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太子妃很忙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元月月半
太子无奈地叹气,吩咐嬷嬷把他的小床搬过去。等他一走,太子就忍不住跟石舜华说:“这孩子像谁啊?”
“反正不像我。”石舜华道,“我要是像他这么懒,根本不会开铺子补贴家用。”
太子:“孤要是像他这么懒,早二十年前就被废了。”
“可能因为咱俩都是劳碌的命,老天爷就给咱们送来个懒货。”石舜华道,“说起铺子,九弟的蒙古牛该出栏了吧?”
太子:“你要牛肉?”
“弘晏他们四个都正长身体。”石舜华道,“牛肉那东西吃着人壮,妾身打算每天炖上几斤牛肉。这俩丫头也吃点,省得将来连一床棉被都抱不动。”
太子:“孤回头问问。不过,两个月吃不到了。”
“为何?”石舜华问。
太子:“二伯的身子不大好。孤明天随汗阿玛出去看看,极有可能是最后一面了。”
“那您叫他走得安心点。”石舜华提醒道,“汗阿玛若是知道二伯走的时候很安详,心里多少会好受点。”
弘暖和弘晗互看一眼。小姐俩懵懵懂懂问:“又有人要死了?”
“是的。”石舜华揉揉小女儿的发顶,突然想到,“爷,你抽空去石家一趟吧。我叫杂货店的人留意过,族叔那边也不行了。”
太子点了点头,误认为石舜华担心石琳。六月二十二日上午太子到石琳家中,石琳的几个儿子十分激动,石琳整个人像回光返照似的,太子后知后觉石舜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242
华的本意,顿时无奈又感动。
六月二十七日,福全病故,太子携一众皇子奔丧。
七月二日,曾经的两广总督,封疆大吏石琳走到人生尽头。石舜华趁着康熙因福全病故而伤心,请旨出宫。
康熙想也没想,就允许太子妃出宫送石琳一程。石琳的几个亲兄弟,儿子、女婿见太子妃顶着烈日过来,很是动容。
石舜华听到他们心里很感动,也就没硬撑着,看到她额娘和石琳的夫人泪流满面,也跟着哭一场。
石氏一族的老太太们看到太子妃哭得双眼通红,回家就忍不住跟小辈们念叨石舜华的好。
石琳和石舜华的祖父石华善是亲兄弟,两兄弟都有好些儿女,儿女又都有许多孩子,家里人多了,石琳那一脉和石华善这一脉就慢慢疏远了。毕竟自家一大摊子事还管不过来呢。
太子妃出宫奔丧,帮忙办丧事的石氏族人第一反应是太子妃怎么了?然而再一想,两家还没出五服。同时,意识到这一点的还有石琳的儿孙,以及石华善这一房的小辈们。也是因为这次,两房人又走动亲了。不过,这是后话。
六月没过完送走两个兄弟,康熙心里不痛快极了。御门听政不发火,康熙都过不了一个早上。
七月初九,太子算着裕亲王福全的头七过去好几天了,就跟弘晏和弘曜说:“去提醒你们皇玛法,天气越来越热,好出去避暑了。”
“我们也可以去?”哥俩异口同声。
太子:“你皇玛法同意,孤没意见。”
“阿玛,我去。”半天憋不出一句话的小孩主动开口。
太子瞥他一眼:“跟哥哥一起走着去乾清宫,然后自己问你皇玛法,皇玛法同意,孤就同意你去。”
小孩望着外面刺眼的太阳,转过头眼巴巴看着太子,必须走着过去吗?
第130章开心果
太子:“去不去随便你。”怕他听不懂,又补一句,“你想去就得你去说,孤不会帮你。两个哥哥也不会帮你。你也可以不去。”
小孩虽小也听懂了潜意思,不去就别想出去玩。猛地想到以前出宫玩,不是他自己走到大门口,就得跟嬷嬷一起回来。
“去!”小孩懒得多说一个字,随即盯着两个哥哥,什么时候去?
