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宋当大佬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祝家大郎
楼上的甘奇笑道:“你们几个拿了钱,也得帮我办些事情,回去的时候沿街帮我吆喝一下。”
小孩子最是纯真,个个满口答道:“甘东家放心,我们一定到处去帮你吆喝。”
甘奇笑着点头,还答了一句:“多谢。”
领了钱的孩童们,果真说到做到,才转身走出几步,已然边走边跳七嘴八舌吆喝起来:“大哥赌坊,进店送钱。大哥赌坊,进店送钱。”
一帮孩童还未走出甘奇的视线,就停在路边买起了冰糖葫芦,却也不忘了给甘奇吆喝。
扛着冰糖葫芦的脚商刚卖完几个孩童的冰糖葫芦,已然往赌坊而来,也领得五个铜钱。
甘奇笑得很是开心,因为他已经听到了楼下的叫喊声。
“狮子,狮子,狮子!!!”
“老虎,老虎,老虎,老虎……”
“兔子兔子,兔子兔子,兔子兔子……”
“乌龟,老王八,老王八………………”
“唉!!!!”
“怎么出了个老鼠。”
“出老鼠了出老鼠了哈哈……十五倍,十五倍,赔我一贯五百钱,快快快。一百文赚了老子两个月的营生。哈哈……”
“猴子也有啊,猴子有十倍。”
“鸡也有,鸡也有五倍。”
“给钱给钱。”
“急什么,别急别急,待老子把钱都拢起来,一个一个赔。”
“朱账房,朱账房,你别在门口发钱了,赶紧过来算一下,记账,快些个。”
楼下的声音,虽然还有些不那么熟练流畅,甘奇却听得连连点头在笑,这些声音,恍惚间似曾相识。
不得片刻,楼下又是各种呼喊:“这回老子也压老鼠,老鼠老鼠,二百文,赚个三贯,老子回家把房子修一修。”
“不着急,一个个来,一个个来。”
“别挤别挤。”
楼上的甘奇此时与身旁的周侗说道:“周侗,你下楼去与朱账房说一声,让他晚间帮我再去雇几个账房先生来,待遇就按他的给。”
第二十章 小手段而已
忙碌一天,到得晚间要关门打烊,大哥赌坊里还都是依依不舍的人。
却也有人凑到正在关门的甘霸身边,开口问道:“呆霸,你家大哥这里放不放钱”
“什么放钱”甘霸问道。
“借钱,唉……借钱,我要借钱。”这人一脸着急。
甘霸明白了,答道:“高利贷啊我大哥不做的,我大哥不放钱。”
那人闻言一愣,又道:“开赌坊,怎么能不放钱呢还做什么生意?”
甘霸只答:“我大哥老早就说了,不放高利贷,别问了。”
那人悻悻转身,怕是寻着别处去了。今天这赌坊里赢得盆满钵满的不是一个两个,实在太过诱人。
此时从门内最后走出来的甘奇看着那个着急而去的背影,摇摇头叹道:“定是寻黑虎帮去了。”
甘霸也点点头:“大哥何必如此心善咱们不放钱,自有人放。这利钱何必便宜了黑虎帮”
甘奇摆摆手道:“呆霸,你不懂。一个人没了钱,再去赚就是,这繁荣的汴京城,只要肯卖力气,到处都是活路。但一个人若是欠了真正的高利贷,沾上了黑虎帮那些人,那这一辈子的路就走死了,只会越欠越多,一辈子都难以翻身了。”
“那也是他们自作自受,还能怪得别人不成大哥还是太心善。”甘霸又说一语。最近甘霸也不知是第几次用“心善”来形容甘奇了,显然很不贴切。
甘奇摇摇头,说道:“把钱都背上,回家吧。”
甘霸点点头,八个人背钱,却一个个气喘吁吁,连甘奇自己都左手一袋,右手一袋。
这钱,来得实在是快,快到甘奇自己都没有预料到。这还是第一天,往后就更不用说了。
天色快要黑尽,迎面路上走来的狄咏,正在紧赶慢赶,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回家。
见得甘奇,狄咏上前一礼,问道:“大哥,今日生意如何”
甘奇答道:“相扑场的钱是不愁了,你明日再多招匠人,加快进度。”
狄咏闻言大喜,左右看了看,问道:“大哥,莫非这些口袋里都是钱不成”
甘奇还未开口,甘霸已然连连点头说道:“狄大哥,都是钱,大哥当真厉害呢,这回咱们是发达了,吃香喝辣不在话下。”
“好好好,我明日再去招匠人,加快进度,加快进度,我父今早还问呢,一定要加快速度建好。”狄咏开心不已,狄咏是个孝顺人,显然也是狄青的状态实在不好,越来越差。
