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重组家庭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骊偃
“嗯。”苏梅点头。
荞面圪坨筋道,鱼汤菌丝鲜美,笋丝爽弱,蒲公英微微泛了点苦头,却也是别有一般风味,几个孩子都很喜欢。
片刻,赵恪回来,托盘里除了五只空碗,还多了一碗梅菜扣肉和一碗麻辣兔丁。
“梅菜扣肉是王大娘给的,”赵恪道,“麻辣兔丁是蔡同志送的。”
“这礼回的有点大!”苏老娘感叹了一声,心里越发想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替闺女维系好这邻里关系了。
苏梅跟两家在一块儿吃饭吃习惯了,倒不觉得有什么?
却忘了,这个年代肉食不常见,一般人家半年也不见一回荤腥,除了待客哪舍得送邻居。
这么多肉,苏老娘可不舍得一次性吃完。
拿筷子各夹了点在碟子里让大伙儿尝尝,端着还有些满的两碗肉菜就要收起来。
苏梅眉眼一跳,剩菜哪有新鲜的好吃。
“娘,”苏梅麻利地抢过苏老娘手里的碗,笑道,“我好久没有吃麻辣兔丁和梅菜扣肉了。”
六零重组家庭 第97节
说着,苏梅把梅菜扣肉往赵恪手里一塞,拿起筷子就把兔丁拨到了苏老爹、苏三哥、小黑蛋,还有自己和苏老娘碗里。
赵恪笑笑,给苏家二老、三哥、小黑蛋、苏梅碗里各夹了块五花肉片,剩下放在了他和小瑜儿、林念营、赵瑾面前,赵恪稍微还能吃一点辣,另三人是完全吃不得一点辣。
苏老娘看得心疼得直抽抽:“这天气也不热,放着慢慢吃,能吃个十来天。”
苏梅听得呆了一呆:“娘,放个十来天,你确定不馊吗?”
这又不是末世,没必要一个肉菜还留了又留吧。
苏老娘在椅子上坐下,夹起自己碗里的肉分给几个孩子道:“多搁点盐,每次做饭时热一下,哪会放坏。”
除了小黑蛋,林念营、赵瑾忙端着碗躲开了。
“姥姥,这盘子里还有呢,你吃。”赵瑾笑道。
林念营跟着点头附和。
苏梅回忆了下,发现逢年过节买的那点肉,苏老娘确实如她所说,热了又热,留上好久。
吃到后来,碗里的那点肉都热成咸油了,然后用热水冲一下碗又炒了盘菜。
不行!苏梅打定主意,每天不管做什么饭菜,决不能让它剩下。
收拾了碗筷,苏梅跟在赵恪身后出了门,赵恪上班,她去上工。
有苏老娘在,也不用背着小瑜儿一起去农垦食堂了,路上苏梅都觉得轻松了不少。
“赵恪,你要地,是因为听爹说了人民公社和公共食堂吗?”
“嗯,”赵恪抬手顺了顺她的辫子,“还有一点,我想留下三哥。”
苏梅想了下:“你是怕他们对我……”
严格说来,她和赵恪对苏家三人都不熟,她的印象来自于原主的记忆,赵恪知道的都是调查来的资料。
“防人之心不可无。”赵恪牵起她的手,向山脚走道,“我不管原苏梅倒底有没有托梦,也不管他们倒底是真信了你是他们的小闺女,还是什么。为防万一,攸关你生死的主动权我决不可能自负地交到他们手里。”
“三哥一家过来,没事,咱们就是他们的女儿女婿,养老送终半分不少,若是他们起了别的心思,”赵恪双眼微微眯起,冷酷道,“那也别怪我不客气!”
苏梅心里一时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我能感受得到他们对我的感情。”
“我知道,”赵恪握着她的手紧了紧,“他们望着你时,那满眼的慈爱是作不了假的,我只是做什么都习惯了留一手。”
苏梅想到末世,想到后面那场十年运动,家人亲朋反目成仇、互相揭发,点了点头:“我以后说话注意点。”
“嗯。”赵恪将她送到农垦食堂,笑道:“别想太多,凭心走,一切有我呢。”
“知道了,那你准备将三哥安排在哪啊?”
