭淡,激动不已道:“你赶紧去办,赶紧去办。大明国旗,哇哈哈哈!”
“卑职遵命!”
郭淡抱拳一礼。
他还真不是要拍万历马屁,只不过眼下得局势,确实需要一面国旗,以前封闭式得,那就无所谓去强调国家意识,读书人明白就行,百姓不需要人人都具有国家意识。
因为你再怎么宣传,百姓也不太会在乎的。
这意义何在,我一辈子都不会离开村里的,你跟我讲这个有个屁的意义。
百姓就关心自己门前的一亩三分地。
可是如今国家大方针都已经发生了改变,从完全对内转为内外兼顾,这国家意识就必须要跟上,不然的话,出去的百姓,就好像无根的浮萍,心里没有国家意识,就如现在吕宋的汉人,他们也都是他大明出去的,多半福广的百姓,但他们就只有家乡的概念,而没有国家的概念。
现在国家意识变得非常重要。
对于万历而言,他要成为千古一帝,必然也要赋予自己一些标志性的象征,将自己的头像赋予货币,给大明赋予国旗,这都是象征。
今后人人都拿着肥宅脑袋,仰头看着肥宅制定的国旗,什么太祖成祖?那就是一个屁!
我们心中只有肥宅,肥宅就是我们的.......!
这回可真是将肥宅哄开心了,当天他就立刻下旨,以皇帝个人名义,拨出十万两给予立下战功的士兵。
这是属于额外打赏。
郭淡也是立马跟上,捐五万两给予那些阵亡将士的家属,同时支助他们未成年的儿女读书,以及优先招聘这些烈士的家属。
文人是靠文章来歌颂此次战争。
财货和奸商自然就是靠真金白银啊!
别得商人一看,这皇帝的马屁不能老是郭淡一个人在那里拍,咱们也得拍拍啊。
拍皇帝马屁,这一笔买卖怎么算都不会亏啊!
如今我们也有钱了。
他们也纷纷效仿一诺集团,捐赠钱财给予那些立下战功的将士,以及那些阵亡的将士。
上面吹风,下面吐金!
并且以报刊为载体的信息也传播变得非常快,三日内便可达到南京。
顿时国内上下突然就变得是众志成城,同仇敌忾。
大明内部就从未如此团结过。
整个国家都是士气高昂,充满着生气和活力,这真是空前的。
即便太祖、成祖时期,刚刚立国之时,都未有过这般盛况。
东阁。
“这是甘州总兵张杰的上书。”
许国将一道奏折递给申时行,颇为无奈地笑道:“与之前的一样,也是要求赶赴朝鲜参战。”
申时行接过来,直接放到一边,道:“根据前线的战报来看,估计着战事一时半会还不会结束,你就书信去问问方尚书,需不需要增兵,另外,若有前线有士兵念家,那就撤换回来吧。”
许国点点头,呵呵道:“以前打仗,大家都是躲着,可如今大家都是争先恐后,要不让他们去打,还会埋怨朝廷,唉......可真是难办啊!”
在土木堡之变中,大明战神朱祁镇几乎是以一人之力,摧毁了整个大明的军事,自那之后,就再也没有恢复过来,明军的士气是非常低落的,士兵也得不到重视,听到要打仗,赶紧跑路。
但如今国家方针改变了,风气一下子就逆转过来,他们成为捍卫正义,制止杀戮的英雄。
得到空前的尊重,以及空前的奖赏。
真是名利双收。
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大家都想要去打仗。
就连南京的王一鹗、赵飞将都上书请战。
这真是阴差阳错,解决了文武之争的问题。
因为大家的目标变得一致。
申时行又向王家屏,道:“忠伯,如今我们要全面干预周边事务,我们打算将这一职权交予鸿胪寺,你再增派一些使臣前往平壤,传达陛下的旨意。”
上回改制,鸿胪寺已经并入里礼部,但礼部的职权,还是不如吏部、兵部、户部、刑部,跟工部差不多,但这回礼部可真是捡了个大便宜。
王家屏道:“但我们不能两手空空前去吧。”
申时行道:“我们就以朝廷的名义捐赠五万两物资过去。”
王锡爵道:“根据朝鲜来的情报,他们内部亦是腐朽不堪,若是捐赠给他们的朝廷,只怕这钱并不会用在刀刃上,我建议捐赠给那些英勇反抗倭贼的义军,如此也能够减轻我军的负担。”
申时行沉吟少许,道:“话虽如此,但我们必须还是要给予朝鲜国主支持,我们也不能直接奖赏朝鲜的将士,这不合规矩,这样吧,让沈一贯去跟他们国主说清楚,这些物资名义还是捐赠过李昖,然后通过李昖的名义,支援他们的义军,具体全由方逢时安排。另外,我们再捐赠两万两给朝鲜国主李昖,他若手中没钱,他也指挥不动。”
王锡爵点点头道:“还是首辅大人考虑的周详。”
申时行摇头苦笑道:“郭淡当初说得很对,前些时候,朝中无事可做,心里难免有些失落,只觉自己的抱负未能实现,可如今这事务多了,心里却又忐忑不安,生怕做的不好......!”
