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朝汉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元祀
周惠虽然乐意吸纳安置流民,可是他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康城县荒田众多,又有家中钱粮作为安置预算,才能够吸纳三四千户流民;可豫州乃是河南仅次于司州的大州,一旦流民泛滥,他这新任的广州刺史如何应付蛮民和流民的双重压力?就凭借手中现有的府户东、西两军吗?
看着家主为难的神情,周怀国颇为忐忑。可是,该说的事情还是必须得说:“禀家主,河南郡也有大量民户涌入轘辕关,小人已经无力尽数安置……”
“也是流民吗不跳字。周惠闷闷的打断周怀国道。
“不是流民,是府户,而且大多是咱们府户东军的家属和宗族,”周怀国连忙澄清,“他们担心尔朱仲远攻进虎牢关,肆虐河南诸县;又见自家的子弟南来广州,家主和王将军、夏侯府君、田统领、谢郎君全部迁到阳城,于是也纷纷跟着迁了过来。”
这倒是一件好事。众府户军家属迁到阳城郡来,于加强自己的实力、维系府户军的忠诚极为有利,同时也证明了他和王建、夏侯敬等人在军中的威望,周惠绝对是乐见其成。甚至可以这么说,等到时机成熟,即使这些府户不愿搬迁,他都要想办法让他们南迁的。
只可惜,如今他们来得不是时候,刚好和阳翟郡流民、豫州流民撞在了一起,给阳城郡和周惠、夏侯敬两人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在这巨大的压力之下,周惠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这一年多时间,他之所以能安置河南郡、阳翟郡的流民,很大程度上都是仗着酴釄酒的利润。可是,如今朝廷形势非常严峻,很可能有倾覆之危。那么,一旦京师失陷于尔朱氏,他还如何销售酴釄酒呢?
一时之间,周惠心乱如麻,居然颇有点四面楚歌的感觉。他挥手斥退周怀国,令他下去歇息,自己却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北朝汉月 第一二四章 :寒霜烽火(一)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朝汉月最新章节!
??了好一会,周惠依然没有什么头绪。烦恼之下,他干脆暂时丢开流民的问题,拿过元明月送来的那封信件。
信件中果然没有写到什么紧要的事,只是说了下家中的近况,说了下小姑周念、侄女周南的情形,然而在字里行间,却隐约表达出一些思念和幽怨情绪,宛如她以前所写的那首闺怨诗一般。周惠看着这些饱含情意的字句,再回忆起元明月的娇态,心中忽有所感,思绪也一下子飞到了数十里外的阳城。
也许该找个借口去阳城一趟,将元明月和妹妹周念接过来?再者,之前在堙阳分别时,他也对夏侯敬有过承诺,要替他向前中书令、西兖州刺史裴粲的孙女裴婉兰求亲。
这个想法一起,就再也抑制不住,而在周惠的心中,也自动找到了更多的理由,为他的阳城之行提供支撑。当然,其中的一些理由也非常有道理,面对着如此复杂的形势,主政的夏侯敬和主持家务的阿兄周恕各管一摊,的确难以妥善应对,需要他亲自回去统筹安排,同时也亲眼看看具体的情况。
那么,该用什么理由去阳城呢?出镇地方州郡的长官,没有接到谕旨,一般是不得轻易离州的。年初他担任阳城太守时,以祭祖为名回巩县一趟,尚且勉强说得过去;但现在身为一方重镇,职权上的约束只会更加严格。
周惠继续思索着,一时间却找不到什么合适的理由。不过,他倒是想了一个变通的办法,那就是以巡视诸郡为名,前往州内与阳城郡康城县接壤的顺阳郡境上,和阳城太守夏侯敬、康城县令周忠会晤。
这个顺阳郡,并非汉时丹水一带的那个(原为南乡郡,分南阳郡以西所置),而是太和年间所新置,辖龙阳、龙山二县(今河南郏县)。恰好与康城县接壤。同样的道理,顺阳郡以东的广州汝南郡,也不是豫州悬瓠城的那个,而是永安元年所新置,位于鲁阳郡以北。汝水之南。故而同样被命名为汝南郡,治符垒城(今河南宝丰县西)。
南北朝时期的郡县,就是这么复杂,同名的情况极多。如果不说明是哪个州所辖,根本无法分辨。就算是同一州、同一郡内,也经常有同名的情形,然后以加上方位来区别。例如和广州汝南郡隔汝水相对的司州汝北郡,辖下就有南汝原、东汝原两县(今河南汝州中南部);广州辖下的定陵郡。治北舞阳和西舞阳;而已陷落于梁朝的魏朝郢州,则有南安郡南舞阳县,期城郡东舞阳县、西舞阳县……
打定主意之后,周惠立即请来崔士谦,传达了巡视诸州的想法,令他以平南府长史、广州治中带鲁阳郡,并暂行州事。崔士谦以明悟见长,闻弦歌而知雅意,知道周惠另有其他事情。于是郑重的询问道:“将军巡视州中,是为公事,还是为私事?属下听说将军有家仆前来,是否与此事有关?”
