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综]太子养歪攻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狐丘
幸而众人画风虽然清奇,但是好处却是自己得了,龙阳心里自有一杆秤,随即也就将此事放过不提。
当然了,这是后话,而现在嘛,他们才刚刚开始攻击魏国。
秦军来势汹汹,魏军毫无防备,等到王廷到消息准备派兵将前去抵抗秦军之时,秦国的军队已经练下五城,直指大梁了。
魏国上下顿时陷入了一片惊慌之中,而这时,又不知道是谁居然告诉了病重的魏王秦军即将兵临城下的消息,竟然激得魏王生生地呕了血,原本就混乱不堪朝她变得越发混乱起来。
谨欢给来送信的鹁鸽喂了些吃食,这才展开信件起来。
说起这事来谨欢也是很生气,系统有一个“翻译”功能居然一直没告诉她,害得她白白当了这么久的文盲,谨欢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当然了,这所谓的后果,大概就是她决定最近都不理系统了吧。
系统:“呵呵哒,说得好像你平时理我似的,一浪起来就什么都忘记的小贱货,切,我稀罕你理我啊!”
信中的内容很简单,字迹甚至还很潦草,连结尾都没能写完,看样子,大梁内部的形式已经混乱到一定的地步了。人人都想要浑水摸鱼,或者借此一步登天,却浑然忘了,秦军已经兵临城下,也许在不久之后,他们就会彻底沦为阶下囚。
到那时,什么荣华富贵,什么美酒佳人,都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只可惜,能看出这一点的,是那些没有实权的可怜蛋。
当然了,灭国的危机让众人还是略有惶恐的,故而在吵吵了几天之后,终于有人领着军队去抵抗秦军了。
然后呢?
被打怂了灰溜溜地溜回来了。
谨欢为此非常憋屈。
为什么呢,因为她到现在还没能好好地浪上一浪。
王翦:“……”
我说公主殿下啊,咱们天地良心,你都快要浪地飞起了,要是这都能叫没能好好浪的话,那等到您真的好好地浪起来的时候,咱们是不是就该去天下寻摸您了?
王翦觉得自己简直超级委屈的。
大王说让公主出征,他答应了,公主说要领兵上阵去浪一浪,他也答应了,而且在发现公主调兵遣将的能力出众,更是仿若天生的时候,王翦还主动退让了一步,顶着一个主帅的名义,但是实际上却将此次伐魏所有的大权都交在了谨欢手上。
说真的,谁还能做到他这个地步!王翦觉得他这样的行为超级让人感动的。
谨欢感动吗?
她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王翦。
说好的领着骑兵去吓唬人的呢,结果到现在,骑兵一直都没有上阵冲杀的机会,自己明明培养出了一只必杀小队,结果居然没法上战场?谨欢觉得自己真是老委屈了。
可不就是委屈嘛,她真的很想大大出一次风头啊!
众将士:“……”
我的公主殿下哎,您的风头还没出够吗?
上次去叫阵,一连将对方十个人挑于马下,魏军因此士气大跌,他们都没有花多少心里攻下了这座城,这么简单轻松的战斗,说真心的,他们愿意多来几回。
“哎!”谨欢蔫唧唧地趴在中军大帐里最中间的案几上,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这要是不明就里的人知道了,还以为谨欢这是为了秦国不得寸进而发愁呢。但是事实上呢?这一位一点都没有愁秦国的事情,哦,不对,还是有点关系的,比方说她到底什么时候能把骑兵给带上战场啊,她特想酷炫狂拽吊炸天一把啊。
王贲脚才踏进来,就听到了谨欢这哀怨的声音,有心想开溜了,却被谨欢逮了个正着,只能硬着头皮进了大帐。
“我说王贲啊,你说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领着骑兵上场呢,这说好的奇兵,奇到现在我也没能领着他们出现,白带了啊!”谨欢宝宝觉得自己很委屈,有点想发小脾气。
王贲僵着脸问道:“公主为何执意要让骑兵上战场呢?”
