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古当大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满格的信号
以齐国目前的积蓄,想要做到这一点,甚至可以说伤筋动骨,并不比打一场打仗轻松多少。
不过,这灾杨浩必须要救,若是不救,将会极大的损害朝廷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威信。
如今的齐国表面上风平浪静,但是暗地里并不太平,一些有野心的家伙们总想弄出些动静,颠覆自己的统治。
若是让他们借着这个机会扯起大旗造反,评判的花费将会更多,而且也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杨浩决不允许此事发生。
在这个前提之下,朝会召开的极快,反对救灾的声音根本不敢发出来。
官员们此时能做的就是,配合杨浩全力完成救灾的计划。
现在距离冬天还有几个月的时间,齐国必须敢在冬天到来之前,将全部的物资送到灾区,这样才能保证灾民能够度过难熬的冬天。
虽然齐国应对灾难的反应还算迅速,如果一切顺利,齐国只是耗费了些钱财而已。
但杨浩依旧十分不爽,在自己准备干掉苗人的关键时刻,这贼老天居然给自己上眼药。
愤怒归愤怒,杨浩还是保持了足够的理智。
这件事也给他提了个醒,随着国土面积的增加,将来遇到的自然灾害绝对会更多。
冰雹只能算是小灾难,旱灾蝗灾才是能让一个王朝闻之色变头等凶物。
这个时代虽然雨水充沛,发生旱灾的可能很小,可是一旦发生,那将是能够威胁齐国根基的可怕事件。
杨浩不得不未雨绸缪。
引水灌溉,精耕细作,有着完善种植条件的土地,只占据了齐国不到五成的耕地,其余的依旧在靠天吃饭,对自然灾害的抵抗力可以说是低得可怜。
杨浩也想让全部的农业都变成水浇地,但这个想法基本上是无法实现的。
因此他只能从其他的方向寻找突破口,提升齐国面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他想到的办法有几个,其一便是加快齐国道路的修建,只要有了通畅的道路,遇到灾害时,朝廷也能迅速的做出反应。
其二,便是寻找高产,耐旱的农作物,改变齐国对谷物的依赖性质。
而这也更加坚定了杨浩想要吞并苗人势力的决心。
因为南方和北方不同,很少遇到干旱的情况,而且南方是水稻的主产地,结合自己对水稻的了解,只要征服了南方,进行水稻的推广种植,将会极大的改善齐国的饮食习惯。
这样一来面对自然灾害的抵抗力也增加了许多。
只不过在杨浩的心中,水稻虽然好,但并不是首选,玉米和土豆,这两种高产作物,才是救命的神物。
虽然不怎么好吃,但是这玩意管饱啊。
只要能活下去,谁还在乎食物好不好吃。
不过想要获取这两种农作物,就必须穿过浩瀚的太平洋,抵达美洲大陆,这个难度对现在的齐国航海能力是个极大的考验。
短时间内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杨浩只恨自己前世为啥不多学点东西,要是自己的知识储备能多上一些,何至于做事情束手束脚。
随随便便画个风帆时代的战船图纸出来,抵达美洲还不是和玩一样,尤其是有国家支持的情况下,先天的条件比后世欧洲人好上太多。
无奈他自己只是个渣渣,花费了近十年的研究,才弄出个航行一个月就差点散架的船出来,已经快要抵达他智商的极限了。
他越想越觉得自己手下的人手不够用,尤其是自然科学的人才太过于稀缺了。
思来想去,杨浩忽然觉得像现在这种模仿后世封建王朝的做法,弊端太多。
虽然自己发明了科举这种划时代的制度,但是这种制度只是能够给普通人一个上升的台阶,治国的官员是有了,但长此以往极有可能重蹈后世封建王朝的覆辙。
杨浩觉得此事不妥,十分的不妥。
而如今在他大力推广基础教育的情况下,十几年的时间,齐国已经出现了不少知识份子,而这些知识份子,已经有了读书只为做官的苗头。
这是个坏现象。
他认为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来改变这种思想观念。
他想到了五十一区。
作为齐国最神秘的部门,是齐国科技的最发达的之地。
但是这个规模太小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人才不足的问题。
成立皇家科学院这个想法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这个念头一出现,杨浩便觉得此事可行。
今年的科举人数少说得有四五百人,这么多的人都是各地选出来的佼佼者。
只不过他们当中能够顺利考出功名少之又少,被淘汰的那些人只能回到家中继续苦读。
这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尤其是在这个到处都是荒蛮之地的时代,识文断字已经是个人才了,更何况这些考生。
因此杨浩决定对科举考试进行改革。
本着物尽其用,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想法,只要这些考生中没有滥竽充数之人,这一次他准备将这些考生一网打尽。
以前的科举只是按着成绩的高低来安排相应的职位,但是这些只为都是朝廷官员。
这一次他决定将其进行细分,准备做官的考点为策论,而想要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考察重点则是自然科学。
“马勒戈壁的,老子就不相信大把的钱砸下去,弄不出点东西出来。”
杨浩面目有些狰狞。
第三百六十四章 做官?科研?