说到这里,他突然瞟了眼王锡爵、王家屏他们,见他们面露困惑,不禁尴尬一笑:“看来就只有我这么想。”
确实只有他。
人家王家屏、王锡爵可是非常激动,根本就没有什么患得患失。
但申时行之前就有退居幕后之心,他不愿意自己晚节不保,如今要处理这么多事务,他确实有些忐忑,怕自己做的不好。





承包大明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攻防转换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承包大明最新章节!
老天是公平的。
这一点在朝鲜身上可真是体现的淋漓尽致,朝鲜身处一个非常尴尬的地理位置上,只要这块区域发生战争,朝鲜永远第一个陷入战火的国家。
更悲催得是,但凡揍它得,实力还都在它之上,而朝鲜是往往无力抵抗。
但总是会有那么一个大国,因为自身利益,从而帮助它起死回生。
这一次也不例外!
之前明朝出兵,是出于防卫,因为日本扬言要进攻大明,但如今明王朝对于此事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改变,大明决定将这视作全面介入周边事务的一个开始。
既然出于这个目的,钱是必然要给的。
不能光挥舞大棒,又不给红枣,那人家也不会听他们的。
但这与之前的朝贡体系不同,朝贡体系就是你只要承认臣服于我,大明王朝就厚往薄来,可如今的话,不仅仅是臣服这么简单,在许多方面,都要听我的。
这每一分钱给出去,那都是要有代价的。
就如今明朝的情况,七万两就还真不算什么。
关键这七万两中,有五万两是战略物资,一些被大明淘汰的兵甲,也就拿去当做战备物资送给朝鲜。
但不管怎么说,朝鲜成为此次国策调整的第一个受益者,之前军事层面的援助,但如今的话,可是来自国家层面的援助。
也可以说是全面援助。
礼部派人过去,只是象征性得,也可以说是一次尝试,毕竟礼部也是头一回接到这一种业务,真正处理此次外交事务的,还是沈一贯。
许国写了信告知沈一贯,皇帝决定要改变外交方式。
这种好事,沈一贯哪能往外推,于是他立刻将此事告知朝鲜国主。
朝鲜方面之前只求明王朝能够出兵支援,为此还租出两个港口给郭淡,换得粮草,这才请得明军及时出兵支援,如今得知明王朝要对他们进行物资支援。
不但给物资,而且还给金钱。
待在平壤的李昖哭得跟个泪人似得,若明王朝决心支持他,他知道自己是无忧矣。
不但如此,朝鲜的官僚也是感动的无以复加,情难自禁,因为他们也是推崇儒家思想,如今明王朝高举儒家大旗,在他们看来,这等于已经是不分你我啊。
礼部的使臣都还未抵达朝鲜,他们自己就开始对外宣传天朝上国的仁义。
李昖也是立刻告知朝鲜义军,会将其中五万两物资拨给义军。
这立刻激发了朝鲜上下的抗倭决心。
然而,如今汉阳的战况看似非常焦灼,但其实天平已经渐渐倾向明军这边,留给日军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主要原因就是后勤来了。
如今河道上的船用千帆竞渡来形容是毫不为过啊!
