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侠客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江入海
他是昔日镇守下阳关的大元帅,没少受到夏国皇帝的召见,当时的夏国都城也是在汉金城,皇宫便是如今的皇宫,因此只看李侠客前进的方向,龙淳便猜出李侠客这是想要如今的皇宫走上一遭。
李侠客前行之时,继续开口说话:“李某自南向北,斩杀金帐汗国兵士几十万,单枪匹马夺城上百座,只因无心朝纲,不曾接手城池,遂使得义军坐收渔翁之利,占领了某家打下的半壁江山!”
他的声音越来越大,在整个汉金城回荡不休。
“而今义军军纪
第五百五十五章 问道
经过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李侠客早已经明白了龙承海所领导的义军是一伙什么样的货色。
这伙义军就如同千百年来历史上勇于反抗压迫,竭力求生存的农民队伍一样,充满着浓郁的反抗精神,但也带着愚昧状态下的种种恶习和残忍。
因为少了纪律的约束与精神道德上束缚,这些人由最底层民众聚集起来的队伍,一旦残忍起来,不会比金帐汗国的兵士好到哪里去。
这些人用好了是精兵良将,用不好就是土匪恶霸,他们这些人可能会席卷中原一时,但只要没有一个具有前瞻性目光的首领进行指导改变,那么他们的败亡将会是迟早的事情,最多也只能在史书上留下“某某作乱”这么一笔,但也就这样了,绝对成不了事情。
最后总会被一些有计谋有胸怀又有手段的另外的队伍击溃,进而成为历史上的过眼烟云,销声匿迹。
也就是见识到了这一点后,李侠客才觉得自己一开始想的太过简单了,他本以为自己一个人便将草原人赶出了中原,而这些义军有兵不血刃的顺势接手了这么多的地盘,有人又有地盘,只要不是蠢猪一般的领袖,在如今众望所归民心思安的形势下,都能组建成一个管理天下的朝廷来,统一全国简直是轻而易举。
可令他没有想到是,周元庆口中英明神武的龙尊龙承海,竟然在掌控山河的最后关头,为权势地位所迷,蜕变成了现在这种不可理喻的样子。
在意识到并且确认了龙承海的疯狂之后,李侠客当即生出了消除这个错误的决定。
以他的脾气,这个世界的事情他既然已经掺和了,那就要负责到底,龙承海烂泥扶不上墙,那他就只能自己亲自下场了。
对于做惯了皇帝的李侠客来说,做皇帝对他而言,完全是轻车熟路,算不得什么大问题,虽然他一开始并没有染指这个世界的想法,但如今中原战火熊熊燃烧,每多耗一些时间,就会有不少人多遭受一些苦难。
在这种情况下,李侠客决定改正这个错误,不再耽搁,而第一个错误便是对龙承海过于看好,才导致了如今这种情形的发生,因此他才会当街踩死龙承海,直入皇宫大内,坐在了龙椅之上。
当李侠客坐在龙椅之上宣布自己要做皇帝时,跟随他一同进入宫殿的龙淳、连云虚几人都大感愕然,大家都觉得他只是有了杀人之念,却没有想到他竟然有了称帝之心。
但是转念一想,在这个时候,普天之下最有资格称帝登基之人,还真是非李侠客莫属。
要知道放眼天下,李侠客可是凭借一人之力,将整个金帐汗国赶出中原的猛人,龙承海麾下的义军为什么能收复河山还不是沾了李侠客的光
就像李侠客之前在城中说的那样,他横推天下,义军坐收渔翁之利,现如今义军腐化变质,引起李侠客强烈不满,所以这才“清理门户”,干脆自己来坐江山,当皇帝!
这大半个江山都是李侠客打下来的,他凭什么不能当皇帝
天下还有比他当皇帝更理直气壮的么
李侠客若是当上皇帝的话,那就堪称古往今来得国最正的一位帝王了!