“算是公私兼顾吧!”周惠赔笑着,脸上略有些尴尬。
崔士谦脸色更加郑重。继续追问周惠:“那么请将军向属下详述。若为公事,属下当为将军参详;私事的话,属下则有谏阻之责。”
周惠无奈,只得把流民泛滥之事告诉崔士谦。
反正。这是他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之后无论有什么举措。绝对绕不过这位首席幕僚。
“原来如此。将军在阳城郡的宗族,一直在以私产安置流民啊!”崔士谦面容转霁,向周惠拱了拱手,“此为造福地方之善政,属下十分佩服。”
“长史过奖了。寒家为河南府户出身,又有阳城县开国伯的世爵,理当心系桑梓,尽力照顾昔日同袍,”周惠谦逊的摆了摆手,实际上却在进一步拔高自家的形象,“只可惜,阳城郡的接纳能力、寒家的财力都十分有限,如今面对大量涌入的流民,虽然想善始善终,却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是豫州,一旦发生变乱,连咱们广州也会受到流民的波及。”
“这倒是不可不防。”崔士谦眉头紧皱,显然在努力的思索。这样沉吟了片刻,他忽然建议周惠道:“将军,既然阳城郡接纳能力有限,何不让流民道咱们广州来?属下近日查看州中户籍,发现除襄城、南阳二郡之外,其余五郡的人户都非常稀少,鲁阳、汝南二郡,甚至不满千户,足以安置大量的流民。”
“唉,长史有所不知,户籍上的那些人户稀少的郡,少的只是朝廷编户而已。除编户外,还有大量的蛮民,号称为鲁阳蛮。他们占据着大量的土地,种群繁衍极多,二十多年前反叛朝廷那会,人数高达数万,着实不可小觑,”周惠摇了摇头,否决了崔士谦的提议,“如今国势衰微,邻近东荆州、南荆州的蛮民先后叛离,咱们又是新近上任,必须小心应付,才能保持州中的长治久安。若是放流民入州的话,他们蛮民争田,难保不会激起反叛,到时咱们怎生应付得来?”
“将军此言差矣,”崔士谦拱手一揖,向周惠反驳道,“如将军所言,蛮民的势力的确庞大。然而,广州本乃中原腹地,本为我华夏子民所居,那些占据此地的蛮民,只不过是趁着中原战乱、南北对峙,才得以逞其凶焰而已。将军为护蛮中郎将,既要以恩义羁縻之,同时也不能放任他们。若是担心军力不足,正可接纳流民入州,借助他们和蛮民对抗。”
这番话合情合理,听得周惠频频点头。可是,在周惠的心中,却并不赞同他的意见。
实际上,对于蛮民的来历,周惠比崔士谦了解得更为透彻,现任北主客郎中魏收后来所著的《魏书》中,对蛮人的势力发展和势力范围作过很详细的描述,“魏氏之时,不甚为患;至晋之末,稍以繁昌,渐为寇暴矣;自刘石乱后,诸蛮无所忌惮,故其族类,渐得北迁”,于是“处江淮之间,依托险阻,部落滋蔓,布于数州,东连寿春,西通上洛,北接汝颍,往往有焉”,以至于“陆浑以南,满于山谷,宛洛萧条,略为丘墟”。
对于这些蛮民,魏朝一方面招抚,一方面也有所防备。如河南府户军,原本就是为了协助和监视三荆地区的蛮民所建,曾在桓叔兴手下迭立战功;到桓叔兴反叛时,主力则为叔兴麾下的蛮民所灭,几乎名存实亡。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北朝汉月 第一二四章:寒霜烽火(二)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朝汉月最新章节!
)
换而言之,崔士谦的意见,就是魏朝对蛮民的一贯策略;而周惠重建河南府户军,也就接过了这一军的使命,朝廷对他也不无期许。否则的话,何以任命他为护蛮中郎将?
