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重组家庭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骊偃
孵化房已经停了,她现每天的工作就是清理一下鸡鸭棚,给它们喂点食,问题是这工作还不止她一个人在做,遂多她一个不多,少了她也没问题。
有点混工资的感觉。
赵恪道:“你不是说,那小战士已经会烧炕调温度了吗。”
“你的意思是,让我辞了这份工作?”
赵恪点点头:“我的工资养你们娘几个足够了,再加上妈她时不时的补助,家里经济上完全没有问题。我只想,你能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
“想做的事啊……”苏梅托着下巴,别一手绕着铅笔想了想,“那就练练毛笔,画画吧。”
“嗯。”赵恪收起毛巾,抽了她手中的铅笔,弯腰抱起她朝床铺走道,“睡了。”
“赵团长,你别胡闹……”
作者有话要说: 我先更一章吧,不然等了九点再更,我就只能更这一章了,提前更还能再努力写一章。
感谢在2020-12-0908:59:46~2020-12-0918:58:3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游手好闲妞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陌上李子、星空下的女巫、粥舟轴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kelly28瓶;大山顶上的乡下人20瓶;云弄影、轻舞飞扬、波波、一只喵、如梦10瓶;申家三丫头、朱朱、谢桥北、万能的咸鱼、落香、靓靓、迷路de罂粟花、泽宇泽轩、你今天喝奶茶了吗5瓶;li、林然2瓶;俢太、hey~y、迟到的钟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31、第131章
六零重组家庭 第141节
苏梅是个行动派,说了辞职,第二天送走赵恪和孩子们,收拾好厨房,就去农垦食堂找司务长说了这事。
“真要辞职?”司务长有些不舍,“要不你去后厨烧锅吧?来年开春了继续孵鸡鸭。”
“不了,”苏梅摇了摇头,“孵鸡鸭小王就会,我留下干不了多少活,还要多拿一份工资,时间长了,也不是事儿。”
司务长瞪她:“我看你就是想躲懒。”
苏梅笑道:“大冬天的谁不想在被窝里多睡一会儿?”
知道赵恪工资高、能力强,家里不缺苏梅这点工资,司务长也就不再劝了,“回家拿两个罐子,榨的茶油、小庄弄的蜂蜜,你舀些回去。”
苏梅应了声,转而好奇道:“司务长,你跟小庄说的亲事成了吗?”
司务长脸一黑:“第一次见面就顶着满脸的包,你要是那姑娘,你能愿意?”
这是黄了。
苏梅摸了摸鼻子,忙转身溜道:“我回家拿罐子。”
司务长一愣,他还想再吐槽几句呢。不过随之他又想到了一件,“哎,等等。”
苏梅堪堪在门口刹住脚,回头道:“你说。”
“医院儿科新来了位女医生,苏国留学归来的,没有对相,你觉得她跟宋政委怎么样?”
苏梅惊道:“宋政委没有结婚吗?”
“你不知道?”
苏梅摇了摇头:“他年龄不小了吧?”
“37岁,”司务长道,“邹医生26岁,就年龄来说,我觉得还好,也没差几岁。再看个头、相貌、学历、家势,各方面也配得上。”
司务长越说越觉得两人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恨不得明天就安排他们相亲,后天就给二人准备婚宴。
苏梅抽了抽嘴角:“你说的邹医生,是邹秋曼?”
“对,是她。”司务长道,“认识?”
“小瑜儿肺炎在花城住院,她是小瑜儿的主治医生。”苏梅道,“司务长,人家刚来你就急哄哄地跟她说亲,会不会不太好呀?”
“会吗?”
苏梅忙点了点头,也不是说宋政委不好,而是苏梅觉得邹秋曼长得这么好看,应该不缺人追。
司务长摸着下巴琢磨了下,“那我过两天再提。”
苏梅:“……”
中午,赵恪回来吃饭,苏梅忍不住好奇道:“宋政委一直没有结婚吗?”
“结了。”赵恪扒了口饭,“生孩子难产,一时又找不到会破腹产的医生……怎么想起来问这个?”
“司务长想把邹医生说给他。”
“邹阿姨!”赵瑾惊讶道,“她要嫁给宋伯伯吗?”
小黑蛋饭碗一推,不开心道:“她不能等我长大吗?”
苏梅淡淡地瞟了他一眼:“等你长大,她就老了。”
小黑蛋皱着小眉头苦想了会:“那还好看吗?”