甘奇点点头说道:“兄弟,赶紧进城吧,回去与狄枢密多说一些开心的事情,比如我开的那个赌坊,说与狄枢密调笑一下。”
狄青抬头看了一眼远处的城门,连忙拱手告辞,飞奔往城门处而去。
这个时候赶着入城之人,实在不少。天彻底黑下来的时候,城门就会关闭,一直到天亮才会打开。夜晚的城门,几乎是如何也不会再打开的,就算是紧急军情传递,夜晚打开城门的程序也是极其繁琐。
这个时候入城的人,还有一个黑虎帮的黑衣短打,步伐匆忙,再一次寻到了王胜家中。
王胜听得禀报之人说得一大堆,却好似没有听懂,开口问道:“什么玩意儿什么大转盘,什么彩票这都是什么东西”
“大当家,就是一个圆盘模样的物什,转呀转啊,然后就开了,赔十五倍,十倍。还有赔五百倍的。”
“什么。赔五百倍有人拿到五百倍彩头吗”王胜问道。
“大当家,有人拿到呢,还不止一个,有两个人拿到了,一个拿了四十多贯,一个拿了一百贯。至于十倍五倍的,那就更多了,数都数不过来。”
“还真有人拿到了五百倍的彩头现钱兑付”王胜似乎不相信。
“嗯嗯,都是现钱给的,小的起初还不信呢,就亲自去看了看,刚好看到那个拿一百贯的人领钱。”
王胜皱眉想了想,说道:“不过是甘奇在演戏罢了,小手段而已。”
“小的也是这么想的
第二十一章 倚楼盼着他
要说路边问路,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甘奇家就在汴梁城外,每日南来北往路过的人不知几何。
甘奇也不是第一次被人问路,平常里抬手指点一番东城西城的也就罢了。
为何今日甘奇却还出言留宿问路之人呢?
自然是有理由的,甘奇看人的眼光极为毒辣,虽然这三人风尘仆仆,满脸的疲惫,甘奇却还是能从三人对待一个路人周到的礼节与言行举止上看出这三人有些不一样。
留宿他人一晚,对于甘奇不过是举手之劳。如今的甘奇,不同以往。知道万事万物,都有个因果循环,都有个缘浅缘深。
交好三个读书人,在大宋这个时代,再怎么说也不是坏事。
甘奇头前带路,甘霸几人肩背手拿大气粗喘。
三个儒生跟在甘奇身后,最先与甘奇说话的那人,再次开口相问:“头前还未请教尊姓大名,实在失礼。夜晚叨扰,再谢兄台。”
甘奇笑答一语:“在下甘奇,就住在头前甘家村中。家中也是书香门第,颇有几间厢房。兄台也不必挂怀,举手之劳尔。”
年轻儒生点点头,说道:“原道兄台也是读书人,失礼失礼。在下苏轼,眉州人士,此乃我父苏洵,此乃我弟苏辙。我父子三人千里迢迢而来,是为赶考。不知兄台今年可进考”
年轻儒生话语说话,看着甘奇忽然停住了脚步,转头直勾勾看着自己,心下疑惑,以为自己不该问甘奇是否进考,问到了甘奇的痛处。连忙换个话题又道:“以往都在家乡小地方,第一处远出家门,才知天下之大,兄台见笑了。”
甘奇心中的震惊自不用多言,心中想着这个京城,实在是个好地方,住在这京城之外,也是幸运事。头前还遇到了周侗,今日却又遇到了进京赶考的苏轼。
缘分这种东西,当真妙不可言,这个缘分,倒也是甘奇自己争取来了的,若不是头前自己愿意给这三人提供住宿,这个缘分,大概也就如平日遇见问路人一样,从身边擦肩而过了。
“苏兄不必如此,蜀地也是天府之国,岂能是小地方说来惭愧,在下今年并不进考,只得等到下一回了。”甘奇答着,也频频拱手,与苏洵苏辙见礼。苏洵、苏辙二人也还与甘奇拱手回礼。
要说这一门三父子,当真不简单。唐宋两朝六百多年,唐宋八大家,苏门这一家就占了三个。
嘉佑二年,也就是今年,一家三口从家乡眉州出来,到汴京赶考。苏洵两个儿子,同榜进士及第。实在是美谈,上下几千年,独此一号。
苏轼闻言,安慰甘奇道:“甘兄台不必惭愧气馁,总有个时运不济的时候。”
苏轼此言,当真就是在安慰甘奇了。苏轼今年二十一岁,前半生的道路,那是康庄大道,文采斐然,境遇顺利。后半生却是命途多舛,但苏轼也能自得其乐。
甘奇笑道:“苏兄不必安慰与我,三年后再考就是。今日相见便是缘分,今夜在下备好酒菜,为三位接风洗尘,预祝你们兄弟二人东华门外唱得大名。”
