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商纣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星辰雨
还会有多少他国之人投靠大秦
起码那范雎就绝对会阻止。
可没想到东皇大人却说,那嬴政真的想杀了他们。
她没有怀疑对方的话,而且仔细想来,范雎那时说话,也许就是同样察觉到了,或者说时机到了,给两人台阶下。
而东皇大人也就立刻顺着台阶下了。
“此人心性之坚定、果断,不是你现在能想象,以后你要小心些,尽心尽力做事。”东侯太一声音沉重了些许。
“是。”绯烟点头,顿了顿皱眉道:“大人的意思是他还在怀疑我们”
“像他那种人物,本就不会轻易相信我们新投靠之人,更何况还有了疑心。
疑心一起,再想消除就难了。
即使我再俯首,他也不会减少疑心。
更何况我还表明经常不出现在朝堂上。”东侯太一轻声道。
“不知他究竟在怀疑什么”绯烟精致的眉头锁起。
“也不用太过担心,我们是真心投靠与他,不需要想那么多。”东侯太一声音轻松了几分。
顿了下,继续道:“东皇二字从此废除,不得再用。”
绯烟呼吸一顿,她本也是沉稳冷漠之人。
但今日种种,却是让她根本平静不下来。
“大人、这……”
她都可以想到,日后会有多少人取笑阴阳家了。
“称号终究只是称号。”东侯太一语气有些豁达,“我阴阳家以往远离朝堂,看似逍遥自在,但终究不上台面。
此次是我等的机会,东皇二字在朝堂上,绝不可再出现,此次也是我大意了。
本意进退一二,能让嬴政更看重我们,随后再除去东皇二字。
却被他莫名怀疑,以此二字为借口。”
“不过这也未必不是好事,我们虽被他怀疑,态度更是毫不客气,但不客气也是一种亲近,当怀疑去除,便是我阴阳家大步发展之时。”
听着东侯太一的话,绯烟心中莫名的有些不舒服。
此时,她、并不多想介入朝堂之上了。
而且,她有种感觉,东皇大人似乎对大秦、对嬴政,都有些过于迁就。
像以往,东皇大人对谁这般低声下气过
就算是注定一统天下的天生王者,也不应该一开始便这般……
有些冷漠的表情下,心中心思一闪而过,就压了下去。
阴阳家三百年的谋划,不是她能决定或阻止的。
“你自己小心一些,我先走了。”过了一会,又嘱咐了几句,东侯太一身影一闪消失无踪。
绯烟停留一会,浑身冷漠之意渐浓,也消失无踪。
咸阳城。
不过半天时间,阴阳家已经完全投靠大秦的消息,便传遍了偌大的咸阳成。
并如狂风一般,向天下各国席卷而去。
咸阳城中,绝大部分人皆是欢喜,都明白这是什么概念。
张仪府邸中。
面容忠厚、只有一双眼睛极为明亮的张仪,听到消息后,肃然想了一会,便放下了心。
阴阳家入秦,对他纵横家来说,影响不大。
吕不韦府邸。
听到消息,吕不韦面色凝重了些许,四大丞相中,他最为势弱,想的自然也就越多。
商王府邸。
一抹轻轻的喜悦,便是商鞅的反应。
阴阳家入秦,对大秦来说,绝对是百利。
…………
时间匆匆,阴阳家入秦,在整个天下各国之中,都引起了巨大的影响。
一时间,秦国在无数人心中的地位再升。
连阴阳家这般不入朝堂的强大势力,都入了秦国,这还不能说明一些问题吗
一些自认有才华之人,向大秦而去。
秦王宫。
帝子受则是如旧,好似并没有受到阴阳家入秦的影响。
只是派人帮助阴阳家将总部搬到咸阳附近的骊山一处。
&nb
第一百六十七章 改变大秦(第一章)
张仪神色肃然、微微一礼道。
纵横家一向人少,所以在朝中官员甚少,却是没什么影响。
“臣附议,可以择其中一些先进行实施。”范雎开口道,同样、他也属于纵横家,观点跟张仪差不多。
“臣附议。”吕不韦行礼,心中仍然在权衡利弊,但其他三人都已经同意,他即使反对也没用了。
“好。”帝子受神色好似凝重了些许,沉声道:“孤欲先成立内阁,四位丞相担任内阁大臣,辅助孤处理国家大事。”
“喏。”商鞅四人一起应道。
最终帝子受也没说此法是谁献上,商鞅四人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压着心惊没说什么。
第三日朝会之上,帝子受亲口宣布内阁之事。
群臣齐声应诺,心中隐隐间,有了一种预感,大秦要变了!
