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路人甲日常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圈地养膘
此时,苏苏坐在已经拾好的正房东稍间的书房里写着请帖。
只说她这书房,对着门,里面便是一只楠木杂拼七巧玲珑一担挑的书桌,上边放着文房四宝,白玉水晶镇纸,白玉笔洗,一个沉香都盛盘。
玛瑙玉笔筒当中插着几枝湘妃镶牙紫毫笔,两厘京都松竹斋的十景书笺。
又有一匣玉版笺,端砚一方,朱砚一方,翠玉水盂一个。
另有一个大白玉盂,养着雨花台的花纹石。一叠各式东洋金笺信封,一架小自鸣钟。两个八宝印色匣,一方一圆,两只银墨匣,墨床上一锭陈松烟墨。
书桌边靠墙一个三层头雕空寿山石书架,架上放着几十种书籍,旁边四幢楠木书箱,也是满满当当。
南窗下有一张树根琢空的小炕榻,四只脚也是树根做的,上边也是树根脚的小炕几,榻下两个盘螭树根脚踏,榻前一张云点湘妃竹的小方桌,上放着几个古铜彝鼎,一架竹叶汉玉小屏风。
看书写字累了,便可在这歪躺一会儿,倒也自在。
苏苏在顺安伯府时,没少写过请帖,不过一会儿功夫十来张帖子就写完了。考虑到雅俗共赏的问题,苏苏也没拐弯抹角,就是非常诚恳的邀请洪笙定下的人家阖第降临。
放下笔,苏苏舒了口气,早办早了,她见了下面的,就能拜见上面的了。
苏苏正想着心事,便听院子外面有喧哗声,细一听,也是无奈了。
如今这家里只除了一人一事,也算事事顺心了。
外面有嘴炮能力和武力杠杠的粉黛和憨妞,岳百优和她那丫鬟根本不是对手。苏苏拿起一本书,坐在炕榻上看起来,这岳姑娘真是属癞蛤蟆的,不咬人膈应人,一天天的总得用些鸡毛蒜皮的事找找存在感,她都不稀得搭理她了。
好好的义妹、家人不当,非得上赶着当小三、姨娘,你这不是有病嘛?
第六章天下谁人不识君(三更)…
到了请帖上所说的正日子,洪府上上下下皆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
只见丫鬟、婆子、小厮、管事、护卫等皆是一水的新衣,女人们头上手上还多了新首饰。大家伙脸上的笑意仿佛要将这早上的寒气都驱散了一般。
苏苏和洪笙吃了早饭,也正在丫鬟们的服侍下穿衣打扮。
哈密的夏季自古就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
如今虽只五月天,哈密白天平均气温已经达到二十**度,夜间平均气温则差不多在十一二度左右。
所以今个光衣裳头面,苏苏就各备下了三套。
此时穿的是一件洋红色满地牡丹绣百蝶的妆花缎对襟腰夹褙子,里面是一件小立领的水红软绸衬衣,领口别着一枚白玉嵌碎红宝的蝶恋花搭扣,和褙子上一溜赤金托镶白玉蝴蝶的扣子相映衬。
下面一条翡翠色撒花洋绉裙,裙子上垂着长长的玉色丝绦,裙角压着两枚白玉蝴蝶的坠子。
按理来说,红绿配最是俗气,但穿在苏苏身上,却将她十分的颜色,衬出十二分的荣光,端庄贵气,光照人,叫人挪不开眼。
头上正中戴着金累丝嵌宝的五尾大凤钗,只见那金凤五条尾巴向上舒展着,嵌着的红蓝绿三色宝石从尾巴根的绿豆大小到尾巴尖处的莲子般大,一共用了三四十颗。
凤口衔着一串米珠穿的流苏,下面缀着一颗水滴状的红宝石,正落在在苏苏的眉心,像一颗天生就有的观音痣。
这金凤钗本就华丽,苏苏便只挑了两只点翠小金凤和一只戴在脑后的珊瑚压发。
脖子上衣服外面是一个嵌宝金项圈,打成葫芦样式,挂着一枚鸡蛋大小、羊脂白玉的蝙蝠。





路人甲日常 分卷阅读189
手腕上是一对累丝嵌宝的金镯子,那宝石雕成牡丹花的样式,自是十分致。
手上还戴着两个赤金托的戒指,一个嵌着一枚羊脂白玉的蝙蝠戒面,一个镶着一颗金丝小枣般大的心形红色火油钻。
苏苏的手原就细长白皙如葱根似的,戴着这两枚戒指也说不好是手衬戒指还是戒指衬手了。
洪笙见了这幅打扮的苏苏,便是想到媳妇只是接待女客,也颇为不放心,磨蹭了好一会,才恋恋不舍的起身去了外院。
