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朝汉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元祀
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尔朱荣的命令,尔朱天光也肯定会继续征伐。如今尔朱荣既然派刘贵过来,元天穆便令他带着最新情报回返。然后给尔朱天光送去新的命令。
除了命令之外,送去的还有朝廷对西征诸将的封赏。
主将尔朱天光原为使持节、骠骑大将军、都督二雍二岐四州诸军事、雍州刺史,如今进为关内大行台,增邑至三千户,但降号为抚军将军,削爵为侯,以此作为他放走万俟道洛、未竟平叛全功的惩戒。
左厢大都督贺拔岳星夜平定泾州。便为泾州刺史,并录之前的战功,加号车骑将军、都督泾原二州诸军事。进爵樊城县开国公,邑两千户。
右厢大都督侯莫陈悦,原为征西将军。现以本将军除鄯州刺史,加金紫光禄大夫,封栢人县开国侯,邑五百户。
其余军中诸将,也各自封赏不一。其中唯有侯莫陈崇、于谨、宇文泰功大,故而封赏也最为隆厚。侯莫陈崇随贺拔岳破尉迟菩萨,亲手擒获贼首万俟丑奴,特晋安北将军、太中大夫,封临晋县侯,邑八百户;征虏将军于谨。献奇计破万俟丑奴,封石城县开国伯,邑五百户;宇文泰为贺拔岳司马,每战必从,献策袭取泾州。断万俟丑奴北归原州之路,晋都督、征西将军,封宁都县开国子,邑三百户。
如今既然原州发生叛乱,便以都督、征西将军、岳府司马宇文泰行原州事,率本部替贺拔岳安定后方。另有尔朱天光帐下别将李弼。因功晋都督、征虏将军,封石门县开国伯,其人乃右厢大都督侯莫陈悦的襟弟,便拔于侯莫陈悦帐下,为右厢前军都督。
这一留一拔,乃是平衡之道,可避免左厢功劳太大,军力太强,造成主将两翼失衡。
命令和封赏传到关内,西征诸将尽皆踊跃,尔朱天光也顺应军心,即刻率军将万俟道洛赶回秦州,并趁机征讨割据秦州、收留万俟道洛的贼酋王庆云。
王庆云相比万俟丑奴,势力要小得多,而西征军乃得胜之师,士气极为高昂,军力也扩充了不少。王庆云如何能是西征大军的对手?洛水城外第一战,王庆云、万俟道洛兵败,笼城固守;第二战,洛水东城被攻破,贼军纷纷逃入西城,再也不敢和官军交锋。
西城较之东城,地势险要得多,官军一时难以攻克,只得以大军重重包围。这一下,西城贼军立刻扛不住了。时值六月盛夏,城中又没有水源,众人又热又渴,哪里还有什么坚守的心思?王庆云、万俟道洛见形势不妙,每日都有士卒潜逃出城,只好下令弃城突围。
突围时间自然是半夜,然而在白天时,便有军中将吏逃出城外,将消息告知尔朱天光。尔朱天光唯恐抓不住王庆云、万俟道洛两名贼首,让他们再次死灰复燃,于是采取于谨的计策,投书城中道:“形势到了这个地步,你们除了投降,已经别无他路可走。如果你们无法决定的话,我就给你们三天时间,让你们好好考虑。这三天内,我们不仅不攻城,而且还退后半里,任你们取河水引用。”
消息很快在城中传开,立刻有贼军出城取水,官军果然任他取水回城。其余贼人见状,也纷纷出城,而官军也丝毫没有阻拦,于是城中的军心顿时安定下来。尽管王庆云、万俟道洛依然决心趁夜出逃,不少原本打算跟随的将卒,却都纷纷打起了退堂鼓,让两人身边的护卫力量削弱了许多。
不仅如此,尔朱天光还暗地准备了大量七尺木枪,于黄昏时节布置在城外各处,令埋伏的士卒严加守备,预防贼军出逃。又在城北准备好云梯,准备趁夜攻城。
这两番精心布置,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当晚王庆云、万俟道洛出逃时,驰马先进,不小心撞在长枪上,马匹各自伤倒,于是枪阵之后的伏兵立时发动,将两人尽皆擒获。城中那些固守的士卒,因失去两人的节制,防卫非常松散,很快被官军趁夜攻入城中,全部成为了俘虏。
对于这些人,官军丝毫没有手软,前后俘虏的士卒及青壮合计一万七千余人,全部被尔朱天光、贺拔岳、侯莫陈悦下令坑杀,其余的家小,则分给军中将士为奴。
至此,关内万俟丑奴极其余党终于彻底覆灭,官军还顺便收拾了割据秦州的王庆云。而这两股最大的反叛势力一灭亡,其余三秦、河、渭、瓜、凉等州,乃至鄯善、焉耆等地的部族,都纷纷遣人前来归顺,关内之地也终于重归朝廷号令之下,并且顺理成章的纳入了尔朱氏的势力范围。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m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北朝汉月 第九九章 :关中征伐(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朝汉月最新章节!
