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民国明珠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即墨伦珊
中医代表团分成两派,正在吵闹不休之时。
忽然平地一声惊雷,震聋发聩!
战事来了……
一位杜姓大帅,率领大队人马攻打东南五省都督汪大帅,两军在碧庄狭路相逢。
杜姓大帅可不是为了中医来主持公道的,他的理由很简单,老子有的是兵,老子就是横,不服来战。民国是个有枪就是王的时代呀。
汪姓都督是满腹经纶,天文地理,要效仿日本明治维新,消灭中医的当事大能人,自然是不怕打仗的。
双方在碧庄开火,你争我夺。
倒是满腹经纶的汪姓都督略输一局,失守了正安。当然也有谋士们解释,这个叫战略性迂回。
中医代表请愿团被这个消息震撼了,呆萌半日,才商讨起来,又是分成两派。
其中一派的意见是:
“既然打起仗来,那么还是性命要紧,想必上海的同行是会理解的,我们赶紧在苏州找个地方躲起来吧。”
另一派表示嗤之以鼻:
“要活命,自然是回上海,回租界去,不管是那边的大帅都督,总要给洋人面子的。”
于是众人决定还是回上海,幸好他们得到的消息及时,铁路火车还是在运行的,只不过就是晚点而已。
此时的火车站,已经是人山人海,都是逃难的。富人们都是带了金银细软,贴身小包裹。穷人们也带了他们的值钱家当铺盖被窝,铁锅瓢盆。
幸好中医代表团已经买好了头等车票,只是月台上人太多,难受一些臭汗熏蒸,等到
穿越之民国明珠 分卷阅读56
火车来了,也只好放下身份面子。混做一团,乱乱的冲上火车去。
上了火车,就暂时安稳了,头等车厢到底不一样,还算有转身余地。大家互相数了人数。做中医的都是身体保养的好。现在也一个不少的都冲锋上来了。
火车上的听差还拎了大茶壶,过来提供茶水报纸。
代表团才算神态稍安,各自找了座位,坐下喘气儿。
这是最后一辆顺利到达上海的火车,上海火车站也是人山人海,但是代表团就不指望这是来迎接他们的了,本来应该是该享受一下被热烈欢迎的荣耀的,哎。
出了上海火车站,黄包车极多,代表们各自叫了车回寓所会馆酒店,只是原本一两毛钱的黄包车,如今已经变做五毛一块了。
张美溪要试验几个食品添加剂的配方,就找借口和女生寝室的管理嬷嬷请了假,回自己的桃花居住一晚。
到晚上快十点的时候,忽然接到周二少爷的电话,让她在家呆着不要动。不到一个小时,周二少爷和周三少爷就带了十几个人过来,都是亲信熟人,安置在桃花居的大厅里过了一夜。第二天,天才蒙蒙亮,周二少爷又带了人去平安制药厂了。
周三少爷开车,打开车门,看她走到门口,忽然又叫住她,塞过来一大包朱古力糖:
“大姐姐不要怕,租界是没有事情的,美国人办慧文学校又更安全一点。”
张美溪点头,又嗦几句,叮嘱他回桃花居呆着,不许桃子和杏子出门上学。
凄凄切切,生死离别一样。
回到学校呆了不到半个小时,又有女寝室的管理嬷嬷来找她。
黄四舅舅家派了汽车来接。这下不用上课了。
张美溪只得先回黄四舅舅公馆,幸好电话都是通的,又摇电话和桃杏报了平安。
下午,周三少爷又开车将桃杏送来。到晚上的时候,副市长黄大舅舅也派听差过来,送两面红十字会的旗帜,给黄四舅舅和黄五舅舅的公馆插上。
当时的民众意见里,上海的租界是安全的,插了国际红十字会的旗帜,会更多一层安全。
但是,上海人真是太会算计了,想着反正打仗,多拜一些神佛是没有错的,就有人把山东先生的画像也挂去门口辟邪了。
------------
