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唐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云长歌
释雪庭一脸无辜:“我也不想啊,工部尚书就是个饕餮,我按照市价的双倍价格给他,他都不给我,那我只好抢了。”
李从嘉……李从嘉深深怀疑释雪庭如果不当和尚,是不是去当土匪更合适?
释雪庭见李从嘉鼓着一张脸不说话,只好说道:“已经都布置好了,织娘们跟公输先生在一个庄子却不在一个院子,相隔很远,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另外我选了两个聪明伶俐的童子,打算回头送给公输先生,供他驱使,如果公输先生看得上,受这两个童子做徒弟也不错。”
李从嘉知道释雪庭选出来的人肯定是从养的孩童里选中的,这些孩子天然就向着释雪庭,公输老头如果肯教他们,那真是天大的喜事。
李从嘉批完折子之后直接就跟着释雪庭又去了一遍兴化坊,公输老头家的门板已经重新装上了,依旧很破,李从嘉这次学乖了,死活都不肯碰那个门板,准备等释雪庭敲门,结果释雪庭敲都没敲居然直接进去了?
李从嘉跟着进去之后,发现公输老头正在拿着一把刻刀在雕刻着什么,抬头看了一眼释雪庭和李从嘉,放下手中的活计面无表情地说道:“之前我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我想做什么自己自然会做,你们让我做的东西我未必愿意做,回去吧。”
李从嘉笑着说道:“我知先生为何心忧,我也不说那些大话,只请先生跟我们走一趟,说不定到时候您就改变主意了呢?”
公
复唐 分卷阅读471
输老头头都不抬地说道:“不去。”
释雪庭开口说道:“先生走这一趟必不会后悔。”
释雪庭之前都称呼公输老头为老丈,现在也跟着李从嘉改了称呼,不过他觉得也没什么问题,达者为先,称呼公输老头一声先生也算不得什么。
公输老头犹豫了一下这才说道:“有酒吗?”
释雪庭合掌说道:“美酒管够。”
公输老头立刻说道:“走!”
为了美酒他走一趟也就走一趟了,只是他没想到这一趟就直接出了城,如果不是最后看到了那座不小的庄园,他都要怀疑这两个人把他带到一个偏僻地方威逼利诱了。
公输老头在见到那一整个专门为他定制的院子的时候,整个人都愣在原地,那些工具他都知道是什么,也知道怎么用,可是却从来没有过,这种东西是消耗品不说,价钱奇贵,并不是他能买得起的。
李从嘉等他回神才说道:“古有三顾茅庐,如今我和法师加起来也算得上是三顾茅庐了,当然除了这一点之外,我觉得诚意也很重要,我让你看这个就是想告诉你,我不怕时间长,只要你愿意研究,我就能够提供最好的条件给你。你若不相信,我们完全可以签订文书,先签个十年怎么样?当然文书条款需要细细研究,最粗略的就是我为你提供场地和工具,你研究出来的东西归我所有,如何?”
李从嘉说完看了一眼公输老头,发现这老头居然已经热泪盈眶了,李从嘉有些不知所措地看了一天释雪庭,释雪庭刚想说什么,那边公输老头就一擦眼泪转头对李从嘉恶狠狠说道:“我要求一日三餐有酒有肉!”
李从嘉一口答应:“没问题!”
公输老头直接坐在院子里说道:“那我今天就不走了,文书什么的也不用准备,我看不懂!”
李从嘉:这……这就行了?你们搞科研的都这么干脆利落的吗?
第209章
公输老头进入工作状态的速度快的惊人,李从嘉只说了一句没有的直接说,能满足的都满足,公输老头就开始查看各种工具,顺便还把李从嘉跟释雪庭从院子里轰了出去,理由是怕他们什么都不懂,弄坏工具?
李从嘉站在院子的月亮门外面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释雪庭站在旁边说道:“既然他同意了,我明天就让那两个童子过来。”
李从嘉沉思了一下说道:“还是让他签订一份文书吧,直接把织机的专利买下来,对他对我们都有好处。”
释雪庭点了点头,回头看看那个院子说道:“之前那个织机是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公输老头给弄出来的,依靠都是他手里那点有限的工具,现在东西齐全了,进度应该不会慢。”
李从嘉有些疑惑:“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帮你?”
