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复唐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云长歌
现在山东士族的事情说不定还没解决完,李从嘉再用兵,岂不是给那些杀人不见血的儒生送去把柄?释雪庭怎么可能拖李从嘉的后腿?
释雪庭果断说道:“不必如此,我身负密旨,能够便宜行事,若是雷将军担心的话,不若雷将军招来一二心腹协助我,你就不要出面了,届时就说我挟持你威胁他们听从我的吩咐?”
雷有终:……
这个方法其实很糟糕,但终归是个借口,如果雷有终怕担责任的话有这么一个借口在,完全可以把自己摘出去。
雷有终十分纠结,功劳谁都想要,但是他之前犯过一次错误,现在被贬到岭南虽说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但是如果一个弄不好……在惹恼了上面,恐怕就真的翻不了身了。





复唐 分卷阅读442
释雪庭也没催他,这个决定的确不容易做,他也不能给雷有终什么承诺,因为现在谁都说不好打建昌府会不会顺利,打肯定是能打下来,但是打的过程中会损失多少士兵就说不好了。
最终雷有终咬牙说道:“国师,我是个老粗,说话比较直,你也别太在意,这些兵都是我亲手带出来的,交给别人我不放心,我跟你去!”
释雪庭问道:“就算可能会被问罪?”
雷有终咧嘴一笑:“富贵险中求,人生有选择的机会不多。”
“好!”释雪庭这才说道:“冲雷将军这句话,日后若是上面怪罪下来,我定会保雷将军不被牵连。”
雷有终知道释雪庭的承诺分量多重,反正这些年来,但凡他承诺过的,到最后都一一兑现,只不过能够得到他承诺的人很少而已,雷有终肃颜站起来拱手说道:“多谢国师。”
释雪庭说道:“这次我来带了不少火器,想来对付一个建昌府还是可以的,打铁需趁热,不如我们现在就研究一下如何攻城。”
雷有终直接让人将舆图搬了上来,释雪庭一看到那张大理全境的舆图以及上面那些用来定位的磁石,就知道雷有终怎么打大理研究许久了。
释雪庭虽然不认为自己的军事素养不如雷有终,但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只不过雷有终对大理可能更了解一些,所以他只是安静听着雷有终说。
“不瞒您说,建昌府几乎可以说是大唐攻打大理国的必经之路,大理这一年一直在修建昌府,想来也是在预防,不过就我看来,有火器在几乎不是问题。”
是的,以前打仗最难的就是攻城,尤其是遇到防御措施比较好的城池,攻城几乎就是用人命去填,现在却是守城一方的噩梦。
释雪庭看了一下雷有终打算派的人数以及攻打方式,忍不住问道:“你是想要将大理都打下来吗?”
雷有终抓着头憨笑:“既然打了,就……”
释雪庭不为所动:“不要另生枝节,打下建昌府就可以了。”
打建昌府还有理由说对方包庇人贩,如果继续往大理打,那就是……趁火打劫了,反正先拿下建昌府,如果想要继续打呢,李从嘉自然会派人过来,如果不继续打,那也给大唐拿到了一座边陲重镇。
释雪庭和雷有终本来以为建昌府可以说是手到擒来,只是攻打一个城池的话也没带太多人,然而在攻城的时候,释雪庭发现火器对于城墙的损坏十分有限,不由得微微皱眉。
雷有终有些傻眼:“这……这不对啊,火器怎么就这点威力?”
释雪庭眯着眼睛看了看说道:“大理这是早有防备,外墙和城门都灌注了铁水,我这次带过来的火器便携居多,火力多少有些不够。”
毕竟释雪庭就带来三千人,而且还是秘密行军,一路上几乎没有惊动地方,怎么可能带很沉重的火炮之类的?最多也就是带点多炮筒。
雷有终有些发愁:“这样的话,我们手上的火器不够啊。”
为了安全着想,地方军手里几乎没有火器,有也是最基础的那种,基本上就是大唐有新的更强悍的武器研究出来了,旧的威力稍弱的才会慢慢普及全军,基本上地方军队手里的火器跟李从嘉手里火器营用的至少差两个档次。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防止地方做大,可现在问题来了,雷有终手里的火器威力不足,想要轰开城门就要用更多的火药才行。
释雪庭也不慌,直接让雷有终搞来了原料,他知道之前最原始的火药配方,虽然说跟现在的没办法比,终归也比没得用强。
建昌府的官员死守城池,本来想要派人出城去求救,结果释雪庭和雷有终压根都没打算给他们求救的机会,直接坏心的将四个城门全部堵住,每个城门都有火器瞄准,只要有人试图出城就会轰上去,而东城门则是主要攻击地点。
建昌府的官员此时十分绝望,他们原以为释雪庭跟那些土人只不过是部落之间的斗争,结果谁知道居然惹到了大唐的官员?
