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青城无忌
“《未来启示录》是一部杰作,一部真正有野心的大片,张然的电影几乎每一部都有新东西在里面,这次也一样。《未来启示录》极其写实,让人感觉已经不像是一部电影,而是真的打开了时空大门,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未来。——山姆-雷米
“不管你是不是张然的影迷,在看完《未来启示录》之后,都会惊叹于他的才华。电影是一部结构极其复杂,却又非常引人入胜的科幻梦境之旅。《未来启示录》绝对是今年夏天最重磅的电影,看完影片后,你会觉得自己精疲力尽了。《未来启示录》进一步证明了张然在拍电影这件事上,具有其他人难以企及的天赋和才华!——詹姆斯-卡梅隆。
通过对导演们的采访,记者们发现不同的导演对《未来启示录》的解读都有所不同,有人看到了看到战争的危害,有人看到了人类的未来,有人看到了人性,有人看到了文明。这让记者们格外惊讶,同样的电影,竟然能够引发这么多不同的解读来。
当这些记者们回到新闻中心与其他记者一交流,他们发现不同的记者对电影也有不同的解读,观点和角度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就拿电影的主题来说,有相当多的记者认为电影的主题是反战,是一部对战争本质有着深入思考的反战电影;也有不少记者认为反战只是表皮,电影真正的主题是,什么是人,什么是人性,整部电影是一部对人性有着深入思考的电影;还有记者认为电影是讲宿命,因为人类的历史就是受虐者与施虐者身份不断转换的历史。
除此之外,部分欧洲记者认为《未来启示录》有反美倾向,电影中的机器人希望争取民族独立,而他们作战对象是美军,这就是典型的反美反美军嘛!片中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美洲印第安人时代的美洲,以及朝鲜、越南、阿富汗、南斯拉夫、伊拉克这样的国家和地区!
美国记者坚决反对这种看法,认为电影主题是反战,但从更本质的层面来讲,是反对种族主义,因为种族主义是战争最重要的根源。人类和机器人是两个不同的种族,电影上半部分人类对机器人的迫害是种族主义;而下半部分,在监狱里哈勃对人类的高压政策,也是种族主义。《未来启示录》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在于它予人娱乐的同时,令人深省人性的阴暗,对种族隔离的影射,对排除异己的批判,对背信弃义的讽刺,对以强凌弱的厌恶。
对电影的主题就有如此之多的不同解读,对电影细节的不同解读就更多了。讨论到最后,记者们有些茫然了,所有的观点听起来都有道理,但好像又不是特别准确,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正确了。于是,很多记者都后悔了,早知道这样就算拼命也要挤到发布会现场,去问问张然,看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不只记者们如此,现场观众也有这种感觉。观众们离开了放映厅后,在路边等车,很多人就热络的聊了起来。基本上都会说三句话:“这片子太好看了”、“这是十年最棒的电影”、“张然是中国最牛逼的导演。”
不过聊开后,影迷们除了讨论的电影场面、以及特效等视觉的东西外,也在讨论电影的各种细节:“这部电影隐喻特别多,斯嘉丽-约翰逊扛旗子的那个镜头,特别像《自由引导人民》》那副画,她们都是黄裙子,都是红帽子,就是扛的旗不同。斯嘉丽-约翰逊在电影里,应该就是象征自由的!”
“那个红帽子好像叫自由帽,海因莱因的科幻小说《严厉的月亮》里,月球人在发动起义之前,很多人也都在戴这种红色的自由帽。”
“你们注意到没有,斯嘉丽-约翰逊的镜头出现了好几次花盆,肯定有什么涵义的!”
《未来启示录》片长198分钟,3个多小时。对普通电影来说,长度有点过长,节奏可能会比较拖沓。不过《未来启示录》的节奏非但不拖沓,反而相当快,再加上信息量非常大,观众根本没时间去品味很多细节的东西。
现在大家一讨论,很多在看电影时没注意的细节就注意到了,并且从中读出了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出来。不过也有不少细节在看的时候没有留意,现在根本记不起来了。于是,有观众就道:“这部电影隐喻特别多了,看一遍很多东西是看不出来的,等到电影正式上映,我肯定还会进电影院的!”
“那是肯定的,《未来启示录》这样的电影看一遍哪里够,肯定会多刷几次,而且必须刷imax才行,其他屏幕肯定达不到这个效果!”
