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承包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南希北庆
好在也就两日,要是再多等几日,待入城时,估计个个都会顶着一对熊猫眼。
可是等到十月一日的清晨,他们出现在城郊外时,他们心中所有的不安在东边第一道光芒射来时,就统统消失了,有得只是激动和感动。
只见城郊外全都是人,仿佛都看不到边际,不分男女,不分老幼。
拉着各种横幅。
仁者无敌!
仁义之师!
大明军队天下无敌!
见到他们出现时,人群中立刻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吓得战马不禁都高举前蹄踢打着,好在都是真的军人,不然的话,非得掉下来,那可就尴尬了。
渐渐的,欢呼声变得整齐划一。
“大明万岁!大明万岁!”
“大明万岁!”
方逢时、吴惟忠看到这一幕,不禁也是热泪盈眶。





承包大明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日月之恒,如日之升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承包大明最新章节!
相比起方逢时、吴惟忠的老泪纵横,而李如松、麻贵这些中生代降临,则是显得非常开心、激动、喜悦,他们骑在马上不断地向两边招手示意。
士兵们也是如此,若看到熟人,也都笑着招招手,打打招呼。
这些士兵真的是凯旋之师,可不是凭借颜值选出来得,高矮胖瘦都不一样,他们个个都是尸骨堆里面爬出来的,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郭淡就没说去要求士兵们再做太多,队伍稍微整齐一点就行,别整的勾肩搭背,保持平时军人风范那就可以,就那一身铠甲,扛上枪,骑上马,足以帅破天际。
主要就是告诉他们走什么路线,什么时候抵达凯旋门,什么时候抵达承天门,其它方面,就比较随意。
......
托!
是肯定有的。
毕竟大家都是第一回经历这种场合,没有引路人怎么能行。
但并非是托将百姓引到这里来,夹道欢迎,而是那上万两的宣传,在这期间,生活报刊一直在刊登有关朝鲜战争一些故事。
我们的军队是如何对抗恶魔,消灭恶魔,拯救朝鲜人民于杀戮之中。
这明朝百姓对倭贼本就没有好感,因为前几十年都在闹倭患,打洞乌他们是没有什么感觉,但你要说打倭贼,那可真是同仇敌忾。
再加上近期对凯旋仪式的宣传,以及皇帝亲自下旨,十月一日到十月三日放假,才造就如此盛况。
在百姓的欢呼中,浑然不觉中,将士们来到城门前。
当他们看到城门的那一刻时,只见城墙上一块红布飘向天空,城墙上刻着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凯旋门。
欢呼声更甚。
将士们也是激动不已。
一声唢呐冲云霄。
只见城门前有着一支穿着鲜红衣服,拿着各种乐器的仪仗队,瞧他们身上的制服,便知是皇帝出行的仪仗队,这是怎样的待遇。
而吴惟忠闻此乐声,不禁眼眶一红,险些落下热泪来。
同时队伍中响起零零散散的歌声。
渐渐的,两边不少百姓也跟着唱起来,歌声跟随着乐声,变得是整齐划一。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原来他们唱得正是戚家军军歌---《凯歌》。
有关此次仪式的乐曲,全都是由汤显祖负责,郭淡就只负责出钱,提要求,我要军歌,我要国旗,你们去给我想办法,因为他自己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人,对于这种专业性极强的事,他始终相信有着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
大包大揽向来就不是他的行事作风。
但是关于这一首军歌,也是一波三折。
汤显祖乃是江南人,对于戚家军军歌那是耳熟能详,他最近有很多戏曲,都是以戚家军抗倭为背景。刚好这又是抗倭,刚好又是凯旋,他是非常推崇这首歌,但是司礼监方面认为,若以戚家军战歌来代表国家军队,这可能有些不妥,因为参与此战的士兵,多半不是戚家军。
最终汤显祖又以《秦风·无衣》编曲,不过肥宅最终还是选定《凯歌》。
哥可是要超越始皇帝的男淫,你选《秦风》,你几个意思,你怎么不选《秦王破阵乐》,干脆请李世民回来当皇帝算鸟,戚继光那可是他的大臣,也是在他即位之后,才被提拔上来的,虽然实际上是张居正提拔的,但也有着他的印记。
在凯旋门奏乐一曲之后,由仪仗队引领着将士进入凯旋门。
伴随着慷慨激昂歌声,将士们是怀以无比激动的心情,穿过凯旋门,每个将士在即将进入凯旋门时,都情不自禁的仰头再看一眼。
入门便是凯旋大道。
大道两边同样是人山人海,只不过多了许多楼宇,两边楼宇上的尖叫声,可真是此起彼伏,男女混杂,站在楼上看的话,要更为壮观。
楼宇之上也是清一色纨绔。
至情至性的徐继荣,扯开嗓子跟着大家一块唱,一边唱,就一边哭,抹着眼泪哽咽道:“我们军人可真是太不容易了。”
关小杰纳闷道:“你们军人?”
