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妃娇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梅雨知时节
蔺自然知道朱泓,与姜钰同病相怜的那位朱家大公子,自小和姜钰走得也近。
蔺摇了摇头,对萧长垣道:“没什么。”
有时候想想,她比她的确好运太多。她们都是被姜昆抛弃了放弃了的女儿,但是她有幸有母亲一直护着,有幸能在后来遇上李家,后来又有幸遇上了长垣。
她少时受了点苦,长大后菩萨却都补偿给她了,她如今日子过得顺心如意,可姜钰却没有她这样的运气。
蔺没有再跟丈夫说姜钰的事,转过头来又看着丈夫,有些促狭的问道
帝妃娇 分卷阅读104
:“今日我在娘的院子里看到萍儿,她正陪着琛儿玩。萍儿已经过了双十年华,难道你们真的打算永远留她在府里,让她给你带儿子?”
夫妻两人都知道,萧萍儿心里喜欢萧长垣这个义兄,所以一直不肯出嫁,到了双十有二仍还待字闺中。
但萧萍儿是寿山大长公主抚养长大的,品性倒是不坏,没有想过拉下蔺自己上位或者要给萧长垣为妾的意思,何况两人还有义兄妹的名份在,要不然蔺也不会放心任由萧萍儿亲近她的孩子。
但她不想嫁人,想一辈子留在侯府长长久久的呆在寿山大长公主和萧长垣身边却也是真的。
蔺虽然知道丈夫对这个义妹只有兄妹情分,但有时候也会吃醋。
萧长垣只装不知道蔺的意思,道:“娘一直都在给她相看人家,只是萍儿一个都看不上眼。娘是觉得,既然是嫁人,总要萍儿自己看上了眼愿意了才好,得强迫她嫁了过去日子过得不如意害了人家夫家也害了萍儿。”
萧长垣知道妻子吃醋,又笑道:“我已经暗示了我以前的那些部下,只要是没有成亲的都常往侯府走动,要是萍儿看上了哪一个,侯府马上给他们办亲事。”
蔺没有再说什么,事关萧萍儿的事,她还是少插嘴为妙,只管准备嫁妆就好。
第一百零一章不欠(入v第四更)
移棺的事,只要宇文圣旨一下,不过几天的功夫就办成了。
起棺,选定新的地址下葬,朝中关于这件事的谈论渐渐平息。
宇文之前像藏秘密一样的不肯说,此时姜钰终于知道,宇文选定的埋葬她的新址在哪里。
姜钰从外面回来紫宸宫的时候,觉得有些没由来的身心疲倦。
舒出一口气坐在矮榻上,对上前来给她斟茶的谷莠道:“安葬太妃的新址已经选定了,就在雁山上。出了先帝陵寝的范围,与皇陵隔着一条河,正好与皇陵的皇子陵园隔河相对。皇上说,那也是块风水宝地,靠山面水,藏风聚气,姜太妃在哪里一定可以很好安歇的。”
谷莠听着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将手里的茶碗轻轻的放了下来。
先帝一共生了五位皇子,英年早逝的只有大皇子一个,自然如今葬在皇陵的皇子陵园的也只有大皇子一个。
谷莠有些怔怔的,喃喃着道:“这样也好,成王殿下活着的时候那样喜欢我们家太妃,现在死了他们能葬在附近,隔河相望相互厮守,那也算是一件不幸中的幸事……”
姜钰用手托着脑袋,歪着脑袋看着她,脸沉沉的,并不说话。
谷莠像是这才发现自己有些失言一样,连忙打住,看着姜钰道:“娘娘恕罪,奴婢我……”
姜钰道:“你放心吧,我不是多嘴多舌的人,不会对外胡言乱语。”
她的那些话如果被外人听到,多少让人以为成王与姜太妃有私情,损坏了皇室的声誉。
谷莠顿了一下,突然叹了一口气,又突然道:“成王殿下和太妃都已经死了,其实这些话说出来倒也没有什么。”说着眼睛微抬,怔怔的有些出神,好像在回忆着什么,道:“太妃活着的时候跟奴婢说过,她这辈子谁都不欠,唯一欠了成王殿下一份情,而这份情大概是永远都还不清的了。”
说着脸上又带着遗憾,或者是伤心,又或者是叹息和愤怒,再或者是这些情绪都有,夹杂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难明的情绪,又道:“当年太妃本是要嫁给成王殿下的,成王殿下在先帝面前求了三天三夜,终于求得先帝圣旨赐婚。都是姜夫人和二小姐可恨,弄了一出桃代李僵偷梁换柱,又有崔太后从中作梗,让嫁进成王府的变成了二小姐,而太妃却不得不进宫做了先帝的妃嫔。”
姜钰将托着自己脑袋的手回来,在榻上靠着榻背,看着谷莠,没有问她这其中发生了什么事,而是问道:“你为什么会跟我说这些话?”