释雪庭一边带着他往外走一边说道:“他哪里是帮我?他帮的是那些织娘,之前我招手艺娴熟的织娘的时候,因为名额有限,那些织娘险些打起来。”
李从嘉皱眉:“长安城都已经变成这样了吗?”
释雪庭摇头:“只有兴化坊,别的坊的织娘都有稳定的客源或者是本身就为大的布行织布,兴化坊的那些织娘许多年纪都比较大,手艺比不上外面的,自然入也不行。”
李从嘉点了点头,倒是没觉得释雪庭找这些人有什么问题,毕竟羊绒纺线是一种全新的东西,其实只要熟悉织机就行,应该也不需要特别特殊的手艺。
李从嘉看了看天色说道:“希望公输老头动作能快一点,这样羊绒纺线能够加大产量,也能招更多的织娘。”
释雪庭说道:“公输先生再快今年也用不上这东西了,只能明年开始推。”
李从嘉笑道:“谁说的?大唐这么大,总有更冷一点的地方,关外不就是很好的推广的地方吗?”
释雪庭一想也是,中原的春天来得早,而越往北的地方越是寒冷,他觉得如果不是担心契丹发现羊绒能保暖,李从嘉甚至会想在契丹先推广。
李从嘉盘算着大概用两年的时间打开市场,但是这一切都要建立在羊绒足够的基础上,现在就看鸿胪寺那边够不够给力了!
期盼鸿胪寺能够跟契丹谈好价格做好引进准备的李从嘉,一回去就被糊了满脸的恶意。
“什么?契丹不同意?为什么不同意?你们给的价格太低?”李从嘉有些诧异,契丹这是抽什么风?
鸿胪寺卿苦着一张脸说道:“不知道,契丹那边的态度很坚决,就是不同意。”
李从嘉皱眉,总觉得不应该,难道耶律贤是觉得签了文书就要跟着大唐走了?怎么可能?都不是小孩子了,国与国之间哪个不是一边脸上笑嘻嘻,一边手里拿着刀子?
必要的时候说翻脸就翻脸,契约这种东西不过是表面上的和谐而已。
李从嘉想了想说道:“也不用太着急。”
反正现在还没打算去打高丽,毕竟是冬天,那边因为地处渤海湾跟外海交界处,所以天气很冷的时候海也是会结冰的,而且这么冷的天不适合打仗,就算不管高丽人,李从嘉还心疼自己人呢。
李从嘉回去之后跟释雪庭商讨了一下,释雪庭忽然说道:“到了开春的时候或许他们就会同意了。”
李从嘉有些茫然地看着他:“啊?”
释雪庭说道:“我只是猜测,羊毛这种东西对于牧民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大的用处,甚至可以说是废物,但是你现在去羊毛,牧民只会觉得大唐想要让他们将羊毛都剃掉,间接导致羊被冻死,这样的打击对于牧民来说太大,契丹再怎么强盛也抵抗不住。”
李从嘉:=口=!
他都没想到这一点!仔细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于是他直接让春生去通知鸿胪寺卿,让他们先跟契丹签订文书,至于羊毛的交付时间可以延迟到明年天气回暖之后。
鸿胪寺有些奇怪李从嘉为什么加了这么一条,在他看来这样一条其实很无足轻重,因为到现在羊毛和羊绒也没有出现成品,本来他们也没打算立刻大批量买进来。
鸿胪寺重新派人去跟契丹商议,结果让鸿胪寺意外的是契丹这次居然同意了,在签订契约的时候还意外多说了一句:“陛下说了,这次大唐与高丽之间的纷争契丹不会再插手。”
李从嘉听了之后不由得微微一笑,他就知道无缘无故跑去买羊毛和那边的织机,契丹人肯定会起疑,但是如果在这个时间点的话,耶律贤反而会觉得大唐是担心契丹会从中作梗,所以在用钱财贿赂买一些没用的废羊毛回去,不是贿赂是什么?