这些念头在众人脑海里只是闪电般转动了一下,最后都化为一种理应如此的感觉来,龙淳第一个从大殿一侧走向正中,就像他十几年前面见帝王一样,微微低头,躬身道:“陛下若是为帝,天下无不叹服,龙淳愿为陛下一尽绵薄之力,重整河山,洗刷乾坤!”
陆天林犹豫片刻后,也走上李侠客前方,沉声道:“李兄,你若是做皇帝,我没意见,只是陆某乃是一介闲人,不懂朝廷事务,恕我不能在你身边陪同了,待到汉金城平定之后,我便返回
第五百五十六章 见证奇迹
c_t;整个皇宫在极度的骚乱之后,终于安静了下来。
能跑的早就跑了出去,但是一些年迈的太监与宫女,还有龙承海掳来的嫔妃女仆却没敢往外逃,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里,这些女子孤身跑出去,下场一般都不会太好。
反正出去也是一个死,留在皇宫里面反倒有一线生机,不管哪个人当皇帝,他们总得需要伺候他们的下人与奴仆,作为伺候惯人的仆人们,他们什么谋生技能都没有,就会伺候人,出去反而不如留在皇宫内安稳,一般人也不会对他们进行处罚。
逃走的都是新近入宫的,留在皇宫里的都是一些老人与头脑清醒的家伙。
“喊一些人过来吧!”
在皇宫一侧的房间里,李侠客看向龙淳:“如今城内混乱,急需安抚,龙元帅,你是不二人选,安定京城,收拾人心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龙淳大帅威望至今不减,由他出面安抚人心,效果比李侠客都要好上不少。
听到李侠客的吩咐,龙淳也不推辞,笑道:“我尽力而为,只是需要借用李兄的坐骑与兵器。”
他微微叹气道:“我的长矛与坐骑,在当初下阳关内,都被腾格里一矛打碎,至今找不到顺手的兵器与可心的坐骑。”
李侠客大笑:“好,我这就把兵器与坐骑借给你,龙兄,我这杆枪乃是一位朋友相送,马儿已然通灵,智慧不逊色成人,这两样东西无法送你,只能借给你使用,他日有空,我找匠人专门为你打造出一把兵器来,坐骑也为你挑选出一匹!”
龙淳笑道:“好,我等着李兄的这番心意!”
当下李侠客唤来赤骝马,拿出龙牙枪,一起交给了龙淳,让陆天林陪同他一起走出了皇宫,向外面军营进发。
“连兄,龙元帅与陆兄修为虽然高深,但毕竟不是万人敌,为防出现什么变故,还得麻烦你在远处照应一下。”
龙淳与陆天林走后,李侠客将连云虚也派遣了出去:“有连兄在暗中保护,足可以做到万无一失!”
当所有人都走出参政大殿后,李侠客坐在龙椅之上叹了口气,闭目养神,脑中却在思索一些问题:“这个世界也算得上是中武世界了,竟然连破碎虚空的武者都有,虽然无法与主世界的高手相比,但也不可小觑。别的不说,金顶雪山的精神秘策,就使我受益良多,精神修炼之法已然成了一个体系,这可比我自己摸索要强多了!”
“而这个世界可不仅仅只有金顶雪山这么一个武学圣地,中原的大林寺,几大门派,传承下来的武学世家,肯定都有镇门绝学,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日后多收集一下这个世界的武学,进而推陈出新,开拓眼界与思路,定能受益匪浅!”
