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兴家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人生若初
“不就是借了你一会儿女儿吗,有这么小气的吗,滚滚滚,看见你就烦。”顾廷安恼羞成怒的骂道,顺便翻身不看他了。
章元敬十分无奈,觉得这家伙年纪越大越是像小孩儿了,他拍了拍顾廷安的肩头,忽然说了一句:“想要我女儿过继,你就想都别想了,不过给你当义女儿倒是可以。”
说完这话,章元敬才施施然的从顾家离开了,也不管顾廷安是个什么表情,果然,过了几日,这位拎着礼物屁颠屁颠的过来了,说要认了这门干亲。
只可怜章静婷知道之后如遭雷劈,两只眼睛都泪汪汪的,看的章元敬都内疚起来,不应该一时觉得顾廷安可怜,反倒是忘记最可怜的自家女儿啊。
只是干亲这事儿已经认下了,顾廷安到处瑟,导致不少人都知道了,连宫中的皇帝都有所耳闻,还因此赏赐了一些礼物给章静婷。
皇帝一动,后宫的嫔妃们自然纷纷行动起来,赏赐的赏赐,送礼
科举兴家 分卷阅读320
的送礼,把原本私底下的一件事闹得沸沸扬扬,如今京城人都知道顾大人了个义女。
认了干亲之后,顾廷安充分的体现了一句话,什么叫做自己的女儿自己心疼,他再也不狠逗小姑娘了,行事颇有几分分寸,倒是让原本对他有些排斥的章静婷慢慢软化下来。
顾廷安也是个打蛇上棍的,自称是爹之后,把干字都省略了,以前还嫌弃章元敬带孩子没出息,这会儿下朝之后就往章家跑,每天必定要看一眼章静婷的。
每当休沐的时候,这家伙倒是好,直接抢走了章元敬带孩子们出去玩的责任,别说,除了章静婷之外,章静姝和章静浩也挺喜欢这位大哥哥叔叔,觉得他比亲爹更谈得来。
章元敬冷眼看着,觉得可不是吗,顾廷安还把自己当孩儿呢,说是带孩子,其实不如说领孩子玩儿更妥当,要是带着觉得烦了,这位就直接把人往章家一送。
这倒是也罢了,这位还实打实的偏心,对于章静姝和章静浩就应付了事,尤其是对于年纪还小,时不时还有可能哭闹的章静浩,每次都恨不得将他留在章家。
也幸亏姜氏孙氏其实也不放心他带着年纪还小的章静浩出门,每次都想办法让他留下来,不然的话就更加明显了。
只是看着他神头明显的好了起来,章元敬对此也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只要他别带孩子们去玩什么危险的游戏就成了。
随着两家越发的亲近,连孔令芳都习惯了偶尔二女儿不在家了,章元敬悠闲的日子却到了头,在京城这一年寒冬的末尾,皇帝也将一个重任扔到了他身上。
作者有话要说:推荐一下新文,依旧是男主视角,男主威武霸气,走的是跟章元就完全不同的风格哦
战斗吧,我的氏族
☆、兵部
章元敬正以为自己悠闲的日子能够持续至少几个月的时候,一个出人意料的消息从朝中传来,兵部尚书在这个冬日与人喝酒,回家的时候策马狂奔,谁知道受了凉,原本身体康健的人竟是一病不起,即使派出了半个太医院,到底是没能留下这位大人的性命。
在古代,受凉发热是十分危险的事情,一旦温度降低不下来,那人的性命就没有了保障,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在这个时间段显然还没能对抗这种疾病。
兵部尚书走的匆忙,也打了皇帝一个措手不及,要知道这个位置十分重要,当年文阁老为什么能够为难小皇帝,不就是仗着彭远在背后吗。
若是可以,皇帝自然是想要从军中挑选出自己的亲信的,但人到用时方恨少,跟着他征战沙场的将士是不少,但能得用的其实并未有几人,那些有一些机敏的都被他派到了各地,替换曾经那些不知道是何方势力的官员。
兵部尚书的位置与各地的将领不同,这位置虽然掌控着大军,但其实更像是一个指挥者,上要面对皇帝,下要整顿兵部,更要协调与六部的关系。
皇帝第一个想到的人选是孔伯爷,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合适,孔伯爷打仗是在行,但为人秉志是个暴脾气,在那个位置上反倒是容易被人利用。
左思右想,等皇帝的命令下来时,就算是早就做好了准备的章元敬也吃了一惊,皇帝竟是突然召他入朝,且要承担起兵部尚书的重任!