……,……
六月中旬,上党王元天穆亲自前往并州,向尔朱荣通报消息。
除了通报消息以外,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和尔朱荣相商。这件事情起于五月中旬,乃是因前河内太守见关内战事正烈,自请率部前往关内支援而起。当时元天穆在帐下择了自己的一位属官,以尔朱荣的名义上表推荐他继任,朝廷却不顾他的表章,改以渤海封隆之担任河内太守的职务。
元天穆知道,封隆之的父亲,殿中尚书、冀州大中正封回死于河阴之乱,他本人对尔朱氏恨之入骨,而朝廷择他守河内郡这一要地,显然是对尔朱氏怀有戒心。于是他特地遣人知会天子和尚书吏部曹,质问说尔朱天柱于有大功于国,荐任区区一个正五品太守,朝廷为何要为难,并威胁要以虎贲军护送属官前往履职,驱逐已经履任的封隆之。
结果,吏部尚书李神俊不堪压力,辞去身上的所有职务。天子却受尚书令、临淮王元彧怂恿,强硬的回复说:“画野由君,理非臣请。若尔朱天柱不为魏臣,天子也可以取代;现在既然是臣子的身份,就不应该推翻尚书台的任命,强行派人取代已奉命履职的官员。”
鉴于这样一件事情,元天穆觉得,这几个月以来,他和尔朱荣两人都不在京师,仅凭尔朱世隆似乎控制不住事态,才让天子和朝廷得以自行其道。如今眼看着关内已经平定下来,无须他和虎贲军继续留在河东作为牵制。他觉得应该和尔朱荣商量一下,看是不是让他重新返回中枢掌权。
等到他率亲卫到达晋阳王府,结果却扑了个空,王府郎中令告诉他,大王平明时便召集本部数千精骑,而今正在西山围猎。
元天穆摇了摇头。他知道,尔朱荣围猎。乃是严格依照行军制度而行,军法非常严苛。寒暑不舍,险阻不避。手下将士即使孤身遇见猛兽,也不容退后半步;而若有一只猎物逃走,则必有数人为其抵命。因此。每逢围猎之时,众将士无不凛然如对大敌,不敢有一丝一毫的轻忽。
正因为如此,尔朱荣手下的部落精骑才如此精锐,敢以区区七千之众,直击三四十万葛荣叛军的中军本阵。
可是,在元天穆看来,尔朱荣如今身为天柱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身份极其贵重,功业也到了顶点。实在没有必要再这样自律。他手下猛将如云,会集天下豪杰,难道还找不出冲锋陷阵的人吗?就算他本人愿意这样,他手下那些部落精骑,都是迭立大功的人。屡屡获得赏赐,个个身家不菲,也不一定都乐意忍受如此严苛的制度。
元天穆决定劝一劝尔朱荣。
来到西山,通过重重阵地和关防,元天穆终于在一条绝谷中见到了尔朱荣。尔朱荣已经得到通报,笑着把他迎往阵前。指着前方示意他道:“大兄你看!”
