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穿越之民国明珠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即墨伦珊
苏将军连忙站起来挡了挡:
“我来,我来。”
熊督军哈哈大笑:
“那里会少了你的。”
苏将军继续挡着:
“不是不给老哥面子,这个酒随意就好。”
熊督军弯着腰殷勤的笑:
“那个是当然,这全天底下,还有谁敢灌老太爷的酒。”
张老太爷十分给面子,伸手接了,浅浅吃了一口:
“正宗啊,酒好,螃蟹也好。”
熊督军十分高兴:
“那我就先吃三杯为敬,老太爷您随意。”
他伸手去给苏将军倒酒,却见那位小个子十分灵活,已经手快自己倒了。于是哈哈笑着退回自己椅子上,一连着倒了三杯喝干,嘴巴里喊着:
“痛快,痛快!”
伸手又倒了满满三杯。
苏将军知道他是要故意多喝几杯,有了酒意才好说话,所以也不搭理他,脸上带笑学着老太爷的样子小口吃酒。
这两个军人虽然相貌天差地别,一个瘦小明像小猢狲,另一个膀大腰圆像只熊,却因为以前有过一些交道,颇为有些默契。
白烧酒,酒劲浓烈,装酒的酒杯一般都不大,这次春风得意楼用的是一种核桃大的青绿色小杯子,下面还有一寸长的细手握倒座。
熊督军吃了满满六杯下去,算起来也不过才有三两酒了。他脸色酱油红,说话有点大了舌头:
“今天老太爷赏光,这个螃蟹有了,美酒也有了,俗话说的品蟹饮酒赏菊。就只差菊花了。”他回头招呼掌柜的:
“上菊花儿!”
掌柜的领命,朝着外面拍手,重复他的话:
“上菊花儿!”
张老太爷和苏将军都抬了头往门口看,还以为会看见伙计们抬着什么样的绝世名品菊花上来。却见门口依次走进来四个美貌的旗袍女子,两个怀中抱着三弦,另外两个抱了琵琶,对着酒桌站成一排。
掌柜介绍是说:
“这几位姑娘是寿客,金英,黄华和秋香。”
这几种都是菊花的别名了。
四朵菊花对贵客行了礼,开口问要听什么曲子:
熊督军请教张老太爷,见他没有什么意思的样子,就声音豪爽的说:
“拣你们拿手的弹来吧。”
四朵菊花行礼退了几步,在墙角的椅子上坐





穿越之民国明珠 分卷阅读550
了,轻拢慢捻抹复挑,三五声之后,曲调未成,却先有脉脉浓情传递出来。
一时间宾主尽欢,酒足饭饱。
熊督军又亲自将张老太爷送回张院长的公馆门口,才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的回去。
折腾了大半天,张老太爷回了养老院,神依旧很好,喊一个钱管事去把张家大爷叫来,加上苏将军,四个人在书房里密谋。
苏将军说:
“熊督军现在就想躲在租界里,做一个富贵闲人,只不过南边的革命军不愿意放过他,非要取他的脑袋。他现在投靠了孙督军,孙督军也不是什么善茬子,事事都要让他出头做先锋。现在南边革命军来势汹汹,孙督军自己都怕是有些顶不住了,何况本来就是败家之犬的熊督军。”
张家大爷点头:
“恩,那他三天两头的这样巴结我们,找好几波人来说情,到底是为了什么?”
苏将军继续解说道:
“希望山东先生能保他一条命,再有能了他的一万大军。”
张家大爷皱眉:
“保命容易,他就呆在法租界,这几家租界里,下野的督军省厅不也挺多的,只要够老实不折腾,没见谁丢了性命的,至于他那一万的残部,给孙督军兼并不就行了,何必再找我们?”
