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武侠世界侠客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江入海

    任道远道:“区区一个鱼蓝,还损不了老臣的脸面!”

    他手中金丝软鞭不住抖动,轻声道:“老臣刚一出关,便闻听了陛下欲要祭拜鱼蓝之事,便想拘问鱼蓝,询问此事可是她授意信徒所为,却不料鱼蓝背后还有高手,以至于杀鱼蓝灭口,也不让她说出幕后指使。陛下身为人王,九五之尊,祭拜天地尚可,祭拜祖先也可,但唯独不能祭拜仙佛!仙佛也是人来做,你是人王,如何能祭拜他们他们前来觐见陛下才是正理!”

    任道远说到这里,大声道:“陛下,这鱼蓝居心叵测,想要人王祭拜,若是陛下真的祭拜她的话,那就是开了一个祭拜淫祠的先河,日后人族帝王见神便拜,逢仙便跪,尽皆陛下之罪也!”

    旁边的嫦妲说道:“老太师,人神有别,凡人祭拜仙佛,又有什么不对”

    任道远看了嫦妲一眼喝道:“大胆!你乃后宫一嫔妃,如何敢置喙君王大事”

    他说话之间,手中的鞭子已经高高扬起,不由分说的便是一鞭子抽了过去,嫦妲不防,正被抽在了脸上,登时被抽出了一道鞭痕,从眉梢斜斜直到眼角,斜跨了整张脸。

    抽的嫦妲身子斜斜飞起,滚落在地,放声惨叫。

    任道远还要再抽打,周安平大惊,飞身拦住任道远,张开双臂将嫦妲拦在身后,叫道:“老太师,不可动粗!看在寡人面前,饶了她罢!”

    “陛下,老臣不敢请问,这祭拜鱼蓝的事




第六百零五章 打小人
    任道远回到府内,便见到李侠客背负双手在客厅观看自己的书画,从背后看去,只见李侠客形如古柏苍松,自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泱泱气度。

    “当今皇上若是有此人一半气度,我大周朝也不会落到如此局面!”

    只从背后来看,就能看出李侠客的不凡来,任道远暗暗赞叹,笑道:“行道,你来啦今日搜拿鱼蓝余党,可有什么发现”

    李侠客转过身来,笑道:“正有事情禀报老太师!”

    他说到这里,将之前得到的肉质娃娃拿到手中,递给任道远:“老太师请看,这是我从一名信徒手中得来的东西,极为古怪,依我看,来历非同小可,我不敢擅动,特来找太师明示。”

    李侠客将这小人取出来之后,任道远的脸色已经变了,一开始他还道自己看错了,随后反应过来,这天下还能让自己看错的东西的存在已经不多,面前的李侠客绝没有影响自己精神的能力。

    这一下吃惊不小,叫道:“打小人!怎么还有这种东西存在”

    他一把将这小人拿在手中,目运金光,看向小人内部,在他目光所及之下,这小人陡然涨大,只是一瞬间,便有成人大小,混沌没面目,四肢俱在,背后的包袱也成了正常大小,便是随身衣服也随之变化。

    一股诡异的充满了血腥气的气息从这具躯体上散发出来,令李侠客一瞬间便感觉到了死亡的味道。

    “这是什么”

    李侠客见到这种变化,大吃了一惊:“老太师,这东西好生邪门!”

    任道远面色凝重,对李侠客道:“这叫做血河人偶,又叫做摄魂小人,是上古巫门中的一种法器。”

    他说到这里,大袖一挥,李侠客只感到眼前景色一花,下一刻,两人已经到了中京城外的不周山上。

    “上古巫门手段极为残忍,最擅炼制魂魄,提符下咒,便是你有通天的本领,只要被他们摄取了一丝气息之后,他们便会以种种秘法,对你下咒,一旦中咒,下场将惨不忍睹!”

    任道远站在不周山上,将面前的人偶轻轻放在了面前一块青石之上,一根瓦面金装锏出现在了他的手中,这才是他真正的随身兵器,之前的戒尺啊,鞭子啊,都是儒门门中的法器,只有这根瓦面金装锏才是他自幼伴身的神兵。

    这根金锏被拿出来之后,一层莹莹黄光在锏身上浮现出来,上面符文流转,任道远已经功聚锏内,缓缓将金锏举起,对准了面前这人偶的头部,脸色极为凝重:“李侠客,我知道你是李侠客!这血河人偶非同小可,被那鱼蓝信徒收取了无数生人的气息在其中,若是被巫门中人得到,只需要施展巫术,便能将这些生人咒杀,无形无影极难防备。若是遇到大巫施法,便是大宗师都能以防备!”