洪笙的那些个手下心腹,原也不过是乡野出来的后生,如今虽也有了身份,但家中老娘、姐妹,还是脱不了一股子乡土气息。
有运气好的,娶得媳妇身份高些,却也不过是当地世袭军户家的女孩,再来就是地主家的姑娘。还有些是过了气的大家小姐,规矩长相不俗,却是流放罪民出身。
先前洪笙家里没有女眷,自然和她们也没什么交集。如今洪笙成了亲,拜那些个看不惯洪笙升的太快得了红眼病的人,和那位岳姑娘所赐,哈密卫新上任的指挥佥事的媳妇是丫鬟出身一事,早就传遍了整个西北军。
洪笙又不是银子,哪能人见人爱,自然有不少人都等着看洪笙的笑话。
便是杨小山、冷啸他们回来后帮着说话,那些个黑了心的也只当他们和洪笙穿一条裤子,不过是替洪笙遮丑罢了。
便是那些手下兄弟的女眷也多有打听,结果就是被儿子(丈夫、兄弟)好好灌输了一番“小嫂子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漂亮”的话。
年纪大的倒罢了,她们更看中苏苏如今的身份和礼数,毕竟以后少不得相处。见了苏苏给备的东西,先是松了一口气,是个明白人,然后才是惊喜,还是个非常大方的。
又听说苏苏有多少多少嫁妆,得多少多少贵人看中,就知道这位年轻的四品恭人是个有手段的,还是恭敬点好。
人常说,姜还是老的辣,这话一点没错。
只年纪轻的却还是有些不得劲,姐妹们便罢了,尤其是媳妇,听自家男人如此这般夸一个女人,便是自家男人什么想法也没有,这做媳妇的心里也跟喝了两缸醋似的。心里就有了比较的意思。
得了苏苏下的请帖,不仅开箱子翻柜子,将自己最好的衣服首饰都拿了出来,平日里舍不得买的上好脂粉也一下子购进了三四盒。
甚至有些身价的还去铺子打了新首饰裁了新衣裳,只叫那帮大老爷们悔不当初。
不敢跟吃了枪药似的媳妇吭声,只连连打自己的嘴巴:你说你这不是没事找事嘛!
到了这日,关系好的,三五一招呼,几家子一起出了门,在路上又遇上别人,“同去同去!”
“哎,你们听没听说,那岳姑娘可是找了个好大的没脸!”
“哎呀,都传遍了,我原就看不上她,没想到张狂到人家正牌奶奶的面前去了,活该她丢人。”
“听话口,那位洪大奶奶也是个牙尖嘴利,爽快性子的。”
“听我们家那口子说啊,那就是瑶池的仙女下凡,观音跟前的玉女转世,长得好,性子好,没有一点不好!”
“你们当家的也这么说?我们家那粗人字都不识的一个,不知道打哪听来的一句酸诗,说什么‘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我的妈呀,只酸的我牙疼!”
“哈哈,我看呐,不是那诗酸的你牙疼,是你自己喝了几缸的醋吧!”
“乌鸦别笑猪黑,你就不醋啦?”
苏苏这会儿还不知道,自己在哈密卫甚至整个西北军简直可以称之为“声名鹊起”,都有一大票粉丝了,只不过是黑粉的那种。
若是她知道,大概要自嘲一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了!
而且一路行来好吃好喝养着的猪队友居然还无意间给她挖了不少坑,导致一大波僵尸……错了,是一大波战斗力极其强悍的女人即将袭来。
快、快、快,种太阳!
到了快九点,苏苏最后一遍给丫鬟婆子们训话道:“这是大爷和我来哈密后第一次宴请,也是咱们府上第一次在哈密的社交宴。头一次,我不要求做到人人满意而归,却不希望导致人家不满意的是咱们家下上的规矩礼仪。当然,若是有人胡搅蛮缠,也不用怕,先把人稳住,回了我再说。等事了,再论功行赏!”
不论是苏苏的陪房还是洪家原本的下人,皆齐声应是。
苏苏的陪房那是见过大世面的,自然不会慌乱。而洪家原本的下人,听见主子奶奶这般硬气,还有什么可怕的。
尤其是那句“论功行赏”,娘喂,奶奶才来了小半个月,他们都得了四五次赏了。
请原谅,贫穷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不知道这回奶奶又会赏什么!
