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道众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温玉言
唐怜双道:“这说书的刚才讲的那段故事你没听么?正是说他的。”
“什么?”我大吃一惊。
那说书的继续讲道:“那三大世家名气虽不同往日,但在江湖中的地位依旧是难以动摇,他们所结交的这个少年武功卓绝,虽是最近才出道,却已杀了武媚娘、钻地三龙、泰山五煞都一众恶人,想那些人为非作歹多日,许多名侠找不到他们的踪迹,这少年却在暗中将他们除了。”
听众听得都拍手称道起来。
“那少年公子惊艳才绝,就连慕容锋慕容大侠都说他是十几年来少见的奇才……他虽刚成名,却已能看出将来会有多少人追捧他……古往今来多少这样的少年,最后成了搅动江湖大势的大英雄……”说书先生依旧喋喋不休地说着。
台下的人都是交口称赞,我摇头叹息:“连我听得都要信了……”
唐怜双冷冷道:“这种情况下,谁若是说他一句不好,便像是与天下人为敌。这就是名声的厉害之处。”
我道:“这才过了一天的时间就有人说这些事了,敢情他是先花银子买通了各地的说书先生?”
唐怜双道:“没有人为他吹捧,如何能成名?任何人的名声首先都是用嘴巴和文字传出去的。”
台下有人叫起来:“说了这么久,你说的那少年究竟姓甚名甚?”
说书先生摇头晃脑一番,道:“他嘛,因是刚刚成名,名字还无多少人知晓……”
那说书先生故意卖关子,继续讲着他的英勇故事,唯恐将这个谜底揭晓后喝茶的人就少了。
“这种俗套的故事他们听不腻么?”我忍不住道。
唐怜双淡淡道:“俗套的故事自有俗气的人喜欢,若是世上没有这些俗人,也显不出不俗者的珍贵之处。”
“小姑娘的嘴可真厉害,你这不是将天底下的俗人都骂遍了么?”
一个声音从旁边位上传来,我们一回头,都是一愣。
旁边坐的正是台上的那位说书先生,他怎地瞬间坐在了这里?
再一抬头,发现台上还坐着那个说书先生,和我们身旁这人竟长得一模一样。
这人忽然站起身,喝道:“你这不成器的东西,又坐在我的位置胡说八道!”
他说着跑上了说书台,一拳将那说书先生打晕在地,道:“这人是我的同胞兄弟,他叫王虎,我叫王龙,他只是一个卖假药的,常装作说书先生的样子出来胡乱说书,各位不要介意,我来继续讲。”
台下的人正不知道怎么回事,王龙已是大声道:“方才所说的那少年嘛,就是他!”
他忽然伸手向我一指。
我睁大眼睛呆住,连唐怜双都惊奇地看着我。
立时有人围过来拱手道:“少侠武功盖世,却不爱慕虚荣,可真是我辈的楷模。”
“我……这……从何说起……”我结结巴巴道。
几位江湖人士也是走来拱手致敬,突然一声大笑从门外传来:“论胡说八道,可真没人比得上你。”
话一说完,厅内忽然一阵风起,桌椅碗筷都震颤起来,响声不断。一个花瓶“啪”地坠落在地摔碎,大厅里的物事纷纷出现动静,仿佛地震了一般。
一个江湖人士叫道:“是铁髯客来了!”
其他人闻言惊呼四散着跑出客栈,就连掌柜和店小二也躲去了楼上,这铁髯客果真是闻风丧胆。
一个穿着灰色大氅的汉子已坐在我右侧一张桌前,桌上多了一壶酒,一碟醋泡花生,大笑道:“老子又不是来杀人的,怕个甚。”
他也不抬头,伸手从碟中取出一粒花生,随手一扔,吃进嘴里,抬头冲那说书先生道:“你这穷书生闲着没事又出来害人么?”
他敞着胸膛,满面虬髯,说话间的神色却像是对什么事都不在意。
台上的“说书先生”笑道:“我最近可是越扮越不像了,总是被人瞧出来。”
我听到这句话,立时明白他是鬼面书生!
铁髯客又喝了口酒,伸手一抹嘴巴,道:“除了同为十大异人的几人知道你的德性,别人谁能瞧得透你,你此番出来做什么了?”
鬼面书生走下台坐在铁髯客对面,瞧了我一眼,才对铁髯客沉声道:“听说东方雪隐几人已找到刑无令的令牌!”
刑无令!
