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唐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云长歌
李从嘉吃惊地看着他:“你还真是什么都敢说啊。”
释雪庭挑眉:“不
复唐 分卷阅读227
对吗?”
李从嘉无奈:“就是太对了,你有没有想过,历朝历代的皇帝跟太子关系都有点说不清道不明?你这样明明白白跟我说将来太子上位,就不怕我对太子产生猜忌之心?”
哪怕现在李仲寓还小,但他出生的实在是太早了,等将来李仲寓正当壮年之时,李从嘉才多大?最直观的例子大概就是康熙和他家太子了。
这种事情不能联想,换一个疑心病重的,一想到将来太子羽翼渐成,而自己还不想退位,那就只能下狠手拾太子,或者换一个。
释雪庭显然并不是没有想到这一点,他只是说道:“那是因为我知道,你不会这样。”
释雪庭觉得,虽然李从嘉总说他对外物太淡然,实际上李从嘉自己似乎也并没有将财势太过放在眼里,他能走到如今这地步,可能只是因为心里有个目标,否则说不定他也会就在肃州终老。
李从嘉伸手抱着释雪庭的腰笑道:“你这张嘴是越来越甜了。”
释雪庭低头看着他说道:“是吗?不如来尝尝?”
李从嘉大大方方的凑过去亲吻他,只不过自从开荤之后,释雪庭似乎很容易就被撩拨起火气。
过了一会,李从嘉伸手捂着自己的衣领喘息说道:“这里不行。”
这是书房啊,在书房做这种事情,以后还让他怎么办公?
释雪庭低头咬了一下他的耳朵,略带沙哑的声音有种奇异的诱惑:“还没试过在这里呢。”
李从嘉没出息的有点腿软,可能是释雪庭平时总是一副禁欲模样,一旦他被李从嘉勾引起冲动之后,李从嘉就很容易把持不住,或许是因为心里有一种他只为我疯狂的想法在里面,让李从嘉有一种隐秘的快感。
释雪庭显然也知道自己表现的越是热情,李从嘉就越是沉迷,就算一开始不愿意,后来很可能半推半就的就从了。
这一次也是一样,李从嘉拽着衣领的手被释雪庭拉下来,而他的另外一只手已经熟练的探进去,捏住胸前的敏感点。
李从嘉不得不紧紧抱着释雪庭才能让自己不会因为腿软而滑下去,他的呼吸逐渐急促,人也被释雪庭放到了案几之上,而案几上原本的折子全都被推到了一边。
书房内一片春色,而站在外面的春生和桃符则大眼瞪小眼,陷入了两难的选择。
党项派使臣来访,这件事情是一定要禀报的,可是……现在进去打扰了殿下跟国师的好事,他们两个可定会被记上一笔,可是如果不去的话……党项使臣已经到了啊,按照以往的惯例,现在都中午了,等到里面完事没准天都黑了,只能等明天禀报。
虽然说按照流程来,也应该是明天接见使臣,可总要让殿下有个心理准备吧?
最后春生心一横说道:“早死早升天。”
桃符有些怯懦,他一点也不敢惹李从嘉,在李从嘉身边的时候一句话都不敢多说,让干啥就干啥。
春生跟他不一样,春生是老资历也算是跟着李从嘉从无到有,也更知道李从嘉的脾气。
于是,正当李从嘉仰着脖子被释雪庭一口咬在喉结上,身下要害也落入对方掌中的时候,门外想起了春生的声音:“殿下,有要事禀。”
两个人的动作停了一下,李从嘉过了一会才回过神来,忍不住推了推释雪庭低声说道:“别……了。”
释雪庭心中有些无奈,好不容易找了个机会哄着李从嘉在书房来一发,结果还被打断,真是太不巧。
他将手回来,开始提李从嘉整理已经被扒了一半的衣服,等整理的差不多了,才捏着李从嘉下巴用力的吻上去,李从嘉也没反抗,任由他亲吻。
释雪庭放开他的时候,在两人之间拉出了一道银丝,李从嘉看得面红耳赤,忍不住伸手拍了拍他的光头,然后就看到释雪庭眯着眼睛伸出舌尖舔了舔嘴。
这个动作那和尚做的慢条斯理,看得李从嘉心跳加速,忽然有一种想要扑倒对方的冲动。
好在他及时压下了这份冲动,坐回去拍了拍脸颊让自己从刚刚的余韵之中回过来,而后说道:“进来吧。”
春生在外面已经等了半天,此时终于是松了口气,进去之后头都不敢抬的说道:“殿下,刚刚鸿胪寺传来消息党项派使臣前来。”
李从嘉愣了一下有些纳闷:“党项?怎么如此突然?”