这十多年国内征战不休,下野的大人物带了金银财宝躲在租界里做寓公的不计其数。
苏将军直接交代底细说:
“一万兵十万兵的,孙督军都吃的下。不过熊督军想独吞了金银财宝在租界养老,他手下的那些人可是不乐意,当年打江山的时候,讲定了要兄弟们有福同享的,这几年死了也有不少,死人家属原先讲好的抚恤金养老金育儿金之类的自然是没了,死了的人亏欠也就算了。现在这一万人可不是好打发的。每个月十块二十块的军饷他们也看不上。”
怪不得熊督军在张老太爷面前一副孙子样儿,原来不光南边的革命军想要他的脑袋。现在还对他惟命是从的手下们,如果处理不好,说不定也会动了杀心。跟那个孙督军结盟也沾不上什么便宜,那个孙督军是个老军油子。
张家大爷冷笑说:
“原来姓熊的是这样贪心吃独食的东西,怪不得他在租界里也睡不安心。找我们也是没有用的,我们就算是把那一万残部招募下来,顶多也就是给三五十块的饷钱。多的也有限,也并不能阻止这些人讨回以前的辛苦钱。”
张老太爷听到这里,咳嗽了一声。苏将军赶紧说:
“现在平安实在是需要人手,这一万人都是熟差,要能下来,派到哪里都是便宜的,要是派去东北大庆,谁还千里迢迢回来问熊督军追债?再有一个,不是小的我吹牛,多了不讲,这一万个人我是带的动的,退一步说,就算我不行,不是还有周大队长!”
张家大爷知道,老太爷为了保护山东先生的安全是了心思要增加力量,这个苏将军自从进了平安的门,也是雄心勃勃天天想着扩军。
所以低头不语,想着该如何应付。
这个时候一个管事匆匆走进来小声回报说:
“外面送了四个美人来,太太已经闹起来了。”
------------
531菊黄蟹肥的时节(四)
张家太太的客厅宽大阔朗,雕花和帐幔都是欧洲的法国宫廷风格,墙壁的装饰画也非常大胆的选择了衣着半遮半露的西方仕女图。
在这样西式的格局里,堆放了大量的东方传统情调的折枝桂花,金桂黄灿灿如同金箔,银桂白润润如同羊脂玉,丹桂红彤彤如丹霞吐火,月桂袅娜娉婷如月宫仙舞。
张太太穿了件西式的贵妇长裙,脖子下面还露出一段香肩来,戴着一串珍珠链子,坐在沙发上接见上门来访的客人,黄小姐们站在她的背后,一脸的严肃表情。
曾经在春风得意楼螃蟹宴上吹拉弹唱过的四朵菊花,在大厅里站成一排行礼,她们目前还算不上客人,只能算是礼物。
熊督军派来的副官向张太太介绍说:
“这几位姑娘嗓子好,琵琶三弦乐理通,昆曲和京戏都能唱几句,送来张府上,可以日常解闷儿。”他说的非常含糊,并没有指明是给张老太爷。因为暗地里还有更多的野心,按四朵菊花的容貌和技巧,被张公馆里转送传奇人物山东先生,也是有可能的。
张太太打量着四朵菊花,脸上带了淡淡的笑:
“既然这样,让熊督军心了,等我请示过我们大爷,再回请他。”
熊督军的副官立刻行了一个军礼告辞,一个张家大爷的听差跟出去,在门口吩咐车马茶水的赏钱。
大厅里的张太太是有一点点误会,她还以为真是送来给家里听戏的戏班子,互相送一出小戏来看,在世家里也是很常见的。
所以她直接对四朵菊花说:
“我们家这几天有些忙,等定下请客的日子,再请几位女先生过来!”
说完了这一句,一招手示意贴身的女佣带她们出去登记地址和联系方式。
这四朵菊花却知道自己是上门来做姨太太的,现在四个人正是大好的年华,前景广阔,除去了熊督军的一份钱外,她们另受了某一势力的指派,才甘心牺牲色相来张公馆,满心希望能谋求到更好的前程。
于是四朵菊花里打头的寿客抢先说话:
“我们既然过来了,怎么也要先给家主请个安,才算是礼数。”
张太太认定的家主就是张家大爷了,她心里有点冷,脸面上也表现出来:
“我们家大爷现在正忙,请安就不必了!钱婶子带女先生们出去吧!”
四朵菊花一看张太太这样的态度,顿时也有些急了,一个性格着急的名叫金英的抢着说道:
“太太想送我们去那里?我们是熊督军送来的,自然是要住在这里。就算太太想赶我们走,总也要先问过家主才好!”
