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上古当大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满格的信号

    军官见此,心头一紧,立即让士兵做好战斗准备。

    “你可将我的话说给他们了。”

    山也不知道,这些野人到底哪根筋不对,好端端的为何说翻脸就翻来呢。

    “将军,我真的是将你的话说给他们了,我也不知怎么回事啊。”

    而这是先前哪个矮壮土著,又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堆。

    山连忙翻译道“将军,他们不想为大齐劳作,还说让我们离开他们的土地。”

    军官闻言冷笑一声,大齐连夏朝苗人对按在地上摩擦,岂能让一群光屁股的野人给威胁了。

    正当他准备下令给这些野人一些教训的时候,石溪的声音忽然传来。

    “且慢”

    “将军这些蛮人无礼,应当给他们教训,让其知道我大齐的厉害。”

    石溪道“一群野人而已,不至于动怒,如今占领地正好缺人筑城,这些蛮人颇为精壮,应当是个好劳力,暂时不要与这些人交恶,给他们一些布匹,让他们知道我们没有恶意。”

    军官闻言,道“属下明白了。”

    接过从船上递来的衣物,军官命令苗人山将这些东西送过去。

    山有些紧张的抱着衣物,胆颤心惊的走到面人身边说道“越人,这是给你的东西,他们没有恶意。”

    将衣服放在地上后,山撒腿就往回跑。

    而那些土著们被地上精美的衣服吸引了全部心神,纷纷围过来对着衣服猛看。

    仿佛衣服带刺一般,轻轻触碰一下,连忙又将手收了回来。

    “北方来的人,你们要交易什么”

    那个矮壮男子依旧有些警惕的对齐人说道。




第三百八十一章 江北平定
    齐国平定苗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等苗地安定下来之后,朝廷下一步会有什么动作,石溪不清楚。

    但是江南的土地,他不相信朝中的那些大佬们不动心,而且这里如此的落后,不可能存在特别强大的势力,他甚至觉得,自己这点人马就能踏平这里。

    不过他身为军人,没有朝廷的命令,不敢轻起边衅,被弹劾一番,他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既然无法用无力解决,将这些傻乎乎的土著当成廉价的劳动力,却是个不错的选择。

    朝廷要统治南方,不可能太过于虐待些已经投降的苗人。

    那些苗人虽然比起齐人要消耗更少的钱财,但若是用这些土人,绝对回再节省一大部分开销。

    石溪这么做,并不是为了朝廷着想,而是为了他手下的这些兄弟着想。

    毕竟无论是他们军队,还是苗人的那些俘虏,所拥有的粮食一共就那么多,他们多吃一些,自己的兄弟们就会少吃一些。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那些苗人自己去找食吃,给这些土人能填饱肚子的饭绝对是齐国仁慈无比了。

    石溪觉得这么做很划算。

    只不过他却不知道,他的这个想法,在将来为齐国染指江南,了极大的帮助。

    对于连文明都没有出现的土人,先进的齐文明,对这些人的冲击力是可想而知的。

    即便是齐国不主动去同化他们,土著们也会有意无意的接受着齐国的文明。

    对于白纸一张的他们,接受高级文明的灌输,远比有一定文明基础的势力要容易许多。

    洪武十三的年的春节,在齐国本土家家户户熬夜守岁的日子里,远在南方的齐军将士,却是翻山越岭的剿灭一个个武装份子的窝点。

    只不过大多数时候,齐军都是空手而会。

    随着苗人逐渐适应了齐军的扫荡行为,双方展开了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

    齐军从东向西地毯式的剿杀过去,不甘心沦为战俘的苗人,开始了战略性转移。

    苗人不是农耕文明,也没有农耕文明对于土地的眷恋,在齐人的步步紧逼之下,苗人开始大规模的想着西方转移。

    直到洪武十三年二月初的时候,长安城的杨浩收到了来自南方的最新军情,齐军已经推进到青州南方边界之地。

    苗人躲进西方的崇山峻岭之中,齐军无法进行追击,力央请求杨浩收兵,只在西方山脉要地驻守少量军队进行防御便可。

    因为再追击下去,齐军恐怕粮草不济,而且虽然大部分苗人抵抗力量都逃入到了西南山林之中,但是苗地仍然有小股的反抗力量时不时的出来作乱。

    力央觉得,如今的当务之急还是尽快稳定苗地才好。

    杨浩放下公文,对与现在战果,还算是在他的接受范围之内,虽然苗人的抵抗份子有很大一部分跑掉了,很可能对将来的大齐造成一定的程度的隐患,但熟知东亚地形的他,很清楚西南方向是个什么情况。