徐继荣当即咆哮道:“我可是有陛下的封赏,我当然是军人啊!”
关小杰见徐继荣真的急了,也怕得要命,连连点头道:“我也没说你不是啊!”
徐继荣一抹眼泪,道:“还愣着作甚,快些走,咱们去承天门抢个好位子。”
一群纨绔又屁颠屁颠地下的楼去。
承天门之上,万历已经亲率满朝文武来到城墙之上,不但如此,就连李太后也都率领着万历的后宫天团出现在城墙上,这面子要是不给,那万历可能会恨她一辈子。
对于万历而言,他的文治武功,要随着这一日载入史册。
后人常云,世上再无张居正。
万历要将这一句话改为,世人再也不提张居正。
虽然这对于张居正而言,是非常不公平,但政治就是这么残酷,万历必须要证明自己走出张居正的阴影。
忽闻远处传来一阵歌声,张诚举目望去,赶忙道:“陛下,来了,来了!”
“在哪?”
万历是翘首以盼。
只见远处的大道上走来五个大方阵,依次为白、金、黑红、黑、蓝,最前面的是身着白甲的骑兵团,紧随其后的是身着金色铠甲的步兵团,也是唯一一支身着铁甲的军团,而后面则是神机营的火枪队和炮兵团,他们皆是身着黑红色皮甲和黑色皮甲,最后就是身着蓝色布甲的水师军团。
其实还少了两个军团,一个后勤军团,但是后勤军团,只是一群商人,当然没法在这种场合亮相,还有一个军团就是锦衣卫的情报军团。
关于这事,也是有过争论,到底让不让锦衣卫出现。
就战事而言,锦衣卫绝对是最大的功臣,明军若不是开图在打,入境朝鲜,可能已经被朝鲜的假情报坑掉半条命。
但这一支锦衣卫本就是明朝最神秘的部门,是直属皇帝,还要将他们拉出来亮相,那岂不是自废武功吗?
另外,锦衣卫在百姓心中的印象,就还没有扭转过来,人人都非常畏惧锦衣卫,除皇帝和郭淡之外,这世上就没有人喜欢锦衣卫,若是锦衣卫出现,万一百姓一时没有忍住,吐了几口唾沫,那可就尴尬了。
故此锦衣卫并没有出现在此次凯旋仪式上。
他们是默默无闻的英雄。
来到承天门前的广场,方逢时、吴惟忠两位统帅直接从中间这条路进入广场。
随后李如松、李如梅、麻贵等一干将领率领骑兵团、步兵团、神机营、水师往右边进入广场,从左至右列队。
“大明骑兵团,请陛下检阅!”
列队完之后,骑兵团的齐声喊道。
声音低沉,浑厚有力!
