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唐长公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秋水晴

    青年听了,恭敬有礼地谢过殷大夫,转头就把那些养身药材往旁边一搁,把殷大夫的叮嘱忘得一干二净。

    又不是老人家,早睡早起什么呢

    少喝酒少忧虑什么的,他又不是没心没肺,怎么能做到呢

    青年一概不管,自己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他平日没事,就待在自己的院子里,要入宫的时候入宫,要陪小公主出去就陪小公主出去,到了晚上就不见人。

    不用想,肯定又是跟他那堆兄弟聚在坊间。

    哦,那堆兄弟里应该还有潞王李贤。

    苏庆节对这个阿弟也是很无可奈何,想对他摆起长兄如父的谱吧,总有些心虚。血浓于水,他对苏子乔也是关心的,可每次关心的时候,总是不得要领,没说两句,苏子乔就脚底抹油,不见影了。

    至于圣人划给苏将军的那块地,本来都要准备动工了,谁知青年跟圣人说不必急于一时,他也不会在长安待多久,等成亲过后要去西域陪师兄一起为大唐做牛做马,妻子一人住在那么大的宅子里也害怕,不如就让她住在国公府,阿嫂还能跟她做个伴。x

    话说得很有道理,加上最近国库吃紧。虽然不至于付不起建一个宅子的钱,但百姓三餐都成为问题,甚至还有人吃人的惨剧发生,朝廷有钱为不愁吃不愁喝的将军盖房子,却没钱买粮救济百姓

    行吧,既然苏将军都说不着急了,那就放一放吧。

    说起这些事,圣人还掐着眉心跟苏子乔说:“子乔啊子乔,你说今年是怎么了我们打败了高丽,大唐疆土扩大了,那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事情。可还没高兴多久呢,关内就已民不聊生,可愁死人了。”

    青年恭立在旁,专心听圣人发牢骚。

    圣人说:“皇太子纳妃的事情要推迟,本来要给你建的宅子也要推迟,怎么就没有好事发生呢”说着,李治像是想起了什么,又问:“我记得裴行俭临走前,说过你快要成亲了。裴行俭都走了两个月了,你怎么还没动静”

    苏子乔哦了一声,徐声说道:“我去见过程侍郎了,说暂时不着急。”

    李治顿时瞪眼,“什么叫不着急,我让尚药局的大夫给你调理身体,就是要你早日成亲的!”

    英国公李绩年事已高,从幽州回来之后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前些天还要跟圣人说要告老还乡。李绩打败了高句丽,功在千秋,圣人肯定要把他留在长安颐养天年,不可能派到边疆去。

    苏子乔是个可造之材,如今还是太过年轻,得历练几年。

    李治本来想着赶紧让苏子乔成亲,年轻的郎君嘛,只要成家了心就能安定下来,一心一意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会因为三天两头想着尚未娶妻生子而分心。

    可如今苏子乔竟然说不急

    那怎么行!

    李治皱着眉头,沉声跟苏子乔说道:“裴行俭临走前,就跟我说过,说你那个阿兄在你面前无甚威严,大概是管不动你的。那时我还以为他是开玩笑,并不相信,如今看来却是真的了。”

    苏庆节管不动青年,难道一国之君还管不动了么

    李治说:“你赶紧去找程侍郎,把亲事商量一下,争取年内成亲。”

    苏子乔恭立在旁,面上忍不住带上了微笑。

    李治:“说你呢,笑什么!”

    青年朝李治作了个揖,竟也一本正经地回道:“圣人日理万机,操心政事之余,竟然还能拨冗关心子乔的亲事,真是令子乔受宠若惊。皇恩浩荡,子乔对圣人给予的关怀喜不自胜,便没能忍住心中的欢喜,于是就笑了。”

    李治:“”

    这小子,是当他听不出话里的戏谑之意吗

    幸好,青年见好就收。

    他收了面上的笑容,神情肃穆地跟李治说道:“圣人放心,您说的,子乔都记着呢。会尽快去提亲,早日成亲的。”

    苏子乔年幼之时,娇生惯养。后来被苏定方带到军队去,什么慈父那是一概没有领会过的,因为苏定方走的是黑脸严父这一路,他所感受到来自长辈的温情,在军队时主要来自裴行俭,后来入宫了,却是眼前这个高高在上的李治给予他的。

    圣人不乏雷霆手段,可私下相处时,是个仁厚随和之人。

    苏子乔骑射之术在一众青年之中十分出色,又有裴行俭和李绩等武将对他赞不绝口,李治在苏子乔面前也没什么架子。

    毕竟,是他亲自挑选进宫的孩子,那是必须得特别不一样的,还指望着能把他培养成心腹大将的而且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怎么看就怎么好。