    他对李侠客道:“你先用法罗神网将这小人包裹住,免得它跑掉,待我将其打爆,毁了这巫门的法器!”

    听到任道远的这句话,对面的人偶身子不住颤动,似乎想逃,但是一股大力将它定住,却是难以逃走。

    “竟然有了

    神智!”

    任道远惊讶万分:“这人偶不知经过了多少岁月,才诞生了灵智,只是这等邪物,越有神智,就对生民危害越大,此时消灭,算是除了一个大患。否则的话,若是被大巫得到这个法器做法,恐怕将会死去十几万人不止!”

    对面的人偶颤动的更是厉害,一层层的白色的水滴从它额头急速冒出,似乎是被下的出了一头汗。

    &nbs



第六百零六章 百宗源头
    “这好像与民间的打小人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威力大了点!”

    李侠客将手中的小人翻来覆去的看了看,发现这小人变小之后,与刚才涨大之时相比,非但体型有了巨大的差别,就连气息也不一样了,刚才好像还如同活物一般,诞生了神智,可是现在又变得死气沉沉,成了一个死物。

    任道远看到了李侠客手中人偶的样子,也感到有点奇怪,沉吟片刻,道:“你输入一点真气试试!”

    李侠客依言而为,掌心真气微吐,输入这人偶内部,便见这人偶迅速涨大,吹气球一般变成了成人大小,一种“活着、有灵性”的感觉随着这人偶的增大,慢慢透露了出来。

    “咦古怪!”

    任道远见到此种情况,已然明了是怎么一回事,抚掌笑道:“老夫也是生平第一次见到这种人偶,平常状态的时候如同死物,一旦输入真气之后,他才能恢复灵智,复活过来!这巫门的东西果然稀奇古怪,乱七八糟!”

    李侠客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东西,又是惊讶又是好笑:“这东西可是古怪的很呐,老太师,这巫门到底是什么门派竟然有如此诡异的东西。”

    任道远沉声道:“巫门乃是上古时期先人们修行的法门,那时候巫道横行天下,只是手段过于残忍,道祖降世之后,吸取巫门精华,改良成道法,佛祖降世后,改良巫术为佛门功法,只有夫子对巫门手段深恶痛绝,对巫术一点不沾,独创了天河真气,独立佛道两家,是为功法正宗。这巫门的手段大多数都是阴邪无比,残忍无比,动辄杀人做祭,是为君子不取。这巫门被历代诸子接连打击,如今已经将其势力连根拔起。却没有想到,竟然还有遗孽存在,还想兴风作浪!”

    李侠客这是第一次知道这个世界还有巫门的存在,闻言沉吟片刻,道:“如此说来,这巫门乃是百宗之祖啊!即便是行事残忍,却也未必不能改良,为何要将其赶尽杀绝”

    任道远道:“侠客,你这么说,那是因为你没有经历过那个巫门统一大地的时代,感受不到那个时代里的残酷与朝不保夕,大巫高高在上,王族统治百姓,奴役万民,一个奴隶连艺一束蚕丝都比不上!杀人殉葬,以人头骨为酒杯,放人血为湖泊,祭祀天地,烧烤敌方人肉为食,种种残忍不忍言之事,尽皆是当时的常态。”

    他轻声道:“儒道佛魔四大宗门,其根源都在巫门,但却已经摒弃了巫门种种残忍之事,化死为生。道祖定下道德,百家诸子削去人王大巫的九九至尊,改为九五之尊,由此给了天下百姓一线生机,王族虽然还在,但王权毕竟有了限制,道祖给了道德,佛祖给了慈悲,夫子给了仁义,由此定下人伦,方才有今日局面!因此巫门虽然是百家源头,但这源头却与如今的道德极不相合。”

    “况且如今儒道佛魔诸子百家可以说都源于巫门,但早已经变化成了各种模样,我们并没有灭掉巫门,只是改良了巫门巫术,使之更符合人伦道德,不至于落入魔道。”

    任道远说到这里,看向李侠客:“这人偶你也见了,这乃是上古正宗的巫门傀儡小人,且不说威力如何,但是其诡异邪恶之处,比如今魔门的手段都要厉害几分,就连幽冥血河血魔一族都比不过他



第六百零七章 儒道佛魔
    “嗡!”

