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唐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云长歌
无论从哪方面将,李从嘉都更倾向于党项,毕竟他跟赵匡胤将来说不好就要对上,现在跟赵匡胤联盟瓜分甘州,这就相当于在给敌人送装备啊,这么一想,李从嘉倒是真希望赵匡胤先去搞柴宗训了。
反正赵匡胤如今的势力跟历史上差了太远,陈桥兵变是没了,周国那边满朝文武估计都在防着他,他想要得到好处也不容易。
李从嘉脑子里转着有的没的,那边柳宜柳詹事急匆匆过来说道:“殿下,酒泉来信。”
柳宜这辈子大概就跟李从嘉的管家这个位置死磕了,李从嘉当了太子之后,他就兜兜转转又成了东宫詹事府詹事。
李从嘉接过柳宜递过来的信,打开之后看了两眼,不由得眉开眼笑:“上师要回来了?”
看完之后,他将信一,抬头看着赵匡胤说道:“正式朝见完我就走,你的答案最好在我走之前给我,若是没有的话,那我就当你不存在了。”
赵匡胤沉着脸看了李从嘉半晌,看着他笑吟吟的模样,忽然觉得十分不顺眼,他不知道李从嘉嘴里的上师是谁,不过看起来似乎是很亲近的人。
他强压下内心的不满,开口说道:“你想走,也要顺化可汗放你走啊。”
有了释雪庭消息,李从嘉心情好,也不在意他的臭脸,笑眯眯说道:“顺化可汗应该是巴不得我们走的。”
毕竟有反贼乱民可不是什么光的事情,尤其是发生在附属国使臣在京期间,这就是面子工程没做好,直接被打脸了,顺化可汗不可能还想留他们。
李从嘉想的十分正确,因为突发事件,正式朝见都提前了两天,并且婉言相劝,让他们早些离开。
李从嘉满打满算在驿馆也就住了一周左右时间,就可以打包走人了。
在他走之前,赵匡胤派赵普过来说了句话:“你们的事情,我就不掺合了。”
李从嘉听了之后,有些惋惜又松了口气,转头对着李光睿说道:“结盟之事事关重大,届时我会派使臣前往王庭做最后商议。”
李光睿想了想干脆说道:“你要动手的时候,通知一声就是,我们会在这边给予呼应。”
李从嘉有些不相信地看着他,这么大的事情,就这么说定了?怎么总觉得那不靠谱呢?
然而李光睿却带着少数民族特有的雷厉风行,一拍掌说道:“回去我就练兵!”
好吧,看他这个信誓旦旦的模样,倒不像是在耍人。
不过,李从嘉对党项其实也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心态,党项帮他固然好,不帮也没什么。
这年头,靠山山倒靠河河干,还不如靠自己,肃州必须准备好自己啃下甘州的准备才行。
李从嘉跟顺化可汗以及天公主告别的时候,这两个人还盛情挽留了他一下,还是想要让他留宿皇宫,吓得李从嘉直接带着人狂奔出城,一口气跑了三十多里,都看不到删丹的城门了,这才放心慢慢往回赶。
不慢也不行,李从嘉来的时候走的是一趟路线,回去的时候,他绕了一个远路,准备将之前没有路过的那些小城,再挑几个地理位置比较重要的,挨个梳理一遍,将他带来的那些人放到合适的地方,然后再回酒泉。
因为释雪庭在酒泉等着他,李从
复唐 分卷阅读205
嘉这一路干劲十足,本来就是说一不二的主儿,这会更是手脚利索,谁敢给他找不自在,那就等着全家都不自在吧!
就这样紧赶慢赶,李从嘉到底是赶在小年之前到了酒泉。
回去之后,李从嘉直奔侯府,先是召集了诸位大臣,开了一次大朝会,将重要事情说了一下,然后让内阁去讨论如何对付甘州,最后才将释雪庭单独留下来。
释雪庭脸上倒是看不出疲倦,只是略有些风霜之色,不过,底子在那里,那张脸还是十分赏心悦目。
李从嘉心疼他,干脆留他用饭,什么食不言寝不语全部扔到一边,一边吃一边问道:“归义军那边如何了?”
释雪庭回答道:“还算顺利,若不出意外,大概能够毕其功于一役。”
李从嘉挑眉:“这么快?”