在王贲看来,这次伐魏之事如此顺畅,简直就可以说是天佑大秦。而公主殿下又对魏国的地形了如指掌,故而他们排兵布阵的时候也是越发得心应手。
他们这里顺利,再加上魏国那边本就一团乱七八糟,两相抵消只好,他们这一路可以说是势如破竹,只待再下一城,便可直抵大梁城下。
这次的出征,可以说是王贲这短短十几年的战场人生中最简答





[综]太子养歪攻略 分卷阅读143
的一次,丝毫没有要消灭一个国家的紧张感,轻松得很。既然都已经如此轻松了,那么原本就作为奇兵出现的“骑兵”,自然就更没有了上战场的需要。
所谓奇兵,当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现在各国都不知道公主训练出了这么一只军队,现在以待后用,等着下一次战争之后让他们上场横扫敌军,那效果岂不是更好吗?
王贲说出了自己的疑问,谨欢也跟哼唧了两声。
嘛啊,怎么说呢,谨欢不是非要带着骑兵上去溜达一圈,而且有种“来都来了”的错觉。
这来都来了,都不上去好好秀一把,这不是纯粹浪嘛!只可惜因为其他将士们都非常给力,故而骑兵们迄今为止还真的就没有机会上去浪催一把,只能默默留在军营起,当一个白吃白喝白拿饷的
王贲:“……”
他还能说什么!
他什么都不想说!
与此同时,在王翦一封又一封胜利的奏报传回咸阳之后,一直翘首以盼的众人,也都如谨欢和嬴政所愿地炸了。
公主许久不曾在学宫或者是咸阳城内出现,关于这一点,好奇的人也有不少,毕竟谨欢就是学宫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啊。这陡不然的风景线没了的,大家埋头钻研,好好学习的动力也少了不少啊。
有好奇的,自然也就有打听内情的,只是嬴政把这件事捂得死紧,众人一直都没能打听出个详细情由来。
而现在,他们全都知道了,此次随王翦出征的那个几乎没听过姓名的“赵晋”是谁。
公主,谨欢。
第107章大秦长寿
朝堂之上顿时就如同被人扔了一堆火药似的,彻底地炸开了。
这其中,作为早就知道内情的嬴政的心腹和朝野皆知的公主的宠臣,李斯和甘罗完美地表演出了一个惊讶至极的表情,表示这件事他们也被瞒得很苦啊,在这之前他们根本就什么都不知道好不好!
众人:“呵呵,你们继续啊!看我们信不信!”
两人摊开双手,无所谓咯,爱信不信嘛,反正我不知道,就别来问我了。
“大王,公主以假名出征,此举未过于荒唐!”哪儿都少不了这些个老古董,秦国自然也不例外。
嬴政冷哼了一声,“哦,既是如此,那么爱卿倒是不妨告诉寡人,此事哪里荒唐了?”
“这……”率先开口之人嗫嚅了半晌,才又接着说道:“将帅者,除开武艺过人之外,兵法亦需娴熟,公主她并不善于此道,贸然领兵,届时若是中了圈套,又或者贻误了军机,岂不是悔之晚矣吗?”
其实这老头原本张嘴就想说“女子领兵从未有之的,只是还没张嘴就想起了妇好,这才又换了另一个理由,拿谨欢没有经验这一条说事。
“既如此,李信,你来说说公主的谋略如何?”嬴政直接点名道。
李信在旁边听这些个酸腐文人诋毁谨欢早就要憋不住了!
开什么狗屁玩笑,居然怀疑公主殿下的领兵水准?你,你你,你你你,不是我说,这会儿站着的,跟公主比起来,全是垃圾!李信没有将这话直接说出口,但是他合理地运用了一下自己的眼神,无差别扫射,完美地表达出了对在场所有文官的鄙夷,没错,就是所有文官,连带着李斯和甘罗都没有落下。
李斯、甘罗:宝宝好委屈,宝宝心里苦!他们明明就超级相信公主殿下的啊,为什么要说他们蠢!
李信一脸漠然:哦,没什么特殊原因,就是看着你们那张聪明脸不爽。
“公主殿下不仅娴熟弓马,胸中丘壑,我等更是万万不及,什么兵法娴熟之类的,更是废话一堆,公主殿下天生便擅长于排兵布阵,行事犹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臣与王将军都一致认为,若是武安君尚在,约莫可以与公主一战,臣等却是远远不及的。”
李信这一袭话,不仅大大地抬高了谨欢,更是拿自己和王翦做梯子,帮着把谨欢给架了上去。当然啦,要说跟白起相比较的话,谨欢是远远不及的,废话,杀神白起难道是白叫的嘛。
实际上就算让她真跟王翦李信拼谋略,她也没那个脑子。谨欢真正擅长的,是在对敌之时的随机应变,其种种机灵百变,奇妙计谋,以及远见卓识,这才是李信王翦他们对谨欢心悦诚服的原因。
明明知道公主殿下似乎对兵法什么的一窍不通,但是真正让她领军的时候,她就是无敌的,这是众人一致的想法。
为什么会这样呢?