“哈哈,我明天就可以看,前天在网上抢票,我抢到了一张!”
就在影迷们对《未来启示录》议论纷纷之时,张然和剧组主创正在新闻发布会大厅接受媒体采访;张然的一句话,让发布会大内的中国记者瞬间沸腾了。
电影教师 第933章 奇怪的反应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电影教师最新章节!
发布会大厅里,张然看了看现场的中国记者,缓缓地道:“在我们的构想中,《未来启示录》有三个故事,分别从美国、中国、以及俄罗斯三个国家的角度来讲人类与ai的战争,中国故事就是《全频带阻塞干扰》。如果《未来启示录》上映后票房不错,那么我们将会启动续集,就是《全频带阻塞干扰》!”
最近几年科幻片在国内逐渐兴起,《科幻世界》上的不少小说都改编成了电影,但由于国内市场还不够大,国产科幻片大多是中小成本制作,大场面比较少,很多人就特别希望出现一部反映中国生活的顶级大片。
在听到张然会把《全频带阻塞干扰》搬上大银幕后,在场的中国记者无比惊喜,解放军大战机器人大军啊,国产超级大片就要诞生了!
不过在惊喜之余,记者们又有些担心,因为张然说了,《未来启示录》票房不错,《全频带阻塞干扰》才有可能搬上大银幕。
《未来启示录》制作费3.5亿,加上2.5亿的宣传费,总成本高达6亿,此外电影比较血腥,在北美是r级,欧洲遭遇到了更严格的分级,导致大量青少年观众不能观影,电影回本压力很大。最近电影又遭遇到片源泄露,而且泄露的还是高清版,对票房冲击很大,能不能回本很难说。
有记者起身道:“张导,我觉得很多看盗版的观众,本身就不会进电影院,我相信《未来启示录》票房会很好。我想问,《全频带阻塞干扰》启动的话,你会亲自执导吗?”
张然直接给出了答案:“不会,我只做电影的制片人,不过我会从国内的导演中找一个合适的导演来执导,这样才能够拍出不一样的东西来。”
中国记者都有些遗憾,一部电影让张然拍,和其他人拍,效果那肯定是有差别的。只是大家也能够理解,像张然这种大师级别的导演,很少有人喜欢重复自己。
又一个中国记者站了起来:“张导,我们都知道你喜欢科幻,不知道你看过《三体》没有,小说真的特别好,我建议你拍《三体》,国内的导演能够把《三体》拍好的只有你!”
张然怎么可能不知道《三体》,刘慈欣小说写完后,先给他发了一份,然后才寄给《科幻世界》的,而张然二话没说,直接买下了小说的版权。《三体》火了后,经常有小说粉丝到张然的微博下留言,希望他把《三体》拍成电影。
张然微笑一笑,道:“《三体》版权在世纪巅峰,我也挺喜欢这小说的,还跟大刘聊过,不过我觉得《三体》不是很适合拍成电影,拍成《太空堡垒卡拉狄加》这种科幻剧可能更好。国内电视剧市场支持撑纯科幻剧还比较困难,短时间内《三体》肯定不会拍,但五年之后大概就有可能了。这里是《未来启示录》的新闻发布会,大家不要跑题,还是问和电影相关的问题吧!”
有记者问道:“张导,《未来启示录》的结构比较奇怪,分为上下两块,上半部分讲战争,下半部分讲监狱,感觉像是两部不同的电影合作一起。我想问,这种结构,你是有意为之吗?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结构?”