他本来以为跟归义军怎么都要扯个一两年才行,毕竟曹家实力也不差啊。
“曹家快顶不住了。”释雪庭含笑说道:“殿下发明的武器很好用,他们的兵比起肃州的兵也厉害不到哪里去,也一样会害怕。”
李从嘉脸一红,他自家人明白自家事,那些武器才不是他发明的。
然而不能说,毕竟若是别人问起他这些武器的来历,他也一样没办法解释。
不过,对方知道怕就是好事,而且没有找到应对措施也很好,事实上,就算是让李从嘉自己想,也想不出怎么防范雷盒和多管炮,所以他才一严令不得走露制作方式,也最好不要让对方得到他们的这些东西,毕竟技术含量也不是很高,万一对方拆解之后就能做出来了呢?
当初兔朝不久干过这种事情?凡是敌人派过来侦查的高级玩意,一旦落到兔朝手里,首先就是拆一遍,搞明白之后再在对方的严正抗议之下送回去,不过,这样东西兔朝已经能够山寨了。
李从嘉从来不敢小看古人的山寨能力,所以还是小心些为好。
他脑子里想着这些有的没的,嘴上问道:“这次回来,要年后再走了吧?”
释雪庭摇了摇头:“不行,我只是提前回来述职,或明天或后天,还要走,然后换宰执回来的。”
李从嘉先是一愣,继而明白了释雪庭的意思,这大概是他跟李弘冀商量好,等过年的时候放李弘冀回来一家团圆的。
释雪庭没有家人,自然也不需要,就先回来跟李从嘉,还有他的师父师叔师兄师弟们打个招呼,转头再回去坐镇,毕竟前方战事并没有因为过年而暂停,还需要一个主事的人的。
李从嘉更是心疼,却又不好强留他,只是说道:“那今晚我让他们弄桌席面,我们好好过个小年。”
释雪庭含笑应了,却又说道:“现在还早,殿下无论如何都应该进宫去看看的。”
李从嘉瞬间明白了释雪庭的意思,虽然大家都知道龙王名存实亡,现在肃州真正做主的人是他,但是龙王一天不禅位,他就一天还是臣子,作为臣子,不好这么没规矩,传出去名声也不好听。
可是李从嘉却不想跟释雪庭分开,释雪庭在酒泉呆了这些日子,他也没赶上,他刚回来释雪庭就又要走,两个人相处时间实在太短,不过释雪庭说的也在理,李从嘉想了想之后,决定让释雪庭跟他一同入宫。
然而入宫之后,释雪庭就后悔了。
龙王看着李从嘉的那双眼睛里写满了倾慕,语气也很绵软,别人或许不会察觉,但是释雪庭几乎是一瞬间就发现了自己还有个隐形的情敌。
他整个人都有点不好,一想到明天他就要离开,然后龙王跟李从嘉不说是日日相见,大小朝会却总要见一见的,他就更加放心不下。
哪怕知道李从嘉根本没把龙王放在眼里,大概也不会喜欢他,可他心里还是有些没底。
然后一个不注意,在晚上李从嘉拉着他两个人赏月喝酒的时候,就把人灌了个半醉。
李从嘉似醉非醉的时候,对于自己的控制力明显有些下降,平时他无论是当着人也好,还是私下里也好,那双眼睛看着释雪庭的时候,总是克制的,不会流露出太多情感,也正因如此,满朝文武才没发现李从嘉对释雪庭有那么点不可说的心思。
可是现在他脑子整个都是糊的,眼神都有些朦胧,看着释雪庭的时候,眼中的喜爱和渴望就再也掩饰不住。
释雪庭被他看得浑身燥热,他把李从嘉灌成这样,自己也喝了不少,酒上脑之后,自控能力有所下降,忍不住凑近李从嘉,伸手揽住他的腰,将人往自己怀里带,一只手还抚摸着他的面颊。
因为喝了酒的缘故,李从嘉脸上带着一丝红晕,双眸更是明亮水润,释雪庭一个没忍住,在明知道对方醉的还不够彻底的情况下,捏着李从嘉的下巴吻了上去。
第105章
释雪庭亲上去之后,才有些许后悔,都忍了那么久,结果被个没有任何威胁力的“情敌”一激,就把持不住了,应该再等等的,至少等李从嘉对他感情更深一些,甚至等他让李从嘉离不开自己的时候,再行动。
然而现在后悔也没用,释雪庭已经做好了被推开或者被盘问的准备。
可让他意外的是,李从嘉并没有任何反应,确切的说也不是没有反应,只不过他的反应跟释雪庭预料的任何一种都不一样。
李从嘉没推开释雪庭,迟钝的反应过来之后,他居然胳膊一抬,揽住了释雪庭的脖子,整个人都贴到了释雪庭身上!