由于这是第一次阅兵,故此只报军种,不报番号。
这时,人群中又响起一阵惊呼声,只见左上角落下一面巨大的画像,画像中一群白甲骑士,横刀跃马,潇洒之中带着一丝高贵---大明骑兵团。
这招在马赛中就用过。
向来不好这一口的肥宅,如今也是热血沸腾,他也是第一回经历这种场合,激动的有些不知所措。
其身后的郭淡,小声道:“陛下,您招招手,就代表检阅。”
万历立刻反应过来,赶紧招招手。
顿时引来一阵三呼万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之后就是步兵团。
又落下一幅巨画,只见一群身着金甲勇士,鹰扬虎视,持金盾,握大刀,威风凛凛。
别说那些百姓,就连步兵团的士兵自己看得都是热血沸腾,我们原来是这么的威武霸气。
随后几幅巨更多是展现火器的威力,一排火枪兵,排队射击,枪口是火光四射,一座座巨型火炮,阴森的炮口还来了一个特写,真是令人不寒而栗啊。
而当水师军团的画像落下时,全场一阵惊呼啊!
这一幅画采用了立体画法,仿佛一艘巨型帆舰是遮天蔽日,仿佛要从画中驶出来,而水师将士们则是立于甲板上,就是一种无敌得存在。
京城这一群旱鸭子那里见过这般巨舰,个个都是瞠目结舌。
这是假的吧,我大明拥有这种规模的帆舰吗?
但是在画像近处的百姓,画上是有说明,帆舰的尺寸,光火炮就能够放七十五门。
这么大?
咱们京城附近河流可就没有一条河能够放得下啊!
看到这一幅幅巨画,看着下面一个个军团,听着激昂的唢呐声,别说万历、百姓,就连向来以武为耻的文臣们,不禁也是心潮澎湃。
突然间,激昂曲的乐声,渐渐趋于舒缓。
气氛也渐渐庄重起来。
广场内也渐渐变得鸦雀无声。
只见一队红衣仪仗队,手持一面旗帜从中间入得广场。
他们来到队伍前方的旗杆前,将旗帜系在旗杆上。
曲音一变,日月旗开始嚷嚷上升,广场中突然响起歌声来,只见仪仗队高声唱道。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
.....
.....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百姓们倒是想跟着唱,但是又不知如何开口。
倒是文人们开始跟着高唱起来。
原来这一首歌,正是取自《诗经》中的《小雅·天保》,是由汤显祖亲自谱曲,定为大明国歌。
歌词大意无不在歌颂君主,或者说表达臣民对于年轻君主的期许,期待君主能够带领国家中兴,这非常符合当下万历的励精图治。
也非常符合这个帝王时代。
帝王时代,必然是要歌颂君主,否则的话,一切都难以成立。
万历对此是非常喜欢。
而最后一句“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这一句话,本也是歌颂君主的,但是现在已经作为日月旗的诠释,作为对大明的诠释,以此来加重国家的概念。




承包大明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无冕之相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承包大明最新章节!
对于在场的文人而言,这一首《天保》,无疑是他们今日最大的欣慰和惊喜。
但凡是文人,都对此是相当满意。
因为这一首诗,作者就是臣,而对象就是君,表达就是臣对君的热情鼓励及殷切期望。
非常符合他们的心境。
到了这一刻,他们个个都是饱含热泪,注视着冉冉上升的日月旗,嘴里也跟着唱,终于找到了代入感。
而万历也如他们一眼,激动的跟着唱,但是对于他而言,他不觉得这是一种期待,他更多是认为这是一种回应,这是对于太后、对张居正,以及天下臣民一种回应,朕并没有辜负你们的期待。
李太后念了好些年的佛经,本已做到心如止水,但是在一刻,她也不禁心潮澎湃,想起过往的种种,她的特殊经历,令她对于国家兴盛,是有着不同于明朝其她太后的一种情怀。
眼前的这一切可不是找演员假扮的,都是真的,在永乐、仁宣之后,明朝是一直在走下坡,之后的弘治中兴,也不过是在明朝历史上掀起一个小小波浪,远比不上之前的盛世。
但是如今,整个国家突然是逆流而上,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是全方面得,不管是文治,还是武功。
若非如此,百姓也不会这么激动,更加不会去期待什么,没有吐口水,那也只是因为怕死而已。
当下已经没有人敢否定这一切。
李太后仿佛是收到了万历的答案,她也是在场中,唯一一个没有注视国旗,而是仰望苍天,喃喃低语着,似在跟先帝诉说着什么。
对于普通人而言,仿佛自己得到一张契约,国歌都是这么写的,你可是要给我们带来兴盛和富足。
待日月旗缓缓飘扬在承天门上空后,歌声也渐渐消失在天际。
接下来就是国徽亮相。
承天门上,红绸落下,那金龙国徽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
同时正门前落下一幅巨画,上面画着就是国徽。
一时间是议论纷纷。
国旗到底谁都看得懂,名字都告诉了你,叫做日月旗,但国徽显然包含着更多的含义。
“这就是国徽!”