其实第一批粮草从海上入境,汉阳城的日军就已经收到消息,但问题是如今他们主力水师都集中在全罗道,也就是釜山所在的地区,正在与朝鲜水师交战,根本无力从海上狙击明军水师。
殊不知朱翊鏐就盼着他们来。
而如今双方拼内力,之前是日军占据绝对优势,因为明军的后勤是要从辽东运送过来,这后勤补给线是非常要命的,当然,这只是他们认为的,其实粮草早就备好了。
但日军是有着现成的粮仓。
如果不阻断明军的后勤,那这仗就很难打。
于是汉阳方面立刻派遣五千精锐去彻底占领江华弯,这江华弯也叫京畿弯,如今其实是属于日军控制范围内,不然得话,明军也不需要走走私通道,只不过之前这里并不重要,主要是因为明朝禁海,主要交通是陆路贸易。
但如今这里变得是至关重要,因为这里可是汉江、临津江的入海口,是明军后勤的主要通道。
日军自然不会让明军得逞。
明军更加不会让日军控制这里,一刻都不行,双方交战这么久,明军也知道日军非常擅于利用地形防守,如果让日军在那里建立起防御工事,这战就会变得非常难打。
双方在这里进行一次了非常激烈的战争。
刚开始的时候,之前去的那五千日军被明军与海西女真组成骑兵团差点全歼。
日军在野战方面,本就不如明军,况且他们还是以纯步兵对阵纯骑兵。
好在汉阳方面又增援一万五的日军,以人数上得优势,以及不错的纪律性,终于抵挡住了明军的骑兵团,但是却又被李如松狠狠秀了一番自己的火炮军团。
因为之前火炮一直都用于阵地战,日军甚至都还不知道明军还有一种轻型火炮没有亮相,专门用于打运动战,在与洞乌的战争中,李如松就凭借火炮今天屡屡出奇制胜。
双方焦灼时,李如松率领三千神机营与一百门轻型火炮及时赶到,直接就将火炮架在日军的屁股后面,对着他们的菊花就是一顿狂轰乱炸。
双方鏖战一日,最终日军败走江华弯。
之后日军又几番想偷袭明军的运粮船,因为明军也没法控制这里,但是明军有一个日军没有的优势,就是锦衣卫,这锦衣卫本来就有这一套非常成熟的情报体系,只不过以前是对内,如今是对外。
在情报方面,真的是全面碾压。
日军都还没有出城,只是在准备的过程中,这情报就已经传到明军那边去了。
只要日军出动军队偷袭,就一定会被明军的骑兵团收割人头。
这种野外遭遇战,那是真心没得打。
日军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明军将粮草运送到城门前。
不过日军当下的目的就是要以战逼和,其实日军将士也不傻,就明军展现出来实力,吞掉大明,那简直就是白日做梦,尤其是小西行长,他心里可是清楚的很,打到现在,明军的水师都还未露面,而自己的水师面对朝鲜的水师都还没有取得丝毫优势。
待明军水师过来,那还怎么打?
但他也没有办法,他不能怂,如果怂的话,那丰臣秀吉可就成为了笑话,丰臣秀吉对他可是有知遇之恩。
如今战争主要是集中在江原道,也就是明军的左翼,原本加藤清正是坚持先消灭努尔哈赤的女真军团,但眼看汉阳撑不了多久,没有办法,只能全力击退明军主力。
日军集中第二第五第六三个军团的兵力妄图撕破明军的左翼,从而进攻平壤,令明军首尾难顾。
而明军在左翼是防守为主,毕竟这兵力有限,无力进军江原道,但好在有努尔哈赤的建州军在日军后方机动作战,江原道的日军,想要包夹明军,但却令自己陷入两线作战。
可见加藤清正的建议其实也没错,若是不先挡住努尔哈赤的建州军,想要袭击明军后方是非常难的。
好在他们兵力是有绝对优势得,即便是两线作战,也是打得有来有回。
努尔哈赤原本不想在朝鲜损失太多兵马,但如今他也得认真面对,因为他也发现,日军可也不是白给的。
然而,就在这焦灼的时刻,万历的圣旨突然抵达前线。
这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啊!
明军顿时是士气高昂。
真心就没有人念家!