不一会儿,下人来报客人将至。
苏苏感受着头上重重的大凤钗,吸了口气,也起身向二门行去,只感觉头皮疼,装相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第七章来客(一)(一更)
(今天三更,兑现推荐票每增加一百加更一章!)
苏苏刚出了院门,就碰上得了信儿过来的岳百优。
这姑娘不知凭什么蜜汁自信,认为洪笙娶苏苏一定是别有目的,她和洪笙是有感情的,就算当不得大妇,一个贵妾总跑不了。
其实,苏苏还是头一回见着能在自己这张脸跟前还这么自信的姑娘,感觉还是挺新鲜的。
若是脑子正常点,苏苏真的不介意拉她一把,毕竟到底是洪笙答应了人家哥哥。
只这种穷怕了,一心要往富贵堆儿里扎的姑娘,苏苏见多了。前面就算是火坑,那也照跳不误,更别说洪笙还年少有为,英俊多金了。
这姑娘见苏苏当她是个透明人,干脆就在洪笙那边下功夫,只洪笙如今明白了她的心思,躲还来不及呢,哪里会与她来个巧遇?
不过,人家有人身自由,除了苏苏的院子和外书房,她愿意溜达到哪就溜达到哪,可是恶心坏了一批人。
如今人家和她碰个正着,倒不好不理,苏苏笑了笑,和她见了礼。苏苏原本以为她是为今日的宴请而来,又想当个主子似的招待客人。
谁知道她却道:“原想帮着嫂子招待一下客人,只我早就和朋友约好了今




路人甲日常 分卷阅读190
天出去逛街,还请嫂子多担待些。”
这话叫苏苏难得正眼看了她一眼。
这姑娘大约见了苏苏后,发现没法在相貌上做比较,终于换下了那套红衣浓妆的打扮。
今个她身上穿着粉紫绣丁香花的夹衫,下系葱绿色绣蝴蝶的百褶裙,杨柳细腰上勒一条金黄色三蓝绣的绉绸汗巾儿。
梳了一个坠马髻,点缀一朵蝴蝶穿翠珍珠花,斜插着一枝嵌宝金簪,嵌宝珠过桥金压发,耳上一对嵌珠金环,双手戴着四只细金镯子。
少了浓妆艳抹,那副脸还挺像那么回事的,只一开口,西北语调的官话听着怪怪的就罢了,说出的话也叫苏苏疑惑不已,这丫的又要整什么幺蛾子?
只苏苏这人吧,性子里天然就带着一股子无所谓,说的好听是淡然,不好听就是冷情,既然一切交给洪笙处理,她就懒得动脑子了。
她愿意出门就出门吧,原本苏苏还怕她从中作梗呢。
“姑娘请便!”然后……
然后苏苏就带着人往二门行去,虽说她对这姑娘如此当场挺好奇的,但如今不是好奇的时候。
岳百优:“……”
难道她这个当“大嫂”的不该装作贤惠的问问她“银子够不够”或者“买什么记账”吗?
光她听说家里下人们得的赏赐加起来就有一二百两银子了,她不是最喜欢用钱砸人嘛!
若是换成别人,当然不会接受这样的“侮辱”,但是她岳百优不介意啊,她一定会接受她的“好意”,好好叫她出一次血的!
只……喂,你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啊!
若是苏苏知道她这时的心里,一定“呵呵”
两声,告诉她:“姑娘,想多了不是?谁家银子是大风刮来的?”她苏苏的大方那也是分人的。
苏苏当然不知道什么都没做就连情敌噎的差点吐血。
她到二门时,到门口迎接客人的水墨娘和一个老兵的媳妇人称周鲁家的,正引着一众女眷过垂花门进了来。
而那帮女眷此时心里那是不复来时的轻松,心中挺忐忑的。
导致这种心情转换的,一是她们在西角门下了车,见到在门口相迎的丫鬟婆子,皆穿红着绿不说,那领头的妇人头上插着一只赤金祥云蝙蝠的簪子,镶着一块拇指大小的南红,不说用料,只做工之细,就不是哈密这小地方能做出来的。
这人自然就是水墨娘了,因为白福家的留在京城,苏苏就见她跟在自己身边,加上她原就会医术,如今也方便替苏苏调理身子,只当是占了奶娘的身份。
苏苏自然是亏待不了她的,不说赏赐是头一份,就是穿戴也都是苏苏加水墨开了嫁妆箱子找出来的。
水墨娘也就是赵有剩家的,知道今个来的人家家底不丰,装扮上特意低调了些,就怕叫人说奶奶看不起人,连下人都纵的轻狂。
只她也是大户人家的家生子出身,在她看来挺低调的打扮,在哈密这地方也够显眼了。
只光一身行头不算,那通身的气派就更了不得了,若是不说,她们只当是哪家的奶奶呢。
还有站在她身后的那个仆妇,那是一只手周鲁的媳妇吧?看相貌像是,只如今她们却
不敢认。
以前的周鲁媳妇苦着脸,佝偻着腰,面黄肌瘦不说,一看就一副夺短命相。
眼前这妇人穿着一身绸子衣裙,头发挽成个圆髻,插着三两只梅花银钗,吊着一对葫芦样银耳坠,手腕上一对金镯子看上去有四两重。
虽说脸色依旧不太好,但笑容满面,腰板挺得直直,看上去也颇为清秀。
大家不敢置信的看着她,可周鲁家的一开口,就叫人不得不相信,这就是那个病秧子!我的妈呀,这是吃了灵丹妙药了?