他们就算再傻也看得出释雪庭肯定跟大唐官员有所关联,否则他怎么可能有火器?更不要提都是大唐官兵在攻打建昌府!
有了释雪庭临时配置的火药,建昌府城破也是理所当然。
释雪庭在信上详细说了整个作战过程,并且将所有责任都扛了起来他也不怕扛责任,他无官无职,不过是个国师,就算降职还能降到什么地步?
李从嘉将他剩下说的那些十分肉麻的话给留下,然后捏着这封信去给内阁看,毕竟内阁已经在怀疑释雪庭为什么要打建昌府,甚至怀疑是李从嘉暗中让释雪庭去找大理麻烦的。
对此李从嘉觉得很冤,他只是让释雪庭去搞定岭南啊,他们顺便搞定了建昌府他也是没想到的。
内阁四位辅臣看完长信之后,一时之间都颇为无语,他们深深觉得以前真是看错释雪庭了,他们本来以为释雪庭应该是比较冷静自持的那种人,结果没想到发怒起来更可怕,李从嘉也不过就是过过嘴瘾,这位直接付诸行动了啊。
王溥看了看另外三个人,发现范质和魏仁浦正在头疼,赵普资历不够不敢说话,于是他直接说道:“陛下要派何人去?”
李从嘉想了想说道:“建昌府跟大理接壤,人选一定要仔细。”
范质等人无力吐槽,那是跟大理接壤吗?人家原本压根就是大理的城池好嘛?
李从嘉见没人反对便说道:“建昌府不如也同其他边境城市一样,弄成驻军之城,里面不留百姓,百姓全部迁出来。”
魏仁浦问道:“迁出来?要迁到什么地方呢?”
岭南那边因为山多城池不多,迁到别的城池的话,他们还要担心这些大理人会跟原住民起冲突,到时候要怎么管?
李从嘉很淡定说道:“国师不是建了三座小城吗?把他们打散迁到小城里面,让他们去种地!表现好的会给大唐户籍。”
赵普有些疑惑:“种地?为何要种地?”
“咦?你们不会不知道吧?岭南那边的稻子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现在种上还能赶在冬天之前获一次,要不是为了这个,我怎么会让国师带人去岭南?”
范质等人一脸懵逼:所以,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就因为你们两个想在岭南种粮食?
就在李从嘉思考建昌府要不要重建城墙的时候,鸿胪寺卿急匆匆赶来说道:“陛下,高丽发来国书,要讨论有关山东诸州事宜。”
李从嘉:?????
第198章
李从嘉听了之后挑眉问道:“山东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鸿胪寺卿也很茫然啊,突然就到了这么一封国书。




复唐 分卷阅读443
李从嘉见他不知道便问了一句:“国书是何人带来的?”
高丽并没有遣使臣来访,或者说没有通知大唐要派使臣前来,突然就送来一封国书,这是想找事儿吗?
鸿胪寺卿立刻回答道:“是高丽来大唐游学的学子带来的。”
呦豁,好歹也是国书,不走官方途径提前通知就算了,居然还只是拍一个学子当信使?既然高丽不按照规矩来,大唐凭什么搭理他们?
李从嘉干脆说道:“把那个学子抓起来……关了。”
李从嘉差点说抓起来砍了,不过想想虽然表面上这是个普通学子,说不定这个人在高丽的身份不一样呢?还是让人多审问一下为好。
鸿胪寺卿听了之后松了口气,他到这封国书的时候也觉得十分纠结,因为不是走官方正规渠道,谁也说不好这封国书到底是不是真的,因为不确定,所以他找人将国书上面的印鉴什么的全都鉴定了一边,顺便派人去查了一下这个学子的身份。
学子身份很普通,至少在大唐的官方档案中很普通,国书也没有任何问题,鸿胪寺卿思前想后,决定还是报上去,无论上面什么决定,他做了他该做的就行了。
李从嘉见鸿胪寺卿要退下,便说道:“等等,把那封国书留下。”
鸿胪寺卿恭恭敬敬的将国书递给桃符,而后行礼退下,李从嘉从桃符手中接过来之后打开看了两眼,冷笑一声就将国书递给了范质等人。
“高丽这次还挺牛气啊。”李从嘉往后一靠懒洋洋地说了句。
范质等人此时还没有看完国书,只不过等大家都看完之后,脸上不约而同的浮现出了一抹嘲讽的笑。
国书写了很多很长,然而中心思想提炼出来就一句话:高丽国王很施舍的表示如果大唐不打山东的话,愿与大唐共治山东。
李从嘉要不是觉得自己看完之后还应该给大臣们看看,早就将这封国书给揉吧揉吧扔到垃圾桶了。
范质看完之后皱眉问道:“高丽是如何得知山东诸州最近反叛的?”