元天穆顺着他的指示望去,那里有一只吊睛白额的猛虎,被十余人手持长戟逼在绝谷的尽头,正伏着前半身,以前爪紧扣地面,作飞身欲扑之势。偶有士卒稍微一动,它便呲起尖锐的虎牙,不住的向其低声咆哮。
“好一头大畜生!”元天穆啧啧赞叹,“往日我居京师之时,也曾在西林园御苑见过几头猛虎,却都没有这般雄壮,没有这般凶恶的气势。”
“御苑的老虎,都是养惯了的,哪能和啸傲山林中的猛虎相比?”尔朱荣哈哈大笑,“不过,这畜生确实了得,几次东突西窜,死伤了我二十多名儿郎,才被我逼到这穷谷之中。”
“如此说来,倒真是可惜了,”元天穆叹道,顺势挑起了话头,“天宝兄帐下的将士,随兄长征战数年,无一不是功高赏重之辈,如今正该安享富贵尊荣。倘若白白死于畜生的爪牙之下,实在是不值得。”
“安享富贵尊荣?哈哈!”尔朱荣笑道,“大兄是认为,咱们的功业已经成就,到了该收兵放马的时候了吗不跳字。
元天穆正要继续相劝,前方有军将过来,叉手向尔朱荣请示:“大王!属下已经将猎物逼入绝地,如何发落,请大王宣示!”
尔朱荣略一思索,向元天穆微微一笑:“大兄难得来晋阳一趟,又说未曾见过这般雄壮的猛虎,那我就擒下来送给大兄好了!”
然后他转过头,吩咐那军将道:“可听明白了?这是送给上党大王的礼物,若是伤了半点皮毛,立即军法从事!”
“……属下遵命!”军将略一迟疑,依然领命而去。
元天穆一听,顿时来了兴趣。所谓“困兽犹斗”,这猛虎本已极其凶恶,如今被逼到绝谷之中,那更是不好招惹。他倒想看看,这些士卒如何将其生擒,而且不伤半点皮毛?
他仔细盯着那军将,只见他到达猛虎外围后,立即招来十余名士卒,令他们丢掉武器和弓箭,然后穿上厚厚的皮衣,就这样空手进入了戟阵之内。
猛虎见有人靠近,立时猛扑上来,当即将其中一人按倒在地,一口咬住了咽喉。然后它把头一扬,将其喉管生生撕裂,鲜血洒得满地都是,情形极为惨烈。
猛虎回过斗大的头颅,再次咆哮着向其余人示威。呲起的尖利虎牙上,还带着鲜红的血迹,显得无比狰狞。
然而,其余人却毫不退避,依然奋勇上前,与其近身相搏。
惨烈的搏斗之中,又有三人先后丧生在猛虎的爪牙之下,连那名军将也受了重伤。但其余五人终于抓住机会,将猛虎掀翻在地,分别制住其咽喉和四支利爪。见此情形,立刻有人取来绳索,帮着将猛虎紧紧缚住,抬到了尔朱荣和元天穆生前。
那位肋部被抓伤的军将,也由两名士卒搀扶着前来。他推开搀扶的士卒,勉力向尔朱荣复命道:“大王,猛虎已经生擒,请大王验收!”
“好!”尔朱荣赞许的点了点头,“你的功劳,我记住了。先下去好好休息。”
元天穆看着这名浑身浴血的军将,再看看被缚住的凶恶猛虎,尽管心中仍有些不以为然,却也不得不为尔朱荣麾下士卒的勇气而敬服:“如此勇士,实在难得。”
“哈哈!大兄看得起这些儿郎,我听着也高兴!”尔朱荣一把攘住元天穆的胳膊,“走,咱们回府喝酒去!大兄此来必有要事,咱们在酒宴上细说!”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m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北朝汉月 第一〇〇章 :尔朱入洛(一)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朝汉月最新章节!
