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复唐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云长歌
除了他们两个,李平和朱元,他们两个虽然也是作战的好手,但终究还是有些缺陷,起码大局观不行,也是听命行事不错。
思来想去,似乎只有一个赵匡胤还不错,只不过,自从归附之后,赵匡胤也开始深居简出,在朝上也跟隐形人似的。
李从嘉干脆就让人将赵匡胤喊了过来。
赵匡胤在看到桃符的时候,心中就十分纳闷,不过他心里也有些警惕,生怕李从嘉是要找借口弄死自己,哪怕最近李从嘉对他跟对别的大臣也没什么不同,但赵匡胤就是觉得……不安心。
赵匡胤到了麟德殿之后,李从嘉正坐在御座上看折子,正好看到了刑部的折子,上面写着许多刑事案件,看得李从嘉怒火上扬。
赵匡胤一看李从嘉的小脸黑了一半,心中不由得咯噔了一声。
李从嘉一抬头看到赵匡胤之后,表情缓和了些许说道:“来人给紫亭候看座。”
赵匡胤越加警惕,然而警惕过后又觉得没意思,他已经内附,还在宫中,李从嘉就算喊一声让人砍了他,他都不能反抗,再警惕有什么用?





复唐 分卷阅读256
李从嘉将手里的折子往御案上一扔,看的赵匡胤一愣,然后就听到李从嘉说道:“杀母杀妻杀子,简直是畜生!”
赵匡胤这才知道李从嘉表情不好看是看到了这种事情,不由得说道:“殿下息怒。”
李从嘉没有回答,只是开口问道:“依紫亭候看,若是大唐现在用兵,刀锋该指向何处?”
赵匡胤被问得一愣,他来之前想过很多种可能行,觉得李从嘉大概是想要往夏州等地方派人过去将他的人都替换下来,所以先安抚他,结果没想到李从嘉居然问他这个问题。
赵匡胤回过神来略一思索说道:“蜀国。”
李从嘉略有些惊讶:“为何是蜀国?为何不是北汉?”
李从嘉从来不怀疑赵匡胤的军事素养,他只担心赵匡胤不说实话,毕竟他怎么看都觉得打北汉更加容易一些。
赵匡胤十分坦然说道:“因为盐。”
李从嘉瞬间想到,西域这边是比较缺盐的,虽然守着几个盐碱地,但是终究不够,李从嘉一直忙着发展军功,这方面也没来得及顾忌上提高盐碱地的使用效率这种事,最主要的是就算他有时间也未必知道怎么做。
而蜀国虽然不临海,但是那边有许多地方盛产井盐,也算是一大补给。
而北汉也没什么产盐之地,赵匡胤见李从嘉若有所思,又补充了一句:“北汉与辽国接壤,我们目前不宜跟辽国有接触。”
赵匡胤说得委婉,实际上就是说大唐如今实力比不上辽国,如果干掉了北汉,说不定会引起辽国的警惕。
李从嘉瞬间明白了赵匡胤的意思,这不就是跟他不想打于阗的注意,留着于阗挡喀喇汗国是一个道理吗?
赵匡胤见李从嘉认真听着,顺口又说道:“殿下若是要出兵,还是趁着蜀国没有防备,尽快为好。”
说完之后,赵匡胤就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一不小心就说多了,这种建议不该是他来说的啊。
结果他没想到李从嘉长出了口气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我原本打算攻打北汉,之前跟首辅商议了一下,明天大朝会再议吧。”
赵匡胤的心放了下来,倒不是因为李从嘉听了他的建议,而是李从嘉跟他说话的神情语气都跟别的大臣一般无二,这样看起来,别的不说,李从嘉的容人之量至少是有的。
最主要的是还能当着他的面承认自己思索不足,想要打的是北汉,这大概是一个帝王能够给予臣子最大的信任了。
赵匡胤主动说道:“夏州等地刺史官位空悬不是长久之计,殿下还需尽快派人前往。”
李从嘉吃惊地看着他问道:“之前一直都没有刺史的吗?”
赵匡胤无语,怎么可能呢?只不过那些都是他的人啊,他这不是要避嫌吗?
