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唐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云长歌
等释雪庭沐浴回来,李从嘉都已经泡好了一壶茶,摆上了几样点心等着他了。
释雪庭坐下之后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看起来不太高兴。”
李从嘉喝了口茶,低声说道:“李弘冀薨了。”
释雪庭也一愣:“什么?”
李从嘉抬头看着他,释雪庭慢慢放下茶杯:“发生了什么?”
李从嘉摇头:“什么都没发生,说是暴病而亡。”
“不像。”释雪庭眉目间有着疑惑:“太子的面相,乃是福寿绵长之相,怎会早逝?”
李从嘉听了之后不由得一愣:“什么?福寿绵长?你没看错?”
释雪庭一时之间也有些踟蹰,略一思考才说道:“当时应该是没错的,不过面相这种事情,也做不得准,人的命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郎君的命数不就更改了吗?”
李从嘉略有些心虚,他的命数更改那是因为他占了人家的身体啊,这能不改吗?
难道因为他,李弘冀才早亡?不过想想也不对,历史上李弘冀也不过比现在多活了不到一年,无论如何也算不得福寿绵长。
释雪庭转移话题说道:“郎君因为这个心情不好?”
李从嘉长长出了口气:“也是,也不是。”
释雪庭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听着,李从嘉继续说道:“只是忽然觉得生命无常世事难料罢了。”
好好一个人,说死也就死了,无论生前再怎
复唐 分卷阅读144
么显赫等待他的也不过是一黄土,这才是李从嘉感慨的重点,越是亲近的人突然去世,越是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不过也就在释雪庭面前,他敢直接说实话了,在周宗面前他还是要表现一下对兄长去世的哀恸,毕竟他和李弘冀感情说不上都好,但也不坏,虽然后来李弘冀登上太子之位以后,就将他视为竞争对手,然而还没等彼此做什么,李从嘉就被释雪庭“掳走”了。
所以在对待李弘冀去世这件事情,李从嘉心中十分复杂。
释雪庭也不劝他,他知道李从嘉能调节好自己。
李从嘉的确很快就缓过来,唉声叹气说道:“哎,看来我要吃几天素了。”
释雪庭有些意外地看着他,李从嘉耸肩:“作为城主就要有做榜样的觉悟,兄长去世不能前去祭奠已经很不应该,好在还有路途遥远这个借口,但是表现的太轻松就不行了,既然不能去,那就茹素几天,以示哀悼吧。”
这样的处置,释雪庭也想不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只是在看到李从嘉满脸沮丧的模样,不由得含笑说道:“只是几天而已,郎君若是不开心,我便陪郎君一起吃素便是。”
李从嘉哭笑不得的看着释雪庭:“什么叫陪我一起吃素啊,你本来就应该吃素,听说过吃荤的和尚吗?你这是破戒了你知不知道?”
释雪庭倒是十分坦然:“我查过佛教历史,在佛教刚刚东传之时,并没有要求门下弟子必须吃素,规矩都是后人定的。”
李从嘉看着他颇为无语,真是难为你为了吃肉还去学习历史了啊。
不过,如果只是吃素,李从嘉也担心释雪庭的身体承受不住,毕竟他还要练武,所以释雪庭这么说,他也没有继续反驳,否则论起讲史,估计释雪庭不是他的对手。
释雪庭见李从嘉情绪略微好转便问道:“真决定不回去了?若是回去,太子之位便是您的囊中之物。”
李从嘉摆摆手:“算了,就算是太子也不过是受制于人,受制于阿爹还好,但是一想到还有别人的制约,我觉得……还是留在这里为好。”
释雪庭听了也没劝,其实他跟周宗想法差不多,有了印玺,太子之位也没那么重要了。
从释雪庭的寺庙走出去,李从嘉的面部表情就调整到了哀伤那一档,看得人都觉得他因为哥哥去世而十分伤心,南唐老臣们并不太知道李从嘉跟李弘冀之间曾经有过的龌龊,只是感慨这两人兄弟情深,偏偏一南一西,相隔千里,李从嘉不能回去参加葬礼。
李从嘉沉寂了几天,在搞得所有人见到他第一句话就是安慰他不要伤心之后,他自己终于是受不了,借口要跟杨新一起去巡视产业,离开了安宁城。
龙雷对杨新的扶持的确是出了大力,杨新的酒楼在酒泉县最好的地段,能在这里开店的基本上都有点靠山。
李从嘉看了一眼尚在装修的酒楼问道:“之前说的包厢都有的吧?”