李从嘉一顿,这才想到这个关键性问题,除非山东那里有高丽人在,当然这也不是不可能。
“不管他们是怎么知道的,这封国书就当没看到,他们要是还敢来挑衅,就想办法拾他们吧。”李从嘉也没把高丽放在心上。
中原内乱这几十年,高丽没有受到波及,现在是觉得大唐实力不足,所以他们也想抖一抖威风?
真是不长记性,知不知道高句丽当年是怎么被灭的?
是的,现在的高丽跟唐初的那个高句丽根本不是一回事,高句丽早就在唐初就被李二凤给灭了,当时民间对高句丽的简称就是高丽,现在这个高丽继承了高句丽的名字,看起来也很想继承一下高句丽的命运。
李从嘉不在意,但是内阁却觉得不能不在意,他们需要想好应对政策,当然很可能到最后最好的应对政策就是开战,不过,内阁是觉得能不开战就不要开战的好,毕竟现在大唐属于多线作战如果国师那边也算上的话。
李从嘉刚决定不搭理高丽,李平就过来求见,进了宣政殿之后,李平干脆利落地说道:“启禀陛下,秦国公派人来报,山东出现高丽士兵,初步怀疑是崔衡渡海前往高丽求援所来。”
李从嘉眯着眼睛笑道:“可以啊,一边装模作样的发国书,一边直接派士兵登岛,高丽这一手玩的可真是漂亮。”
这样看来高丽倒是没有觉得凭借着一封国书就能让大唐跟他们谈山东的归属问题,他们只不过是想要麻痹大唐朝廷,然后趁机派兵打大唐一个措手不及。
只不过他们到底忘了,山东曾经是大唐的一部分,虽然现在被四大世家把持,可山东还是有他们的人的。
李从嘉转头看向春生说道:“去把雪河法师请来。”
情报这种事情还是交给专业人士比较好,内阁辅臣和六部尚书互相对视一眼,他们知道释雪河是现在情报部最大的头,基本上只要释雪庭不在,他就是情报部的头头。
对于这一点,朝臣们都觉得有些不安稳,情报部好歹也算是朝廷正经部门,虽然做的事情比较隐秘,但交给一群和尚打理算怎么回事?
只是他们都不敢说,因为情报部太敏感,他们说出来是要交给谁呢?交给自己人只怕是要被李从嘉怀疑的,所以就算心里有点不满,也只能先放在肚子里不敢说出来。
释雪河还是第一次直接来宣政殿,虽然有些摸不到头脑,但还是将要给李从嘉过目的一些信件全带上了。
到了宣政殿之后,李从嘉问道:“有高丽的消息吗?”
高丽?释雪河顿时松了口气,连忙说道:“有。”
李从嘉点头道:“说来。”
今天的消息都装在释雪河脑子里,他直接说道:“今早接到的消息,高丽军队从登州登陆与卢星有所接触。”
李从嘉又问道:“崔家跟高丽有接触吗?”
释雪河连忙说道:“崔家日前有人出海,不知去向,但看方向应是高丽无疑。”
赵普忍不住说道:“如今看来,这四家都跟高丽有所接触,难道说他们已经投靠了高丽?”
释雪河老老实实说道:“具体消息已经派人去探查。”
李从嘉摆手说道:“是他们投靠了高丽还是高丽在拉拢他们都无所谓,查清楚高丽来了多少人,告诉赵匡胤需要多少兵马报上来。”
高丽不找事儿他还准备等周边国家都拾的差不多之后再去搞高丽,现在高丽还敢搞事情?正好一锅端了吧。
不过李从嘉总觉得,就算他想打高丽,内阁估计也不会同意,毕竟跟高丽接壤的檀州现在是属于契丹的,到时候要怎么管理高丽?除非将檀州拿下来,否则跟高丽隔着海岸,根本不好治理。
如果拿下檀州的话……那岂不是又要跟契丹开战了?