周惠并不排斥这个任务。可是,他的目光看得更为长远,一直延伸到黄河以北、太行以西的并肆诸州。在那里,尔朱兆、尔朱世隆想必已经举兵东向,攻击截断太行的大行台、大都督源子恭。源子恭手下大半都是降将降卒,得知北道行台魏兰根兵败的消息后,军心必定动摇,估计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另一位大行台、司空公杨津,离开洛阳时仅带着五百羽林军骑,需要先往山东诸州招纳士卒,然而时间是如此紧迫,即使他能够说服山东诸家大族出兵,仓促间又能召到多少多少人呢?
按照这个趋势,尔朱兆很快就能打通南下通道,抵达大河一线,威胁河南地方。到时候,朝廷寻求地方上的支援,能够考虑的就只有三荆、三齐及豫州、广州、洛州。三齐和豫州面临尔朱仲远的威胁,洛州多半都是山地,三荆大行台李琰之才能平庸,都没有余力支援朝廷;而他这个广州刺史,就是朝廷最可倚重的地方重镇。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广州绝不能发生任何变故。否则别说是提供支援,连他这刺史的位置都将岌岌可危。无论是朝廷要换人平乱,还是尔朱氏趁机侵夺,他都没有办法反对或阻拦。
所以,周惠现在不能行此险着,维稳才是最重要的。崔士谦虽然见识不俗,能力突出,但他乃是大器晚成型的人,现在初膺实务,还远没有三十年后那般惊才绝艳。
“此事不急,等我和阳城方面联系过后、摸清实际情况后再说,”周惠摆了摆手,坚持了自己的意见,“期间的州中事务,就委托长史费心了。如有军事,则可与王司马协商。”
崔士谦心中有些失望。不过,出于属臣的操守,他还是拱手领命道:“属下一定尽力。”
……,……
第二天,周惠嘱咐过平南府司马王建后,率录事参军谢邦、骑曹参军长孙毅等数十骑离开了州城,同时令周怀国立即回返,知会阳城太守夏侯敬、颍阳县令周恕、康城县令周忠等,约定三日后在顺阳、阳城两郡的郡道上会晤。
趁着这三天的空闲,周惠也走马观花,初略的在汝南、顺阳两郡中考察了一番。他惊讶的发现,郡中并无太多山地和蛮民,人烟也比较稠密,沿汝水自西向东,两岸处处都是平整的原野,开垦着大量的良田,并非如他所想象的那般荒废。
辖下如此兴旺,自然是令人欣慰的。然而在欣慰之余,周惠却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侧身向左首的谢邦问道:“世裔,你曾为州中主簿,应该还记得两郡的编户数目吧?”
“属下大致还记得,”谢邦略一思索,“汝南郡七百八十三户,在籍男女丁口二千三百四十四人;顺阳郡两千零四十五户,在籍男女丁口七千二百五十二人。”
“这其中肯定有问题!”周惠冷哼一声,“咱们从鲁阳入汝南郡,沿汝水走了小半天,沿途就不下千户之数!”
“是因为郡中世家大族的关系吧!这些大族虽然只算一户,但是人口极多,分的田也多;再加上本族的官田、爵田之类,一户的田产和丁口,恐怕就要抵上好几十户呢。”谢邦向周惠解释道。
周惠点了点头。谢邦曾在阳城郡担任郡丞,对于户籍方面的制度十分熟悉,他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魏朝的情况也正是这样,崇尚三礼,注重孝道,鼓励一族聚居,缌服同爨。如恒农杨氏杨播、杨椿一家,四世同堂,合计两百余口,就常常受到当世的倾慕。
周惠无意挑战这种时俗,心中却依然存着疑惑。不错,有大族的话,户数自然会少些,但是男女丁口应该不会少。有鉴于此,周惠基本可以肯定,这两郡中存在不少瞒报之事。
虽然按照朝廷律令,士族不必承担租赋,可周惠不喜欢被蒙蔽的感觉。而且,既然他们连不必承担租赋的族人也瞒报,那本该承担租赋的编户呢?会不会接纳甚至强迫编户依附他们,借此逃脱应承担的租赋?
周惠沉吟着,吩咐身旁的谢邦道:“世裔,咱们回去后,你仔细查查,这两郡的士族有哪些,族中有多少丁口,各有哪些人担任朝廷官职。然后把数字报我知晓。”
“不用查,属下现在就可以告诉使君,”谢邦微微一笑,“这两郡中最大最主要的士族,乃是原籍上谷郡昌平县的上谷寇氏。”
上谷寇氏?周惠也想了起来。这月余时间,虽然他的主要心思都放在军务上,可是对州中的人事也有所留意。他分明记得,州中的首席佐官别驾从事史,乃伏波将军寇炽寇绍叔担任,目前已经去职,改任襄城太守;其子寇士肃,年仅二十余,已担任州主簿,为州中第三佐官,前时才由谢邦替下;还有目前的顺阳郡中正、汝南郡中正,乃至汝水北岸司州汝北郡的郡中正,似乎也都是上谷寇氏的人。
“你应该看过寇氏的籍注吧?”周惠沉吟着问道,“这一家有何来历?”
