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商纣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星辰雨
第五日,早朝。
一些正常的政务商议完毕。
一名官员站了出来道:“启禀陛下,臣有一本、要状告他人。”
顿时,大殿好像更安静了。
就连郭嘉等人,都目光含着一股莫名意味的看着那人。
“讲。”安静的大殿,帝子受声音响起。
“臣要状告新通过考核士子林陨、王明、李江等二十三人,妄议朝政,构陷当朝官员。”那官员沉声说道。
其他官员心中各有情绪,又开始了。
像这种状告,从大业六年那次考核过后,就不时出现。
而被告的,大部分都是那些通过考核、寒门出身以及平民出身的人。
原因很简单,位少人多。
官位实在太少,可以当官的实在太多了。
到如今,已经举行考核四次,通过考核的,有四千多人。
&n
第一百四十章 帝子受真正的目的(3)
?
臣麾下功曹贪赃枉法,臣已将其辞退、依法处置,可功曹一职事关重大,臣实不知该聘请何人。
而且臣以为,再由臣自己聘请功曹一职,实属不妥,故请求陛下派遣一位通过考核的士子担任,可封为品级。
这就是那太守上奏的大致意思。
当戏志才怀着莫名心情,将此事在朝会上说出来时,霎时间,一片寂静。
寂静的每个人都听到了自己的呼吸声。
田丰、曹操、袁绍等等的人,都感觉全身一僵,往日所有的疑惑、迷雾,一下子仿佛闪电出现,照亮了它们。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陛下真正目的是各郡、各县的功曹主薄等职位。
只有如此,才能完美解决这么多职位的问题。
只有如此,才会让这位霸气盖世的帝皇,布局数年。
只有如此,才值得,才能说通。
为什么地方力量强大为什么世家力量强大
因为一位郡守几乎代表了一郡、县令代表了一县,郡丞、县丞的牵制力度很小。
郡守、县令出身的那个世家,就说明那个世家控制了那一郡、那一县。
可如果将功曹、主薄等位,都收归朝廷,都由朝廷现在任命这些通过考核的士子担任。
那后果
推恩令。
陡然,他们心中想起了这个词。
前汉初期,解决了诸王的大难题,将诸王的封地分割、封给他每一个子嗣。
如此看似职位多了,朝廷需要顾忌的人多了。
但力量一分散,即使那些是一家人、封地加起来还是那么大,威胁力度却不可同日而语。
而现在,情况何其像。
一旦功曹、主薄等职位,由朝廷任命,由别的世家弟子担任。
那一郡、一县,就不再只是太守、县令的了。
看似世家掌握的力量更大,但实际情况跟推恩令一样,一郡一县的权利分散。
分到了更多人的手中。
如此一来,看似还都是在世家手中,实则呢
威胁力度不可相提并论,毕竟人一多、心就不齐,世家又如何
推恩令之下,还都是亲兄弟,不也心不齐吗
权力只有掌握在越少数人的手里,方才会威胁越大。
一种恍然大悟油然而生,因为时代局限、因为前所未有,所以他们事先怎么都想不通,如今这位太守的上奏,顿时给这些绝顶聪明的人,指出了一条明路。
他们目光悄悄望向上方那霸气、威严的身影,心中止不住的震撼,敬畏。
这等眼界、手段,实在让他们叹为观止。
同时,不断想着影响究竟会如何,自己又该怎么做
而除了这些少数已经明白的人之外,绝大部分的人还是并不明悟。
一些人感觉是无稽之谈,一向如此的情况如何能变
要是朝廷派人去担任功曹,人一多,太守还如何掌握大权
不能掌握大权,还如何治理好地方
而一些人却是眼前一亮。
功曹要是由朝廷所派,那是不是主薄等职位也可以如此
这可都是官位!
还有一县之中,那都是数量巨大的官位。
要是如此,现在朝廷最严重的问题就解决了,再容纳数千官员都不成问题,自己后辈也可以当官了。
越想,心中感觉越对,同样的恍然大悟,这么多的官位,以前怎么没有想到。
“启禀皇上,臣反对。”忽然,一位看明白了一切的官员忍不住站出来开口道。
而在下一刻,他身体僵硬起来,因为上方那道目光已经望过来了。
如渊如天,只是一道目光,就让他全身不能动弹,反抗的心思都升不起来。
心中一凉,又清醒过来。
陛下布局数年,岂能让人反对
而且、能反对得了吗
那些想当官的士子
陛下之霸道举世皆知,我怎么这么傻
想着,嘴里的话就说不出来了。
“讲。”这时,上方的声音响起,淡漠的似乎没有丝毫情绪波动。
“臣以为。”那官员脑子不断转着,越加紧张,忽然咬牙道:“臣以为不止功曹,一郡之其他职位、也应该一并由朝廷任命。”
立刻,不少大臣看向他的目光,有些玩味了。
不过很快,戏志才出言道:“臣附议,并建言一县之职位,也应由朝廷任命。”
“臣附议。”郭嘉行礼道。
“臣附议。”田丰站出来行礼道。
“臣附议。”
一位又一位大臣站了出来,袁绍等少数人心中冰凉,叹息一声,知道已经势不可挡,行礼附议。
“内阁商议。”帝子受淡淡地说道,似乎这就是一件小事一般。
朝会结束,众多大臣心情各异的散去,有沉重、有兴奋、有叹息。
但不少大臣明白,大商的天、要变了。
‘郭兄、你觉得陛下接下来会如何做’仍是戏志才与郭嘉二人。
郭嘉轻笑:‘不管如何做,如此继续下去,世家已经不足为患了!”