    自古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以这个时代的能力想要大规模的入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这个时代的巴蜀之地,并非空无一人的蛮荒地带,在哪里根据杨浩所掌握的资料,存在着一个不弱于当初夏朝的强大力量。

    在他前世的记忆之中,三星堆很可能就是这些家伙弄出来的。

    这个势力有着高度发达的青铜冶炼工艺,加上坐拥天府之国宝地,想要征服这里远比这次的南征更加费时费力。

    杨浩知道想要入川无非有两条路,其中一条就是从秦州出发,穿越茫茫秦岭占领后世汉中之地,以汉中为根基,才能对四川之地徐徐图之。

    前提是这个时代的蜀国人不懂得设置关隘的重要性。

    若是蜀人已经在战略要地设置了关隘,想要攻取四川,难度将会增加数倍之多。

    而另一个方向就是水路,沿长江逆流而上。

    但这同样难度极大,相对于长江中下游的平缓水势,上游的水势可没有那么温和,想要入川少不了动用大量纤夫在沿岸拉船才行。

    这花费远比从北路进攻大上许多。

    杨浩最终同意了力央的建议,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将江北之地开发出来。

    江北之地在这个时代,已经有了小规模的水稻种植,这才是杨浩最为看中的一点。

    相比于一年一季的谷子,若是有了一年两熟或者三熟的水稻,那齐国的日子可就不一样了。

    仓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是万古不变的真理。

    十几年的发展,虽然让齐国的农业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受限于低产的作物,根本无法做到让大齐百姓衣食无忧。

    坐拥百万公里的疆域,却连区区百万人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这是让他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的。

    人口快速的增长,但是粮食产量却跟不上,齐国还如何强大。

    杨浩喃喃道“四川啊好地方”

    虽然眼馋,但他还是很理智,虽然他对土地无比的渴望,但也知道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

    征苗作战虽有些许的波折,总体上还是比较顺利的,战争的花费,也比预期的要少一些。

    既然战争很快就能结束,杨浩便开始着手物色派往南方官员的人选。

    相对于开发到一定程度的中原,江北的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为了保证官员不会因为身体原因而嗝屁,杨浩决定这一批的官员从去年科举中考上的候补官员中选拔。

    美名其曰为君分忧,磨练其管理地方的能力。

    而对于那些在朝廷中打杂的年轻官员来说,对此是举双手赞成的。

    南方虽然条件恶劣了一些,但最起码能一展心中抱负。

    这些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一个个自命不凡,总觉得自己的有能力胜任更高的职位。

    去刚打下的新领土为官,正好可以让朝廷的那些老家伙们看看,自己是多么厉害。

    想要快速的稳定新领土,只有官员是不行的,苗人已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本族文化,若是不加紧同化的脚步,长此以往必为大患。

    杨浩对此心知肚明,因此在选定官员的时候,便已经决定从齐国本土向南方进行移民,而这个移民计划,他打算在五年之内移民二十万人以上。

    只有足够多的齐人去到哪里,才能最快的将那些苗人同化掉,只有大家都变成齐人,才能彻底解决火药桶一般的民族矛盾问题。



第三百八十二章 江北四镇
    对苗作战,主要的任务已经完成,只要守住边境地区,新的占领地内就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乱子。

    江北大片的土地,需要设定新的行政单位来进行管理。

    对于行政区域的划分,杨浩不是在地图上乱画,而是出于多方面的考量。

    其一就是依靠山川地理作为天然的分界线,其二就是出于政治目的,主要是为了起到分而治之的效果。

    至于江北区域,杨浩新增了四个州,贵州,江州,苏州,扬州。

    这一回,杨浩再一次发挥了他的拿来主义精神。

    后世南方的几个省市,直接被他用在了自己国家之上。

    有了新的州府,就需要派遣大量的官员,年轻的官员与那些临危受命的老臣一起,于洪武十三年初春时节,踏上了南下的道路。

    虽然划分了新的行政区域,但是齐国对苗人当地的地理并不十分的了解。

    想要设置行政中心,进行筑城,必须要这些官员亲自去选择优良之地。

    作为府衙所在的城市,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其一就是交通,其二则是利于防守的地形。