春生当然不知道,李从嘉又问道:“来的是谁?”
“乃是党项首领之子李光睿。”
李从嘉听说是李光睿来就决定一定要见见他,好歹李光睿也算得上是党项太子,亲自跑到肃州肯定是有大事。
当然今天见是不可能了,他只好吩咐春生鸿胪寺那边,好生款待李光睿,等明日宣见。
春生退下之后,李从嘉转头就看到了目光紧紧盯着他的释雪庭,觉得后背一凉,不知道为什么他忽然就想起了被老虎盯上的兔子。
事实上,这一天下午他到底还是没跑出释雪庭的“魔爪”,等两个人拾好书房的时候,天都黑了。
钟皇后还带人来送汤水,让他不要太过劳累。
亏了李从嘉如今已经练了出来,面对钟皇后的慰问,脸不红心不跳还能跟钟皇后撒个娇。
钟皇后如今过的越发滋润,李死的越久,她的心情就越好,现在想起来,她也只恨当初要亡国的时候,她就应该将李弄死,省的他过来给李从嘉找麻烦。
不过现在也不晚,而且没有了李,连儿子都开始跟自己亲近了。
当然,李从嘉也不敢不亲近啊,当然钟皇后其实也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她很聪明的没有过问过任何政事,在待遇上也没有过多要求,从来不给李从嘉添麻烦,这样一位母亲,李从嘉觉得自己理应尊敬她,孝顺她。
而纵欲过度的结果就是第二天李从嘉上朝的时候,显得有些没神,看上去倒真是像是为了政事操劳。
当然主要也是因为李从嘉如今没有后宫,昨晚李从嘉也是睡在紫宸殿而没去找王后,所以大家也不觉得李从嘉这是沉溺温柔乡的后遗症。
李从嘉是在大朝会上见得李光睿,李光睿上来之后也没有行大礼,当然李从嘉也不生气,现在的大唐还没有让党项行大礼的资格。
李光睿这次突然过来,表面上其实是来解释最近党项联合甘州一同攻打楼兰王之事。
甘州主攻泾州,而党项则打的灵州。
李光睿解释说道:“之前毕竟与唐国结成联盟,如今反帮回鹘,还望贵邦莫要生出误会。”
李从嘉……李从嘉有些心虚,党项人都这么实诚的吗?
当初他的确是到了党项出兵的消息,然而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其实也很好理解,无论是哪个政权都不会嫌弃自己的地盘大,这种比较弱小
复唐 分卷阅读228
的民族趁着回鹘进攻的时候,打打秋风,趁机拿下一点地盘,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在李从嘉心里,那些地方都是属于自己的,甘州占就占吧,反正早晚他会打回来,党项如果拿了……李从嘉已经快要把党项从红名单拽进灰名单了。
一旦党项再做出点别的侵犯大唐利益的事情,他就要将当想也拉进黑名单了。
结果万万没想到党项居然派了李光睿来解释,李从嘉现在不宽容也不行,主要是党项又没打大唐,看在盟友的份儿上专门出使解释已经很给面子。
可是现在嘴里说着没事没关系,将来转头就去打人家,这也算是背信弃义了吧?
李从嘉表面上笑的很开心,心中却是很愁,当然在场没有人想到李从嘉已经想到了那么远,实际上大臣们都比较务实,在他们看来能够打下甘州已经很不错了,至于回归中原,虽然是大家的愿望,但这个愿望看起来并不容易实现。
李从嘉毫不掩饰自己“消息闭塞”开口问道:“如今甘州和楼兰王两边胜负如何?”
李光睿略一思索说道:“楼兰王深藏不露,手下也是能人辈出,药罗葛仁裕也吃了很大的亏。而且听说赵匡胤跟周国开始议和,大概是要全力与甘州对战了。”
李从嘉皱眉,议和?赵匡胤打周国太顺利他不乐于见到,但是赵匡胤跟周国议和他也不乐于见到。
一旦议和,周国可能就会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如果不趁着郭荣趋势突然,周国朝堂反应不及时给他们造成打击的话,只怕将来想要拿下周国也不容易。
李从嘉更乐于见到的是赵匡胤打周国,回鹘人追着赵匡胤打,这样能保证周国和赵匡胤的地盘不断被压缩。
至于甘州占领了更大的国土……呵呵,当他的大唐是摆设吗?