‘不错,如此,只要政策、环境合适,寒门、平民人才越来越多,世家又能如何’戏志才轻叹,眼中的光芒越来越明亮。
‘寒门、平民人才可从来不少。’忽然,郭嘉笑道。
戏志才微愣,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那些功曹、主薄!’
说完,他也笑了起来。
是啊,人才、以往最低都是一县之才,才可以被称为人才。
可如果功曹等职位,由朝廷任命,变为真正的官。
那人才标准,就要下降了。
那些此时的功曹、主薄等职位,可是几乎有一半,都是寒门、平民出身。
一旦将那些职位也变为大商朝廷正式的官,寒门官员还会少吗
心中一股叹服升起。
不愧为陛下啊!
&nbs
第一百四十一章 帝王报复、二十年不晚(1)
?
一点点的尝试,一点点的摸索出最适合的执政方式。
而且在他眼里,大商的天,从来就没变过。
这也只是一个开始罢了。
拿下各郡、各县的其他职位,不过是个开始。
想要真正将大商十三州所有的力量全部掌握,光是如此,还远远不够。
大半个月之后,内阁在帝子受的示意下,终于商定了最终的方案,由帝子受批示后,宣布天下。
顿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太守、县令之下,再各自增设四位郡丞、县丞之位,开设郡中、县中六部。
太守、县令,和五位郡丞、县丞各掌一部,这是要将六部开到各郡各县啊!”
“好细致的规定。”
“这是要将天下郡县,都囊括到六部之下,太守、五位郡丞各掌一部。
县令、与五位县丞的上司,是郡中的太守、五位郡丞,郡中的六位,上司是朝中六部。
太守、县令,也不再对其他五位有直接罢免的权力,如此一来,太守、县令的权力,就会下降一大半。”
“太守、县令执掌民部,其他五位执掌其余五部,其下还各有四位官员,九品制、这下算是齐全了!”
“好一个九品制!好一个六部!”荆州,一座仙气飘飘的山庄之中,一位老者抚掌大笑。
“竟是将所有一切都考虑进去了!这下子、再难有所动作了!”说着,看向对面一道身影。
那身影看起来年龄也不小了,身上有着一股与人为善的气质,很是亲和。
见老者望向自己,轻轻笑道:“看我做什么这是好事啊!该担心的,是你们吧”
“我可不担心什么,盛极必衰,天道伦理,世家也不会例外。”老者不在意道。
顿了顿,继续道:“而且我总感觉、不仅如此啊!那位的手段应该还有。”
对面之人心中升起一抹叹息,点了点头。
“知足常乐啊!”老者深深看着对面之人,幽幽说了一句,起身走了。
对面那人沉默不语,半晌、闭上了眼睛。
将六部开设到天下各郡、各县的政策确定后,天下到处都是议论声。
探讨着如此的利弊。
利方面,太多太多了,朝廷对地方的掌控、会立刻强到一个巅峰。
处理民生等各种事务的效率,也会强上很多,毕竟一人管理一部。
还有等等方面的好处。
而弊处,恐怕就是真遇到了极大之事,太守、县令不能独掌大权,受到钳制,效果不好。
还有就是很多大才都是各方面精通,只掌一部,显然不能发挥出他们的才能。
不过相比较于利处,弊处也就不算什么了。
天下绝大部分太守、县令都是不满,但政令已下,还真没人有胆子去反抗。
中央朝廷,也开始快速选拨官员,任命各郡县的官员,从司州、并州、翼州最先开始。
按照这种政策,一县之中,要加上二十八位官员。
四位七品县丞,六部下的各四位八品官员,一共三十位官员。
一郡之中,要加一百二十四位官员。
四位五品郡丞,六部之下的各四位六品官员,其下还各有四位七品官员,一共一百二十六位官员。
如此算来,大商如今的官员储备,再次大大不足。
只能先将各郡县的四位郡丞、县丞配齐。
立刻用去了所有通过考核的士子,还不足一半。
于是朝廷下令,各郡县原本的功曹、主薄等人全部赶往洛阳接受考核。
近两万人抱着希望赶赴洛阳。
朝廷还下令,再次举行一次天下考核。
十三州士子无不欢喜。
不仅多了一次考核机会,而且如今天下官职大增,足足多出了数万个,朝廷也许会将考核标准下降。
这次考核也真的下降了标准。
以往七十分能过,这一次六十分就可以了。
近十万士子、加上两万那些郡县功曹等人,通过者近四万人,那些功曹、主薄,通过者有一万六千多人,比例很高。
一瞬间,朝廷又不缺官员了。
一点一点补充着各郡县的官位。
通过考核的那些功曹、主薄等人,全部没有返回原地,而是去往他地任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