    李治也乐意在私下相处时,与青年唠嗑唠嗑。

    如此一来,苏子乔跟李治私下相处时,就少了几分拘谨,多了几分随意。当然,有人在的时候,青年还是十分恭敬的。

    而且,青年从来都只听命于圣人。

    只要是圣人说的话,即便是让他肝脑涂地,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

    虽然城阳长公主曾跟圣人埋怨,说苏子乔在梨花苑的时候,对李沄言听计从。小公主指哪儿,他就打哪儿。小公主那是才四岁,难道苏子乔也是四岁吗

    可那不也是因为苏子乔出宫时,圣人吩咐青年一定要保护好公主,只要公主的要求没有太过分,就都听公主的么

    苏子乔听小公主的吩咐,证明青年把圣人的话都放在心上了。

    这么懂事的孩子,谁不喜欢。

    李治就很喜欢,虽然心里对苏子乔挺满意,但圣人如今看青年的神情,也是很嫌弃的。

    只见圣人皱了皱眉头,像是赶苍蝇似的挥了挥手,说道:“你记着就行,太平说了明天要去护国寺拜菩萨,到时候还有杨思俭府中的小娘子一起去,你带一队羽林军护送,不要惊扰了百姓。”

    苏子乔应了声“唯”,就退了下去。

    走出宫门,已是夕阳西下,一轮红色的夕阳挂在天边,长安城中是瑟瑟秋意。

    苏子乔莫名地想起了那个傍晚。

    那个父亲带着他到护国寺找玄奘大师的傍晚。

    那天傍晚也是如今这样夕阳如血,父亲跟他说为将者,能为江山社稷而死,或许已经是最大的圆满。

    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或许是他最终的归宿。

    李沄要去护国寺拜菩萨,不能只是她出去,小玩伴周兰若是要带上的,两个小贵主穿上了小郎君的衣服,然后就带着男装的几个侍女出宫去了。

    在大唐,穿男装的侍女是比较常见的,大家早就习惯,一看就知是大户人家的侍女,穿着男装只是为了方便办事。

    杨玉秀穿着一身素雅的衣裙,跟李沄一起到了护国寺。

    护国寺的方丈是个长着白胡须的老和尚,虽然不知道李沄等人的真实身份,可看她一言一行中都带着浑然天成的贵气,便笑着上前,劝说陪着李沄一起的杨玉秀捐资护国寺印一些经书。

    方丈笑着跟杨玉秀说道:“两位小郎君双目有神,眉宇有英气,长大后绝非池中之物。女施主不防为他们捐资护国寺印一千本经书,也是为两位小郎君祈福,佛祖会保佑他们平安康泰,万年无事。”

    杨玉秀一怔。

    李沄忍不住笑了起来,便跟杨玉秀说:“杨姐姐,大师都这么说了,你就答应他吧。”

    一千本经书对护国寺来说,不算什么。

    大唐的国教虽然是道教,但这时候并不压制佛教的发展。

    护国寺供奉着玄奘大师的舍利子,佛法无边,普度众生。

    长安最不缺的就是达官贵人,这些钱都花不完的达官贵人们难免会因为亏心事做多了,便来神佛跟前忏悔,希望神佛能宽恕他们的罪过,令他们死后能到极乐世界去。

    达官贵人们给护国寺出功德钱都不带眨眼的。

    但李沄并不反感这些寺庙,因为此时的社会救济真的乏善可陈,像护国寺这样的寺庙,却起到了社会救济的作用。

    感业寺里就专门有收留孤儿寡妇的院子,在护国寺也设有学堂以及收留病人的病坊。

    方丈听到李沄的话,微微一笑,目光落在了小公主身上。

    李沄又跟方丈说:“大师,我方才好像听到了读书声。”

    方丈笑道:“那是护国寺学堂的孩子们在用功读书,在学堂里读书的都是寺里的小沙弥和附近的小郎君。小郎君们家里请不起西席,便到护国寺的学堂来读书认字了。”

    李沄微微颔首。

    方丈说在西面的禅房里有开过光的法器,几位施主不妨去看看,若是有喜欢的,选中拿走即可。

    周兰若还没到寺庙来选过看过光的法器,听说了,很想去。

    杨玉秀带着周兰若去禅房选法器了,李沄站在大殿的门口,望向在大雄宝殿中供奉的佛祖。

    关内饥荒,民不聊生。

    被供奉在香火中的释迦牟尼佛,慈眉善目,俯视众生。

    周兰若跟杨玉秀去挑好了开光的法器,就跑来跟李沄说:“小五,杨姐姐遇见了程家的小姐姐!”

    李沄听着愣了下,一头雾水,“什么”

    周兰若是在两个侍女的陪同下过来的,却不见杨玉秀。

    周兰若说:“就是那个那个要跟子乔定亲的程家小姐姐,过年的时候快要病死了,是殷大夫去把她救回来的。刚才杨姐姐陪我选法器的时候,看到她了!”