很简单,耳濡目染形成的。
要说黄易对寇仲这个亲儿子当真是没话说的,金手指简直要开到天上去,当年一路征战的时候,谨欢虽然大部分时间都留守在扬州的大本营里,可是每日一封的战报和各种详细的军情都会到她的手上,包括寇仲的种种应对之策。
而后她又悄摸地去“摸”来了《武穆遗书》,私下里给了华筝。大概华筝真的是铁木真的儿女中最为肖似他的那一个,没有《武穆遗书》,华筝已是万夫难挡,而有了之后,更是如虎添翼。
谨欢自己不打仗,可是她看着华筝打仗。
和聪明人在一起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就是哪怕你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天长日久的,遇到了事情,你下意识就会知道该怎么做。
谨欢就是这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她能面对各种情况而随机应变,但是让她具体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的话,她又很容易卡壳。幸而如今有公主这个人设的高冷度加成,只要她不想说,并且摆出一副“你们这群蠢货”的嫌弃脸,也就没人敢追着她问缘由了,当年远征噶尔丹的时候,谨欢就是这么做的。
要说李信都解释成这样了吧,但是然并卵,文官们大约半数成天就看谨欢不顺眼的还是表示,反正我们也没上战场,随你们怎么说咯,难道还让我们去验证嘛?
“父王,我观各位大人似有不信之意,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不若安排一批人借此机会上了前线如何?反正等到大梁城破,魏国国土尽入我秦国地图之后,还是要派人去处理相关事务,倒是不妨一举两得了。”原本站在一旁默不出声当一个乖乖旁听生的扶苏突然开口说道。
刚刚还叫嚣的欢腾的一帮人:“……”
因为知道今□□堂之上会讨论姑姑的事情,所以扶苏提起跟韩非请好了假,磨着嬴政一起来了。要说大臣们看到扶苏来了心里还有小激动来着,毕竟若是不出意外,这就是未来的王啊。又有传言说扶苏仁厚,虽然跟着韩非这个“暴力分子”学习,但是依旧能在学宫之中传出仁厚之名,可见扶苏公子当真是心地良善之人。对比起稍有不忿就要训斥贬官回家吃自己和完蛋了吧你的嬴政,像扶苏这样能听得




[综]太子养歪攻略 分卷阅读144
进话的,简直就是大家心目之中的明主嘛。
只可惜,他们期待的有点过早了。
光顾着高兴的他们浑然已经忘记了,扶苏除开韩非之外,又是谁在教导。
没错,谨欢。
纵使歹竹能出好笋,但是像谨欢这样的歪脖子树,能种出一棵笔直的小青松来吗?
答案必须是,不可能。
早早扶苏跟着韩非学习之前,这孩子就慢慢从一个白肚子的善良孩子,变成了一个黑肚子的倒霉孩子,而现在呢,他变成了一个黑肚子的腹黑孩子。
原本嬴政就选好了要去前线的文官人选,当然了,不是现在这群唧唧歪歪好像一千只鸭子的蠢货,而是嬴政特意挑选出来的。
废话,老话说的话,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这六国说是难灭,但只要兵强马壮,国家富裕,总有朝一日,天下会全部并入秦国的版图之中,可是光并进去有个毛线的用啊,还得治理啊!
在这一点上,儒法两家的人可不是在学宫吃干饭的,在知道了嬴政的用意之后,一个个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将手头上的工作和任务尽数都交接了清楚,而后有意向的就全都去李斯和甘罗那里报了名。
让我去吧,我发自心底地愿意为大秦效力啊!当然了,在我们去之前,能不能申请带一个厨子一起走?在尝过了学宫大厨的妙手艺之后,谁还能吃得下从前那些个粗糙的饭食呢。
暗地里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那些被嬴政“通知”说是准备要出发的人都很高兴,还一个劲儿地鼓动他们多要几个厨子。有好吃的不吃,他们又不是有猫病。
对此嬴政很是哭笑不得,只得让谨欢小厨房里那位他都挖不动的厨子紧急培训除了一批厨子来让这些人给带走。在知道这些厨子是由谨欢专用的厨子培训出来的时候,一时间,众人原本蓄势待发的心情就更加急迫了。
哦哦哦哦哦,早点走早点治理啊,一个劲儿在这儿拖个什么劲儿哦,快让我们走啊!