弘晏和弘曜觉得今儿差不多了,也就没为难他们家小懒货,弘晏道:“现在就去。”眼角的余光瞥到两个妹妹望着他,“弘暖,弘晗,咱们一起去。”
小姐俩欢呼一声,跳到弘晏身边。
弘不懂了,只是去乾清宫,干啥这么高兴?我都不想去的。
“走了。”弘晏冲小孩伸出手。
弘立刻把手递过去。弘晏扶着他跨过门槛。
小孩出了东宫热一身汗,就想偷懒叫嬷嬷抱着。对他十分了解的弘晏一见他停下来,立即说:“走不动了?你在这里等我们。”
“歇歇。”片刻,小孩再次抬起脚,走到乾清宫西暖阁,后背全湿了。
弘晏和弘曜扶着小孩越过门槛时看到弟弟满头汗,兄弟俩相视一眼,装作没有看见,教他给康熙请安。
康熙一看到东宫的两对双胞胎和小懒货就想笑。
看了康熙好些天冷脸的梁九功见状,不禁后悔没早点去东宫请人。随即,吩咐小太监去搬五张椅子,把开心果多留一会儿。
“怎么突然想起来看朕?”康熙笑着问。
弘晏:“我们想皇玛法了,就来看看你啊。”
“少拿这话糊弄朕。”康熙嘴上这样说,非但不生气,脸上还是笑出了褶子,“找朕什么事?”抬抬手,示意宫人把饭菜撤掉。
弘晏:“城里好热,额娘说暖暖身上都起痱子了。孙儿想来问问您啥时候去畅春园啊。”
康熙转向长得一模一样的孙女:“哪个是弘暖?”
“皇玛法,我是。”扎着红头绳的弘暖往前走一步,心里直纳闷,我起痱子了吗?
康熙紧接着就问:“看太医了没?”
弘曜:“看过了。皇玛法,我们想跟你一起去畅春园避暑。”
“朕今年不去畅春园。”康熙道,“过几日就去塞外。”想到他以前跟太子提过去塞外,“你们又偷偷跑来的吧?”肯定得问。
弘晏佯装十分淡定:“不是,我们跟阿玛说了。”
“朕信你才怪。”康熙道,“回去跟你阿玛和额娘说,咱们一起去。”
小孩顿时急了:“我呢?”
康熙正想开口,看到大孙子摇了摇头,便问:“弘,你问谁呢?”
“玛法,我呢?”小孩盯着康熙问。
康熙忍不住笑了:“难得啊,主动喊朕玛法。你怎么了?”
“我,我去玩。”小孩急急道。
康熙:“你也想跟朕出去?”
小孩点了点头。
弘晏揪住他的耳朵:“开口说话。皇玛法年龄大了,眼神不好,看不清你点头。”
“我想去。”小孩不得不开口。
康熙憋着笑:“行行行,带上你。天快黑了,都回去吧。”
“孙儿告退。”弘晏、弘曜、弘暖和弘晗给康熙行了礼,发现小孩不动弹,弘晏提醒道,“小弟,皇玛法是长辈,我们是晚辈,必须行礼,否则阿玛会生气的。”
小孩转向弘晏,皱眉道,“不会。”
“跟着我做。”弘晏道,“我只教你一遍,以后忘记我就不教你了。下次不记得行礼,阿玛要揍你,我们都不帮你。”
小孩哼一声,少瞧不起人:“我记住。”
康熙冲弘曜使个眼色。弘曜跟着哥哥弟弟到东宫,又跑回来,“皇玛法,啥事?”
“你哥只教弘一遍,他能记住?”康熙很好奇。
弘曜:“肯定能。”抬眼见康熙不信,“小五那个懒货懒得学第二次,使劲记也会记住的。”
康熙若有所思道:“朕记得你们像小五这么大的时候,太子说你额娘教你们识字,如今有没有教小五?”
“额娘没有教。”弘曜道,“我和哥两周岁才开始识字。大哥说我们像小五这么大,额娘经常给我们讲历史故事。”
康熙:“你额娘没给小五讲?”
“小五坐着或者躺着不动的时候就喜欢闭上眼睛。”弘曜道,“什时候睡着的我们也不知道。”
康熙头痛:“这个懒货。回去跟你额娘说,不管用什么法子,都得叫小五听故事。”
“好的。”弘曜道,“孙儿现在就去?”