这已经是极其私密的事情了,非是亲近的人怎么会愿意跟他说。
谷莠突然蹲在了姜钰的身边,手放在姜钰的膝盖上,仰头看着姜钰,又好像不是在看她,道:“奴婢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娘娘总是让奴婢感觉特别熟悉特别亲切,总会让奴婢无缘无故的信任,就好像太妃给奴婢的感觉一样。有时候奴婢都分不清,奴婢身边的究竟是太妃还是娘娘。”
姜钰对她亲切的笑了笑,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就像是她小的时候乖巧的陪在她身边,她总忍不住伸手摸一摸她的脑袋一样。
谷莠再次有些愣神,怔怔的。
主仆两人就这样沉默的依偎了一会,姜钰又拍了拍谷莠的脑袋,道:“好了,起来吧,别总跪在地上,小心把膝盖给跪废了。”
谷莠笑了下,然后站了起来。接着又道:“娘娘,还有一件事,奴婢想请娘娘帮帮忙。”
姜钰抬头看着她,等着她说是什么事。
谷莠道:“太妃的生母黎姨娘让姜夫人送到庄子上去了,奴婢想让娘娘……”
她没说完,姜钰便打断她,代她说下去道:“你是想让我将黎姨娘从庄子上弄回来?”她摇了摇头,对谷莠道:“我知道你心里看重姜太妃,所以爱屋及乌,但是你家太妃并不欠黎姨娘的,不管生恩还是养恩,她都已经还清了,所以你也无须再照顾黎姨娘。”
生恩真正的姜钰已经还过了,在真正的姜钰两三岁的时候。
那时丫鬟照顾不周让她吹了风受了风寒。那时的姜尚书正需要朱家,跟朱氏正是浓情蜜意,黎姨娘这个由妻贬妾的姨娘则备受冷落。此时的黎姨娘大约是还不明白,对于姜尚书来说,谁能帮他平步青云谁才是他心爱的人,女人不算什么,亲生的骨血也不重要。
黎姨娘想用孩子博取姜尚书的怜惜,所以孩子病了却不请大夫,反而任由孩子病情加重,然后以此为由一遍一遍的让人去请姜尚书进她的院子。
这十次八次的,大约也能请动一回。所以黎姨娘越发觉得这方式凑效,所以不肯让真正的姜钰病好。
最后是风寒转化成发烧,先是低烧,然后转化成高烧。
两三岁的孩子,最终没有抵挡过那一场延续了大半个月的风寒和高烧里,然后一命呜呼了。
再次醒来,那个身体里的已经不是原来的姜钰,而是变成了现在的她姜钰。
黎姨娘
帝妃娇 分卷阅读105
大概也并不想让外人知道,她利用孩子争宠差点导致孩子病死,自然也不会告诉外人,在那场病里,年幼的姜钰曾经呼吸停止了半个时辰,身体是冷过了才又热起来的。
至于养恩,她欠她的养恩本就没有多少,也全部在她和宇文炜本要成亲的那一晚,她帮着朱氏和姜偷梁换柱将新娘换成了姜而全部都还给了她。
她一直都知道黎姨娘不靠谱,从她从好好的一个妻室宁愿死赖着给姜昆当妾也不肯离开他就知道,但她不知道黎姨娘会蠢到这般令人惊叹的地步。
她被赐婚给宇文炜,以后会成为成王妃,这对黎姨娘来说明明也是有好处的,至少她这个王妃的生母可以在姜家扬眉吐气,至少朱氏不敢再随意作践她,而最初的黎姨娘也的确得意并激动于先帝的这道圣旨赐婚的。
所以有时候姜钰自己也觉得自己挺蠢的,居然从来没有想过黎姨娘会帮着朱氏和姜,更没想到黎姨娘竟然会听信朱氏和姜昆的话,听信只要帮他们将新娘换成姜嫁入成王府,他们便允许她生下一个儿子,然后将一杯能让人沉睡不醒的茶水骗着她喝了下去。
黎姨娘想要儿子,这是姜钰从小就知道的。但她不知道的是,她对女儿竟然能无情到这种地步。
本就不是真正亲生的母女,经此一事情分还能剩下多少。所以入了宫之后,姜钰便从来没有再关心过黎姨娘,哪怕她在姜家过得备受朱氏的折磨,姜钰对此都能心如止水。
第一百零二章耀眼少年(入v第五更)
小时候黎姨娘对姜钰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你为什么不是儿子。”
然后以这句话开头的,便是黎姨娘接连不断的哀怨,怨怼和厌恶。
黎姨娘嫌弃姜钰不是儿子,嫌弃她不能为她争来姜昆对她的宠爱。她大约想的是,倘若姜钰是个儿子,或许姜昆对她就会有一二分的怜惜。
她当然也想再生,但是朱氏和姜昆不让她生,她便毫无办法。
姜钰有时候其实也挺怀疑,不知道黎姨娘的脑袋是怎么长的。她难道想不明白,倘若她是个儿子,她黎姨娘连一个孩子都捞不着,只能膝下犹空到老。她该庆幸的是她不是儿子。