053阴云下的黄四舅舅公馆(一)
因为集有山东先生画像的普通民众并不多,脑洞大开突发奇想贴出去辟邪的也没有几个,所以张美溪也不知道这件事。
中国人的信仰一直都是最可爱的,他们讲求的是实用主义,拿出去张贴辟邪,有用自然是好的,如果没用,撕下来拿去引火,也不算浪。
大部分人家,平日里也不烧香拜佛,只有等遇到事情了,或者生病,或者为了发财升官,才会去临时烧香拜一拜,简直就像交易一样,我参拜你,你给我好处。一般的和尚道士也是可以分清楚的,至于观音菩萨到底是属于和尚的领导还是道士的领导,民众里弄不太清楚的人就不要太多了。
慧文女中的同学凌果摇电话过来,说是有一大半的学生都没有上课。慧文的督学很是着急,做了一个通告,问她到没有。
张美溪自然是什么也没有到,两人又说了几句,就听见电话筒的那边有凌果妹妹不乖的哭闹声。
两人就赶紧互相道了珍重挂掉电话。
对于打仗的事情,黄四舅舅还是十分镇定的:
“以前也闹过几回,连个三百年的大清都亡掉了。那个袁大帅,又是做总统,又是做皇上的,不也来回折腾了几次。我们住在租界,都要给洋人几分面子,所以是不怕的。”
黄四舅舅讲的是国家兴亡大事。
黄四舅妈就要更加关注具体家务些:
“打仗了就该多买些粮食,煤球也是要越多越好。”
现在黄四舅舅公馆里已经多年不用柴火了,厨房里灶台下面都是铁皮炉子烧煤球。只是因为天越来越暖和,煤球一星期就买一次,储存的很少。
于是又慌慌张张的差人出去四处抢购,幸好市面上的店铺都还能营业,只是价格都涨了将近一倍。
黄四舅舅的公馆主仆上下,加上表小姐张美溪桃杏几个,也有二十张口,吃饭是第一件大事,各种东西都要多买。
黄四舅妈亲自去厨房,仔细清点,见有一袋子米,十分劣质,内掺杂了细沙小石头和黑色北籼米。也只好叹气,骂粮店黑心。
煤球也买了一车,因为怕下雨,就全堆积到了偏厅外侧的一处走廊下,虽然看着十分碍眼,但是非常时期,也不好太讲究了。
黄四舅舅公馆的汽车夫是最着急的,每次一打仗,汽油都是第一个断货的,大约是因为属于战略物资吧。
慧文女中的校工过来了一趟,发了一份学校督学给她家长的通告,上面写着:
“兵乱虽然可虑,子弟的教育犹如布帛菽粟,是一天一刻不可废弃的,现在已经决定,学校照常开学。从前欧洲大战的时候,天空里布着御防炸弹的网,耳边也能听见炮火的轰鸣,下面学校里却依然在那里上课。这种非常的神,我们应当不让他们专美于前。希望家长们能够体谅这一层意思,若无其事地依旧把子弟送来,这不仅是家庭和学校的益处,也是地方和国家的荣誉。”(摘自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1924年)
张美溪看过了学校的通告,就拾了课本,要去上学。黄四舅妈自然是不允许的,拉了她的手,哭着:
“死也不能让你出这个门的,倘若有个好赖,怎么给六姑太太交代。”
张美溪知道,其实整个租界都是安全的,也没有必要陪四舅妈哭着笑着作秀,所以依旧回自己房间里看书。
黄五舅舅合家过来,到了吃饭的时候也不走,黄四舅妈只好招待一餐。黄五舅妈还真是不客气,点明了要吃白鸭、鸡腿儿白菜汤。
厨房里的女佣就用很高的声音抱怨:
“还吃活鸡活鸭子那,只怕过几天,鸡蛋鸭蛋都摸不到了。”
黄家的汽车夫接话:
“一听这话,你也是没吃过苦的人,外面连草根子都摸不着,活活饿死的人也是有的。”
本来上海的几个租界加起
穿越之民国明珠 分卷阅读57