杨新笑道:“您放心,都有,而且就像您说的,每一个都不一样,并且包厢也分了三六九等。”
李从嘉点了点头,这是个阶级社会,有的时候吃饭喝酒的地点也象征着身份地位,最通俗的就是吃的饭越贵,酒越贵就越是能够让人高看一眼,所以李从嘉直接将后世许多点子跟这个时代的审美融合,让杨新搞出了一批贵族包厢。
这些包厢除了贵族,没有人能进,再有钱都不行,为了投桃报李,其中有一间就是龙雷的,而除了龙雷的包厢之外,还有一间的装修李从嘉是出了血本的,整个装修风格是异域风情跟中原风格的一种融合,虽然奇特但并不突兀,并且里面装饰品都是上好的金银珠宝,而这间包厢的价格自然也是十分昂贵。
食肆的名字早就起好,是李从嘉亲自提的牌匾名为万里香。
在酒泉县逛了一圈之后,李从嘉跟身边的周五郎周晔说道:“看出什么了吗?”
周晔有些懵懂:“郎君是指什么?”
“安宁城跟酒泉的差别,看出什么了吗?”李从嘉一边问一边感受着西域商业的特殊。
周晔小心翼翼说道:“安宁城……太小了?”
李从嘉轻笑:“不小了,安宁城如今建设的只是主城区,出了山谷,外面很大一部分地方都是我们的,若是都建起来,比酒泉也不会小到哪里去。”
无论是李从嘉还是周宗,都是见识过真正繁华城镇的,所以在建城的时候,他们就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求大一些,设计的城池还不如一个县城大?丢不丢人?
周晔低头说道:“五郎驽钝,还请郎君示下。”
李从嘉看了他一眼说道:“就是随便聊聊天,不用太过拘谨。”
周晔抿了抿唇没说话,因为有一个首辅父亲,他的压力是很大的,在家里的时候,周宗经常教育他要争气,趁着现在安宁城人少,学出点本事来,将来也好为城主出力。
当然为安宁城出力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要保周家不败,周晔就不能太过平庸,然而周晔到底年龄还小,总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学似乎都比不上别人,哪怕那个一门心思往厨房钻的杨新,跟他差不多大,如今也出来开店了,而他还需要蹲在家里学习。
这样的对比,让他自卑,这次跟李从嘉出来是难得的经历,他就更放不开手脚了。
李从嘉察觉到了周晔的紧张,安慰了一句之后就没再说什么,只是说道:“人,安宁城跟酒泉最大的区别就是人了,若是安宁城也有这么多百姓,我能保证安宁城将来比酒泉更加繁荣!”
李从嘉语气傲然,但是周晔却不觉得有哪里不对,只是一脸崇拜地看着李从嘉说道:“郎君一定有办法的。”
李从嘉一窒,看了一眼周晔,他是真没想到,他身边除了柳宜这个脑残粉之外,居然还有一个隐形的脑残粉。
他能有什么办法?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其实如果真的想要人,他跟龙雷说一声,龙雷肯定能够找到一些比较贫困的部族,让他们迁徙到安宁城。
然而纵然身处西域,李从嘉也不想让安宁城里有太多的西域人,民族融合从来都是一个非常让人头痛的事情,两个不同民族生活在一起,出现摩擦是必然的,然后因为他们各自有各自的风俗,这个摩擦也不好解决,所以不到必要的情况,李从嘉不会让安宁城存在太多的西域人。
更何况,搞那么多穷人过来干什么?穷人除了能够建城和出卖劳力之外,对经济的推动发展并没有什么用,他又不是专业扶贫的,那些穷鬼真过来他还要发愁这些人的口粮呢。
李从嘉带着周晔在酒泉县转了一圈,回去之后,周宗见到李从嘉第一个问题跟李从嘉之前问周晔的几乎一样:“城主可看出了什么?”
复唐 分卷阅读145
因为事务繁多,周宗自打到了西域,刚开始是没出过寨子,后来是没出过安宁城,所以他这么问并不是要考较李从嘉,而是想要知道更多消息。
李从嘉带着周晔坐下来说道:“此地民风彪悍,鱼龙混杂,不好说,不好说。”
周晔愣了一下,白天的时候李从嘉不还说酒泉县就是比安宁城人多吗?怎么又不好说了?