“来头倒是不小,”谢邦慨叹一声,“使君可曾听说寇讃、寇谦兄弟?”
周惠心中大讶,不由得停马驻足:“寇谦?!可是建议太武帝灭佛崇道、改元太平真君、晋封当朝国师的寇谦之?”
“正是此人,”谢邦点了点头,“他与寇讃乃是孪生弟兄,如今的寇氏一门,正是寇讃的后裔。”
实际上,当寇谦之还在嵩山学道养望时,寇讃就已经功成名就,因举家投效、招抚流民之功,被太武帝封为轵县侯,并且在河南立南雍州,以寇讃为南雍州刺史,治洛阳(当时魏朝的国都还在平城)。而等到寇谦之晋封魏朝国师之后,寇氏又再获提携,一门先代追赠太守、县令、侯、子、男者十六人,临民者七郡、五县,寇讃则超阶晋封为河南郡开国公。(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北朝汉月 第一二五章:寒霜烽火(三)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朝汉月最新章节!
)
时至今日,因魏朝迁都洛阳,寇氏也南迁至司州南端,宗族繁衍得越发兴盛。自寇炽算起,其伯祖寇元宝袭河南郡公爵,死后追赠安南将军、豫州刺史;其祖父寇臻寇仙胜生前为郢州刺史,别封县侯;其长房堂伯寇祖叹生前为使持节安南将军、东徐州刺史,假太尉,嗣河南郡公;其父寇轨寇祖训早逝,生前为顺阳本郡太守;其嗣父寇孚寇祖达为南阳太守;其叔父寇治寇祖礼为鲁阳太守、前将军、东荆州刺史,五年前死于征蛮战事,赠卫大将军昌平县开国男;其嫡男寇朏之子承父职,三年前就袭父遗爵,以冠军将军出掌东荆州;叔父寇隽寇祖俊为左将军,目前担任梁州刺史的职务。
不仅是这些起家出仕的亲族,哪怕是家中患病的人,也各有其出路。如寇炽的七叔寇凭寇祖驎,患病十三载,生前也依然能兼着郡丞的职务,占得六顷公廨田。还有他的侄儿寇胤哲,同样是缠绵病榻,却在十四岁时就担任汝北郡中正,直到现在还没有解职。
可以这么说,广州辖下的七郡,每一郡都曾有寇氏的人主政过,而顺阳本郡、汝南邻郡则是其固定的势力范围,郡中正甚至郡太守之职,基本上由寇氏垄断着,若是没有寇氏的人主政,则空出太守之位,由寇氏族人以郡丞、郡尉代理事务。
“这真是惊心动魄啊!”周惠紧紧的皱起了眉头,忽然想到了一个人,“世裔,现任尚书郎、城阳王元徽的亲信寇弥,也是寇氏族人吗不跳字。
谢邦点了点头:“不错,寇弥字祖仁,乃前东荆州刺史寇治胞弟。”
“原来如此。”周惠微微颔首,心中已经明白,这上谷寇氏一门是什么德性。
根据他的记忆,寇氏与城阳王元徽的关系极为亲近,“一门三刺史,皆徽所引拔”,如寇治嫡男寇朏之,在父亲阵亡两年后便子承父职,出掌东荆州,肯定是通过元徽钻营而得;至于寇弥本人,则担任过城阳王元徽的僚属。可是,小人之交,终究无法善终。等到尔朱兆入洛,城阳王元徽逃出洛阳、前往寇弥家中寻求庇护时,这位亲信故吏却不顾昔日的主从情分,不顾过往的巨大恩惠,派人杀掉恩主,持其头颅前往尔朱兆处邀功。
如果说元徽是没有眼光,那么寇弥及其背后的家族,就可谓没有廉耻。周惠虽然向来和城阳王元徽不睦,也看不惯他的嫉贤妒能,但更厌恶像寇氏这样的忘恩负义之辈。
想到这里,周惠心中已经有所抉择。于是他冷哼一声,策马向前疾驰而去。
……,……
上谷寇氏乃广州第一士族,多人在州府中任郡中正、诸曹从事,自然能够探出刺史周惠出巡的消息甚至行踪。对于这位使持节、领当州大都督、握有生杀大权的一方重镇,寇氏的态度非常务实,除先前知趣的让出州别驾从事史、州主簿两个佐官之外,如今得知周惠出巡顺阳,也没有因为他与恩主城阳王元徽的矛盾而轻慢,很快派人前来官道的路口迎接。