大朝会并不会持续太久,李从嘉跟李光睿私下吃了一顿饭说道:“不能让赵匡胤腾出手来,这个人别的或许不行,打仗却是一等一的好手,等他反过来的话,你们怕也要吃亏。”
李光睿问道:“依殿下看当如何?”
“离间计。”李从嘉笑的十分和气:“他想跟周国议和,那就让他们议不成就可以了,具体如何做,我如今远离中原,不知那边现在什么情况,怕是没办法给出更详细的计划了。”
实际上李从嘉给这一个主意也就够了,党项人又不傻,而且李从嘉觉得赵匡胤腾出手来之后,肯定会第一时间打党项,因为现在他需要一场胜利鼓舞士气,跟回鹘人打仗可能要持续很久,党项就很好欺负了,谁让他们人少呢?
李光睿显然也很明白,立刻说道:“我立刻给家里传信。”
又一次成功的给赵匡胤挖坑的李从嘉表示很开心,他已经尽自己最大努力去限制赵匡胤和周国了,如果这都不行,那就只能说是天意如此,他也没办法。
第二天是小朝会,李从嘉说了他跟李光睿的一些对话之后,周宗忧心忡忡说道:“若是党项人真的这么做,甘州……岂不是实力大增?”
什么赵匡胤什么周国,距离他们还都比较远,现在过多思考为时尚早,倒是甘州是他们的头号敌人,李从嘉一向聪明,怎么会做出这种目光短浅之事?
李从嘉脑子里分析着局势,顺口就说了句:“药罗葛仁裕活不了多久了,他一死,甘州必然会乱一阵子,他的儿子景琼不像他父亲积威已久,到时候总有可乘之机。”
药罗葛仁裕要死了?这倒是个好机会啊,李弘冀立刻问道:“殿下如何得知药罗葛仁裕寿数不长?最近并未听说他身体不好。”
如果真的身体不好,怎么可能还让大军东征西讨?总要先稳定一下国内,好平稳将政权过渡交接给景琼啊。
李从嘉瞬间回过神来,看了一眼旁边的释雪庭顺口说道:“这个嘛,前两日国师夜观天象得出的结论。”
夜观天象?
所有人都看向释雪庭,释雪庭八风不动的坐在那里,一副就是如此的样子。
李从嘉当然是顺口胡诌,之前也没跟释雪庭通过气,只不过他知道释雪庭肯定不会拆他的台,果然释雪庭开口说道:“大概也就是一年之内。”
释雪庭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书房看到了李从嘉很多计划书,这些东西李从嘉没给别人看,只不过他写的时候释雪庭就陪在他身边,当然也看到了,只是他不说不问罢了。
从那个计划书来看,药罗葛仁裕应该是活不长,就算活得长也得想办法让他活不长了。
李从嘉松了口气,不想让大家纠结在这里,开口说道:“李光睿还提出了通商,回头户部列出个章程来吧。”
通商这种事情李从嘉自然是不会反对,只不过要怎么通也有说法的。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李光睿再次来的时候得到了李彝殷的指示,表示要联姻!
第114章
李从嘉听说联姻两个字从李光睿嘴里吐出来,心里就有了不太好的预感,在听说李光睿的庶妹已经被带来之后,李从嘉就确定了对方的想法。
李彝殷的女儿,党项的公主,哪怕是庶出也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人能够配得上的,估摸着是想要送来给李从嘉。
虽然李从嘉正妻的位置有人占了,但是他后宫还没有别人啊,再加上他现在就一个儿子,实在是最好的联姻对象。
然而李从嘉一听到李光睿话里有这个倾向,就忍不住往释雪庭方向瞥了一眼,在发现释雪庭也不动声色地他之后,不由得菊花一紧,忍不住就想揉腰。
在一起之后李从嘉就知道什么不食人间烟火都是假的,这和尚吃起醋来简直不是人!而且他们两个在一起之后,李从嘉就说过以后不娶别的女人,也不会有别的孩子,反正他已经有儿子了,如今看起来李仲寓长势也不错,很健康,释雪庭也说这孩子不是早夭的面相。
李从嘉想了想,历史上李仲寓算是过的憋屈的了,就算那样他还活了三十八岁,现在李从嘉非常关注他的健康,总不可能寿数还那么短吧?
