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六宫凤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

    福临宫里的恸哭声,传遍后宫。

    闭目养神的顾山长,在隐约的哭声中惊醒,在床榻上坐直了身体,急急喊道:“若瑶!若瑶!”

    若瑶快步走了进来,扶住身体发颤的顾山长。

    “若瑶,你听到哭声了吗”良久,顾山长才低声张口,声音里有些哽咽。

    若瑶目中也泛起水光,低声轻语:“是,太后娘娘归天了。”

    顾山长没有再出声。

    眼中的水光,一点点汇聚,最终,化为点点泪珠滚落。

    顾山长无声落泪,若瑶心里也满是酸楚。她在顾山长身畔多年,对顾山长和俞太后之间的情谊最清楚不过。

    可惜,人心易变。这份深厚的友情,到底还是被阴暗扭曲的俞太后斩断了。

    若瑶伸手搂住顾山长,哽咽着安慰:“小姐,你别难过了。人生在世,谁也逃不了生老病死。太后娘娘五十余岁,已算高寿了……”

    顾山长靠在若瑶的身上,泪流满面。

    人死如灯灭。所有的恩怨,也都一并消散。恨也好,怨也罢,人都已不在了。从此以后,世上再无俞莲娘了。

    ……

    丧钟响彻京城。

    这一回,京城所有的官员及家眷早有准备。这些时日,早就传闻太后娘娘凤体不好了,不过是在熬日子而已。各人家中都备下了素服。

    听闻钟声,众官员和诰命立刻换上素服,进宫奔丧。

    宫中接二连三地操办丧事,内务府里所有丧仪所需之物一应俱全。操办起丧事来轻车熟路。

    灵堂照例设内外灵堂,所有女眷皆至福临宫跪灵。谢明曦身为皇后,当仁不让地在福临宫里操持丧事。

    外灵堂设在了永诚宫。

    百官皆至永诚宫跪灵。安王和霁哥儿等人,也都在永诚宫内。

    汾阳郡王和一众亲王郡王,也未出宫,直接就进了灵堂归灵。汾阳郡王凑到盛鸿身边,低声问道:“皇上,赵院使呈上的那份证词,是否要公之于众”

    一旦公之于众,俞太后便要背上谋害天子的恶名,也无资格葬于皇陵之内。

    盛鸿显然已想过这个问题,低声说道:“不必了。父皇已离世数年,何必再将陈年旧事翻腾出来。再者,此事




953.第953章 病倒
    第953章 病倒

    阁老们一一传阅,俱是满面愠怒。

    陆阁老深深地用力地呼吸一口气,看向汾阳郡王:“敢问郡王,这份证词,皇上可曾过目”

    汾阳郡王敛容说道:“不敢瞒阁老。这份证词,不但皇上看过,宗室亲王郡王也都看过了。我身为宗人府宗正,亲自进宫诘问太后,亦是责无旁贷!”

    很显然,俞太后便是被“诘问”过后,吐血身亡。

    听闻此事后,几位阁老不但没为俞太后申冤叫屈,反而备觉快意:“这个毒妇,做出这等天怒人怨之事,岂能再容她苟活于世!”

    “真是便宜她了!”

    “此事应该昭告天下,让天底下所有人都知道俞太后曾做过什么事。这等毒妇,根本没资格葬进皇陵!”

    汾阳郡王低声道:“阁老们请息怒。”

    “此事一旦公之于众,天家体面也荡然无存。皇上不欲宣扬,只命我悄悄将此事告诉诸位阁老。”

    “诸位阁老知道此事便可,万万不可将此事告知他人。哪怕是在家中亲眷面前,也不可稍露口风。”

    这是天子口谕。

    几位阁老只得拱手应下。

    天子的顾虑也有道理。俞太后已经死了,建文帝更是早已死了数年。此时再追究当年旧事,并无太大意义。这桩天家丑闻,确实有损天家体面。也怪不得盛鸿不愿声张。

    汾阳郡王走了之后,阁老们各自皱着眉头低声议论。

    “太后娘娘犯下大错,根本无资格葬进皇陵。皇上不欲声张此事,给了太后娘娘最后一层体面。”

    “皇上着实仁厚啊!”

    “只是,这么一来,皇上岂不是又要守孝三年”

    “太后娘娘这等人,有何资格令皇上守孝!”