“张宁大哥在镇上办了个陶瓷厂。”赵恪道,“上次你帮张宁保住了肚子里的孩子,张家一直想报答,她大哥身份特殊进不来,早两天就托人跟我捎话,说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这两天我抽空去跟他见一面,看能不能将三哥三嫂送到他那里,在陶瓷厂做个临时工。”
“啊,会不会太麻烦?”她那天之所以不顾犯病的危险救下张宁肚子里的孩子,是因为他们一家对她和小黑蛋几个孩子那真是好的没话说,并没有想过要什么回报。
“有来,才好有往。”赵恪安抚她道,“不怕,咱还得起。”
苏梅想想也是,日子长着呢。
“好了,”赵恪瞟了眼往这儿看了几回的司务长,“赶紧去上工吧,我看司务长好像找你有事。”
“嗯。”苏梅朝他挥了挥手,转身进了食堂。
赵恪望着她轻快的脚步,舒了口气,小梅可能自己都没发现,她对亲情有多渴望。若非如此,末世来的她怎么就那么容易受到苏家人的影响,提前几天就忐忑不安,人家一来还没说什么呢,她就先一步说了实话。
苏家,希望真能值得她顷心相待。
不然,他不介意帮小梅多认几门亲,将他们打回原型,且有的是办法让他们对小梅的来历不敢吐露半分。
……
“司务长,你找我?”
“嗯,听说你要了十亩地。”
苏梅点头。
“种得完吗?”司务长担心地道,“还有孵化房的活儿,你不会想辞工吧?”
“不辞,”苏梅笑道,“地里的活儿,我爹说交给我三哥就成。”
“你三哥!”司务长凝眉,“他不是军人,探亲的话是有时间限制的。能帮你做什么?”
“赵恪说给他在镇上找个临时工,这样收种时他就可以请假过帮忙了。”
“你爹和你三哥能同意?”司务长惊道。
“就是我爹提议让我三哥留下的……”话一出口,苏梅就不由一愣,苏老爹是不是也怕他们心中猜疑,所以为了安他们的心,才主动让三哥留下。
苏梅迎着日光眨了眨眼,她好幸运啊!
遇到了赵恪,遇到了苏家爹娘,还有小黑蛋几个可爱的孩子。
作者有话要说: 小天使们,早上好!
下一章晚上九点更新!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迷踪3个;煎蛋的薯条2个;西西、啦咔、洛洛、睛莹茶、暖暧媛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离人怎优70瓶;蛀书虫子50瓶;只为他、负了天下38瓶;暖暧媛30瓶;柳依24瓶;正宗收费21瓶;小迷妹(’-’*)、素枯襦歌20瓶;mm10126014瓶;心之所想13瓶;舔xiaeng、柠檬红茶、不之心城、困困、爱啃书的胖虫子10瓶;迷踪9瓶;58469738瓶;29390157瓶;anyuzhen、糖糖、恶毒女巫、云少、★清月☆灵儿、pirask、阿缸5瓶;爱上鲜花的橙子、芃芃3瓶;蓝韵紫云2瓶;25705975、我喜欢自由、晴筝、俢太、wendy王玮、48341577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93、第93章
进孵化房挨个地调了种蛋的位置,又烧了会儿炕,帮小战士调了下灶里的温度,苏梅便跟着大胖等一众战士进了山,明天军嫂们带着孩子就到了,前几餐饭肯定要在食堂吃,所以他们得多准备点菜。
农垦食堂二三月份撒种的蔬菜,除了小青菜、小白菜、空心菜能吃,大多还没长成。而这三样菜还都是叶子菜,淘洗了老大一筐往热锅里一丢,瞬间缩小成了小小一盆,还往往因为油放的少,不爽不脆它还塞牙。
还不如山间地头随处生长的小笋子和野菌子呢。
前者虽然剥着费事了些,但只许稍放一点荤油,略略一炒,吃着就清脆爽口。后者煮个骨头汤丢上些,不但鲜美还滋补,吃不完晒干储存也方便。
人多时间还算尚早,他们一行就往山里多走了些。
苏梅认识的菌子不多,一路上她采的最多的就是小笋子、木耳和地衣,还有给家里老人孩子摘的山茶泡、山茶叶肉片、三月泡和野桑葚等零嘴。
大胖怕她累着,往往都不等她把竹筐装满,就把里面稍重的小笋子拿出来放到自个或小庄筐里,遂到最后下山回来,她拎着小零嘴,背了满满一竹筐木耳和地衣菜。
分的四亩红薯地就在他们住的山脚下,苏梅拎着包零嘴和一捆小笋子从农垦食堂下工回来,苏老爹带着三哥正在田间忙碌。
山间土地湿润肥沃,庄稼长得好的同时,杂草也极是茂盛。
一个下午,父子俩拔了一亩多地,杂草积了几大担。
苏梅挑了些嫩荠菜、婆婆丁,剩下的让下班回来的赵恪跟三哥一起挑去了后勤的牲口棚。
苏老爹下来时背了只竹筐,里面也放了几把给家里两只鸭子的嫩草,苏梅把手里的东西放进去,提起竹筐刚要背起,就被苏老爹接了过去。
昨天把话儿说开,老爷子心口的哀痛缓解了不少,苏梅扶着他往山上走时,都有心情欣赏满山的青绿和脚边姹紫嫣红的野花了。
“真是个好地方!”苏老爹笑道,“咱老家那儿一眼望过去,除了几片寥寥的庄稼地,大多是高低起伏的黄土坡。风一吹,黄土漫天,迷得人眼都睁不开。吃一口水,都要走上五六里地去个小沟沟里挑,一桶水挑到家放上一宿,黄泥沙能积二指厚。”
“一听要过来工作,你三哥开心的哟,”苏老爹失笑道,“一个下午就没合拢过嘴。都乐傻了!”