    至于其余的县镇一级的地方机构,杨浩并不急于去设立。

    只有当齐国的彻底的在苗人那边站稳的脚跟,人类群居的特性,便会自发的选择出适合建立城市所在,这一点,杨浩并不但心。

    南方战事平定后,呆在灵州城的杨志,几乎是弹冠相庆,心情大好之下,第一次破了酒戒,喝的酩酊大醉。

    不久之后,杨志一行人便踏上了北上的到路。

    这一年多,他经历了很多,也见过了很多。

    底层百姓的艰难生活,让他明白了,齐国并没有看上去的那般美好。

    长安城的繁华就如同空中楼阁,显得有些华而不实。

    北上的途中,杨志时常将自己这一路上的记录拿出来翻看,准备回去后,向自己的父王建言,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而这个不大的队伍,返回之时,却比来时多了一人,那便是灵州府尹推荐的商人东门。

    对于此人,杨志无比的看中,这段时间的交谈,他发现此人极其的聪明,尤其是关于工匠之事,几乎能做到杨浩说所的举一反三。

    杨志作为杨浩手把手交出来的接班人,虽然没有讲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研究之上,但他的才能在齐国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可即便如此,面对大字不识一个的东门,居然从一开始的教导,逐渐了演变成相互讨论一些技术难点的人,这进步着实让杨志吃了一经。

    而在回去的途中,杨志也让护卫中识字的几人,轮流教东门识字与简单的算数。

    杨志觉得,若是此人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加上此人的聪明才智,也许会真的能给大齐带来意外的惊喜。

    江北,留下来的苗人这段时间过的并不踏实,他们不知道齐人讲来会怎么对待自己这些战败者。

    苗人的数量很多,也许是这个时代的东亚,除了华夏与东夷两族人之外数最为庞大的一个族群。

    人多虽然也是好事,但是管理起来却十分的不便。

    尤其是此时的江北基本上都是武将在维持,基本上处在军事管制阶段,虽然齐人并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但是军人的存在,就会让这江北变得压抑无比。

    一些简单的人类聚集地已经开始着手建造,只不过这些地方,基本上是围绕着当地的军营而建,而没什么治理地方经验的军官们,只能选择最简单粗暴的办法来管理这些苗人。

    军方规定,军营附近的苗人部落,必须每隔三天来军营报道,凡事不来者,便会视为反抗份子,齐军会排出大军进行剿灭。

    在齐人的钢刀长矛面前,苗人只得选择屈服。

    苗奸的存在,让苗人对彼此变得越发不信任起来。

    诺大的九黎之后,就这么变得分崩离析,不过这种结果,是齐人最愿意看到的。

    他们不想见到一个团结的苗人集团,若是苗人团结起来,别说是六万大军,再来六万大军,也很难占据这里。

    长江沿岸,石溪虽然没有接到战争结束的消息,但是凭借他对战事的分析,知道自己离开的日子就快要到了。

    他的理想是在将来率领船队探索在大洋之上,为了这个目的,他争分夺秒的为自己积累将来航行的资本。

    而这资本的来源的便是江南的百越野人。

    在江北陆军追着苗人漫山遍野的到处乱跑之时,石溪带领的水军却是过的有滋有味。

    除了偶尔拦截一些想要渡江南下的苗人部落,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忙着同江南越人进行交易。

    对于还处在极其原始状态的越人来说,齐国的任何东西都是无比珍贵的存在。

    往往一小块布料,就能换取这些土著们大量的物资,尤其是那些珍贵无比的毛皮还有一些独特的水果。

    除了正常的货物交易之外,石溪更是做起了人口贸易,通过极其低廉的价格,将越人弄到江北去。

    这些被贩卖的野人,很大一部分都被送去做了苦力,而一些看起来还算有些姿色的女人,自然被军方那些低级军官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买走。

    齐国律法规定,禁止以任何形式贩卖大齐百姓,但是律法并没有规定贩卖齐国以外的野人啊。
1...119120121122123...1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