只是圣旨已经下来,章元敬想接得接,不想接也得接下,只能硬着头皮接了过来。
还未等他上任,顾廷安倒是急匆匆的赶来了,难得一次没去看章静婷,反倒是与他说起话来:“陛下想必已经做好了安排,此次你过去,倒是不用担心许多。”
章元敬自然知道这一点,大约是前朝的经历,皇帝对兵部的掌控十分严格,即使那些人心底对他不服气,怕也不会直接跟他对着干。
不过见四下无人,章元敬还是忍不住叹道:“这个我自然知晓,只是不知道陛下到底是合意,派我去兵部不是毫无用武之地吗?”
他擅长的是内政,对于军权打仗不说一窍不通,也是懵懵懂懂,皇帝却忽然将他塞进了兵部,也不知道到底是考虑到了什么。
比起章元敬,顾廷安显然更加了解皇帝一些,他低吟了一会儿,便说道:“大约正因为如此,陛下才能放心的让你过去。”
章元敬一开始不是很明白这话,但仔细一想倒是反应过来,心底也微微的叹了口气。
顾廷安却伸手拍了拍他的肩头,笑着说道:“其实说起来,这也是一件好事,如今你不太可能回到户部,其他几个位置也是满满当当的,若是再离开京城的话,回来又不知道是哪时哪日,家里头怕也很舍不得你,你在兵部虽然难以施展手脚,却也舒心。”
章元敬挑了挑眉头,随着当皇帝的时间越来越长,萧的性子也越来越多疑,即使是对当年在关山就跟随他的老人也是如此,大约皇帝这个位置,是天底下最难以保持初心的位置了。对此章元敬并不介意,说到底他早就已经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
兵部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皇帝更想要的其实是将兵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这时候派一个实干家过去,对皇帝而言并不算特别好的选择,毕竟谁知道会不会出现第二个彭远呢?
但是让章元敬过去就不痛了,他本身是文人,想要彻底掌控住那些将军就很难,再有一个,他又是皇帝的亲信,这跟皇帝亲自掌控户部有什么区别。
故而,顾廷安才会说这是一个清闲而且舒适的位置,只要朝中没有大乱,边疆也太平,兵部的事情并不多,也不像是户部那边心力。
章元敬也想通了这一点,才笑着说道:“罢了,倒也不算坏事。”
顾廷安点了点头,笑道:“可不是吗,只要不打仗,兵部就没啥大事儿,就算是皇帝兴头起来要围猎,其实也是礼部和宫中禁卫军负责,这可不就很适合你。”
章元敬挑了挑眉头没有反驳,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顾廷安看看时间也不早了,也就没再往后宅去,等章元敬一个人回去的时候,章静婷看着还略有些失望。
等晚上快要就寝的时候,章元敬倒是跟妻子抱怨道:“我瞧着咱们静婷对那家伙太上心了,这才几天呢,都比看见我这个亲爹都亲了。”
一提起这事儿孔令芳还有气,冷哼了一声说道:“当初是谁自说自话的把女儿送给了别人,这会儿拈酸吃醋还有什么用。”
一听这话,章元敬便有些心虚的摸了摸鼻子,当初他顺嘴说让顾廷安来认一个干亲,这事儿确实是没跟妻子商量。
他看了一眼脸色冷冷的孔令芳,笑着走过去帮她拆掉头上的钗环,笑着说道:“娘子可别生气了,你看看,笑起来
科举兴家 分卷阅读321
的时候多美,一生气夫君我也跟着难过起来了。”
孔令芳哪里会真的生气,不过看着夫君讨好的模样也觉得甜滋滋的,故意说道:“夫君,是不是我年纪越来越大,人也不甚美丽了?”