我心头一颤,想起老僧曾告诉我,十大异人中武功最高的便是刑无令。
“啪”的一声,铁髯客手中的酒壶被捏得粉碎,他冷冷道:“我本无心管东方雪隐的闲事,但他若非把老刑找出来,我可要出手了!”
我脱口道:“那刑无令的令牌,莫非就是上面写有‘刑’字的铜牌?”
铁髯客盯着我,道:“正是,但你小子又怎会知道?”
当下我将昨夜之事讲了。
鬼面书生叹道:“这种事竟也能被你们碰见,可惜你们不能当场夺下那令牌……”
唐怜双问道:“那令牌究竟有什么用?”
鬼面书生道:“刑无令之所以叫无令,正是没有人能命令自己的意思,但他几年前欠过一人的恩情,据说那人还是个宫里的权贵,他便给了那人一个令牌,说今后拿这个令牌找到他,便可命令他做下一件事……”
我问道:“任何事?”
鬼面书生一字字道:“任何事。”
“可刑无令说的是那个权贵人士,又不是东方雪隐……”我道。
铁髯客目光灼灼:“无论是谁,有了这个令牌都可以命令他的。”
他忽然看着我,道:“你拿到的那把铁剑给我瞧瞧。”
我将小铁剑拿出交给他。
铁髯客拿着铁剑摩挲半晌,又还给我,道:“若我所料不错,那胡耀先是想让你们去寻那铁剑老人。”
我道:“那……前辈可知他在何处?”
铁髯客道:“没有人知道。铁剑老人正是胡耀先的父辈,他创立了铁剑山庄,之后被几大仇家追杀,据说躲到了阴极峰,二十年来从未回去一次。”
唐怜双心头却另有别的想法,立刻问道:“他真的能击败东方雪隐?”
铁髯客哈哈大笑,道:“东方雪隐和他比起来便如小鸡和老鹰,他的铁剑二十年前便已名动天下,也正因为这柄铁剑,铁剑山庄的威名才可二十年不坠。如今江湖中使剑的高手怕是还没有人能超越他。”
鬼面书生道:“但他剑法再高,凭一己之力也对付不了东方雪隐那一帮人,你们只见到了公孙正和诸葛靖,却不知道他暗中拉拢了多少势力,多少高手。”
我闻言更觉唐怜双报仇无望,急切道:“难道东方雪隐拉拢的人比他还要厉害?”
鬼面书生道:“别人不说,江湖中久负盛名的‘三剑震江湖’中,据说有一人已在他的麾下。”
“三剑震江湖?是那疯剑客辰崖子、剑盲陆青和紫衣燕轻虹?”唐怜双道。
“正是,传言他们的武功及剑法均已超越铁剑老人……”鬼面书生说着看向铁髯客。
铁髯客道:“如果真是这样,他们还找老刑出来做什么?”
鬼面书生思忖道:“或许那名剑客还未来到中原,或许……他们的某个对头只有刑无令能对付……”
我疑道:“如此说来,他们的武功比东方雪隐还要高,却为何愿意跟着东方雪隐?”
第六十二章 阴谋初现
鬼面书生一笑,道:“那些大内高手比皇上厉害许多,为何会愿意为皇上效命?这东方雪隐自是他独特的本事,仅他的计谋便可见一斑。”
铁髯客道:“九鼎大会召开在即,这东方雪隐究竟想搞什么鬼?”
鬼面书生叹息一声,道:“南宫煜等人创立九鼎大会便是为弘扬江湖正气,因为他们,武林这十年来委实平静了许多。”
说话间,我的脑海中闪过一幕幕景象,凌渊五鬼……朱大少石室下方地道内的尸身……撕碎在地的书信……
我脱口道:“这东方雪隐暗中联合五鬼,又陷害那九人……或许便是为了这九鼎大会!”
“什么联合五鬼陷害九人?这些消息你是听何人说的?”铁髯客皱眉道。
我将那晚在朱大少宅子里发生的事尽数讲了,道:“公孙正和东方雪隐本就是一丘之貉,这些事定是他们一同策划的,为的就是将联合五鬼杀害武林同道的事推到那九人身上。”
鬼面书生道:“推到那九人身上……莫非东方雪隐是想除去九人,自己坐上九鼎之位?如此倒也说得通。”
铁髯客手指在桌上敲打了几下,道:“我想起一件事……前不久有人道荆如风为了一封书信杀了冷枫堡堡主寒天颜,那封书信中所写的似乎正是这件事。于是人人都道荆如风和那九人是一伙的,荆如风便是负责为九人传递书信之人。”
他盯着我,道:“我刚听到这件事时还觉好笑,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你这一说我才惊觉此事是有人密谋而成。”
唐怜双面如寒霜,道:“这些话必是东方雪隐传出的,那寒堡主也定是东方雪隐所杀!”