康熙抬抬手,弘曜跑回毓庆宫,看到小孩窝在他额娘怀里,戳戳小孩脸上的酒窝:“你的好日子到头了。”
弘抬手给他一巴掌。
弘曜的手瞬间红了,随即就把康熙交代的事讲给石舜华听。
石舜华看到小儿子睁大眼,一脸懵懂,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243
也没给他解释。
翌日,上午十点,吃了早饭的弘睡个回笼觉醒来,就被石舜华抱在怀里。
小孩很喜欢待在石舜华身边,虽然石舜华经常不帮他。然而,一碗茶的工夫,小孩不乐意了,闹着要回他自己屋。
石舜华:“这是你阿玛交代的,你如果不听我念完,中午别想吃肉。”
“阿玛坏。”小孩嘀咕一句,瞬间老实下来。
石舜华:“待会儿你阿玛回来了,你当着他的面说他坏。”
小孩下意识捂着屁股。
石舜华看到他的小动作,摇头失笑:“下午听额娘念一个时辰,给你一片西瓜吃。”
小孩大喜:“哥哥那么大的。”
“难得啊,一次说这么多。”石舜华,“额娘答应你,给你一大块西瓜。”
傍晚,石舜华吩咐膳房多做些小孩爱吃的东西。饭后两刻钟,石舜华命宫人切西瓜。小孩不看弘晏,而是盯着弘晋,看到弘晋拿一块大西瓜,指着弘晋道:“额娘,我要。”
“比照弘晋的给他切一块。”石舜华答应的很干脆。
弘晋看了看他手里的西瓜又看了看三头身弟弟,不禁怀疑:“他能吃几口?”
“吃完。”小孩说得铿锵有力。
太子:“都听见了吧,他什么都懂。”
小孩表示没听见,抱着比两个手合一起还长的西瓜,大口吃了四口,不得不放下,转向石舜华委屈道:“额娘……”
“怎么了?”石舜华明知故问,“吃坏肚子了?”
小孩可怜巴巴道:“饱了。”
“你哥哥姐姐吃了饭都出去走两圈消消食,喊你去你不去,怪我吗?”石舜华问。
东宫的主子每天饭后都会去消食,小孩听得懂消食是什么意思,看到弘晋一会儿把一大块瓜吃完,急的想哭:“额娘,揉揉。”
石舜华往他肚子上按一下,小孩难受的想吐,连忙抓住石舜华的手,别揉了,别揉了。
弘曜“扑哧”一声喷出西瓜子,随即放下西瓜皮:“小弟,我领你出去走两圈,回来再吃好不好?”
“好!”小孩主动走到弘曜身边。
太子望着一高一矮两个背影,忍俊不禁:“孤居然能生出这么逗的儿子。”
“阿玛,您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弘晗很好奇。
“哭笑不得或者很无语。”弘晋道,“就是那种感觉不知道该用哪个词形容。”
弘暖似懂非懂:“小弟聪明,长得比十八叔好看,只是有一点点懒而已。额娘,您常说人无完人,小弟这样还好啊。”
“是挺好的。”石舜华道,“你们待会儿也出去逛两圈再回来洗漱。别往后宫去,就在咱们门口。”
弘晋开口:“我们知道。”
弘曜牵着弘从乾清宫东门绕到乾清宫西门,回来的时候跟去后宫的康熙碰个正着。康熙见着稀奇,细问之下,也是无语又想笑,启程去塞外那日,特意命人把弘抱他车里。
随行大臣看不懂了,下车歇息时,聚到一处交头接耳。
胤从旁经过,隐隐听到一个人说,“难不成皇上又看中东宫的五阿哥?”不禁嗤一声,心想凭他汗阿玛的身体那么好,你们能不能熬到太子登基还两说,居然担心汗阿玛改主意?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谁惹你了?”胤祥见胤面色不渝,关心道。
胤:“没事。对了,你来的时候说八妹留京,十妹以后极有可能嫁去蒙古,得趁机看看跟十妹年龄相仿的蒙古小子,不如叫弘晋帮你试试。他比十妹小一岁,他找比他大个一两岁的蒙古小子玩也不突兀。”
“我本来想去找二哥,但他和小五在汗阿玛车里。”胤祥道,“我打算跟二嫂说一声,就叫弘晋坐我的车。”
胤望着北方:“也不知道汗阿玛这次能到哪儿。来的时候额娘特意交代我去五妹府上看看她过得到底怎么样。”
“五姐给德母妃的信上说挺好。”胤祥道,“她总不能报喜不报忧?”
胤:“就怕这样。”
“那你不如跟我一块去找二嫂。”胤祥道,“假如汗阿玛此行能到五姐那里,请二嫂去五姐府上坐坐。二嫂见得比咱们多,眼光独,真被她发现有不好的地方,她也敢当场发作。”
胤怀疑:“可行吗?”
“放心。”胤祥道,“我可听说了,汗阿玛笑好几次,笑声还挺大,都是被二嫂的小儿子逗的,凭这一点汗阿玛就不会怪二嫂。”
第131章走亲戚
石舜华听明十三皇子胤祥和四贝勒胤的来意,想也没想就同意了。
胤祥张嘴结舌:“二,二嫂,您都不考虑考虑?”
