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六宫凤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被梅太妃折腾了半日,怎么着也得缓缓劲,再去哄皇后娘娘。

    盛鸿定定神道:“不必了,朕去椒房殿。”

    没等魏公公吭声,迈步先行。

    魏公公伺候盛鸿多年,知道劝了也没用,只得小跑着追了上去。心里暗暗唏嘘。夹在亲娘和媳妇中间的男人,最是不易啊!

    梅太妃还好哄一些。皇后娘娘却是面软心硬口舌犀利,最是难缠。也不知皇上今日要费多少口舌功夫。

    ……

    盛鸿也做好了被冷脸怒言相向的心理准备。

    他十一岁时和谢明曦初见,十七岁时娶她为妻,如今阿萝十二岁,他们夫妻也有十二载。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谢明曦的性情脾气。

    被梅太妃这一闹腾,谢明曦不知何等恼怒!

    今儿个被迁怒也好,被揍一顿也罢,总之得消了谢明曦这口闷气!

    盛鸿下定决心后,迈步进了椒房殿。

    谢明曦如往常一般迎上前来,俏脸含笑,看不出半分不妥:“今日天气燥热,皇上满额满脸都是汗,先去净房吧!我让御膳房备膳,等皇上沐浴更衣后,正好用午膳。”

    盛鸿:“……”

    没生气!

    没翻脸!

    没动怒!

    笑意盈盈,温柔细语!

    做好了挨骂挨揍准备的盛鸿,颇有些受宠若惊,握住谢明曦的手低声道:“明曦,我知道你今日受了委屈。对不起,都是我……”

    谢明曦反手握住盛鸿的手,低声笑道:“先不说这些。瞧你这一身的臭汗,快去沐浴换衣。”

    在经历过亲娘哭闹半日的闹腾后,谢明曦的温柔细语,极大地抚平了盛鸿心里的闷气。

    盛鸿凝望着谢明曦,笑着应了一声。

    一炷香后,盛鸿沐浴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坐在摆了冰盆的凉爽饭厅里。眼前是谢明曦温柔含笑的脸,口中是美味可口的菜肴。还有谢明曦特意命御膳房准备的消暑的酸梅汤。

    这一幕,足以列入盛鸿生平最愉悦的情景前三。

    还有什么能比贤妻通情达理更令人愉快的事

    ……

    午膳后,盛鸿的闷气早已消失无踪。

    夫妻两人回寝室小憩片刻,并肩躺在床榻上,低声说起话来。

    “明曦,对不起。”盛鸿轻叹一声,满目愧然:“今日母妃闹腾不休,你受委屈了。”

    谢明曦微微一笑:“我这个儿媳,伶牙俐齿,半分不让人。真正受气的人,是母妃才对。”

    谢明曦越是通情达理,盛鸿越是愧疚:“别提了。母妃在移清殿里闹了半日,我又不便对着她大发脾气。费尽口舌才将她哄回寒香宫。”

    “以后,应付母妃的事交给我。你就别费心不痛快了。”

    顿了顿,盛鸿又低声道:“明曦,对不起。我能将朝臣们的奏折压下,也能让人打孙御史的板子。对母妃,总狠不下心肠。”

    “母妃性情软弱,一直以我为支柱。在她看来,她所作所为也都是为了我着想。所以,她才会和你恶言相向。你别将她的话放在心上。”

    &nb




第八百六十五章 棋子(一)
    福临宫。

    从玉笑着低声禀报:“……大公子和大奶奶回了谢府后,大公子出言不逊,惹怒了老太爷。大奶奶一怒之下,狠揍了大公子一顿。”

    “太夫人请了大夫进府,给大公子疗伤。要等伤势痊愈才能去皇庄当差,少说也得十天半月了。”

    扶玉促狭地接了话茬:“这就叫恶人自有恶人磨。”

    可不是么

    谁能想到,满心怨毒冷血自私的谢元亭,竟也有了命中克星

    谢明曦目中闪过一丝笑意。显然,这位喜欢以拳服人的娘家嫂子,颇合她的心意。

    待盛鸿归来,谢明曦将孙氏教夫的趣事说给盛鸿听了一回。

    盛鸿哑然失笑:“一物降一物。你父亲当年命谢青山为谢元亭挑了这么一个媳妇,谢青山的眼光果然精准。”

    谢明曦随意地笑了一笑:“没有孙氏,谢元亭也翻不出大风浪来。”