等进了门,不过几步路的功夫居然还要坐轿子。
等下了轿,来不及看看周边的亭台楼阁,花墙游廊,就有一群美满丫鬟簇拥上前,“贵客们可是来了,奶奶已经在二门相迎,快请快请!”
这一众女眷女人里便是最有见识的三两位都不禁咋舌,这几个居然还只是丫鬟?那她们口中的奶奶又该是什么模样?
进了垂花门,绕过穿堂、屏风,等见着在庭心海棠树下站立的苏苏,一时之间,顿时一静,整个院子居然只闻呼吸。
苏苏浅浅一笑,行了上来,眼睛稍稍一一扫,除了一个小萝卜订,便是做姑娘打扮的看着都比她大。虽说她身份最高,但年纪不大,没的叫人家一大把年纪的给自己行礼,尊老爱幼还是应该的。
所以苏苏就趁着众人还愣神的空,对着众人福了半礼,众女眷这会儿顾不得感叹“原来真的是倾城与倾国啊”,赶紧错开身,手忙脚乱的要给苏苏行礼。
其中年纪最大的老太太是杨小山的奶奶,今年都有六十三岁了,在古代已经算高寿。听说当年还跟着她老伴一同杀过鞑子,如今身体还倍棒,配着炖的软烂的红烧肉一顿能吃两大碗米饭。
这都是路上没事时杨小山和兄弟们闲聊,苏苏仗着耳朵好听到的。所以,苏苏知道的比洪笙说给她听的还要多,对来的女眷也有了大致的了解。
第八章来客(二)(二更)
杨家这位老太太虽然不是慈眉善目的长相,但苏苏一眼就看出这也是一位和老夫人一样的睿智老太太。只不过两人睿智的地方不一样罢了。
但这不妨碍苏苏爱屋及乌,一把就扶住要行礼的老太太,道:“老太太,您折煞我了!您是杨老宜人吧,杨大兄弟可与您说过我?我年纪轻,人生地不熟的,刚来也没什么见识,家中又没有长辈教导,往后还求您多疼疼我!”
杨家绝对是哈密的地头蛇,杨家的老太爷还健在,妻以夫贵,老太太身上还有五品宜人的诰命。
苏苏说杨老太太不是慈眉善目的长相,其实真心是谦虚了。因为这位老太太高颧骨加长脸,另外还有两片薄嘴唇,那是典型的尖酸刻薄脸。
据说杨老太太年轻时那也是温柔如水般的姑娘,只成亲后,家里男人全在外面打仗,赶上边疆战事频繁时,半年不回家也是常有的事。
家里家外全靠她操持,外面防着占便宜的二流子和恶邻居,内里还得叫几个儿女吃饱。
生活的艰辛硬把一个温柔小妇人逼成一




路人甲日常 分卷阅读191
个拿着菜刀追偷鸡贼二里地,能赌邻居门口不带重样的骂上一天,就因为邻居妇人摘了他们家菜地里一把菜。
在家里,儿子儿媳妇见着她都和老鼠见着猫似的,等有了孙子孙女,也和她不亲。
不过人家老太太活的挺自我的,反正家里她管着家,她说了算,又有感觉亏欠她的老伴撑腰,说句不敬的,在杨家她就是皇太后。
只老人心里对孩子们如此疏远难过不难过,寂寞不寂寞就不得人知了。
她还是头一回遇上不怕她还这么热情的姑娘,尤其是姑娘长得就和仙女似得,怎么看怎么招喜欢,老太太难得露出点笑模样,任苏苏扶着她。“老婆子怕不是看见瑶池仙女了吧!”
