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维寻道者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鹓扶君
“我……”
高胖和尚颓然张张嘴,却是无言以对。
的确,若虚明真是谢微成道的所在,那么小小一个丰山寺,是挡不住的。
大梵、太上……
这两部古经,与《须弥尊胜王经》一般,都是绝地天通前的古法。
但却更要珍贵,它们不仅诞生在绝地天通前,还记述了关于上界,那神圣居所的古老隐秘。
参透它们,人仙之后,虚无缥缈的上三境,也只在眼前。
大梵、太上……
它们是登神之术,造仙古法。
不仅能打破人神之间的古老界限,更能在茫茫虚空中,锚定上界的坐标,进入真正的仙神之所。
它们,是绝地天通前最后一批离去的神明,赠予人间的礼物。
无人怀疑这个说法,因为它们是出自夫子之口。
而夫子在借阅这两部古经后,也很快避世不出。
从此之后,他的真身不再行走大地,就连收徒杜绍之,也只是飘飘一道天音。
人人都传闻,夫子已经参透人神的奥妙,进入真正的,仙神云集的上界。
为了这两部古经,谢家主人谢宣,已经快要疯魔了。
第八十九章 婆稚阿修罗王观想经
“《婆稚阿修罗王观想经》”
无怀闻言皱了皱眉。
阿修罗,非天也,似天而非天之义。佛国六道众、天龙八部神之一。
在古老的传闻里,阿修罗与天人燃起的战火,蔓延了无数纪元,波及亿亿万劫数。
婆稚,意为勇健,是阿修罗与天人部众作战的前军统帅。
这尊大阿修罗王生有一面三眼,口中吐火,做忿怒相,祂的身形足足是须弥山的四倍,脚踏无边瀚海,手中分托日月。
婆雅王曾率部反击忉利天,击打天人的居所。
《婆稚阿修罗王观想经》,便是观想这尊恶神的意韵,获得无边大力、无边勇气。
祂的三只眼里,分别可喷出宙光、雷电和毒雾,口里的烈火,更可焚毁天人的躯体。
观想法,正是魂魄观想的术,练魂的要术。
“它修行太难,又剑走偏锋,稍有不慎,便是坠入无边阿修罗道。”
无怀犹豫片刻:“为何不选择《心遁》或《莲花劫印》”
金刚寺武学不可轻授,便是无怀自己,若非有大功,也是入不得藏经阁,更逞论将它教给门下弟子。
《心遁》、《莲花劫印》、《婆稚阿修罗王观想经》……
这三门无上,俱是他在外游历,行走江湖时,机缘巧合下获得的。
《心遁》,号称心念一瞬,无所不至,是模仿佛家六神变——神足通所创造的遁术,是极高明的。
《心遁》现世时,甚至都惊动了寺里的神足僧,连他都曾借阅观看。
此术虽然比不上神足通,但胜在人人皆可修行,有法可循。
不像神足通一般,悟了便是悟了,机缘不到,不悟便是不悟。
甚至机缘是什么,都没有一个定数。
《莲花劫印》,则是一门攻伐手段,在斗战上,也只比金刚寺里攻伐无双,号称轮转生死,劈分法道的《轮转印》略逊一筹。
无怀也曾疑惑,自己这大运也偏偏撞得太巧了。
三门功法,个个可堪称无上,足够被列入金刚寺内。
但凡拿出来一门,就足以光耀一个中品的世家,成为传世秘法。
同行十四人,为何得到机缘的,却偏偏是自己
事后,在金刚寺长辈来接引自己时,无怀才惊觉。
那座被自己以为是前宋古庙的荒祠,竟是王秋意的埋骨地。
这位前宋最后一尊人仙,死后足足数百载,却余威尤烈。
荒祠的阵法绞杀了同行十三人,却放任自己穿行其中,还拿到造化。
这其中用心,即便是现在,无怀依旧不解其意。
“你修行赤龙,本就是火中取粟的行险之举,走得稳的,才是修行,凡事却并非要尽善尽美。”
无怀从短暂的迷惘回过神,沉声提点道。
婆稚王这样一尊大恶神,大阿修罗王,即便观想祂的神韵,也是抱虎枕蛟般的处境。
不止一次,就连无怀自己,也曾数次被夺去心神,险些被勾进阿修罗道,沦为那尊婆稚王在地上的映照。
一举一动,都被祂的法道牵引,如同傀儡,再不得自由。
几番思索下,在还有赤龙劫的威胁下,无怀不得不狠下心,废去这门观想法。
“炼魂的观想法,在藏经阁里还有几部,《大丘形意图》、《伽蓝观想经》……你若想要,尽可随意取阅。”
这门观想法后患无穷,无怀也只是出于充阔的目的,才将它同心遁、莲花劫印一并拿出来。
见阶下小和尚执意要选,他不由得生出股懊恼之意。
“也罢,也罢!”