苏梅夹了个虾仁喂小瑜儿:“你想想王奶奶。”
王老太年轻时也是个大美人,便是现在脸上长了皱纹,有气质撑着那也是一个优雅好看的老太太。
“唉,”小黑蛋深深叹了口气,“我又不是猪八戒,怎么找个好看的媳妇也这么难。”
苏梅刚喝到嘴里的汤,差点没喷了。
“咳!”苏梅放下碗,打量着对面的三个孩子,发现多多少少都有那么一点伤感。
“赵团长,”苏梅扯了下赵恪的衣袖,“现在的孩子都这么早熟吗?”
赵恪抬头看了三人一眼:“闲的。家里的白菜、萝卜不是该收了吗,星期天让他们跟你下地。”
赵瑾、林念营互视一眼,似达成了某种共识,随之林念营弱弱道:“星期天,我们不用跟邹姨排练吗?”
赵恪眉头一凝,刚要开口训斥,胳膊就被苏梅掐了一把。
“三个孩子刚失恋,”苏梅冲他低语道,“你也不让他们缓缓。”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赵恪无奈地揉了下眉心,“你就会跟他们胡闹。”
“嘿嘿,”苏梅单手托腮,歪头瞅着对面的三个小子乐道,“少年慕艾啊,唔,想喝青梅酒了。”
赵恪放下碗筷,拿起她的汤碗又继了两勺:“喝汤。”
没有人捧场,苏梅无趣地收起了脸上的嬉笑,转而问道:“你给妈打电话了吗?”
“打了,”赵恪道,“妈说我们要给囡囡准备一个饭碗、一双筷子和一把长命锁,从里到外还要有一套红衣赏。宴席要不要大办,让我们跟王大娘他们商量。”
“长命锁!”苏梅若有所思,“现在还有地方卖吗?”
赵恪给她夹了筷子腌鱼放碗里,“花城早年有两座银楼,虽然现在已经改卖其他东西了,找一找的话,还能寻到一两位当年的老手艺人。”
“那不就只能订做了?”苏梅道,“时间上会不会来不及?”
赵恪笑道:“说不定人家手里有存货呢。”
“那肯定是放了很多年了,”毕竟就给新生儿戴,苏梅想了想,“还是订做吧?”
“好。”赵恪,“你看要什么材料,我来找。”
“嗯,我想个样子……算了,长命锁肯定有讲究,我又不知道都有哪些忌讳,还是让他们提供样子吧,我们从中挑选一副,需要什么也让他们帮忙列个单子。”
赵恪应了一声,转而想到苏梅刚辞职在家,生活陡然清闲下来,不一定能适应,遂便提议道,“不是还有一套衣服吗,你可以出个设计图,试着做做看。”
苏梅双眼一亮,点了点头。
下午去医院看囡囡,正好遇到秦谣,苏梅便悄悄问了句,“秦医生,新生儿穿的衣服有什么忌讳吗?”
“认干亲那天穿的吗?”
“你知道?”
“嗯。”秦谣笑道,“听王大娘提了一句。”
“是那天要穿的衣服,我婆婆说从里到外要一身红。”苏梅道,“款式什么的有说法吗?”
“这倒没有,舒适就行,不过今年是狗年,”秦遥提议道,“你可以在衣襟上绣只小狗。”
“啊,我不会刺绣,”苏梅纠结了下,问道,“用布料缝一只,行吗?”
