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唐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云长歌
就算赵匡胤胆子再大也不敢用这玩意,与此同时他心中也有一个疑问,李从嘉到底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赵普说道:“听下面人说,唐军对这东西的运用十分熟练,并且还有好几种见都没见过的武器。”
赵匡胤满脸的匪夷所思:“李煜是怎么做到的?他手下有什么能人?”
赵普摇了摇头,不是他不知道,而是这个猜测有些不太靠谱,李从嘉手下那些人一眼就能看出来,都是当初南唐的底子,南唐……如果南唐有这个本事还用得着被周国灭国吗?到时候该被灭国的是周国才对。
然而南唐被灭了,现在唐国又在西域崛起,赵普觉得,火药这东西的运用肯定跟李从嘉脱不开关系,当然也有可能是他身边那个和尚。
不过种种迹象表明,唐国对火药研发的机构都牢牢掌握在李从嘉手里,受他直属领导,其他人就连内阁辅臣都插不进去手,所以……很可能从一开始就是他在鼓捣。
赵匡胤听完赵普
复唐 分卷阅读240
分析之后忽然说道:“的确应该是他。”
赵普有些意外,赵匡胤叹了口气:“时间也没过去多久,我怎么就给忘了呢?当年他跟我第一次交锋,就用过这东西,只不过那时候我不知道是他。”
赵普略一思索,就想明白了赵匡胤说的是在江都府时的那场输的莫名其妙的战斗,当时谁都不知道敌人是谁,可对方却赢了。
现在想来那个时候李从嘉手下只有一窝山贼,南唐整个朝廷都做不到的事情,山贼自然更加做不到。
想到这里,赵普不由得觉得匪夷所思:“唐王……难不成是墨家传人?”
赵匡胤嗤笑一声,他可不信李从嘉是什么墨家传人,毕竟在这之前有关于李从嘉的情报,从来没有提过他研究过这个,不过事到如今……只能说天授。
赵匡胤一脸萧瑟说道:“亏我将他当做大敌,到现在才知道,完全不能与他为敌。”
赵匡胤面对甘州、党项、周国三面夹击都没这么心灰意冷过,当时他敢对虎视眈眈的政权亮肌肉,但是对李从嘉……他有点不敢了,他不怕打仗,但是他怕手下儿郎死的不明不白。
对方根本就不用出力气就能将你这方杀的片甲不留,这仗还怎么打?不仅如此,赵匡胤甚至觉得就算是全盛时期的周国也未必能够抵挡的住,不过……中原跟西域不同,李从嘉敢在西域横冲直撞,但是到了中原……为了不被天下人的唾沫淹死,他也不敢用这东西。
当然赵匡胤知道自己是个例外,因为他是个反贼,被天下人唾骂,李从嘉如果对他下手狠,说不定还会到赞扬,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赵匡胤忽然说道:“如果我投靠李煜,你说他会怎么做?”
赵普大惊失色:“大王怎么能说如此丧气之话?”
赵匡胤摆了摆手,他看着外面阴沉的天色说道:“我不是再说丧气话,而是事到如今,我们或许已经成了李从嘉的拦路石。”
是的,拦路石,连拦路虎都算不上,甘州的实力比他强,还不是被逼迫的向于阗求助,然而连于阗都被唐国给吓得不敢出兵,并且还增加了互市,甚至还互送财宝,明显是要跟李从嘉修复关系。
这两个实力强大的国家都这样,赵匡胤还能怎么办?
越想这个可能性越高,他算了算李从嘉手下能打仗的人,其实并不多,当然这个不多是针对于中原这个战场,毕竟地方太辽阔,不是一两个将领就能搞定的。
赵匡胤对自己领兵的本事十分自信,如果李从嘉信任他,那么他就带兵南征北战,总能拼出自己想得到的,如果不信任他也没关系,他还记得当年李从嘉当过儿子的老师,不管当时李从嘉什么身份,这对师生的关系总是很纯洁的,大不了他就退隐,到时候将儿子推出去。
当然,赵匡胤心里这么想,表面上却不能做的这么掉份,这是最坏的打算,要等李从嘉兵临城下之后才会采用,在这之前,他可以跟李从嘉和谈。
然后……想办法将女儿嫁给他!