没事儿闲的谁也不会想造反,赵匡胤都反过一次了,不想来第二次,更何况他跟周宗想的差不多,觉得李从嘉身上有大气运,跟他作对说不定没啥好下场,不如坦诚一点,就算将兵和地盘都献了出去,他也能包住一家老小。
李从嘉见他不说话,就知道赵匡胤在想什么,只是说道:“既然以前有就不要折腾了,三天两头的换人,政策朝令夕改,百姓们也过不踏实,就这样吧。”
赵匡胤听了之后肃然起敬,他觉得自己还是小看了李从嘉,就这份胸襟气度,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
李从嘉也是有苦说不出,他的地盘在逐渐扩大,但是他手下干活的官员数量却没跟上,他想派人去也没人能去,这种时候再去猜忌别人,那就等着官员系统乱成一锅粥,然后全线崩盘吧。
更何况李从嘉如今已经有了底气,不像是当年那么患得患失,只要他能稳住,让地盘上的百姓过上安稳日子,就算有人想反,老百姓也不同意。
李从嘉又问了赵匡胤最近的生活,想了想说道:“杨新手下的商队又要出发,你若是有什么想要的可以托他带回来。”
当然这是托词,只不过是告诉赵匡胤,如果感兴趣就去杨新那里入一股。
毕竟赵匡胤内附之后,家产虽然没被没,但是入来源几乎断绝,一时半会也没找到好的门路。
李从嘉的儿媳妇还押在赵家呢,怎么都不能亏待了未来太子妃,再加上赵匡胤够配合,没有再起幺蛾子,他干脆就给赵匡胤指了一条明路。
赵匡胤眼睛一亮,立刻说道:“臣叩谢殿下。”
赵匡胤走了之后,李从嘉还要继续批折子,但是却越来越坐不住,他忍不住想去看释雪庭,可又不好误工,思来想去最后决定,让春生和桃符抱着折子,直接去了金花落。
释雪庭已经从增福寺搬到了金花落,在这个过程中李从嘉难得强势一次,完全没有询问释雪庭的意见,趁着他服药昏睡之后就把人给搬了过来,等释雪庭醒过来,只能一脸无奈的接受事实。
此时释雪庭已经能够起身略坐一坐,李从嘉过去的时候,正好看到他坐在椅子上看书。
“怎么不多休息一下?”李从嘉伸手摸了摸释雪庭的额头,发现对方体温正常,着实松了口气,这些日子他最怕的就是释雪庭伤口感染,虽然有酒,但是谁也不能保证,更何况每次用酒给释雪庭消毒,李从嘉都心疼的不行。
如今伤口结痂,想必释雪庭也不必再糟这份罪了。
释雪庭握住李从嘉的手说道:“哪能一直躺着呢?”说完又问了一句:“外面很冷?怎么不多穿一点?手这么凉。”
李从嘉抽了抽手,没抽动,便说道:“等等就暖过来了,你先放开我,别冻着你。”
释雪庭不仅不肯甚至还将李从嘉另外一只手也握在手里,想要帮他暖过来。
李从嘉已经好些时日没跟释雪庭亲近,一时之间不由得有些心猿意马,他转头看了一眼,春生和桃符立刻聪明的将剩下的宫人都带了出去。
等人都出去之后,李从嘉就凑过去给了释雪庭一个绵长的亲吻。
好在他还记得释雪庭身上有伤,按耐住了蠢蠢欲动的身体,想要退回来,平复一下,结果就感觉到释雪庭的手揽住了他的腰。
李从嘉顾忌释雪庭身上的伤,不敢挣扎,只是说道:“你身上伤还没好。”
释雪庭凑过来咬了咬他的耳垂说道:“我是要帮你。”
李从嘉瞬间脸色涨红,想了想又觉得这是很好的反攻机会,只不过释雪庭身上有伤,让他有点舍不得。
释雪庭见他意动,也不多说什么,一双手东摸摸西摸摸,很快就让李从嘉放弃了抵抗,伸手将释雪庭身上的中衣扯开说道:“你自找的。”
捡日不如撞日,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释雪庭还这么主动,他要是还不上也太不是男人了。
然而释雪庭身体力行证明了




复唐 分卷阅读257
李从嘉想的有点多,就算受了伤,国师也还是国师,就算用手都能折腾的他毫无还手之力。
事后李从嘉窝在释雪庭身边,感觉自己像是一条快要风干了的咸鱼,他觉得如果有镜子的话,他必然比释雪庭更像是受伤的那一个。
在察觉到释雪庭的手依旧在他腰臀之处流连,李从嘉有气无力地说道:“不要了。”
释雪庭回了手只是说了句:“等我伤好……”
李从嘉顿时一个哆嗦,思考着等释雪庭伤好之后,他是不是要几天不能上朝。
为了打消释雪庭的念头,李从嘉开口说道:“知道你神这么好,今天就不用去问赵匡胤了。”
释雪庭手一顿,问道:“见赵匡胤?问了什么?”