李从嘉十分遗憾地看着舆图,刚刚散会之前,范质特地让李从嘉三思,不要轻举妄动,估计就是在委婉的劝他别随便开战。
李从嘉将图纸起来之后,抬头看向释雪河问道:“国师如今还在建昌府吗?如果那边事情差不多了,他可以回来了吧?”
释雪河说道:“启禀陛下,师弟说那三座小城之前只是建来遮风避雨的,很是简陋,现在有了建昌府,那三座小城就不合适了,他正在选址建新城。”
建……新城……
李从嘉一脸懵逼,这货是跑到岭南去搞基建了吗?
就在他茫然的时候,释雪河拿出一张牛皮纸,上面是岭南的舆图,比李从嘉手上全国舆图要详细一些。
李从嘉看着舆图上画出来的三个红圈,其中一个红圈是建昌府,另外两个红圈跟建昌府互成犄角之势。




复唐 分卷阅读444
李从嘉若有所思地看着舆图,又看了看大理,挑眉问道:“这是……要效仿西北边陲三镇?”
他嘴里的西北边陲三镇就是之前从契丹手里拿来的云州、东胜州和丰州。
现在释雪庭选的城址一看就是这三州的翻版,防备的自然就是大理。
李从嘉叩了叩御案说道:“这样的话,倒是可以在那边多放一点火器,唔,我给国师写封信吧。”
李从嘉这封信真的是想到什么写什么,释雪庭到的时候就对最近发生的事情有了一个十分详细的了解,详细到了仿佛他没有离开长安一样,只是李从嘉最后一个命令让他很意外李从嘉让他想办法选个地方建立一座地下城池。
这个时代建立地下城池是一件非常力的事情,除非找到一个天然的地下洞穴,然后加以修改。
释雪庭看了之后知道李从嘉是想要在这里建造一座能够制造军火的城池!
现在大唐能够生产军火的地方一共有三个,一个是西域的安宁城,另外一个在秦岭深处,还有一处则是在蜀中。
这三个地方不约而同都是在深山老林,毕竟军火这种东西总是有危险性,在深山老林一旦出现什么问题不会牵连到百姓。
一般军火调运都是按照就近原则,比如说释雪庭这次出来其实就是先到蜀中提出了需要的军火,然后才运送到的岭南。
按照道理说蜀中和岭南距离并不怎么远,在这里建造军火库目前看来更像是针对大理的一系列举动。
难道大理按耐不住,准备动手?可是最近建昌府隔壁的会川府十分安静,看起来并没有要打仗的意思。
释雪庭将信放下有些无奈,他本来还在想让李从嘉弄过来几个工匠,设计这里的城池,然后派人过来监工,他就可以顺利回去了呢,反正建昌府有雷有终,自从拿下建昌府之后,雷有终整个人都意气风发,每天都尽职尽责的带人巡城,让他守在这里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只不过如今李从嘉又给了他新的任务,释雪庭只好再等一等才会去,只不过……他现在怀疑李从嘉这是把他拖在岭南,不知道又要搞什么事情。
释雪庭思考着要不要找时间迅速回长安一趟,就他自己轻车从简,打个来回也用不了多久,反正他在这里主要是选址和监工的作用,一旦工程进入正轨,他走几天也不是不行的事情。
他倒不是想要偷懒,主要是……总觉得有些不安心。
事实证明,释雪庭不安心也是对的,没有他在旁边制约劝说,内阁四个老臣加起来都不是李从嘉的对手李从嘉不仅仅是皇帝还是枢密院枢密使啊。
全天下的军人都归枢密使管,皇权军权得到了高度统一,想要让李从嘉大小想法,内阁只能劝说,以前还能联合一下诸位将军一起劝说李从嘉,文官跟武将也并不是天生就对立的,事实上,到了李弘冀赵匡胤他们这些人的地位,思考的就不仅仅是军功,他们的军功已经足够,也不会像以前那么激进。
可问题是现在李弘冀李景达赵匡胤三个能够在李从嘉面前说得上话的全出去打仗了,李平一向是跟着李从嘉走,寡言少语一般不掺合事。
至于朱元……朱元这家伙就是老天赏饭吃,天生的会打仗,平时都不动脑子的,李从嘉要是说打,他就旗帜鲜明的支持,就算李从嘉不说打,大臣们担心他会动手,想要劝,他也会傻傻的来一句:那就打啊。
只不过李从嘉对于内阁的劝说一向都比较听,只要他们说不合适,那李从嘉一般都会打消念头。
只是这一次,李从嘉似乎铁了心的想要打高丽,谁劝都没用。
诸位内阁辅臣都很奇怪,这次李从嘉怎么这么气性大?他国插手大唐内政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上次日本不还参与到了南周内乱之中吗?
