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长公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秋水晴
叹息,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父亲也没能给他添个活泼精怪到令人头疼的阿妹。
要是家中有个差不多性情的阿妹,或许他对怎么跟小公主相处会有些心得。
身后的槿落秋桐听着李沄和苏子乔的对话,只是抿着嘴笑。
苏子乔再怎么样,也是名将苏定方的幺儿。
国公之后,出身不俗,不论在圣人面前如何稳重,总有一些压箱底的招数。
听闻苏将军也是个风雅之人,是羽林军中的才华和颜值担当,很受王室贵族的小娘子们青睐。
然而风雅有才又英俊的苏将军到了小公主跟前,却是一筹莫展。
正在梨花苑等阿妹从骊山回来的潞王李贤,远远看到的便是苏子乔骑着骏马,慢悠悠地晃在前方为小公主牵缰绳的场景。
李贤顿时乐了,眼角眉梢都带上了笑容。
潞王远远地朝苏子乔和李沄招手,模样一点都不稳重,“阿妹,子乔,我来看你们啦!”
苏子乔剑眉微挑。
李沄心里暗自叹息。
好日子到头了,父亲肯定是要二兄来接她回宫的。
李贤见到了阿妹,策马上前,在离苏子乔还有一丈远的距离停下。剑眉星目的潞王眉目含笑,看向自家阿妹,“阿妹,阿耶让我来接你回宫。”
李沄瞅了李贤一眼,不吭声。
潞王含笑的声音响起,“怎么玩得太高兴了不想回宫阿耶就担心你在梨花苑玩得不乐意回去了,所以才特地让我来接你的。”
李沄:“”
小公主一本正经地反驳,“胡说!谁说我不愿意回宫的,我昨天在山上还跟子乔说,我想念阿耶和阿娘呢!不信你问子乔!”
苏子乔神色肃穆地点头,“不错,公主每天都在思念宫中的圣人和皇后殿下。”
李贤哈哈大笑,一双桃花眼瞥向苏子乔,“方才城阳姑姑还在向我抱怨,说子乔如今对太平言听计从,说的话都不可信呢。”
苏子乔闻言,要笑不笑地看向潞王。
“听闻潞王近日骑射之术突飞猛进,某斗胆,敢请潞王赐教。”
李贤脸上的笑容顿时凝住。
不论是太子李弘还是潞王李贤,苏子乔都曾是他们学习骑射之术时的陪练。
苏子乔比太子殿下和潞王年龄稍长,但他是家中幺儿,也是在锦绣丛中长大的,后来被狠心肠的苏定方提溜着习武,偶尔还把他丢给裴行俭,让裴行俭带他到军队里去吃沙子,才不像一般的世家郎君那样诸多讲究。
但人家也是能讲究的,也是有傲气的。
年龄差不了几岁的少年郎们凑一起,就容易少年意气。
一言不合,便是上马,决斗!
太子殿下和潞王单打独斗比不过苏子乔,也曾暗搓搓联手左右夹击,但有的人就是厉害,不得不服。
苏子乔的骑射之术是当朝名将裴行俭都称赞的,早就领教过苏将军厉害的潞王并不想自取其辱。
潞王就是觉得苏子乔什么都好,就是这一点不好。
动辄就武力碾压,未免太粗暴直接了。
听说潞王李贤到梨花苑接李沄回宫,临川长公主家的永安县主周兰若哒哒哒地跑来。
人还没进玉兰堂呢,就听到她远远地喊太平。
李沄正坐在榻上,槿落秋桐正在小心翼翼地给李沄的新萌宠上药。
就是那只色彩缤纷的鹦鹉,李沄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惊鸿。
父亲给她的骏马叫白雪,捡回来的、或许将来会跳舞的鹦鹉叫惊鸿。