“有什么好考虑的?”石舜华反问,“这里没外人,你们告诉我江山以后是谁的?”
胤不假思索:“太子二哥。”
“五妹在蒙古的日子顺心,十妹长命百岁,蒙古有这么多公主,我家那俩小丫头也不用嫁到蒙古。”石舜华道,“不为别人,为了我亲闺女,我也会去公主府坐坐。前提得汗阿玛允许。”
算上将来的十公主,大清有六个公主嫁到蒙古部落,这些公主若是都能活个六七十岁,弘暖和弘晗还真不用嫁到蒙古。
胤祥想了一会儿:“二嫂,汗阿玛那里我去说。”
康熙此行打算从喜峰口往东转一圈就回来,没想过往北走。听胤说他和德妃都很担心嫁到蒙古翁牛特部的五公主,担心的吃不下饭。康熙不由自主地想到五公主本该嫁到佟家,可佟家的小子太不争气……他险些害了五公主,便同意胤的请求:“在赤峰停留四五日够了?”
胤算了算:“谢谢汗阿玛,不用那么久。翁牛特部离赤峰不远,早上出发晚上就能赶回来。汗阿玛,您这次先别让三姐、五妹接驾,我们陪二嫂过去,嗯,来个突袭。”
“朕没想过往那边去,她们还不知道。”康熙说着话想了想,“离那边入冬还有两个月,倒是可以往北走走。”
“还往北,您打算去漠南?”胤问。
“你二哥若是留在京城,朕不但要去漠南,还得去漠北。”漠北离得远,康熙没怎么去过,对漠北的了解都是通过奏折,康熙一直想亲眼看看。
“汗阿玛,六妹如今已十八岁了,您还没给她指婚,不会就想把她嫁去漠北?”太子撩开门帘进来,身后蹦出个小孩。
康熙冲小孩招了招手,见他满头大汗:“又跑哪儿玩去了?”
小孩摇了摇头。
太子皱眉:“说人话。”
弘打了个哆嗦,连忙说:“没有去玩,在三哥那里。”
康熙把小孩搂在怀里,瞪太子一眼:“你吓唬做什么?对了,刚才说到哪儿了?”
“您是不是打算把六姐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244
嫁去漠北。”胤祥说。
康熙下意识望着外面:“朕是这么想过,但不去看一眼朕不放心。”
“玛法,我去。”小孩突然开口。
康熙:“平时八棍子打不出一个屁,一听说出去玩都没你着急。”捏了捏小孩的脸,“下次再带你去。”
小孩一喜,咧嘴就笑。
“弘!”太子喊一声。
小孩打个千:“谢谢玛法。”
“皇玛法!”太子提醒道。
“谢谢皇玛法。”小孩说完,扭脸转向太子:“不一样?”
太子瞪眼:“你说呢?”
三个字和两个字的确不一样,多了一个字呢。可小孩喊康熙玛法时,也没见康熙生气,所以很不明白为啥非得再加一个字。
“小懒货!”康熙低头看到他满脸不解,松开他,“找你额娘去吧。”
小孩起身就往太子身边跑,太子一瞪眼,小孩立刻转过身行礼:“皇玛法,孙儿告退。”
胤和胤祥盯着晃动的门帘,好一会儿才转过身。“太子二哥的这个嫡子,儿臣怎么觉得有点怪啊。”胤道,“可是又说不上来。”
胤祥:“听弘晋说他们家小七懒得很,一个字可以解决的事从不说俩字。”
“这么懒?”胤惊讶道。
康熙笑着说:“他是有多懒就有多聪明,不亚于他两个哥哥。”
“吐字清楚,条理分明,倒不像一周岁半的孩子。”胤说着,见康熙眼角笑出褶子,“您是怎么看出他不亚于弘晏和弘曜的?”
康熙:“刚才行礼告退,那小子只学过一次。你们二哥小时候跟着嬷嬷学三五次才像模像样。”
“果然是又懒又聪明。”胤祥不禁感慨。随即,两兄弟去找太子妃。听到太子的声音从帐篷里传出来,两兄弟也没再顾忌,进去看到小孩窝在太子妃怀里,闭上眼睛,手里还拿着一块果子。
胤祥乐了:“这孩子是真懒。”
“弘,你十三叔说你是个懒猪呢。”石舜华拍拍小儿子的脸。
小孩拨开她的手,继续闭着眼砸吧果子,仿佛没听到帐篷里多出俩人。
太子又想揍他,便没忍住,示意石舜华把他抱起来,朝弘屁股上一巴掌。小孩痛的“啊”一声,睁眼瞪太子一眼,你又干啥啊?