张然听到这个问题,轻笑道:“《未来启示录》的结构确实跟其他电影不一样,并不是三幕式,而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这个结构源自于宋词,我们都知道宋词分为上下两阙,上阕和下阙是前后呼应,最常见的就是上阕叙事,下阙抒情,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上阕描写了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描写了月下对亲人思念。《未来启示录》也是如此,电影分为两大部分……”
《未来启示录》放映结束的时候,记者们都觉得《未来启示录》并不难理解,但现在听完张然的话,几乎所有人都懵了。
外国记者绝大部分是彻底懵了,他们不懂宋词,听不懂张然讲的东西。在场的中国记者在震惊之余,回溯电影情节,发现自己对电影的理解只是皮毛,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这部电影,也没有发现电影真正的妙处。
发布会结束后,记者们回到了新闻中心,准备写写稿子。在写之前,记者们三五成员的坐在一起进行交流,而交流中讨论最多的就是电影的主题和结构。
在交流的过程,记者们越讨论越发现电影不简单,越讨论越发现电影的复杂和精巧。到最后,不少记者把自己都说晕了。于是有记者呼吁大家赶紧刹车,不能再死抠了,这部电影里的东西太多了,越琢磨越糊涂。
与此同时,在微博上出现了不少影迷写的关于《未来启示录》的评论,一边倒的称赞,剧情、特效、表演等各方面都成为大家称赞的对象。
“这是我看过最牛逼的科幻片和战争片,什么《拯救大兵瑞恩》、什么《黑鹰坠落》统统都是渣渣。在观影的过程中,我全程热血沸腾,天旋地转,头晕目眩,耳鸣眼花。电影的惨烈程度让我不忍直视,将战场的残酷与血腥表现的淋漓尽致。唯一让我不爽的是,电影是讲美军的!要是换成解放军,我起码刷十遍!”
“这是我看过最震撼,最振奋人心的电影。战争下展露着人性的最本真的地方。突然觉得,战争真的太可怕了,没有战场没有硝烟没有杀戮的太平盛世是多么美好!哪还有心思去计较那些患得患失,此刻的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愿我们每一个人都珍惜生命,也珍爱他人的生命。强烈推荐这部电影,一定要看imax!只有看imax,你才知道什么叫超级大片!”
“看完电影之后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一部几近完美的电影,它拥有完美的摄影,完美的叙事,完美的布景,完美的调度,完美的视效和音效。张然不只是中国最好的导演,他是全世界最好的导演!大家一定要看imax版,真的太震撼了!”
几乎所有影迷都在强调,一定要进电影院,一定要看imax。这让《未来启示录》的宣传人员格外高兴,这种好的口碑带动的观众自发宣传比砸钱宣传更加有效。对普通观众来说,熟人和朋友的评价要比媒体和影评人的好评可信得多。《未来启示录》遭遇了片源泄露,盗版还在网络上传播,电影能不能把观众拉进电影院,现在全靠观众的口口相传了。
第二天早上,斯嘉丽-约翰逊起来得特别早。简单洗漱后,她略带亢奋地打开电脑,浏览起北美媒体对《未来启示录》的报道来。
昨天电影首映之后,媒体和嘉宾不但对电影赞誉有加,对斯嘉丽-约翰逊的表演也是赞不绝口,认为她贡献了演绎生涯最精彩的表演,甚至有记者表示,她将会是明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大热门。
于是,斯嘉丽-约翰逊的心思活泛起来了,她演了十多年的戏,从来没有获得过奥斯卡的青睐,连提名都没有拿到过;而同为80后的好莱坞女星,娜塔莉-波特曼已经是影后,安妮-海瑟薇拿到了最佳女配,凯拉-奈特莉也有奥斯卡提名,而偏偏她这个在文艺片里打滚的人却从来没有得到学院的认可,这让她着实有些尴尬。
斯嘉丽-约翰逊知道在好莱坞,帅哥美女想获得奥斯卡非常困难,女演员获得奥斯卡认可的最有效办法是扮丑。妮可基德曼在电影《时时刻刻》中装假鼻子变丑,最终获得了奥斯卡;查理兹塞隆也是因为在《女魔头》中扮相丑得惊人,得到了学院认可,最终拿到了奥斯卡影后。
在《未来启示录》中,艾米丽不但角色前后反差大,内心也格外复杂,更重要的是她毁容了,还断了一只手,是特别受学院青睐的类型。斯嘉丽-约翰逊觉得,这次真是的是自己冲击奥斯卡的最好的机会,至少获得提名的可能性很大。
斯嘉丽-约翰逊很快发现北美媒体对电影节开幕式进行了大规模报道,都是头版头条,而且一致好评,认为临安奇幻电影节虽然初出茅庐,但在最短时间内拉近了与国际顶级电影节之间的距离,将在世界电影产业中扮演重要角色。
不过让斯嘉丽-约翰逊感到奇怪的是,北美媒体关于《未来启示录》的影评很少,只有两篇,而且都是介绍性质的,泛泛而谈,没有对什么深入的解读。
斯嘉丽-约翰逊非常不解,昨天到场的北美媒体明明非常多,记者们反响也特别热烈,可怎么没有多少媒体给出评论,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未来启示录》没那么好,大家对电影的赞誉是礼貌性质的?不会!《未来启示录》绝对有那么好!斯嘉丽-约翰逊真的有些糊涂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早餐过后,斯嘉丽-约翰逊跟《未来启示录》剧组接受媒体的采访。在采访的间隙,她把自己的疑问提了出来:“你们注意到了吗?北美关于电影节开幕式的报道很多,但关于《未来启示录》的影评却少得可伶,只有两篇,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马特达蒙没有上网,并不知道这件事,惊讶地道:“不会吧,媒体反应非常热烈,到场的导演和嘉宾也都认为《未来启示录》是杰作,怎么可能会没有影评呢?”