惊鸿踏雪。
李沄觉得这两个名字搭配起来就很完美。
周兰若身后跟着几个侍女,到了玉兰堂的大门,都不敢进去。
只有周兰若哒哒哒地冲进了大门,直奔室内。
周兰若目光还没落在李沄身上,就见到了被槿落捧在手里的小鹦鹉,眼中一亮。
“哇,这是什么鸟,好可爱啊。”
李沄坐在榻上,笑吟吟地告诉周兰若,“这是鹦鹉,子乔说长大后会跳舞的。”
槿落秋桐:“”
苏将军好像也没这么说。
周兰若一听,脸上神情十分艳羡,“我也想要有一只,还有吗”
李沄摇头,“没有了,就只有这一只,它叫惊鸿哦。”
周兰若站在原地,直勾勾地望着那只小鹦鹉。小鹦鹉歪着脑袋,一双天真又懵懂的眼睛看着周兰若。
一人一禽,大眼瞪小眼。
似乎谁也不肯认输。
只是小萝莉瞪着惊鸿半晌,忽然想起了正事,她问李沄:“城阳姨母跟我说,你要回宫里了。”
李沄点头,“嗯,我出宫许久了,也想阿耶和阿娘了。他们让二兄来接我。”
周兰若啊了一声,又问:“今天就走吗”
“对,今天就走。”
周兰若一阵沉默。
李沄以为这个小萌娃是舍不得她,脸上便带了笑容,宽慰她道:“没事儿,你要是想我了,随时可以入宫找我玩。”
谁知小萝莉歪头,指着被槿落捧在手掌心的那只小鹦鹉,“我进宫找你玩的话,你会把惊鸿送给我吗”
李沄瞅了周兰若一眼,跑到槿落跟前将小惊鸿捧了过来。
小公主一只手温柔地摸着小鹦鹉身上的羽毛,断然拒绝,“当然不会,惊鸿可是子乔给我的。”
周兰若顾着腮帮,顿时十分失落。
嘤。
她也好想要一只会跳舞的惊鸿。
李沄回宫的时候,天色已经快要入黑。
小公主到了宫里,连丹阳阁都没去,下了翟车就直奔清宁宫,这时候父亲和母亲应该都在清宁宫才是。
李沄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父亲和母亲。
才进清宁宫的大门,就看到母亲穿着一身常服站在那棵海棠树下。
正直花期的海棠在枝头绽放,母亲站在树下,笑盈盈地看着她。
李沄迈着小短腿,飞快地朝母亲奔过去,“阿娘,阿娘,太平回来了!”
武则天笑着蹲下,张开双臂,将飞奔而来的女儿抱在了怀里。
李沄抱着母亲的脖子,语气难掩兴奋雀跃,“太平在城阳姑姑的梨花苑,每天都在想念阿娘和阿耶。我还在骊山上摘了许多好吃的果子回来,我都让库狄收着呢!”
小公主一见到母亲,就迫不及待地想跟母亲分享她这趟出宫的见闻。
武则天听着女儿的声音,面上笑容温柔,她将李沄抱起来,目光落在后面追赶着小公主而来的侍女们身上。
侍女们见到皇后殿下,纷纷行礼。
武则天目光落在了库狄氏身上,笑道:“公主这趟出宫,你们都辛苦了。”
库狄氏低头,“皇后殿下言重了,这是奴的分内之事。”
武则天微微一笑,亲自抱着李沄往东阁走,库狄氏领着侍女们跟随在后。
李沄伏在母亲的肩膀冲库狄氏笑。
武则天将李沄放在榻上坐着,小公主坐在榻上,环顾四周,随即皱着眉头问:“阿娘,阿耶呢”
“你的阿耶和太子阿兄在紫宸殿有事商议。”
李沄撅起小嘴,嘟囔着埋怨,“又让太平回宫,可人又不在清宁宫等太平回来。”
武则天好气又好笑地捏了捏她的鼻尖,“还敢埋怨父亲”
李沄一把将母亲的手拉下来,小手握着母亲的一只手指不放,“本来就是嘛,不止是阿耶和阿娘会想念太平,太平也是会想念你们啊。我下了翟车就到清宁宫了,为了可以快些见到阿娘和阿耶,太平都是跑来的呢!”