“爹,你呢,”苏梅问道,“你和娘也喜欢这里吧?”
“喜欢,”苏老爹望着她慈爱地笑道,“有你待的地方,爹都喜欢。”
“那你跟娘就别回去了,”苏梅道,“留在这里跟我一起生活吧。”
苏老爹笑着摇了摇头:“那可不成,你几个哥哥要被人戳脊梁骨哩,就是你那些侄子侄女长大也不好说人家。”
“有那么严重吗?”苏梅那个时代,独生女不要太多,给父母养老送终早就单单不是儿子的事了,不过同样的,闺女跟儿子一样有财产继承权。
苏老爹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笑道:“你几个哥哥如今都有工作了,一年给爹娘凑个来回的车票不是难事,趁着这几年身体硬朗,爹就多带你娘过来几趟,每次住长点好好陪陪你。”
“那你们这次能住多长?”苏梅道,“三个月还是两月。”
苏老爹一噎:“下月收麦,得提前走。”
“你和娘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要下地割麦子吗?”
“麻雀多,麦场里不得有人看着。”
“累不?”
“不累。”
说话间,两人到了家门前。
院里,几个孩子拿着乐器各玩各的,乱糟糟的一片嘈杂,苏梅下意识地揉了揉耳朵:“小黑蛋你都吹破音了,能小点声吗?”
“哈哈……让他吹,”苏老爹乐道,“学什么不都得多练练。”
这要是一个还好,一溜四个,吹口琴、吹哨子、吹唢呐、拉手风琴,各练各的,苏梅就进院洗手的这么一会儿,便被吵得头大。
也不知道厨房做饭的苏老娘和对面养胎的张宁咋受得了的。
“停!停!”苏梅拍了拍手,“咱能合练一支曲子不?”
赵瑾、林念营闻声便停了下来,小黑蛋跟小瑜儿不,人家还在鼓着腮帮子吹呢。小瑜儿捏着哨子吹得脸都涨红了,小黑蛋根根头发都被汗水打湿。
“念辉、小瑜儿,”苏梅拍了拍两人,“快停下。”
两人谁也不服谁地瞪了一眼,才轻喘着收了声。
苏梅拿毛巾给两人擦了擦汗:“吹的都是什么啊,都不在调上,还不是同一首曲子,你俩比谁声高啊?”
小黑蛋狠狠瞪了小瑜儿一眼,告状道:“我本来吹得好好的,他非得跑到我跟前打乱我的调。”
“姨姨,”小瑜儿扯了扯苏梅的裤腿,求赞道,“我高!”
“是高,”苏梅把毛巾往三角晒架上一搭,几下把两条辫子盘起,“就是不好听,吵得姨姨耳朵痛。来把哨子给我,看姨姨给你吹一首。”
小瑜儿乖巧地把哨子递上,握着小拳头冲她举了举:“油油!”