后来姜昆和朱氏以允许她生儿子为交换,让她帮着他们将姜和她桃代李僵嫁入成王府,事后朱氏信守诺言的确让她生了。
只是她生下来的那个孩子最终没有活过一岁,出生不到半年就病死了。
朱氏的做法简单而粗暴,她能让黎姨娘生,自然也可以让孩子死。她允许黎姨娘生下儿子,却没有担保那孩子一定可以平安长大成人。
自这件事以后,姜钰便不对黎姨娘这个人抱任何希望了。
有时候姜钰心里想想,不管是朱氏也好,还是黎姨娘也好,她们倒幸好跟姜昆配成了一对,要不然还要祸害别人。
姜钰与宇文炜相识,则是在她十二岁的时候。
她被朱氏以八字不吉为由发配到了庄子上,身边只有两个凶神恶煞的婆子跟着。后来她在庄子上捡到了谷莠,有了谷莠跟她作伴。
那时候宇文炜也不过十六岁,领着半队人马在京外巡防后回京,路上受了点伤路过她住的庄子,所以想在她的庄子里借宿。
她初见他的时候并不知道他就是那位大名鼎鼎八岁便被封王的大皇子殿下,只以为是那个侯门家中普通的贵公子。
她住在庄子上缺衣少粮,姜府是时常忘记往庄子上送吃用的东西。又恰好谷莠刚被她捡回来还病着,人瘦得只剩皮包骨还需要补充营养,求医问药也需要不少的银子,所以她利用此事做了一桩生意,按人头要他们每人五两的借宿。
她还记得他身边一个姓林的校尉,坐在马上瞪着眼睛对她道:“你去打劫啊,京城最好的太白楼开一间最好的天字号房也不过二两银子,你这一破地方五两,你不如去抢。”
她摊了摊手,一副爱住不住的模样,道:“物以稀为贵,我这里就这么高的价钱,你们爱住不住,不住拉倒。”
那林校尉便劝宇文炜道:“公子,我看我们还是回京城去吧,我们骑马快一点,大约也能在城门落钥之前赶回京城。”
宇文炜则在马上颇有意思的看着她,斜长的一双凤目往上飞斜,目光澄亮,带着少年的轻狂与飞扬,眉眼带笑的望着她,仿佛她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东西。
他招了招手,开口吩咐道:“阿扬,拿五百两银子给她。”
他带的人其实不足百人,他还算多了给他,但她也从来不觉得钱多烫手。
她拿了银子,然后就带了他们进庄,给他们安排房间。
庄子小房间不够住,她将谷莠移出来住进了自己的房间,然后将隔壁谷莠住的厢房将让给了他,其他的人按身份地位分别安排进了耳房、倒座、杂间和柴房里。
庄子久没有修缮,除了正房和两间厢房之外,其他地方都有一些漏雨漏风或者掉灰。
那个林校尉进了倒座的屋子,出来之后拍着身上的蜘蛛网,骂骂咧咧的道:“妈的,花了五两银子,住得连乞丐都不如。这天下果然是最毒妇人心。”
姜钰自觉了人家银子,就要给人家提供服务,所以还亲自生火动手烧了一大锅水,将自己珍藏的唯一一罐茶叶都贡献了出来,亲自给他们泡茶喝朱氏送来名曰照顾她的两个婆子,她们在庄子上过的日子可比她还像个小姐,所以姜钰在庄子上一向都只能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至于吃食,对不起,她在庄子上自己都自顾不暇了,不提供吃食。
姜钰原本以为他们好生在庄子上住一个晚上,早上人一走,她白得五百两银子,是一桩极好的买卖。
只是姜钰没有想到,这一群大男人跑马赶路走了一天,又全都是练家子,肚子不耐饿。
她在庄子上养了一些鸡和鸭子,屋子后面还开了一块地种了一片青菜。
结果他们大半夜烧水将鸡和鸭拔了毛全烫了,将她屋子后面种的青菜也全都拔了,全扔进了一个大锅里面做成了火锅,一大群人正围着火锅吃夜宵。
等她闻着香味从梦中醒来,走出来一看,只剩下一堆的鸡毛和鸭毛了。
真是马勒戈壁……
宇文炜还用筷子夹着一块鸡腿举着对站在门口瞪大眼睛看着他们的她
帝妃娇 分卷阅读106
笑,笑眼眯眯的问她:“你要不要也来点,味道还不错。”
看在银子的份上,她捂着胸口默默的低下头,心肝肉疼的离开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宇文炜要离开时才想起了问她的名字。
她还在为那些死了的鸡和鸭心滴血,对宇文炜很没好气:“姑娘家的闺名不能随意向外人道,除非自己的夫婿。公子这样问我的名字,难道是打算娶我吗?”