杨浩是个行动力很强的人,既然决定成立皇家科学院,这件事基本上就会推行下去。
这一次的考题由他亲自拟定。
而这一次,也许是齐国推行科举制度近十年来,难度最大的一次。
策论不说,只是自然科学这一项,杨浩除了数学题目之外,也增了地理,天文,物理这些考点。
而他出的考题并不是考察什么理论知识,因为齐国的各大学府中并不存在物理,化学地理这些学科,而他主要的目的是考察每个人对日常现象的理解。
说实在的,杨浩的理科也就一般般,更何况经过了这么多年,有很多知识早就遗忘了。
齐国的将来的皇家科学院只能凭借着他总结出来的零星知识,进行研究,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将来的科学家们帮助,但想要凭借残缺的知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还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可是即便再困难,这件事也必须要推行下去,如果没有人做这件事,也许再过数百年也不会有人去做。
八月的长安城,已经有考生陆续的从各地汇集到了这里。
第一次来到长安的考生们,都被长安的繁华惊呆了。
他们从没有见过如此多的人,如此精美的房屋。
朱雀大街错落有致的店铺,充满自信的行人,让长安的逼格瞬间变得高大上起来。
由于齐国对知识的重视,这些远道而来的考生们,只要拿着当地官府出具的准考证,便能在长安城的任意一家客栈免费居住。
这对于那些贫寒的考生来说,是个极为人性化的政策。
而云风也和几个相熟的朋友,于八月中旬来到这个他们心中向往的都城。
“和长安一比,我们的莘县实在是太小了。”
云风感慨道。
他的话得到了同伴的认同。
一人赞叹道“大王只能力真不是吾等所能望之一二啊,若是这次考上,真希望能留在这里。”
“诸位,时间还早,要不我们在城中游历一番,见识下长安的繁华。”
“如此甚好,同去,同去”
几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兴奋的快步走向的朱雀大街。
街道两旁叫卖的摊贩,还有是不是从那些食肆中飘出的香味,都让他们兴奋的难以自抑。
只不过他们所带的盘缠并不多,虽然有很多东西都想买,但是为了今后数个月的生计,云风这些人还是只过了一把眼瘾。
即便如此,他们还是直到黄昏才意犹未尽的找了个客栈出示了准考证在长安城落脚。
而客栈内的除了从外地贩卖货物的商人和官员之外,大多数的客房都被考生们所占据了。
云风他们自然不会浪费这个与他们探讨学问的机会,只不过,比他们先到的考生们,此时却根本没有讨论学问的心情。
因为朝廷在昨天下了批文,科举进行了改革。
这汇总变动自然也是云风他们所关心的,从众人的交流中,几人这才知道,今年的科举分为了策论于科学两个分支。
考策论就是步入了齐国官员阶层,而那个所谓的科学,如果考过,则会进入叫什么科学院的地方。
这个部门据说也是新成立的,而且在这些考生的交谈中,说到这个科学院目前连一个像样的衙门都没有,所有的建筑物都还停留在图纸的阶段。
这让大多数考生都本能的排斥这个新鲜事物,近十年的发展,已经让他们养成了读书就是做官的想法,那个科学院一听就不像是官府之地,对他们的吸引力并不大。
云风潜意识里也否决了要去报考科学的想法,和其他人一样,都对做官保佑着极大的兴趣。
因为只要做官,就成为了齐国掌权者,地位上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甚至还有那么一丝希望不如到朝堂之中,成为影响齐国核心人物之一。
如此大的诱惑,怎能因为一个不知所谓的科学院而放弃。