他们派出的人,乃是前司州汝北郡中正寇权寇遵略。此人今年三十七岁,系已故顺阳太守寇轨第五子,襄城太守寇炽即其四兄,因夫妇俩一无所出,以二兄寇峤寇遵乐次子为后,也就是目前的司州汝北郡中正寇胤哲。
周惠得知他的身份,又得谢邦小声提醒,知道他是寇胤哲的嗣父,两人父子相传,把持汝北郡中正的职务,心中便颇为不喜。寒暄之后,即以不便扰民为由,拒绝了寇权的邀约,自去郡内驿馆歇息。
寇权向来以家世自矜,前来迎接这位出身府户寒门的刺史,本以为已经体现了足够的诚意,料想这位刺史应该倍感荣幸。可他没想到,周惠竟然毫不客气的拒绝了他。
真是给脸不要脸!寇遵略悻悻的腹诽道。
想当初,出身荥阳郑氏名门的前任刺史郑先护,还不是对寇氏抚慰有加?后来敢拒绝元颢,还不是借用了他们上谷寇氏的影响力?否则的话,他在州中根本招不到足够的士卒,也筹不到足够的钱粮,如何能够应付元颢派出的讨伐军?
然而,仔细一想的话,这位刺史统领府户军,有自己的直属兵力,还真不用看他上谷寇氏的脸色。反倒是他上谷寇氏,必须小心点儿,避免让这位出巡的刺史抓到什么痛处。那个使持节的头衔,可不是白给的,说是掌握着全州的生杀大权都不为过。
寇遵略顾不得腹诽周惠,急匆匆的赶回家中,请来长房的堂兄寇元孙、本房的二兄寇遵乐一同商议。
正在商议如何应付巡查的时候,襄城太守寇炽长子、前广州主簿寇士素忽然从襄城郡赶了回来。得知刺史住在郡内驿馆,他顾不上休息,也顾不得时辰已经不早,立刻请伯父寇遵乐、叔父寇遵略和他前去拜会。
“还去?”寇遵略冷哼一声,“要去你去吧!这厮架子大得很,我是不愿领教的了!”
寇遵乐却是担任过光州刺史的人,自因病引退道现在,一直是家中的主事者,比弟弟理智得多。他看着侄儿风尘仆仆的模样,很是关切的问道:“你来得如此之急,又急于拜会刺史,是不是郡中出了什么变故,非得借用州中的力量不成?”
“伯父明鉴!”寇士素连忙回答,“最近两天,郡中突然涌进了不少流民。咱们打听之后,才知道豫州州治悬瓠城正遭到梁军的围困,州中人心惶惶,所以不少人都离开豫州,进入咱们襄城郡避祸……因为这件事情,阿父现在正担心得很呢!”
寇遵乐微微颔首,他知道四弟担心的是什么事情。襄城郡人户本来就多,如今有大量流民涌入,郡中的治安状况势必会急剧恶化。
这倒还是其次,更关键的却是悬瓠城被围,而他的二女儿寇婉华,以及二女婿、前广州防蛮别将裴景颜之弟裴景徽都在城中,一旦城池陷落,自然难以幸存。
四弟和裴景微一家关系极为密切,除景徽是他的二女婿外,他自己和其兄裴景颜也颇有交情,长子裴士素还娶了景颜、景徽的妹妹,所以他决不能看着裴景徽和女儿遭到丧身之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北朝汉月 第一二五章 :寒霜烽火(四)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朝汉月最新章节!
“如此说来,你父亲是想让刺史出兵救援悬瓠城啰?”寇遵乐沉吟着问道,“只不过,此乃豫州之事,本与广州无关,难道你有把握说动刺史么?”
“虽然是豫州之事,但梁人乃是外敌。在这种情况下,依照朝廷的军法,邻州是可以出兵助战的,”寇士素胸有成竹的应道,“阿父打听过这位刺史的履历,其人本为阳城太守,因入京护驾之功才得以跻身紫袍大员。阿父认为,这位刺史能从阳城出兵救援京师,和尔朱氏作对,要么是忠心为国之人,要么是贪功求进之辈;但无论是哪一种,眼见豫州危急,他都不会拒绝出兵。”
“这话倒是很有道理,”寇遵乐点了点头,“那么,我就和你一同前去拜会刺史吧!”
……,……
1...6768697071...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