苏苏若是想哄人,那就没有拿不下的,加上一个愿意哄,一个配合,不过几句话的功夫,杨老太太已经一口一个“苏苏”,叫的亲热不说,老太太还摘下了一只指头粗的金镯子给她戴上,有点不满意的道:“简薄了,回头再给你补上。”
身后一众女眷包括苏苏的陪房下人都蒙圈了,不过几句话的功夫,我们到底错过了什么?
那个笑的“慈眉善目”的老太太真的是杨家那个仿佛谁都欠她银子的刻薄老太太?
杨老太太的大儿媳妇,也就是杨小山的娘,觉得“我可能看到了一个假婆婆”!
接下来的事实就颇为戏剧化了。
一见战斗力杠杠的杨老太太都被苏苏拿下了,其他人立马就怂了三分。
加上先前一路所见,气势早就泄了一分,再见了苏苏这幅真容,那心里对丈夫(兄弟)所说的话早就颇为认同,想到自己还要和人家比一比,真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这勇气一泄在泄,如今只剩下自暴自弃了。
不过先前便说了,苏苏若是拉下脸来想哄什么人,那就没有拿不下的。尤其是其中地位最高、年纪最大、脾气最不好的杨老太太都被她拿下了,其他人就“不堪一击”了。
因为来的人多,苏苏便在第三进的大坐落里招待的她们。这原就是待客的大花厅,三间打通了,下剩两间一间是茶水房,一间是丫鬟们听差的耳房。
苏苏引着众人往花厅走去,有识字的认识那匾上写着琅花厅四字,门前一个垂花帘,里面一张独幅香楠天然几,几上一对点铜锡浇成的鹤蜡台,狮子夺球大香炉。
朝外一张红木雕花西湖二十四景弥陀榻,榻上两个大红贡缎绣金垫子,大红贡缎绣金引枕,下边一条石绿宁绸缂金炕帔。
榻上有一张红木短脚雕花几,摆着一架西洋报刻大自鸣钟。榻下一个大涎盂,两个红木脚踏。
底下一溜每边八把广式红木大雕花椅,大红贡缎洒金围鹤的椅帔倚垫,中间隔着红木雕花茶几。
东西壁均是一色的水磨方砖,一边一副百蝶戏牡丹的缂丝大挂屏,一边是一架赤金嵌八宝镂空花海上三山的屏风,屏风后面通着茶水房。
众人坐定,就有穿着粉色夹袄绿绫裙的美貌丫鬟依次上茶水点心水果糖食,皆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鲜物。
有杨老太太做媒介,一番认识,苏苏笑的和气又带着几分天真伶俐,便是有心作梗的都找不到机会。
年长的人家敬着,年轻的人家也谦让着,便是年幼的都先发了一圈见面礼。
说农事人家懂,说铺子人家也明白,说起衣服首饰,在座的加一起也没人家知道的多,说起胭脂水粉、香料香水,才想起恍惚听家里男人说过,人家调制的香品那都是进给太后、娘娘、公主们的。
几番下来,苏苏再一次证明了什么叫实力碾压。
只有些大姑娘小媳妇难心里有些酸涩,苏苏瞧出来后只当没看见,几位上了年纪的更是在心里叹了又叹,这样的人物,若不是出身差点,便是那洪笙再怎么年少有为,怕也是配不上的。
等苏苏下去更衣,当娘当婆婆的皆背着洪家的丫鬟暗中警告了自家小辈一番。
别说人家是上官太太,便是不是,这样的人物也只有交好没有得罪的。
那杨老太太倒也自在,捡着一快半个巴掌大的西洋鸽蛋糕咬了一口,下剩的递给儿媳妇道:“你也尝尝,听苏苏说啊,是用燕窝、参须粉和着鸽子蛋、白**制的,还有个西洋名。”
杨老太太卷了卷舌头,怎么也说不出来,干脆不说,“苏苏说这最适合老年人吃,走了要给我带上两盒。”老太太笑了笑,在杨大太太和其他人眼中只感觉颇为惊悚。
然后老太太压低了声音,在儿媳妇耳边道:“别人我管不着,你把芳姐给我看好了,若是做出什么不着调的事情来,便是谁求情可都没用的!”
众人只当老太太和儿媳妇说悄悄话,哪里知道杨大太太都要吓死了。
婆婆什么性子她还能不知道,如今这么说,就是心里已经认可了那位洪大奶奶的领导地位。
想起自家那个因为是“老来女”被惯的有些娇纵的老闺女,心里就是一紧,若是得罪了人,婆婆可不是说说就算了的。
想到这,赶紧眼神一扫看向和小姐妹坐在一起的老闺女,这一看,吓得心都跳出来了,那边四五个一般大年纪的姑娘,独独缺了芳姐。
1...5455565758...1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