苏梅接过哨子看了一眼,上面都是口水,拧开水龙头冲了冲,甩干水分,吹了首《小燕子》。
这首儿歌节奏轻快,易于上口,苏梅吹了两遍,小黑蛋举着哨呐就模仿着跟了上来。
赵瑾和林念营在学校学过这首歌,两人对视一眼,一个吹响了手里的口琴,一个随着苏梅的旋律拉响了手风琴。
小瑜儿开心地为几人鼓了鼓掌。
苏老爹乐呵呵地听着进了厨房。
六零重组家庭 第98节
家里土豆多,苏老娘做了陕北有名的洋芋擦擦,土豆切丝,拌入野葱、姜丝,撒上盐,同面粉拌均上锅蒸。
蒸好倒进盆里,浇上蒜泥和着几滴香油一拌,既可当饭亦可当菜。
苏梅给王家和前面的蔡佳微各送了一碗。
蔡佳微是个闲不住的,她下午没课,一早就背着竹筐进了后山。
她野外知识丰富,再加上身手不错,带回了不少野菜野物。
苏梅过去,蔡佳微在搭的小厨房里做饭,孟子衡蹲在水池边正在给拔好毛的山鸡开膛破肚。院子里倒处堆着青砖青瓦、土坯、稻草,要建的厨房和杂物间已经盖起了半米多高。
“又来给我们家送吃食了,”孟子衡笑着起身,拿稻草绑了只宰好的山鸡给她,“拿回去给大爷大娘熬个汤补补身子。”
苏梅没客气,把碗递给蔡佳微,伸手接了:“我娘蒸的土豆菜,你们尝尝,要是觉得好吃了,可以隔三差五地照着蒸一锅,拌着吃腻了,炒着吃也不错。”
“行,我明天蒸点试试,”蔡佳微把碗腾给她,“我方才听你在教几个孩子音乐,歌谱要吗?”
“要。”苏梅点头,“我那点水平,能教出什么,你把歌谱拿来吧,小瑾和念营都学过五线谱,我拿回去让他们多练练,别跟下午一样,乱嘈嘈地吵得你们耳朵痛。”
“我们在战场上炮声都听惯了,他们那点声音算啥,”孟子衡笑道,“你啊,回去成让他们尽情地吹尽情地拉了,孩子嘛,兴趣都是这么一点点培养起来的,当家长的别太干涉。”
“张同志怀着孕呢!”蔡佳微拿了歌谱出来瞪了他一眼,递给苏梅道,“干涉太过是不好,不过也别让他们太吵了,要练习,说一声,你要是没时间,我带他们到山脚下练。”
“好。”苏梅接过歌谱,就着灯光翻了下,第一首是《让我们荡起双桨》,后面还有什么《送别》、《卖报歌》等,“暑假前,学校开办吗?”
“开一个多月,摸一下学生的底,再帮他们补补课,”蔡佳微略有些担心道,“这批来的孩子,大多来自农村或是小山村,基础只怕不会太好。”
苏梅:“明天去车站接人,你去吗?”
“嗯,”蔡佳微,“我得过去帮忙组织一下。”
“我们也该忙了,”苏梅道,“要准备大家的饭菜。”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苏梅就拿着空碗,拎着山鸡回家了。
赵恪跟三哥也刚回来。
苏梅算了一下时间,去的得有一个小时,“你们把青草送过去不就成了吗,怎么去那么久?”
赵恪道:“路上遇到战士们往山上运家具,帮着搭了把手。”
“哦。”苏梅放下碗,把山鸡递给苏老娘,“娘,蔡嫂子给的,明天跟土豆一块儿炖了吃吧?”
苏老娘接过山鸡略有些不安道:“中午刚收了人家一碗兔肉,这又收了一只山鸡,会不会不好啊?”
“没事,”苏梅把歌谱递给过来拿筷子的林念营,洗了洗手道,“改天我去溪里叉些鱼,给他们家送点。”
“不用改天,”三哥擦了擦手,端起一碗饭道,“等会儿我用竹子编个鱼篓,往溪里一下,明个儿指定有鱼。”
“你当鱼篓好编啊,”苏老爹打击他道,“就你那手艺,没个一两天别想编成。”
三哥笑笑,没争辩,只加快了吃饭的速度。
洗漱后时间还早,一家人也不急着睡,聚在堂屋便各自忙活开了。
赵瑾、林念营伏在餐桌的一边教小黑蛋学五线谱。苏老爹让赵恪去王家借了打草鞋的耙,捶了下午泡的稻草,搓成草绳打草鞋。
三哥寻了苏梅早前做东西剩下的竹片编鱼篓。
赵恪搬出了家属院带回来的收音机修理。
苏梅洗了山上采的零嘴分给大家食用,随之抱着小瑜儿坐在小黑蛋三人对面画画,她准备画两张漂亮的简笔水彩,寄到画报试试。
苏老娘找出几个孩子的棉衣,拆了准备明天洗洗,趁着在这儿的时间,短的给接接。
“小梅,”苏老娘拆开棉衣,拿手丈量了一下,“几个孩子身高差距有些大,我看谁也别穿谁的旧衣了,都裁了布接接吧。”
“好。”
“那就得买棉花了。”苏梅衣柜里的布料,苏老娘看了,有不少,就是棉花没有一两。
“我明天看有没有谁去附近村子里买东西,”苏梅道,“让人家帮忙捎点回来。”
收音机也就外头的木箱子碎得厉害,打开稍一修整就能听了。
赵恪装上电池,按下开关,歌曲《我的祖国》就从里面传了出来,一家人都稀奇地围了过去,挨个儿地试着搜了下台。
……
夜里小黑蛋、小瑜儿睡熟了,赵恪再次将两人抱到了床里,伸手拥住了苏梅。
“哈哈……”苏梅被他一碰,痒得一个没崩住笑出了声。
赵恪讪讪地松开手,摸了摸鼻子:“昨天我抱你时,你也是醒着的吧?”