释雪庭心脏不争气的开始狂跳,他心中有一万个疑问,此时却都不适合问出口。
他微微后仰身体仔细观察了一下李从嘉的表情,结果发现李从嘉星眸半闭,眼神迷离,全无往日的明果决。
这是……真的喝多了?
释雪庭心中怀疑,但是李从嘉发现他“跑掉”之后,居然又贴了上来,轻轻柔柔地吻住释雪庭。
到了这个时候,就算释雪庭心里默念八百遍清心普善咒也没用了,所有的疑问都被他扔到了一边,专心致志的享用怀里的美味。
就接吻而言,两个人都没什么经验,只是一个清醒一个迷糊,清醒的那个就逐渐找到了节奏,占据了主导之势。
释雪庭细细密密的亲吻着李从嘉,等他放开李从嘉的时候,李从嘉的双唇已经红的不像样子。
当然他的手也没闲着,自小养尊处优的缘故,李从嘉肌肤细腻光滑,西域恶劣的天气,肆虐的风沙都没有影响到他。
李从嘉整个人都软在了对方怀里,除了紧紧抱着释雪庭低低喘息,再也没有其他动作。
释雪庭的呼吸逐渐粗重,李从嘉这种毫不设防的模样让他没有任何抵抗力。
只是坐着终究有些不方便,释雪庭起身抱起李从嘉进入了内间。
复唐 分卷阅读206
好在他们两个喝酒的小花厅这里还有这么一个可供休憩的地方,简直是方便了释雪庭。
释雪庭细心的将李从嘉身上衣服扒了下来,理顺放到一边,在这个过程中,李从嘉一直黏在他身上不肯下来,甚至还有样学样的将释雪庭的上半身也给扒了个干净。
释雪庭忍无可忍将李从嘉放倒,只是到最后他还是没有继续下去,现在还不是时候,李从嘉已经喝醉了,释雪庭如果此时做到最后,那跟迷奸大约也没什么区别。
在释雪庭心里,总是希望两情相悦才好水到渠成。
李从嘉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身边已经没了人,他迷迷糊糊地坐起来,发现自己居然是在花厅的别间睡着的,不由得一阵茫然。
昨天晚上的事情,他脑子里模模糊糊有那么一点印象,却又不是特别清晰,对于释雪庭主动亲吻他这件事情,李从嘉内心一百二十个怀疑。
总觉得不太可能呢,想到昨晚到最后,他都不记得自己喝了多少,光顾着开心了==!
李从嘉循着那些模糊的记忆,想起了释雪庭做的一些事情,不由得脸上发烧,连忙把衣服扒开一看,发现身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是该松口气,还是该失望。
李从嘉整理好衣服之后,起身唤人进来侍候,顺便还问了春生一句:“上师在何处?”
春生回答:“已经走了。”
李从嘉略有些惊讶:“走了?怎么不喊我起来?”
春生说道:“上师不让我们惊扰殿下,并且还留了封书信。”
李从嘉拿着释雪庭给他留的信颇觉奇特,他跟释雪庭自打认识之后,还没给彼此写过信呢,毕竟两个人不是在一起,就是有人给传信,释雪庭还是第一次给他留信。
李从嘉打开之后发现释雪庭只是解释了一下,因为昨晚到消息前线似有变故,所以提早走,至于没喊李从嘉起来,是因为李从嘉这些时日来回奔波,大概也累了,便让他多休息一下,最后信的末尾还附上一句:等我回来。
李从嘉盯着那四个字,也不知道为什么心里美滋滋的,他将信小心的找了个匣子放起来,虽然不是情书,但好歹也是释雪庭第一次给他写信,值得留念。
他当然不知道,释雪庭特地写封信解释,主要是担心李从嘉多想,万一觉得他占了便宜就走人什么的,
等他折腾完之后,也该去跟众人议事了。
现在他们的议题就是到底要怎么搞甘州,李从嘉有些遗憾:“还是时间太短了,来不及往甘州安插人手。”
实际上不仅是时间短,他们还人手不足啊!