于是,尔朱荣当即下令收兵回城,留天柱府长史尔朱彦伯清点猎物,犒赏将士,自己设宴为元天穆接风。
等到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尔朱荣下令撤去剩酒残炙,与元天穆把臂进入里间。其余人等知道两人有要事商量,也各自知趣的离开了大厅。
听元天穆说尔朱天光已经彻底平定关内,尔朱荣欣喜不已,立即决定恢复尔朱天光的封爵,并且加号为骠骑大将军。至于朝廷驳回荐任人选之事,他倒不怎么放在心上,很随意的和元天穆说道:“大兄话已出口,自然是要算数的,改日派两千人去河内,将封隆之驱逐出郡就是了。若要重返中枢,也可直接回京师,反正朝廷上大都是些无胆之人,大兄一到,只会听凭处分,断不敢有二话,又何必犹豫什么呢?”
“不是这般说,”元天穆摇了摇头,“如今天宝兄勋业已立,位望已极,可如果想得到九锡之礼的话,光凭武力却还不够,必须调政养民才行,如现在这样盛夏围猎,就和天时相违,不免伤犯和气。朝廷上的事情,大抵也是如此,最好还是按照制度来。如今我虽然说要强行驱逐封隆之出郡,却不过是让朝廷重新考虑罢了,并没有真正用武力相迫的意思。”
“这些事我不太懂,还是照旧由大兄料理吧!我只负责出兵作战的事情,”尔朱荣大大咧咧的说道。“大兄说朝中有人作梗。我看却也简单,这不是刚逮住那头猛虎么?如果他们不悔改的话,大兄就让他们入围和老虎相搏,看他们还硬气不……至于我,虽然国中已经平定,却还有南朝没有攻下来,称不上什么勋业。等到大兄把京师料理好了,我就率军南出鲁阳关,扫平三荆地区的生蛮北填六镇,回军之时。顺便将河西汾州的山胡也灭掉;到了明年,则简练精骑,由江淮地区南下,过江擒拿萧衍老儿。所以。我现在还不能收兵放马,必须时常严格操练,以免众人心生懈怠,像朝廷上的羽林军那样战力大衰。”
这是在回答元天穆的问题,也是尔朱荣的心里话。他是真心觉得,朝廷上的那些大臣没有什么用,而他的志向也不仅仅是平定魏朝,所以才宁愿一直待在晋阳练兵。然而,元天穆却很清楚的明白,没有中枢的名分。光凭武力肯定不能成事,甚至都无法取得足够的武力。
当日胡太后毒杀孝明帝元诩,立刚出生月余的女婴和三岁的元钊,尔朱荣率麾下数千部落精骑南下,其实是非常冒险的行为。若非他事先联络武卫将军费穆,并且打出拥立元子攸的旗号,河桥守将郑先护等绝对不会投诚,而尔朱荣也就只能望河兴叹。
正是有了中枢名分,他元天穆才能统领羽林、虎贲两军,并且征发河北府户。聚集三十余万大军征讨邢杲。正是有了中枢名分,在元颢篡居帝位时,他俩才能征调五十余万人马,将元颢赶出京师。正是有了中枢名分,尔朱仲远、尔朱天光才能出任大行台。分别控制淮北、关中的广大地区。否则的话,仅凭尔朱部落那数千骑兵。即使个个能以一当十,又如何能控制魏朝五分之四的疆域?
元天穆虽然出身魏朝宗室,但是血脉极为偏远,在遇到尔朱荣之前,在官场上辗转十五载,才仅仅升迁到从五品的太尉掾属之职,之后得尔朱荣的举荐,很快晋升为别将、都督、并州刺史,并且参与废立,诛杀朝臣,除太尉,封上党王,增封至三万户,凌驾于所有宗室诸王之上,其知遇和提携之力可谓是如海之深。不仅如此,尔朱荣还一直非常尊重他,长期以“大兄”相称,族中亲信子侄稍有顶撞,便当众施以杖责。纵观古今,有哪位主君能够做到这个地步?