“可这是漂亮!”
“那笔代表的定是咱们文人。”
“文人为首,妙哉!妙哉!”
“可不见得吧!你没有见到右爪握着的刀吗。”
“左为先,这你都不懂吗?”
“我觉得是文武并重。”
.....
“那锤子代表的是啥?”
“当然是工匠,这你都不知道?”
“咦?笔代表文,后面的卷轴代表的是什么?”
“你看不清楚么,写得那么清楚,契约法案,这是郭淡在卫辉府颁布的,当然是代表着商人啊!”
.....
其实他们争论是没有必要得,等到他们回去之后,就能够看到具体的解释。
这议论声随着张诚带着一干宦官来到队伍前面时,就渐渐安静下来。
张诚站在台阶上,朗读圣旨。
主要就是夸赞三军将士,你们都是捍卫正义、仁义的英雄,你们也是仁义和正义的代表。
将仁义、正义赋予军人,这在当下来说,可是非常崇高的赞美,也彻底改变国家对于军人的态度,不仅仅是文人代表仁义,军人也是如此。
也极大的激励了士气。
将来谁还敢蔑视军人?
同时犒赏三军,这是有史以来,最高规模的一次犒赏,反正是前无古人,不管是金钱,还是待遇。
没有办法!
谁让肥宅有钱。
将士们这回是真哭了。
没有金钱的正义、仁义,是不会被人铭记的。
而在圣旨的最后,就是为了庆祝国旗、国徽的诞生,将大赦天下。
这一次大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之前那黑暗的官场,到底有着多少冤狱,谁都不知道,但人人都敢说,肯定是多不胜数。
百姓们是一阵欢呼啊。
此次大赦当然经过正规流程,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大赦中竟然还包含着一个大大彩蛋。
没有人知道。
就连宣读圣旨的张诚,也在这里卡了下壳,可见他事先也不知道。
就是赦免张居正。
恢复张居正一切官职、荣耀,赦免张居正所有的后人,给予张居正最高规模葬礼,圣旨中也都是以恩师来称呼。
群臣是大惊失色。
邹永德不顾臣礼,上得前来,“陛下,这...这事为何臣等事先不知情?”
万历目视前方,语气平淡地言道:“朕赦免自己的老师,难道也需要征求你们的同意吗?”
“臣...臣不敢!”
“朕今日不想生气,你退下吧。”
“臣遵命。”
向来硬脖子的邹永德这一刻也被万历的气势吓住了,躬身一礼,退了下去。
大臣们偷偷地用眼神交流着,但无人再敢上前来。
而边上的李太后,只是稍稍瞥了一眼万历,眼睑低垂,若有所思。
她其实也是此事始作俑者,当时没有她的点头,万历也不敢鞭尸张居正,她与张居正可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非常清楚当初万历当初为何鞭尸张居正,她自然也清楚,为何万历要赦免张居正。
原因很简单,就是万历已经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并且是全方位碾压张居正,没有人会将这般盛世的功劳记在张居正头上,因为他之前已经废除张居正几乎的改革政策。
此次新政是完完全全属于他的,并且比张居正做得更好。
他此刻希望张居正活着,见证这一刻,他也不愿意给自己人生中留下这么一个污点,他可不是为张居正平反,而是赦免张居正罪行,同时更加侧重张居正对于国家的贡献,并不是说自己当初惩罚张居正就是错的。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实也是万历最为渴望做到的事。
他亲政之后,原本以为这很简单得,哪知道差点令他自闭,国本之争,至今他还是失败的一方,这得来不易的成果,也令他知道这一条路是非常艰辛的。
在这期间,他也渐渐体会到张居正不容易,张居正所做的那些事,其实都是情有可原的,若不那么做,张居正就无法取得成功,他自己也是这么干的。
这回过头来,他第一眼就是找郭淡,因为这路走来,他们帝商组合,那可真是相互扶持,其中艰辛也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正好接下来就是颁发军功章。
万历几乎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毫不掩饰得向郭淡言道:“郭淡,朕欠你一枚勋章啊!”