苏梅脸一热,止了笑。
“小梅,”赵恪侧身,就着窗外的月光看着她,轻声道,“我听爹说,你前世上了大学,那学的是什么专业?”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苏梅侧过身,跟他面对面道,“我自小就喜欢拆爸爸拍照用的无人机,上学后理科又特别好,长大后就往这方面发展了。”
赵恪霍然一惊,翻身坐了起来:“你说的无人机是41年珍珠·港事件中,m国用无线电遥控的靶机?”
“对!这之后他们又制造出了3种喷气式无人机。”苏梅跟着坐了起来,“我国要到66年,无人靶机才首次试飞成功。”
“还要8年啊!”赵恪轻叹
作者有话要说: 小天使们,另一章明天九点更新。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miao猫miao猫、西西、晓、fifi、兜兜兜兜风。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miss古德奈、晓、糖纸的乌托邦、蟹黄小笼包20瓶;月18瓶;山金、10amy、睛莹茶、布谷鸟、rebecca杜玫颖~、荒、林鹿、随风吹过、华、清风与茶蘼10瓶;爱阳6瓶;庭庭、anyuzhen、只爱冰淇淋5瓶;ツ漠3瓶;舞风铃、冲鸭小墩墩、安之一2瓶;我喜欢自由、俢太、认真的玉米、糯米滋、春暖花开、槿色、黛月儿、赵小姐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94、第94章
“是啊,还要8年。”苏梅道,“我国最开始研制是以苏国不成熟的无人机拉—17为起点。60年,苏国援助取消、专家撤离,试验用的拉—17无人靶机缺失,咱们国家才下决心研制属于自己的无人靶机。”
“你说60年苏国援助取消、专家撤离?!”又是一道霹雳砸了下来,赵恪失控地双手握着苏梅的双肩道,“是只无人力方面的援助取消、专家撤离,还是泛及到了方方面面。”
“所有。”苏梅道,“我昨天跟爹说,三年灾·荒,其实不只是因为公共食堂、虚报产量这么简单,你若是留意就会发现,从1月份开始我国有些地方就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这种干旱一直持续到62年。另一个因素是困难时期我国还在对外援助,如朝鲜、如蒙古、如阿尔巴尼亚等,以及还苏国的欠款。”
这一道道消息在赵恪脑中翻腾,直搅得他半宿没睡好。
因为他发现就算提前一步知道了近三年要发生的事,有些事他也无力去阻止,比如干旱,比如跟苏国的断交。
后面怕吵到苏梅和两个孩子,他穿衣起来直接进了后山。
天刚麻麻亮,苏老三开门去溪边取昨晚丢下去的小竹篓,结果一开门,就见他扛着只山猪,浑身狼狈地从屋后的竹林里绕过来。
“你!”苏老三哆嗦道,“你没事吧?”
身上的血,也不知道是山猪的,还是他自己的?
赵恪在他面前停下,摇了摇头:“没事。”
苏老三忙把山猪从他肩上接下来。
“在家杀吗?”
“送到农垦食堂,”赵恪道,“给司务长处理。”
苏老三瞅了眼猪的重量,得有一百五六十斤,“那我拿条绳子,捆了跟你一起抬过去。”
赵恪点点头,往王家的院墙上一依,摸出烟盒抽了一根点燃,望着天际的红霞出神。
苏梅也没睡好,赵恪走后,她就悄悄起床,拿了刘家舅舅给的画纸,削了铅笔,将低空靶机的结构图画了出来,还有动力装制、飞行控制系统、电器系统等没画。
听到门口的声响,她卷起画好的图纸锁进箱子,披衣出来,正瞅见苏老三从杂物房拿了麻绳、扁担出来。
“三哥,你这是?”
“小妹你也没睡吗?”苏老三方才起来,就看到东厢亮着灯,不过当时没多想,只以为两个孩子谁起夜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