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此刻到永远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傲娇冷漠喵

    它是皇权的象征,因而在各种形式上都刻意追求,以示与众之不同。”

    “这才是真正的政治中心,家国大事儿敲定的第一现场”

    冯希蕾看向导游,“这么重要的地方,还没等开始就介绍完了

    皇帝睡觉的地方你介绍了一个多小时候,皇帝办公的地方就这样没了”

    “”

    导游无语。

    这不正常么

    当然是睡觉的地方故事多了,办公的地方能有什么故事

    “我们看这个牌匾啊!

    太和殿“建极绥猷”匾,为乾隆御笔。

    中和殿“允执厥中”匾,为乾隆御笔。

    保和殿“皇建有极”匾,为乾隆御笔。

    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为顺治御笔。

    正大光明,是一个成语。

    出自宋代大家朱熹的《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答周益公》:意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乾清宫正殿高悬着由清代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由于它特殊的历史意义和近年来影视作品的不断渲染,几成清王朝的一大标志。

    乾清宫正殿高悬着由清代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这个匾的背后藏有决定太子命运的“建储匣”。

    之前我们说过了啊,就不再重新说了!”

    “完了”

    冯希蕾无奈,她以为导游又要开始讲故事了,没想到开始既是结束,就说了说匾的名字。

    她要听的是故事!

    “我想想啊,想象这太和殿还有什么故事”

    导游也是无奈,这大殿的故事是多,但正因为太多了,才不觉得有什么特殊性。

    这办公的地方,有什么可说!

    “对了,还有这龙椅的故事!

    皇帝的宝座也就是龙椅,全名叫髹金雕龙木椅。

    是象征至高无上的封建皇权!

    样子与平常座椅不大一样,有一个“圈椅式“的椅背,四根支撑靠手的圆柱上蟠着金光灿灿的龙。

    底座不采用椅腿,椅撑,而是一个宽约25,进深一米多的须弥座。

    通体髹上黄金,显得富丽堂皇又气势威严。

    根据皇宫博物院文物专家的考证,这座龙椅是明代制品,可能是嘉靖皇帝重建皇极殿时的遗物。

    这座象征帝王威严和权力的龙椅,还有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

    1915年,袁世凯窃国称帝,太和殿里的许多陈设被拆掉,龙椅也随之不知去向。

    袁世凯坐的是一把椅背极高,椅面较矮的西式大椅,放在殿中显得不伦不类,不中不西。

    袁世凯只做了八十三天的皇帝就一命呜呼了,随即恢复了共和体制,但袁世凯的座椅却直到1947年才撤去。

    为了保持宫廷的原貌,决定重新安放龙椅,可是清代制的龙椅尺寸太小,与太和殿的宏伟气魄不够协调。

    1959年,故宫博物院专家在一张光绪二十六年的旧照片上,看到从前太和殿的陈设情况。

    于是根据照片中的龙椅式样,四处查找,终于在一处存放旧家具的库房中,发现这座明代龙椅。

    因为龙椅长期被看作普通家具,随便弃置,弄得残缺不全。

    后来根据有关资料,请名匠高手修复,共用了934个工日才竣工。”

    “”

    冯希蕾兴致缺缺,但徐洛儿颇有兴趣的望着龙椅!

    古代多少人向往的椅子,现在只不过是个摆设而已!

    现在人更在意的还是钱!

    权力

    如果在权力和金钱之中只能选择一样,有权力便一辈子见不到钱,有钱便一辈子不会有权力!

    可能将会被有权力却没钱的人踩在脚下!

    怎么选择

    显然易见,一定是所有人抛弃权力,去选择金钱!

    正是认为有权即会有钱,才有那么多人喜欢权力,如果拿到权力的人,真实生活过得乞丐都不如。

    按这个世上,人们将不会再对权力趋之若鹜,喜欢的不得了!

    在那种时候不管是不喜欢,还会讨厌,甚至于是厌恶!