东华门是汴梁皇城东边的一个宫门,得中进士的时候就会在东华门外放榜,到时候会有人一个一个的唱名恭喜。
苏轼闻言有些不好意思答道:“甘兄吉言,若是我兄弟二人能中一个,那就是谢天谢地的事情了。两个都中,不敢多想,不敢多想。”
甘奇不知为何忽然兴起,大手一挥,说道:“我说你们兄弟二人都能中,那就必然都会中,若是中不了,我甘奇名字倒着写,还给你兄弟二人厚礼赔罪。”
此时的甘奇,好似那算命的神棍一般,掐指一算,就算出了这对从几千里蜀地而来的苏门兄弟,今年会一同荣登进士榜。
苏轼闻言笑意不止,却还是连连摆手,只当甘奇说笑。
一旁的父亲苏洵却喜上眉梢,拱手来道:“多谢甘小兄弟吉言啊,若是他兄弟二人当真都登榜,那我这老头,一定厚礼来谢你。”
&
第二十二章 苏门学士
甘奇开口,唱他是唱不来的,念倒是可以:“蜀客高歌,犹未亲、阳春一曲。多应是、连城有价,閟藏华屋。但使章台无异意,何妨一见汴梁曲。料锦囊、随客泛京溪,凌波绿。
难独唱,篱边菊。谁与咏,阶前竹。想秋光不久,又成虚辱。过雁不知蛩有恨,行夔应笑去无足。愿为予、落笔走盘珠,争圆熟。”
这首词显然不是甘奇此时填出来的,而是文抄之词,稍有修改。上辈子的附庸风雅,此时倒是用上了。
苏轼听得甘奇诵罢,先是面带惊讶看着甘奇,随后才道:“甘兄,就凭这首词,我这过雁也不敢让你秋光不久成虚辱,寒蛩虽不闻冰,但过得今日,你我已是旧友,岂能相忘”
苏轼为何说这句话因为甘奇词中,其实表达的是匆匆过客的意思,今日美酒高歌,不过是人生偶遇,来日春去冬来,谁又还记得谁蛩就是蚂蚱,冬天南去的雁,不会去理解过不了夏天的蚂蚱。
苏洵却开口说道:“甘奇词作当真填得好,唯一不足的就是无人弹唱。”
甘奇已然开口:“子瞻多虑了,不过是随意说说而已,不得当真。”
苏轼豪气一起,说道:“待得入汴梁,甘兄,你我同上高楼,就去听一听这汴梁曲。甘兄有此大才,定然让汴京各楼女子倚楼苦等,扫榻相待。到时候春闺帐暖,好不快活。”
苏辙闻言又是大笑:“兄长,岂能人人如你这般,四处风流”
苏轼之风流,看其许多诗词,可见一斑,年少之文,十曲有九曲填的是那风流雅地之事。只是后人熟悉的多是他被贬之时的诗词文章。
甘奇却也豪气答道:“好,子瞻,来日你我踏汴梁,试问文坛谁与争锋。”
甘奇是喝多了在吹牛,苏轼闻言大喜,连连拍手:“填词赋诗,文章书画,看看这汴梁城哪个有才。”
苏轼可不是吹牛,诗词文章不谈,书画也是绝技,名传千年。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居首。苏轼画作也是不凡,最擅长竹石,是湖州画派的开创者。
甘奇刚才自己吹牛,还有些心虚,听得苏轼比他还能吹,似乎心安理得了,举杯就说:“吃酒吃酒!”
苏轼一饮而尽,还不尽兴,开口说道:“甘兄,去笔墨来,且看子瞻与你挥毫。”
甘奇头前见到苏轼的时候,苏轼还是有礼有节的模样,看不出他这么豪放。此时的苏轼,已然原形毕露,少年才子,正在激荡青春。
笔墨取来,《寒竹怪石图》跃然纸上。
不等墨干,苏轼又是大手一挥:“甘兄,如何”
甘奇低头去看,下意识开口就喊:“六六六!”
苏轼闻言问道:“甘兄所言六六六是何意啊”
甘奇一脸尴尬,答道:“就是好,绝顶的好。”
苏轼点点头:“嗯,甘兄慧眼,我子瞻下笔,没有不说好的。这幅图就赠与甘兄,当作你我结识的伴礼。”
甘奇哪里还会拒绝,俯身就去吹墨,待得墨干,连忙收进书房。这幅画若是放在后世,随便拍卖,也是几个亿起步。就算是在大宋朝,待得几年,也是天价。
前后伺候的吴巧儿,又一次把酒壶打满,由自内心的微笑挂在脸上,心中如吃了蜜一样的甜。
曾几何时,自家这个乖官还能结识到文人朋友,还能与文人在酒桌上吟诗作词,这当真是吴巧儿以往不敢想象的事情。
酒酣胸胆尚开张,这是苏轼写过的词句,用来形容此时的苏轼再适合不过。
觥筹交错,杯盏不止。苏轼说着眉州与成都的风流韵事,说着年少轻狂时,止都止不住。
父亲苏洵早早回客房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