    “皇上有旨,不得宣扬声张此事。在众人看来,太后娘娘是因病离世,并无过错。皇上不为嫡母守孝,便是不孝。”

    “此事确实有些棘手。”

    众阁老低声叹息。

    陆阁老听到最后两句,心里悄然一动。

    天子坚持要为太后娘娘风光发葬,莫非是另有用意在众人看来,守孝三年是桩苦差事。不能孕育子嗣,不能纳宫妃入宫。说不定,这倒合了帝后的心意……

    若盛鸿听到陆阁老的心声,一定会感叹自己终于有了知音。

    ……

    天气炎热,灵堂里设了冰棺,且放置了许多冰盆。极大的缓解了灵堂里的燥热烦闷。

    谢皇后特意下令,所有四旬以上的诰命夫人跪灵两个时辰可休息一个时辰。御膳房里准备了解暑的酸梅汤和绿豆汤。

    这一细心又体贴的举动,为谢皇后赢得了一片赞誉声。

    “皇后娘娘真是心地仁厚,细致小事也考虑得这般周全。”

    “可不是么我们大齐朝有这样贤良仁厚的中宫皇后,是天子之福,也是万民之福啊!”

    俞太后一死,后宫彻底成了谢明曦的天下。但凡有脑子的,都知道该怎么说怎么做。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皇后娘娘什么都好。皇后娘娘做的一切都是对的,皇后娘娘说的所有话,都是至理名言。

    这些赞誉声,纷纷传入谢明曦耳中。

    雪中送炭,无人肯做。锦上添花,人人愿为。

    谢明曦微微扯了扯嘴角,并未将这等小事放在心上。

    心腹大患终于彻底闭了眼,这两日,她只觉前所未有的轻松畅快。面上装模作样地露出哀戚之色罢了。

    萧语晗尹潇潇也是如此。

    倒是赵长卿,和俞太后总有几分师徒之情。在灵堂里狠狠哭了两日,双目红肿,嗓子也哭哑了。

    身着素服的湘蕙悄然进了灵堂,低声禀报道:“启禀皇后娘娘,若瑶姑娘打发人送了口信来。顾山长病了。”

    什么

    &



954.第954章 纷争
    第954章 纷争

    周太医退下后,若瑶去太医院领了药材来熬药。

    熬好了药之后,谢明曦亲自喂顾山长喝了苦涩的热汤药。

    顾山长喝了汤药下肚,出了一身汗,精神稍振。对着谢明曦叹道:“师父也老了。这些年来,从未有过什么病痛。现在躺在床榻上,喂药都得人伺候。”

    谢明曦笑着宽慰顾山长:“弟子伺候师父喝药,也是应该的。师父别嫌弃弟子笨手笨脚才是。”

    顾山长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意:“能劳烦皇后娘娘亲自伺候喂药,这天底下,还有谁比我更有福分”

    可不是么

    俞太后卧榻养病这么久,谢明曦做足了孝顺儿媳的模样,却也从未亲自伺候过汤药。

    一想到俞太后,顾山长心里又是一阵抽痛,嘴角边那一丝清浅的笑意,化为苦涩。

    谢明曦心里不是滋味,低声说道:“我知道,母后离世,师父心中感伤难过。请师父一定要保重身体。就算是为了我。”

    顾山长抬眼,凝望着目露关切的弟子:“你放心,我会很快好起来的。”

    顾山长素来说话算话。

    谢明曦稍稍放了心,叮嘱几句,又起身回了灵堂。

    若瑶接替谢明曦,守在顾山长的床榻边,轻声说道:“就算为了皇后娘娘,小姐也该早日放下过去,早点好起来。”

    顾山长慢慢呼出一口气:“嗯,我知道了。”

    主仆两个相伴多年,感情深厚。

    若瑶说话也没什么顾忌,低低地说道:“说句不该说的话。太后娘娘活着一日,皇上和皇后娘娘就要提防戒备一日。现在总算熬到了这一日,皇上皇后娘娘也能彻底放下心,过些安稳日子了。”

    此时的若瑶,自然不知道,帝后将要所做的事,会在大齐朝野掀起前所未有的惊涛骇浪。什么安稳日子,不存在的。

    ……

    顾山长这一病,谢明曦惦记不说,阿萝几个孩子知晓后,也同样忧心牵挂。几个孩子每日要跪灵半日,另外半日,便一起来椒房殿,陪在顾山长身侧。

    顾山长心里既妥帖又慰藉:“我生的是小病,很快就好了。你们不必时时来相陪。”