    就如同这把椅子,曾经是人人向往的龙椅,到后来还不是被当成普通家具一样到处扔么

    “洛儿,导游问我们接下来想要去哪儿看看”

    “不看了!”

    徐洛儿摇摇头,“皇宫也没什么可看了!”

    “那我们去哪儿”

    徐洛儿想了一下,还真没有什么地方可去,“让导游带着我们到处看看!

    李芳她们这的这位导游,是对整个燕京城都熟悉吧”

    “我问了,对整个燕京城都很熟悉!”

    徐洛儿点点头,“那就让导游带着我们到处看看,尽量去那些曾经有恢弘大场面发生的地方!”

    徐洛儿新歌基本已经有思路了!

    她现在需要的感受到那种氛围,然后开始谱曲!




第一百七十章
    导游带着徐洛儿一行继续在皇城中溜达!

    走走停停,时间也是过的非常快!

    一路下路,徐洛儿也是记录下不少故事!

    临近中午的时候,徐洛儿觉得差不多,可以结束了。

    “最后一处地方!”

    这个时候导游还不干了,“这是最后一处地方了,要有始有终啊!”

    得!

    徐洛儿她们只能是跟着这个有始有终的导游前往最后一处地方了。

    “这最后一处就是古代皇帝用来祭祀的地方!”

    终于到了地方,导游开始介绍,“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天坛,因为是祭祀之地,故名天地坛!

    天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坛传说也是燕京市的传统民间文学,官方认可!”

    徐洛儿她们算是懂了,合着导游就是想要把这个官方认可的传统民间文学故事说给她们听!

    “在早年没有天坛以前,这里还没圈在城里以前,这里也是一大片黄土地,住了好多庄稼户,他们也是耕种锄刨的打地里找粮食。

    在这里,住着一家姓张的庄户,老头子死了二年多了,光剩下一位老大娘,老大娘没儿子,只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大闺女。

    母女俩过着这缺人少钱的苦日子。

    老大娘因为思念丈夫,又发愁没人给她们种地,日子一多,就生了病了,病一天比一天沉重。

    老大娘着急了,张姑娘更着急了。

    请了好多位医生,吃了好多的药,怎么也不见效。

    就在秋天庄稼收净了的时候,张姑娘打好了主意:到北山去找灵药。

    还是在她小的时候,爸爸、妈妈给她说故事,说北山的老山老峪里,灵药可多了,只要不怕爬山,找到这种灵药,什么重病都能治得好。

    张姑娘早记在心里了。

    这时候,她要到北山去找药了,就告诉了妈妈。

    妈妈不放心,说:“你一个小姑娘,怎么能走这么远的路呀!”

    张姑娘说:“妈放心,我会一路上小心留神的。”

    她托咐了隔壁的一位大娘,替她照管妈妈,她带上干粮,就出门到北山找灵药去了。

    出了家门,张姑娘发愁了:北山在哪里呢

    她想:北山一定在北边,朝北走吧!

    走了一天,看见山了,又走了三天,还没到北山。

    可是,张姑娘瞧见的山,到底是越来越近了。

    这一天,来到了一座山口。

    张姑娘正想:是不是进这座山口呢

    就瞧打山口里,走下一个白胡子老头儿来。

    老头儿瞧见张姑娘,乐了乐说:“姑娘,你一个小姑娘,到深山老峪里干什么去呀”

    张姑娘就把妈妈怎么有病,自己怎么要到北山找灵药的事,说了一遍,说完又问白胡子老头儿:“老爷爷,这出里有灵药吗”

    “有,有。”

    “老爷爷,上山怎么走呀”

    白胡子老头儿笑了笑,回手向山里一指,说:“小姑娘,你打这儿上山,左拐七道湾,右拐八道湾,饿了吃松子,渴了喝清泉,瞧见地上天,灵药到手边。”