只是这件事到底还要过明路,嬴政原本是打算在公布了谨欢的真实身份之后再说这件事的,哪知道儿子竟然来了这么一个“神来之笔”,直接一竿子就把这些个倒霉鬼给支走了。嬴政心里乐不可支,面上还要装出一副悉心思索的模样来。
至于那些方才蹦哒地欢快,以至于现在被点名的官员们,一个个的全成了烧糊的鸡,装死去了。
嬴政会让他们如愿吗?
呵呵哒,怎么可能!不背地里打小人就不错的了,还想要留在咸阳,哪里来这样的小事。你们这些讨嫌鬼,乖乖得给我滚蛋去吧,寡人看着就心烦。
眼瞅着大王一副油盐不进,不管你们说什么我都不听不听,全都不听的态度,之前还梗着脖子装逼的这群二百五全都傻逼了。
咦,这故事的发展节奏不太对啊?
远离政治中心什么的,难道他们是被放逐了?不不不不不,这怎么行呢?
而这些人不知道的是,更加悲惨的以后还在等着他们呢,比方说他们千不愿万不愿地离开了咸阳之后才发现,此番去前线的可不止他们这些人,连带着学宫里亦是许多的学子同去。一路跟随大军的痕迹进入魏国境内之后,慢慢就有人以儒法搭配的形式留在了当地,开始战后的各项工作,一路走,人也一路越变越少,等到那帮子傻缺们终于到了大梁城下的时候,原本浩浩汤汤近百人的队伍,只剩下不到三十余人了。
哎?说好的帮着治理魏国呢,为什么学宫里的学子们留了下来,他们却一路到了大梁城外?
谨欢嫌弃地打量了来人几眼,用手指了指几个在学宫的熟脸,让他们过来之后随意指派了一个小兵去接待一下咸阳来使。至于说待客规格嘛,就按照没有规格来办好了。
搞什么接风洗尘嘛,没得浪,还不如大家一起吃顿好呢。
第108章大秦长寿
从咸阳出发,而后大军汇合,再一路打到大梁城下,这一路上,王翦说是坐镇中军大帐,调兵遣将,但是实际上呢,王翦这回的任务大概就是一个吉祥物吧。
嗯,代表着必胜的吉祥物。
迄今为止所有的交锋,都是谨欢主导的。关键是她还是个特别喜欢亲自上阵的将军,一点都没有所谓的“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风度。可就是这个一直身先士卒,拼杀在第一线的公主殿下,彻彻底底地服了军心,从上到下,无人不是心服口服。
到现在,她一声令下,那真是无有不从的,可以说全军上下都是她的脑残米分也不为过。她这么吩咐下去,这批文官们的待遇可想而知。
当然啦,也不是说虐待他们,怎么着也能算是自家人,吃饱穿暖什么的还是能保证的,至于说其他的嘛,那就别想了吧,行军打仗多艰苦啊,要什么自行车!