章元敬心中咯噔一下,暗道这可是送命题啊,他笑着搂住孔令芳,在她的脸颊上印下一个吻,笑着说道:“在我心里头,你还是初见时候的那个小姑娘。”
孔令芳虽然开心,但抚摸着自己的脸颊,依稀还是能知道皮肤没有当年那么娇嫩了,眼角也开始有密密麻麻的细纹了,虽然跟同龄人比起来显得年轻了一些,但岁月是谁都没有办法抵挡的,也不过是年轻了一些罢了:“但我还是老了。”
女人总是感性的,原本不算什么的一句话,忽然让孔令芳伤感万分,她似乎看见自己一日日的老去,尤其是看着镜子里头丈夫的模样,这些年来似乎未曾变过。
岁月特别的眷恋这个男人,即使这个男人一心一意,孔令芳的心中也总有几分担忧。
章元敬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了,虽然知道这种感伤只是一时的,但章元敬还是不忍心妻子皱着眉头的模样。
他伸手抚平了妻子的眉宇,忽然一句话涌上心头来:“我曾读过一段话,觉得甚美。”
“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也一定很可爱,而且,假如你老了十岁,我当然也老了十岁,世界也老了十岁,其实一切都是一样的。我一天一天发现你的平凡,同时却一天一天愈更深情地爱你。你如果照镜子,你不会知道自己有多么的好,你如果走进我心里,你就会知道你是怎样怎样的好。”
等章元敬念完这段话的时候,孔令芳已经感动的泪流满面,轻柔的喊了一声夫君扑进了他的怀中,章元敬只是笑着抚摸着她的长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孔令芳已经开始有了白色的发丝,也许就是他出门在外的几年,她为了家里头操心而来。
世人总说他待她很好,却从未看见过她为了章家的付出,操持一家老小的生活琐事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呢。
两人你侬我侬的温情相拥着,几个丫鬟都已经识趣的退了出去,彼此的眼中都是笑意和淡淡的羡慕,但在孔令芳的手段下,丫鬟们显然都已经知道了,在家里头若能老老实实的,以后还能嫁给老人家当一个正房娘子,但若是弄什么幺蛾子,夫人可不是善茬。
听闻章元敬出任兵部尚书的消息,朝中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人自然是因为知道,章元敬一来是皇帝的亲信,二来是这个人向来圆滑,不常常与人结怨,虽然有些油水不进,但相处起来其实并不困难,甚至比以前的兵部尚书还要轻松一些。
其中最为高兴的自然是五皇子了,章元敬之前没有官职,上朝也缺席,他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好好见过这位叔叔了,算起来只有过年的时候宴席上远远的看了一眼。
如今章元敬成了兵部尚书,旁的不说,至少不至于十天半月见不着人,五皇子心里头高兴,连带着给身边人都是好脸儿。
殊不知正是因为他这种高兴,反倒是让有些人分外的担心起来。
太子殿下最近将几个弟弟都压了下去,原本心里头是高兴的,但皇帝对他却越发冷淡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那几位弟弟被责骂之后,转过身跟那些后妃告状了。
太子一贯都觉得,没有皇后的庇护是自己最大的弱势,加上永宁侯的一些话,他可不敢小看了耳旁风。自幼身体不大好的他心思敏感,总觉得那些人背后都在算计着自己。
看着皇帝的态度,太子急在心中,偏偏就是这时候皇帝让章元敬去当了兵部尚书。
对于朝廷百官来说,兵部尚书可能并不是特别重要的位置,或者说对他们的影响甚至没有吏部和户部来的大,但对于太子而言,这个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
在兵部尚书急病而亡之后,太子就暗中想尽办法想推着永宁侯上位,谁知道他的努力全白了,白白给他人做了嫁衣裳。
作者有话要说:我就问一下大家,是不是还是对吉祥纹比较感兴趣,如果变成男主视角的言情呢(虽然经常被吐槽写言情像耽美)
陆晓有个秘密,他能看见每个人命运的纹路
☆、会心
兵书尚书虽然是六部尚书其中之一,但其实是较为特殊的位置,作为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正二品的兵部尚书通常被成为大司马。
也许许多人并不知道大司马有多位高权重,但若是提起另一个官位相仿的名称,大部分人都能想起来,那就是司空,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曹操就曾被称为曹司空。
