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文官武将们心中一凛,齐齐拱手请罪:“微臣鲁莽,请皇上降罪!”
江夏王挟着不平和怒气,冷笑着说道:“皇上好大的威风!”
“论辈分,你得叫我一声叔祖父。不仅是我,有资格站在金銮殿里的藩王,哪一个不比你年长辈分高你仗着自己坐着龙椅,丝毫没将我等藩王看在眼底。将我等视为烂泥,任意践踏揉搓。”
“一道圣旨,我们交了藩兵,离开藩地回了京城。汾阳郡王和安王两个小辈,在皇上的示意下百般管束苛待我们藩王。”
“这也就罢了。现在,就连神卫军打了败仗,也要怪到我们头上来。无凭无据,便要将那三万精兵赖到我等头上。”
“我等受此冤屈羞辱,再不吭声,枉称为人!”
“我今日倒要看看,皇上要如何处置我等!”
话音刚落,便有几个藩王一同嚷了起来:“说得没错!这日子过得太憋屈了!谁都敢踩我们一脚!真当我们是没脾气的烂泥不成!”
“便是天子,也不能颠倒黑白为所欲为!”
“今日一定要还我们一个公道!”
文官武将们正欲张口回击,被藩王们瞪眼逼退:“我们和皇上同为盛家子孙,我等身上亦流着盛家先祖的血。今日我们要找皇上要个说法,你们算什么东西,都滚到一边去!”
文官武将们皆被噎了回去。
盛鸿面无表情,目中俱是冷意。
没等盛鸿发怒,汾阳郡王已阴沉着脸站了出来,张口怒道:“你们今日分明是有备而来,故意大闹金銮殿!根本没将皇上放在眼底!我这个宗人府宗正,绝不会姑息纵容!”
安王年轻气盛,早已被气得满面怒火,也上前一步:“请皇兄下旨,命御林侍卫进殿,将他们都‘请’到宗人府的大牢去。”
……
一片纷乱中,坐在龙椅上的盛鸿忽地起身,下了龙椅,走到江夏王等藩王面前。
众人皆是一惊。
小朝会里,天子言行随意些无妨。不过,大朝会上,天子从无出格的举动。今日竟走下龙椅,可见是动了真怒……
盛鸿身姿挺拔,身量颇高,比江夏王整整高了半个头。俯视的目光,如刀锋般冷凝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祸起(一)
六宫凤华谢府庶女第一千零三十三章祸起愤怒叫嚣怒嚷的藩王们,被御林侍卫押去了宗人府大牢。
汾阳郡王和安王各自一脸愤怒,一同去了宗人府。
今日的大朝会,闹腾成这样,委实令人意想不到。
陆阁老皱紧了眉头,拱手启奏:“今日大朝会,先到此为止吧!”
大发天威的盛鸿,略一点头:“好,先散了大朝会。尹大将军留下,请诸位阁老和几位尚书一并留下,随朕去移清殿商议出兵之事。”
众臣拱手领命。
陈湛陆迟赵奇三人官职太低,都没资格去移清殿一同议事。不过,天子张口点了他们三个的名字,得以一同留下。
众人簇拥着天子一同去移清殿。
初秋之际,天气依然炎热。明晃晃的日头晒得人心里的火气蹭蹭上涌。
盛鸿虽尽力收敛,怒气依然如实质一般弥散开来。
是人都有三分脾气。今天被藩王们正面挑衅,盛鸿焉能不怒!只是,身为天子,言行不能太过肆意。
不然,按着他的脾气,早动脚将他们一个个踹飞了……
一个熟悉的身影,忽地出现在数米之遥。
那是一个年轻女子,身着正红色宫装,修长窈窕,脸庞秀美,风华万千。
盛鸿脚步一顿,有些讶然地看了过去:“明曦,你怎么来了”
众臣:“……”
没错!皇后娘娘怎么到移清殿来了
谢明曦对众臣的惊讶疑惑视若未见,微笑着迎上前来,轻声对盛鸿说道:“我闲着无事,来看看你。”
那双熟悉的明亮黑眸,静静地落在他的身上。
她一定知道他动了怒气,这是特意过来安抚他。
盛鸿心里那点残存的无法倾斜的怒气,陡然散去,取而代之的,是被人放在心尖上疼惜的幸福愉悦。
“我没什么,”盛鸿咧咧嘴,低声笑道:“你放心。我是天子,敢轻蔑欺辱我的,都扔进大牢关着去。”
众臣:“……”
好一副昏君口吻!