送上门的姨太太直接被当家主母赶出去的也很多,只有经过了家里老爷的意见,才比较容易留下来。
张太太笑:
“我就能做主,并不用请我们家大爷来说话。”
张家的男人有不喜女色的好习惯,别说是张家大爷就姨太太,就算是张老太爷的姨太




穿越之民国明珠 分卷阅读551
太,张太太也做主打发过十多次。
四朵菊花心中暗恨:
“怪不得人家都说这个张家是要绝后的,却原来当家太太是这样的嫉贤妒能蛮横吃醋,听说她只养了一个小姐,怎么就这样有底气那。现在也不需要跟她太闹翻,以后只要能在子孙上有所立功,必定能稳压她一头,小姐是最好打发的。”
于是四朵菊花齐刷刷的跪倒:
“太太您是最心地善良的人,我们现在是孤苦无依,又签了卖身契的。请允许我们留下来伺候您。”
她们本来就是学表演的出身,因此哭泣哀求起来不光腔调优美,还非常有轰动效果。
张太太看这样的架势,不禁有些气恼:
“快带她们下去,这成什么了,灵堂吗?”
听差和女佣领了命令,赶紧走上前驱赶四朵菊花,不甘心的四朵菊花跪行几步,扯住了张太太的裙边,抱住了张太太的小腿儿。
这下张太太可真是吃惊起来:
“快去把大爷喊来!”
她说的是喊而不是请,张太太使唤起张家大爷来,有时候简直像使唤听差一样顺手。原本在老家山东的时候,夫妻两个还有些相敬如宾的平等,到了上海后升官发财的张家大爷,居然越发能忍耐他太太的矫情娇贵之气了。
……
在张家大爷匆忙赶来之后,四朵菊花已经被拿枪的侍卫制服了,发丝凌乱,已经不符合秋天时令的无袖锦绣旗袍也有很严重的破损。
张家大爷有些生气:
“不管是送戏还是送妾,总要符合主家心意的,这样闹腾的礼物,我们可是万万接受不起,马上就送她们回去,直接送到熊督军手里。”
四朵菊花虽然看张家大爷年轻富贵,十分动心。然而现在已经到了决裂的地步,只好搬出底牌来说:
“我们昨天是给老太爷唱过曲子的,还要请示一下老太爷才好。”
张家大爷略有犹豫,亲自走去老太爷那里请示,却并没有回来。昨天见过的一个八字眉黄豆眼的苏将军直接过来,押送了她们去还给熊督军。
这四朵金花也是运气不好,不然如果遇到了张家的大小姐,那一位是最喜欢支援民间音乐戏剧艺术的,说不定反而会留下来。
……
话说熊督军正邀请了一位装裱大师来自己暂住的法国酒店里,亲自监督他装裱一副张家老太爷写的字儿,自以为是得了一副保命符一般。
却见苏将军黑着脸,气势汹汹的来送还四朵菊花。
熊督军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还以为彻底得罪了张家,却听苏将军说:
“把你的一万新军改编进保安队的事。张家已经同意了。一般的兵蛋子都好对付,就是那些中高层的团长和师长们,还需要你心再带一段时间,才好顺利交接。所以要再签一份聘用合约。”
熊督军立刻欢天喜地的答应了:
“既然以后还要共事一段时间,那个还要请苏老弟多多关照啊!”
