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情歌:农门女将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言沫小歌
687.稳步发展 四
运河通航一事事关重大,不仅仅是方便了南北的沟通,更为两岸地区带来了极大的商机。
从通县码头至津门西南边的津南码头不过大半日,等大船到时负责运送海货的维尼早已等候多时。
颜梦笑着问他运河开通的感受,维尼很是兴奋的道“的确方便了许多,不然光是从塘沽港到京城就要一日。”
颜梦听了他的话却怔住了,孟轩昂一直陪在她身边,见状便知自家媳妇只怕又想到了什么,果然,下一秒颜梦便与时任津门知府的二表哥李信问起海河的情况。
李信被她突如其来的一问搞得莫名其妙,但还是如实道“海河一向平静。”
颜梦摇头,“二表哥,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问海河的流经区域。”
只一说,孟轩昂立即明白了她的想法,接口道“你是想将塘沽港和津西码头连接起来”
颜梦郑重地点头,“不止海河。黄河因为情况特殊不适宜行船,可往南的,比如两江府内的扬州河和钱塘江都是可以行船的,你想啊,若是能将现有的港口与内陆码头结合起来,会带来多大的便利更能为流域附近百姓多大的商机”
李信闻言也认真考虑了一下可行性,然后道“不光如此吧,一旦将港口和码头串联起来,还能顺带治理各个河流的洪涝灾害!只是,像表妹你说的这种内陆河也有可能会干涸啊”
对此给出解答的是孟轩昂。“二表哥多虑了,既然是与港口相连,还怕会缺水吗”
颜梦含笑点头,“正是如此,这样一来,沿海一带因为海啸、台风等原因造成的自然灾害也会减弱不少。”
将海水引流、分流,这不仅可以串联交通,更是降低了海水倒灌的部分危害,一举几得啊!
只是这投入也不小。
孟轩昂却大手一挥,不在意的道“此乃惠及天下的大事,自然不该只是国库出钱。”
颜梦双眼发亮的看着码头上前来参加通航仪式的各大商号及富户,嘴角上扬。
一半的海货被搬上了王府大船后的小型货船,剩下的一半则早就送往外地,尤其是西北一带,大船便准备返航了。
回到京城天色已经不早,本来按照计划他们是打算在津门住一晚的,但因为跟来的人不少且码头看热闹的人更多,只好当天往返,不过众人也不觉得累就是了。
等回到宫里,颜梦第一时间叫来了罗奇,让他带着几名擅地形勘测的利刃先去打头阵,“此事还要和工部合作,正好小宇现在在工部,让他跟你们走一趟。”
罗奇领命而去。
颜梦这才有功夫“巴结”自家男人。
“老公”
孟轩昂只觉脊背发寒,瞥了眼一副狗腿样的妻子微微皱眉道“本王知道了,一定不会让老婆失望的!”
颜梦笑眯眯的点头,“就知道你最好了。”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几百万银子可不是小数目。“那你最近就辛苦一下吧,等这些事都搞定,我们就能双宿双飞了!”
孟轩昂无奈点头,想到凭空增加的事端头瞬间大了。
翌日是休沐,但孟轩昂还是一早将内阁四位大臣召进了宫,等他将召他们前来的目的一说,户部尚书吴优率先表示了反对,可惜他的反对没什么用,因为其他三位阁老都表示赞同,一比三,他的反对被拍死在沙滩上。
其实吴优倒也不是真的反对,说到底还是因为钱,不过在孟轩昂明确表示不会占用国库太多时,吴优便顺势同意了。
只是又有一个问题来了,既然不用国库,那么银子从哪里来众人都想到了王府的私库,李旭辉和于大人眉头紧锁,显然是不赞同动用私库的。
孟轩昂也没解释,只私下和李舅舅透露了分毫,李旭辉顿时明白了。
“如今即将入冬,并不是动工的好时候,所以还有的是时间,何况还要等杨宇那边的消息。”
而等到杨宇在罗奇几人的保护下回到京城时已是正月末了,可怜的孩子,年都是在路上过的。
二月初一大朝会,孟轩昂终于将此事公布了出去,并开始号召天下百姓捐款捐物。
李舅舅和于大人率先表示各捐款两万两,吴优也表示捐一万两,邵东明是寒门出身,又是清官,只捐了五千两,六部尚书有四位都先表示了,剩下两部尚书自然只能硬着头皮跟上了。刑部的包尚书同样是耕读出身,入朝也没两年,本来颜梦没想他会捐钱的,但他还是捐了三千两;至于礼部的陈大人,呵呵,这可是世家子弟!所以陈大人即使不情愿还是表示愿意捐一万两。
孟轩昂挑眉,显然对他的数额不满意。
陈尚书也乖觉,翌日就让嫡次子陈铭又捧了两万两银票去了户部,已经在户部工作了几个月的国舅爷小浩接待了他。
“此乃我陈家的一片心意。”陈铭道。
小浩笑着接过银票,“陈老爷子有心了。”这个陈老爷子自然说的是陈家家主,陈尚书的大伯父陈聪。
这些大佬们都纷纷表示了诚意,在他们下面那些人还不得跟上啊,最后,京中各官员的捐款总额就达到了十二万两。
而世家那边,因为陈家已经做了出头鸟,其余人家除了一些有子弟在朝为官的也跟着捐了些,竟再无人表示,小浩一清点数目最后只得七万二千两。
孟轩昂表面上没表现出什么,暗地里却动作不断,只过了三日,与陈家齐名的老牌世家汪家就倒了霉——汪家家主唯一的嫡孙子强抢民女被苦主告到了京兆尹衙门,李鸿顺势就将其关进大牢。过了两日,又有两名汪家子弟因为强占土地被大理寺卿当场发现,得了,这下汪家大乱。
汪家家主直接找上了陈尚书,陈尚书叹了口气,“就当花钱免灾吧!”