    这倒也是。

    在经历了藩王作乱登基后朝堂浮动不休宫中时时起争端后,谢家这点家宅小事,根本不会成为帝后的困扰。

    盛鸿很快转了话题,笑着说道:“两日后便是恩科考试了。希望此次恩科,能选出像陆迟叶景知赵奇那般年轻有为的进士。”

    一朝天子一朝臣。身为年轻有为的热血天子,看着一众油滑世故的老臣,总有些腻歪。巴不得朝堂里多些年轻面孔。

    年轻进士们,尚未经历过朝堂历练,比起那些官场老油子,当差做事更尽心尽力,也会更忠于天子。

    盛鸿登基还没满一年,对新科进士们满怀期待。

    谢明曦微微一笑,轻声提醒:“不管你要做什么,都不能冒进。老臣们老持沉重,理政的经验丰富,大齐朝堂离不得这些肱骨之臣。”

    盛鸿挑眉一笑:“放心吧!我知道轻重,不会一下就动刀子。朝堂换血,急躁不得,要耐着性子,徐徐图之。”

    发掘培养人才,需要一双慧眼,更需要时间。

    便如陆迟赵奇等人,有能耐又忠心,却太过年轻。资历不足,远不能服众。此时调回京城,也当不得大用。

    不急,他还年轻,多的是时间。

    盛鸿随口问道:“山长的病症还没好吗近来似乎一直没给你写信。”

    谢明曦心中一阵刺痛。林微微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人手,秘密寻查顾山长的下落。可惜一直没找到顾山长的人影。

    俞太后行事狠辣缜密,不知将顾山长藏到了何处。

    这一个多月来,动了俞家,宗人府宗正之位也换了人。她步步紧逼,俞太后的日子绝不好过。

    可俞太后,毫无放出顾山长之意。以谢家家丑,反过来算计她这个皇后。

    这场残酷不见血的争斗,她和俞太后俱在咬牙苦撑。谁先撑不住低头,谁就彻底输了。

    她要救出师父,但绝不是以对俞太后低头退让的方式。

    谢明曦定定心神,故意轻叹一声:“林姐姐前些日子还给我写了信来,说师父风疾未愈,面上又起了红斑。师父怕吓着阿萝,连阿萝也不肯见了。”

    盛鸿哑然失笑:“女子爱美是天性,山长也不能免俗啊!”

    谢明曦略略垂下眼睑,掩住眼底一闪而逝的痛楚。

    ……

    俞太后在宫中内外皆有眼线耳目。

    谢家内宅之事,很快传到了俞太后耳中。

    “……谢尚书亲自派人去皇庄,向廖管事告假半个月。说是谢大公子昨日不慎摔了一跤,伤了头脸,得好生养伤。”芷兰轻声回禀。

    俞太后扯了扯嘴角,目中溢出一丝冷笑:“哀



第八百六十六章 棋子(二)
    芷兰看似温柔纤弱,实则性情刚强。不然,也不会成为俞太后身侧最得用的亲信女官。

    卢公公和芷兰结了数年对食,虽未同床共枕,感情却深厚之极。同甘共苦,和世间所有的恩爱夫妻一样。

    芷兰这一落泪,卢公公心如刀割,伸手为芷兰擦拭泪珠,一边低声叹道:“有什么事,你只管和我说,别哭了。”

    芷兰嘴唇动了动,却一个字都说不出口。

    数年前,卢公公为了她背叛了建文帝。

    建安帝在位时,卢公公遭了不少罪,一场重病,差点一命呜呼。

    新帝登基后,并不介意卢公公是三朝老人,依然重用。魏公公也是有情有义之人,对卢公公颇为敬重。这半年多来,卢公公重新有了昔日荣光。

    她这一张口,便将卢公公重新拖回泥沼。

    年轻有为的天子和精明厉害的皇后齐心合力,一个在前朝削弱俞太后势力,一个在宫中和俞太后过招。此消彼长之下,俞太后日渐式微之势已颇为明显。

    俞太后一叶障目,执迷不悟。任谁也不敢在俞太后面前挑明这一点罢了。

    明知前面是悬崖,她如何忍心推卢公公上前

    芷兰肩膀微微耸动,无声落泪。

    能让芷兰这般为难又痛苦的,还能是什么事

    卢公公又是一声轻叹,继续为芷兰擦拭眼泪,低声道:“你什么都不用说了,我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

    芷兰哽咽不已:“是我对不住你。”

    卢公公握着芷兰的手:“我们之间,何须说这些。我一个阉人,能和你结为对食,过了这么多年有人关心有人陪伴的好日子,便是立时合眼也值了。”