想到这里,李从嘉决定要坚定拒绝,他不想跟释雪庭之间埋下一颗雷,这样偷偷摸摸已经很委屈他,再让他看着自己左一个右一个的妻妾成群?
想想上次释雪庭是怎么做的?直接跑回了安宁城,摆出了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如果再有一次,李从嘉担心释雪庭会直接去云游四方。
下了朝之后,李从嘉带着释雪庭到了紫宸殿之后说道:“你说……让阿兄去怎么样?”
释雪庭自然知道李从嘉说的是联姻的事情,不由得有些意外:“李彝殷看中的是你,怎么肯同意?”
李从嘉摇了摇头:“联姻这种事情只是表明一个态度,实际
复唐 分卷阅读229
上如果两边有共同敌人,党项公主嫁谁都不会影响我们的联盟,反过来,如果有一天两边起了冲突,那么党项公主并不会让任何一方有顾虑,甚至……还可能被拉出来祭旗。”
历史上也不是没发生过这种事情,不过李从嘉觉得,在大唐应该不会出现这种事,这个有违士人的行事准则。
释雪庭只是说道:“怕是党项公主不甘心,皇妃跟王妃还是有差别的。”
李从嘉哼了一声:“她当她是谁,还有资格挑挑拣拣?如果不是正好我阿兄的妻子早逝,如今还未续弦,跟她联姻的可能就是我叔父的儿子了。”
释雪庭知道李从嘉说的这个叔父是李景达,当然李景达也被封为了国公,只不过无论从哪里看都比不上李弘冀简在帝心,他的儿子虽然也是皇室中人,分量就更不如李弘冀了。
想到这里,释雪庭忽然说道:“老国公虽然年事已高,但行军打仗也有一手,殿下不防考虑一下。”
李从嘉其实也知道李景达的本事,他甚至还知道李当年除了提防李景遂,最忌惮的就是李景达。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李景遂就是那个秀才,而李景达不同,他会用兵,在军队之中有威望,就算是李也只敢慢慢淡化他的存在,而不敢对他有太过激烈的手段。
如果当年李弘冀毒死的不是李景遂而是李景达,怕是下面的病都要造反了。
不仅如此,李从嘉觉得父辈的那几个兄弟之中,李景达怕是最睿智的一个了,他用兵这么厉害,也喜欢练兵,但是自打到了西域之后,就开始深居简出,从来没有过问过大唐的军事行动,甚至在大朝会上都跟隐形人一样,站在一边什么都不说。
李从嘉觉得,这样一个叔叔的确是值得用的,他现在也不是当初什么根基都没有的毛头小子,也不怕被人拿走兵权,更何况现在在三军之中最有威望的是他的枕边人,三军中最厉害的火器军使用的武器所有的配方都掌握在李从嘉的心腹手中。
他有什么好怕的呢?李从嘉低头思索了半晌之后说道:“正好回头我还要改革军制,之前实在是事情太多,不好动手,现在腾出手来,韩俦也去了于阗和喀喇汗国,如果不出意外,商道打通我们也没什么需要太过发愁的。”
释雪庭轻轻点头,两个人没有再说有关于党项公主的事情,李从嘉轻轻松了口气,觉得这一关大概是过去了,然而没想到释雪庭想要折腾他那还需要理由吗?并不需要,想要了就求欢,这和尚在这方面坦白的很,什么含蓄什么矜持都是给外人看的!