来,也有两百万的市民。打仗的消息一出来,又涌进来十几万。这些外来逃难者,有一小半都投亲访友或者住旅店了。还有一半没处去得,拖家带口,徘徊在租界的水泥大马路上。
一两天下来,没吃没喝不说,连排泄都是巨大的问题。各种建筑拐角处,屎尿横流,居民们也是紧闭门户,害怕发生难民哄抢的事情出来。
这些事情,洋人老爷自然是不管的,要整顿租界秩序,还是得靠中国人自己。社会上的名流绅士淑媛太太慈善家们,纷纷站出来主持工作。
慢慢的也开始恢复起秩序来。
难民被安置进教堂,佛寺,大戏院。又按人头供给米粮。
买米粮的钱自然是社会各界的捐款。
张美溪只捐了两次,一次是慧文女中的同学过来捐款。张美溪参考其他同学的数目。
凌果一百元,清林二十元,万仙儿二十元,她就也跟着出了一百元。
还有一次是黄副市长大舅舅组织捐款,黄四舅舅公馆出三百块,黄五舅舅公馆出五十块。
黄五舅妈还扯着长调子说:
“我们这里还有一位电影女明星那,怎么能不出钱。”
小桃子就拿着两张钱庄的汇票走出来说:
“两百块这张是我们大小姐的,一百块这张是我的。”
这个时候钱是非常值钱的,一块钱平时能买一百多斤米,打仗了也能买到五十斤。
果然就更加刺激了黄五舅妈的神经,又跃跃欲试的要插手外甥女的生活:
“打仗了,外面这样乱,你一个小孩子不顶事,钱还是让小舅妈帮你着好。”
黄小姐们在一边插嘴拆她们婶子的台:
“三岁小孩子都知道,钱放在洋人的银行里是最稳妥的,银行是有保险库的,连首饰都能放过去。”
张美溪年纪小,不敢托大,捐款还要参考别人的数目。
平安制药公司的做派就豪爽多了,不光轻松的安置好了药厂的工人,工人的家属亲戚。还给每个难民安置点都送去了药品和捐款。
有一家叫静安的寺庙,也留了一千多难民,难民们都十分感激,纷纷参拜佛祖,只不过这家寺庙还养了一大群鸽子。
难民们也不是光靠别人的救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也很多,所以静安寺的鸽子,就被勤快的难民们拔毛烤吃了,一只也不剩下。
------------
054阴云下的黄四舅舅公馆(二)
每个难民点都闹了一些或大或小的乱子。国虽弱,上海一地却聚集了不少英人物,英人物们还存了些良知和仁慈,所以也勉强维持下来了。
杜大帅还是在碧庄和汪大帅僵持。
报纸又迎来了一波销量高氵朝,敢于亲临战场,为大家集情报的毕竟是少数。不过报纸的供稿人们大多数擅长纸上谈兵。竟然也能绘声绘色的将战场形势描绘出来。
诸如:“敌军大败,我军进展若干里。”的新鲜战报每天都有。
“正安失守,碧庄未必靠得住呢。”
“大概这方面对于南路很疏忽,正安失守,便是明证。”
“那方面从正安袭取碧庄是最便当的,说不定此刻已被他们得手了。要是这样,不堪设想!”
“要是这样,这里非糜烂不可!”
“但是,这方面的汪统帅不是庸碌无能的人,他是著名善于用兵的,大约见得到这一层,总有方法抵挡得住。也许就此反守为攻,势如破竹,直捣那方面的巢穴呢。”
“用兵全在趁一个机,机是刻刻变化的,也许竟不为我们所料。”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1924)
张美溪已经懒得看报纸,不管那边,肯定不会打到租界来。 想到这些,又难叹气,不能为国为民尽一份力,还要把在侵略者在上海设立的“租界”看成是保全自己的“圣地”和“乐园”。
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凄凉和悲哀。
两百万人都在窃喜和偷安,她又能如何?