布缝出来的不是布偶吗?一般人会忌讳的吧?“这个……你要不问问,看哪位军嫂善绣,让人家帮帮忙?还有虎头鞋、虎头帽。另外,”秦谣道,“孩子的长命锁上要是雕了什么辟邪的神兽,你最好查查它的脾性,像貔貅,性子就好独,有了它身上就不能再佩戴第二种饰物……”
苏梅越听越复杂,回去都不敢随意下笔了,只得打开书柜,把有关风情习俗的书全部都挑了出来,坐在椅子上挨个地翻看。
晚上,邹秋曼带着孩子们练歌,苏梅都没兴趣关注了,整个注意力全在书本上了。
连着看了两天书,苏梅方才提笔画衣服的设计图,偏偏她画了一幅又一幅就是不满意。
“唔,赵恪,好麻烦啊!”苏梅挠了挠头,苦恼道,“既不能太复杂,又不能太简。复杂了人家不愿意绣,时间上也来不及,简单了又嫌得咱们不够重视,还要注意衣服上的图案,不能跟囡囡的命格相冲突呜……”苏梅伸手抱着他的腰,整个人扎在他怀里,止不住哀号道,“好难啊、好难啊~”
赵恪好笑地看着怀里妻子:“我看你是把问题想复杂了。”
“我看了书,是要注意很多东西呜……最主要的是,我不会刺绣,还要找人帮忙。”南方的冬天不像北方,可以猫冬,它几乎没有农闲,军嫂们现下是一个比一个忙,根本就抽不出时间帮她做虎头鞋、虎头帽,更别说小衣服上的刺绣了。
“慢慢来不急。”话是这么说,赵恪第二天还是给京市的秦淑梅打了个电话。
挂了电话秦淑梅就笑开了,看信中小儿媳那欢脱的模样和寄东西的豪爽,还以为无所不能呢,原来也有被难住的时候。
“妈,”喻兰推门进来,见她精神不错,不由笑道,“什么事这么开心?”
“小恪打电话了,”秦淑梅笑道,“说小梅认干亲,做衣服不会刺绣,把自己为难坏了。”
“刺绣!”喻兰好奇道,“规格要这么高吗?”
“那家老太太是早年王府里出来的格格。”
“哦,怪不得。”
“小兰,”秦淑梅指了指床头柜的抽屉,“第二格放了串钥匙,你拿出来帮我把保险箱打开,拉开下面那层,拿几个小黄鱼,找王师傅打把长命锁和一套碗筷,多给点钱,让他多找两个徒弟做快点。”
“好。”喻兰道,“那衣服、鞋袜什么的我来准备吧。”
苏梅折腾了五天画出了图纸,又托人从沪市买丝线,挑布料,找善绣的军嫂,结果军嫂还没找好,京市的包裹就先到了。
里面不但有给囡囡认干亲用的长命锁,金筷、金碗和一套小衣服,鞋袜、帽子、围嘴、兜肚等,还给一家人各寄了件毛呢大衣。
囡囡的东西,件件做的小巧而又精致,让人爱不释手。
大衣也都是经典款。
“赵恪,”晚上赵恪下班回来,苏梅忍不住揪着他的衣服问道,“你是不是悄悄给妈打了电话,让她准备了这些?”
赵恪握着她的手,与之十指相扣道,“喜欢吗?”
“喜欢。”
“那好,跟我去个地方,”赵恪脱下她的外套,给她换上寄来的大衣,自己也把大衣穿上,随之牵起她的手道,“走吧。”
作者有话要说: 小天使们晚安。
查了认干亲,发现各地习俗不同,不过大概就这样,要准备碗筷,长命锁和衣服。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卿本绝色200瓶;明夏绿染146瓶;4799784640瓶;哦里哦里哦里30瓶;a__queen20瓶;毛毛的鱼泡泡15瓶;蜜糖、小小的幸福1002、芯月10瓶;不爱吃苹果、芃芃、308乖乖、申家三丫头、朱朱、大人啊、天若有雨天不情5瓶;这碗饭我先干为敬、林然2瓶;王乐乐乐乐、li、一一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32、第132章
赵恪牵着苏梅的手走过山脚,踏上了溪桥,手风琴的声音伴着童声合唱,穿过夜空远远飘来,“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是小瑾、念营他们,”苏梅一脸惊喜地看向赵恪,“排练的已经这么好了吗?”