李从嘉将事情叙述了一遍问道:“你觉得赵匡胤说的有没有道理?”
释雪庭略一思索说道:“倒也的确是个问题,如果为了盐的话,的确是打蜀国最合适。”
李从嘉消耗了许多体力之后,昏昏欲睡说道:“那回头再商议。”
释雪庭说了一句:“也不忙,十一郎的商队也有去蜀国的吧?让他帮我带几封信给旧识。若是顺利,或许也能让蜀国效仿周国分裂,到时候也不用浪太多兵力。”
李从嘉听了顿时一个激灵,抬头看着释雪庭傻傻问道:“你……到底还有多少旧识?”
第125章
释雪庭忍不住笑道:“怎么这个表情?”
李从嘉摇了摇头没说话,还能说什么?释雪庭这明显是知交遍天下的节奏啊,这样的人居然甘愿当个普通和尚,大神的追求我不懂。
释雪庭把李从嘉拉过来抱在怀里说道:“没你想的那么复杂,只是昔年同师兄一起苦修,一路上遇到了许多好心人,也帮过很多人,有一些虽然多年未曾联系,但去信询问一下应当不成问题。”
释雪庭说的保守,但是李从嘉才不信会是这么简单,释雪庭从来不做无用功,他既然说可以找到人里应外合,那就必然能够找得到。
李从嘉摸了摸他的脸说道:“不急,等回头大家商议出个结果再说吧。”
释雪庭也没有坚持,李从嘉又问道:“哎……其实不管怎么看,都觉得你比我适合当王啊。”
李从嘉真的是不懂,他以前以为释雪庭只是武功高超,所以有自知之明愿意辅佐他,为的就是还天下一个太平,只是在一起的时间越长,他就越是觉得释雪庭身上具备着皇帝最基本的素养。
至少他懂的东西很多,李从嘉都自叹不如。
释雪庭有些无奈:“怎么好端端的又说起这件事情来了?若我真的想要取而代之,你当如何?”
李从嘉有些奇怪:“我?我怎么了?当年大唐在阿爹手上已经亡国,任谁看我在西域建立一个唐国都是苟延残喘,你顾忌什么?”
释雪庭十分直白的问道:“我当了王,那你要做我的辅臣吗?”
李从嘉听了之后认真想了想,最后摇摇头说道:“大概不会吧,我也没啥别的本事,可能就是找个安稳地方隐居,平平安安过完这辈子算了。”
释雪庭便说道:“如此,我倒宁愿扶你上位,至少还能留在我身边。”
李从嘉有些纳闷:“可是当初……你不是为了这个吧?”
当初释雪庭坚持要辅佐他并且什么都不要的时候,还是刚到西域,他们两个还没发展出特殊的感情,释雪庭这个顾虑……不怎么成立啊。
释雪庭亲了亲他的额头说道:“你怎么知道我不是为了这个?”
李从嘉吃惊:“难道那个时候你就……”
释雪庭认真想了想说道:“大概是潜意识的想法吧。”
藏的够深的,知道释雪庭早就喜欢自己,李从嘉顿时眉开眼笑,凑过去亲了亲他的锁骨说道:“好啦,就是随便说说,你也累了,好好休息吧。”
累了?释雪庭低头看着李从嘉若有所思说道:“你倒是好像不怎么累。”
谁说不累的,刚刚他连移动手指的力气都没有了!
李从嘉见释雪庭不怀好意的模样,忍不住伸手糊了他一脸说道:“我今天的折子还没批完呢。”
释雪庭问了句:“没批完就过来了?”
李从嘉十分坦然:“嗯,想你了。”
然后……坦然的结果就是,今天的折子最后都是释雪庭帮着批的,别说,他模仿起李从嘉的字体来,还真是惟妙惟肖。
第二天一早,李从嘉从金花落直接去的宣政殿,路上的时候李从嘉下令谁都不许乱说。
毕竟虽然整个王宫都是他的,但是睡在哪里也是有讲究的,李从嘉可以在紫宸殿睡,可以在含凉殿睡,剩下的就算去也不能过夜,这是他不近女色,如果有其他妃嫔的话,一早从别的妃子那里起来上朝,被御史知道了说不定又要没事儿找事。
如今朝堂上也没什么大事情,都是一些有关民生的琐事,不过今天比较意外的是内阁辅臣集体反对李从嘉提出的户籍制度。
宋齐丘苦口婆心说道:“殿下,以少数统治多数本就不易,揽民心还来不及,此户籍制度一出岂不是让外族百姓与朝廷离心离德吗?”