    李沄啊了一声,看着陪在身侧的苏子乔。

    苏子乔听到了周兰若的话,也没什么特别的反应,就像是听到了关于路人甲的事情似的。

    虽说佛门清净地,万丈红尘的那些风月情爱之事还是不提为妙,但小公主还是没忍住,问身旁的青年:“子乔,你见过程家的小姐姐吗”

    苏子乔摇头。

    周兰若瞪大了眼睛,“难道子乔现在不想去见她吗”

    苏子乔笑了笑,跟两位小贵主解释道:“程小娘子来护国寺,大概也是来祈福的。子乔本就不知她在此间,贸然去见,怕是会唐突了她。”

    周兰若瞅了瞅苏子乔,然后拽着李沄小声嘀咕:“太子表兄都趁去国公府的时候,悄悄去见杨姐姐,相比之下,子乔竟像是一只呆头鹅。你不说我不说,谁会知道”

    李沄深以为然。

    呆头鹅苏子乔默了默,提醒道:“永安小郎君,佛门清净地,神灵在上,你不说小郎君不说,神灵也会知道。”x

    拽着李沄的周兰若顿住,愕然抬头,她说这么小声,苏子乔都能听见

    李沄想了想,却笑着说:“可我想去见一下程姐姐呢。”

    苏子乔看了小公主一眼,“小郎君要去见程小娘子”

    小公主弯着眼睛,“我早就听杨姐姐说过程姐姐,说她冰雪聪明,长得也好看。可我一直没机会见她,如今难得在护国寺碰上,当然要见一见。”

    就是她如今是小郎君的装扮,也无意摆出公主的身份,不知道程家的小姐姐见到她带着子乔过去的时候,会不会把帷帽上的轻纱放下。

    大唐虽然民风开放,可女子出门的时候,会头戴帷帽。帷帽上的轻纱往下一放,便将女子的容貌都遮挡住了,即便能窥见一二,也是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看得并不真切。




第67章 皇家有女67
    067

    李沄终于如愿,见到了程家的小娘子。

    虽然小公主还没将身份亮出来,可那程家的小娘子见到了李沄和周兰若,大概是觉得两位小郎君年龄尚幼,便将本来放下遮住了容貌的轻纱撩了起来。

    也是跟杨玉秀差不多的年纪,少女长相并不十分抢眼,大概是从小就身体不好,脸色有些苍白,可气质却是挺好。

    少女望着站在她前方的两个小郎君,笑着与杨玉秀说道:“我从未听说杨姐姐还有两位如此长相乖巧可爱的小表弟。”

    杨玉秀在旁笑着说道:“我听说馨娘平时不是在家中看书,便是到护国寺来得道的大师讨教佛法,却不知原来你还会关心这些事情。”

    程家小娘子,名馨。

    程馨听了杨玉秀的话,抿唇笑了笑,她坐在院中的凳子上,明亮的双目落在李沄的身上。

    程馨在打量着李沄的时候,李沄也在打量着程馨。

    小公主觉得自己的一颗心都掰开了好几份在用,一份为父母操心,一份为兄长们操心,还有一份分给了她的子乔。

    等子乔跟程馨成亲后,她就不用这么为子乔操心了。

    李沄和周兰若也干脆坐在了旁边的凳子上,两个小贵主动作一致地歪着脑袋,瞪着大眼睛望着程馨。

    苏子乔在宫里甚得圣人和小公主的喜欢,于是几个小皇子和周兰若也对苏子乔不陌生。x

    毕竟,青年容貌清隽骑射之术又出神入化,周王李显都恨不能自己是苏子乔的亲传弟子,可惜他有心无力,天赋都用在了调皮捣蛋上。

    小姑娘爱俏,虽然彼时的小县主对男色之类的还没什么概念,但谁长得好看就会对谁比较容易有好感,这是铁一般的定律。

    又爱屋及乌,凡是太平公主喜欢的人和事,永安小县主都不会讨厌,所以自然也会喜欢苏子乔。

    周兰若眨巴着眼睛,跟程馨说:“听说你要嫁给苏子乔。”

    一般少女说起自己的终身大事,总是会有些羞怯之感,谁知程馨并没有,她听了周兰若的话,十分淡定地点了点头,“嗯,不错。”

    李沄不由得多看了程馨两眼,少女姿态落落大方,谈起终身大事也不见有扭捏之态,倒是稀奇。

    心中思量着,抬眼看向守在半月形门边的青年。

    苏子乔今天穿着一身玄色常服,身姿挺拔,十分的英俊抢眼。

    就是青年站姿如松,背对着院子,仿佛院子里的人和事跟他都没什么关系似的。

    都快要成亲了,难道都不会对未婚妻有一点好奇吗
1...5758596061...1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