“是真的,只有两篇评论,都是泛泛而谈。”斯嘉丽-约翰逊看向张然,问道,“导演,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张然摊开双手道:“不知道,要是你不说,我都不知道有这样的事。”
罗伯特-德尼罗听到斯嘉丽-约翰逊的话后愣住了,他想起了一件往事,这样的事曾经出现过。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他还是初出茅庐的小演员。他看看斯嘉丽-约翰逊和马特-达蒙,又看看张然,缓缓地道:“在遥远的1968年,有部电影上映后,全美的媒体和影评人也这样,也陷入了奇怪的沉默中!”
众人的目光集中在罗伯特-德尼罗的身上,等着他往下讲。
罗伯特-德尼罗轻笑道:“那部电影你们应该看过,就是《2001漫游太空》!
电影教师 第934章 忙碌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电影教师最新章节!
斯嘉丽-约翰逊当然知道《2001太空漫游》,也知道电影自问世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科幻电影的扛鼎之作。这部电影保持了库布里克一贯的观赏性,上映后取得了超高的票房回报,但电影又极其晦涩难懂,无数观众都声称自己看不懂。
在听到《2001漫游太空》有类似的遭遇后,斯嘉丽-约翰逊眼前一亮:“你是说媒体不是不评论《未来启示录》,而是他们没有看懂这部电影,不知道该怎么评论?”
罗伯特-德尼罗点头道:“是的,这么多媒体进行了采访,不可能不出影评。除了不知道怎么评论外,我想不到别的理由。张然不是说了嘛,电影的结构是松狮结构,北美记者不知道什么是松狮,自然就理解不了。在没弄懂之前,他们自然不会轻易评论的。”
张然听到罗伯特-德尼罗把宋词说成松狮,一头黑线,纠正道:“是宋词,不是松狮!”他对罗伯特-德尼罗的话有些怀疑,自己确实把很多观念和想法揉进了电影中,信息量非常大,观众不可能一次把所有东西都看出,但电影并不是无法理解的,就道:“你这么肯定?”
罗伯特-德尼罗就道:“是的,我非常肯定!”
就在此时,张然的手机响了,拿起一看是电影节组委会办公室打来的,就赶紧接通:“出什么事了吗?”
“张总,有群外国记者跑到组委会办公室来,他们说《未来启示录》中的好多东西他们都没有理解,要多看几遍才能够写影评,他们要求我们加场!”
在电影节,对反响热烈的电影加场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一般都是观众要求电影加场,媒体主动要求加场的情况非常罕见。张然看了罗伯特-德尼罗一眼,果然姜还是老的辣,真让老罗给说对了。他当即道:“你和电影院联系一下,给记者们安排两场加场吧!”