周宗看了一眼儿子,发现儿子有些茫然的模样,不由得叹了口气,他儿子比李从嘉小五岁,只是这个差距……不仅仅是五岁了啊。
周宗心中转着这些念头,嘴上却说道:“纵然艰难,也要想办法啊。”
他们的目标都是打算先吞下肃州,再图其他,周宗跟李从嘉一问一答,说的就是这件事情。
李从嘉说道:“肃州虽小,五脏俱全,龙家以及依附于他们的家族也不少,想要平稳过渡,除非将这几家连根拔起。”
周宗面色一变:“这……只怕不易。”
李从嘉笑了笑说道:“不是还有龙雷吗?”
周宗略有些不同意:“他怎么可能自断臂膀?”
“在他没上位的时候,这里面可能有他的助力或臂膀,然而这些人对他的支持不是无条件的,等他上位就是偿还的时候,他如果不想偿还又该怎么办呢?”
周宗面色一僵,他不是没想到这一点,而是推人及己,李从嘉难道是在提点他别过分?
周宗在来了之后,的确有意无意的将更多的权利攥在自己手里,却并没有排斥李平朱元他们,当然了,他们这一共才几个人啊,真还没到党争的地步。
周宗心中想着这些,嘴上却说道:“如此,确实可以好好计划一番。”
“不急,慢慢来,龙雷上位不宜太早,至少要等我们与他有一战之力之后。”李从嘉知道龙雷肯定不会放下仇恨,等到龙雷成为龙王之时,就是他们双方兵刃相见之时。
周宗跟李从嘉略说了会话,就要离开去处理事务,临走之时看了一眼周晔,周晔刚要告辞,就听到李从嘉说道:“让五郎留下吧。”
周宗有些意外地看向李从嘉,李从嘉靠在椅子上懒懒散散说道:“总是在家里看书能看出什么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重要,实践也同样重要,就让他留在我身边整理文书吧,年轻人总是要经过历练的。”
周晔听了之后十分激动,而周宗的心却是重重落下了,还好还好,他看人眼光不错,当初就觉得李从嘉有情有义,虽然这样的人作为统治者可能会被感情左右,但也正因为如此,他轻易不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干掉身边的人。
周晔留在了李从嘉身边,对于周家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周晔本人也很努力,不过渐渐的,相处下来他发现,李从嘉私底下其实很和煦,周晔自然也对李从嘉更加亲近一点。
也正因为亲近,李从嘉这里得到了许多以前可能不太知道的消息,比如说天策府跟静淮军约好了要找个时间地点,比试一番。
李从嘉自从把天策府带回来之后,几乎没怎么管过,全都交给了释雪庭去管,他的想法是,反正现在也没什么仗可打,先让这些人适应一下外界生活,其他以后再说。
结果万万没想到,天策府居然跟静淮军起了矛盾,当然也不过是互相攀比的小矛盾,天策府将士虽然隐居了百年,但他们内心却是骄傲的,毕竟天策这个名字就代表了他们的独一无二,然而这种骄傲在静淮军看来就非常虚,他们都是经历过真正战阵的,怎么看得上这种徒有其表的家伙?
两拨人一来二去谁也不服谁,索性就约好了要比试一场,不过这个约定他们谁都没告诉,基本上就是底层官兵的约定。
周晔得了消息,想了想便跑过来问道:“城主,要不要阻止他们?”
李从嘉笑了笑说道:“不必,他们也不是不知道分寸的人,唔,他们定的哪天?我们也跟去看看好了。”
周晔说了一个日期,当天李从嘉将事情处理完就带着周晔找了个位置悄悄观看。
最后结果不用说,自然是静淮军赢了,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经验上,静淮军都更胜一筹,不过让他意外的是,天策将士战斗能力居然也不差,只是因为他们战阵出现了漏洞,被静淮军找到之后这才被击败。
比试结束之后,静淮军自然得意洋洋,李从嘉刚想让周晔找人去调和一下,别让两边结成死敌,结果就看到一个身着天策铠甲的清秀少年冲出来,红着脸大喊道:“我不服!这比试不公平!”
李从嘉略有些意外,走过去问道:“怎么说?”