宇文炜听着,用另外一只没拿剑的手抚摸着下巴,长长“嗯”了一声仿佛在认真考虑,然后点了点头,仿佛觉得这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看着姜钰目光闪烁的道:“正好我未娶亲,家中父母也未替我定下亲事,等我回去就向父母禀报一声,择日就让他们上门提亲,姑娘记得准备好嫁妆。”
他说的这些自然是逗她的玩笑话。
他说完便跨身上了马,哈哈大笑着骑马离开了,策马扬鞭而去,就像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只留她一个人在那里站着瞪着他,想发作人却都已经走远了。
但是之后,他也从别的地方打听到了她的名字和身份。后来不知道是真心道歉还是故意取笑她的小气,他还特意派人给她送回了十笼的鸡和鸭,顺道还将庄子上的院子重新修缮了一下。
再然后,他有事没事就爱往她的庄子上来,然后赖在她这里不走,或者逗一逗她,或者就只是单纯的想在她这里呆一会。
她自然也就渐渐知道了他的身份。
他对她并不设防,有时候会跟她说起朝中的事情,吐槽一下朝中的哪个老顽固,或者说一些朝堂里发生的八卦逗她一乐。
他的外祖万家是手握兵权的武将之家,他自小被放到军中追随万老将军领兵,十三岁上战场领兵打仗,骑兵绝谋纵横往来,成了常胜不败的少年将军。
但朝中并不是人人都服他这个大皇子,也有很多针对故意为难他的人。
他偶有心中烦闷的时候,也会跟姜钰说一说。但他性情疏朗心胸开阔,说过之后很快就想开了,就又变回了那个骄傲张扬、耀眼明亮的少年皇子。
第一百零三章偷梁换柱(入v第六更)
大概一年之后,因黎姨娘的”苦心筹谋“,姜钰又被接回姜府。
两世为人,姜钰并不是不知情事的少女,自然能察觉得出宇文炜对她的心意。
天之骄子,唯有面对她的时候会露出小心翼翼和少年羞赧的情怀,想要保护着她,想要给她最好的东西,喜欢看着她笑,喜欢带她骑马涉山,偶尔喜欢逗弄她看她被气得团团转,想要将她放在心里珍重
但姜钰一直认为自己是没有爱上宇文炜的,她有些喜欢这个照亮她灰暗生活的少年,但是够不上爱。姜钰甚至觉得,自己根本不会爱上一个人。
姜钰很清楚,她天生就不是那种感性的人,也不像宇文炜这么天真。地位身份有别,她们站在天上和地下的两端,中间隔着遥远的距离,永远都不可能在一起。既然如此,何必让自己陷入这种爱情里,最后受伤害的就只是自己。
她向来薄凉无情,能够一分一毫的计算自己的情感,给谁可以多一些,给谁要少一些,谁一点都不给,点点滴滴她都计算得清楚。
她也从来不想要一场惊天动地的爱情。
回了姜府之后,姜钰甚至是不喜欢宇文炜来姜府找她的,因为每一次他来找她,她便会在姜和朱氏跟前多受一些苦姜喜欢宇文炜,或者这样说也不对,姜喜欢的是那个可能被立为太子的成王殿下。
朱氏和姜一直相信便坚定着,姜是天生有凤命的人,以后会成为皇后。
姜钰一直认为,她和宇文炜最好的结果,是交情止步于那个小庄子里,回京之后就各自安好不必再来往。
所以回了姜家的姜钰,对待宇文炜便只有臣女对待皇子的客气疏离。
宇文炜一开始倒是有些伤心,想不明白她的态度为何会这么大的转弯,后来大约也就不想了,干脆利用皇子的身份逼迫她日日不得不见她,然后将她“挟持”出宫,然后死缠烂打的跟她缠在一起。
宇文炜也会怜悯和心疼她在姜府的生活,但哪怕他是天潢贵胄,也不能随意插手臣属的家事,他的保护也护不了她所有时候的周全,顶多就是让朱氏和姜更忌惮一些而已。