第二天李从嘉还是揉着腰见得李光睿,他跟李光睿也是熟人,不耐烦打太极直接说道:“公主肯下嫁自是求之不得,然而我已有妻子,不敢委屈公主,我阿兄正缺一位正妻。”
李从嘉说到妻子的时候还看了一眼身旁的释雪庭。
李光睿还是有些意外:“你不见见槐荫?她可是我父王的掌上明珠,我都没想到父王愿意让她来联姻。”
李从嘉估摸着这大概就是那位公主的名字,一脸正气地说道:“既然如此就更不能委屈公主了,实不相瞒,我与娘子乃是共患难,我少时遇难他都不离不弃,如今总算安稳,我自是要一心一意待她的。”
李光睿听了之后十分佩服地看着李从嘉,不管怎么说,有良心的人总是能够博得人的好感,所以李从嘉这变相拒婚的事情也没让他不高兴。
主要是李光睿提出的联姻人选也很给力,李弘冀,李从嘉唯一的兄长,虽然现在只是个国公,但将来少不了一个王位,他年纪也不算大,还有军工,身上的职衔也能看出来李从嘉很重视他的兄长,还是给的正妻位子,李光睿其实很满意,不过他还是说道:“此事还要与家父商讨。”
李从嘉一听心就放下了,只要李光睿没有当面发怒或者拒绝,那就说明这件事情几乎是板上钉钉。
唯一不太合适的就是李从嘉作为弟弟,不太好给自己兄长的婚事做主,不过大家都没反对,长幼有序对上君臣有别自然是要让路,更何况李弘冀也不算吃亏,有了个出身好岳家也很给力的妻子。
李从嘉没想到的是他为了拒婚想到的借口,不知道怎么的就传了出去,所有人都对李从嘉的重情重义赞不绝口,毕竟古往今来这么有良心的帝王太少见。
所有人都很羡慕周娥皇,然而周娥皇心里很清楚,李从嘉嘴里说的那个人,不是她,而是这些时日一直陪在他身边的释雪庭。
在宫里,李从嘉和释雪庭的关系几乎是心照不宣的事情,不仅周娥皇知道,就连钟皇后都知道。
可是她们都没有干涉李从嘉,因为李从嘉不是别人随便一说就能改主意的人,她们也没办法对李从嘉施加压力,释雪庭倒是一个突破口,可是就算是钟皇后和周娥皇都知道,释雪庭这个护国法师的称号是用敌人的鲜血换来的。
未来大唐少不了对周边用兵,至少要对甘州用兵成为了朝中上下的共识,在这种时候更不能伤害释雪庭,千金易得一将难寻,没有了释雪庭,还去哪里找这么一个厉害的人物?
所以奇异的,李从嘉和释雪庭的关系就仅止于王宫内部知道,就连朝臣们都只是觉得他们两个关系不错,也没有多想。
李从嘉在得了释雪庭的提醒之后,就跑到枢密院开了一次属于军事系统的专门会议,毕竟他还是枢密院枢密使呢,虽然身为王还弄这么一个兼任有点掉价,但李从嘉不在乎,他只在乎军权是不是在自己手上。
李景达已经闲赋了好一阵子,在听说枢密使有请的时候,他几乎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等到了那里,发现枢密院的高层都在,甚至李从嘉也在之后,才略有些激动的坐在了李从嘉左下手,尽管他心中有些猜想,却也还是沉默着一言不发。
李从嘉见人都到了,就开始今天的会议主题,他直接抛出了一个概念:职业军人。
众人都被他这样的手笔给惊呆了,依照以往的习惯,军队的士兵一般都是募兵制,需要打仗的时候上战场,不需要的时候就去种地,职业军人这种其实并不是没人想过,然而没办法实施太钱不说,青壮劳力都去当兵了,谁来种地啊?
李从嘉看着大家都不同意的样子,就说了一句话:“除了我们带来的汉人,你们看这边的人有能吃苦种地的吗?”
李从嘉这句话说的有点武断,有当然是有了,只不过……真的不多,汉族人好像天生就点了这个技能点,而西域人更加狂放一些。
李从嘉趁热打铁说道:“这些西域人受到的管制比以前严格,现在还能忍受,等到不能忍的时候爆发出来会很恐怖,这就是社会隐患啊,还不如把这些人扔进军队
复唐 分卷阅读230
里去。”
李弘冀开口问了句:“这些人既然懒散惯了,怎么可能愿意当兵?”
李从嘉狡猾地说道:“让他们服役啊,规定服役年限,在年限之内表现好的可以留下来,表现不好的就退役,我就不信几年的时间还拾不过来一个人?”
没错,李从嘉想的就是后世的服役制度,当时都说部队是个整容院,多么不羁的男生进去等出来都会脱胎换骨,这样的人放到社会上总比那些小流氓让人放心多了。
李从嘉甩出来的计划算是比较完善的,而且还根据大唐如今的情况做了一些更改,就算是李平这样老成持重的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朱元是个粗中有细的人,一看这份计划忍不住就问了句:“殿下要扩军?”
李从嘉坦然地点了点头:“人太少了,而且你们看到我的标准了吗?太老的和太小的都不要,这样会少一些人,但是等明年开春实行服役制度,肯定会比现在人数多,前些天大索貌阅的结果报了上来,粗略估算一下,至少能扩充出一个军,不过我的想法是,新军不能全是新人,到时候还要调整一番,这些都要诸位群策群力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