最主要的是价格在耶律贤等人看来十分高,有一种大唐在给他们送钱的感觉。
李从嘉没有着急要羊毛
复唐 分卷阅读472
,只是先让契丹将织机送了过来,然后直接送到了庄子上,交给了公输老头。
公输老头最近在研究纺织羊绒线的织机,这两种织机类型不同,李从嘉还担心让他扔下研究到一般的织机他会不高兴,无论是谁工作到一半被打断估计都不会太高兴。
然而公输老头却很好说话,直接下之后还兴高采烈的说道:“我还没见过这种织机,让我先研究研究。”
李从嘉这才放心,然后就放心的开始准备东征事宜。
这次东征跟以往不一样,以往都是在陆地上,毕竟这次是海战,准备的物资需要特别注意,唯一的好处就是省下了后期辎重队伍,毕竟粮草都跟船走了。
李从嘉在他们准备粮草的时候特地说道:“多准备一些青桔。”
户部尚书十分疑惑地看着李从嘉,李从嘉说道:“长期呆在穿上容易患坏血病,虽然高丽距离咱们这里不远,但是也准备一些吧,而且水军大部分时间都在穿上,这个以后算上军需必备。”
户部尚书习惯性的又去问了问郎中,得知的确会有怀血症,但是青桔是不是管用他们就不知道了。
户部尚书知道会有怀血症就决定按照李从嘉所说的去做,唯一需要发愁的就是青桔这东西……现在没有啊。
李从嘉知道之后想了半天说道:“没有的话,苹果也行。”
他之所以说是要青桔,主要是因为柑橘类的水果维生素比别的水果更多一些,如果实在没有也只能退而求其次。
东征高丽的准备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粮草大批量的从南方往北方运,李从嘉干脆就启用了海运,因为是军需,并没有影响到普通人的漕运,所以一开始根本没人反应过来,或者说也没人关注这个。
李从嘉看着下面报上来的数据说道:“这个速度比走运河或者长江黄河都要快一些,可以准备开始宣传了。”
李从嘉所谓的宣传其实就是最简单的四处散播各种流言,而且是各种不一样的流言,说实话,李从嘉其实对于舆论战其实不怎么熟悉,然而就他知道的那一点拿到这个时代就足够将民众的舆论往他想要的方向引导了。
于是快要到囤年货的时候,整个大唐比较发达的地区都知道海运比陆运要方便,尤其是那些沿海州府,当然李从嘉主要针对方向就是沿海州府,毕竟就算再怎么跟内陆老百姓说海运的便利,他们也只是有一个浅薄印象,并不会有多么深刻的了解。
但是沿海州府的百姓就不一样,海运能够将南方的东西运到北方,除了粮食之外还有很多他们没见过的食物水果,不过征战高丽在即,李从嘉只能将这个任务先布置下去,剩下的都要等打完仗之后再说。
高丽跟大唐隔海相望,却并不知道大唐如今已经有了强力的战舰,他们还在趾高气昂的给大唐发国书。
王昭甚至亲自写信给李从嘉表示:“你只要将山东诸州割让给我高丽上国,我可以饶恕你们的罪过。”
李从嘉看到这句都没把信看完就直接丢到了一边,他真的很奇怪高丽人这种自我膨胀是哪里来的,怎么能无知到这个地步?
释雪庭知道李从嘉的疑问之后便说道:“这件事情说不定是契丹给他们传递了错误的信息。”
李从嘉有些疑惑地看向释雪庭:“契丹?”
“我们跟契丹订购羊毛的举动被他们误认为是大唐畏惧契丹插手,契丹或许告诉了高丽这个讯息,所以王昭才认为我们畏惧海战。”
李从嘉觉得真有可能是这个样子,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倒是真的有动手脚的空间。
李从嘉抓起笔来写了一封看上去十分外强中干的信,释雪庭在旁边一边看一边笑:“你这是要做什么?”
“还能是做什么?让王昭更加膨胀一点,让他觉得我们更加畏惧他们一点,这样他们派出来的水军就可能不是很多。”
释雪庭有些不以为然:“依照我们现在的装备,哪里还用得着示敌以弱?”
装备这个词还是释雪庭跟李从嘉混久了学会的,李从嘉听了之后说道:“能减少一些损失总是好的,哪怕省一些炮弹呢。”
释雪庭被李从嘉这守财奴一样的口气逗得不行,只好说道:“你确定王昭会信?”