但就算明面上不能再粗暴对待她,但朱氏和姜总也还有别的招数等着她。
所以这个明媚耀眼的少年有时候会对着她叹气,会责怪自己不能护她周全,会心疼她而红了眼眶。
有一次宇文炜挟持她到他王府的地窖里喝酒,他伸手拉住她的手,语气切切的道:“你再多忍一会吧,等你及了笄,我就说服父皇和母妃让我娶你做王妃,到时候就没人敢再欺负你的。”
他说得很认真,但姜钰只听到了天真,她借着地窖里阴暗的光,只是有些嘲弄的笑了笑。
她从来没有想过宇文炜的这个想法会实现。
她对自己将来想的最好结果,是朱氏会大发慈悲将她嫁进一个没毛病的小户人家去,然后她和丈夫过平凡的日子,再生两个儿子,将儿子养大,给儿子娶妻生子,然后做祖母、曾祖母,寿终正寝
或者朱氏没这么好心,将她许配的人家不好,那她就给丈夫纳上两房美妾,自己想办法住到庄子上或到寺庙里,若是有幸混个个什么得道高人的名号,打着云游四海的名义到山川大海里去走一走,自由自在安度余生。
等到她真的及笄了,姜钰没有想到宇文炜竟然真的说服了他的父皇。
他在宣清殿外跪了三天三夜,终于求得先帝下了这道赐婚的圣旨,将她赐婚给了宇文炜。
姜钰不是不感动,在圣旨送到姜家的时候,姜钰第一次生出了或许他们可以试一试,或许他们真的能够结成夫妻一起走下去,他们或许会有一个好结果的想法。
这个时候的姜钰对未来是有美好愿望的,她尝试着去爱一个人,尝试着为了他去破开这重重的阻难。哪怕眼前是刀山火海,她也愿意乖巧的由着宇文炜牵着她趟过去。
但是可惜,隔在他们之间的不是刀山火海,而是皇权。
姜昆和朱氏在他们的大婚上动了手脚,用了一招瞒天过海的招数将新娘子将她换成了姜。
姜钰也
帝妃娇 分卷阅读107
从来没有想到姜家会这么大胆,圣旨赐婚的亲事,姜家偷换新娘那是欺君之罪,满门抄斩都不为过。
但姜家就是做了,还成功了。不仅是姜昆、朱氏、姜,连她的生母黎姨娘都成了这桩事件的参与者。
姜家甚至没有因此获罪。
因为先帝圣旨赐婚,不是因为他被宇文炜打动了,也不是因为他觉得姜钰这个人配得上他的儿子,不过是时值崔家阻拦先帝追封白贤妃惹恼了先帝,崔太后又想利用宇文炜的婚事控制宇文炜,先帝便故意允了这门婚事气崔太后和崔家罢了。
姜家换亲之后,先帝默认下了这门亲事,则是因为先帝和崔太后达成了新的交易。
先帝深爱白贤妃,所以想要在活着的时候追封白贤妃为后,以便自己死后能与白贤妃同穴而眠,相伴永世。
但崔太后和崔氏一族怎么可能愿意,崔太后只觉得真是笑话,她这个原配嫡后还好生生的活着,他却要追封一个死了的妃子为后,他哪里有将她放在眼里。
追封于礼不合,又有崔氏一派的人在朝堂上阻挠,先帝做不成。
借着姜家换亲这个契机,崔太后却将这口气忍下了,不仅同意了先帝追封白贤妃为后,甚至同意了先帝将白贤妃移棺到帝陵穴中,与先帝以后的棺柩并排而放那本是她这个元后死后的位置。
但崔太后的条件是,先帝必须默认姜与宇文炜这门亲事,不降罪与姜家,并纳姜钰为妃。
彼时宇文炜在军中威望甚足,在朝中也有众多支持者,其外家万氏一门又手握兵权。崔太后亲生的儿子虽是嫡子,却因年幼占不到优势,崔太后对宇文炜甚为忌惮。
反倒是宇文,尽管是先帝最宠爱心爱的儿子,但因为生母早亡性格乖,外家不过是普通人家连一官半职都没有,在朝中毫无根基,反不被崔太后放在眼里。
崔太后想控制宇文炜,所以想让听她话的姜做成王妃。而将姜钰弄进宫为妃,则不过是因为她是宇文炜喜欢的人,想用她威胁和挟制宇文炜罢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