    这任道远突如其来的一击,直敲的李侠客脑子嗡的一声,百脉俱颤,浑身都在颤动,四肢百骼都震荡不休。

    他如今儒道佛三家同修,尤其是佛门的炼体之法,丈六金身的修行已经达到了极高深的地步,五脏俱牢,身如金钟,被任道远这么当顶一敲,当真是如敲金钟,竟然发发出“嗡嗡嗡”的震鸣之声。

    “好家伙!”

    听到李侠客体内传出的响声,任道远啧啧赞叹:“佛门至高修行秘法丈六金身,果然不凡!也难为你小小年纪,竟然将这锻体之法修行到了这个地步,伐毛洗髓五脏皆牢,便是佛门须弥山上的金身罗汉,也未必能及得上你!”

    在他赞叹的时候,李侠客身上的震鸣声慢慢消失,双目明亮,面容沉静,大脑前所未有的清明。

    “侠客,刚才我敲你这下,在佛门叫做当头棒喝,在道门叫做灭魔清音,儒门则是正心诚意法!”

    任道远收起敲打李侠客的戒尺,负手看向窗外竹林:“若论修行之道,当以道门为先,道祖勘破天人之秘,以身合道,跳出三界外,不在红尘中,终于由棋子而成下棋人,因此道门理念功法堪称打破红尘第一妙诀,又因为道祖提出了‘修道’的理念,导致以后百家诸子祖师在参研修行法门的时候,都称之为‘悟道’。修道,悟道,参悟大道,种种术语,都是源自道家。”

    “之后佛祖雪山悟道,修成丈六金身,立下慈悲心,占了须弥山,打造西天三千小诸天,创建佛门。佛门功法虽然说肉身只是累赘,不灭的只有精神,但奇怪的是,越是注重精神修行的佛门,反倒在肉身的修行上最为了得,佛祖的丈六金身就不消说了,单单是佛门四大护法金刚的金刚不坏体,就是世间一等一的锻体法门,单论锻体而言,佛门堪称第一!”

    任道远这番讲解可是比白帝城主龚满学要详细多了,他直接便从四大宗门开始讲起,阐述各门功法优劣:“当初佛祖修行之时,抢占了须弥山,而须弥山原来的山主乃是净?王国的王子,佛祖本来说借须弥山十年,后来见这须弥山实在是天下太过重要,因此在在借条上的‘十’字上加了一撇,变成了借山千年。他那借条极为长大,字体之间的间隔也大,后来佛祖成道之后,又在‘千’字后面加了一个‘亿’字,变成了借山千亿年。”

    “净?王子勃然大怒,找佛祖理论几百年,官司打到了天帝面前,也没有打赢,由此净?王子对佛门恨之入骨。他也是天下大智慧之辈,被佛祖诓骗了之后,一心求道,要压佛门一头,因此走遍天下三十三州,求取成道法门,在道门求过道,在佛门也听过经,还这事啊修成了大自在天魔,成为天地间第一尊大魔。”

    李侠客此时脑子空明,只是静静的听任道远说,却不插嘴询问,现在是听讲的时候,并不是发问的时机。

    不过听到佛祖为了得到须弥山,竟然如此无赖,李侠客大感好笑:“如今这些和尚最喜欢打机锋,钻空子,恐怕根子就在这里!不过魔祖在当年竟然还有如此的憋屈往事,却也是天下奇闻。”

    就听任道远道:“魔祖在半天崖上成道之后,魔威盖世,魔气浸染之下,将半截山头都化为魔界之物,半截山头在魔界,剩下一半在人间,因此被称为半天崖。



第六百零八章 宗师大圆满
    “《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礼义廉耻忠孝节义,此乃君子行事之道也!”

    “君子之道,在善养浩然之气也!”