于是拒绝了赵匡胤的李从嘉,本来还十分警惕的等着赵匡胤的回复,他生怕赵匡胤一声招呼不打就直接动兵,那时候他也相当于两线作战,最主要的是其中一线是赵匡胤。
他对赵匡胤总是有着一种莫名的敌对情节,大概是源于历史,虽然他知道现在的赵匡胤已经没有机会封他个“违命侯”,也没机会赐他一杯毒酒,然而李从嘉在面对赵匡胤的时候,总是会保持警惕。
结果他万万没想到赵匡胤居然给他回了一封信,李从嘉拆开之后,眼睛越等越大。
释雪庭难得见到他这个表情,感觉好像见到了受惊的猫头鹰,忍了好久才问道:“可是出事了?”
李从嘉反射性的将信纸往身后藏,释雪庭看到这个动作,挑了挑眉,一瞬间就知道这件事情可能李从嘉并不想让他知道,不过也没有严重到影响大局,所以他只是默默地盯着李从嘉。
李从嘉做完这个动作之后就想给自己两耳光,这特么不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俩吗?还能不能更蠢一点?
当然他也可以不告诉释雪庭,反正就算他不说,释雪庭也会体贴的不问,然而这件事情……李从嘉不能不跟内阁商议,释雪庭虽然不是内阁辅臣,然而他在内阁却也是有着地位的,因为李从嘉为了给他造势,论政的时候,就一直带着释雪庭出现。
众人对释雪庭的接受度也挺高,毕竟一开始起家的时候就这样,现在形成习惯了。
所以……这件事情瞒不住。
李从嘉愁眉苦脸地说道:“赵匡胤想要内附。”
嗯,内附这个词用的非常准,不说投降也不说认输,就说内附,我当你账下大将,当年大唐还兴盛的时候,像是吐谷浑突厥,都曾经内附过。
释雪庭有些意外,想了想却也在情理之中,见到唐军的进攻方式,恐怕没人不胆寒,只是如果是要求内附……怎么会让李从嘉这么个表情?
释雪庭几乎是立刻就问道:“他提了什么条件?”
除了赵匡胤条件十分苛刻之外,他想不出别的可能性,然而……就算赵匡胤条件苛刻,李从嘉也完全可以继续谈,或者是不理会,反正赵匡胤打不过他们,所以……怎么会这么愁?
李从嘉看了一眼释雪庭,叹了口气:“赵匡胤还是相当我岳父。”
释雪庭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赵匡胤的首要条件居然是要将女儿嫁给李从嘉?
不过这也不是不可能,联姻一直都是常见的手段,其实比起将女儿嫁给李从嘉,赵匡胤可能让自己或者他的弟弟娶个公主。
然而大唐如今没有公主,是的,李当初外逃的时候,带了宠姬,带了宠臣,意思意思带了王后,然后将儿女抛在了身后,女儿一个都没带出来。
所以赵匡胤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自己美貌有才的女儿能够让李从嘉一见倾心,至于正妻的地位……那真是不用想了。
释雪庭明白了李从嘉为什么那个脸色,这是在跟他装可怜呢,毕竟上次党项要跟他联姻的时候,释雪庭借着那个机会将李从嘉折腾的有点惨。
实际上释雪庭是真的吃醋,但也并不是不理解这种可能性,他只是……通过这件事情,表达他对李从嘉的在乎而已,因为在乎才不希望你娶别的女人,而且根据他观察,李从嘉也很吃这一套。
不过,一次是情趣,两次是乐趣,三次四次……那就容易出问题了,释雪庭在这种事情上十分有分寸,所以他只是问道:“赵匡胤不可能只有这一个要求吧?”
李从嘉认真地看了释雪庭一眼,居然没发现任何吃醋的痕迹,这……这不对啊,当初党项提出联姻的时候,当时还在朝会之上,释雪庭都快用眼睛把他扒光
复唐 分卷阅读241
了,下了朝就更是……
现在两个人独处,他居然没有任何反应?