他首先是一名武者,其次才是一名帝王,他对武道的追求,对自身的提高,已经成了修行的本能,如今刚刚决定收拾山河登基称帝,第一个念头想到的不是如何平定天下,反而是如何收集武学心法与提升自己的修为境界,恐怕应该是这个世界古往今来的第一个这样的君王了。
有龙淳出面,整个汉金城的军队很快就平定了下来,期间也有不服之人,想要对龙淳动手,直接被陆天林当场击杀,之后的事情就好办了,当龙淳表明身份之后,义军中的一些军官相继拜倒在地。
大帅龙淳的名头在这个世界是在太大,无论朝野中人,都听过他的事迹与名声,现在还有不少人在民间传扬他的事迹,很多义军统领都是听着龙淳的事迹长大的。
现在他真人来此,又保证李侠客不对他们追究前事后,这些小统领们纷纷归顺,也就在一昼夜的时间,驻守在汉金城附近的几支军队全都被龙淳收服,到了次日,便有几名统领入宫面圣。
李侠客闻讯大喜,当此之时,民心思安,为了大局着想,只能答应龙淳的恳求,对这些军人的行为既往不咎,但是必须得在战场杀敌获取军功相抵才行。
也就用了三日时间,便已经平定了
第五百五十七章 武皇帝
在这个世界的历史上,基本上每一次大规模的起义与造反作乱,那些组织的头目都会打出“均田免赋”的旗号来,而每一次都不会兑现,即便是夺取天下成功的王朝,也会在即将成功改变这种口号,开始沿用了以往的赋税制度,最多也就是在律法上宽松一点,不至于对百姓逼迫的太狠。
而只要经过几代帝王的发展之后,朝廷中的赋税便都会逐年增加,最后土地兼并,贪官横行,百姓难以为继,最后铤而走险,起义不断。
自古以来,历代王朝尽皆如此,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代代轮番上演类似的情形,不知多少人说过读史可以知兴替,结果自己的王朝还是走上了前人覆灭的老路。
翻开这个世界的历史,就可以看到,每一个王朝从兴盛到灭亡的过程,几乎都是惊人的相似,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跳出这个循环来。
直到李侠客来到这个世界,这才有了跳出循环的可能,因为他真的能把自己的施政方针贯彻下去,真的敢这么做,而没有任何顾虑。
不像是有的王朝,说一套做一套,即便是皇帝想要搞什么均田免粮的做法,各路王公大臣也不会同意他这么做。
大家伙辛辛苦苦拼死拼活的推翻了前朝,不就是为了富贵荣华么富贵荣华靠的是什么不就是土地田园么这要真的让老百姓平均土地,他们这些人吃什么喝什么
就连皇帝都是既得利益者,一旦站到统治地位时,也开始从内心里排斥这种口号,毕竟这只是一开始蛊惑民心的手段,谁也不会当真。
但是李侠客却当真了!
虽然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说出过什么均田免粮的口号,更没有说过什么世界大同的话,但是对于李侠客来说,但他偏偏就要做这种丈量土地的事情。
“陛下,国家之道在于田地,若是耕者有其田,则置天下读书人与何地置文武百官与何地若是天下田地交公,怕是江山不稳,百姓离心离德啊!”
当李侠客宣布进行平均土地之时,便有一名旧朝宰相在大殿里撼门痛哭:“陛下,还请三思啊,望收回成命,恢复旧制!”
李侠客高做龙椅之上,嘿嘿冷笑:“满朝文武这天下是我一人打下来的,满朝文武有何功勋舔着脸在我这里要俸禄,就已经是天下奇谈了,你还给我说恢复旧制朕一人建国,何来旧制”
这名宰相登时无言以对。
以一己之力建立了一个王朝,就是翻遍史书,也从来没有见过像本朝这般奇特的事情。
那一次改朝换代,不是血流成河,不是英雄蜂起哪一个朝代的建立,不是一帮人合力打天下的结果
从来就没有一个人,也不会有一个人就能打天下的事情发生,是个人都知道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可是就在这一朝,就这么诡异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发生了!