    阿萝嘴皮子最麻溜,立刻小声道:“我们每日只来一个时辰,陪师祖母说说话解解闷。”

    芙姐儿蓉姐儿齐声附和:“阿萝堂妹说的是。”

    男孩子们就没这般温柔小意了。

    霆哥儿颇为耿直地说道:“其实,我也觉得没必要天天都来。不过,大家伙都来,我也就跟着来了……霖堂兄,你一直冲我眨眼干什么莫非是飞虫飞进你眼里了”

    霖哥儿:“……”

    霖哥儿眼角抽了抽,将头转到一旁。

    阿萝和霆哥儿是老对头,现在动手少多了,不过,三两日总要争吵一回。两人如针尖麦芒,互不相让。

    “你不乐意待在这儿,就去灵堂。”阿萝毫不客气地撵人。

    霆哥儿斜睨阿萝一眼:“谁说我不乐意了我才不走。”

    在椒房殿里待着,总比在灵堂里跪着强多了。

    眼看着两人又要掐上,顾山长立刻咳嗽一声,扯开话题:“我有些渴了。阿萝替我去端一杯茶水来可好”

    阿萝瞪了霆哥儿一眼,这才笑着应了。

    霆哥儿冲阿萝的背影翻了个白眼。

    阿萝背后似长着眼睛一般,突然回头,正好逮了个正着。阿萝心里火气蹭地就冒出来了:“盛霆!你冲谁翻白眼”

    霆哥儿索性又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没冲谁,我就是翻着白眼解闷。”

    阿萝:“……”

    阿萝被噎得跳脚,气得握紧拳头。

    七岁的男童,正是淘气好动猫憎狗嫌的年龄。

    &nb



955.第955章 宏愿(一)
    第955章 宏愿(一)

    “你们都退下吧!别扰了师父清静。”

    谢明曦一声令下,一堆不省心的淘气包老老实实地退了出去。一个个蹑手蹑脚,唯恐发出半点动静惹谢明曦不快。

    顾山长被逗得笑了起来,阴郁晦涩了数日的心情也随之明朗了几分:“他们还小,你绷着脸吓唬他们做什么。”

    谢明曦眨眨眼,露出一丝促狭的笑意:“不这样,他们如何能老实消停。”

    管教一堆半大不小的孩童,可不是易事。玉不琢不成器,用力太轻,不痛不痒,用力过重,又会令孩子们反骨不满,容易引来后患。

    其中分寸拿捏,谢明曦颇费了一番心思。

    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几个孩子,在她面前总是格外乖巧老实。

    顾山长笑着瞥了谢明曦一眼:“是是是,皇后娘娘有心了。”

    师父终于有了笑颜,谢明曦心中也觉快慰,轻声说道:“师父可得快些好起来。师父病一日,我心里便一日不宁。”

    再坚强的人也有弱点。顾山长就是谢明曦心中最柔软的一处。

    顾山长目中多了一丝暖意:“我已颇见好转,再养几日便能痊愈。你安心在灵堂里跪灵,别总惦记着回来看我。落人口舌,总是不好。”

    谢明曦眸光微闪,意味深长地说道:“师父放心。不管如何,无人会在暗中非议嚼舌。只会称颂皇上和我这个皇后仁厚。”

    分明话中有话。

    顾山长暗暗心惊,脱口而出道:“你说这话是何意难道太后娘娘离世另有内情”

    谢明曦略一点头,然后,将当日之事一一道来。

    顾山长听得心惊不已,很快变了面色,目中的怒意一点点堆积汇聚。

    她确实深切地痛恨厌恶迷恋美色背弃了夫妻情意的建文帝。可她万万没想到,俞太后竟因爱生恨,以阴谋算计建文帝……

    “死有余辜!”顾山长气得脸孔通红全身发抖,愤怒低语:“真是死有余辜!”

    谢明曦神色淡淡地接过话茬:“此事有损天家体面,也有损先帝尊严,堪称皇室丑闻。皇上和我都不愿再生是非波折,所以一力将此事压了下来。”

    “知道内情的,唯有汾阳郡王和一众亲王郡王。几位阁老,也看过了赵院使的证词。”

    ……

    也就是说,虽然没有大肆渲染,但是该知道的人也都知道内情了。
1...311312313314315...4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