这都还没有打完,额外赏金就已经到位,这打完之后,那得赏多少,况且明军将士知道咱们都还没有使全力,而且打到如今,后勤一直都非常给力,谁愿意离开。
而与此同时,朝鲜义军方面也得到极大的鼓舞。
朱翊鏐已经安排船只,给一些靠近海岸的朝鲜义军,以及朝鲜水师送一些物资和粮食。
义军疯狂在后面破坏日军的后勤,而日军主力又压在前线,导致后勤开始显得非常乏力,造成江原道的日军是非常迫切的想取得胜利,结果忙中出错,被吴惟忠、李如梅、努尔哈赤抓住机会,连续打了个防守反击,一举占据江原道铁原郡等几个重镇。
而日军只能被迫撤到临近京畿地的春川,如今变成江原道的日军是在掩护汉阳的右翼,同时他们也传信汉阳,这边补给已经难以维持三个军团主力。
意思很简单,就是说要往后撤。
而汉阳这边虽然是坚如磐石,迫使明军只能放弃攻城的想法。
方逢时、吴惟忠都认为强攻汉阳太大了,不管是对朝鲜,还是对明军而言,他们只是围而不攻,就看谁耗得起呗。
小西行长与黑田长政就觉得守在这里也没有太多意义,他们也出不去,出门就被打。
不过小西行长到底是一个商人,撤退也得捞一点好处,于是他又写了一封信给方逢时。
小西行长在信上是责怪大明和朝鲜,表示这场战争皆因你们而起,你们不是正义的,就是因为你们大明没有一视同仁,区别对待朝鲜和我们日本。
我们日本也在大明朝贡体系之内,但是大明的商品都得先经过朝鲜,才能够抵达日本,朝鲜还屡屡借着贸易的优势压榨我们日本,逼得我主出兵朝鲜。
这看似责骂,其实是在撒娇。
我们都是你儿子,你却偏爱一个,难道我就不是亲生的吗?
这我当然有脾气啊!
其实他说得是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明朝一度禁海,即便后来隆庆开关,月港离日本到底太远了,而朝鲜与大明陆地相连,明朝禁海,朝鲜是占了大便宜,他们想尽办法从大明国内换取货物,然后卖给日本、弗朗机。
可日本认为,就朝鲜那德行,他凭什么得到这么多好处?
他哪一点比我强。
小西行长的意思就是要日本取代朝鲜的朝贡地位。
这封信倒是令方逢时有些吃不住,我堂堂大统帅,你小子竟然跑来跟我撒娇,这尼玛真是......!
于是方逢时将这事甩给沈一贯。
沈一贯是知道郭淡是要跟日本贸易的,于是他回了封信给小西行长,先是一番责骂,你这忽悠谁呢,那“大唐关白”是几个意思?
丰臣秀吉未必还是唐太宗转世?
不过信尾他又说明,大明已经开放贸易,届时将会一视同仁。
小西行长赶紧表示愿意以撤出汉阳为条件,交换与大明谈判的机会,因为之前方逢时就不跟他们谈。
这小聪明可真是气坏了明军上下,方逢时直接回了他们一封信,大意就是,你们可千万别撤,我们一定要打进去。
方逢时还是那句话,谈判可以,但必须要等到日军全部撤出朝鲜,我们才会跟你们谈。
如今这局势,不可能跟他们谈,明朝都是打着正义的旗号,怎么可能跟侵略者谈判。
朝鲜上下得知此事,那都是无比激动,朝鲜大臣甚至扬言要反攻日本,血债血偿。
这弄得小西行长尴尬无比,他倒是想退,自从平壤退出,他就不想打了,因为他打下去没有任何意义,但问题是日本国内的情况,也令他没法退啊!
日军的几个统帅于是又召开一场会议,要撤就彻底一点,直接放弃江原道,忠清道,退到最后面临近日本的全罗道和庆尚道,以求减轻后勤的压力,但目的还要以战逼和。
跟大明死咬,看谁耗得起。
根据目前的战局,他们不是抵挡不住,而是补给跟不上,战线太长不说,还有义军在后面添乱。
认输是不可能的。
不过临走之前,小西行长还想了一个坏招,就是将老儒妇幼都给朝鲜送去,以此来增加明军的负担,而青壮年、工匠就全部带走。
自此,在明军帮助下,朝鲜收复了六道,就只剩下全罗道和庆尚道。
同时攻防转换。
日军采取全面龟缩,要不跟我们谈,我们是绝不离开的。
而明军方面是你们要不走,我们就绝不谈。
1...678679680681682...7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