大梁城坚壁清野,城高难攻,又因为早做准备,城里粮草充足,任凭秦军每日里如何叫阵都从不应答,就这么甘当缩头乌龟的跟秦军继续耗着。若是从前久久围困而不得下的话,谨欢少不得也要学一学历史上王贲攻打大梁时用的法子,引河渠之水来水淹大梁城了。只是现在倒是不必这么做了,有了龙阳这个内应领着一干的秦国探子在里谋划,而今的秦军就这么驻扎在大梁城外,震慑魏军的同时,也等着龙阳君接下来的消息。
他们此次一路打过来,沿路上对于百姓,虽不说是秋毫无犯,但也能勉强称得上一句相安无事了。
谨欢是看着寇仲打天下的,最明白民心二字的好处。便如同当年慈航静斋说“得和氏璧者得天下一样”一样,谨欢也让人放出了双龙已经吸了和氏璧,身玺合一,受命于天的消息,此举可谓是打了李世民和慈航静斋一个措手不及。而百姓们,除了少部分有见识的,剩下的还没怎么样呢,就被“受命于天”四个字给糊弄住了。再加上寇仲出身市井,虽说一身的草莽气息谨欢教了好久都没能完全改掉,可是再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百姓的心理了。
故而一路征战到最后,寇仲能赢,不止因为他最强大,宇文阀和宋阀暗地里与双龙结盟,也因为他是所有起义军中最得民心的一支。想想也能知道,像四大门阀那样的家族,李世民纵能礼贤下士,他的礼也是对着有能力的人,可是寇仲呢,他是真心地关怀着那些和他当年一样,在乱世之中挣扎着的普通人。不管他的身份如何变化,在他的内心深处,始终是有一个角落属于当年扬州街头那个想吃贞嫂菜包子的少年。
而七国之中,大秦独处西边,六国中未曾与秦人打过交道者,便常常谎称秦人是青面獠牙的昂藏大汉,稍有不顺,便要将人打骂至死的那种。
可是谨欢率领的秦军,让他们认识




[综]太子养歪攻略 分卷阅读145
到了一个和他们印象之中完全不一样的秦人。
他们个子高,嗓门大,高兴起来还经常唱那些荒腔走板的歌曲,明明和他们温柔的曲子比起来一点都不好听,甚至于连词他们也都听不太懂,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远远听到的时候,心中都会生出一种激荡之感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年头最讲究个真情实感,魏国的百姓们听到的秦军这奇奇怪怪的歌声,心中的戒备也放下了不少。哦,原来秦军也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嘛,听,他们唱歌还这么难听呢,感情真挚有什么用,嗓子粗粝的跟个破锣似的,真是白白糟践了这样的好歌。
谨欢可不知道没事拉个歌还有这样的好处,要知道她当时就是一时间脑子一抽,想起来自己当年军训的时候的事儿了。
什么“要你唱你就唱,扭扭捏捏不像样,象什么?象绵羊,咩”,还有“一二三四五,我们等得好辛苦,一二三四五六七,我们等着好着急”之类的。她一时间脑洞开了没刹住教,就这么号召起了安营扎寨好了,正准备吃饭的众人拉起了歌。
现在可不像日后,唱什么《团结就是力量》,现在的歌词,可有意境了,而这之中,唱得最多的就是《无衣》。当然了,也有唱《蒹葭》的,不过谨欢觉得这太考验个人承受能力了,为了避大家别愣生生吐出来,《蒹葭》这个选项还是禁止吧。
除了没事拉拉歌无意中就拉到了一点好感之外,谨欢还是让人做了正经事的。比方说他们攻下一地之后绝不扰民,谨欢更是定下了极其严厉的军规,但凡有扰民,抢劫,奸/淫/妇女者,一概杀无赦。
这么多兵士,就算秦国法令再严苛,也有不了有些个心思不正的。此番是谨欢第一次领兵,众人中有心悦诚服的,自然也少不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可是那些触及了她所定下的军规的兵士,无一例外,尽皆被她枭首示众。
她要的,是一支令行禁止的正规军,而不是这种掺杂了沙子的杂牌军。眼见着谨欢当真下手如此狠绝,众人心中凛然,暗怕之余,对谨欢也是越发信服了。原本就服她的对她更是崇拜,原本不服气的也都暗自警醒,这位是个真真正正说一不二的,惹不得。
也正因为,之后秦军一路之上都再没有过侵犯百姓的行为。只是百姓不能动,为富不仁的富户们和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还是可以动的呀。
谨欢活学活用当年寇仲的招数,每到一地,先抄了这些恶人的家,再依照秦法一一定刑。至于搜刮而来的金银粮食,除开用作秦军的口粮和将士们的奖励,尽数都分发给了沿途的百姓,所以在咸阳的来人开始后续的工作之时都十分惊讶。
概因当地百姓们有心反抗的,十不足一,余者似乎都对此地即将属于秦国一事接受良好,更有甚者,还欢欣雀跃地主动来问,若是他们成了秦国人,那么那什么研究所中研发出来的各种有利于农耕的工具,比方说那用来浇灌的水车。是否也会分派给他们使用,咸阳那边会不会有司掌农事的人来教导他们种田呢?
从前的学子,而今的官员们心中可谓是掀起了滔天巨浪,咦,这么好说话,莫不是背后还酝酿着什么惊天的大阴谋不成?只是在打听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众人心中又变得安定了起来。
哦,原来是公主殿下的功劳啊,那么倒是不显得多么惊奇了。想来也是,公主殿下这样有大智慧的人,不过区区一个东郡罢了,这些百姓们在见到公主殿下之后,自然会被折服的。
1...4344454647...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