李从嘉颇为头疼:“可是不这样还能如何?”
韩熙载站出来说道:“老臣说句公道话,如今朝中重要位置皆由汉人担任,若是有什么事情,自然会偏帮汉人,这种事情大家心照不宣也就是了,没必要大张旗鼓的提出来,不仅不能提出来,殿下最好还要安抚百姓,告诉他们不管什么民族,只要是大唐子民就是一家人。”
李从嘉心中总有些担心,又问道:“若是安史之乱重现又当如何?”
内阁辅臣中一直比较背景板的徐铉听了之后毫不客气说道:“安史之乱其时朝廷已经日渐衰弱,若是我们将这里也治理的如同当年的中原,何谈争霸天下?”
好吧,你们说的有道理,李从嘉摸了摸鼻子说道:“既然如此,那就重新议定户籍制度吧,不过还是要分,杨新已经跟北汉以及北周达成了协议,不日将有一批流犯被押解前来,这些人单立一个户籍。”
周宗有些不以为意:“不如何必如此?直接入奴籍就是。”
李从嘉摇了摇头:“奴婢放良太过苛刻,这些人虽然说是流犯,但是里面恐怕也少不了遭受冤屈之人,这样的人完全可以让他们在西域过普通日子的,没必要盘剥过甚。”
李从嘉这个说法众人倒是接受无碍,毕竟这里面也很有一些仁者思想。
眼见有关户籍的问题众人达成一致,李从嘉又说道:“除了这个,还有个问题需要大家商讨一下。”
虽然说是商讨,但是李从嘉基本已经下定决心要去攻打后蜀,所以他这等同于是通




复唐 分卷阅读258
知,只不过文臣的想法是需要顾及的,李从嘉就让他们去讨论粮草等后勤问题。
虽然李从嘉现在坚持军政分离,然而武将和文臣之间并没有太大的隔阂,李从嘉将赵匡胤喊过来商讨完之后,就很有一些人得到了风声,当然这个风声是赵匡胤放出去的,他在这里也算是初来乍到,总要跟朝臣们交好才能继续混下去。
李从嘉倒是乐得看到文臣武将一家亲,他心里清楚,出了个枢密院,文臣武将的晋升渠道完全不同,谁都决定不了,两边没有了利益冲突,应该能够和平共处。
攻打后蜀的计划定了下来,不过最快也要明年初才能出兵,毕竟快要入秋,西域太冷秋冬都不适合出兵。
李从嘉转头就让李弘冀他们制定好战略战术和行军路线,这种事情李从嘉没什么天赋,干脆就交给下面人去做,他也不担心李弘冀他们忽悠他,毕竟他身边还有释雪庭啊。
就这样本来一直在征战不休的大唐忽然就停了下来,不打仗之后百姓们才感受到和平的可贵,再加上朝廷制定的赋税并不高,整个西域颇有些欣欣向荣的意思。
被刑部拉去各种大刑伺候的景琼心腹倒还真知道不少,比如说他知道景琼还有一只秘密军队,以及回鹘王室世代掌握的金矿玉矿玛瑙矿也知道一些。
不过那个心腹知道的终归是少数,饶是这样李从嘉也十分满意,这些矿产看样子还能开采一段时间,本来就是王室私有,李从嘉想了想干脆也划拉进了自己手里。
大臣们对李从嘉这样的举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连御史也没站出来让李从嘉将矿区充公,毕竟大家心里都清楚,皇室的确是需要自己的钱袋子,这样才不会打国库的主意,更何况国库里的东西曾经大半都是李从嘉的私产。
只不过拿到这些矿之后,李从嘉着实为难,之前景琼派去那里开采运输的人他肯定是不会用的,但是他自己手上……还真没什么人啊。
当初他手上的人现在都成了唐国的军人,他手上最多也就是这些伺候他的宫人算是他的私有奴隶。
李从嘉现在十分迫切的需要自己人来管理这些矿区。
想来想去,他想到了柳宜。
对于柳宜,李从嘉的感觉也是很复杂,柳宜对他的忠心他从来没有怀疑过,只是这个人……不知道该说他天真好还是糊涂好,有些看不清形势。
好在现在宫中李从嘉一人独大,里里外外也没人能够动摇他的地位,再加上李从嘉一直在晾着他,柳宜最近这段日子倒是老实了不少。
不过好歹是柳三变的父亲,看在柳永的面子上,李从嘉愿意再给柳宜一个机会。
柳宜本来以为自己要边缘化了,不过他倒是没有埋怨过李从嘉,只觉得是自己太不清醒,贸贸然的就掺合进了宫斗之中,他一个外臣,掺合进去还能落到什么好?