那个少年郎看着李从嘉,眼中闪过一丝敬畏,低头结结巴巴说道:“末……末将见过城主。”
李从嘉顿时笑了:“呦,还认识我,来,说说吧,哪里不公平了。”
少年郎嘴巴嚅嗫两下,刚要说什么,他身边一个比他身形略微高大英俊郎君走过来说道:“回禀城主,他不过是小孩子心性,一时不服气而已,并无其他。”
少年郎涨红了脸:“本来就是不公平,我们没有马啊,这个战阵是需要骑兵配合的,天策府怎么能没有骑兵!”
他身边那人脸上闪过一丝无奈,低声说道:“禁言!”而后看着李从嘉刚要说什么就被李从嘉制止。
“怪不得刚刚我看这个战阵的确有漏洞,原来是没有骑兵,可是就算给你们马,你们也没有骑兵啊。”天策府或许原本的配置上是有骑兵的,然而骑兵不是步兵上马就可以的。
那个少年眼睛发亮:“我们可以训练!我们有训练过的!”
“你们用什么训练的?”李从嘉略有些奇怪,天策府迁徙的时候,没有见到马匹啊。
少年郎脸上一红,低头不说话,李从嘉也没继续问,只是问了一句:“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郎立刻行礼道:“末将乃是天策府骑曹参军事鹿游原,他是功曹参军事秦楼。”
李从嘉立刻明白了这少年为啥对马这么执着了,骑曹参军事不就是管牲畜畜牧的吗?在天策府最重要的自然就是马了。
他拍了拍鹿游原的肩膀说道:“放心吧,会有马的。”说完之后又安抚了一下两边,顺便批评了他们私下约斗的坏习惯,然后李从嘉就走了。
回到城内之后,李从嘉去找了释雪庭问道:“听说天策府有骑兵,真的?如果有的话,我还要去搞点马啊,现在我们手里的不够,静淮军那边想必不愿意分马出去的。”
释雪庭点了点头:“有的。”
“他们怎么训练出骑兵的?”李从嘉一脸匪夷所思。
释雪庭眼中闪过一抹笑意:“用羚羊。”
李从嘉看着他好半晌,才发现释雪庭……并没有开玩笑,顿时一阵爆笑。
真是……太
复唐 分卷阅读146
惨了,人惨,羊也惨啊!
笑过之后,李从嘉就开始发愁,他要去哪里弄马啊,毕竟都承诺了,更何况他也的确需要一队骑兵。
只不过,在这之前,他需要先过个盛大的信念,想当初他刚到西域的时候是过了新年不久,真是没想到这么快就要过年,时间也是很快。
因为这是到了西域第一个新年,当天晚上的安宁城张灯结十分热闹,让李从嘉看了也颇有成就感。
大年三十那天晚上,李从嘉跟周娥皇带着李仲寓吃了一顿团圆饭,只不过这顿团圆饭还加上了释雪庭和杨新,这让很多人心里都在嘀咕。
吃完晚饭,李从嘉正要带着李仲寓和杨新出去放烟花的时候,就看到柳宜从外面走进来一脸古怪说道:“城主,刚刚守卫那里报说,有人来访。”
李从嘉略意外:“是谁?”
柳宜纠结说道:“是您的故人,您……您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故人?李从嘉想到之前周宗写往南唐的那封信,想着是不是有人过来了?只不过,怎么这么着急?大过年的救过来了?
他一边疑惑一边让人进来,然后他在见到为首的那个人之后,手里拿着的烟花都吓掉了。
第82章
来人看到李从嘉惊讶的样子,微微一笑:“六郎,许久不见。”
李从嘉看到他连魂都要吓没了,一边将李仲寓往身后带了带,一边问道:“你你你……你是人是鬼?”
他问完一低头,就看到那人脚边上的影子,微微安心,然后就听到那人哈哈大笑说道:“怎么一段时间不见,你胆子变小了?”
李从嘉嘴角一抽,没好气说道:“大半夜的,原本应该已经躺在皇陵里的人突然出现在面前,给你你不怕啊?李弘冀,你到底在搞什么?”