六零重组家庭 第142节
“嗯,”赵恪握着她的手,加快脚步朝上面的农垦食堂走去,“他们在食堂排练。”
“听邹秋曼说,”苏梅道,“21号举办晚会。”
赵恪:“明天就是21号。”
“啊!”苏梅懊恼地拍了拍额头,“这段时间真是忙晕了,我以为还要几日呢。”除了翻阅资料、设计衣服,她还出了年历的画稿,收了白菜、萝卜,跟陈青苗学做了酸菜,晒了萝卜条。
“让你辞职在家,是想你清闲一些,好好的猫个冬,调养一下身子。”赵恪握着她的手揣进兜里,“早知道,砍白菜、拔萝卜时就让明泽他们抽空过来一趟了。”
“就一亩多,我也没收几天。”收完后在地里晾晒了两天,后面还是赵恪带了王红志一担担挑回家的。
说话间,两人走上了农垦食堂的坡道,合唱结束,小黑蛋的独唱响起,“一条大河波浪宽……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两人迈进食堂,高台上小黑蛋退进兄弟之中,邹秋曼手中的指挥棒一挥,合唱伴着乐器再次响在耳边:“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赵瑾悄悄冲苏梅挤了挤眼,单独唱道:“好山好水好地方~”
林念营嗓音微颤道:“条条大路都宽畅~”
小黑蛋看着进门的苏梅、赵恪,下意认地挺了挺胸:“朋友来了有好酒~”
小瑜儿双眼一亮,张嘴便道,“若是爸妈来了~”
四兄弟合:“迎接它的有猎·枪~”
“噗~”坐在台下观看的司务长、老院长和宋政委,一口茶喷了。
“哈哈……”大胖、小庄等人,笑得咣咣拍桌子。
“哎呀笑死我了,哈哈……若是爸妈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小瑜儿,”小庄抱着肚子乐道,“你跟你爸妈多大的仇啊,要拿猎·枪对付他们。”
“妈妈~”小瑜儿开心地冲苏梅挥了挥手,蹦跳道,“妈妈,你来看我的吗?”
“笨蛋!”小黑蛋拽了他一下,“你唱错了。”
小瑜儿眨了眨眼,困惑道:“有吗?”
并排站在右边的赵瑾、林念营上身微微前倾,偏头看着他点了点头。
“你把‘豺狼’,”赵瑾道,“唱成了‘爸妈’。”
“哦,”小瑜儿道,“那我重唱。”
说罢,抓着胸前挂的哨子,鼓着脸吹了一声:“静一静,我重唱,若是那、那豺狼来了。”
“又多了一个‘那’,”小黑蛋拧眉看他,颇有点恨铁不成钢道,“你怎么老是忘词呢?”
小瑜儿撇了撇嘴:“你还走音呢。”
小黑蛋噎了噎,恼羞成怒道:“我不管你了。”
“哦,”小瑜儿漫不经心地应了声,朝门口叫道,“妈妈、妈妈~”
苏梅冲他和另三个孩子挥了挥手,扭头对赵恪道:“唱的好好的,我们一来孩子们就分心了,要不,我们出去听吧?”
十二月,南方虽然不像北方一样滴水成冰,可山风一吹也是刺骨的冷,赵恪握着她的手没动,“不用,我们站在这里让他们多练练,这么点定力都没有,明天也就不用登台了。”
邹秋曼揉了揉喉咙,刚要开口说话,眼前出现了一杯冒着热气的蜂蜜柚子茶。
顺着那只手往上看,不期然地对上一双含笑的眸子。
“喝口水,”宋政委笑道,“润润嗓子。”
“啊~赵恪,”苏梅不敢置信地指着跑上台的宋政委,“他行动力怎么这么快?这就开始追啦?”
“他们下周结婚。”
“不、不是吧?”这速度!
“结个婚,有什么可磨叽的?”对于随时都有可能上战场的他们来说,看对眼了还不速战速决,人生能有几次错过。
“感情呢,他们不要培养一下感情吗?还有性格,不相处一段时间怎么知道合不合适,万一处不来怎么办?”
“宋政委一个做思想工作的,只要他想,你说什么样的人他搞不定。”赵恪拉着苏梅在大胖他们身后坐下,道,“感情是处出来的。再说他一个老男人,好不容易看中了一个小姑娘,婚后还不得哄着宠着。”
赵恪的形容,让苏梅想到了着火的老房子。
“吃南瓜籽,龙眼干。”大胖各抓了些放在两人桌上。
苏梅捏起一颗南瓜籽尝了尝,五香味的:“你炒的?”
“嗯,味道如何?”
苏梅冲他竖了竖大拇指。
小庄起身拿了两个杯子,给苏梅和赵恪各倒了杯金银花、枸杞茶。
苏梅端起来喝了口,甜丝丝的,放了蜂蜜。
“水还有多吗?”苏梅问小庄。
小庄随手把桌上的茶壶递了过去。
苏梅打开壶盖看了眼,还有半壶,摸了下温度不是太烫,提着壶,苏梅拿了两个干净的杯子,几步窜上了台。
四个孩子瞬间就将她围在了中间,七嘴八舌地说道,“苏姨,我们前面唱的还好吧?”
“婶婶,我的发音没有问题吧?”