可以说,他现在的一切权势和威望,都是拜尔朱荣所赐。所以,他对尔朱荣忠心耿耿,哪怕他要取代自家的天下也毫不迟疑,也真心期望他能够顺利上位。
如今尔朱荣这样轻视中枢,元天穆忍不住感到极为头疼。他自幼读史,知道在魏朝以前的前赵、后赵事迹。如刘聪、刘曜、石勒、石虎等人,兵锋不可谓不利,地盘不可谓不大,可由于轻视典章制度,一味倚仗武力,国中屡次发生动乱,特别是在新君继位之时,往往就是一场波及整个上层的浩大劫难,结果只能如昙花一般兴盛片刻,终究无法长久。
元天穆认为,一定要改变尔朱荣的这种心思。
那么,该如何去改变呢?
在心中思索了片刻,元天穆忽然有了一个好主意。
“天宝兄,如今炎夏即将过去,何不同去京师暂住一段日子?”元天穆笑着邀请道,“都会繁华之地,虽然没有并州驰猎之乐,却也别有一番富贵气象。而且,皇后已经怀孕六月有余,陈留王妃年龄还小,离开双亲这么长时间,免不了会心怀思念。天宝兄此去京师,既可以震慑百官,又可以探视皇后娩乳之喜,慰藉陈留王妃思亲之心,岂不是一举多得?”
“去京师暂住?”尔朱荣心中一动。尽管他不怎么喜欢京师,却不得不承认,京师的气象极为不凡,其宫阙建筑之盛,远非他这晋阳小城可以比拟。
当日河阴之难后,尔朱荣自知招怨不小,本欲迁都邺城,结果遭到都官尚书元谌等人的激烈反对,一时间僵持不下。后来他与元子攸同登凌云台,望见周围宫阙壮丽,列树成行,气象森严无比,忍不住为其所慑,因而才主动退让,放弃了迁都的提议。
想起京师的壮丽森严气象,尔朱荣也觉得有些怀念。时间过得真是飞快,不经意之间,河阴之难就已过去两年多了,期间他先后消灭葛荣,驱逐元颢,安定三齐,扫平关内,人望既已隆重,声威也复大张,自然不用再担心民怨的问题。况且,天子是他所立,皇后是他长女,两人所生的孩子,便是他的第一个孙辈,他确实也想去探视一番。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m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北朝汉月 第一〇〇章:尔朱入洛(二)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朝汉月最新章节!
)
……,……
按照元天穆的建议,尔朱荣以秀容第一领民酋长的身份,很正式的向朝廷上书,表明了前往京师朝觐的意愿。
这是孝文帝时形成的规矩,当时国家刚刚迁都洛阳,不少人都难以忍受中原的炎热天气,尤其是那些未被离散的羯胡、敕勒等部族。于是孝文帝特别下旨,允许诸领民酋长、镇民酋长秋朝京师,春还部落,时人号曰“雁臣”。而他们每次前来京师的时候,便照例要上书朝廷,请求天子的允许。
只不过,自从数年前六镇起事以来,高平镇的敕勒部族也跟着掀起叛乱,尔朱部落则一直转战东诸州,都没有亲自前来京师朝觐过。等到尔朱荣擅权,一方面不耐中原地区的炎热,一方面惧于河阴之难的怨忿,更是免了这朝觐的规矩,之后无论是平定葛荣,还是驱逐元颢,都只在京师短暂的驻留了几天,接着就引兵返回晋阳,而朝廷也无力约束于他。
如今他突然如此正式的请求入京,不免引起了天子和一众朝臣的猜疑。
“这是对朝廷的挑衅,是在向陛下示威来着!”担任大司马、太尉公、司州牧的城阳王元徽向元子攸进言道。
他是元子攸的表姐夫,也是元子攸最为亲信的宗室重臣,如果说朝中谁最不愿尔朱荣、元天穆前来京师的话,那绝对非他莫属。一直以来,他都是反对尔朱氏的中坚人物,这次尔朱荣突然前来,不管有什么后招,是要重掌朝政,还是推翻元子攸,都是他无法忍受的事。