与此同时,在市政府办公室里,市长徐立全坐在电脑查前看媒体对电影节的相关报道。
国内媒体对电影节开幕进行了大篇幅报道,连《人民日报》都撰文对电影节成功开幕进行了表扬。《人民日报》甚至表示:“临安奇幻电影节虽然是c类电影节,才第一届,但中国经济的稳定增的蓬勃发展,让临安奇幻电影节底气十足。”
相较于国内媒体,徐立全更在意国外媒体的反应。他通过搜索引擎搜了搜,发现海外媒体在报道电影节时不约而同地流露出盛赞之意,电影节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得到了境外媒体的一致肯定。
新加坡《联合早报》在题为《国际巨星将齐聚临安奇幻电影节》的文章中指出,随着世界经济重心东移以及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对国际影艺名人的吸引力水涨船高。导演卡梅隆、美国福克斯电影公司行政总裁詹姆斯等全球影坛大佬纷至沓来、齐聚临安。
《洛杉矶时报》评价说,种种迹象表明,尽管临安奇幻电影节初出茅庐,但它在最短时间内拉近了其与国际顶级电影节之间的距离。
《纽约时报》则直言,临安奇幻电影节开幕式上的一切,无不是主办方国际视野和远大抱负的集中体现。
除此之外,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德意志新闻社等境外知名媒体都对电影节一片赞誉,对电影节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辐射力以及国际视野和胸怀,一致表示认可。
看到海外媒体对电影节一片盛赞,徐立全兴奋之余,也微微松了一口气。在省政府、市政府和世纪巅峰联手推出电影补贴计划后,引起了不少非议。不少人质疑,这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市政府因此承受了不小压力。
其实徐立全知道推出补贴计划可能会引来非议,但市政府还是决定这么做。戛纳这个法国的小镇因为电影节变得举世闻名,如果临安奇幻电影节能够成功,那么临安也能获得这样的机会,让临安打响国际知名度,变成世界名城。
现在看来,这个计划非常成功,不但吸引了大批电影公司和电影人前来参加电影节;海外媒体也是大幅度报道,认为临安会成为东方好莱坞。
简单浏览之后,徐立全拿起电话,准备给张然打个电话,对电影节引发的反响表示祝贺。不过他很快又放下了,张然现在应该在为电影节的事忙碌着,还是算了,不打搅他了!
事实上,张然确实很忙,整个上午他除了接受媒体的车轮采访外,还抽空出席了电影《环形使者》的首映礼。在三大电影节,每一部竞赛影片的首映礼,电影节主席都会亲自参加,以示重视。作为临安奇幻电影节的缔造者,张然肯定得为这些展映的影片捧场。而到了下午,张然又出现在了张一谋加盟世纪巅峰的新闻发布会上。
几个月前,在张一谋与张纬平的矛盾曝光后,所有人都知道二张肯定散伙,都认为张一谋会加盟世纪巅峰。张一谋跟张然关系相当不错,张一谋获得梦寐以求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靠的也是张然的剧本。对张一谋来说,没有比张然更合适的合作者了。所以,没有哪个记者对张一谋加盟世纪巅峰感到奇怪,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在发布会上,当张一谋以红白休闲装登台,全场掌声经久不息。张一谋拿出事前预备号的稿子,开始演讲:“与世纪巅峰合作,标志着我从此结束了过去长期无序和不规范的合作模式,开始与专业团队科学化规范化的合作。”
话音未落就引发了全场笑声,记者们都知道张一谋这番话意有所指,是在回击老搭档张纬平对他的抹黑。大家都道前些日子,张一谋与陈亭有三个孩子的事就是张纬平曝光的,张一谋进行回击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张一谋谈到为什么跟世纪巅峰合作时,郑重表示:“我跟张然认识好多年了,一起为奥运会工作过,也合作过《爱》和《金陵十三钗》,合作非常愉快,彼此知根知底,没有比张然更好的合作对象。另外,我很喜欢世纪巅峰的定位——互联网+电影公司。在互联网影响下,中国电影的一些传统规则正在被改写,可见和未可估量的变化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已经到来。我希望这种新模式能带给我更大的创作空间、更丰富的创作灵感和更强大的创作支持,让我能够排除不良干扰,实事求是、全力以赴地工作,开启人生一个新的阶段,那会是一个健康、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新阶段!”
张然知道张一谋不爱跟媒体打交道,跟媒体打交道对他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很多电视台记者想让张一谋跟其他明星那样,对镜头说“请看xx台xx栏目”,可他却打死不肯。曾经某个电视台的女编导,采访散场时缠着张一谋苦苦哀求,希望他说一句,结果张一谋却摆出比这位女编导还可怜的面孔请她原谅,最终还是没有说。
现在张一谋加盟世纪巅峰了,张然自然不会让他去干不愿意干的事。在发布会结束后,张然就让张一谋离开了,他独自留下来接受记者群访。
在采访的过程中,张然对许多针对张一谋的谣言进行了澄清,对记者的疑问进行了解答,同时表示:“世纪巅峰与张一谋的合作是遵循专业性来的,张一谋是导演,负责创作,做好导演工作就行了,其他的工作,像宣传、发行都有专业团队来负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