李从嘉心中有疑问,却又不好问你怎么不动手了,只好说道:“嗯,他要求军队自治权。”
释雪庭冷笑说道:“他做梦。”
所有将领都想要军队自治权,然而李从嘉已经铁了心的将军队牢牢掌握在皇室手中,面对那么多有军功的将领李从嘉都没有松过口,赵匡胤这个要求无异于痴人说梦。
李从嘉将信放到桌子上说道:“的确是做梦,如果他肯过来我不仅不会给他军队自治权,甚至还会拆了他的军队,直接打散,大唐可不想当下一个周国。”
当过一次反贼的人,除非自己当皇帝,否则无论是哪个老板都会怀疑他会背叛,除非他有不背叛的理由。
李从嘉见释雪庭似乎真的并不在意,微微松了口气,立刻让人将内阁辅臣召至宣政殿,当然一同前往的还有枢密院的武官。
赵匡胤的信被众人传阅,上面没什么见不得人的,李从嘉也就不介意被人看,而且看得出赵匡胤用私人通信的方式,只不过是在表达一个意向,而不是真正以外交手段来确认内附,如果条件他不满意的话,或许就会反悔。
赵匡胤肯投降?如果是真的这样,那么就代表着大唐在拿下甘州之后,就可以不一兵一卒的拿下关内五个州,这可是一片不小的地盘啊,就连最近已经修炼出喜怒不形于色的内阁首辅周宗,都忍不住笑道:“这个赵匡胤到也识时务。”
在周宗看来,就算在西域拿下再大的地盘,都有些“不务正业”的意思,然而一旦进军中原,那就是在向中原那些政权宣布大唐强势回归,这种事情是周宗他们盼了许久的,怎么会不开心?
至于赵匡胤的要求,嫁女儿的事情倒是可以商议,党项要嫁公主,朝中之人不支持也不反对,但是赵匡胤的女儿跟党项不一样,毕竟赵匡胤跟他们一样都是汉人,他们是同族,赵匡胤女儿嫁过来,他就是大唐的朝臣,没有第二个身份。
而党项……就算内附了也是特殊存在,更不要说现在党项首领有跟李从嘉平起平坐的资格。
至于军队自治权,这个是说什么都不能给的,要知道赵匡胤现在手上的兵算一算,没准跟大唐的兵马差不多,当然,李从嘉手上的马更好一些,可是人家带着这么多人马附庸的话,总要给对方一些优待才行。
内阁辅臣们都在偷偷看李从嘉,如果给赵匡胤开了后门,哪怕很小一个后门,军队自治就很可能成为一个笑话,毕竟军队自治的前提是所有军权都在皇室手中。
李从嘉非常坚决地表示:“军队自治这个肯定不行,但是这个不答应,剩下的……就算让他的女儿成为皇妃,他也未必肯同意内附。”
是的,人家当山大王当的好好的,非要跑下山跟你当小弟,难不成图你长得好看吗?还不是因为有利可图?
然而李从嘉要给他多少钱才能从他手中将军队给掏出来?没有足够的筹码是不可能打动赵匡胤的。
就在李从嘉犹豫的时候,又传来一个消息,赵匡胤又拿下了秦州。
虽然有周国分裂因素在内,但是这个速度不可谓不快,赵匡胤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手下军队的战斗能力,至于为什么内附……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还不是被李从嘉手上那些大杀器给吓得。
李从嘉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长长叹了口气,论地盘,李从嘉的比赵匡胤大,然而论含金量……似乎对方更多一些。
李从嘉需要一个让赵匡胤满意的价格,他能想到的也就是封侯,可是……现在就封侯,等赵匡胤内附之后,李从嘉是不可能让他闲着的,而以他的领兵能力,能够有更大的功劳几乎是肯定的,到时候怎么办?难道还要封一个外姓王?
可是王位这东西,李从嘉不想轻易封,外姓王就代表着不稳定因素,尤其是世袭的外姓王。不世袭……人家那么大功劳,就给人家一个降等袭的王位,真好意思?而且这样苛刻,也没人愿意在为李从嘉卖命了啊。
李从嘉很纠结,不过娶赵匡胤女儿这件事情大概是黄了,他的理由很正当,一个皇妃不足以让赵匡胤献上自己的军队。
赵匡胤自然也不会同意,所以李从嘉给他回了一封信,私人性质的就不用措辞那么严谨,李从嘉直接将枢密院的官职告诉了赵匡胤,这种东西不是什么秘密,而赵匡胤自然一看也就知道。
李从嘉把信发出去之后,愁的不行,欲先去之必先予之,这个道理他懂,但是他能给什么?
释雪庭看李从嘉这个样子,开口说道:“其实也并不是没有回旋的余地,也不需要封王封侯。”
李从嘉转头看向释雪庭,奇怪问道:“是什么?”
第119章
李从嘉看着释雪庭心中一动,他忽然也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方法,不过他没说,只是等着释雪庭的答案。
结果释雪庭却垂眸似乎在思考,李从嘉一瞬间就明白释雪庭大概觉得这件事情他不该插手,李从嘉开口说道:“不要有顾虑,有什么就说,如果连你都不跟我说实话,就没人跟我说实话了。”
释雪庭一抬眼就看到李从嘉可怜巴巴地看着他,不由得又好笑又心疼,实际上他也明白李从嘉的话,然而之前李从嘉一直很清醒,也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现在又装什么可怜。
释雪庭伸手捏了捏李从嘉的耳垂,这才说道:“你不愿意娶赵匡胤的女儿,那就只能让你儿子娶赵匡胤的女儿或者孙女了。”
李从嘉沉默了一下,刚刚他也想到了这个办法,太子妃之位的确是有足够的诱惑力,只不过李仲寓今年才五岁,还不懂什么情情爱爱,他虽然也没想过让儿子自由恋爱,但是将来总要给他找一个合眼缘的小娘子吧?