但是数天之后,朝廷公布了关于科学院更为详细的解释。
礼部衙门外的告示前,闻讯而来的考生热烈的讨论着这件让他们无比纠结的告示。
告示上解释了什么是科学院,也对科学家和官员的职责进行了对比。
这份告示很长,云风看完之后也和其余的考生一样纠结了起来。
因为成为科学家虽然不是官身,但获得成就的人,除了不能参与朝事之外,在地位上并不比官员要低,甚至获得大功者还有可能获得爵位的封号。
而这爵位还不是一代而终,而是可以下传三代。
在一点上,甚至比立下战功而封爵的军人还要好。
是当个传统的官员,还是成为一个同样能出人头地的科学家,云风有些犯难。
因为科学家主要考察的就是类似于数学的东西,而相比于写文章,他知道自己在数学上要强于文章。
若是报考了科学,他自信有极大的可能性考一个好名次。
但是对于不太了解的东西,人类都会有些本能的畏惧。
纠结的云风回到客栈,询问了自己同伴的想法。
除了一个人准备报考科学之外,其余人仍旧打算走传统的做官路线。
只是云风还是很难下定决心,心烦意乱之下,只能郁闷的返回自己房间,静下心来思考自己该何去何从。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距离报考的期限越来越近,留给云风时间已经不多了。
八月底,长安城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件可以被称之为神迹的大事。
朝廷忽然宣布一项重大的科研突破,人类可以离开地面飞向空中。
这个消息一开始大多数人都对此半信半疑,但是朝廷却拿出了实打实的证据。
洪武十一年,九月初,王宫的方向忽然声升起了一个硕大无比的物体,看着那个缓缓升空的东西,整个长安城十几万人顿时陷入了恐慌与震惊之中。
而还没决定到底该报考什么的云风,看着空中飘荡的热气球,整个人如遭雷击呆立当场。
“神迹,神迹”
云风呼吸有些急促,眼神中露出了一丝狂热之情。
第三百六十五章 理想的作战方式
“这就是科学”
云风喃喃道。
而这一刻,他已经明白今后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在这样的神迹面前,做官又能有何意思。
热气球在空中漂浮了只有一分钟左右的时间,便慢慢的的退了下去。
虽然那热气球已经消失不见,但是这件事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杨浩看着缓缓落在地面的热气球,还是摇了摇头。
虽然五一区的人,根据自己制作的孔明灯,成功的研制出了一个放大的版本,但是受材料所限制,很难让热气球停留更长的时间。
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即便五十一的工匠使用额最为致密的布匹,但是也很难保证完全不透气。
虽然知道这一点,但是杨浩根本没有任何的解决办法。
只能希望将来材料领域能有所突破,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飞天计划。
而他此刻放出热气球这个大杀器,就是让那些考生看看,科学是多么神奇,飞天遁地根本不再话下。
他的目的达到了,当朝廷宣称那热气球就是科学院研究出来的后,报考科学院的考生顿时增加一倍不止,在人数上虽然稍逊于策论的考生,但也相差不多。
杨浩对此很满意。
这说明百姓对科学还是有着很大的好奇心,知识不读不可怕,可怕的是连对探索未知的兴趣都没有,若是如此,即便成立了皇家科学院,那也只能是养了一些蛀虫罢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