于是,汪家献出了一半家财才得以保全。
小浩抱着匣子进宫见姐姐,“这汪荃还不算太傻。”
颜梦笑着问道“有多少”
“三十万两。”
“啧啧,这些世家可真有钱!”
小浩赞同的点头,然后贼兮兮地道“这还只是个开始呢,其他世家见了还不得慷慨解囊啊!”
等到二月末户部清算捐款时,仅仅京城这里就收到了近一百五十万两,这还只是官员和世家的,若再算上商家们的,已有一百八十万两。
688.稳步发展 五
有了这一百多万银子便可以开工了,当然,因为气候原因最先动工的还是江南地区,而令孟轩昂和颜梦没有想到的是两江地区的各大商号积极响应捐款政策,短短一个多月,捐款额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三十万!
颜梦收到文华的来信颇为惊讶的问孟轩昂,“他们有什么目的”
孟轩昂嗤笑一声,答道“他们能有什么目的,你这才叫一叶障目呢!”
颜梦不解,“你这是什么意思”
“你自己也做了不少南来北往的生意,难道连这都想不到”孟轩昂看着难得犯蠢的妻子笑道“这些江南的大商人大多是盐商和海商,你尚且知道航道贯穿的好处,他们这些做了几十年生意的人会看不出这其中带来的好处”
颜梦顿时恍然大悟,随即笑眯眯地说道“既然他们这么上道,我们也该有所表示才对。”
孟轩昂挑眉。
“比如就此定下几家皇商”颜梦笑道。
孟轩昂闻言却摇了摇头,道“这事儿不急。”
“为何”颜梦觉得正好趁着这个时候立几个典型,仅仅两江地区就能有一百多万两的捐款,全国算下来还不得近五百万了,这可大大超过了工程的预算。“有这些典型在,不是更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
孟轩昂慢慢咄了口茶,才道“你也说了,定下的是皇商,何为皇商皇家的御用商户才叫皇商,我们现在可不是皇家。其次,这些商家里可有不少害群之马,趁此机会本王还想好好收拾收拾他们,哪能轻易就将皇商的名号定下来这皇商的事儿,还是等你儿子登基后再说吧!”
颜梦也觉得孟轩昂说的有理,“不过欧阳家是不是可以先定下还有金陵的金家。”欧阳家是师嫂欧阳茴的娘家,而金家则是李家老三李智媳妇儿的娘家,这两家是铁板钉钉的王府党,给他们一个“皇商”的称号并不难。
“不用。”孟轩昂笑道“这种得罪人的事还是让你儿子发愁去吧,暂时本王给他们赐个匾就行。”
话落,孟轩昂便起身走到书桌前,唰唰几笔,“医药世家”四个大字便跃于纸上,不用说,这肯定是给欧阳家的;至于金家,则采用了颜梦的提议,“忠义诚信”。
颜梦看着纸上的字,不由笑道“看来你今日心情很好嘛!”
孟轩昂毫不犹豫的点头,“当然!”任谁白得几百万两银子都很开心。
“昨日孟总管来找我,”颜梦皱眉道“孟骁和洛兰的婚事你怎么看”
孟骁只比孟轩昂小一两岁,比洛兰更是大了一轮,洛兰等得起孟骁也等不起了,而孟总管也是年近六旬的老人了,这岁数放到一般人家,重孙都有了。
孟轩昂不在意的道“大金那边因为五皇子的诞生很是热闹了一阵,而许诗诗和含香的组合也很成功,所以即使现在洛兰出现在古木泰的面前,他就算知道了真相也不能怎样了。”
“所以,你是同意他们成亲了”
“本王可从来没有反对过!”