现在就定下娃娃亲?
释雪庭见李从嘉沉默,便说道:“王后是首辅之女,太子妃……不能再从内阁辅臣家出了。”
李从嘉略一愣,这才开始认真思考,如果说太子妃只能从枢密院的武将家里选的话,目前来看……还真没有特别合适的,无论是李平还是朱元家里都不够格,而且他们两个的出身也不算好,太子妃可以出自武将世家,但是重点在于世家。
其他人……释雪庭功劳够了,但是他是个和尚排除,剩下的田大郎更不用说,然后就是李弘冀和李景达……这俩人……无论他们的女儿或者孙女多么贤良淑德貌若天仙也不可能当太子妃啊。
这么看来,赵匡胤家的小娘子,的确是首选,首先赵匡胤有兵,其次赵家虽然算不上多么有底蕴的世家,却也不差,真要算起来,其实李家如果不说那什么子虚乌有的李唐后
复唐 分卷阅读242
裔,跟赵家还真是半斤八两。
只是……李从嘉还是别扭,怎么觉得像是在卖儿子呢?
卖儿子也要有的卖啊,景琼倒是想卖呢,赵匡胤是主动想要跟李从嘉联姻,反正他早就想把女儿嫁给李从嘉,唯一遗憾的就是王后已经有人了,不过也无所谓,当皇妃也未必不能上位,实在不行还能混个宠妃当当,若是再生下儿子,对于目前来说膝下比较荒芜的李从嘉来说,应该很重要。
赵匡胤的书信刚给李从嘉发过去,景琼派来的使臣就到了,也是要求和,然后联姻,只不过景琼的女儿都还太小,所以他打的妹妹的主意,他要把妹妹嫁给赵匡胤的儿子,实在不行弟弟也可以。
赵匡胤见了使臣之后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只是任由李从嘉安排在这里的使臣向李从嘉报信。
赵匡胤想要告诉李从嘉,虽然你手上有大杀器,但是我的选择也未必是非你不可。
李从嘉得到消息之后,微微一笑,对着释雪庭说道:“之前我还在思考怎么说服大家,景琼这步棋走的可真不错。”
释雪庭也跟着笑,他当然知道李从嘉的犹豫,太子妃这个位子是块肥肉,虽然朝臣,尤其是重臣未必想要靠着家里的小娘子发家,但是能够成为外戚好处也是多多,毕竟如今的大唐并没有外戚不干政的说法,反而成为外戚代表着跟李从嘉关系更加紧密,也代表着他更加信任你看好你,身价倍增!
现在太子还小,所以还没开始争,原本大家都在等,现在出来一个搅局的,所有人都会想办法阻拦一下。
李从嘉也是坏,小朝会上的时候,他开口说道:“赵匡胤内附一事不宜再拖,而我对娘子一心一意,也不想辜负赵家小娘子,想来想去,也只有让大郎娶赵家小娘子了。”
大郎?李仲寓?
出乎李从嘉意料,首先坐不住的居然是周宗,不过想想也明白,李仲寓不管怎么说都是周宗外孙,他自然更希望外孙娶一个强援,赵匡胤实力的确有,但是谁都知道他跟李从嘉之前的关系不怎么好!李从嘉可是三番两次要置他于死地,这样一个岳父……不是上上之选啊。
周宗说道:“就算殿下不愿娶赵氏女,为何不让白国公之孙或者肃国公之子求娶?”