元子攸本人更是忧心忡忡。前一阵的时候,他被皇后尔朱英娥逼得太严,于是令其叔父、尚书左仆射尔朱世隆进宫,期望他好生劝诫一番,让她守点妇道。可尔朱英娥却当着尔朱世隆的面说:“天子是我爹爹立的,现在却和我拿起姿态来了。早知道这样,我爹爹就该自己当这个天子,看他还敢和我犟嘴不。”尔朱世隆听到这大不敬之言,不仅不劝诫,反而赞同的点头应是:“我也是这么想的。如果阿兄自作天子,我现在也能封个王爵。”
两人的这番对话,是如此的肆无忌惮,如此的惊心动魄,叫元子攸怎么能够淡定得下来?更何况,告知他这番对话的不是别人,乃是尔朱荣的另一亲信、当初和尔朱世隆一起择他继位的武卫将军奚毅。
之前的时候,奚毅曾多次向元子攸表态,说他出身本朝“八姓”勋贵之家,本不愿侍奉羯胡,若是到了事态紧急之时,希望能够替天子效命。元子攸虽然一直很尊重他,却始终不敢信任,只以为他是在替尔朱氏试探来着。因此,每次他都敷衍奚毅说,“奚卿这番忠款,朕一定记在心中。但朕担保尔朱天柱没有异心,你可以安心为他效命。”直到他将两人这番大逆不道的言语相告,比他在宣光殿安排的侍女说得更详实,元子攸这才了解到他的忠心,并且引为亲信臂助。
根据奚毅的透露,尔朱荣和元天穆,已经对他数次介入朝廷人事、死保河南地方治权的态度心生不满,这次来洛阳,其中的一个目的是等待皇后分娩的消息。若皇后诞下太子,便以太子继承帝位;若是公主,则扶持尔朱荣的另一女婿陈留王元宽。元宽今年才十三岁,自然不可能亲自视事,而尔朱荣、元天穆便能够彻底掌握朝堂,恣行其篡逆计划。
奚毅言之凿凿,所述又与情理相符,由不得元子攸不信。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他也再没了逃避的余地,而且尔朱英娥怀孕已六月有余,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
可是,他能够怎么做呢?尔朱荣这次入京,虽然没有河北大军随行,却带上了他部落中的五千精骑。这些部落精骑骁勇无比,曾在河北击溃三四十万六镇叛军,生擒叛军首领葛荣,仅仅凭借他们的力量,就足以压制整个京师,更别说同来的还有虎贲军,他们可都是向着元天穆的!
想到这里,元子攸忍不住后悔了。在半个月之前,府户军都督、阳城太守周惠上书朝廷,建议扩大府户军规模,并且在河南诸郡遍设军府,新设京畿大都督一职,以临淮王元彧或其他擅长战阵的宗室出任,统一指挥各地的郡兵。可是,城阳王元徽以郡兵不堪大任、朝廷也无此旧制为由,否决了这项提议。
现在想起来,周惠的这项建议可谓切合时用,若是有那么一支成规模的府户军,并且能统一指挥河南郡兵,他现在的转圜余地就大得多。说句有失立场和身份的话,当初元颢在洛阳,不也是凭借着这些杂军死守大河防线,一直坚持了两月之久?
周惠曾与南军一同驻守北中城,也曾为元颢守过京师,俱有非常突出的功绩。虽然彼时属于敌对的一方,现在也还怀着些许芥蒂,但元子攸却不得不承认,这个人确实颇有才能。前时他提出那个建议,或许不无私心,但城阳王元徽的私心更重,毕竟他从没率军征战过,反倒间接的葬送过台军一次,害死广阳王元渊、章武王元融等人,和掌军的诸宗室关系极差。他之所以反对周惠,除了和周惠之间的私怨外,或许还有排斥异己的用意在内。因为他心里知道,一旦设立京畿大都督,无论是哪位擅长军阵的宗室出任,都不会和他站在同一边,反而注定会成为他在朝堂上的劲敌。
1...5354555657...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