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商纣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星辰雨
没有意外,又引起一阵惊讶。
这二十年来,还是第一次这般大的官员变动。
几乎毫无征兆,让许多人措手不及、有些紧张的思索其中含义。
难道朝中又要大变!
不少官员皱眉不已。
“启禀大王,臣有要事禀报。”忽然,又一人站了出来。
看到那道身影,不少人心一跳。
鄂侯、梅伯二人神色一惊,像是想到了什么。
难道大王……
“讲。”帝辛开口。
九侯面容平静,恭恭敬敬道:“大王,臣今日有所感悟,恐需长时间闭关,还望大王允许臣辞去刑部大夫一职。”
轰!
大殿绝大部分人心中轰然震动,哪怕再迟钝,也明白这大商朝堂上,要掀起一股巨大的震动了。
先是吏部大夫一职变化,随后是九侯辞官,勉强平静二十年的六部高层,再次起了巨大波澜。
鄂侯、梅伯二人心中叹息,明白大王已经做出决定。
他们三家留在现在没有去成为诸侯,一定程度上而言,其实就是打定了主意,跟随帝辛。
但万事无常,如今局势只能如此。
而他们二人虽然留下来了,却也并没有真的太过高兴,反而皆是复杂之意。
帝辛似乎根本不在意下方的震动,停顿一下道:“九大夫虽然有所感悟、需要闭关,但也无需辞官。
孤新得一福地世界,九大夫保留二品官位、暂去镇守。”
“臣领命。”九侯神色郑重了些许,大礼参拜。
梅伯、九侯二人神色一惊,不是就封诸侯!
心中快速思索其中的含义,不是就封诸侯,还保留着二品官位,也就是说,现在虽然像是流放,但九侯还有机会重回朝堂。
一时间心中也不知是喜是忧,更加复杂了。
“商鞅,由你暂任刑部大夫一职,从二品。”帝辛继续开口,平淡的声音中,尽是威严的不容置疑。
“臣领命。”商鞅眉头一挑,快速站出来大礼参拜道。
今日之事在他心中是迟早会发生的,但这么快、突然之间如此,也出乎了他的意料。
众臣已经有些麻木了,不过对商鞅担任新的刑部大夫,倒也更能接受。
毕竟现如今大商的巨变,都是此人一手掀起的。
“房玄龄,由你接受民部左中大夫。”帝辛再次命令道。
“臣领命。”房玄龄立刻站了出来。
“退朝。”淡漠落下两字,金光升起,帝辛身影离去。
“恭送大王!”
众臣行礼,纷纷怀着复杂心思离开人王殿,随后在大殿之外,场面便热闹起来了。
恭贺的、商议的、询问的,朝歌城六部高层这二十年来,罕见的这么热闹。
……
离开众臣视线,商容与比干慢步。
‘箕子兄长离去,九侯离去,我王室和旧贵族代表各去了一人,新势力加入了两人,朝堂也算是平衡了一些!’比干轻轻叹道。
箕子将要卸去吏部大夫一事,他二人事先就已知道,没有反对、也无法反对、更反对不了。
这是与各方都有好处的事情。
商容略一点头,淡然道:‘九侯一去,旧贵族领头者就剩鄂侯、梅伯二人,那些旧贵族力量也会集结到他们身边。
如今新势力越加强大,但旧贵族团结一起,也丝毫不弱。
加上我二人从中调和,我大商总算能平静下来了!’
说完、顿了下叹道:‘只是有些委屈箕子兄长和九侯了!’
‘也不算委屈,对于九侯来说、有箕子兄长陪同,他和旧贵族一方都能接受,而且看大王的意思,三十六层星辰天和那个福地世界迟早要全面管理。
那正是他们大显身手之时,还未尝没有重返中枢的机会。’比干略一摇头,正色说道。
商容默默点头,没再说什么。
……
另一边。
商鞅和吕不韦、萧何,田丰和陈宫,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也都各自成群商议着什么。
在旧贵族看来,他们是一伙的,但其实他们也是各有各的圈子。
同时,也自然各有各的心思。
哪怕他们的目标都是使大商更加兴盛强大,但在努力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也是不免有自己的心思、方式等等。
比如此时,原本庞统、陈宫这一伙的,明显在几个群体中占据了上风。
哪怕贾诩从不与其他人亲近结交,哪怕他与庞统是任职到了军方中,但事实就是如此。
毕竟那是一部之长。
而现在,商鞅这一伙的,明显将其他几伙都压了下去。
一下子占据了两部大夫之位,代表新势力与另外两大势力抗衡。
391.第380章 驱逐诸葛亮
第380章 驱逐诸葛亮
他没有选择去劝说祖境之下最强的那些人,也就是准圣高等层次的强者,因为他知道这几乎不可能。
那等人物都是各祖的嫡系手下,跟随他们不知多少年了,不可能再去跟随帝辛。
准圣中等的强者,他同样没有去接触劝说,这等层次的强者,祖地也并不多,不是那么容易加入大商的。
只有当加入大商的人多了,形成一股大势,诸葛亮他才有把握更容易的劝服那等强者。
回到自己在祖地的住处,默默思索着。
他如今劝服的人,已经足够形成一张不小的网,毕竟祖地是有限的,又都是各祖手下,每个人的关系网都很大。
以这些人为缺口,未必不能加快速度。
不过也要小心些,祖庭也许就出手阻止了,每隔一段时间、就先运送出去一批人。
心中谨慎的想着,诸葛亮继续思索各方面的关系和每一个人的关系。
劝人加入大商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找对办法了、事半功倍,找不对办法,事倍功半。
诸葛亮无疑是找对办法的人。
脚不沾地的忙碌中,又是四个月时间过去,这些时日不止是诸葛亮忙碌,被他亲自劝服的人、大半也在越加忙碌。
这些人被他说的,主动的去劝说其他人。
有他们的亲朋好友,也有他们的下属等等。
这时,诸葛亮邀请人加入大商的消息,差不多传遍了祖地金仙以上的圈子。
不管对此事是赞同或不赞同、亦或不在意,无数的目光都望向了这里。
而且不赞同的人,也并没有跳出来阻止。
这等有些复杂异常的气氛下,诸葛亮到达祖地已经半年时间,无数目光下,他停止了行动。
召集所有同意的人,一起出了祖地,向朝歌城而去。
当即,祖地中无数人眉头稍展,终于走了!