李从嘉把信交给他说道:“如果是国书他肯定不会信,但是如果是私人信件,那么他肯定会信。”
释雪庭对此倒是没有异议,反正李从嘉这封信写的其实挺强硬的,但是在不同的人眼中看到的就是不同的信息,他们觉得是事实,但是换成高丽那边或许就觉得是虚张声势。
今年新年,李从嘉照旧是额外发了一些纸币,大唐官员都已经十分习惯,至于大过年发纸币这种忌讳自然也是没有了,现在纸币在上层社会几乎已经快要替代通宝,只是在普通人之中还没有太推广开。
李从嘉正在思索怎么在平民之中推广的时候,阿容忽然找来说有重要事情,对此李从嘉很意外,阿容这孩子很害羞,虽然说很崇拜李从嘉,但是一般不会来找李从嘉,就算跟着释雪庭过来,除了工作汇报之外也不会说多余的话,李从嘉如果跟她多说两句话,她还会脸红。
李从嘉立刻意识到肯定是出了大问题,否则阿容肯定不会跑到皇宫来求见。
李从嘉立刻让人把她带进来,阿容一进来,李从嘉就发现她居然一头汗,不由得问道:“这是怎么了?”
阿容平复了一下呼吸说道:“陛下,元羲币出现了□□!”
李从嘉略有些意外,又觉得有些情理之中:“不要着急,没什么大不了的,□□在哪里?给我看看。”
阿容有些惭愧,觉得自己太小题大做,还是偶像比较镇定。
李从嘉看着阿容递上来的□□,看到一瞬间就笑了:“这造假技术可不行啊。”
元羲币几乎可以说是用现在大唐最高级的印刷技术印刷出来的,用纸也十分讲究,当然这种纸币现在对外的称呼还是提货币,毕竟还没有正是成为真正可以流通的钱币。
现在这个□□其实就是用最简单的雕版印刷给印出来,纸张十分劣质,几乎是看一眼就能分辨出这纸币是假的。
然而李从嘉看着这个□□却仿佛看到了绝世美人,阿容有些意外地看着李从嘉,不明白为什么出现□□李从嘉会这么高兴。
李从嘉问道:“下面没有人分辨不出来吧?”
阿容立刻回答道:“我已经安排了专人对各地的掌柜小二进行训练,让他们掌握辨别真伪的方法,不过目前看来,这种纸币还不能欺骗到我们的人,就是担心以后会出现更加相像,无法分辨的□□。”
李从嘉对此一点都不介意:“不用太担心,我们手上的技术总是走在最尖端的,他们想要模
复唐 分卷阅读473
仿都模仿不了。”
阿容忍不住问道:“您为什么在笑?”
李从嘉说道:“因为我觉得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阿容不懂,却也没有再问,她只以为是自己学的太少,还有很多东西没学会所以才听不懂。
实际上换成别人来或许也不明白李从嘉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唯一了解他的大概就是释雪庭。
释雪庭看到□□的一瞬间挑眉说道:“嗯?比我预估的要早一些。”
李从嘉笑呵呵说道:“所以你的眼光是真好,阿容这孩子很不错。”
释雪庭说道:“既然已经出现了□□,那么就证明使用提货币的人增多,提货币成为正统货币的日子不远了。”
李从嘉摸着下巴说道:“你说,如果日后将大臣的俸禄改成发放元羲币如何?”
释雪庭沉吟:“这件事情只怕还要从长计议。”
李从嘉也不敢贸然就动,现在官员的俸禄还是在发粮食,当然发的是陈粮,一般将就一点的官员都会将陈粮卖出然后再去买新粮来吃。
如果换成纸币的话,这些陈粮的去出还要找出来。
李从嘉觉得只靠自己一个人想肯定是不行的,转头就去了内阁顺便将户部尚书拽过来开会,中心主题就是能不能改用纸币发俸禄。
范质十分坦荡问道:“陛下想用这种纸币代替的话,那么数量要如何计算呢?总不能让大家吃亏才行。”
李从嘉从来没有见到过要好处要的这么光明正大的,不过这是他们的权益,李从嘉直接说道:“按照市价将他们原本应得的粮食换成等额纸币,当然这个市价是指粮的市价。”
范质等人听了之后就知道李从嘉这其实是变相的在给官员涨俸禄,或许是为了纸币的推广,然而到了他们这个级别,肯定不会因为一点俸禄就高兴,他们需要考虑的更全面一些。
“不知这种纸币的印刷量如何?可否能够跟得上消耗?”
李从嘉说道:“纸币是流通的,不算是消耗品,虽然会在一定的时间增发,但是如何增发总是要大家商量着来,我的意思是不能随便增发。”
无论什么钱币如果一遇到经济危机就增发的话,除了让货币贬值,使国内开始通货膨胀之外,再没有其他可能性。
不过好在如今这个时代货币还没有成为一个数字游戏,想要监管也没那么难。
魏仁浦问道:“那通宝又当如何?”