颜梦对此嗤之以鼻,你是没反对,你只不过嫌麻烦,然后很是折腾了孟骁好久,人家未婚夫妻天南海北各处一方,这可都一年多没见面了。而且不光折磨了一对有情人,还顺带坑了万泊然一把,这以后少不得要背个“克妻”的名声了。
孟轩昂只一眼就猜到她在想什么,“反正泊然也不能公开承认,克妻总比道士好听吧而且有这个名声在,他也省却了不少麻烦!他现在可是安宁侯,未来还会封王。”
“说起来,你还不打算让他回来吗”
“回来做什么如今朝堂上看似安稳,实则暗涌攒动,他回来也是被人利用,还得爷替他擦屁股,倒不如让他继续留在广州,有他和韩杰在,至少海贸一事上我们也能放心不少。”
说到韩杰,颜梦倒想起一个八卦,也是这次维尼带回来的。“你知道韩杰看上谁了吗”
孟轩昂一愣,显然没想到这茬,既然梦儿特意提起,那人选肯定出人意料,他还真有些好奇。“他看上谁了”
颜梦也不卖关子,“瑾瑜。”
孟轩昂闻言,久久才回了一句“任重道远”,“不过他俩怎么会遇上的”
颜梦笑道“我不是把瑾瑜派到福建去组建红颜军吗,福建离广东那么近,她没道理不去那边招兵啊,这不,一来二去的就熟了呗。唔,韩杰也跟着我十几年了,正好瑾瑜也是要常驻东南的,正好市舶司司长年前因为贪污受贿被下狱,不如就将市舶司交给韩杰吧。”
市舶司司长是从四品,隶属户部,韩杰现在也挂在户部,不过只是正五品的参事,海贸一事上他居功至伟,升一级别人也说不了什么,只是他毕竟是异族人,掌管市舶司只怕朝臣们不会同意。
“虽是异族,可他在华夏二十多年,早已被同化了,若是再娶个汉人妻子,还有什么可担心的”颜梦道。
孟轩昂道“你这么看好他和瑾瑜”据他所知,瑾瑜可不是那么好追的。
颜梦肯定的点头,“若换了别人可能还追不到,但韩杰不同,他脸皮够厚!”
什么时候脸皮厚也成优点了
“脸皮厚,吃个够!”
孟轩昂……“既然如此,那就按你说的办吧,不过还得给他安排个副手才好。”
三日后,孟轩昂正式下旨,由韩杰出任市舶司司长,原市舶司司丞袁生任副司长,而维尼此番也进了市舶司,不过只是个六品小官,没有实权,他主要负责的是代表王府出海各国,收售商品。
清明后,津门这边也开始动工了,但因为海河本就流向渤海,所以只要将西边这一条挖通就行,工程比起江南那边还简单了不少,因此完工时间还比将江南早了一个月。
在京城附近的军营改建完成时,海河与运河也顺利贯通,颜梦站在船头也忍不住感叹工期之快,只不过才半年竟然就完成了。
因着运河和海河的缘故,津门府西南部的津西码头所在地区被改成了县,就叫运海县,第一任县令便是新科探花,容家嫡长孙容佳。。
颜梦才不管什么非翰林不拜相的传统,反正如今王府旗下也没有丞相一职,关于这点,大家也都是心里有数的——王爷王妃看重的是能力,所以容佳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高高兴兴的带着小厮去赴任了。
689.稳步发展 六
进入冬季后,北方的将士们都睡上了暖和的大炕,炕连着浴室,不少底层士兵都在感叹终于不用再洗冷水澡了!
孟轩昂带着孟景巡视了一圈后回来忍不住抱着颜梦狠狠亲了一口,“媳妇儿,你这主意真是太棒了!”
颜梦笑着认下了这个功劳。
如今的军营不仅有暖和的大炕,一天十二个时辰热水不断,各处军营都各自拥有一个近五亩的大棚,如此可保证天天都有绿油油的蔬菜吃。
一些穷苦人家出身的士兵们就说了,军营中的生活比之从前在家时还要好。
既然是军事改革,自然不是只改善士兵的吃食和居住环境,孟轩昂下令,凡年过四十的老兵皆可领十两银子返乡,这么一来,虽然兵员人数上下降不少,但质量却只增不降,只待开春再次征兵后,最多两年人数上又回来了。
退伍的老兵不是只有返乡一条路,颜梦顺势接收了不少不愿回乡的老兵,兵工厂扩建,工人可不够,而且不光颜梦,就是孟轩昂也不满足于一个兵工厂。在与四位内阁阁老商议过后,颜梦又在冀州府辖下廊县和家乡青树镇各创办了一座兵工厂,如此一来,西北军退伍下来的老兵伤兵就近安排进了西北兵工厂,而京城附近的则去了廊县。
等到退伍老兵的事情忙完,又是一年过去了,五年计划进入了第三个年头。
这一年里,颜梦倒比孟轩昂还要忙碌,不仅是商业上的改革,颜梦开始着力推广新的耕种技术。另外维尼从南洋带回来的甘蔗也给了颜梦启发,她又在琼州开办了一座制糖厂并且将甘蔗引进到了华夏,开始在琼州大面积种植。
比较特殊的是,琼州制糖厂的工人多数是流放至此的犯罪人员,其中不乏从前位居高官的,对此,颜梦给出的解释是劳动改造。
但孟轩昂却清楚的知道梦儿此举无非是给那些流放人员多条生路,尽管他没有去过琼州,但他也可以想象到那里的生活有多不容易。
因为制糖厂的开办,琼州一时热闹非常,而颜梦并不制止私人开办制糖厂,所以有几家大商号也动了心思,纷纷前往琼州收购甘蔗,倒是带动了琼州的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