周家二少爷亲自开了车,过来给黄四公馆送几桶装在铅皮桶子里汽油。
黄家的汽车夫弯了腰感谢:
“周家少爷真是有办法的,我们大老爷都弄不到。”
周二少爷摆手,表示不在意。
前面打仗,总是会有一些伤亡,中医和西医们也会被大兵接走送回,也会找药厂征集药材,所以他确实是有一点点门路。比普通干坐在家里看报纸的民众强一些。
张美溪走到客厅招待他,亲自倒一杯茶:
“这几天真是辛苦你了,我实在是没有什么用处。”
周二少爷笑呵呵的端了茶喝:
“也没有什么好辛苦的,打仗了,山东先生其实挺赚钱的。 ”
张美溪皱眉:
“吃苦的总是小民百姓,我宁可不要这样的国难财,依旧都发散出去吧。”
周二少爷笑:
“不管怎么说,我们好处是很多的,认字的工人也更容易招到了。”
张美溪无语,只饮茶。
周二少爷又说起一个打算:
“这个平安补习班也该扩大一些,我想直接做成一个学校。现在要找一块地,还算容易。干脆就找的大一些。租界的地,总是只有涨价没有跌的。”
张美溪对办学校倒是也有些意思,正要仔细商量。
黄五舅妈披头散发的冲进客厅,坐在沙发上嚎啕大哭起来。
黄六小姐带了两个弟弟无措的站在她母亲身边,姐弟三人都穿的有点破烂,模样也都很呆萌。
黄四舅妈躲避不过去,只好走出来,问是什么事情。
其实也没有什么,只是对黄五舅舅家是破天的大事,因为外面打仗,黄五舅舅有个外室带了两个儿子找过来。
黄五舅舅家里本来有一个妾的,外面竟然还会出这样的事情。如果只是外面有女人,也可以说的过去,但是两个儿子,这样就算是大事故了。儿子总是要分家产的。
“两个,竟然有两个呀,原来我是个傻子。”
黄五舅妈喊的声嘶力竭。
傍边一众围观的听差女
穿越之民国明珠 分卷阅读58
仆暗暗在心里说:
“你本来就是个傻子。”
黄五舅妈又撒泼打滚,只说,如果不杀了那个外室和两个杂种,她就去死。
黄四舅妈衣服上被摸了些鼻涕眼泪,哭笑不得:
“虽然现在打仗了,死人也多,可是让我们去打死人,这样的要求,真是骇人听闻了。”
大厅里闹得十分厉害。
长辈有这样的尴尬事,张美溪也不好说,亲送周二少爷出去,叮嘱他不要太劳累了。
看着周二少爷的汽车开远了,张美溪转身回去。
才不一会儿,杏子又笑着过来说:
“周三少爷来了。”
周三少爷也是自己开车过来,送给黄四舅舅家的厨房几大袋子干果。花生,葵花籽,核桃,桂圆。
黄家的厨娘喜欢的一直念佛:
“阿弥陀佛,这个表小姐认识的老乡周家,是有大门路的。”
张美溪并不叫周三少爷进大厅,只站在院子里说几句话:
“现在打仗,这些零碎东西总是缺的。”
周三少爷憨笑:
“再怎么缺,也不缺大姐姐的。”
不管张美溪怎么沮丧恼怒,她还是发了一大笔战争财。就算想捐赠一些出去,还得心筹划,租界里有钱的人极多,最关键的是要解决交通问题,要让外界的物资流通进来。
杜大帅和汪大帅还在碧庄那里对峙,听说最近的兵营已经驻扎在虹桥。
但是最初的慌乱和惊吓已经过去,学校又开始上课,工人们开始上班,绅士名媛们也开始做茶会舞会了。
人类还真是奇怪的动物,竟然能忽视掉外面正在发生的混乱,掩耳盗铃般灯红酒绿起来。
黄五舅妈闹的实在不像话,黄四舅舅也没有办法,只得又惊动副市长黄大舅舅。
黄家在这样剧烈的折腾中,日子也过的越来越鲜活了。
租界的日子也又开始变得鲜活起来。
一个月后,汪大帅终于还是败掉了,他的满腹经纶,明治维新,废除中医,强国救命,统统成了空谈。
带了残兵,北上山东,图谋再起之日。
上海的市民们欢天喜地,在路边搭建四个色的牌坊。做了横幅和招牌,迎接杜大帅的到来。兵车轰隆隆的开过去,杜大帅站在花车上,朝着路边的观众招手,好像他真是杀敌归来的英雄一般。
马路旁边的观众兴奋欢呼。横幅和旗上面写着:
“功高岳牧”
“威镇东南”
“德隆恩博”
南京那边的大总统发了一个文件,任命杜大帅督军东南两省。
上海市政府基本没有变化,黄大舅舅依旧稳稳的坐着副市长的位置。
杜大帅要摘取胜利果实了,加了十几样的税。
------------
055三年树木百年育人
六月,平安制药公司在黄埔江畔购地一百亩,紧挨着自家工厂,创建平安药剂工程师管理学校,多年后又更名为平安医药大学。