一个月后,帝子受下令,改延尉为刑部,设刑部大夫一位。
中大夫两位,下大夫四位,辅官八位,吏官十六位。
当即震惊了朝廷,不少大臣看向四位丞相,随后便都选择了默认。
延尉本是九卿之一,这一改变,自然不是简单的,即使只是改变中央咸阳,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直到两个月后,刑部方才逐渐恢复原状。
这时,帝子受又下令,改九卿之一治粟内史为户部,官职与刑部一样。
治粟内史的影响力比延尉要更大,四大丞相支持下,一直持续了三个月左右,方才逐渐适应。
这时,天下各国先后移来了目光,不知秦国发生了什么,但也都松了口气。
不管如何,如此这般,不会是要掀起战争。
随后半年,又是四部成立,九卿之二典客、奉常改为礼部,九卿之一少府改为工部。
令设民部、吏部。
合称六部。
一系列的行动,在咸阳城掀起了轩然大波。
各种暗流不断涌动,谁都认为,这是秦王开始正式掌权了。
而掌权的方式,还很不一样,动静异常之大,直接拿朝堂改变,可是四大丞相不但不阻止,反而还全力配合。
没错,就是全力配合。
吕不韦越发认为六部是有利于他的。
原因很简单,法家在大秦根深蒂固,好似一张大网,根本逃脱不了。
可是六部划分,将所有职责明细,法家也有了漏洞,让吕不韦心中有了明确方向,让不少杂家之人进入了朝堂六部之中,所以越加全力配合。
张仪和范雎都是纵横家,跟吕不韦差不多,法家对他们压力太大了。
这样对他们而言,也是好事,可以加深他们的影响力。
受到影响最大的,是法家。
但商鞅毫不在意,他看到的,是原本有些沉寂的秦国,有了向上的朝气。
而且,只要大秦还在,法家就不会受到什么影响,这是他的自信。
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六部划分,大秦朝堂之上,发生了几乎翻覆的变化。
不止六部,帝子受还撤销了九卿之一太仆,九卿之中只剩下了宗正、中朗令和卫尉。
又建立了钦天监和太医院。
六部大夫分别为民部大夫吕不韦、吏部大夫商鞅、户部大夫王绾、工部大夫公输仇、刑部大夫蔡泽、礼部大夫顿弱。
两大内阁大臣兼任两部大夫。
钦天监监正由东侯太一担任。
太医院监正由夏无且担任。
宗正继续由秦王室德高望重的樗里子担任。
同时,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帝子受的威信极速增长,不管在谁眼里,都已经是真正的秦王。
不少人心中震撼,这才多久!
如今还年轻的秦王,就已经确立了威严,得到了百官认可,真正掌握了朝政。
朝堂之上,最终确定的人,已经由四大丞相、转为了最上方那越发威严霸道的身影。
各国之中,也都渐渐更加警惕了起来。
秦国、好似又出现了一位雄主。
秦王政六年,是在改变中渡过。
也是这一年,通过六部建立,帝子受成为了真正的秦王,大致掌握了朝政。
秦王七年,六部正在快速磨合着,各种行政效率也在缓慢提高着。
帝子受并没有强自给六部下达什么必须达到的目标,现在一切以适应磨合为主。
秦王七年三月二日。
秦王宫中,帝子受召见了王翦、司马错、蒙骜、王龁四位大将。
四位如今大秦最负盛名的大将,怀着各种不同的心情走进了秦王宫。
自当今王上登基以来,还是第一次、将他们四人都召集到一起。
“参见大王!”
四人带着恭敬行礼道。
帝子受坐在最上方,右手抬起:“免礼。”
“谢大王。”四人直起身,纷纷向上看去。
帝子受目光透着平天冠、微微扫过四人直接道:“孤欲成立军阁,尔等以为如何”
四人心中一震,军阁
虽不知是什么,但一想到内阁,还有军字、便足以让他们想到很多了。
随即就是有些火热。
向来文武都是平等,可内阁建立以后,文却是明显有些凌驾于武之上了。
大王要对军队出手了。
此念一起,不是反对,而是欢喜。
只有如此,才能显示他们的重要性。
四道余光对视一眼,一起行礼道:“请大王明示。”
“内阁管理政务,军阁管理军务,辅佐孤处理所有军务。”帝子受淡漠道。
四人心中一喜,继续齐声道:“一切谨遵大王喻令。”
第三日朝堂上,帝子受当庭宣布,成立军阁,王翦、司马错、王龁、蒙骜四人为军阁大臣。
暂时军阁下成立军法部、后勤部、新军部三部。
消息一出,连四位内阁大臣,都是一愣。
太突然了,而且大王都没有跟他们商量。
隐隐的,他们明白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天下第一名将(第二章)
?
大批的官员从咸阳出发,向一个个郡县而去,一道道任命在各地出现。
大秦中央对地方上的掌控,本就是众国之首。
所以即使有些官员并不愿意,也无能为力,只能乖乖配合。
三个月后,忙碌开始减少,官员已经不够了。
而五十五郡之中,合适的官员还缺少四千多位。
这时,帝子受再次下令,将所有官员分为九品、十八阶。
内阁、军阁大臣正一品,或从一品,看功劳大小。
六部大夫为二品或从二品,也看功劳大小。
以此往下推论。
秦王政七年十一月九日,一则消息以暴风的速度,席卷天下。
大秦将与明年四月八日,在咸阳举办论才大典。
天下有才之人皆可前来参加,优秀者、可以得大秦官职。
消息一出,天下震动。
大秦身为天下第一大国,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整个天下。
加上前些年一连去世三位君王,和这两年内部不断的大动作,本就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此消息一出,震动天下。
无数自认有才的人也都心动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