也有许多人有些悔意、早知道就主动加入了!
带着一共五万多人,诸葛亮回到了朝歌城、向帝辛复命。
一番行礼,诸葛亮从容道:“启禀大王,臣此次从祖地带回准圣初等八人,大罗金仙五百一十六位,金仙两万三千八百六十五人,天仙三万两千二百三十五人。
这只是初步,恐迟则生变,方才先行带回复命。”
“好。”帝辛语气中带了丝丝喜意,短短半年时间,便有这么多人,已经超出他的预料。
“辛苦你了。”声音虽有些清冷,但那股赞赏、真心,都是清晰无比。
“大王过奖,这是臣分内之事,而且若无大王之威名,臣断然做不到。”诸葛亮连忙抱拳一礼、似乎有些感动道。
帝辛不置可否,没在这方面上多纠缠,语气微凝道:“祖地内情况如何”
“回禀大王,臣回祖地后,想面见臣的师尊、却发现其刚刚闭关,所以臣以为各祖对此事并不赞同、也不反对,就立刻行动起来。”诸葛亮神色一凝、肃然说道。
帝辛略一点头,便听诸葛亮继续道:“臣以准圣初等强者为先,开始劝说…………
到此时,同意加入大商的这五万多人,大半来自无脉,只有一小部分才算是来自天皇一脉和尧舜二帝一脉。
这二脉在祖地中一向低调,心中向往机会者众多,臣准备以此二脉做表率,拉拢更多的人才加入我大商。”
“此事你自行做主即可。”帝辛开口,信任之意无以言表。
“是。”诸葛亮微微一礼,颇为平静的接下了这份信任。
他一向只会用行动结果、去回报帝辛给他的信任。
随后二人又商议了许多,从祖地局势到加入大商这五万多人的能力身份等等。
两个多时辰后,诸葛亮离去。
第二日,帝辛亲自召见了五万多祖地之人中的强者,一百二十多位拥有大罗金仙高等及其以上的实力。
其实这其中有很多,是不够资格受到帝辛召见的。
不过他还是召见了,而且浑身威仪几乎展露了一半左右,将这些祖地之人带着的或多或少傲气,全部压灭。
或者说给他们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敬畏,从而不至于任职后、有着什么优越心理。
说白了,就是敲打一番这些来自祖地的人。
这件事,也只有他这位达到混元祖境的人王来办,才能有最大的效果,能真正的镇住他们。
随后,就是考核他们各自的能力,好分配到各个职位上去。
诸葛亮在其中忙碌了一阵子,准备了一下后,就再次返回祖地,并且带上了几位从祖地出来的人。
这一次,他第一位、就找到了一位盯了很久的准圣中等强者。
“董兄,亮有一言,还请细听,如今人王雄才伟略,犹如当年诸位人祖一般,正带着我人族向另一个高峰前行。
此等壮举、盛世,我等之辈又岂能缺失
董兄,机会难得啊!
连诸位人祖都已经默认,董兄还在顾忌什么
如今祖地之中、宛若一汪平静的水,升不起波澜,董兄在这里清修度日,有哪里比得上为我人族呕心沥血
董兄一身本事,就这么浪费不成”
“……”
“没错,九州是稳定,但不瞒董兄,人王新得两个洞天世界,不日就将全面管理,到时就是我等一展才能之时,董兄更是如此。”
“……”
“董兄如果还犹豫不定,不妨叫几位好友、先去大商看上一看,与人王、以及大商众臣畅谈一番,到时你们再做决定不迟。”
“……”
“董兄莫送,亮等人告辞。”
……
不一会,带着一人走在回去的路上,诸葛亮面容上有着一抹志在必得的自信笑意。
身后那人则是有些疑惑,想问什么又不敢问。
&
392.第381章 李靖归来
第381章 李靖归来
这一礼是他对诸位人祖的感谢、敬意,也是代表大商、代表人王帝辛对诸位人祖的感谢敬意。
数个呼吸后,诸葛亮方才直起身,定下情绪,开始安排起来。
今日就要撤离祖地,虽然很匆忙,但实际上他早就做好了准备。
毕竟他清楚,这一天迟早会到来,尤其是随着他的动作越来越大。
“允贤、你去毕伟前辈家中,我这就通知他,集合南部所有人员,随后你带领他们直接出祖地。”
“是。”
“明文、你去赵境前辈家中,任务与允贤一样。”
“是。”
……
诸葛亮丝毫不乱的安排着,手中一道道传书不断的飞向各方。
今后很长时间,他都不能再来祖地,一些安排都需要现在做好。
这一天的时间很快过去,诸葛亮已经满脸不舍的离开了祖地,叹息数声,带着两万多人在原地驻扎,没有动弹。
因为他们还要等待随后出来的人。
今日的时间太短,确定加入大商的人,终究不可能全部撤离出来。
随后几日,有人陆续出来,六天后,诸葛亮带着这最后一批十二万人,赶往朝歌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