“你四叔和十三叔来了,不知道喊人吗?”太子问。
小孩气咻咻转过身,敷衍道:“四叔,十三叔。”
“孤没听见。”太子道。
“四叔!十三叔!”小孩张大嘴嚎一嗓子,转向太子,听见了没?
太子:“下次再不知道喊人,孤把你的屁股揍烂,就像你手里啃的果子那么烂。”
小孩一看果子上全是点点牙印,坑坑洼洼很是难看,吓得一哆嗦,保证道:“没有下次。”
“但愿没有下次。”太子看着他说。
小孩转向石舜华,委屈道:“额娘,阿玛不信我。”
“那你就证明给你阿玛看。”石舜华拍拍儿子的小脸,“继续啃你的果子,额娘跟你四叔和十三叔说点事。”
小孩转头冲着太子哼一声,我会证明给你看的。
太子白他一眼。
小孩转身给他个后脑勺。
胤忍俊不禁:“这么大点的孩子,脸上的表情可真多。”
“那是他懒得说话。”太子看小儿子一眼,就说:“路上顺畅的话,再过四五日就能到赤峰,你们打算怎么去?”
胤:“来的时候不知道能不能见着五妹,我就只带点干货、镜子和两支人参。原本想着若是此行见不到,带回去下次再给她也一样。那点东西放马背上就行了,二嫂坐马车,我们骑马。”
“赤峰离三妹比较近。”石舜华道,“你们若让我出面,我必须先去三妹那里。都是太子的妹妹,大清的公主,没有过家门而不入的道理。”
胤知道理是这个理:“三姐赤峰东面,五妹在北面,咱们先去三姐那里,第二天再去五妹哪里?可是我带的东西不多。”
“路上置办点就行了。”太子道,“回头孤命霍林带几个侍卫先行一步拐去附近的城里,置办些当地特有的东西。反正你二嫂送什么,三妹都不会,也不敢嫌弃。”
“那我听太子二哥的。”胤说完,和胤祥出去就把弘晋和弘皙抓他们帐篷里。
康熙此行只带直郡王胤,太子胤,四贝勒胤,十三皇子胤祥,十五皇子以及十六皇子。十五和十六跟弘晋年龄相仿,在上书房读书也是在一个屋里。这哥俩注意到弘晋去胤祥那儿,心下好奇就使奴才盯着。
弘晋和弘皙出来,两兄弟就堵上去问胤祥找他们干什么。
胤祥很疼两个妹妹,八公主的婚事有着落,胤祥关心十公主未来的额驸,两兄弟很能理解。十五皇子和十六皇子年龄小,康熙命他俩随行就是让他俩出来放放风,旁的什么事都没有。听弘晋说完,闲得发慌的两兄弟就要跟弘晋一块会会蒙古小子。
弘晋脾气好,也好说话,很像他八叔胤,想也没想就同意了。
七月二十日,銮驾抵达赤峰,此时到消息的蒙古各部落王爷不是正往这边赶,就是已经赶来。而三公主和五公主浑然不知,她们的汗阿玛就在她们身后。
七月二十一日,休整一日。二十二日,堪堪卯时,弘晏和弘曜洗了脸,喝点热牛奶,拿出书本听到马蹄声。
两兄弟走出来就看到马车停在隔壁帐篷门口,想也没想,跑过去:“额娘,您现在就出发?”
“是呀。”石舜华道,“到你三姑姑那里不耽误用早饭。对了,弘昨晚闹着跟我去,这会儿还在睡觉,等他醒来你们就说我喊他好几遍,他不醒我才走的。”
弘晏笑道:“额娘,我们知道该怎么趁机教训那个小懒猪。”
“蒙古各部的首领今天就能全部赶来,人多别到处跑,照看好弟弟妹妹。”石舜华叮嘱道,“等额娘回来,你们再跟你们十五叔,十六叔出去玩。”
弘曜扶着石舜华上车:“额娘,别担心,路上小心点。这里离三姑姑那里不甚远,您别着急,走慢点。”
“我儿真长大了。”石舜华伸出胳膊揉揉他的脑袋,等着谢嬷嬷、阿鼓和阿阮上来,石舜华冲太子挥挥手,“爷,天还早,您回去再睡会儿吧。”
1...7576777879...1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