当然肃州在甘州肯定也安排了人,只是不知道有没有能够探听到关于乱民消息的,不过,就算能探听到,李从嘉也要对这些消息抱着一丝怀疑,毕竟那些人并不是忠于他的,若是这些探子里有那么一两个仇人的手下,给他假消息,坑他一把,那就真的要命了。
韩熙载开口说道:“此事说难也难,说易也易。”
李从嘉问道:“计将安出?”
韩熙载开口说道:“让韩俦带些人过去,这些乱民必然是活不下去才会起兵,一般而言一个国家只要有一处百姓活不下去起义,那就代表着还有更多人也活不下去,这些人只要煽动一下,就能给甘州添很大麻烦!”
这个很有道理啊,李从嘉认真思索半晌,脑洞大开,甚至他可以派一个比较有能力的都指挥使一类的过去,领导那边的百姓反抗压迫,顺便还能招兵买马!
李从嘉将这个提议说出来之后,萧俨立刻说道:“这样也好,但是须找可靠之人,防止生变。”
李从嘉立刻听出了萧俨的潜台词,大概就是别找有野心的,万一到时候人家想要自立为王就麻烦了。
这一点李从嘉肯定会注意,其实让他选的话,内阁或者六部九卿这些官员的家人就很合适,然而实在是不好意思送人家孩子去那么危险的地方,这不仅仅是上战场,这是去做卧底顺便造个反,一不小心小命都没了。
这个人选就需要仔细斟酌,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居然有人主动请缨。
这个人就是田大郎。
李从嘉看着田大郎十分惊讶:“你要去?”
田大郎认真点了点头:“臣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李从嘉心中奇怪,口上说道:“你的忠心我是知道的,但是这个太危险了啊,你是田家长子,断没有让你去冒险的道理。”
岂知田大郎态度坚决:“我已禀明家父,家父也同意了。”
李从嘉郑重问道:“你真的知道这件事情有多危险吗?一个不小心便要客死他乡,甚至都没办法为你正名!”
是啊,若是事成,田大郎自然是功臣,但是反是那么好造的吗?如果真的那么容易的话,李从嘉当初又何必远走西域?
更何况田大郎此去没有任何根基,他只能凭借自己一点点的聚集势力,说不定在这个过程中就被发现,然后被打死,可以说卧底造反比普通百姓造反更加危险一点。
退一步讲,当初他在周国也干过这种事情,但最多也就是拿下了一个江都府,更多都不敢要就直接滚回了南唐,主要不就是因为扛不住,容易被干掉吗?
起义之初,起义军的武装力量肯定跟朝廷没办法比的,除非起义军数量太多彼此呼应,否则只凭一两个起义,很容易就被镇压。
田大郎咧嘴笑道:“我知道!”
李从嘉见他如此坚决,只好说道:“那你去与韩俦商议,看要怎么弄,若是韩俦也觉得你合适,那你就去吧。”
田大郎兴高采烈的去了,弄的李从嘉十分纳闷,这是怎么了呢?田大郎怎么突然主动要干这么危险的事情?
李从嘉当然不知道,田大郎这是没办法了,之前田家一直老实窝着,主要是因为当时李从嘉手下的武装力量最强大的就是他们家的部曲!
为了不引起李从嘉的疑心,田家自然是要放权,可是眼看着李从嘉这事业越做越大,田家虽然入了原始股,但是如果后续跟不上,股权数量越多,这一部分原始股的分红会变得越来越少,根本不够他们一大家子人生存的啊。
现在他们家最得用的就是田五娘,勉强算上他爹,再就没了,可是他爹已经老了,后继无人也是个很尴尬的事情。
田五娘这眼看也要嫁给杨新,到时候她就是杨家妇,换一个情景,杨新这样的孤家寡人自然要依附田家,杨新也可以成为他们的助力。
然而杨新有一个上师师父,还有太子做后盾,自立门户是足够的,田五娘再厉害也是给杨家刷存在感。
田家不能这样下去了,现在他们完全可以努力展现自己的本事,不用担心李从嘉会忌
复唐 分卷阅读207
惮!
然而田大郎一开始就没有领兵,现在贸然进入军队系统,恐怕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最大头的军权被李从嘉牢牢握在手里,他下面就是李弘冀和释雪庭,田大郎想来想去也不觉得自己能在这两个人的手下混出名头来,不如……另辟蹊径!