无怀烦躁挥手,面皮愈发赤红之际,又难免有一丝释然。
他得到这门观想法后,仅仅是修炼到小成,碍于修罗道牵引一日甚于一日,恐自身佛理不能压制,只得忍痛废去。
对于观想经中“巨手覆障日月之光、身越须弥山,朝游虚空、暮归天宿”的煊赫威势,他也颇为神往。
“我有言在先。”
无怀收手一招,便有两道玉光从白术眉心飞出,被无怀收进僧袍。
“若你功行一有错漏,休怪我替你废去它!”
“弟子明白。”白术大喜过望,又是俯身一拜。
高胖和尚眼珠转了转,在无怀和白术身上停了刹那,
第九十章 谢宣
赤符中,道道光芒大射,将整座贝叶宫里,都映照成煌煌一片赤红。
白术探手,一把捏住赤色符箓。
像是一片飞雪飘进暖炉,符箓在皮肤一隐而没,脑海此时,突然多出一篇古奥经文。
良久,他睁开眼,赤芒从瞳孔中迸溅。
“师尊。”白术犹豫开口:“为何经文只到阳符,金刚之后的,弟子为何不曾得到”
此话一出,无怀、虚岩对视一眼,彼此皆是失笑。
“金刚者,便是跻身中三境了,即便未曾在楞严法会出众,凭此境界,也足以进入金刚寺修行。”
虚岩朝他解释:“小师弟,你修行时日太短,这修行界中,从未有哪家门派,是将心法一股脑,统统授给门下弟子的。”
白术脑袋一懵,这个结局,他却是从未想过。
“好了。”无晦开口:
“等你阳符圆满,上宗自会遣人考察你,境界、佛理……到那个时候,你还得为上宗做一件大事,才有资格被授下金刚之后的心法。
我虽有完整心法,却也不好传你,否则便是犯了寺中戒律。”
无怀面色一板,对白术教训道:
“你才胎息,却又思虑金刚了么可知金刚壁障如何艰难修行一事,切忌好高骛远!”
他将袖袍一拂,打开紧闭宫门:“退去吧,记得好生修行!”