陆阁老等人抽了抽嘴角,各自移开目光。可惜没东西塞住耳朵,皇上和皇后娘娘的低语继续传进耳中。
“和他们置气,确实毫无必要。”皇后娘娘声音温柔得很:“先将他们关上几个月,等河靖城被平定之后,再放他们出来也不迟。”
皇上点点头:“我也有此打算。”
皇后娘娘声音依旧柔和:“诸藩王皆有亲兵,得提防着生乱。暂且先封了藩王府吧!我明日召所有藩王妃们进宫小住一段时日。”
众臣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心里不约而同地涌起同一个念头。
宁肯得罪天子,也别开罪皇后娘娘!
……
陈留王府。
陈留王世子神色惊惶地进了屋子,声音急促紊乱:“父王,大事不妙了!”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臣服
又过数日。
汾阳郡王坐镇宗人府,安王独自进了移清殿觐见天子。
尹大将军在几日前便已领着三万援兵去了河靖城。与此同时,河靖城的战报一封接着一封送往京城。
神卫军大败一场,又被烧了半数粮草,士气低落,又接连打了两场败仗。
更雪上加霜的是,周勇连着几日不眠不休,气火攻心,竟然病倒了。两军对阵,一方主将病倒,且粮草不足将士士气不振,情形着实不妙。接连吃败仗,也是难免。
朝中弹劾主将周勇的奏折,也摞了半人高。有言辞激烈的,直接怒骂战败皆是周勇之过。这等人,根本不配为主将,应该卸了官职,直接押往京城问罪。
这些奏折,皆被天子留中不发。
不过,这些时日,盛鸿的心情显然并不美妙。每日早起晚睡,有紧急军情战报,半夜被叫醒也是常有的事。那张俊美无双的脸孔,也憔悴黯淡了不少。
“几日不见,皇兄清瘦憔悴了。”安王的语气中满是心疼。
盛鸿心中一暖,放下奏折:“战事紧急,别说我了,朝中百官,有哪一个能吃得好睡得香人人都跟着烦心忧虑。你不是也瘦了许多”
“你今日特意进宫,莫非是藩王们那边有人肯张口说话了”
安王挑眉笑道:“藩王们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我和汾阳郡王日日在宗人府里,和他们耗着,看谁更有耐力。”
“这半个多月,我让蜀地名厨好生‘伺候’一众藩王。这一招果然颇见成效。已有两位藩王忍不住,私下和我吐了口。招认那一日大朝会闹事,是受了江夏王指使。”
说着,安王呈上两份证词。
盛鸿接了证词,迅速浏览一遍,目中闪过冷意:“果然是江夏王。”
藩王们归京后,表面看似臣服,实则从未真正消停安分过。盛鸿在各藩王府皆安插了眼线。不过,有些机密要紧之事,是眼线查探不到的。
众藩王里,最可疑的就是江夏王。
“他们两个不但招认出了江夏王,还愿意将藩地的私兵一并献给朝廷。”安王又说了一桩好消息:“今日我进宫,就是向皇兄禀报此事。”
“他们的私兵都不算多,一个有五千左右,另一个有八千私兵。他们平日靠的是私印调派私兵。现在已将私印存放的位置都说了出来。皇兄派人去验明真伪,便知真假。”
盛鸿舒展眉头,起身走了过来,拍了拍安王的肩膀:“好!做得好!”
这可是开了个好头。
就如挖墙一般。再坚固的城墙,只要有了裂口,彻底溃裂是迟早的事。
安王咧嘴笑了起来:“能为皇兄出力分忧就好。”
白净清秀的脸孔已褪去了稚嫩轻浮之气,眼眸坚定而沉着。
安王是真的长大成熟了,很快便能独当一面了。
盛鸿心中十分快慰,又用力拍了安王一记。
安王被拍得嗷嗷直叫唤:“皇兄高兴归高兴,也别一个劲地拍我啊!我这脆弱的小肩膀,哪里禁得住皇兄用力一拍!我这就去椒房殿,找皇嫂告状去!”
盛鸿哈哈一笑,伸脚踹了油嘴滑舌的安王:“去去去,只管去告状!看你皇嫂到底向着谁!”