铁髯客忽然笑了一声,看着她道:“的确是有这个可能,但你可知道你也被人说成是陷害两门派火并的凶手,杀死蜀中七侠的恶人?”
“杀死……蜀中七侠?”我的大脑突然嗡的一声。
“蜀中七侠无端被害,而杀死他们的,正是数十枚奇门暗器。”铁髯客道。
我的大脑嗡嗡作响,只听得蜀中七侠被害身死,眼前立刻浮现出莫小七苹果般的笑脸,那热情活泼的女孩道:“好,那我要吃六膳楼的点心,那里可是很贵的哦。”
直到现在,我也没有买给她吃。我热泪涌上眼眶,只不停地说道:“怎么会这样……”
也就在这一瞬间,我脑中一道灵光闪过,突然猜到一件事。
我脸上泪痕未干,看着唐怜双道:“奇门上下一百三十六人都死了,为什么唯独你还活着?”
唐怜双目中露出惊异神色,猛地站起身:“你……你也怀疑我?”
“你难道没有想过这一点……”我缓缓道,“或许东方雪隐正想暗中用你奇门的手段杀人,然后好栽赃给你。”
唐怜双这才“噗”的坐下,身子已有些发软。
“栽赃给她可没什么用,大概是有人看到过她出手,认出奇门中有人还活着,于是传出是她杀死的蜀中七侠。”鬼面书生闭上眼,摇头晃脑地说道,俨然是一个说书先生的模样。
唐怜双道:“若不是栽赃给我,却又是栽赃给谁?”
鬼面书生又是摇头,道:“老实说,使计谋的人便如那变戏法的,除了他自己,别人很难看得出来。”
这期间铁髯客都没有再说话,他忽然喃喃道:“蜀中七侠……一提起蜀中七侠老子才想起一事……”
铁髯客看向鬼面书生,缓缓道:“你可知道蜀中七侠中有人吹响了风云哨……”
鬼面书生霍然睁眼,道:“彭三叔!”
铁髯客道:“他们找刑无令出来正是为了对付那姓彭的!”
“彭三叔……”我呢喃着,这是我第二次听到他的名字,这人究竟有多大的魔力?
……
凤林镇。
镇外的郊边有一个茶铺,是供过路人喝茶的地方。
这附近除了一间茶铺什么都没有,因此喝茶的人有不少。
公孙正此时正坐在这茶铺外的一张桌前,来此吃饭的人也有许多,这里的饭菜也很可口,但他坐在这张桌前头也不抬,只是喝茶。
他也是有些名声的人,但最近实在不想让别人都注目自己。
许多人出名后,别人看他的眼光都不一样了,受到的待遇更是不同,因此许多人争相出名。
但他此时心事重重,连跟奉承自己的人拱手致谢的心思都没有。
近日人人都道彭三叔人已来了,他为了江湖义气,一夜之间竟连行八百里,几天之内便已到了离这里不远的江城。
那哨声有人听到后便出现了各种谣传,此刻茶铺中有人正猜测着:“风云哨一响,便有人赶去传话给彭三叔,赶了有好些时日,彭三叔听到消息便来了。”
有人问道:“他从关外到这里需要多久?”
“根据他的脚程,三天内就该到了。”
“可他现下在哪里?”
“很可能就在我们身边!”
此话一出,听到的人都回头去看茶铺内的各个人士。
只听得杯碗声不断,谁也看不出什么迹象。
“这一声哨响,便招来了一位风云异士,却不知是谁将他引了出来……”有人自语道。
公孙正一想到此人,便有些食不下咽。
他眯着眼睛喝着茶,听着人们说着……他心里已有些焦急,约的人怎地还不来?
这时,他忽然看到一个人。
这人面对着他,嘴里也在喝着茶,眼睛却瞬也不瞬地盯着他。
他五年前见过彭三叔一面,有种人只见一面便永远难以忘记,彭三叔就是这样的人。
对面那人穿着一身破烂衣裳,看起来比彭三叔消瘦一些,可面目却和他如此相像!
他暗中吃了一惊,茶水不小心烫到了自己的口。
怎地会这般巧!
那人盯着公孙正不知看了多久,目光竟一直没有移动。时间在不停地流逝,茶馆内的人走了不少,也不再有人路过此地。
公孙正被瞧得背脊缓缓升起一股寒意,他已想站起来走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