    “其身也正,其气也刚,其形也直,其人也方,君子端方,然后刚强。”

    …………

    ………………

    在密室之内,任道远化身饱读诗书的绝世大儒,手持戒尺,端坐在李侠客身前,将儒门修行精要一句一句的吟诵给了李侠客来听,这些语句平常时候若是被李侠客在书中看到,其实也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但由任道远说出来之后,这些句子却是在声音中陡然变成了另外一层更深的含义,本来只是修身的道理,陡然变成了修行的具体法门。

    一开始觉得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原来蕴含了好几层含义,其中便有修行之道。

    但这种蕴含的深层次的含义,却绝非李侠客看书就能够看出来的,也不是朗诵就能明了的,而是必须由儒门大宗师亲自吟诵,将这先贤的语句一句一句的念出来,在念诵之时,将自身的修行感悟蕴含在声音之中,传给李侠客。

    就在任道远吟诵儒门精要之时,李侠客脑子一阵恍惚,依稀看到了一名博学大儒正在布道的情形,种种明悟不自禁的从脑海里涌出,以往不明白的地方,在这个时候却全都明了悟出,脑后当初四不和尚送给他的智慧光陡然显现出来,将他的领悟力推到了最高点。

    任道远每吟诵一句,李侠客的身子便随之一颤,随着任道远念诵不停,李侠客的身子也震动不已,全身七百二十多个穴道同时震动不休,之前学过的天河真气在这一刻沸腾如岩浆一般,好似一道火线,在既定的经脉内快速运转。

    这浑身真气运行到了极点之后,李侠客只觉的浑身经脉鼓胀欲裂,整个人都膨胀了几分,身子变得越来越高,体型越来越大。

    这种极度膨胀的感觉使他产生了一种随时都要爆炸的错觉,如在平常时刻,以李侠客的定力修为,定然能收摄心神,引起归元,将体内的真气安抚平稳。

    可是现在不同,外有任道远朗声送念天河真气的修行口诀,以音传意,以意带气,内有真气失控,游走全身,内外交攻之下,李侠客已经失去了对体内真气的控制。

    体内真气运行的越来越快,李侠客的身子也不断膨胀开来,渐渐的身高达到了九尺九寸九厘毫,正是他如今修炼丈六金身所能达到的高度,到了这个高度之后,无论真气如何凝聚运转,就是不能在高处那么一毫。

    似乎天地规则就是这样,差之分毫谬以千里!

    没有这一毫的高度,李侠客永远也达不到周天圆满的境界,而只有达到周天圆满的境界之后,太才能将自己如今武道宗师的境界修行到了极点,等到再做出突破,肉身超过一丈的高度时,那就是大宗师的境界了!

    在身体无限的膨胀但却似乎无限的靠近极限而又达不到极限的时候,李侠客体内开始有雷霆一般的声音在响起,这雷声从脚底板响起,一路向上,汇集于丹田,后又从丹田向上,沿着脊椎这条大龙,爬天梯,过夹脊,进入风池风府两大穴位,盘旋一阵子,最后

    直冲头顶百汇!

    轰!

    真气冲到百会穴时,李侠客头皮一紧,身子巨震,头顶三花齐齐浮现,而在这三花中间,一道白气如柱,冲破密室,直直飞上高天。

    李侠客不由自主的张口长啸,啸声滚滚如雷,声震中京。

    此时大周各地英豪,九宗十三派的高手俱都汇集京师重地,却不料今日变故连连,先是鱼蓝



第六百零九章 震慑
    得了这任道远传法之功,李侠客修炼的丈六金身终于突破到了一丈高度,修的周天圆满,在锻体一道上已经达到了这门功法的极限,若是再进一步,那就是向大宗师境界的肉身靠近了。

    而在听法过程中,非但是锻体之术得到了提升,收获更大的还是有关儒门天河真气的修行。

    当初李侠客修行天河真气的时候,得到的只是一册修行秘籍,李侠客完全是依靠秘籍上的修行之法进行修炼,很多地方都是以他本身的学识来揣摩秘籍中语句的含义,但他毕竟不是绝世大儒,又不是这个主世界的人,对于这个世界的儒门经典并不熟悉,因此在心法运转当中,难免失之粗糙,做不到圆转无碍,没有瑕疵。
1...150151152153154...207
猜你喜欢