李从嘉很直白地说道:“之前我与赵匡胤多有罅隙,总要想办法彻底打消他的疑虑。”
韩熙载说道:“赵匡胤此人乃是心机深沉之辈,太子如今年幼,不能立时成亲,就会存在变数,他也未必会信。”
李从嘉微微扬起下巴说道:“我这个人虽然算不上一言九鼎,但说出的话从来没有反悔过,只要我说出口,他就会信。”
毕竟作为朋友彼此之间还可能有些许不了解,但是作为敌人,赵匡胤肯定是研究李从嘉研究很久了。
李从嘉没研究过他,因为在后世的时候,从历史书上已经研究的要吐了。
见到众人还有些犹豫,李从嘉心中叹气,当了皇帝果然很麻烦,尤其是这个家国一体,他儿子的婚事他都不能做主,还要商议。
当然,他也不是完全不能做主,若是他强硬一些,别人也没什么办法,哪怕是内阁辅臣也一样,只不过,李从嘉并没想真心维护赵匡胤,他不想因为一个赵匡胤跟这些为了大唐殚竭虑的重臣们心生嫌隙。
李从嘉看了释雪庭一眼,释雪庭知道他该上场了,毕竟之前李从嘉已经将情报部交给了他,情报部就是李从嘉的耳朵眼睛,本来一直都是他自己掌握这支力量,只不过,一旦不需要上战场,释雪庭就没什么事干,李从嘉怕他多想,干脆就将这个交给了他。
而面对李从嘉这样毫不掩饰的信任,释雪庭的心都化了,更是兢兢业业,而且他天生对这些比较敏感,在信息的分析处理上比李从嘉要强许多。
所以释雪庭开口说道:“前两天到消息,回鹘可汗派使臣前往晋州,求赵匡胤出兵相助,并且要下嫁公主。”
这个信息量可就大了,内阁辅臣们听了之后都十分郁闷,这个赵匡胤这么抢手?
当然不是赵匡胤抢手了,而是景琼没选择,于阗不插手,周边还有谁?党项就别提了,景琼都没想到党项居然跟大唐早就有所联系,剩下的就是吐蕃,然而……不说吐蕃肯不肯出兵相助,回鹘想要派使臣去吐蕃要经过唐国的地盘!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唐国不会给回鹘这个机会,所以,他只能求助于赵匡胤。
景琼想的也很简单,李从嘉用的那些玩意说不准就是从中原带来的,中原的各项发展一直都比西域强,这是一个共识,哪怕中原正在经历战火也不是文化科技也不是西域能够比得上的,所以同为中原人的赵匡胤手里也一定有!
赵匡胤听出了景琼的这个意思,所以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跟景琼合作。
合作干嘛?合作一起被李从嘉一炮轰死?
是的,赵匡胤已经知道火器军用的最大最沉重的那玩意叫火炮,不过这玩意亮相的时候不多,除非那个城池十分结实,十分难以攻打,而且还准备死扛到底不准备投降。
赵匡胤不知道火炮的制作方式,但是不妨碍他看得出这玩意的缺点沉重,打击速度慢。
然而只要这玩意一出现,那就代表着对面的城墙修的再结实也没用,除非派人将这玩意给毁了。
可问题是唐军也不傻,这样的大杀器保护的那叫一个滴水不漏,一般人连摸都摸不到这玩意!
赵匡胤从头到尾没想过跟景琼合作,只不过他需要给李从嘉一个压力,好把自己连同自己手下那点兵打包卖一个好价钱。
赵匡胤算是看出来了,如果没有李从嘉,他还有信心在中原跟周国以及其他几个政权一较高下,现在李从嘉带着他的火炮横空出世……估计没几个人是他的对手,而且赵匡胤也不想让自己成为出头的那一个。
周国回不去,北汉跟荆楚是苟延残喘,赵匡胤的眼光再一次发挥了他的作用,远在西域的唐国居然成为最有实力的一个,这让赵匡胤不由得感慨世事无常。
他正确的选择也给他带来了应有的益。
景琼要跟赵匡胤联合的消息彻底让内阁辅臣们坐不住,仔细想想,一个未来太子妃的承诺换赵匡胤的附庸,也是很划算的事情,毕竟赵家女能不能长大两说,就算真的嫁过去了……能不能当上王后也是两说,只是一个承诺而已。
所以赵匡胤等来了让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消息李从嘉要给儿子定下他的女儿?
别说,赵匡胤还真有一个幼女跟李仲寓年龄相当,还是嫡女,当然未来的太子妃,怎么也不可能是庶出,否则那是在打李从嘉的脸,李从嘉再大肚他手下的人也不可能忍得住
复唐 分卷阅读243
。
不过很快等见面之后,他就知道李从嘉为什么肯下血本。
是的,这么大的事情,李从嘉总要跟赵匡胤见一面。
再次见面,赵匡胤心里是十分感慨的,这些年他跟李从嘉最多也就是个平起平坐,甚至在一开始相识的时候,李从嘉还是“平民百姓”,结果……如果谈的顺利,李从嘉就是他的顶头上司,人生的际遇还真是奇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