……
安王出了移清殿后,果然又去了椒房殿,委屈地揉着肩膀抖着腿告状:“……皇嫂你看,皇兄就会欺负我。拍我肩膀不说,还踹了我一腿。”
谢明曦也被逗乐了。
她和盛鸿成亲的时候,安王还是个孩童。这些年,安王安分守己,她这个做嫂子的,对撒娇卖乖的小叔子硬不起心肠来,也颇有些偏疼。
“待你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立威(一)
深秋时节,阵阵凉风迎面吹拂。
被“请”出大牢的南安王面黄肌瘦精神萎靡,被冷风一吹,瑟瑟作抖。
在一众藩王里,南安王还算年轻,今年未到五旬。在宗人府的大牢里待了足足两个月,吃食辣味冲天,难以下咽。又接连闹肚子,一日一日不见好。原本身宽体胖养尊处优的南安王,瘦得快脱了形迹。
总算出了宗人府。
两个月没见过太阳的南安王,贪婪地深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连刺目的阳光也觉得格外美妙顺眼。
天子亲兵统领周全亲自前来,上百名身高力壮的御林侍卫腰持长刀,目光炯炯地盯着南安王。
周全还算客气:“南安王请上马车。”
南安王此时哪里还有半分嚣张跋扈,挤出笑容应了,在侍卫们的搀扶下上了马车。
这一辆马车先行。一盏茶后,江夏王也被“请”了出来。
江夏王也瘦了一大圈,脸上的肉松松垮垮,额上眼角皱纹堆积,一双眼睛依然闪着凶狠冷厉的光芒,张口便怒骂安王。
众侍卫听的心头火气,安王亲兵更是心火直冒,下意识地握紧了长刀的刀柄。
安王冲亲兵们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冷静下来,不要轻举妄动。
江夏王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不过,江夏王显然并无低头做人的自觉,冲着安王狠狠呸了一口。
安王冷笑一声:“江夏王老当益壮,精神得很啊!走吧!随我进宫去!”
为什么忽然要进宫
盛鸿想干什么
江夏王瞳孔骤然收缩,却不肯将心虚露在脸上,趾高气昂地冷笑道:“去就去!我对大齐忠心耿耿,从无半点谋逆之心。皇上又能奈我何!”
安王懒得和一个必死之人啰嗦,一挥手,两个侍卫上前,将江夏王“送”上了马车。
一路上,江夏王就没消停过。口中骂骂咧咧个没完。
安王一概置之不理。
进了宫后,安王领着江夏王到了移清殿的偏殿里等候。这一等,就是半日。
江夏王心中惊疑不定,故作不耐地追问:“皇上不是要召见我吗为什么一直将我晾在偏殿里”
南安王私下告发指证江夏王之事,无人知晓。身在大牢里的江夏王亦是一无所知。不过,江夏王此时已隐隐察觉到了不妙。
安王睥睨满面惊疑的江夏王一眼,冷冷一笑:“皇兄正在处理要事,等忙完了,自会召你觐见。你老老实实等着便是。”
话音刚落,魏公公的身影便出现在两人面前:“皇上有旨,请江夏王进殿。”
……
江夏王心跳不宁,面上强做镇定,随着魏公公和安王一起进了正殿。
年轻俊美的天子盛鸿,端坐在龙椅上。
汾阳郡王阴沉着脸站在正殿左侧。身侧还有十几位宗室亲王郡王,几位被放出宗人府的藩王也在一旁。就连一直告病不出的陈留王也来了。
右侧站着的,则是陆阁老李阁老等人。朝中有分量的文官武将都在。
一个熟悉的身影,跪在天子面前。
江夏王一见这个身影,头脑里便轰地一声,如惊雷炸响。
跪在天子面前的,正是和江夏王走动最为密切的南安王。
南安王和江夏王关系不同旁人,他们是嫡亲的堂兄弟,各自的生母是嫡亲的姐妹,从血缘关系而论,远比别的藩王亲近。
这些年,南安王处处以江夏王马首是瞻。江夏王有了反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臣服
又过数日。
汾阳郡王坐镇宗人府,安王独自进了移清殿觐见天子。
尹大将军在几日前便已领着三万援兵去了河靖城。与此同时,河靖城的战报一封接着一封送往京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