万万没想到他还有重新被重用的那一天,虽然是让他去管理矿区事宜,但是他看得出这些矿区对王室而言十分重要,李从嘉让他来管理,已经说明了他的信任。
李从嘉十分明白说道:“这件事情不需要你多么圆滑多么有才华,只要循规蹈矩就行了。”
柳宜自然应声,而后小心翼翼问了句:“殿下……可要招一些矿工?”
不招不行啊,现在他就一个光杆司令,就算他肯自己去当矿工有能挖多少呢?
李从嘉微微一笑说道:“不用担心,很快就会有人了。”
柳宜带着满腹的疑惑离开了这里,很快他就知道了李从嘉的意思北汉押来的第一批流犯已经出关了。
现在大唐需要干活的地方太多,这些人其实并不怎么够,不过,李从嘉还是让柳宜从里面挑了一些忠厚老实,看上去能干重体力活的人,当然如果这些人有家人也一并下。
剩下的事情都不需要李从嘉去管,不过他还是特地告诉柳宜一声:“不要太苛刻了,每天上工四个时辰就够,剩下的你自己看着办吧。”
柳宜十分吃惊:“四个时辰?会不会太短了些?”
李从嘉摆了摆手:“已经不短了,时间再长容易出人命。”
毕竟都是重体力活,连续干八个小时,这已经算是剥削了。
柳宜满腹疑惑,想了半天还是说道:“若是这样,产出只怕……不尽人意。”
李从嘉笑道:“我知道,我手上有当年回鹘可汗的账本,知道大概多少,我会给你一个数字,只要每个月不低于这个数就行。”
柳宜见李从嘉做了决定也不再多说什么,急匆匆的回去处理那些流犯,哦,出关之后,这些流犯有了新的称呼堕民。
见过柳宜,李从嘉再次打包了奏折跑去金花落,反正在那里能够跟释雪庭在一起,就算批折子都显得不那么枯燥,如果释雪庭不老实的话,最后还要帮他批奏折,也没什么不好。
李从嘉见到释雪庭说道:“我手上的金矿回头分你一个。”
释雪庭反射性的要拒绝,李从嘉摆手说道:“先听我说,你的增福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重新修葺,或者还有别的地方需要用钱,手里有钱总比没有的好,虽然我也有私库,但是那些御史你也知道是什么德行,就算我用私库,说不准他们还要说我铺张奢侈,你用自己的钱他们管天管地也管不到你头上去。”
释雪庭顿时失笑,想了想倒也是这个理,也就没有再推辞,他也看得出来,李从嘉是想要对他好的,然而对一个人好除了关心爱护之外,这些俗物也是必不可少的,释雪庭若是坚持不要,李从嘉心里总会觉得不安,既然如此他下便是,更何况他倒也想再几个小和尚,增福寺一直只有他一个人也不是回事。
释青松他们虽然是国师的师父师叔,但是终究没有资格住进皇宫,李从嘉给他们找了座庙,让释青松当主持去了。
李从嘉也看得出来,释雪庭跟他这个师父之间要说没感情是假的,但是心里有芥蒂也是真的,既然如此就让他们离得远些好了,而且将来说不定他们就要回中原,释青松既然是这里寺庙的主持,自然不能轻离,相隔那么远,释青松就算再怎么作死也影响不到释雪庭。
释雪庭今天倒是没折腾李从嘉,至少抱着他温存了一会,两个人就并排坐在书案之前开始批折子。
结果李从嘉刚刚说完那些御史喜欢没事儿找事,就真的来了一个找麻烦的。
李从嘉扫了一眼那个折子,皱眉扔到了一边,释雪庭十分意外说着:“怎么回事?”一边说着一边还伸手去拿。
李从嘉反射性的按住了释雪庭的手,就他这一个动作,释雪庭就知道这件事情大概跟自己有关。
李从嘉看他一脸了然的模样,无奈松手,释雪庭拿过来一看,发现也




复唐 分卷阅读259
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有人说释雪庭贵为国师久居宫中不合礼制,应当在宫外则一福地修建国师府。
1...7980818283...2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