    芷兰将头靠进卢公公的胸膛,泪水浸湿了卢公公的衣襟。

    身为奴婢,只是主子手中的棋子。主子要赢下棋局,如何会顾惜手中的棋子棋子走进死路,扔掉重取一颗便是。

    身为棋子的他们,只能在棋局中苦苦挣扎。

    ……

    卢公公自芷兰处离开后,回了移清殿。

    移清殿内外当值的内侍共有二十余个,卢公公是内侍总管,管着这二十余个内侍。而魏公公,是天子近侍,每日随在天子身侧听候差遣。

    盛鸿召了几位阁老在议事。

    国朝大事,魏公公不敢多听多思,恭敬地站立一旁伺候。盛鸿是个宽厚体贴的主子,并不拘着魏公公,随意找了个借口,打发魏公公退下。

    站了大半日的魏公公总算有了小坐喝口清茶休息片刻的空闲。

    内侍们都是心思活络善于逢迎之辈,魏公公一坐下,立刻便有几个内侍讨好地凑上前来请安。

    魏公公年未至三旬,正是年轻力盛的时候。又是天子心腹,日后前程不可限量。也怪不得人人争相讨好。

    春风得意的魏公公,眼角余光瞄到卢公公,立刻笑着起身,恭敬地喊了一声“卢公公”。

    义父义子的称呼,再私下喊一喊无妨,当着人前,却不便出口。

    卢公公城府极深,心情激荡复杂,面上一如往常,笑着拍了拍魏公公的肩膀:“你每日在皇上身边当差,一站就是半日。难得有歇着的时候,快些坐下。”

    魏公公笑道:“在宫里当差,站半日不算什么。是皇上仁厚,体恤奴才,特意容我出来休息。”

    魏公公一开始奉建文帝之令伺候盛鸿,暗中负着监视的任务。直至建文帝离世,魏公公才结束了矛盾纠结的内应生涯,彻底认了盛鸿这个主子,做事尽心,当差尽责。

    谁也没料到,到最后是盛鸿坐了龙椅。魏公公也一跃成了天子近侍,风光无限。

    提起新帝的仁厚,卢公公面上也露出感激之色:“皇上待我们这些阉人,确实极好。”



第八百六十七章 振兴
    什么是一个家族的振兴之兆

    出了一个中宫皇后,娘家兄弟又格外争气,考中了探花

    身为主考官的谢钧谢尚书,亲眼见证侄儿谢元蔚大放光彩。在一众三四十岁的进士中,清俊斯文的少年郎光芒耀目,无人能与之匹敌。什么状元榜眼,都被十五岁的探花郎压了一头。

    这也是大齐建朝以来,最年轻的探花郎了。

    谢钧心花怒放,满面的喜气,遮也遮不住。

    众同僚纷纷至谢府道喜。

    “恭喜谢尚书,贺喜谢尚书。”

    “如此喜事,一定要讨一杯喜酒喝,沾一沾贵府的喜气。”

    “一门两探花,委实是一桩佳话。”

    “皇后娘娘年少时在莲池书院读书,惊才绝艳。若娘娘是男儿身,只怕早已考了个状元回来。”

    “谢家以诗书传家,不是那等只靠着后族荣耀过活的家族。”

    最后这一句,说得就有些诛心了。

    其实,俞家枝茂根深,俞大人身为翰林院掌院,才学满腹。俞家也不乏有出息的后辈。只是,俞家风光数十年,眼热之人比比皆是。如今俞家遭了殃,内斗不休,众人也乐得再踩上一踩,再捧一捧谢家。

    踩低捧高,人心皆是如此,谁也不能免俗。

    谢钧被众人吹捧的飘飘然,再看侄儿谢元蔚,怎么看怎么顺眼。什么血缘不血缘的,反正生在谢家,长在谢家,便是正经的谢家子孙。

    谢元舟在蜀王府里当差,当差尽心,做事踏实,颇为帝后器重。

    谢元蔚年少多才,十五岁便考中探花。堂姐是皇后,堂姐夫是皇上,前程无量。

    谢家有这样的子孙,真是令人欣慰啊

    谢钧现在一千个一万个感激当年的谢明曦,若不是谢明曦暗中命人送信去临安,谢老太爷徐氏等人也不会来京城。谢家哪里有今日光景

    年仅七岁的谢元楼,也被谢钧寄予厚望,自此要求更为严格。谢元楼也算争气,读书颇肯下苦功,在数年后,也考中了进士。谢家彻底更换门庭,成了“书香世家”。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只说眼下,谢家有此大喜事,怎么着也得设宴庆贺一番。
1...307308309310311...4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