也就是说,兵部尚书的位置,是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之一的。只可惜的是,在前朝时期,中央政权被削弱之后,尚书诸司成为闲曹,所谓
amp;
兵部无戎帐
amp;
amp;
一饭而归,竟日无事
amp;
。
虽然本朝开朝之后,兵部尚书的位置再一次被重视起来,但到底是只管理管各地驻军的粮草,军队的调动以及军队官员的任命,与当年的显赫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这只是与历史相比,无论如何,兵部尚书也还是位高权重,且是有实权的一个位置,而作为新官上任,章元敬受到的待遇与当年在户部截然不同。
当年户部对他是冷遇,是那种彬彬有礼的排斥,而在兵部,他更像是一个皇帝的代言人,与其说下头的人听他的,不如说是直接听皇帝的。
来之前就有过心理准备,章元敬对此倒是毫不在意,甚至觉得这才是极好的,在皇权的社会,如果皇帝已经控制不住一国的军权才是最大的问题。
如今萧尚且明智,是个虽然有些霸道,却不失为睿智的好皇帝,有时候章元敬觉得在这样子的人手底下干活十分轻松,因为他从不会做不理智的举动。
章元敬的想法从未告诉他人,若是他说出口的话,或许许多大臣都会嗤之以鼻,在他们的心目中,虽说如今海运也成功了,但当初皇帝一力支持海运,与匈奴经商,哪一样不是危险至极的举动,那段时间他们可是心惊肉跳的。
不过比起户部来,兵部确实不是一个油水很多的地方,毕竟这里过手的不是军粮就是军备,除非是丧心病狂之人,不然谁敢对这些东西动手。
至少章元敬是不会动的,他把自己的态度摆正了,皇帝的态度也在那里,下头的人自然也不敢做的过分,一时之间倒是让兵部的风气都好了许多。
堵住了这条养家的富路,章元敬倒是也给手底下的官员们想了个法子养家,毕竟人要是太穷了,家里头都养不活了,别管是
科举兴家 分卷阅读322
不是会丢命,都会去做冒险的事情。
这办法也是简单,那就是提出了养廉银子一举,不过这与
amp;
冰敬
amp;
、
amp;
炭敬
amp;
又有所不同,这养廉的银子是兵部自己的产业所出的。
这法子简单粗暴,却也有用,一开始并未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但等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章元敬却被结结实实的参了一本。
理由也是现成的,兵部什么时候可以自己做买卖养活官员了?这不是鼓励官员们从商!
凡是兵部入职的官员,少有几个文弱的,大部分都是五大三粗的模样,一个个腱子肉都能把文官给羡慕死。
这一日几个小吏在衙门内练完,一个个甩着臭汗,脸上还有几分怒气在,其中一个不耐烦的摔了长巾,愤怒的吼道:“真是够了,那些个家伙就是看不得咱们兵部日子过得好。”
他一提起这话茬来,另一人也应和道:“可不是吗,你说说看,咱们当兵的容易吗,整日里风里来雨里去的,他们倒是好,耍耍嘴皮子就有大把大把的银子,咱们动一下粮饷那可是要丢脑袋的,如今好容易章大人想了法子,他们还忒多话。”
这话得到了大家的共鸣,纷纷说道:“就是就是,咱们兵部自己赚来的银子,一半给国库,一半大家自己分,那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再说了,章大人可是一文钱都没拿,还不都是分给我们这些家里头快要揭不开锅的。”
这话可能有些虚假,怎么样进了兵部的,家里头都不可能到揭不开锅的程度,毕竟也不可能人人都是孟知府不是。
不过说实在的,兵部也确实不如其他几个尚书府那么富裕,章元敬的脑子灵活,总能找到办法捣鼓出奇特的东西来,就说这一次,他脑袋也不知道怎么长的,与出海回来的劳大人聊了一会儿,就弄出一个什么轮胎来。
这东西也可以算军需,当然也可以用作民用,虽说材料难得,还得不断的研究,但成本也低,带来的益十分可观。
若章元敬这会儿还在户部,这妥妥的就是户部的生意,若他不在六部,这也可能会被工部抢走,但偏偏他在兵部,这又是能谈得上是军需的东西,便被留在了兵部。
只是这样倒也罢了,在那类似橡胶一样的东西产生之后,带来的便利是显而易见的,如今京城家家户户的,谁家的马车不改装,那银子还不是如流水一般流进了兵部。
虽说皇帝占了大头,但章元敬上奏以后,皇帝便同意将一部分银子留下来,给兵部的人当做奖励,也就是所谓的养廉银子。
暗地里,章元敬曾上奏过皇帝,谈过养廉银子的利弊,想要将兵部作为一个试点来推广,皇帝当时看了心中也有些拿捏不定,但既然这银子不用国库出,章元敬的能力他也是相信的,便打算试一试。
可皇帝知道,章元敬知道,但六部的大人们并不知道啊,他们看见的只有兵部那些人一日日富裕起来,变得财大气粗的样子,心中别说有多嫉妒了。