也是凑巧,朝堂上商量出了对付甘州的办法,田大郎觉得自己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
是有危险,然而还有肃州做后盾,他如果真的有麻烦,肃州不可能坐视不理,更何况韩次辅的孙子也会跟着去,危险系数会被降到最低,这就够了,至于会不会出什么事情……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他拼过了,如果还不行那就是老天要让他们田家没落,那除了认命也没别的路好走。
田大郎欢欣鼓舞的准备去当卧底,李从嘉则在跟李光睿通信,问一问要不要跟李彝殷见见。
联盟什么的,彼此总要见个面,判断一下对方是什么人才能放心一些,李从嘉对李光睿印象不错,但是他的父亲就说不好了,同样,就算李光睿在李彝殷面前将李从嘉夸的再好,李彝殷心里也是会有所怀疑,不如见个面,将事情谈一谈,然后商讨出个协议,毕竟若是事成,蛋糕也是要分一分的。
李从嘉写了两封信,一封是给李光睿的,另外一封则是让李光睿转交给李彝殷。
搞定这个之后,李从嘉继续跟肃州死磕,他现在正在逐步将一些小城慢慢入囊中,顺便还开始着手处理一下肃州的军事。
本来李从嘉暂时不想动肃州的兵马,毕竟现在朝臣们能够安静如鸡,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李从嘉并没有动那些将军的兵权。
兵就是命根子,谁都会看得紧紧的,彼时李从嘉分身乏术,准备先将文治搞清楚再去搞武将。
现在政局基本稳定下来,经过文武两场科举,李从嘉手下的人变得更多,但是这些人还要实习才行,文官还好说,重建翰林院,把这些人丢过去,让内阁辅臣时不时给他们上个课,顺便让他们修史,李带来的书籍并不多,好在还有些史书,正好就让这些年轻人磨磨性子。
但是武举出来的就不行了,领兵打仗都是要有实践才行的,要不然培养出一堆“赵括”来,李从嘉哭都没地方去哭。
可是李从嘉并不想用自己的兵去做实验,所以他就瞄准了肃州的兵马。
杨新给李从嘉的小报告起了作用,那里面有许多武将的黑历史,比起文臣,西域的许多武将更加不讲究,欺男霸女都是轻的,草菅人命都是常事,想要拾他们真的是一拾一个准。
先是从低级官员开始,李从嘉慢慢将那些武举出来的明日之星们都找个合适的位置放进去,他对这些人的要求就是给他们多少兵,他们就要掌握多少,必须让那些兵听话!
从古至今,大将固然重要,但是基层军官更加重要一些,实际上他们才是真正的领兵之人!只要掌握了基层军官,架空所谓的大将是分分钟的事情。
只不过这个任务也并不容易,他们是武举出身,但他们也是空降,甚至身边没有任何帮手,只能凭自己的魅力也好本事也要去征服那些兵,而士兵人家天然就是一个团体,会本能的排斥陌生首领。
当然李从嘉是不会管和谐的,他不仅仅是要基层军官,将来还要在这些基层军官之中选出更高级的将领,而在往上可不仅仅是会带兵就行的,脑子不够灵活的人也当不成大将。
李从嘉的一系列动作,让肃州官员不由得菊花一紧,又开始心惊胆颤,结果等了半天发现都是一些小军官,朝中那些大将他根本没动,渐渐的大家多少也放下心来,觉得他心里有数,应该不会去触动大家的利益。
不得不说,这些人到底是眼界窄了,毕竟只管肃州一地,他们还没有什么历史可以学,连前车之鉴都没有,这就便宜了李从嘉。
李从嘉将底层军官换了大半之后就手,不再刺激肃州的官员们,当然他也担心肃州的官员里面会有两个比较聪明的,从这些蛛丝马迹之中发现什么,现在还不是跟他们起冲突的好时机。
这件事情做的差不多,李从嘉又开始思考要不要改革一下内阁,如今的内阁都是文官,当初是事急从权,如今看起来就不太稳妥了,以文御武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
李弘冀身上有军功,但是不好入内阁,否则权利就太大了,到时候容易出麻烦。
可除了他之外,最有资格入内阁的武将就是一个李平了,朱元……朱元虽然也是打仗的好手,可他的缺点也很明显,做事一根筋,当初朱元就差点被南唐那些官员给玩死,现在……李从嘉不希望重蹈覆辙。
但是出将入相,那不是谁都能做的,再加上内阁这几个辅臣,一个比一个资格老,一个比一个人,弄些新人进来,那不是等着被他们欺负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