那一次在大唐打南周的时候,日本还在使绊子,当时大唐只是将留在中原的日本人一个都没放过,至于日本……李从嘉的确跃跃欲试想打,只不过在大家劝说之后,他就冷静了下来。
这一次又是怎么了?高丽插手,就将高丽派来的人全杀掉,然后给他们一个警告就行了,怎么就宁可不惜跟契丹开战也要打高丽?
面对范质的各种分析,李从嘉听完之后只有一句斩钉截铁的话:“高丽必须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范质心很累,转头看向魏仁浦等人,魏仁浦当仁不让的站出来问道:“陛下,为何非要打高丽?如今我们多线作战,只怕粮草要吃不消的,您为了粮草都让国师去岭南种地,怎么就又要开战了呢?”
李从嘉听了差点笑出来,让国师去岭南种地……这句话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呢,虽然实际上也差不多,但释雪庭过去只不过是为了拾当地土人啊。
不过,看内阁辅臣们都一脸的不说清楚我们就不给粮草的样子,李从嘉只好咬牙切齿的说道:“高丽人简直不是人!”
王溥一脸奇怪:“此话从何说起?”
李从嘉直接让春生将释雪河之前给他的一沓情报拿过来,扬了扬下巴说道:“都看看吧,我之前只是觉得你们年事已高,不适合再看到这样骇人听闻的消息,如今你们既然非要一个答案,那就尽量保持冷静吧,这些畜生还等着我们去拾呢!”
范质等人心中忽然有了不太好的预感,他们拿起那些情报看完之后,一个个的脸色苍白,范质木偶一样坐在板凳上,半晌才喊道:“畜生啊!”
喊完这位老人家直接就向后倒去,李从嘉顿时吓了一跳,真的是跳起来过去跟魏仁浦一起扶住范质,而后连声喊道:“去宣大奉御来!”
桃符连忙跑出去寻找大奉御,而李从嘉则让侍卫将范质抬到含元殿的偏殿之中休息。
魏仁浦看着躺在床上的范质,转头问道:“陛下,此事当真?”
李从嘉沉着脸说道:“刚开始我也不敢相信,派人再三核实之后才得到的消息,就为了这个消息,情报部足足折损了三十个人!”
魏仁浦颓然的坐在椅子上,王溥冷着一张脸说道:“这些高丽人……居然如此对待我大唐百姓,真是死不足惜!”
李从嘉冷哼一声,死?真是太便宜他们了,只是让他们单纯的死去,恐怕那些百姓的在天之灵都无法安乐。
他真的没想到,能够在一千多年前就看到熟悉的三光方式,杀光烧光强光,山东诸州有一半都遭到了灭顶式的打击,大唐的百姓本来就不多,山东因为有世家大族盘踞在那里,而这些世家见风使舵的本事一向不错,所以保存的还算完好。
真的没想到,居然会在天下大定之后,发生这样的惨事。
李从嘉当时看到的时候只觉得怒气上涌,对于那些投靠高丽




复唐 分卷阅读445
的世家和整个高丽国都产生了恨意,说实话,到了他这个地位,很少再去恨一个人,或者说没有几个人有资格让他恨。
然而高丽国王做到了,真是不简单。
只是,李从嘉怎么都没想到范质居然直接晕了过去,他看了看范质,再看看剩下两个一脸颓然的辅臣,四个辅臣之中,只有赵普的脸色稍微好那么一点点。
李从嘉忍不住问道:“范卿这是怎么了?”
魏仁浦苦笑说道:“山东叛乱发生的太过突然,我们几家都有一些家人还在那里尚未逃出来,之前担心他们贸然逃离会引起叛匪的警惕,就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先保护好自己,万万没想到居然发生了这样惨绝人寰的事情。”
1...137138139140141...2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