李沄嘀咕着,目光忽然落在了案桌上的一个小本本,她瞬间被转移了注意力。
小公主放开母亲的手指,整个人跪坐起来往案桌上趴,“阿娘,这是什么”
武则天笑着坐在女儿的身旁,一只手扶着她的肩膀,温声说道:“这是外祖父一族的族谱。”
“阿娘看外祖父的族谱做什么”
小公主一边说,一边一页页往下翻。
说起这个,武则天在李沄面前倒也不忌讳什么,她跟李沄一起看着族谱上的名字,徐声说道:“你的敏之表兄从梨花苑回国公府后,便得了重病。阿娘寻思着,若是你的敏之表兄重病不愈,该要让谁继续当国公。”
李沄一怔,最近过得太快乐了,差点忘了贺兰敏之这一茬。
小公主似懂非懂地看向母亲,“敏之表兄也会去南海拜观音吗要是他去了南海拜观音,那贺兰姐姐怎么办啊”
“你的贺兰表姐已经去了感业寺。”
李沄“啊”了一声,“贺兰姐姐去感业寺为外祖母和姨母祈福吗”
武则天微笑,“对。”
李沄对母亲的话似乎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她扭头,继续翻案桌上的族谱。
以母亲的性格,贺兰氏到了感业寺,大概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至于“重病”中的贺兰敏之,早晚也是个死。
自作孽,不可活。
对贺兰氏和贺兰敏之,李沄并不觉得可惜。
她如今关心的是,母亲后面到底会挑选谁当国公府的继承人,难道真的要将武承嗣和武三思召回长安吗
第38章 皇家有女38
038
李沄想知道除了武承嗣和武三思之外,谁有可能会成为国公府的继承人,于是十分专心地趴在案桌上翻外祖父家的族谱。
翻来翻去,小公主皱着秀气的眉头,肉呼呼的小手指在族谱上点点点,说这个舅父我没见过,那个小表兄我也没见过点来点去,她扭头看向母亲。
“阿娘,他们都没在长安啊”
所以说,母亲当年为什么将贺兰敏之过继到国公府
一则是因为贺兰敏之是韩国夫人的儿子,外祖母对贺兰敏之也是特别疼爱,二则是因为武家的那些人都被母亲贬谪到外地去了。
同父异母的兄弟贬谪到外地了,堂兄弟也被贬谪了。
母亲对武家的这些人,统统都不喜欢。
干脆就将长姐韩国夫人的儿子过继了。
武则天笑着将案桌上的族谱取过来,点头,“嗯,许多人都没在长安,但随时可以回来。”
当初将外戚贬谪到外地,本就是她主动提出来的。如今国公府后继无人,要召回这些子侄,当然也是一句话的事情。
李沄跪坐在母亲的身旁,看着母亲一页一页地翻着族谱。
两年前外祖母在世的时候,建议母亲将武家贬谪在外的子侄召回长安,母亲拒绝了。两年后,国公府香火无人继承,要召回也顺利成章。
古人重视血脉传承,外祖父有嫡孙,母亲总不能放着嫡系的子侄不召回,偏要弄个旁系的人继承国公府。
李沄有些发愁地跟母亲说:“可是那些人从前对阿娘都不好,如今让他们回来长安,会变好吗”
武则天看着女儿忧心忡忡的模样,心头直发软,她微笑着帮女儿把发带整理好,徐声说道:“他们只需要听话就行。”
李沄靠着母亲,皱着眉头咕哝着说道:“我可太讨厌这些人了。”
武则天听着女儿毫无心机的咕哝,面上带着微笑。
稚儿天真无邪,眼里心里都只认定了谁对她好,便是好的,是她喜欢的。
简单而快乐。
但长大后,或许那样简单的快乐就不复存在。
皇后殿下暂时也没打算让小公主明白她的心情,作为她和圣人唯一的女儿,没有人敢对李沄不好,她这辈子注定会过着众星捧月的日子。
李沄不知道母亲的心思,她靠着母亲的胳膊,再度变身小话痨,跟母亲絮叨着这些日子在梨花苑发生的事情。
絮叨的内容是这样的
敏之表兄和贺兰姐姐吵架被我遇见了。
我在骊山上,把敏之表兄吓昏了。
贺兰姐姐记恨我吓昏了敏之表兄,一个晚上都在恶狠狠地瞪我,从来没有人那样瞪我,我怕她想害我,就让子乔去装鬼吓她,让她别老想着害我,谁知道敏之表兄跑到了贺兰姐姐的屋子去。
哦,还有,小永安说贺兰姐姐去过临川姑姑的公主府玩。
武则天听着女儿的话,面上笑容不减。
库狄氏回宫时禀明贺兰氏兄妹的事情时,早就将小公主在梨花苑的日常一五一十地禀告了。
但皇后殿下仍旧十分有耐心地听着女儿说话。
“城阳姑姑说,贺兰姐姐是受了风寒才生病的。你们都以为太平还小,可我都四岁啦!我都长高了许多,也懂事了!城阳姑姑是在骗太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