宫外清爽的山风登时倒灌进来,白术虽心有不甘,但亦是无法。
他朝无怀和虚岩躬身一礼,恭敬退出宫外。
这处贝叶宫建在山腰一方悬壁上,抬眼望去,便是山中滚滚林涛。
他轻轻抚摸眉心,迎面的呼啸山风,直扑人面目。
终于能提升境界了……
他展颜一笑,几乎忍不住对着山外,高高长啸一声。
……
……
……
与此同时。
姑臧郡。
长缙城中。
这是一处极华盛的园子,珠宫贝阙、丹楹刻桷。
无数各色衣着,年龄不定,身形也不一的人,纷纷聚在一条游廊上,敛声屏息,眼也不敢抬起。
除却这些人外,还有一群衣着华美,面容娇俏的侍女。
她们云霓飘飘,环佩叮咚作响,各色的重锦交织,五光徘徊,十色陆离。
在他们簇拥下,无际的旷远荷塘边上,蹲着一个披头散发、双足的年迈老者。
他披着一件单薄的外衫,袒胸露臂,干瘦的身躯下,一根根肋骨几乎刺破皮囊。
老者双足垂进荷塘里,双眼无神,目光游离不定。
他偶尔抬手,就有衣着华美的侍女奉上玉盘。
湛湛玉盘上,一颗颗狮子头般,棋子大小的造物正滋溜溜滚动。
老者看也不看,偶尔抬手拾起几枚,就如打水漂般,远远向荷塘掷去。
却往往等不及落水,那些“狮子头”就纷纷被一群异兽吞食。
它们生着鱼的形体,在两侧,却有如飞鸟般的浓密双翼。
五彩的细鳞折射出耀目的光华,啾啾——啾啾——地叫声,在荷塘上久久不绝。
不知过了多久,园子里,最终连啾啾的叫声都停歇下去。
突然,头戴紫冠的中年人踏进园子,匆匆走了进来。
“父亲大人。”
他在离老人几步远停下,恭敬施了一礼。
“小猫儿回来了”
“梵镜是昨日晚上回府的,夜深了,不敢惊扰父亲睡眠。”
“玉蝉那死猫呢”老者懒洋洋睁开眼:
“当初它说汾阴地气有利修行,我才让小猫儿陪它,没过几月,居然就有了活尸,怎么样,玉蝉到第五境了”
“没有。”紫冠男人老老实实回禀。
“扒了它的皮!”
老者在喝骂一句后,又是懒懒闭上眼,恹恹欲睡的模样。
“父亲大人。”
在躬身等了片刻后,见始终没有回应,紫冠男人忍不住问道:
“飞云寺被焚毁,妙严大禅师那……”
“关你屁事!”
老者又是一声喝骂,唬得紫冠男人哑口无言。
即便他已是当朝大司农,名副其实的朝廷重臣,可在面对自家父亲时,心底总是先怯了三分。
“还有什么事,没事就及早滚。”
老者
第九十一章 坦言
“夫九窍者,在天为九星,在地为九州,在人为九窍。九窍之炁不正,故曰受邪……”
讲经堂,正中一座白玉高台上,白术结跏跌坐,在其身侧高台下,数十个僧人将其团团围住。
今天过去之后,算从他来到丰山的时日里,也是正正经经过去了一个月。
得到练窍的心法后,他几乎只要一有空,就跑去无怀的住处,向他问东问西。
虽说有属性面板在,他并不需要如此作态。
但凡事小心一点,总是不会出大错。
这些天里,就连无怀这等脾性,也被白术扰得不厌其烦。
而今天,他坐在讲经台上,正是向丰山寺的僧人,阐述自己对于赤龙心经的见解。
“万物盗天地之精以生成,人盗万物之形以御用,万物盗人之力以种植。彼此相盗,各获其宜,俱不知为万物化……”
高台上,丰神俊秀的僧人一袭白衣,面如冠玉,眉朗目清。
他嘴唇微动,声音却沉沉响彻整座讲经台,不高不低。
白玉台下的僧人们或皱眉,或欢喜,有的若有所思,有的闭目沉凝。
门外,见到这一幕的无怀轻声一叹,方正肃穆的脸上,也流露出一丝笑意。
果然,不愧是近道体。
这些天里,即便他向来好为人师,也被白术连番扰得心烦意燥,恨不得让他去闭个死关,好让耳根清净清净。
可成效,也是显而易见。
他对胎息境的心法,显然已是吃透了,甚至是举一反三的地步。
依照无怀的眼光,以白术这一身底蕴,已经可以尝试开辟窍穴,真正踏入练窍,进入“食气者神明而寿”的第二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