“娘,你管管小瑜儿,他老是出错。”
“妈妈、妈妈,我好想你哦~”
苏梅把水壶和杯子递给赵瑾,看着他和林念营笑道:“我听着你们俩都没有问题,保持住,明天怎么说也不会太差。”
说罢,弯腰揽住小黑蛋、小瑜儿,一人亲了一口:“宝贝儿唱的可是太好了,棒棒哒!当然,小瑜儿再努力记一下那两句歌词就更完美了。”
“我记住了。妈妈,我唱给你听,”随之小瑜儿张嘴唱道,“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
“啪啪……”苏梅鼓了鼓掌,“小瑜儿真棒!”
“小黑蛋也棒棒哒!”苏梅说着,接过赵瑾递来的一杯水,一人喂了半杯。
苏梅余光瞟见宋政委拿着杯子下了台,忙接过赵瑾手里的水壶和林念营喝完的杯子,挨个儿抱了抱他们,回了座位上。
孩子们抱着乐器并排站齐,精神抖擞地朝邹秋曼看了过去。
邹秋曼拍了拍手:“小瑜儿别忘词了,咱们争取一遍过好不好?”
“好!”小瑜儿奶声奶气地应道。
“一条大河波浪宽,唱!一条……”
在他们练习的当口,又来了几队人过来借用高台。
这一次,小瑜儿记住了那两句歌词,一遍而过。
“耶~”欢呼一声,小瑜儿松开手里的哨子,小黑蛋抱着自己的鼓齐齐跑到了台边,朝苏梅叫道:“妈妈,快抱抱我。”
“娘,我唱的棒不棒?”
苏梅一边“呱呱”鼓着掌,一边朝两人迎了过去。
赵恪攥着手里剥好的南瓜仁,忙抬脚跟上。
“给。”赵恪把南瓜仁分给四个孩子,一手一个抱起了小黑蛋、小瑜儿,“现在回去吗?要不要看看人家的表演?”
这时,一对父女上了台,自报家门后,父亲双手交握着马步一扎,小女孩腿一抬踏着他交握的双手,被父亲送上了肩头,高高站了起来……
“哇!”小瑜儿惊奇得瞪圆了眼。
“啪啪……”
大家的掌声响了起来。
林念营和小黑蛋在庙会上,见过比这更好玩的狮舞,倒不觉得有什么。
接下来又一位医生上了台,他表演了场百鸟相聚的口技,各种鸟鸣模仿得唯妙唯俏。
随之是《黄河大合唱》。
这个歌一出,苏梅便发现赵瑾、林念营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了颓色。
“怎么了?”苏梅好笑地摸了摸两人的头,“觉得不如人了?”
“我以为,”赵瑾咬了咬唇,“我们练习了这么久,独唱合唱之余又加入了乐器,便是不能拿个第一,最少能拿个前三吧……”
结果,刚看了三个节目,就有两个超过他们的。
“你们在练习,别人也没闲着啊。不信的话,”苏梅一指那位表演口技的医生,“你们问一下叔叔,为了练好口技,他都做了哪些努力?”
赵瑾犹豫了一下,带着林念营和小黑蛋走了过去。
半小时后,三人回来,双目晶亮,个个充满了斗志。
苏梅心头突然升起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这预感成真了。
三人一到家就让赵恪在院子里给他们扯根电线架一个灯泡,他们要连夜做一下突击训练。
赵恪没反对,眼中反而多了抹赞许。
“赵恪,”苏梅忍不住抚了抚额,“你不会真给他们在院中弄盏灯吧?笛子一响,手风琴一拉,小黑蛋的鼓槌再一敲,今夜大家都别想睡了。”
赵恪:“我带他们去山下练。”
苏梅瞠目:“不冷啊?”
要知道山脚近溪,那对流风一吹,寒冬腊月的冻死人。
“不冷!”小黑蛋把鼓槌往腰上一别,慷慨激昂道,“为理想而战!岂能怕苦、怕累、怕冷!”
赵瑾、林念营亦是一副热血沸腾的模样。
苏梅偏头问赵恪,“这就是取了半小时经的结果?”
赵恪笑着点了点头,“那位医生自己比较能吃苦,所以也希望别人跟他一样,而且他言语间特能激起他人对成功的渴望。”
听着怎么跟传销头子似的。
“你知道,我让他们过去的时候也不拦一下。”苏梅气得拍了他一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