李侠客真的就凭借一人之力,单枪匹马,赶走了入侵中原的金帐汗国兵士,杀掉了义军统领龙承海,又逼得南朝旧部不得不投诚,由此建立新的王朝,国号大汉。
现在组建的大汉王朝,朝堂内站立的文武百官,除了龙淳与陆天林、周元庆等有限的几个人之外,其余的官员,可以说无丝毫功劳可言,有的还是义军旧部,有的是南朝旧部的官员,本身就是李侠客的对头,而如今李侠客胸怀宽广既往不咎,让他们继续在朝为官,凭心而论,这些人都有点惭愧。
但是这次李侠客要平均土地,这是要动这些人的根本,即便他们明知自己没有底气,却还是要据理力争,虽然这“理”也不怎么站得住脚,但是若是身为高官,不能享受荣华富贵,没有良田千顷,这还叫做官员么
第五百五十八章 你行你去
“陛下,如今国富民强,兵强马壮,又有新式火炮火枪铸造成功,全军配备。”
这是在李侠客建立大汉帝国后的第二十个年头,三军统帅龙淳在金銮殿上启奏李侠客:“现在天下一统,万民赞颂我皇,只是漠北隐患未除,塞外风霜依旧,我大汉子民屡遭劫掠,无辜百姓多受杀伤,边塞之人对草原金帐恨之入骨,商旅也是难行。”
他向李侠客提议道:“如今粮草充足,弹药齐备,正是解决这外患之良机,臣愿披肝沥胆,兵发塞北,报前朝被辱之仇,消子民屠戮之恨!到时候宇内一统,以全微臣平定四海之志,以报吾皇知遇之恩!”
大汉王朝经过二十来年的修养生息,又加上均分田地,皇权下乡,科技发展迅速,农业商业繁荣异常,早已经有了盛世的气象。
军事上,通过李侠客的指导,枪炮这些物件全都被铸造了出来,就连蒸汽机车也都被铸造了出来,整个国家面目一新,变化之大,远超历代任何王朝,实力之强横,也是前所未有。
承平日久,人心思动,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龙淳方才顺势提出北伐的请求。
塞外边陲之地,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几乎每一次中原式微,都少不了这些塞外游牧民族的侵略,历代王朝都因为这个焦头烂额,即便是最为强横的朝代,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无法做到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
金帐汗国的大小王族被李侠客赶出中原之后,虽然伤亡惨重,但是依旧是一个庞然大物,他们不敢南侵,可是却势连东西,一路向北,打下了好大一片疆域,放牧诸国,依旧称王称霸,猖獗异常,便是边疆的游牧之人,一时兴起,也会在中原边疆劫掠一番呼啸而去。
现在大汉朝虽然建国才二十来年,但是国力之强,简直是匪夷所思,龙淳做梦都没有想到,经李侠客之手,竟然能打造出这么一番盛世来,便是兵力也是历朝之最。
经过这么多年的准备,北伐已经被提上了日程,龙淳今日上奏,就是为了在朝中预热。
“陛下,万万不可!”
听到龙淳提议北伐金帐汗国,旁边一名大臣急忙站出来反对:“我大汉乃是天朝上国,理应以有上国气度,这金帐汗国乃蛮夷之地,不曾开化,我等宜派遣天使宣告上国律条,使其收拢牧民,归于王化,不可擅动刀兵,损我大国形象!”
李侠客看了这名大臣一眼,点头道:“爱卿所言甚是!”
这名大臣听到李侠客夸赞,登时大喜,骨头都轻了三分,激动道:“这只是微臣浅薄之言,当不得陛下谬赞。”
李侠客笑道:“怎么能是谬赞我看爱卿此法十分可行啊!这样吧,这宣扬律条,使其归于王化的重则就交给你了!朕给你随从百名,大汉律一部,你可以此向金帐汗国之人宣告我朝律法,温言善语,劝其改过自新,归于我土。若是此事能成,朕给你记上一功!”
“这……”
这名大臣瞬间额头出汗,不知如何接话。
金帐汗国的凶残,帝国年轻人或许不知道,但是对于他们这些老人来说,二十年前金帐汗国入侵的事情依旧如在眼前,当时的金帐汗国屠城灭门的行径数不胜数,可
谓是凶残之极,现在李侠客竟然让他带领百名随从当做天使,前去宣读大汉王朝的王法律章,这简直就是一个自发找死的行为。
别看他口中“天朝上国”“大国形象”说的挺溜,可真要他去塞外边陲走一趟,给他一百个胆子他都不敢。
“陛下,老臣年迈,眼花耳沉,从京城去塞外,千里迢迢,微臣虽有报效之念,怕是身体吃不消,耽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