李弘冀含笑说道:“这件事情说来话长。”
李从嘉将烟花捡起来递给周晔说道:“你先带着大郎去放烟花。”
李仲寓有些依依不舍,却还是被周晔抱着去放烟花了。
李从嘉长出口气,对李弘冀说道:“你……你先跟我进来吧。”
李从嘉转头跟春生说了一句,让他去通知周宗他们,并且千叮咛万嘱咐,让春生跟大家说清楚,别回头也把别人吓一跳。
李弘冀跟在李从嘉身后一路走到了城主府正殿,城主府是按照缩小版的大明宫来建,这个正殿上面就挂着一块含元的牌匾。
李弘冀借着夜里的光朦胧中看到正殿名字之后,不由得叹息一声,他这个弟弟……野心不小。
众人落座之后,李从嘉才看到李弘冀并不是自己来的,他身边还带了几个年轻人。
李从嘉坐在那里,半天没说话,李弘冀也不急,慢慢喝着茶,打量着周围,半晌才说道:“你这里……看起来还不错。”
李从嘉挑眉:“不然呢?”
李弘冀笑着说道:“不然?我还以为你真的跟个马贼头子一样,住在一个破寨子里呢。”
李从嘉心说,刚开始可不就是住在寨子里的?
“你……你这到底怎么回事?”李从嘉到现在都有一种不真实感,他总觉得大年夜的他是在做梦,但是做梦也不应该是梦到李弘冀啊!
李弘冀眉间淡淡:“怎么?你那么盼着我死?”
李从嘉翻了个白眼:“这么多年过去你还是那么不会说话!你死活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只是想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好的太子不做,你诈死作甚?”
李弘冀眼中带着些许阴郁:“诈死,自然是因为有人想让我死,我不得不死,却又不想真死。”
李从嘉被他左一个死右一个死搞的有点头晕,忍不住说道:“你让我想想。”
李弘冀抬头看向他,在发现李从嘉眉头紧皱之后,不由得微微一笑,他似乎很开心见到李从嘉伤脑筋的样子。
而此时李从嘉心里却是一点都不平静,李弘冀话里的意思让他震惊。
想让李弘冀死的人肯定有许多,比如说当初李景遂党羽,肯定恨他恨得牙痒痒,但是能够让他不得不死的,就没有几个了,或许应该说只有一个!
李从嘉忍不住低声问道:“你……你怎么惹到阿爹了?阿爹为何要……”
李弘冀摆了摆手说道:“这件事情阿爹也做不了主。”他顿了顿又说道:“你也知晓,之前阿爹曾经向周国递交过降书,想要自降为国主,同时传位于太子,之前周国没有降书,只是最近赵匡胤起兵自立,周国无暇多顾,就干脆了降书,只是不同意阿爹退位。”
李从嘉几乎一瞬间就明白了李弘冀必须死的理由,因为周国不会乐于见到一个会打仗,手段强硬的南唐国主。
他想了想又问道:“你的死……是周国接受降书的条件吗?”
李弘冀看上去略有些疲惫的模样:“谁知道呢?反正阿爹一直也不喜欢我。”
“那你诈死的事情,阿爹可知晓?”
李弘冀摇了摇头:“若不是有贵人相助,我此时怕真是要躺在皇陵里面了。”
“贵人?”李从嘉略有些意外,谁有这个本事救得了李弘冀?
李弘冀含笑说道:“说起来那些贵人也随我一同来了,只不过他们说,当初他们做错了事情,怕你不愿意见他们,所以他们就在外面等着,若你愿意见,他们就进来,若不愿意,他们便就此拜别。”
李从嘉眉心一跳:“是谁?”
“释青松。”
好嘛,兜兜转转那群和尚还是过来了!
李从嘉叹了口气,又问道:“那么……这几位是?”
“哦,这位是韩相家七郎韩俦,这位是宋齐丘侄子宋怀杰,这位是徐铉四子徐良。”
李从嘉听得眉头直跳,这些人一个个来头都不小啊,不过,他们的到来也意味着朝中许多大佬其实是知道他的情况,不知道这是不是跟周宗有关系,以及……李知不知道?
李从嘉略有些心虚问道:“阿爹……知道我在这里吗?”
李弘冀摇头:“我也不清楚,或许知道或许不知道吧,你也不用担心,知道你行踪的人朝上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不过他们如今自顾不暇,肯定不会有心力来管你的,更何况……周国想必也不愿看到你做太子。”
李弘冀说完话锋一转又说道:“不过,我倒是很吃惊,太子之位……你真是说不要就不要了啊。”
李弘冀心里清楚,他一死,只要李从嘉在南昌,那么太子之位必然是他的,首先李喜欢他,其次……也没其次了,现在的太子人选李从善比起李从嘉来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