这才有了当庭弹劾,几个穷酸翰林大骂章元敬与民争利,满身铜臭味的事情。
章元敬显然已经习惯了被骂满身铜臭味,对此只觉得不痛不痒,甚至还觉得这几个翰林的文章倒是写的不错,引经据典的,可见十几年的书没白读。
到了最后,那几位骂的怒发冲冠,皇帝就轻飘飘的一句,兵部自己赚来的银子,于情于理当有所奖励,若是诸位大人不满的话,也可以自己赚一些回来。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谁能跟章元敬似得,随随便捣鼓捣鼓,看似不务正业的弄两下就能弄出一番事业来呢,诸位大人憋了一肚子的羡慕嫉妒恨,但也无可奈何。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这般的,至少户部的人是盼着章元敬能够回去,他在的时候,户部的日子可好过多了,从来不用担心国库会不会虚空。
而兵部的人自然是不肯让章元敬走,这位大人来了之后,好容易兵部的日子一日日好过起来了,至少也得等个三年五载不是。
兵部那几个小吏讨论了一番,得出的结论就是,那些弹劾章大人的肯定是没安好心,八成是想让皇帝把章大人放到他们的部门去,哼,幸好陛下看穿了没答应。
其中一个还说道:“你们说,章大人不会真的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吧,不然怎么他一个主意一个准,在关山关山百姓发达了,去连海连海也发达了,户部就更不用说了,大兴开国以来,什么时候国库那么丰盈过,如今我们兵部也是一样。”
这话就有些怪力乱神了,谁知道还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纷纷点头称是。
章元敬从外头回来的时候,就瞧见一对小吏围在一块儿说话,他咳嗽了一声,笑着问道:“这是在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章元敬一贯没什么架子,但在场的人都知道,这位一旦动了真格,那可是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谁来求情都无用的主儿,所以固然章元敬态度和善,他们还是一脸尊敬的模样:“章大人,我们正在计算今年各地的粮饷呢,早点算好早点发下去,各地也能安心一些。”
章元敬点了点头,笑容更加温和起来:“是啊,各地将士保家卫国,常年镇守有家不能回,若是连粮饷都不能保障的话,谁还能为我大兴卖力呢。”
说完这话,他又提了一句:“方才与陛下商谈,陛下牵挂各地将士,今年可能会派各位皇子下去慰劳犒赏他们,吾等更应该将这些事情提前准备好。”
扔下这个□□,章元敬施施然的离开了,留下的小吏们却都坐不住了,其中一个最性急的连忙问道:“章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莫非陛下打算派遣诸位皇子前往各地关于劳军?”
这可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当今陛下行伍发家,一直以来对这一块非常看重,即使是太子殿下也不能解除兵权,怎么会突然有这样的想法。
在朝中的人通常都容易想多,就如他们现在,就不由自主的想到皇帝是不是打算培养自己的那群皇子了,其实算算年级,太子殿下再过几年就到而立,除了五皇子和六皇子,诸位皇子也都已经成年,或许陛下也发觉自己已经老了呢。
若只是派遣太子出门,或许还好一些,但如今几位皇子都有机会,不让有心人更加多想。皇帝是不是对太子已经不满,不然的话为什么开始重视那些庶出的皇子呢?
章元敬似乎不知道自己扔下了多大的□□,每天照旧是上朝回家,过的十分规律,除此之外就是往新鲜出炉的橡胶厂多走走,竟又成了蚌壳,怎么都撬不出话来。
作者有话要说:就是四月份大概就要完结了,想问问大家,是喜欢这篇还是另一篇
陆晓有个秘密,他能看
科举兴家 分卷阅读323
见每个人命运的纹路
我在母系社会当大佬
☆、各方反应
很快的,皇帝打算派遣皇子们出去犒赏将士们的消息就传了出去,又有章元敬的话在,谁不知道他是皇帝亲信,说出口的话可信度极高。
不仅仅是太子殿下,几位皇子的心思也活动起来,这要是能跟那些将军打好关系的话,将来夺位的时候自然有优势,要知道以前皇帝可从不会让他们接触这些。
其中最为着急和活跃的自然是永宁侯,要知道当年永宁侯也是领兵发家,只可惜在先帝时期就已经败落,永宁侯,曾经原配皇后的亲爹在时,在军中尚且还有几分影响力,但如今却早已经被斩断,完全没办法给太子提供方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