王锡爵他们愣了下,但也都没有说什么。
他们心里清楚,其实郭淡就是无冕之相,大明会迎来如此盛世,郭淡是厥功至伟。
然而,郭淡是在场中,唯一一个没有进入状态的家伙,方才都还躲在后面偷偷打着哈欠,对于他而言,这不是结尾,而只是一个新得开始,一个更大的舞台在等着大明。
未来依然也是充满着未知。
再加上他这么年轻,也没有想着告老还乡。
哇!你这是要上演催泪戏么?我...我特么没有准备啊!郭淡忙道:“陛下并不欠卑职什么,要也是卑职欠陛下的,如卑职这样的人,卑职相信自汉以来就没有任何一个帝王能够如陛下一样,给予卑职这么多机会,甚至都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
满朝文武顿时脸色铁青!
这好大日子的,你也要讽刺我们一番。
真是欺人太甚啊!
冒天下之大不韪,不就是暗讽他们当初绞尽脑汁对付郭淡。
为什么是自汉以来,准确的说,就是自独尊儒术以来。
但是事实证明,他们当初是错了,如今也都在向卫辉府学习。
又听郭淡言道:“陛下如此胸怀,有无卑职,都何愁我大明不兴,卑职就是穷尽毕生之力,也难以报答陛下的恩情。”
田义、李贵两个大太监,都是一脸钦佩地看着郭淡。
这马屁拍得真的是可以写入教课书,供他们太监学习。
因为这说得太有道理了,就郭淡的身份和言行举止,以及他的思想观,自古以来,能几个皇帝能够欣赏他,因为郭淡从未掩饰自己的好利之心,也就让他逮着了万历这个大财货,二人是臭味相投,要是郭淡是一个女人,那郑贵妃就是一个屁。
万历瞧了眼尴尬的大臣们,仰面大笑起来。
他突然想起自己不但战胜了张居正,也战胜了就连张居正都未曾战胜得官僚集团,利益集团。
大臣们只能强颜欢笑,心里恨死了郭淡。
但他们偏偏又干不掉郭淡。
这是最可气的。
接下来就是办法勋章。
方逢时被田义邀往城墙上,又与李成梁同时获得一等勋章,关于李成梁,其实朝中是有争议得,因为当时李成梁是被弹劾下台的,人生中有着许多污点,不像方逢时。
但是万历最终还是给他一枚,其实是作为一种政治考量,李如松、李如梅、李如柏,可都立下赫赫战功,也是军部不可或缺得人才。
要不给李成梁一枚,必然会引起他们的不满。
另外,在军事改革上面,李成梁是主动缴械,帮了大忙,也算是一种回报。
万历是亲自帮他们戴上勋章。
可真是无上荣耀。
方逢时眼角闪烁着泪光,但并非是为了这枚勋章,而是为了张居正,他庆幸自己没有死在战场上,见证了这一刻,他甚至希望能够前往张居正墓地祭拜。
弄得一干文臣心想,不能有一种勋章,我们文臣呢?
他们心思着是不是也得孔孟奖什么的。
吴惟忠、李如松、李如梅、麻贵,等一干大将获得二等勋章。
1...684685686687688...7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