    张姑娘听老爷爷象唱曲似的说话,她心里明白了,就是不懂什么叫“瞧见地上天”,刚要问老爷爷,那白胡子老头儿早就出了山口,走得很远了。

    张姑娘上山吧,她真往左拐了七道湾,往右拐了八道湾,饿了捡些地上的大松子吃,渴了就趴在山泉旁边喝点清水,困了就在山坳里睡一觉,醒了还是往山上走。

    记不得走了几天了。

    这一天,张姑娘走到一个小山顶上了。

    山顶上有一个小水池子,池子里的水清极了,天上的一缕缕白云,都照到池子里了。

    张姑娘正在这里发愣,就听见身背后有姑娘们说话的声音。

    张姑娘一回头,瞧见两个小姑娘朝她走来,一个穿的是一身雪白色衣裳,一个穿的是一身淡黄色衣裳,上面绣着白梅花,长得可美丽了。

    走近了,那个穿白衣裳的姑娘笑了,说:“姐姐,发什么愣不认识我们这‘地上天’吗”

    张姑娘一听说“地上天”,高兴极了,说:“姐姐们有灵药吗快救救我妈妈吧!”

    穿花衣裳的姑娘说:“姐姐不用说了,白胡子公公都告诉我们了。

    我这里有一口袋灵药,回家熬成膏子,给大娘吃了就好了。”

    说着,递过一个小口袋来。

    穿白衣裳的姑娘说:“这口袋里,还有灵药的种子呢,大娘病好了以后,姐姐可要把这些种子撒在地边上,让它自己生长,再有得了大娘这样病的人,就不怕了。”

    穿花衣裳的姑娘说:“姐姐赶快回家吧,我们不送姐姐了。白妹妹的话,姐姐要记住了!”

    张姑娘千恩万谢地向两位姐妹道了谢,回身向山下走了去。

    走了不远,张姑娘真舍不得这两个好心的姐妹,她想再瞧瞧这俩姐妹,她回头一瞧,哪里还有穿白衣裳、穿花衣裳的姑娘

    只见一只白鹦鹉、一支梅花鹿,打“地上天”那里正往西飞呢,跑呢。

    说也奇怪,张姑娘来的时候,走了七天并八夜,回去的时候,很快就到了家。

    张姑娘到了家,就把灵药熬了,给妈妈吃了,没过几天,妈妈病好了,张姑娘和邻居们都很高兴。

    张姑娘把口袋里的灵药种子,撒遍了这一块土地的地边上,春天出了深绿色的嫩芽,夏天又长成了灵药,秋天灵药又结了种子,一年比一年多。

    妇女们有病的,便照着张姑娘传的法子,熬灵药治好了病。

    灵药叫什么名字呢

    大伙儿说:“好心的张姑娘,千辛万苦地给妈妈找来了灵药,给妈妈治好了病,咱们就管它叫益母草吧。”

    “益母草”的名字,就流传下来了。

    后来,不知道又过了多少年,北京有了“皇上”了。

    也不知道传到哪一个“皇上”的时候,这个“皇上”要拜求“老天爷”保佑他了,就在这块长着益母草的土地上,盖了一座天坛。

    天坛盖成了,天坛里的空地上,还长着茂盛的益母草。

    皇帝老儿生气了,说:“我这拜天的天坛里,哪许这么长野草,全给我拔了去!”

    这时候,有一个他妈妈吃过、他老婆正吃着益母草的大臣,就跟皇帝老儿说:“皇上,这不是野草,它叫龙须菜,皇上不是龙吗要是把它都拔净,皇上您就不长胡子了。”

    皇帝老儿怕不长胡子,天坛就留下了益母草。

    打这儿起,益母草的嫩芽,就叫了龙须菜。”

    导游说完以后看着冯希蕾!

    见冯希蕾半天不说话,导游很无语,“你不想说些什么”

    冯希蕾还无奈,“嗯,好,很精彩!”



第一百七十一章
    逛了一上午,大家也都累了!

    在天坛这里,便和导游分道扬镳!

    一行人找了地方去吃饭!

    “前辈,这些故事对写歌有用么”
1...107108109110111...2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