张美溪坐了车子去看,入目就是一排排的铅皮屋顶的速成建筑,都是宽阔的平房,教室的外面漆成砖红色,寝室寝室的外面漆成乳白色。
“这个也太简陋了些。”张美溪说。
“好铁都花在刀刃上了,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周二少爷笑着晃动一把泥金纸扇,十分悠然的掉书袋子。
张美溪不满意,到底又找了花匠铺子,购置三百株悬铃木。
悬铃木就是后世通常说的法国梧桐,和中国通常称呼的梧桐树相区别,其实这种树原产地是美洲。后来在中国大面积推广,南北皆适宜栽种。
这种树有个特点,就是生长飞速,小树苗一年时间就能长到手腕粗,只要三年时间,就会变成碗口粗,十几米高,大片绿叶,亭亭如盖,威风凛凛。
悬铃木虽然生长快速,迅速成材,但是初期却是空心的,之后木质才慢慢变得密实,成为上等的经济木材。
就像这所学校的学子们一样,他们开始的时候虽然接受的教育十分简单粗暴,但是却迅猛被打造成人材栋梁的模样,又在制药行业中挑起大梁,慢慢的充实内心,少年英、卓越优秀,成为真正的民族脊梁。
三年树木,百年树人。
停留在一批又一批平安学子记忆中最美妙的事物,不外乎两种,一种就是在教室课堂上窥探顶尖科技奥秘的震撼,另一种就是校园里亭亭梧桐绿荫带来的惬意清爽。
同一年,同一样的六月,广州的黄埔也成立了一个学校,是军校,黄埔军官学校。
由南方大总统最嫡系的亲信担任校长,这是一个军事家的摇篮,后来搅动中华风云变化的将军大帅们,多数出身于此。
在后世,这两大顶级名校的学生之间,总是有一种互相羡慕的基情交织。
常常有那满身勋章的将帅,在失意酒醉之时,扶在美人儿膝盖上痛哭: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当年不该读军校的,我应该去平安,不做良相,就做名医,如果我是一个平安的学子,工业救国,医药强国,该是怎么的快意潇洒。”
也有一些平安出身的杰出成就获得者,在领奖的时候,众人瞩目的璀璨里说些俏皮话:
“孩提时代的少年人美梦里,总是会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将军的,可以指挥千军万马,后来却只能在强酸强碱,瓶瓶罐罐里消磨掉时光,如果人生能够重来一次,我说不定会选黄埔军校那。”
张美溪发了一封电报给老家:
“听说广州那边有一所军校,我想是很适宜周家大哥的。”
她父亲张大爷拿了电报去给张家老太爷看,爷爷张老太爷的心情正在很不好:
“哎,我的宝贝大孙女。她的话都是圣旨,让我每天吃一桌子绿菜补充卫生素,治疗辐射病,吃的我脸都绿了,那里有力气管这个。”
张大爷就把电报给保安队的周太太看。
这个时候上海的汪大帅已经兵败,带兵北逃,盘桓在山东一带。汪大帅是个文采风流的人物,又在山东一地搞革新,大肆攻击孔孟一系列,所以又
穿越之民国明珠 分卷阅读59
搞得人心惶惶。
周太太已经十分依赖自己冲锋陷阵骁勇无敌的大儿子,就将电报压下了,并不拿给周大少爷看。
张美溪对黄埔军校十分神往,又和周二少爷,周三少爷提起数次。
一年后,消息才终于传到周大少爷耳中,那个时候周大少爷刚放过几发大炮,又拿了大刀上阵砍杀,喝一大碗烈酒,又露出洁白锋利的牙齿笑声清朗:
“这个打仗的事情,学校那里学的来?还是要亲临战场才最管用,我以前在济南又不是没上过陆军学堂,算了,既然大妹妹喜欢,我就过去广州玩一次吧。”
终于还是带了几个脑瓜灵秀的兵丁,一起做了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学员。
桃花居的初秋,满院子的桃杏都已经是硕果累累,桃杏的叶子依旧还是很繁茂,暖和的太阳将浅黄色的光晕透过叶子洒在这个幽静的院落里。
洗尽铅华的小桃子,穿着一件半旧的绉纱旗袍,坐在一只藤编小凳子上,抱着一个红漆藤筐,剥新鲜的莲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