因为金银压根就不是主要流通货币,只是作为一种单位,大家更多的时候还是在用通宝,所以魏仁浦更关心这个。
李从嘉说道:“逐步回,或者是两种货币并行,但是渐渐降低通宝的价值。”
说是话李从嘉更希望一点点回通宝,毕竟那都是铜钱,而且降低通宝价值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通货膨胀,这样的话贸然推行纸币很容易让老百姓手里的通宝变得不值钱,从而产生大规模的破产。
现在大唐还没有恢复元气,其实是经不起这样的震荡的。
但是回通宝则会造成物以稀为贵的情况,让通宝价值大大增加,尤其是在朝廷不再发行通宝的情况下,这时候通宝很可能会超过它本身的价值。
李从嘉就是担心这一点,他本身也不是学经济学的,学历史的时候对于古代经济有一些了解,却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从来没有当成经济特点去研究过。
户部尚书说道:“此事……只怕还要从长计议,陛下,万不可操之过急啊。”
李从嘉说道:“我知道,所以我只是让你们心里有个数,用纸币比用通宝有好处。”
毕竟通宝是用铜,这年头私铸通宝的人不是没有,只要有模范就可以了,朝廷就算严厉禁止,如果人家自己有铜矿,在深山老林铸造通宝,谁还能管得到?
然而纸币就不一样了,这个纸币目前除了李从嘉手里的那些人,或者说是除了他手里的印刷工具之外,在没有人能够印刷出来!
毕竟谁都不知道那个能在阳光底下变色的颜料是从哪里来的,只有能够变色的才是真正的纸币,这一项专利技术已经被李从嘉买了下来,而掌握他的人也卖身给了李从嘉,反正根本不会有人能够有机会私自印刷纸币。
范质等人开始沉思,历朝历代都会更换钱币的模样这大家都是知道的,而且一般还会更换比例,毕竟铜钱并不是真的用全铜,一般会掺杂一些其他金属,但是这么多年来铜钱的模样都大同小异,现在直接将货币更换一个形式,这种挑战简直是前所未有。
然而者却让内阁十分兴奋,他们这些人没有赶上大唐开国那一拨,想要青史留名就必须做出更大的成就,目前这个货币置换就是能让他们影响子孙后世的东西。
在内阁兢兢业业研究到货币到底要怎么做到最小代价的更换的时候,春风已经吹来,李从嘉换下自己的貂裘的第二天,就送走了李弘冀。
李弘冀带着数万名水军准备东征高丽,对此哪怕李从嘉知道己方的什么都先进,却也忍不住担心。
只不过这种担心在第一份捷报传来的时候,让李从嘉的心放到了肚子里。
结果他还没高兴完,耶律贤居然在这个时候发了一封国书过来,李从嘉直觉认为肯定是跟高丽有关,结果打开一看……那一瞬间,李从嘉真的很想派兵把契丹一起打下来得了!
第210章
“耶律贤脸很大啊。”李从嘉将国书往案几上一扔,怒极反笑。
释雪庭不太明白这句话,但是并不妨碍他理解李从嘉的意思,他拿起来看之后说道:“耶律贤想要高丽?也不是不可以啊,我们打下来,让他用同等的地盘换不就行了?燕云还有六个州在他们手上呢,再加上点别的地方,唔,真要换的话说不定他们的上京和东京都要给我们了。”
李从嘉没好气说道:“没看到人家怎么写的吗?直接就要啊,还一副施舍的语气,怕我们远地不治,老子用他担心啊?”
释雪庭仔细看了看之后说道:“我倒是觉得耶律贤只不过是来调侃你的,他是真觉得大唐打不下高丽吧,这国书都没按照正是格式写!”
李从嘉凑过来看了看之后,发现还真是这样,刚刚只顾着生气了,都没仔细瞅格式,这样的国书完全可以当成没有看到!
李从嘉:mdzz!
释雪庭将国书放下说道:“不过远地不治的确是个问题,我们跟高丽隔着海岸,打下来之后治理只怕不是很容易。”
其实李从嘉也在发愁这件事情,如果是在内陆的话,觉得实在是太远不好控制,完全可以效仿兔朝形成自治区,但是高丽这个位置,形成自治区之后,刚开始可能会因为实力不足没办法反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