就这样,张家的老太爷随便吃了一餐螃蟹,就顺利编了一万大兵。不是张老太爷能耐大,而是大多数人都是奔着山东先生来的。周家的大少爷匆匆赶回山东平安老家,也是要处理一件类似的事故。
------------
532周太太真漂亮
太行山以东,黄海渤海之滨,就是面积广阔的山东省,孔子的故乡,封建社会两千年思想核心的儒家文化发源地。古时曾经是两个独立的国家,“齐国”和“鲁国”。
在山东省按照历史沿袭下来,有约定俗成的边界线和其它行省相区分,大部分时候,辖区内有大小县市一百四十多个。
在如此众多的市县之中,山东平安县是最不起眼的一个,相对于巍巍太行山,五岳之首泰山。平安县的小平山就像一个小石堆。相对于那几字回环,磅礴大气的黄河,人工开山辟地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安水河就是一个小水沟。
在国字级别的地图上,平安县只是小小的米粒大的两个简笔字“平安”,甚至连“县”字都懒得多写。要考虑地图篇幅的大小,毕竟满民国有三千多个县那。
在省字级别的地图上,才勉为其难的画出整个平安县的形状,然后寥寥数笔,勾勒出小平山和安水河。
当然了,那是几年前的事情了。
现在的平安县,不光是在山东省,就算是在整个名义上统一实际上四分五裂的大民国来说,都是大有名气的。就算是在五大洲四大洋,所有偏僻蛮荒的国度里,也是大有名气的,全身漆黑只穿草裙的南美人,也可以准确的发出“平安”两个字,在痢疾肆虐,瘟疫横行的季节里吞几颗平安的药片,就可以保下一条命来。
平安的名声在科学阶层和富裕阶层中流传,差不多就是近乎无线电波的速度。平安的药剂产品在乡村,省市,国家之间流传,也差不多达到了风一样的速度。
代表着人类进入全球化大工业时代的,有纺织、电力、内燃机。还有平安的药品。
如今的山东省地图,都是用大字和浓墨把平安两个字标注出来,显眼程度,差不多和首府济南并列了。
平安县最著名的医生,外号叫做“大金牙”。前几年,这位医生遇到过一次倒霉透顶的事件,被一个“冲动的救母心切”的青年打掉了两颗门牙。不得不用金子来做了修补。
古老的算命玄学里说,人的面相也在很大程度上会标注出人的命运来。这位“大金牙”医生在镶牙之后,命运也有了很明显的改变。
平安集团在平安县设置了药品销售店,处方药使用资格证培训班,药厂工人招募点等等。“大金牙”医生也积极谋求了一个职位,一家药品零售店的驻店医师。本来他的职责就是给前来看病的老百姓讲解一点基础知识,山东先生不是神仙,他的药也不是包治百病,必须对症下药等等。
可是后来慢慢发展下来,“大金牙”医生发现自己本身竟然也成为了平安县的一个景点。无论是急功近利想投机取巧的经销商,还是拥有浪漫情怀想偶遇山东先生的游客学子。这些人到平安县来,差不多第一个找到的就是他。
全省各地,全国各地,全球各地慕名而来寻访名医的人,总也第一个找上他。“大金牙”医生毕竟也是有些真




穿越之民国明珠 分卷阅读552
才实学的,在平安县原本小猫小狗十来只的医生里,也算是个人物了,所以这样下来,想不发达也难啊。
“大金牙”医生作为平安县本地最显眼的士绅名流之一,这两天有一件烦心事。山东省的头号人物,张督军率领大军围了平安县,枪炮器械黑压压的带了足有好几十吨。直接开打的话,恐怕能把平安县轰成平安坑了。
幸亏张督军是先礼后兵的,他已经被平安老张家的推脱闹的不耐烦了,这次提出了直截了当的要求,要见山东先生,要跟老张家连宗,帮老张家休整祖坟。
老张家的祖坟一定风水极好,不然后辈怎么能发达到如今的程度那,修整祖坟,修建家庙,这都是后辈应该做的事情,不然就是数宗忘祖,没良心啊。
张督军姓张,老张家也是姓张,咱们五百年前肯定是一家,祖宗也是一个祖宗。就不要客气了,一块儿祭拜吧。
原本这个平安县的县长也是姓张的,张县长老早以前就提出过要和张家连宗的意见了。但是被老张家拒绝了。
张家有自己的考虑,人丁太单薄了,绝对不能连宗。不然碰到那一代的儿孙性格稍微弱势一点,就可能被同宗同族欺负死。
山东的宗族文化太强势了,尤其是现在张家的第三代是个女孙,如果父祖万一同时出了什么意外。连宗的同姓说不定真是敢随便给点嫁妆把她打发了,然后瓜分掉家产。
平安县老张家现在一个正经主子都不在,一位李姓的老姨娘在名义上管着家。
张督军冲过来一点都不客气,要帮忙修祖坟建家庙,完全不拿自己当外人。李老姨娘推脱说:
“这件事我已经请示过我们老太爷了,他发电报回来说不同意。”
张督军哈哈大笑:
“老太爷就是太客气了,他那个是怕我花钱,替我心疼那。上海的平安集团建设机械基地,我也是帮衬过本钱的。咱们都姓张,一笔写不出来两个张字儿来。等我修好了,老太爷回家来,只有高兴的份儿。”
老李姨娘坚决不许,着急的眼泪儿都下来了。
脸皮厚加上过分的热情真是叫人尴尬至极。平安县的一帮子士绅名流都一起帮忙劝阻:
“张督军,您这事办的不合适啊,您到底是打算结亲,还是打算结仇那!”
张督军哈哈大笑:
“当然是要结亲,可是我算是看明白了,来软的不行啊,倒不如再积极一点儿,生米煮成熟饭试下!”
在各地的督军里,这个山东的督军算是出了名的混蛋刺头儿拎不清。
平安县的保安队如今才剩下不到一千人,全部整齐排列起来跟张督军的大军对抗。周家三位少爷的生母,周太太身材高大粗壮,皮肤黝黑,她穿了件虹印花布小褂,丰美的骨肉撑的小褂子鼓囊囊的,跨着武装带,手里提着一支大肚子盒子枪走在最前面,冲着张督军喊:
“你要真敢在平安县动一砖一木,我立刻就放枪!”
张督军哈哈大笑:
“平安县的风水真是好,婆娘都长得这样漂亮!”
------------
533和平解决内战是妄想
周太太冷笑: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是没错的,可是长金坷垃的地方也长屎壳郎。同样的一个姓氏,也有圣贤才俊,也有歪瓜裂枣”
对面的张督军呸了一声:
“你欺负我是粗人听不懂是吧?指桑骂槐是吧?我现在就崩了你,也算是给平安县的土地爷开祭了。”
他伸手把腰间的枪抽了出来。
周太太也把手里的盒子枪瞄准:
“那就一命换一命,今天让土地爷开开荤!”
剑拔弩张,几百人的大场面,却是一片安静。在这一片安静里,远处轰隆隆的响声就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了。
二十多匹黄骠马从远处飞驰而来,铁马蹄撞击在水泥的路面上,砰砰砰响的像打铁一样。马蹄飞扬起来的时候,就可以看见雪光一闪一闪的,那是马蹄铁已经被磨的雪亮。
虽然在民国时代,火车和汽车都流行起来,速度也够快,可是遇到各种大小规模的战时,总是会设置路障或者挖坑或者改道,这样的情况下,马匹反而是机动灵活的选择。
这支马队是一人三骑得配置,保持了最快的速度。转眼就到了眼前。
周太太的保安队和张督军的大兵队一开始都还有些发楞,拿不定主意是敌是友,要不要开枪那。等马队都冲到眼前了,才看清楚。
领头的是一个军装的年轻人,军装是普通的军装,可是那俊美的面容和冷冽的气质,让所有人很简单的就能判断出来,这是一个大人物。
站在士绅队伍里凑热闹的“大金牙”医生抽了口冷气,往后退了几步,这就是打掉了他门牙的年轻人了,死都不会忘掉。
周太太眉毛挑了挑,脸上带了些喜气:
“老大,这么快就来了,还以为你坐飞机,马蛋,我们的飞机场让人给占了!”
这个俊美的年轻军官就是周太太的大儿子周大少爷了。
站在对面的张督军冷哼一声:
“谁来了也不管用,这个平安的县城,我今天是要定了。”
周大少爷用锋利的眼睛扫在张督军身上,忽然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来,美男的笑容可以灿烂超过阳光:
“谁来都不管用,谁也别想调遣你张督军,不管是南边的革命军还是北边的东北王,除非他们分出个输赢来,哈哈哈!”
张督军被揭穿了大秘密,也不说话,一脸的锅底黑。
从袁皇帝死了后,这近十年来,南边革命军的势头很猛烈,势如破竹一般服了长江以南的大片江山,他们理论口号喊得很响,至少是名义上统一了半边江山。东北王也一统了东北大地。两边总是有一天会在中原会战,一决胜负。
山东地盘上的张督军本来是东北王阵营里的,可是郭松龄忽然在中间插了一脚,镇守山海关的郭松龄叛变东北王,这样就把山东和东北隔开了。
如果南边的孙督军挡不住南方革命军,那就要他张督军上战场了。他可不想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对抗南边革命军那帮子虚伪奸诈的小人。
更复杂一点的情况就是,张督




穿越之民国明珠 分卷阅读553
军比较倾向东北王,但是现在的叛贼郭松龄又和他以前关系交好,张督军曾经喊郭松龄“亲爸爸”。
1...159160161162163...1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